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光明区与市教科院 合作办学

光明区与市教科院 合作办学

7月12日,光明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光明区公共服务平台举行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等出席。现场,光明区教育局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代表签订协议。根据协议,光明区人民政府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光明区创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光明区教师发展中心)、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以及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据了解,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光明区教师发展中心)合作期限为15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合作期限为9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合作期限为6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光明区教师发展中心)定于2019年9月1日成立,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定于2019年9月1日开学,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学校(光明)定于2020年9月1日开学。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当前,光明区正在加快推进“四城两区”建设,全力打造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对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光明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打造区域教育高地,打造光明教育品牌的发展目标。其中,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引进市内外优质资源开展合作办学,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和重大举措。

田骈亦然

多元测评助力成长,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一年级期末趣味游园乐翻天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2020年10月,中央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体系。为了提升学生素养,突出评价的过程性、科学性,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在1月14日开展了一年级期末游园趣味活动,本次活动以游园闯关的形式展开,是该校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有意尝试,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改革的一种探索。本次游园会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学生学业评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他部分包括单元测试评价、两次项目化学习评价、期末调研评价和日常过程性评价(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本次游园会的闯关卡学生将跟随这些卡的指引完成闯关现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现场的趣味时光吧!创想科学主题游园让孩子们手脑并用,孩子们化身一个个精灵,一起寻找答案!小蟋蟀闯植物园,学生按“该植物是活的”的理由斗蟋蟀走出迷宫图,需要与植物单元知识想结合,挑战协调与整理把握能力。生“气”火箭飞多远,挑战把握力度与技巧的协调,运用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的知识测量出火箭发射距离。我们希望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多发现,多探索,多成长。体育学科的项目是气量大比拼和跳房子。在气量大比拼中,学生需要用力吹起水柱,气力越足,水柱越高,是对学生肺活量水平的一个锻炼与检测,红色水柱的不断飙升,孩子们热情满满!跳房子游戏中锻炼了同学们的跳跃能力和协调能力,更是对学生思维反应的一个挑战。在挑战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快速反应、互帮互助,在快乐中学习与成长。这是体育游戏的新演绎,是集思广益的智慧创造。它的样式不同,内容各异,让参与的小朋友在无拘无束的笑声里沐浴暖阳,爱上运动,享受智慧运动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绘画实验室的重磅项目是纸飞机真有趣和旋转剪纸的奇思妙想!学生在课上动手折、画一架纸飞机,并在游园会当天带去场地进行纸飞机试飞,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动脑思考纸飞机怎样才能飞得远、稳。纸的材质、折叠方法、风力,试飞姿势等都可能会影响纸飞机发射的距离。而旋转剪纸的奇思妙想则是绘画和科学的结合,学生通过旋转绘画台的实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再用剪刀动手剪出来,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语文游乐园中设置了“六足机器人操作员”和“倒车高手”两项智慧关卡。一年级的小小萌娃们在语文游乐园中化身为“六足机器人”实操员和“倒车高手”,畅游在语文乐园中,在游戏中吸收知识,汲取力量。瞧,小少年们按部落排好队伍,昂首挺胸,通过抽取拼音卡,控制机器人,综合考察了萌娃们的拼音知识和科学素养。萌娃手中拿着“游园飞行棋”任务卡,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顿时,又化身为“倒车高手”,在倒车游戏中感受中国诗词的魅力。这场充满知识性、趣味性的语文游乐园,不仅陶冶了萌娃们的情操,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还综合考察了他们融会贯通的能力。数学好玩?没错!这次数学游园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认识时间的能力。争当口算大王的环节最好玩,孩子们抽取一张算式卡片,快速回答出计算结果,结果正确才可以获得两次射击的机会,射中结果的数字可以得满分,为了这珍贵的机会,孩子们个个铆足了劲,认真计算,努力思考。认识时间是一年级数学中的难点,不过孩子们今天仿佛有了魔力,很轻松的闯过了关!英语学科的活动十分场景化,用游戏的形式将课堂上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个的任务场景中。大家“成群结队”地进行“冲关”,活动结束后,领着兑换来的奖章,个个笑颜逐开。这次的音乐游园会共有两个项目,一是音乐小博士,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并读出相关的音符、节奏型、手号,并回答出问题以及做出相应的动作,巩固了课堂知识。第二个项目是音乐小喷泉,请学生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并弹出简短的音乐旋律制造出七彩喷泉,旋律出自于教材,并在琴的键盘上贴上了对应的音符,贴合实际游戏简易好玩,整个过程中许多学生都能弹出美妙的旋律,并在游玩中收获知识与快乐,是一次不错的初体验!心理测试小营地的项目心口不一给孩子们出了难题。这个项目以不相撞的颜色色块和颜色字体,考察他们的反应速度。弹簧阶梯小测试按照弹簧随机让孩子指读字体,既动手又动脑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通过响亮整齐的洗手儿歌,孩子们将七步洗手法牢记于心。相信在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都能用正确的方法勤洗手,远离病毒,保持身体健康!总结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每个班近一个小时的游园活动让师生们流连忘返。老师们和蔼可亲,认真评定,同学们兴致勃勃,意犹未尽;孩子们手拿完成各个闯关任务的“游园飞行棋”,看着上面因表现优秀而获得的脚印章,灿烂的微笑始终洋溢在脸上。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不仅收获了学习和知识,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和成长!本次游园会彰显了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以生为本、快乐学习”的宗旨,给予了小朋友们不同的展示空间和机会,践行了“厚德笃行、适性扬才”的教学理念,丰富了学生评价的多样性,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将在今后努力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教育之路。家长好评审读:喻方华

李丰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自学成才的朋友最想去的地方!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位于福田区泥岗西路1068号,今天(2018/12/17)我的一位同事向我分享了他去办理毕业证登记的全过程。中午同事早早就去到那里了,这次是办理自考本科毕业证,来这里也是自学人士最期待的地方,因为在这里说明又进了一步,同事说到现场人还是不少的,本科这边大约有近百人左右等待领证。现场几位工作人员,小姐姐正热情的帮大家办理资料,看的出每个人都一脸兴奋和期待。朋友讲到辛苦几年,到了最后感觉收获颇多,自学让他充实了许多,很明显感觉思维已有些许变化。资料登记完毕,临走时他顺手拍下了深圳市学生资助项目简表,说要回来给我看看,让我也自考一下。

终风

光明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志群莅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调研指导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11月17日,光明区教育局副局长张志群莅临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调研指导,并与校长祖松梅、副校长赖锦用及人才结对对象老师高朋飞进行深入交流。高朋飞,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专业成绩名列前茅。现任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心理与健康教师,善于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温馨关怀,体贴入微副局长张志群十分关心高朋飞老师的学习经历与来深后的工作生活状态。对于张副局长的关怀,高老师首先表示了衷心的谢意,他从自己从教历程、生活细节、教学现状等多个方面向张局长做了介绍。“进入深圳市光明区担任一名心理教师,让我的人生增添了新的色彩,当我深入去了解、践行‘教师’两个字时,我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个职业。”“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学校,祖校长、赖校长和洪主任三位领导无论是从生活还是工作中给予了深厚的关怀,就像大家长一样。同事们平时关系很好,就像兄弟姐妹,我觉得我们学校就像一个努力朝着光明奋斗的大家庭。”高老师的一席话真诚又笃定,彰显了该校青年教师对教育的赤诚之心。校长祖松梅和副校长赖锦用也分别针对学校在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和生活安置情况进行了汇报。前辈勉励,声声入心副局长张志群从自身学习与工作选择出发,追忆了自己求学生涯中对心理学的热爱和在法学专业选择上的思考。他谈道:“一个人的学术素养决定他的人生,不断学习,自觉进步。”在工作的方向上,副局长张志群也进行了悉心地指导。他鼓励青年教师要在工作中主动把握机遇,要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抬头仰望浩瀚的星空,低头脚踏坚实的大地。“没有科研引领的教师最多就只能成为熟悉教学的教书匠,永远不可能成为专家,要做科研型的教师。”最后,他充分肯定了高朋飞老师选择心理学的前瞻性和选择在深圳光明的正确性,并对心理教师在学校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要求与期待。张副局长语重心长的经验之谈,氤氲着他对该校青年教师的希望。相信该校教师们将会在光明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校长祖松梅和副校长赖锦用的带领下,再接再厉,在光明区这片热土上,挥洒自己青春的汗水。

圣人成焉

予生命以歌,踔厉奋发造炬成阳!光明区教育局副局长严亮为马山头学校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全体教职工讲党课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杜秋实/文 林凯 金思棋 吴璇/图若干年以后老师们也一定会记得这个下午这个看似普普通通,却注定会珍藏在记忆里的一个下午一个满怀敬意并写满感动点燃我们心中教育烛火的下午12月22日温馨的冬至节后,光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局副局长严亮同志走进马山头学校,为在座的马山头学校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全体教职工们带来了题为“一本读不完读不够的大书——我看于漪老师”党课。他用深情款款的语言娓娓道来,带我们走进了被誉为“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人生,看于漪老师的一路峥嵘、一缕芳华、一种大爱。本次活动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党务干事杜秋实主持,他简要介绍了严局长的履历,并感谢了副局长严亮的莅临、感谢了马山头学校的大力支持、感谢了在座教师们怀揣的教育热忱。谱一曲岁月之歌 奏一首教育华章副局长严亮带着我们穿越时光,追忆了于漪先生的人生历程。于漪出生在江苏,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迄今为止已经92岁高龄,她把人生所有的脚印都刻在了教育之路上。2019年9月27日,在于漪91岁高龄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了她“人民教育家”的荣誉称号,这是对她一生教育跋涉的最高褒奖。副局长严亮播放了于漪在今年9月5日讲话视频,视频中一位耄耋老人在台前侃侃而谈,慷慨激昂,尽显大家风范。人是要有点气象的。教育质量,说到底就是人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学生的质量。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必须要有点气象。——于漪于漪先生的字字箴言鼓舞着无数的教育工作者,这位躬耕在教育领域几十年如一日的前辈把无数岁月献给了她最爱的事业。栉风沐雨深耕教研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于老师在执教时精益求精,努力钻研,为了改掉课堂口语和口头禅的习惯,于漪把每一句详案都写出来,用规范的语言改掉口语,再把它口语化。同时,于漪老师还提出了“三次备课”的方法,第一次备课不看任何参考,独立剖析解读。第二次看着参考进行修改,第三次在上完课后的教学反思修改,三次备课的做法非常具体,为我们教师平日的备课提供了指导、明晰了方向。严亮还向教师们介绍了于漪老师受挫的故事。于漪老师也有过迷茫的时候,也有过被否定的时候,但是并没有改变她对教育的热爱和坚守。我把它当作艺术品来教课的。上课的质量影响到孩子们生命的质量。——于漪在被国家授予特级教师的十年内,于老师上了近2000节公开课,这意味着她已经把公开课常态化。严亮为教师们展示于漪先生的书籍当教师们听到这里的时候,都被震撼住了,2000多节公开课,对于教师们来说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于漪老师的所作所为呢?到底该如何才能像于漪老师一样,对教育饱有着如此的热爱和赤忱呢?老师们不禁陷入了沉思。鹏城三邀功不唐捐 肩鸿任钜砥砺前行副局长严亮为我们回忆起了他和于漪先生结缘的故事,在一次赴上海的学习中聆听完于漪老师的讲座后,他在三年内三次邀请于漪老师到深圳讲学,他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于漪老师,促成了于漪老师唯一一次深圳讲学。于漪先生满腔的教育热情,把她大爱和大德分享给了身处鹏城的教育工作者,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把教育的种子播撒异乡。副局长严亮还为教师们介绍了于漪老师在语文教学和基础教育中作出的贡献,于漪先生坚定地认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一直在教学中践行这一理念,此内容在2001年写进了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当中。他深情地讲道,“与时间赛跑,已经成为了她的生命姿态。”年已耄耋的于漪老师仍在坚持不断的工作中,出版文集、发表教育著作、培养一批有一批的新教师。于老师用实际践行着她的红烛精神——忠诚、坚毅、仁爱、担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教育是永恒的事业。——于漪副局长严亮在讲座的最后,勉励教师们向于漪先生学习。1.学习她的理想追求和行为准则——“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者。”2.学习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的信仰自觉。3.学习她生命不息、进步不止的奋斗精神。4.学习她敏于回应时代的挑战的独立思考精神。5.学习她“一身正气”的伟大人格。马山头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薛森强同志认真总结了严亮副局长的党课。他以自身经历为引,延展了于漪先生的教育内涵,他谈到,于漪老师教育思想极具思想性、前瞻性和重学性,这对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希望教师们能跟随于漪老师学习,认认真真做好教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党支部书记、校长祖松梅同志在总结中讲到,于漪老师是一首歌,一首用人格魅力写就的生命的赞歌,于漪老师一本书,一本值得年轻教师一生去品读的关于教育的百科全书。于漪老师也是一个故事,一个值得每一位教育人去诵读、宣讲的教育故事。讲座结束后,两校教师代表鄢雨老师为副局长严亮献上鲜花一捧,表达了教师们诚挚的谢意。最后,严亮与两校行政教师合影留念。两个小时的党课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副局长严亮生动的党课拉近了教师们和于漪先生的距离,让大家深切的感受到于漪这位大先生的人生历程和教育精神。于漪先生的精神如苍天之松柏,给大地涂抹了盎然的绿意;于漪先生的精神如永不熄灭之火炬,照亮了无数教育人传承的路途;于漪先生的精神如天空之流云,是我们永远追寻的目标。先生之风,令人高山景行!心得体会于漪老师就是一首歌,一首用她的人格和魅力写就的生命的赞歌,一首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奉献之歌;于漪老师就是一本书,一本又大又重、用她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写成的无字之书,一本值得年轻教师一生去品读的关于教育的百科全书;于漪老师也是一个故事,一个值得每一个教育人去诵读、去宣讲、去传承的最好听的教育故事。副局长严亮是一位学者型的局长,用他读过的一本本好书启迪和指引教师们成长;严亮副局长是一位研究型的局长,他对于漪老师的研究细致入微,也点化我们在做教育的同时首先要明晰前进的方向;副局长严亮更是一位智慧型的局长,他如一粒种子,传播教育家的思想,也让教育智慧在光明教育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把我们前行的路照亮!——校长祖松梅2020年12月22日,注定是一个在我教室生涯中又点燃了一盏明灯的日子。通过严亮同志的党课,我学习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事迹。她“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教文育人”“德智融合”,被誉为“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于老师开设公开课近2000节、培养三代特级教师、著述数百万字……如今已90岁高龄,依然以奋斗姿态站在教育改革和教师培养最前沿,践行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的铮铮誓言。我辈又岂能浑浑噩噩,虚耗时日。自今日起,就应奋起扬鞭,努力钻研,以于老师为榜样,努力向于老师学习。——教学处主任洪仲谨感谢严亮局长百忙之中来为我们讲授党课,严亮局长带来的党课让我深受洗礼,做为新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能够提高自己教学,今天严亮局长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学习的典范———于漪老师。于漪老师的使命意识和教育家的气质让我不禁动容,她用生命践行着“教文育人”的信仰,于漪老师十几年如一日的爱学习,勤反思的精神是我们青年教师最应当学习的地方。“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总结自己的不足,且用于漪老师的这句话勉励自己。——语文教师贾柳副局长严亮的党课别开生面,与我们分享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故事。严副局长的叙述与解说,让我不禁为于漪老师的生平而感慨,为于漪老师的爱情而动容,更是为于漪老师的教育精神感到敬佩。于漪老师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尚能不辍学业,坚定前行,用她一生的岁月谱写教育的篇章。我们青年教师就要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倾心教育事业,担当教育责任,创造辉煌,做有信仰、能研究、敢创新的教育工作者,恩泽莘莘学子,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体育教师李佳丛今天下午十分幸运聆听严局长的讲座,严局带我们回顾了于漪老师伟大的教育历程,从一位平凡的中学教师到如今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诠释了一位伟大教育者的风范,正如她的爱人评价她,“你哪里是在上课?你是用生命在歌唱”。于漪老师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听闻于漪老师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她让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能够用自己的课堂去感染学生,点亮学生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细心研读于漪老师的著作,用她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不仅成为孩子们知识的引领者,更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英语教师徐荧下午副局长严亮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洗涤了我们的灵魂。副局长严亮给我们讲述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故事,于漪老师从最初走上三尺讲台的遭受质疑,到如今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一路走来,不论是多么艰辛,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她的教育事业,严格要求自己,心中时刻装着她的学生,这种红烛精神,也是我今后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拥有和传承下去的。在以后教学中时刻备着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数学教师颜倩倩今天有幸聆听副局长严亮的讲座,让我对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印象最深的是于漪老师对党的崇高信仰和追求,她一直实践着“胸中有书,眼中有人”的教育理念,将学生培养成国家的人才。于漪老师是基础教育界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我们的教学日常中,也应当学习于漪老师的教育情怀,不仅教文育人,更要树魂立根。今后我将钻研课堂,用“三次备课”的要求去指导自身的教学,多反思,寻找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争取在每一次的课堂上都能有所创新、有所进步,期待未来能够像于漪老师一样用教育点亮学生的人生!——语文教师鄢雨很荣幸今天听严局上党课,严局给我们分享了于漪老师的先进事迹。在认真听完于漪老师的事迹后,我发现这位耄耋之年的老教师身上有着太多太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于漪老师的这句话让我谨记在心,“上课的质量影响学生生命的质量”。我愿以于漪老师为榜样,向于漪老师学习。让于漪老师伟大的人格魅力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努力,不断反省,不断前行。——音乐教师吴彩菁审读:孙世建

森熏

深圳光明教科院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博士、科研员与教研员17名

9月15日,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发布公告,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将面向全国公开选聘博士、科研员与教研员共17名,其中,博士岗位6名、科研员岗位4名、教研员岗位7名。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30日18:00。据了解,为适应光明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发展定位的需求,推动光明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光明区教育局合作成立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区教师发展中心),加挂“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光明分院”牌子。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是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直属机构,是财政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结合该院用人实际,现面向全国范围内公开选聘6名博士、4名科研员与7名教研员,总共17名。应聘博士岗位,年龄须在40周岁以下(1979年9月15日以后出生),通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取得博士学位(2020年9月以前取得博士学位)。科研员岗位则要求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且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9年9月15日以后出生);或者具备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在聘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不少于2年,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4年9月15日以后出生)。教研员岗位则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备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且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9年9月15日以后出生);或者具备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且在聘高级教师专业技术岗位2年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74年9月15日以后出生)。二是有8年及以上基层学校工作经历。以上岗位应聘者,年龄、年限的计算及获取资格条件截至2020年9月15日,聘用后需在光明区工作满5年。本次招聘考试由光明区教科院负责组织实施,采取笔试、面试(实操)等方式进行。根据总成绩得分的高低,按1:1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笔试、面试合格线均为75分。当考试人数未达到拟聘人数的3倍时,招聘单位可根据考生考试情况,减少该岗位的录取人数。考试成绩相同的,由招聘单位考察确定拟聘人选。考试成绩及入围体检名单将在深圳市光明区政府在线网站(http://www.szgm.gov.cn)公布。记者:刘梦娇【来源:晶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筏子客

请专家把脉!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化学校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 通讯员 肖丹琳/文 古美娣/图2021年1月6日,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举行学校顶层设计专家论证会。深圳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叶文梓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张俊洪教授、深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李春红教授、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院长宋承昊参加论证会。会议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校长祖松梅主持,该校全体行政参会。祖松梅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课程建设等,以及学校办校以来在开发课程、重构课程体系方面的大胆实践和探索,并从育人目标、智能空间、智能老师、多元评价、课程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基本构想及创校愿景。充分了解该校办校情况及构想和愿景后,专家们从学校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管理中心、学校视觉文化设计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诸多宝贵的建议。“中国最大的事情,不是办多少所世界一流的大学,而是办多少所世界一流的小学。”张俊洪教授从概念剖析深入,指导该校深化对办学理念的思考。李春红教授从整体性、系统性出发,给该校顶层设计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叶文梓教授充分肯定了该校一年来的探索,他提出,未来学校不是技术概念,而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展开构建学习形式、新型空间、教师队伍和评价方式。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的创建背后拥有强大的专家智库团队指导和支持,本次专家论证会进一步理清了办学思路,找准办学定位,助力学校科学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化学校。审读:谭录岗

铭文石

示范引领,携手同行!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开展公开示范课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为了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展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教师团队良好的个人风采和专业素养,更好的开展校内互助,提升各科组凝聚力,该校近日开展了公开示范课活动。语文学科《日月潭》朱凌嘉,教科研负责人,语文教师,陪伴孩子在语文课堂上真读书、真感悟、真正实现阅读的个性化、真正享受语文的美。在《日月潭》一课中,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想象说话,读中赏景、说中赞景,情景交融,自然习得。《寒号鸟》杜秋实,语文教师,善于利用肢体动作和语音变化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杜老师执教的《寒号鸟》让孩子们在朗读对话中体味寒号鸟和喜鹊两种动物不同的特征,在角色扮演营造氛围,让孩子们趣中学,乐中学。数学学科洪仲谨,教学处主任,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分类》以洪老师手上的一罐可乐开始,以一个完全生活化的情境入题,点燃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热情。老师抛出精心设计的问题——整理房间,孩子们对比,体会,观察,感悟,最后动手分分类,把房间整理好。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并初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英语学科陈蔼文,英语学科组长。具有四年英语教学经验,擅长情境创设,让孩子在故事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在《Myfriends》这节示范课中创设了侦探柯南帮助大雄找到朋友的故事情境,首先带领学生一起认识大雄的几位朋友,学习核心句型和词汇,最后在有趣的闯关任务中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和句型。道德与法治学科江恩奇,道德与法治学科组长。《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以哆啦A梦卡通形象串联课堂,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精心设计了四个活动。活动内容紧密贴近学生生活,用学生常用的课桌让学生认识公物、了解公物。通过课前公物小调查和采访视频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公物对我们的重要性,要主动爱护公物。体育学科张建新,体育学科组长。具有八年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在课堂上通过游戏激趣,情境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运动能力。《前滚翻》以国宝“熊猫”为载体贯穿整堂课,通过熊猫特训、熊猫滚动、熊猫滑滑梯等等游戏,循序渐进地将前滚翻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欢乐的情境下学习并掌握前滚翻动作。音乐学科刘莹,德育处负责人,音乐形体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本节想象与模仿《踏雪去》形体课贴合学情,创设了看,捧,扬雪、踏雪、滑雪等情境,通过生活想象、观察模仿、自主创编等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互动、生成的课堂氛围中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美术学科韩荣,美术学科组长,激情与细腻并重的青年教师。《美丽的叶子》一课中,运用小型项目化课程的形式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观察和表现叶子的形、色、纹。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小组树”,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和成就感。科学学科李倩,科学学科组长。《神奇的纸》一课贴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颇具童趣的创设了举重比赛的情境,以闯关的形式引导学生改造、优化纸张,以神秘信封的任务丰富学生对纸的特点以及用途的认识。学生在动手探究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中,进行深入思考,有效促进了课堂生成。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小学(光明)公开展示课分学科进行,学科组长和部门负责人纷纷做到先行示范,不仅激发了教师们教学的热情,更为青年教师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即将到来的新进教师亮相课上,希望教师们以饱满的激情一展风姿。

人伦

高质量发展何以落地

2021年必将是孕育伟大的重要一年。因为她既是全球大变局中的重要一年,也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起始之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之于教育行业而言,2021年注定是教育发展秩序与格局重建的关键之年。真正的大发展不是来自于对明显错误的否定,而是来自于对“过往正确”的超越。新年伊始,我们从四个维度梳理课改深层难题的破解之道,供教育同人参考。————————————————————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儿童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改革创新,而改革创新行为的背后是教育价值观。具体而言,一些区域或学校课改效果之所以不太显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儿童观有待更新。现实中许多教育事故的背后,是学校教育在为错误的家庭教育埋单,是成人对儿童认识的无知。有一个中学生要求父母买1.5万元的航模,“不买航模就不学习”,由此导致工薪阶层的父母痛苦不已。这一现象很有代表性。在父母看来是孩子不懂事,要么否定,要么训斥,就是不去满足。等到孩子长大,物质需要变为精神需要时,父母已无计可施。对此,有心理咨询师分析认为“根源在童年”:0-6岁期间,孩子要玩具,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不答应。其实,与其说孩子要玩具,不如说要“自己的重要性”。“孩子折腾你的背后,是在要你真心的爱”。爱才是问题的答案。怎样才是爱?多数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在“刻舟求剑”:孩子已经长大了,家长却在用爱幼儿的方式付出爱。甚至有许多家长在用爱3岁幼儿的方式爱着已成年的孩子。由此导致一些学生肉体生命的成长与精神生命的成长不能同步。许多人肉体生命已经接近、迈入成年,但其精神生命却停留在童年。“巨婴”就是这样造成的。为什么现实中有一些大中学生抑郁?因为无力做好,无力做好的背后则是,父母养育了孩子的物质生命,却忽略了精神生命。儿童既不是“一张白纸”,又不是爱的容器;既不是成人控制、引导的对象,更不是弥补成人缺憾的工具……那么,新时代亟待匹配怎样的儿童观呢?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其所需要的爱是不一样的。1岁前的儿童需要父母全然的爱,必须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2-4岁是儿童建构自我意识的关键期,家长不能一味要求孩子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须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5-8岁时期,家长切忌给孩子贴负向标签,因为“父母贴什么,孩子就会成为什么”,切忌将孩子当成爱的容器,须引导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付出中体验自身价值,绝不能剥夺孩子付出劳动体验价值的机会……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心灵不受到过多伤害,都能找到自己生命发展的轨道,长大后都能成为有用人才。所以,成人必须真正相信儿童。然而问题在于,当孩子发展顺利时,成人能够相信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成人就开始怀疑孩子。这不是真正相信。真正的相信是无条件的。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就是在消耗孩子的能量。对孩子最大的爱就是无条件相信。爱得多不如爱得对。善教者首先能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是教育者的第一任务。孩子只要没有恐惧和不安,才会洒脱、从容。对此,有专家提出成人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从孩子学习的监督者变成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从挑孩子毛病的纠错者变成孩子情感的支持者,从孩子梦想的打击者变成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导者。《道德经》有言:“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儿童链接天地自然就是“归生命之根”,就是最好的感觉教育。感觉是一切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个体认识世界的开端。所以发展儿童的感觉能力异常重要。天地自然是一位不用花钱的教育大师,却被许多教育者忽略了。当然,这些仅仅是观察儿童世界的一个小缝隙,更多、更深的对儿童的认知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评价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坚决克服“五唯”痼疾,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评价改革的杠杆价值。以评价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大有可为。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破除“五唯”痼疾,其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好领导作用。对此,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认为,各级党委、政府须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自新课改以来,教育评价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教与学”结果的评价阶段,二是为了“教与学”的评价阶段,三是作为“教与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评价阶段。当下的教育评价正在向第三阶段进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不懂评价、不会评价,那么教育只是做了一半”。在学校评价改革方面,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提升、优秀学校品牌特色的引领与辐射为核心要素,形成了优质学校建设的区域评价标准,以学校文化引领行动、教育治理提升行动、课程改革深化行动、优秀教师领航行动、智慧教育创新行动、集群协同发展行动“六大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对此,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希武认为,应建立分类评价机制,对办学条件和办学业绩进行分类考核,并且要建立办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校长职务调整相挂钩的机制。在学生评价改革方面,河南省郑州市率先提出了“评价育人”的核心理念:评价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层面去思考、设计与实践,体现育人导向,发挥育人功能,彻底走出“评价即考试”“育人即育分”的误区,必须既关注学业成就又关注精神成长。让评价从单一走向综合、融合,郑州“评价育人”的理念与操作体系值得广泛借鉴。让评价回归育人,是课改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简单来讲,在评价从单一走向综合、融合的基础上,还必须让评价导向基于知识技能走向思维,基于思维走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评价具有相对复杂性。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九诠看来,“学生在学校的权力关系中是否真实具备主人身份,是需要考量的具有总体性的问题”。“学生在学校的权力关系中是否真实具备主人身份”,的确是一个值得教育人时时关注的重要问题。比如,我们经常见到许多很“懂事”的“乖孩子”,学习很“主动”。但这样的“主动”很可能是一种带有讨好成人色彩的“主动”,实质上呈现的是一种“主体性凋落的‘讨好’的沦陷状态”。这种在一些成人眼中的“好孩子”,往往牺牲了自己的好奇心、独特性、创造力。所以,“必须将核心素养评价置于深化课改的大背景之下”。这是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担当。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思政课创新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就思政课创新而言,不少地区在贯彻落实中创造了新经验。比如,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北京市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了深化新时代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十大工程”。综观当下的思政课创新经验,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用技术推动教学创新,比如有高校推出思政教学VR体验区,红军长征、开国大典等虚拟仿真项目改变了灌输式的思政教学模式;二是用社会实践实现理论认同,比如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思政课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带着在课堂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带着平时的思考和困惑,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村庄、走进企业,去认知社会;三是中小学与大学或专业机构联合创新思政课教学……应该说,这样的探索与创新难能可贵,必须点赞。在我们看来,思政课教学创新有三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的创新,二是载体层面的创新,三是思想层面的创新。三者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思想层面的创新据核心地位,也是难度最大的创新。在我们看来,思政课创新有三大障碍:一是简单灌输、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二是脱离生活、远离学生的教学内容,三是基本被欧美化、格式化的教师心智。前两者是相对容易改变的,而后者是比较难改变的。就前两者的改变而言,必须继续深入推进课堂变革。山东省高青县鼓励学校和思政课教师立足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积极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方法、新路子。通过“让‘说’开启心灵震撼之旅,让‘做’践行鸿鹄奋斗之志,让‘活’迸发生命温度之势”,让思政课焕发出活力……这样的探索弥足珍贵。就后者的改变而言,必须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政治立场、民族信仰,不能将媚外带进课堂;必须充满、传递正能量,不能将抱怨带进课堂;必须充满智慧,不能将误导带进课堂。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创新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学还要创新定位与内容,进而将思政课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力。思政课如何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力?思政课是培养学生三观的,而到了一定年龄的学生原本就有自己的三观,只是或多或少、或正或偏而已。如何将民族复兴需要的三观与学生现有的三观统一起来?必须从学生出发,回到学生自身的三观,因为学习的源头是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将思政课定位为精神成长课、生命成长课。基于原生家庭和个人成长经历,到了相应年龄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困扰自己的问题:情感孤独、动力不足、自我迷失、精神抑郁等。这些困扰学生的现实问题恰恰是重塑其三观的核心资源。当学生活在过去的事件里,他们就容易被过去所控制,生命就难以绽放,就活不出自己。当生命深处的这些问题得以某种程度的化解,学生就能逐渐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进而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基于学生思想实际整合、重构思政课教学内容。这些最终挑战的是教师的信仰、智慧、格局。总之,思政课必须从学生情感入手,从学生问题入手,从学生心灵入手,让学生摆脱过往负面事件的控制,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这才是最具价值与魅力的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教师发展观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到底该如何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教师队伍?这是教育行业的一大课题。虽然各地、各学校对教师成长异常重视,也探索出许多宝贵经验,但离“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尚有较大距离。路径欠佳,亟待升级。以此来描述近年来的教师队伍建设,更能激发我们变革创新的勇气与决心。在这个问题上,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有深刻的认识。在叶澜看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远远不够!“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美国提出的。简单而言,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教师地位,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二是为了作为一种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叶澜指出,“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们不怀疑。问题是,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能造就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可能被忽视了。”在叶澜看来,教师没有专业连讲台都站不住,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所以,叶澜不提“教师专业发展”而提“教师发展”。让“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其内涵至少有三个维度。一是人性关怀。要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减少对教师的非教育性外在管控,这些都是必要的,但也是外围而非核心。二是走向自主。要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通过项目制、自组织等方式,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价值与幸福。三是唤醒内心。要升级教师发展的理念与方式,改进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唤醒教师内心沉睡的巨人。与叶澜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一位践行自然农法的日本果农——木村秋则。木村秋则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用10年时间种出了“不腐的奇迹苹果”。木村秋则认为:“真正的专业是心与技术的结合。”以此审视当下的教师发展理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无论是教育相关部门还是学校,无论培训机构还是教师自身,都将教师发展过多地局限于学科知识、技能,而忽略了教师的精神成长。破解这一个难题的思路就在于,基于知识、技术层面的成长走向精神层面的成长。多年来,山东省菏泽市旺子学校通过引导教师研读、践行中华经典,走出了一条“以精神成长提拔专业成长”的教师发展之路。旺子学校的成功实践为我们发展教师创造了新经验。基于这种新经验,更大的创新、更多的成果依然有待于教育同人去创生。发展教师的核心在于提升师德。当前,师德师风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许多地方都在师德建设上下了功夫,但成效往往并不理想。现阶段师德教育以开师德讲座、树师德典型、定师德底线为主要方式,虽然下了很大功夫,效果却有待提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创新师德教育”。在我们看来,师德教育创新的要义在于从“开师德讲座、树师德典型、定师德底线”的外塑型师德教育走向“研师道、明师道、行师道”的内生型师德教育。也就是说,要想有效提升师德,必须超越师德来提升师德,即站在师道的高度来破解师德建设难题。如果能够引领教师深入研习师道,让教师明白为人师的根本之道,那么师德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新时代教师必须觉悟、践行师道,这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基石,又是为世界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客观要求。当然,课改的持续深化需要创新、超越的不止以上四个方面,如何建立新型政校关系以解放教育生产力,如何系统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样态,如何促进家长成长以形成更大的家校教育合力,等等。我们期待仁人志士在这些领域创生新经验。《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13日第14版 作者:本报记者 王占伟

南山

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深圳成功召开

11月15日,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深圳市学苑宾馆成功召开。大会围绕未来教育创新发展、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与实践、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与深圳先行示范等热门话题召开为期一天的研讨会,并成功举行了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成立仪式。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教科院原院长袁振国;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专委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广西教育学院院长袁旭;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南京金地国际学校总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肖远骑;贵阳学院党委副书记赵福菓;贵阳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齐贵生;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深圳市原政协副主席张效民;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根平;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深圳市政府督学杨春良;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理事长、北京普瑞未来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何凯。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机构专家、学校校长、教育学者和教育生态合作单位代表等200余位嘉宾莅临大会。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 陈锋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为大会致辞。他表示,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在中央的要求、指引之下,深圳特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期待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研讨会和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能够与未来的深圳、大湾区共同成长,在这片热土上,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做出贡献。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水发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为大会致辞。他表示,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的成立恰逢其时,可以为深圳探索未来教育、实现先行示范提供源源不断的先进理念和成果,是一次智慧碰撞的思想盛宴,为深圳教育先行示范汲取智慧力量,提供了难得的、高端的交流平台。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理事长、 北京普瑞未来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何凯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理事长、北京普瑞未来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何凯为大会致辞。他表示,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海内外重点院校和教育机构的通力支持下,通过近三年的筹备,基本上形成了以教育家、教育管理工作者、名优校长、一线特级教师、教育政策的拟定者、科研专家、金融家、企业家等为主要成员的团队,为成为国际一流的未来教育创新研究机构储备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发起方之一的北京普瑞未来教育科技集团,将全力支持研究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转化,运用科技与金融赋能,推动未来学校示范校建设,综合实践教育、区域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等核心项目的实施,助力中国教育改革创新,推动中国传统教育从工业文明时代向数字文明时代快速转型升级。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李朝军成立仪式后,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朝军向大会作了研究院工作汇报。他表示,研究院将立足深圳,领跑区域,示范全国,贡献世界,通过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加上新兴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支持深圳教育先行示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得到很多生态合作伙伴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大会现场举行了研究院合作单位签约仪式。研究院在多位领导的见证下分别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遵道学校、深圳市希科普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智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国电自智慧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创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 钟秉林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发表了主题分享《应对教育改革发展新挑战》,分别从教育发展、高考改革、在线教育和如何主动应对新挑战四个方面做了深入的剖析。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教科院原院长 袁振国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教科院原院长袁振国发表了主题分享《未来教育的区域协同发展与创新》,从未来、区域、协同发展三个概念,提出对未来教育的理解和组织构想。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发表了主题分享《面向未来的教育》。他提出,教育工作者永远不能停止对未来的思考,我们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面向未来办教育。今天的教育决定未来30年经济的增长和人力资源增长,人力资本的价值就是我们创新时代的价值中枢,对人的投资决定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水发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发表了主题分享《深圳基础教育先行示范的实践逻辑与行动框架》。他表示,深圳要打造以创新、智慧、开放和包容为特点的“深派教育”,打造创新教育的标杆、智慧教育的样板、课程改革的先锋、教师发展的高地和国际教育的示范。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余胜泉北师大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发表了主题分享《互联网教育与未来学校新生态》。他指出,技术对于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结构性的变化,信息技术不仅仅能够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 杨念鲁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念鲁发表了主题分享《未来教育与学习方式的转变——兼谈全纳教育的关注点》。他提出,我们未来不仅仅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到学校来上学,而且能够让所有的孩子,包括有学习障碍的孩子,都能够在他自身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学习帮助和学习能力的增长。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广东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 赵康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广东省教育厅原党组成员、巡视员赵康发表了主题分享《未来教育生态体系中的民间力量》。他提出,在迈向未来教育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民办教育不能缺席。我们要推动民办学校进一步规范提质,打造品牌。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深圳市政府督学 杨春良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深圳市政府督学杨春良发表了主题分享《新时代的实践教育发展》。他表示,要重视和加强综合实践基地(营地)建设,同时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促进学校教育与校外综合实践教育,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特色教育相融合,为学生体验学习、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香港教育局原局长吴克俭发表视频主题分享香港教育局原局长吴克俭以视频的形式发表了主题分享《香港教育创新发展》。他指出,大湾区7200万人口,9个城市加上2个特区,在产业、人才、地域和科技发展等方面有特别的优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潜力和机遇。大会举行了沙龙形式的主题对话,在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主持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与深圳先行示范”主题对话中,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研究与数据处副处长张智提出了对湾区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刘根平就南山教育的实践特色与深圳先行范分享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构想;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焦建利教授提出了高校研究助力湾区协同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专委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教委原副主任牟延林教授剖析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线经验对湾区协同发展的启示。在广西教育学院院长袁旭主持的“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主题对话中,华东师大终身教授、中国教科院原院长袁振国剖析了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终身教育与未来学习的内涵;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从北京中学的发展实践出发分析了未来学校建设与教育创新;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佩东提出了办一所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学术性未来学校;南京金地国际学校总校长、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原副校长肖远骑分别从公立校、民办校等角度分析了未来学校的发展模式;深圳市光明高级中学校长宋绍鹏分享了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的未来学校建设思路。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 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基础教育司司长 李连宁“先行先试、协同发展、未来可期”,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秘书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为大会做了精彩的总结讲话。他强调,教育先行先试不仅要立足在深圳,而且要为全国、世界的教育创新进行先行先试,为全球推进未来教育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和深圳案例。国育未来教育科学(深圳)研究院在这个时候落地深圳和大湾区恰逢其时、得天独厚,希望研究院把握机遇,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为未来教育的探索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