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报告:未来深圳应让新消费、新科技红利进一步凸显鸡鸣狗吠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报告:未来深圳应让新消费、新科技红利进一步凸显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从“三来一补”的外向型加工贸易,到高新技术、金融、互联网科技的崛起,以及近年来在数字经济、5G、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探索,过去的40年,深圳始终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转变,但接下来的40年,深圳要如何继续保持领先,又该走向何处?9月7日,在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举办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来发展的新力量》的报告发布会上,该院的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指出,深圳未来的40年,应是消费红利和科技红利进一步凸显的40年。在这一逻辑下,通过本土消费需求和超大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供应链体系,再不断迭代输出国外,从“品牌在外、市场在外”向“品牌走向全球、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转变。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欧阳凯 摄深圳未来什么样报告将深圳过去四十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至1990年,属于“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十年,涌现出招商蛇口等企业代表;第二个阶段是1990年至2000年,属于制造业兴国的十年,华为、中兴在这个时候慢慢成长起来;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至2010年,属于科技浪潮中的弄潮的十年,以腾讯、比亚迪为代表;第四个阶段是2020年至2020年,是属于新生活时代颠覆创新的十年,数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迭代出大疆等企业。曹钟雄表示,当前,深圳这座城市更应该“谋局当远”,特别是当前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提出“双循环”,深圳要积极应对这个转型。他表示,过去的发展是以外带内,未来深圳要关注内生的力量、国内的市场、消费,同时还要坚持、还要继续弘扬深圳的优势和加大科技创新,在未来新的循环体系下深圳需要演化新的发展脉络、新的发展模式。报告提出,未来的深圳将成为我国品质消费社会示范区、国际前沿技术突围先锋区、全球创新生态先导区和全球新经济特区。以国际前沿技术突围先锋区来说,深圳需要依托自身相对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基础科学,担当科技迷航中的中国排头兵,强化重点领域率先突围,做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者。曹钟雄表示,当前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深圳需要用更大的胸怀改革,以更大的包容引领企业加大创新。报告预计,2021~2025年,随着政策的深入布局和企业的持续创新,深圳新经济增速仍将保持9%的平均增速,深圳GDP增速预计6.5%左右;到2025年,深圳市新经济规模预计将突破两万亿元,占GDP比重预计将达到50%;到2025年实现名义GDP总量4.2万亿~4.5万亿元的规模,直追瑞士等国家2019年的经济规模;人均GDP有望超过到3.5万美元,超过高收入经济体中位数。深圳经济仍面临“失速”风险尽管深圳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枢纽与创新枢纽,但未来的深圳,需要和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竞争。在新的起点上,深圳需要直面现实的困境,才能走得更稳、更好,才能更好地“先行示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除了提到土地掣肘、综合成本、教育医疗配套等短板外,还指出深圳存在消费不足、平台缺少、独角兽失衡等三大问题,同样值得外界关注。一是消费“一小一低”。社消零规模小,最终消费率低。报告指出,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对比来看,深圳最终消费占GDP比例为40%左右,不仅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社消零规模长期排名靠后,不到上海的一半,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消费规模停滞不前甚至会导致深圳经济发展面临“失速”风险。二是互联网消费平台是深圳国内大循环的短板。北京有京东、上海有拼多多,杭州有阿里,广州有唯品会,当前深圳在互联网消费平台领域发展仍不充分,仅有乐信、辣妈帮等为数不多的平台。报告表示,未来深圳需要有更多“阿里式”、“京东式”、“拼多多式”等消费企业出现,需要培育更多本土综合性消费平台龙头,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畅通内循环板块上有更多政策布局。三是独角兽数量和质量都需进一步提升。报告认为,一个城市的独角兽企业,代表着这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新力量。但目前,深圳独角兽企业相对较少,且估值较低,与全球创新之都的定位要求尚有差距。从行业分布来看,深圳独角兽企业主要为“硬科技”企业,未来需要培育更多的内容型独角兽。“比较一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龙头企业,深圳的前十家,房地产、传统金融各占一半,这是跟美国不一样的地方——(而且)美国的金融企业也不是特别传统的金融企业,更多的是互联网、信息科技。”曹钟雄指出。

尸子

深圳罗湖-珠宝设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项目建设方案材质是珠宝产品的骨肉,而设计是珠宝产品的灵魂。作为行业内屈指可数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具备强烈的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直以“精研首饰、打造国际化民族品牌”为企业发展目标,组建了专业的研发设计团队,注重产品的设计与研发,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构成了“萃华”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公司加快开展时尚珠宝产品的推广,时尚珠宝品类结构的占比越来越大,对设计研发环节的快速反应和创意性要求也将越来越高,需要公司进一步扩充研发实力。本项目拟新建1,000平方米的设计研发中心,添置3D打印机、ICP检测设备、GV5000宽频诱导发光测试仪、拉曼光谱仪等先进设备,引进31名专业珠宝设计研发人员,显著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本项目主要的研发方向如下: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公司拥有充分的技术基础“萃华金店”属百年老号,在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掘方面,虽历经30余年的禁锢,但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找寻与挖掘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并培养了一批整理、挖掘传统工艺的技术人才,建立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梯队,由这支团队掌握的“手工花丝”工艺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公司秉承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生产相结合,在现代首饰工艺和中国北派传统首饰工艺融合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设计并创造出以“黄金内衣”和“花丝十二生肖”为代表的参展作品和以“金婚系列”和“千足铂金”为代表的高端珠宝产品;2016年,公司获得了“小黄人IP”的授权,目前正在着手设计研发该系列珠宝产品,这将丰富了“萃华”珠宝产品的款式、增添了珠宝的独特性和新颖性。这些技艺的传承与积累为项目后期的设计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公司拥有完善的保持技术创新的机制公司设计部门建立了设计师采风机制,挖掘民族传统、自然景观、人文艺术等图案,加强设计元素的储备,并针对当前产品设计款式、生产工艺进行持续改进。公司通过技能比赛等形式从公司员工中培养、选拔和储备优秀设计人才和工艺技术人才,通过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合作,能够持续从外部引进人才和专业知识。此外,公司能够通过外部合作不断丰富传统首饰技艺并吸收时尚设计理念,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中的“珠宝生态园建设项目”,亦能为公司汇聚更多设计、创意资源。3、项目实施主体本项目以深圳萃华作为实施主体。4、项目建设概述本项目总投资7727万元,其中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327万元,房屋购置和装修投入通过自有资金筹集。5、项目选址、立项及环评情况项目地址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翠竹北路石化工业区。深圳萃华已与深圳市新晖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厂房买卖意向协议》。截至本报告公告之日,公司计划以自有资金购买项目所需厂房,未来在本项目实施时公司将视自有资金情况再最终确定是否购买,存在变更为租赁房产实施本项目的可能。截至本报告公告之日,本项目已取得深圳市罗湖区发展和改革局出具的“深罗湖发改备案[2017]147号”项目备案证。设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涉及生产加工,因此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该项目内容不在环评审批的范围内,无须取得环评备案文件。6、项目投资收益测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7,727万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2,327万元。建设期1年。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设计研发实力,增强公司整体的核心竞争力,为提升公司的品牌定位和生产建设项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项目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有助于增强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姑奶奶

综研院报告:深圳392家上市公司贡献全市64%GDP

中证网讯(记者 黄灵灵)11月7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综研院”)发布《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 《报告》指出,深圳上市公司群体作为深圳优秀企业的杰出代表,对深圳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断提高。2018年,深圳39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的生产总值达到15476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市GDP的64%;生产总值比2017年增长了15.8%,相当于深圳市GDP增速的2倍。此外,深圳上市公司员工总数相当于深圳市在岗职工人数的56%,贡献税收相当于深圳市产业税收总量(不计海关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77%。报告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数量从367家增加到392家,增加了25家;市值(按2019年10月31日收盘价)达到110415亿元,同比增长了39.8%;研发投入达到1082.2亿元,同比增长了39.2%;实现营业收入53720亿元,同比增长了32.0%;税收贡献4507.66亿元,同比增长了16.9%;实现净利润5859亿元,同比增长了6.6%;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2725亿元,并购交易额达到1081.83亿元。报告利用三级、27个具体指标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经营能力、社会贡献力四个维度对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和专项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综合竞争力十强依次是中国平安、腾讯控股、万科、中国恒大、迈瑞医疗、招商蛇口、汇顶科技、立讯精密、开立医疗、招商银行;发展潜力十强依次是康泰生物、迈瑞医疗、汇顶科技、名家汇、招商蛇口、火岩控股、腾讯控股、万科、深信服、小赢科技;经营能力十强依次是凯中精密、共进股份、华夏动漫、深天马、民德电子、景旺电子、开立医疗、新纶科技、崇达技术、协同通信。报告认为,深圳上市公司整体上还存在业绩下滑、风险扩大、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围绕“提升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推进深圳上市公司更好服务深圳发展”,报告提出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上市、鼓励深圳上市公司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引导深圳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风险等四条具体政策建议。来源: 中证网

天人

第694期 | 2021年深圳市产业园发展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第694期本篇报告导读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珠三角九市各具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培育产业园区。未来,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目前,深圳产业园区总体数量超过3000个,大部分分布在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和南山区。深圳产业园区充分尊重市场,完全按市场化的资源最优化配置。当前,深圳产业园紧跟产业升级步伐,逐步走向信息化、智能化。关于我们全行业报告圈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零售消费、金融领域、互联网+、机械制造、新能源产业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4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11大板块,305个细分领域免责声明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全行业报告圈社群朋友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而本无气

仲量联行发布《解构深圳发展40年与办公楼市场格局展望》研究报告

“内环+中环”趋势明显,新兴商务区未来可期2020年9月8日,深圳—仲量联行最新发布《 解构深圳发展40年与办公楼市场格局展望》研究报告,回顾深圳经济特区40年经济、产业、基建等方面的成就,在城市呈现“多中心”发展的格局下,仲量联行提出“内环+中环”的概念,预测深圳办公楼市场的需求,探讨未来机遇。仲量联行深圳董事总经理夏春毅:“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经过短短四十年的发展便成为全国的经济重镇和国际化创新城市,其根本原因正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能够力行改革、坚持开放、敢闯敢试、勇于创新。”深圳的经济体量已然位列全国第三,高速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与劳动力,造就了深圳这个国内最具移民精神的城市。深圳办公楼市场高速发展顺应城市的建设轨迹,深圳办公楼市场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飞跃发展。近十年间,深圳办公楼市场多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从2015年开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截至2020年二季度,甲级办公楼存量已经达到2000年年底存量的30倍以上。而需求方面,近几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发展势头迅猛,来自这两个行业的租赁需求基本占全市的50-70%。深圳甲级办公楼市场物业分布同一时期,高新技术企业将非生产部门的办公空间从产业园升级至甲级办公楼的趋势非常明显,且他们还是深圳办公楼市场里最积极寻求扩租机会的群体之一。深圳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类细分领域,如社交媒体、芯片设计与制造、云服务等不但在近五年中增长迅猛,且未来大有加速增长的趋势。深圳是中国内地金融业占GDP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金融业作为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行业租户虽然在各区都有分布,但最集中的还是在福田中央商务区。全市及三个细分市场亮点及甲级办公楼近五年成交租户行业分布新兴商务区未来可期仲量联行将已经成熟的蔡屋围-福田-后海/科技园片区视作深圳的“内环”,将深圳地铁5号线沿线区域视作深圳的“中环”。 “中环”商务区的前景相当乐观,片区内外交通基建的完善将是加速这些“中环”商务区成熟的首要因素,同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其他有大面积办公需求和成本节约需求的企业、以及承租能力相对低的中小企业都将向“中环”商务区集中。仲量联行华南区研究部总监曾丽表示:“中环商务区的成熟将进一步奠定深圳办公楼市场的‘多中心’格局,而‘多中心’不仅意味着更多的产业载体,还能够大幅提升非核心区及城市近郊的土地价值,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并引导城市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深圳核心商务区与新兴商务区分布两大主导产业持续支撑办公楼市场需求高新技术与金融两大主导产业在深圳的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核心商务区与新兴商务区全面覆盖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核心商务区与新兴商务区的错位共同发展。其与“多中心”发展格局的契合意味着深圳办公楼市场将延续供需两旺的态势。高新技术与金融产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部分高新技术巨头企业甚至还因疫情获益,扩张需求较强,而金融业也已走出金融去杠杆的阴霾,需求开始反弹。仲量联行预计来自这两大主导产业的大量需求将涌向新兴商务区。即便深圳市场面临大量新增供应,供过于求的状态中短期内难以改变,但空置压力估计不会进一步上升,而租金在短期内仍将下行,在中长期则有望企稳反弹。2019-2022年深圳甲级办公楼物业市场从长远来看,仲量联行估计上述新兴商务区将在2025-2030年间达到成熟,届时,对这些区域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且这些需求在全市的占比将继续提升。而这些新兴商务区的新增供应预计在2030年前基本面市,供需关系将更趋平衡,租金水平也将迎来较快增长。

无尽无休

深圳龙岗-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项目概况本项目总投资 53,213 万元,建设期 2 年。项目拟通过新建 SMT 无尘车间、自动化车间、仓库等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购置贴片机、智能自动化流水线、音频分析仪等生产检测设备,同时引进优秀的生产技术人才,建设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生产基地。本项目实施后,达产年将新增 820 万只 TWS 耳机和 140 万只智能手表的生产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司在智能硬件业务板块积累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紧抓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历史发展机遇,纵深布局智能产品产业链,为公司未来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带来新引擎。2、项目投资概算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53,213 万元,其中拟以募集资金投资 35,000 万元。3、项目实施必要性(1)项目是公司顺应市场发展趋势,落实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在物联网发展潮流的大背景之下,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来临、云计算能力的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传感技术的不断成熟,可穿戴设备市场迎来良好发展契机。IDC 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得益于耳戴式设备(hearables)出货量的大幅增长,2019 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 1.189 亿台,相比 2018年同期增长率高达 82.3%。2019 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 2,715万台,同比增长 25.2%。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2,097 万台,同比增长 38.2%,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618 万台,同比增长 75.5%。IDC 预计至 2023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出货量将接近 2 亿台,同时,根据 Garther 的预测,2020 年全球终端用户在穿戴式设备上的支出将达到515.45 亿美元,相比 2019 年的 405.81 亿美元增长率达到 27%。智能手表作为终端用户支出最多的项目,占比达到 44%。长远来看,在 AI 技术、VR 技术、传感器技术愈发成熟、消费者对高端、创新型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以及使用者对安全性与隐私性关注度日渐加强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以 TWS 耳机、智能手表等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5G 时代高速的互联网络更将进一步加快可穿戴设备市场发展。自成立以来,公司旗下产品品类逐渐切入到智能锁具、金融终端科技产品、智能模块等细分领域。本项目是公司在智能硬件业务细分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也是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前景作出的战略性布局。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公司精准把握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的趋势,贯彻落实公司“紧抓 5G、物联网带来的历史新机遇,纵深布局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助力公司稳健发展。(2)项目是丰富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需要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关注市场动态,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随着产业技术升级及消费者需求变化,公司拟通过本项目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尤其是 TWS 耳机以及智能手表的生产,有效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公司产品销量,为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本生产基地的建设,公司将引进一系列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来实现普通型、中高端型的 TWS 耳机和智能手表生产制造能力,营造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具有专业技术的优秀人才,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年产 820 万只 TWS 耳机和 140 万只智能手表的生产能力,为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产能基础,有效保障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未来,公司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产品应用领域将更加全面、面临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逐步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3)项目是延伸公司已有优势,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的需要公司传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具备国内领先的生产制造、供应链服务、质量控制和成本管控能力,并形成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尤其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公司在订单驱动生产的业务模式中,已经拥有突出的采购和库存管理能力与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管理经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能够成功运用多年以来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积累的生产制造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经验等,实现对市场发展趋势、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与产品交付的及时、高效响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在本项目的实施中,公司将进行 TWS 耳机和智能手表的批量化生产和供应,从而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和技术积累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在未来的规模化生产中通过工艺提升、流程优化、质量控制等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已有技术优势,增强公司市场影响力,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4、项目实施可行性(1)政策可行性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鼓励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2016 年 12 月,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三维图像显示(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创新技术发展”。2017 年 7 月,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设备,鼓励开发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2017 年 8 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面向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前沿信息产品”。2017 年 11 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智能联网产品应用方面,重点面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融合 5G、深度学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满足高精度定位、智能人机交互、安全可信运维等典型需求。”2018 年 9 月,国务院在《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 年)》中明确提出:“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商用。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带动产品创新,提升智能手机、计算机等产品中高端供给体系质量。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升级”。2019 年 8 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中提出:“促进文化、旅游与现代技术相互融合,发展基于 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丰富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表演、数字艺术展示等数字内容及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环境为公司生产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奠定了较好的政策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遇。因此,本项目实施具备充分的政策可行性。(2)人才及技术可行性公司深耕智能硬件业务多年,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服务、质量控制和成本管控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相关环节人才储备丰厚,并形成了完备的人才梯队。公司关注研发创新,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建立了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专业团队,且团队核心成员大多具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对行业前沿发展和市场需求具有敏锐的预判和研发能力,在产品研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公司已逐步建立起适应行业发展特点的及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引进及培养模式。公司采取内部擢升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公司使用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政策、良好的管理机制、卓越的企业文化等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有效激励人才和团队。公司还通过股权激励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了核心骨干人员如中高层技术研发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激励员工在研发领域的创新积极性,保证了管理与技术团队的高度稳定性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为公司的战略规划与经营管理政策的有效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客户可行性经过多年发展,在硬件领域,公司与包括 PHILIP、GE、ABL、ASM PT、SSG 及 EGLO 等在内的国际一线品牌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与优质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公司更好地接触先进技术和更准确地把握终端市场需求,在产品规划、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经验,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客户粘性也处于较高水平。针对此次募投项目相关的 TWS 耳机、智能手表等产品,公司将其销售渠道主要定位于跨境电商、互联网企业等新兴市场。公司核心团队深耕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产品多年,在跨境电商、互联网企业等细分市场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体,针对目标市场需求有深刻的认知和丰富的服务经验。公司与多家潜在客户保持高效互动,以保证从源头上实现客户需求转化的一致性。这些优质的客户资源、丰富的客户服务经验以及具体合作项目的不断推进与落地,为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产能消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项目具备充分的客户可行性。5、项目实施主体和建设地点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深圳市麦达数字股份有限公司,即发行人。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为: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实益达锦龙厂区内。6、项目经济效益本项目达产期 3 年,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 140,000 万元,内部收益率22.61%,静态投资回收期 6.26 年(含建设期),项目投资回报良好。

救民之斗

2019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研发投入超过千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深圳上市公司群体可以说是深圳优秀企业的杰出代表。11月7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9)》,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经营能力、社会贡献等维度展现了深圳39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发展概况、特征与竞争力水平。报告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发展指标保持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数量从367家增加到392家,增加了25家;市值(按2019年10月31日收盘价)达到110415亿元,同比增长了39.8%;研发投入达到1082.2亿元,同比增长了39.2%;实现营业收入53720亿元,同比增长了32.0%;税收贡献4507.66亿元,同比增长了16.9%;实现净利润5859亿元,同比增长了6.6%;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2725亿元,并购交易额达到1081.83亿元。说起研发投入,深圳上市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强度。报告显示,腾讯控股和中兴通讯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还有工业富联、比亚迪等1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此外,研发投入集中在信息技术行业,显示深圳在信息技术产业上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优势有望进一步增强。报告还提出,深圳上市公司群体作为深圳优秀企业的杰出代表,对深圳特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断提高。如果将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视为一个“经济体”,那么2018年“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的“生产总值”达到15476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市GDP的64%;生产总值比2017年增长了15.8%,相当于深圳市GDP增速的2倍。报告利用三级、27个具体指标从规模实力、发展潜力、经营能力、社会贡献力四个维度对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进行综合竞争力评价和专项竞争力评价。结果显示,综合竞争力十强依次是中国平安、腾讯控股、万科、中国恒大、迈瑞医疗、招商蛇口、汇顶科技、立讯精密、开立医疗、招商银行;规模实力十强依次是中国平安、招商银行、腾讯控股、中国恒大、万科、平安银行、工业富联、招商蛇口、中信证券、中广核电力;发展潜力十强依次是康泰生物、迈瑞医疗、汇顶科技、名家汇、招商蛇口、火岩控股、腾讯控股、万科、深信服、小赢科技;经营能力十强依次是凯中精密、共进股份、华夏动漫、深天马、民德电子、景旺电子、开立医疗、新纶科技、崇达技术、协同通信;社会贡献力十强依次是唐宫中国、捷顺科技、汇洁股份、共进股份、东江集团控股、赢家时尚、富安娜、佳华百货控股、博士眼镜、天威视讯。报告认为,深圳上市公司整体上还存在业绩下滑、风险扩大、社会责任意识不足等问题。围绕“提升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推进深圳上市公司更好服务深圳发展”,报告提出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上市、鼓励深圳上市公司用好用足资本市场、引导深圳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风险等四条具体政策建议。来源: 证券时报

莫之知避

广深高速扩建继续推进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招标

大洋网讯 广深高速扩建的前期准备工作不断推进,继今年8月“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方案前期研究项目”进行招标后,12月27日,“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也开始招标。广深高速公路是联系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的重要通道,北起于广州市黄村立交,与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北段相接,南止于深圳市皇岗口岸,与深圳皇岗路相接,全长122.8公里,宽33.1米,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广深高速公路承载着大湾区交通中轴线的任务,其G4和G15并线路段长达80公里,串联了广州、东莞、深圳及香港等世界级城市,沿线已高度城市化。广深高速目前运行交通量巨大,长期处于4级至5级服务水平。沿线互通立交密集,现已设21处立交,最小间距0.5公里,最大间距6公里,还另设有5处简易出入口,高峰时段交通流交织严重。招标公告中还提出,与广深高速平均间距仅7公里的广深沿江高速已通车6年,但对广深高速的分流作用不明显,可见广深高速具备极其特殊且不可替代的走廊带属性。为缓解交通压力,继续带动沿线的发展,对广深高速进行改扩建是必要和迫切的。招标公告对广深高速的总体功能定位为:国高网和大湾区大通道功能与城市内部交通功能并重,不同路段各有侧重,是复合型大通道。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水之国

独家首发:2020年深圳楼市年度报告

作者: 乐有家研究中心2020年的深圳楼市在7月15日被新政“一分为二”,新政前后有着截然不同的一二手楼市表现。新政前二手楼市成交旺盛,再现历史上的每月万套交易量;新政后一手楼市更引人注目,网红新盘频出,打新成为高频热词,而二手楼市成交量则腰斩。经历这跌宕起伏的一年,深圳楼市还是有不俗的表现。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2020年深圳住宅成交超14万套,写下交易量新纪录。其中一手住宅成交45384套,二手住宅成交95273套,两者同比2019年均上涨20%左右。二手住宅成交均价破6.6万元/㎡,同比上涨10%;一手住宅受限价政策影响,倒挂严重,大多比同区域二手楼盘低价,这也是2020年新房市场火热的核心因素之一。租房市场受疫情和长租公寓暴雷的影响较大,需求减少,供应量增大,导致个人放租房源成交量下跌。但租金价格随着楼市大势有所上涨,全年均租价格在74元/㎡/月,同比涨幅4.2%。供应与销售1、2016-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供销情况(供销两旺,库存走低)2020年深圳新房市场呈现了供销两旺的局面,全年预售面积及销售面积再创新高。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新增一手住宅预售522.16万㎡,同比上涨11.1%;一手住宅销售面积达到448.86万㎡,同比上涨20.5%。供销两旺下,库存面积走低,年末全市一手住宅库存312.76万㎡,同比2019年年末有所微涨。2、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月度预售情况(8、11、12月出现供应高峰)疫情后深圳市政府放宽了商品房获批预售的条件,助力了供应的上涨:2020年内,高层建筑主体施工形象进度达到总层数的二分之一、装配式建筑完成基础工程并达到标高±0.00标准的商品房项目,可以申请预售。深圳新房市场的供应高峰出现在“715”新政后,一手楼市迎来全年的旺季。8月份全市新增一手住宅供应9600套,超91万㎡,达到了全年最高峰值。开发商在年末也来了一把小冲刺,11和12月也分别有着将近90万㎡的新增供应入市。3、2020年深圳一手月度去化走势(月度去化逐渐走低)纵观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月度去化周期在10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从7字头缩短至6字头。年末开发商的冲刺让月度去化有所回升,为2021年的新房市场成交助攻。6-7个月的去化周期在全国楼市中已处于较低水平,预示着深圳新房市场的供不应求。一手住宅1、2016 - 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成交走势(2020年一手住宅成交再创新高)。受价格倒挂、供应走高、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深圳购房者对新房的关注度愈发增强。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成交45384套(含深汕合作区),同比上涨19.8%,成交面积449万㎡,同比上涨20.7%,均为近5年内的最高点。2、2020年深圳一手住宅月度成交走势(715新政后一手成交时隔多年首度超越二手)以7月为时间分割点,可以明显看到8月开始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出现了大幅度上涨,维持在4000套以上。。3、2020年深圳各区一手住宅成交地图(后起之秀光明成交量超越宝安与龙华)2020年的深圳各区一手住宅成交集中在龙岗、光明与龙华三个区域。龙岗全年成交13976套一手住宅,同比上涨26.7%,也是全市唯一一个破万套的行政区。光明作为后起之秀有非常不俗的表现,成交量超越宝安与龙华,以7599套的成绩排至第二位,环比上涨151.8%。龙华排名第三,成交7290套,环比上涨183%。二手住宅1、2016-2020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走势(2020年深圳二手成交超9.5万套)过去5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走出一个“U”型,2020年成交套数回到2016年水平,再度超越9.5万套。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二手住宅成交95273套,同比上涨23.5%,成交均价66045元/㎡,同比上涨10%,成交面积819万㎡,同比上涨28.6%。2、2016-2020年深圳二手住宅套均面积及总价走势(套均成交总价大幅度上涨)2020年深圳二手住宅套均成交面积为86㎡,相比2019年增加了3㎡;套均成交总价为568万元,相比2019年增加了72万元。这两个数据的 上涨可以说明,深圳人的购买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3、2016-2020年深圳一二手住宅成交占比走势(一二手“三七分天下”的局面岿然不动)虽然新房市场成交势头正猛,但全年成交上依旧不敌二手。和往年一样,2020年深圳一二手住宅成交占比依旧是“三七分天下”。一手住宅成交占比32%,较2019年减少了1个百分比,二手住宅则为68%。相较2016与2017年,一手住宅市场占比略有提升。4、2020年深圳二手住宅月度成交走势(6-8月每月成交均破万套,随后断崖式下跌)疫情宅家期解封后,深圳楼市需求爆发,导致二三季度二手住宅成交突飞猛进,6-8月更是每月成交均破万套,新政出台当月成交量(过户量)达到全年最高峰。随着新政的出台,二手住宅成交出现断崖式暴跌,9月成交量还有8820套,到了10月跌至5049套。直到12月才稍显回暖至6863套,可见新政威力之猛。而门店的二手签单量在新政后受影响更加明显,7月下半旬到8月暴跌幅度达到60%。5、2020年深圳各区二手住宅成交地图(除盐田外,其余各区成交量同比均上涨)各区域成交上,因龙华、坪山与光明还未单独分割出来统计二手成交,故龙岗与宝安依旧分占冠亚军位置。龙岗二手住宅成交26508套,同比上涨48.8%,成交均价4.6万元/㎡,同比上涨7.2%;宝安成交21924套,同比上涨19%,成交均价6.5万元/㎡,同比上涨12.1%。715新政(成交量暴跌,业主心态始终坚挺)作为今年深圳楼市的分水岭,“715”新政前后市场房源、客源及带看情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深圳乐有家门店数据显示,新政后新增房客源量、二手带看量出现了持续性下滑,而门店成交量(签约量)更是在新政后出现暴跌,大量客户进入观望期,停下置业的脚步。情况一直持续到2020年10月下旬才稍有回暖。与市场交易量反响不同的是,深圳业主心态却始终坚挺。深圳二手住宅挂牌价在新政后仍然维持着上涨趋势,但涨幅比新政前有所缩小。大湾区龙头城市的业主们,对深圳经济和楼市长期看好信心十足,但对于市场成交情况也应多加考虑,合理报价,才能共同促进楼市的健康发展。租房市场1、2016-2020年深圳租房市场成交走势(供应增加需求减少,租赁成交走低)2020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外来人口年后没有回到深圳,导致租房需求减少。而年中开始各大长租公寓频频暴雷,大量房源被业主收回后重新放租,市场供应量也大幅度增加。双重影响下,2020年个人房源的租赁市场成交量明显走低,同比跌幅达到15.1%。从深圳乐有家各门店的成交数据来看,深圳租房市场价格也随着大势逐年走高,2020年均租已经上涨到74元/㎡,同比涨幅4.2%。2019年的涨幅是近5年里最大的,上涨比例达到12.7%。2、2020年深圳租房市场月度成交走势(毕业季出现租房高峰,四季度持续走低)从各月租赁成交量来看,全年的租房高峰出现在7-8月的毕业季,租赁量价齐齐上扬。而到了年末,租房市场进入传统淡季,租赁成交量持续走低,租金也出现下滑。3、2020年深圳楼盘热租榜(光明携6号线进入租客视野)乐有家研究中心统计了2020年深圳热门租赁小区,其中排名第一二的均是光明的楼盘。6号线的开通将光明带入租客视野,便利交通加上低廉的租金让不少租客纷纷搬离市中心来到光明。龙华、宝安与龙岗也有众多楼盘上榜热门租赁小区,关外租房市场颇受青睐。更多独家深圳楼市年度数据,敬请关注湾区买房宝典免责声明:以上信息和数据统计于2021年01月05日。因时间、市场、政策等都会发生变化,以上信息、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使用。

白发鬼

深圳夜间消费研究报告发布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易东 通讯员 陈炜铭)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命体系让传统生活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夜晚成为商业消费的重要时段,夜间经济,也逐渐成为城市复兴、经济增长与文化创造的新引擎,成为了新的城市竞争维度。近日,RET睿意德首次发布《璀璨之城——2019深圳夜间消费研究报告》,通过研究深圳8个夜间消费的典型业态,不仅用大数据勾勒出深夜城市的夜生活细节,反映深圳这座“璀璨之城”的个性,更指向一个更加明晰的新型商业消费热点,洞察新常态下深圳夜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据报告,深圳城市夜生活指数仅次于上海,排名第二。“夜经济”已然成为深圳一个亮眼而醒目的城市标签。“不眠之城”:深圳夜场电影活跃度全国第一据报告显示,深圳平均每天有超过1000场夜场电影上映,总次数以及平均散场时间最晚时间等指标领跑全国。截至2019年初,深圳共开设约270家连锁院线和46家点播影院,连锁院线依旧是电影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纵观整体的院线电影行业,深圳2018年电影票房总收入达到21.43亿元,相比2017年同比增长5.79%。总票房和观影人次爆发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是大量影院开业和不断激烈的市场竞争,造成场均人次和平均票价的下滑。“夜宵之城”:深圳夜间外卖订单名列榜首夜宵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人民消费力密切相关,反映城市的活力。据报告显示,在各大城市夜间21点至凌晨2点的外卖订单占比中,深圳名列榜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夜宵之城”。在深圳的夜宵市场中,有超过6成的比例为经营至深夜的饭店。宝安、龙岗传统夜宵居多,而酒屋这类新型夜宵聚集在福田、南山。夜宵连锁品牌开始成为消费者首选,大品牌的进入将有助于重塑夜宵市场,使夜宵市场逐步规范化。正是由于深圳夜宵市场的庞大,许多品牌开始转向新场景探索,开出了24小时店、或延长营业时间。报告表示,夜宵服务带来的情感释放,将成为其消费的重要原因。此外,夜宵业态有望成为购物中心新业态选择,经营空间开放的购物中心更受夜宵品牌的欢迎。“自我的消费”:深圳人最爱晚上健身据报告显示,深圳的城市运动氛围在全国名列前茅。对比其他城市,深圳是夜晚时段健身人数比例最高的城市,晚上6点之后的健身人数占全天运动人数的70%以上,健身已经成为深圳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近年来,互联网健身房的兴起,为城市人群的健身运动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联网健身房的经营模式更为灵活,能够实现夜晚的长时经营,在便利性、经济性、选择权方面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空间。RET睿意德CEO王玉珂表示,商业是点燃城市活力的核心引擎,作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位战略优势的深圳,温和的城市气候、年轻活力的城市面貌、深圳人强大的消费能力,已然为深圳夜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次对深圳夜经济作了大量的研究,就是希望通过系统化的挖掘,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从夜经济的开发、运营、品牌输出等多个维度寻找爆发点,真正为这座城市赋能。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