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深圳大学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大数据,太实用了!未尝绝音

深圳大学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大数据,太实用了!

自从清华大学发布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之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都陆续公布了新生生源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囊括了年龄、性别、姓氏、民族、星族、生源省份等信息。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今天刚公布了2020级硕士研究生的大数据(注意,不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数据),跟以往公布的新生大数据有点不一样,请和@话教育一起来看下有哪些亮点信息。01基本信息1、录取人数。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不仅公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硕士研究生数据,还公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人数2、硕士专业。深大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大学通过动态图公布了10个学科门类近5年的招生人数,让人一目了然掌握该校各学科历年招生人数变化。3、男女比例。新生总体的男女比例是1.34:1。深大按照学科门类(理工医、人文社科)、各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中进行了男女比例的细分。4、姓名分析。在姓、名统计这块,深大可谓是做到了极致。一、同名同姓的分析。将相同姓名的人数通过表格全部罗列出来。二、同姓的分析。对新生的290个姓氏进行了人数统计,不仅是公布了人数最多的姓氏为“陈”,还统计和公布了“保”姓等77个姓氏只有1人,“安”姓等52个姓氏只有2人,“白”姓等27个姓氏只有3人。三。名的分析。统计出男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名是“文”,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婷”,男女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文”。5、年龄分布。深大制作了年龄分布统计图、生肖统计图、星座分布统计图、出生月份统计图、同一天生日统计图。数据显示22岁的硕士研究生最多,生肖属虎最多,处女座人数最多,10月份出生的人数最多,8月28日和10月28日出生的人数最多。6、籍贯分布。考生籍贯(省份)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江苏和湖南。考生籍贯(市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广东汕头和江西赣州。考生籍贯(县级)人数前三的是广东揭阳普宁、广东汕头潮阳和广东汕头潮南。7、考生高校来源。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自684所高校(比去年多95所)。其中31所原“985”高校、64所原“211”高校、215所博士招生单位、112所硕士招生单位、256所普通高校、6所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02亮点信息1、初复试情况22715名考生报考深大,其中有11876名考生在广东参加考试。外省设有分别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的592个考点(比去年多了100个考点)。部分考试点截图2、到考率统计统考准考22689名考生中,19162人到考,到考率84.45%,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男生11706人,到考10043人,到考率85.79%;女生10983人,到考9119人,到考率83.03%。女生到考率稍微低一些。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应届生11826人,到考10968人。往届生10863人,到考8194人。3、录取率统计统考准考的22689名考生中,被录取3115人(1040人为推免生608+第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调剂生432)。参加考试的11826名应届生,录取了1936人,比例为16.37%(比去年差不多提高了2个百分点);参加考试的10863名往届生,录取了1179人,比例为10.85%。4、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法律(法学)专业(非全日制)依然是最难考,录取率3%。会计专业录取率最高,16%。全日制专业学位:应用心理及艺术设计专业(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录取率低,分别是6%和5%。电子信息(微纳研究院)、机械、电子信息(物光学院)专业的录取率突破40%,分别是46%、44%及42%。全日制学术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学院)、基础医学及光学工程(微纳研究院)专业录取率较高,分别是33%、31%及30%,教育学、音乐与舞蹈学及理论经济学专业的录取率较低,都是3%。5、录取分数统计这块内容是分四大块进行介绍: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罗列了15门考试科目的最高分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录取分数的具体数据,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到深大的微信公众号查询。03数据会说话不得不说,深大在大数据的发布和挖掘上做到了极致。1、数据有始有终。涉及初试的报名人数、报考人员性质、到考率、考试考点数,到复试的录取人数、录取率,录取分数,涵盖了所有涉及到数据的项目。2、数据参考性极强。每个项目的数据细分了非全日专业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全日制学术学位。对于今后报考深大的学生有了很好的参考坐标。3、数据涉及面广。大数据还发布了深圳大学近12年累计报考年数的人数,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

山涛

大数据揭秘深圳大学2019级硕士新生情况:一目了然

来源自:深圳大学官方公众号Ladies and gentlemen,在万众瞩目中我们终于迎来了2019级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新生!终于有师弟师妹们(小鲜肉)接班啦~除了师兄师姐们对新生有无限的“关爱”外想必刚上岸的你们,定有更多的憧憬和期待吧你想知道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吗?你想知道我校新生男女比例是多少吗?你想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和你同月同日生吗?......这就带你来看一看深圳大学2019级硕士新生大数据一、录取人数深圳大学2019年录取的292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104人,全日制专业学位1324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大学专业选择的性别差异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已经体现,八成男生在高中时选择理科,仅有一半的女生选择理科。在控制了可能的生理差异、能力差异、兴趣差异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后,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理工科专业,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人文社科专业。虽然男女生专业选择的差异化在这次录取数据中也表现的很明显,但从整体而言,新生男女比例均衡,基本达到1:1。理工医1745人,其中男1216人,女529人,男生是女生的两倍有余。人文社科1183人,其中男346人,女837人,男生不足女生的一半。如此悬殊的数据差,理工医的钢铁直男一定要把握机会呼吁班长积极组织联谊会喔~毕竟“缘分这种事情,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深圳大学是综合性大学,招生学院26个,招生专业8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招生人数最多,占比高达14%。二、男女比例管理学院的录取人数最多,有273人;高等研究院有13人被录取。 各学院录取人数及男生女生比例: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的男生比例最高,达到95.3%,超过去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91%。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男生比例次之,占比85%。外国语学院的女生比例最高,达到了99.3%。三、民族分布 今年录取了75名少数民族考生,分别来自苗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仡佬族、维吾尔族、黎族、东乡族、达斡尔族、藏族、布依族、畲族、侗族、白族、瑶族、彝族、蒙古族、满族等18个少数民族。近年来,广西的优质生源特别是推免生生源报考我校非常踊跃,而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今年,壮族录取考生人数就有18人,是所有少数民族录取人数中最多的,还真不愧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四、姓氏与名字姓氏人数录取的2928考生中,一共有253个姓氏。其中80个姓氏均只有1人被录取,32个姓氏均只有2人被录取,19个姓氏分别录取了3人。而录取人数超过15人的41个姓氏中,恭喜陈姓同学荣登深大硕士研究生百家姓状元,张姓同学荣登榜眼。同名的TA两男一女同名同姓三组同名的TA九个同名的她15个同名的她四组同名的TA本来就想安安静静读个书,没能想到遇到同名同姓的他/她。张潇、陈晨、李鑫各有2位男生、1位女生;陈杰、李丹、李倩同学各有3位。有9对同名的她:陈海燕、陈琪、陈晓欢、刘芳、刘欢、唐佳琪、王越、张莉、张萌;有15对同名的他:陈明、黄聪、李涛、李柱、刘聪、刘浩、刘俊、刘鑫、王刚、王鹏、王涛、张晨、张成、张强、张涛;还有同名的他和她:陈波、吴琼、张鑫、张宇。果然单字最容易重名!如果同名同姓的她/他,出现在同学院,甚至同班级。场面应该会很“欢快”吧。老师喊你一声,不知道你敢不敢应?反正只要是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都默认肯定不是在叫我。姓名字数姓名是2个字的同学有718人,3个字的同学2199人,4个字或者以上的仅有11人,而且有5位复姓“欧阳”的同学。欧阳同学,你的名字很酷,“这个问题要不就你来回答一下吧?”男女生用字频率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代号,还是一个人的名片。研招君还特地百度科普了一下寓意:男孩子“文”质彬彬,女孩子“婷”亭玉立。看来家长们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许喔~2928名同学中,一共8082个字,不算姓氏的话,名字中有5148个字。五、先成家 后读书录取了172名已婚考生,其中150名都是非全日制的。这些同学收获了爱情,现在又要收获更大的事业和学业。以后这172名已婚同学,秀恩爱的配文“踏入婚姻的N周年”。盆友们,你们甜腻腻的爱情敲门了吗?有些小朋友可是连门都还没有哦?六、一起过生日啊录取年龄最大是:19751224(指1975年12月24日,下同。其中全日制为19760127),最小的同学20030818。新生入学年龄跨度很大,年龄最小的同学16岁考上研究生,年龄最大的44岁,已步入不惑之年。敬佩大家坚持考研坚持圆梦的毅力,相信你们的坚持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无论年龄大小,这些同学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叫“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业”。新生男女年龄分布按宇宙惯例,9月1日为标准,大家的年龄段都是怎么样的呢?大多数都集中在21-25岁这个黄金年龄。2928位同学,请问你是什么生肖啊?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果然,1996年出生的小伙伴最多。2928位小伙伴,请问你是什么星座啊?处女座第一,天秤座第二,射手座第三。处女座荣登榜首难道是因为一丝不苟的完美主义,所以考研格外严格要求自己???那白羊座,常年入选年度倒数前三,是什么原因呢?你知道吗?如果你是12月1日出生的,那么有20人同一天过生日哦;如果是12月25日出生,那么有18位同学一起;1月8日、5月20日、8月29日、11月1日、12月16日有17位;2月15日、5月5日、7月22日、9月18日有16位;今年10月1日将有15位生日的同学一起庆祝建国70周年。如果你是2月8日、2月29日、5月18日、10月31日就大可放心了,只有你一人过生日,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你买不到蛋糕了。这一届366天都有人过生日啊,棒呆!(#^.^#)七、嗨!老乡,你好!哪里的老乡最多?录取考生的籍贯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284个市,1142个县区。总人数,是广东考生最多,达到1010人,其次是湖南303人。来自589所高校。其中24所原“985”高校、56所原“211”高校、212所博士招生单位、104所硕士招生单位、179所普通高校、3所境外高校。新的征程,新的起点!加油!广东地区高校人数较多,深圳大学本校的有495名喔~你们要好好爱护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啊,理解他们对辣椒的渴望,吃火锅时,尽量为他们点一个红锅,微辣是他们的退让,鸳鸯是最后的尊严。八、学历与报考2928名考生中,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008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892人,成人自考学历28人。16019名考生报考我校,大家都在哪里初试?有8125个同学在广东省初试呢。31个省市自治区的482个考点。人数最多的又是深圳大学啦,看得出来深大本科毕业生对母校确实爱的深沉啊!研招君绝对相信,2019级上岸的你们也会被这所甜到心窝的荔枝大学所吸引的。16012名考生中(另有7人不准考):4889名考生有0门自命题科目(只有统考科目);6568名考生有1门自命题科目;4433名考生有2门自命题科目;122名考生有3门自命题科目。研招君把92门自命题的15800封试卷一一标记好考生姓名、科目等信息,准确无误送到482考点的11123名考生手中。此处应该有掌声。O(∩_∩)O九、到考情况报名统考16019名考生中,14090人到考,到考率87.96%。男生8730人,到考7753人,到考率88.81%;女生7289人,到考6337人,到考率86.94%。女生到考率稍微低一些。86个专业中(另有2个专业仅招收推免生),成绩排本专业第一的90人中(有个专业第一名并列),女生45:45男生,打平!哪里的考生更执着?平均到考率:87.96%。在超过100人报名的省份中,到考率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河北省(94.47%)、云南省(94.39%)和四川省(94.3%)。到考率后三名的省份是:青海省(72.73%)、广东省(84.43%)和上海市(86.54%)。报名16019名考生中,应届生8962人,占55.95%,到考8388人,到考率93.6%。往届生7057人,占44.05%,到5702人,到考率80.8%。应届生8962人中,录取1293人,比例为14.43%;往届生7057人中,录取792人,比例为11.22%。如果你记得去年的,你就会知道,深大是越来越来考取了。十、专业难度与报考年数法律(法学)是最难考取的,录取率低至1.52%,也就是200个报考的学生中,只有3位同学可以成功上岸。汉语国际教育(非全日制)相对容易考取,一志愿录取率是25%,报考的学生中有1/4被录取。光学、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高,分别是35.14%、33.33%、31.52%。数学、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专业(全日制学术型)的一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分别是0.69%、1.16%、2.48%。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型)录取率突破40%,是全校一志愿录取率最高的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录取率相对较低,但100个考生中也至少有8位同学可以被成功录取。在深大,从来就没有冷门专业,强大的师资让它热的像广东的夏天。风雨过后,终见彩虹。2928位同学们,你们辛苦了。其中心酸只有你们彼此能够体会。从16012人中大家都连续考了多少年了呢?是的,有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3年了,暂未考取。另外累计报名次数5-11年的考生一共有62人!所以,在新的研究生学生生活中,大家一定要铭记当初努力的样子,将汗水挥洒在新的旅途当中。来源:深圳大学官方公众号

导引

一名大数据专业研究生的自述:跟上这个时代是挺好的事

走进经济生活里的一切导读: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丨王峰 北京报道图片来源/ 图虫创意(资料图)“没有什么行业是没有数据的”“我认为没有什么行业是没有数据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专业一年级硕士生王宇杰说。 他在去年9月从一名工科本科生跨学科进入了大数据专业。大数据专业正成为时下火热的高校新增专业。在4月28日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范海林介绍,2017年全国高校备案专业中,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250个,同比增加了近7倍。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大学,到一些地方院校均投入了这股热潮。王宇杰大二时在一次展会上不经意接触到了一款大数据可视化软件Tableau,由此对大数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Tableau,王宇杰感受到,数据分析这个行业的潜力无可限量。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正在不断增长。未来,更多人将学会分析数据,并将数据的洞察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数据分析会从小众走向主流,人人都可以成为数据分析师。接下来的大学时间里,他参加了一些数据科学家训练营,和一些商业机构组织的训练营,还在慕课网站上自修了国外大学的大数据课程。他在2016年的Tableau可视化分析争霸赛北京赛区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Tableau可视化分析争霸赛是全球可视化数据分析人士的年度饕餮盛宴,每年都会成千上万数据狂人参加这一比拼。这其中,既有来自各行各业的数据分析专家,也有像王宇杰这样的数据爱好者,而王宇杰是获奖选手中唯一一名大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王宇杰结识了这个一不断壮大的数据分析社区,也让他对这个行业更加充满热情。大四时,王宇杰得到了保研的机会,“国内开设大数据方向研究生专业的大学并不多,主要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这是当时比较知名的几个高校。”王宇杰说。王宇杰得到了北大和清华的offer,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这是清华和伯克利合办的硕士研究生项目,不仅可以在清华拿到数据科学学位,还有机会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进行为期9个月的学习,同时拿到相关学位。“我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招收的第二届硕士生,也就是说,大数据专业其实是一个非常崭新的学科,在我申请的那一年,相对来说,大家对这个概念还不是特别了解,当然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申请者,远超我们实际录取的人数,但并不是那么的火爆。”王宇杰说。“到了我下面那届,就是招收第三届硕士生的时候,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这个专业成为了大家认可的非常有潜力的专业,大批的工程本科生,或者是数学、经济方面的学生开始申请我们这个方向,因此录取率直线下降。个人感觉在近几年内,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他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设有6个实验室,分别为传感器与微系统实验室、纳米器件实验室、物联网与社会物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未来互联网研究实验室、大数据实验室、智能成像实验室。“我想一般人会认为我们专业课的名称会比较高大上,像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基础等,的确会有这些,但从本质上来说,我认为我们学的课程跟数学、工程学这些基础学科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加入了一些新兴科技的课程,比如现在很火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他告诉记者。王宇杰进入了智能成像实验室,学习和科研课题是关于计算机视觉。“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要做的是赋予计算机人的视觉能力。怎么理解呢?以后是一个有大量机器人存在的世界,而机器人要跟人类进行交互,做一些基本的工作,必须要有视觉能力,看得懂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技术的方法让计算机拥有人的这种视觉能力。”他说。热门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图片来源 / 新华社(资料图)3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在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最为热门。根据统计,共有250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河南省21所高校新增该专业,为最多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广东、江苏等省也有较多高校成功获批。2016年2月,教育部公布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成为首批获批高校。次年,又有32所高校获批。此次248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几乎是前两次获批高校的8倍。该专业备受高校青睐与国家大力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及该产业人才奇缺相关。国务院2015年8月曾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重点培养专业化数据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上述2017年度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共有60所高校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大热的背后,是人工智能行业的持续发展。3月6日,南京大学官网正式发布新闻,经研究决定,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及“智能”,并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发展智能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从清华大学到地方高校,大数据专业成为普遍的时尚。“清华或者其他一般院校,在这个领域里对科研的贡献会有差异,但事实上,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大家都想跟上时代潮流,所以我认为无论处于怎样的研究水平,敢于去跟上这个时代,就是挺好的一件事情。”王宇杰说。“大数据是一个概念,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外显示的名称可能都是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工程与技术,但是整个产业其实非常庞大,从前到后拥有一个很大的产业链。”他说。“我认为数据分析师这个称谓已经太过宽泛了,我觉得这个行业需要细分,未来会有专门做算法的工程师,专门做硬件实现的工程师,以及专门做理论推导的科研人员等。”他说。(编辑 戴春晨)

天地

近2.3万人报考,共录取4155名硕士!深圳大学2020级研究生大数据

今年深圳大学一共录取了4155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39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258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00人。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人数及比例:深圳大学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25个,招生专业98个(实际有招到学生专业97个,去重后79,实际有招生到学生专业78个),分布在10个学科门类。近五年各学科门类录取学生数统计。深圳大学近五年所有学科门类录取学生人数统计。男女比例理工医共有2699人,其中男生有1917人,女生有782人。人文社科共有1456人,其中男生有466人,女生有990人。理工医、人文社科男女比例及人数各学院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男女比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男女比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男女比例年龄情况年龄分布统计图籍贯分布录取考生的籍贯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284个市,1142个县区。其中广东、江西、湖南是生源大省。考生籍贯统计(省级)考生籍贯(省级)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考生来源高校统计图录取考生中,人数最多的是深圳大学。可以看出,许多深大er在深大四年,对荔园的那份爱依然保持不变。4155名考生中,全日制本科毕业应届生2804人,全日制本科毕业往届生1324人,成人自考学历27人。初试、复试情况考生初试省份统计考生初试省份统计图到考率统计平均到考率:84.45%,非全日制报考4878人,到考3127人,64.1%,全日制17811人,到考16035人,90.03%。考生到考率分析考生到考率分析各个省份到考率排名各专业考取难易程度统计非全日制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难易程度分析录取分数统计统考科目最高分统计表非全日制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全日制专业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全日制学术学位各专业最高分、最低分、累计报考年数及录取率其中,有一位考生已经连续报考12年了,暂未考取成功。另外,累计报名次数6-9年的考生一共有32人。以上数据及图片来源自:深圳大学官方更多考研干货信息:啥?政治改成分析40分选择60分?最后百天政治复习规划冲刺80+!今年共录取5586名研究生!兰州大学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2021新大纲:数学巨变,更简单了吗?英语增加词汇,政治微调!

长生殿

1.4亿元!深圳大学2020年研究生奖助学金大数据公布!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芝麻开花节节高,更上一层楼现在隆重地介绍2020年深大研究生奖助学金的具体情况奖助学金概览2020年,研究生奖助学金累计共发1.4亿元,我校共6128位研究生获得各类奖项荣誉,男生3401人,女生2727人。其中9名博士和131名硕士获国家奖学金,博士学业奖411人,硕士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人数分别为713人、1562人和3031人。此外,学校还评出了鹏程奖学金24人,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40人以及优秀研究生干部207人。最高获奖金额一名博士全年获得校级奖金共计15.3万元,其中国家奖学金3万元,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4万元,学业奖学金2万元,博士助学金3.3万元/年,优博资助3万元/年!一名硕士全年获得校级奖金共计6.8万元,其中国家奖学金2万元,腾讯创始人创新奖学金2.5万元,学业奖学金0.5万元,硕士助学金0.8万元/年,三助一辅1万元/年!大数据看研究生奖助学金文山湖旁,书生路长荔枝园内,精教不止优秀的深大学子都将朝乾夕惕 ,勤学不辍 期待接下来的你不断朝着目标前进跨越困难,奔向未来“每个人都了不起!”愿你,成为自己的万丈光芒!来源:深圳大学 编辑 | Marco 安尘 数据 | 党委研工部 责 编 | 李世卓

不过此矣

官方:深圳大学2003-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大数据汇总,收藏!

不知不觉,研招君的数据库里,已经累计了18年的数据啦~今天,研招君翻开我的记事本,揭秘SZU硕士招生数据,每一个数据都有你们的身影哦,一起来看看叭深圳大学2003-2020年研究生招生人数 (不含春季班)研究生招生人数图深圳大学历年研究生总体招生人数稳步增长。其中,2017年由于增加了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型490人,招收研究生总体人数增加多达663人,增长率为32.23%。自2017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以来,招生人数总体稳定在500人。2020年,我校录取研究生整体规模创历史新高,共录取研究生4311人,增幅为42%;其中硕士研究生4155人,博士研究生176人,博士研究生增幅喜人,达60%。自2007年我校招收首届博士研究生12人以来,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招生人数达176人。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突破3600人,增长率高达50.54%,其增长主要来源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全日制学术学位26.95%增幅及全日制专业学位70.21%增幅均为历史罕见。深圳大学2011-2021推出人数及选择本校升学人数推出人数及选择本校升学人数图深圳大学自2011年获得高校推免权以来,推免指标呈稳步上升趋势,2021年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优秀本科生推荐(保研)指标为230人,自2013年以来,我校推免生选择本校升学的人数占总推免人数的比例连续6年超过60%。其中,2018年我校推免生的本校升学比例高达73.33%。近年来,深圳大学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育人质量以及社会贡献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国内和国际排名不断上升。在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中,深圳大学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超过100名,国内排名每年上升超过10名,因此被誉为“内地进步最快的高校”。深圳大学也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赞誉。深圳大学对本校学生始终保持高吸引力。深圳大学2011-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图深圳大学通过推免和统考两种路径招收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总体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我校2020年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人数高达4155人,增长率为42%。自2011年以来,我校录取接收推免生人数连续十年保持增长,2020年接收推免生首次突破600人大关,接收推免生人数位列广东省高校第四。在公开招考指标减少的情况下,我校统考报名仍非常火热,2020年统考招生高达3547人,较2019年增长了近50%。来源: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 编辑:陈蔚 小何同学 责编:陈蔚

口将营之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与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毕国学 通讯员 夏哲璇12月9日,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与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签约挂牌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罗智泉,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院长王绍娟,深圳龙岗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数据中心主任乐文忠,深圳市龙岗区卫生健康局医政科科长严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代理院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曙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戴建岗,以及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专家团队和区域内医疗专家等出席了当天的签约仪式。签约揭牌仪式会议现场在大健康的主流趋势下,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正逐步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在转变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应运而生,且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此次成立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正是这样一个多方协作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孵化平台。签约仪式上,据罗智泉教授介绍,中心将以建设“项目—共享—平台”交流与合作体系为契机,聚焦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才培养基地,推动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打造区域临床大数据中心,提高区域医疗服务的水平,以及打造区域医学人工智能基地,逐步完成从医疗研究到产业化的构建。罗智泉教授提到,中心将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作为医疗实践基地,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作为行业高端技术支持和智库,依托临床中的医疗数据,发现、汇总、提出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落实具体合作项目为导向,搭建数据共享体系,建立多个合作平台,实现双方产学研的共同提升和发展。正式签约龙岗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大数据中心乐文忠主任表示,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是龙岗区推动大数据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心的建立是占据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发展高地的重要举措。当下,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五大生产要素之一,龙岗区政府一直与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有着深度的合作,也期待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入龙岗整体大数据发展。他随后对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能够因地制宜,抓住历史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成果转化,更好地造福市民表达了期望。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王绍娟院长表示,医院高度重视该研究中心的建立,将整合所有临床医疗数据资源,为中心提供大力的支持。她介绍说,目前临床医疗许多指标的标准都借鉴于欧美,如果有专业的数据处理专家对中国十几亿人口的临床数据进行整合,将会对临床标准制定、疾病诊断、病因分析、以及后续医疗设备的开发应用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共享使用健康大数据的同时,还将加强数据保护技术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健康大数据的安全共享、合理利用及使用效益最大化。本次合作双方将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初心,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传统的医疗健康卫生事业的深度融合,在区域内乃至面向全国的医疗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随后,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曙光重点讲述了研究中心将在三个方面进行的合作:临床大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针对十五项重大疾病的数据集的建立、以及针对重大疾病的工具集的建立。崔教授表示,龙岗区人民医院有大量高质量的一线临床数据,这些数据对研究工作十分宝贵。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戴建岗则对高质量医疗提出了期望。他指出,医疗水平是生活水平的一部分重要体现,因此双方将切实关注并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让大数据在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与龙岗区人民医院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据悉,双方将在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全方位融合、数据分析和挖掘等主要领域重点开展合作,计划成立区域专家平台及学术研究平台;依托各病种搭建数据库,畅通资源共享渠道,搭建互联互通平台;搭建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应用平台及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搭建学术研究平台,建立开放的资源共享数据资源集;创建临床大数据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目前,双方的合作项目包括以哮喘为代表的过敏性疾病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项目、高血压大数据研究项目、人工智能影像分析项目等。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于2016年3月组建,初始资金来源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罗智泉教授领衔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及应用”项目。作为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研究院组建了由世界知名的数据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在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和工业合作等方面有丰富经验。研究院即将挂牌成立的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将助力国家健康大数据为发展方向,以区域内丰富的健康大数据资源为载体,发挥国家级健康智库功能,在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战略规划、资源管理、标准规范、核心技术、平台打造和示范应用等方面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研中心与实践高地。审读:孙世健 蒋祝璇

非其义也

深圳大学17-19年考研大数据分析,很多人“打酱油”过不了国家线

今天距离考研还有41天的时间,目前相关机构还没有统计出今年的考研总人数,到底报名的人数里有多少人是会参加考试的,这些参加考试的考生里又有多少是打酱油的?相信很多人都比较好奇,但是这个数据量比较大,很难统计。学习考研帮今天以深圳大学为例,根据官方公布的考研详细大数据为大家从几个维度对比几个数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统考录取人数、网报确认人数、实际参加考试人数、过国家线人数和实际复试人数。以上这几个数字之间是有关联的。统考录取人数是最后的结果,不用多解释;网报确认人数最多,实际参加人数会比网报人数有所减少,因为有些人虽然网上报名了也确认信息了,最后还是放弃;过国家线人数比实际参加考试人数更少,而且大幅度减少,原因是很多考生是打酱油的,国家线都过不了;最后的复试人数是和统考录取人数相关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比例,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上图是深圳大学2017-2019年统计的详细数据,数据来自研招网官网。从上述数据来看,统考录取人数基本变化不大,2019年比2017年增加159人,但是网报人数增加了6933人,增长了76%,可见考研人数在2019年出现激增;实际考试人数都比网报人数减少,最大减少年份出现在2019年,减少了1936人;通过国家线的人数相对考试人数减少更多,最后实际复试的人数是根据最终录取的计划人数确定的,比例一般是1:1.2,但是也有特殊情况。2、参加考试过线的比例、过线参加复试的比例、参加复试最后录取的比例(这里的线指的是国家线)在这些数据中有三个比例,一是参加考试中过线的比例人数,意思是实际参加考试了,而且过了国家线;二是过线后可以参加复试的比例人数,有些学生虽然过线了,但是过线人数较多,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复试;三是参加复试后最后被录取的比例人数。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参加考试后过线的比例是最低的,可以看到这其中有很多人虽然参加考试了,但是成绩没有过国家线,足以见得有很多人是抱着“打酱油”心态的,而且人数比例还很大,超过了一多半。过线后参加复试的比例从2017年开始逐年递减,原因是报名人数多了,基数多了,过线的人就多了,相比之下能参加复试的人就少了;参加复试最后录取的比例变化不大,一般都在一个范围内,深圳大学三年的比例都在1.2-1.3之间。分析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发现一个结论:虽然报名人数很多,但是会有相当比例的人最后会放弃考试,在这些考试的人当中又只有不到半数的人能过线,甚至只有30%-40%,最终录取比例会更少。所以,只要好好努力在初试中考一个好成绩,被录取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五路

深圳大学202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大数据来啦,初次就业率88%

202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来啦!我校202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整体情况虽受疫情冲击影响,但在学校各位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2020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平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与往年基本持平。截止到8月31日,深圳大学2020届毕业研究生共计2164人,已就业1905人,初次就业率88.0%。其中,按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就业1562人,升学73人(钟某、彭某某等七十余位同学分别考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海道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自主创业5人,科研助理68人,自由职业171人,拟出国出境26人。其他259人。从就业地域分布来看,在深圳就业1483人,占总就业人数的77.84%,广东其他城市219人,占比11.49%。其他地区就业较多的是:北京40,上海34,浙江29,四川25人,湖北23,香港22人,广西22。境外就业38人(不含港澳台)。分学院、分专业就业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材料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的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从专业来看,有29个专业就业率率先达到或接近100%,包括西方经济学(博士)、艺术学理论、物流工程、土木工程、教育技术学、中国语言文学、控制工程、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建筑学、光学工程等。2017级推免生生源就业情况2017级毕业研究生中,来源推免生的毕业生338人。推免生就业情况良好,其中出国出境、境内升学26人,不乏昆士兰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你是不是很好奇你们的师姐师兄们毕业后都去了哪里呢?研招君举几个小例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1名推免生中,升学2人,华为、腾讯、今日头条7人,招银网络、中国银行软件中心等银行4人,深圳大学研究助理2人,其他科技公司5人,深圳市中学教师1人。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9名推免生人中,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电网等中央及省属国有企业就业6人,华为2人,联发科(MTK)公司1人。金融学专业18名推免生中,升学1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就业10人,中信证券、普华永道、资本管理公司3人,1人进入深圳市中小学,企业集团2人,考公务员暂不就业1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7名推免生中,南头街道办1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公司1人,四川省中学2人,其他13人均在深圳中小学就业。来日方长,愿前程似锦!来源:深圳大学 编辑:陈蔚、小卢同学 责编:袁傲、陈蔚 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

钓鱼闲处

2019研究生新生大数据出炉!清华园迎来8900多名新主人

编者按开学季,清华园又迎来了一批新朋友。他们为我们的校园注入新鲜血液,共同书写清华园新的篇章。他们是谁,都来自何方?今天,我们带你走进清华园的新主人们——「2019级研究生新生」。2019级研究生新生人数统计2019年,共有8900余名研究生同学成为园子的新主人,硕博比为1.84:1。每100名研究生新生中,有84.8名内地(大陆)学生,2.7名港澳台学生,12.5名国际学生。我们的园子,越来越国际化啦。2019级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清华的男女比例一直备受关注。整体来看,新生男女比约为1.83:1,硕、博男女比分别为1.77:1与2.16:1。园子里的小姐姐们依然很珍贵,尤其是博士女生更加珍贵呀。从各院系新生男女比例来看,地球系统科学系以1:2的男女比,成为了女生比例最高的院系,共有10个院系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2019级国际研究生新生来源分布国际新生来自100多个国家,来自美国、巴基斯坦、德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法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的人数最多。2019级研究生新生党员比例整体来看,研究生新生党员同学占比五分之二左右,硕、博新生党员比例分别为38.3%与46.1%。博士新生党员比例大于硕士新生。2019级研究生新生姓氏分布在新生同学中,我们见到「王同学」、「张同学」、「刘同学」和「李同学」的概率最大。硕士生中「张同学」最多,为342人;博士生中「王同学」最多,为242人。你的同学中,最多的是哪个姓氏呢?2019级研究生新生录取学习方式新生同学中, 全日制硕士4084人,占比67.9%;非全日制硕士1934人,占比32.1%。全日制博士2883人,占比91%;非全日制博士284人,占比9%。2019级研究生新生生源院校硕士生新生来自全球6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新生来自全球300多所不同的院校,生源数TOP10的高校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2019级研究生新生年龄分布「学无止境、终身学习」,新生年龄跨度40岁以上,我们在园子中能见到最小的硕士生年仅18岁,最小的博士生年仅17岁。这是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对话与学习,60后、70后、80后、90后与00后一齐相聚清华园。「致知穷理,学古探微」,我们对科学的热爱从未随着岁月而改变。小编就想知道,那位17岁的博士是谁呀?2019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星座分布新生硕士同学的星座中,天蝎座以432人位列第一,天秤座紧随其后,白羊座和金牛座则人数最少。新生博士同学中,天蝎座再次以293人站稳了TOP1的位置,白羊座依然人数最少。理性的天蝎,感性的白羊,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生日快乐!今天是8月20日。在全体新生同学中,有13名同学在新生活开始之际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其中硕士生10人,博士生3人。今天过生日的同学,在评论区留个言吧~「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注入新鲜血液的清华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新学期,你准备好了吗?本数据包含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鸣谢 |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美编 | 胖虎文字|五道口金城武 柚子茶编辑|五道口金城武 胖虎责编|飞天小女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