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物柴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柴油替代化石燃料市场方兴未艾正者

生物柴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柴油替代化石燃料市场方兴未艾

生物柴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柴油替代化石燃料,国内市场方兴未艾生物柴油是动植物油脂等生物质经过酯化、酯交换或加氢脱氧工艺制得的液体燃料,是燃料领域化石能源的主要替代产品。从更新迭代角度,生物柴油分为三代:第一代生物柴油本质为化学改性,通过动植物油脂与甲醇进行酯化或酯交换制得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第二代生物柴油生产工艺为动植物油脂加氢脱氧或降凝改质,主要成分是烷烃,可以任意比例与普通柴油掺混;第三代生物柴油采用高纤维含量的非油脂类生物质和微生物油脂作为原料,低碳环保,更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等特点,第一代生物柴油是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组成,产量占比超85%,国内龙头卓越新能产量占全国产量20%以上。根据REN21发布的《2020全球可再生能源报告》,第二代生物柴油产能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国,2019年全球占比分别为44.6%、38.5%,国内生产商较少,代表公司为三聚环保。第三代生物柴油提取和分离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全球占比不足2%,但其具有更高碳减排效应且不受制于原材料规模,未来规模有望快速增长。从原材料角度,生物柴油可分为传统生物柴油(食物基)和先进生物燃料(非食物基),各国因国情和自然资源差异,在原材料选择上呈现多样性。欧洲生物柴油的原材料以菜籽油为主,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大豆油为主,而马来西亚和印尼以棕榈油为主。相比于世界生物柴油主产区以可食用油脂为原料,我国奉行“不与粮争地,与人争粮”的国家安全政策,因此以废油脂为原料进行生物柴油生产,代表着我国第一代生物柴油的发展方向。全球节能减排政策利好,生物柴油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张。生物柴油的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欧洲是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消费地区,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7%。签署《巴黎协定》后,欧委会计划2021年6月之前完成“2030年55%减排目标”的立法并对拟议中的《欧洲气候法》进行修正;同时,《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欧盟成员国2020年生物燃料在交通领域掺混比例达到10%,2030年达到14%。生物燃料主要有生物乙醇、第一代生物柴油(FAME)、第二代生物柴油(HVO/HEFA),生物乙醇主要用于汽油和煤油的掺混,其他用于柴油的掺混,其中FAME(脂肪酸甲酯)在柴油掺混中占有最大比重。根据EPA生物柴油废气排放分析,生物柴油不增加CO2排放,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硫、氮等有害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因此欧盟把生物柴油作为主要替代能源。根据REN21数据,2017年欧洲生物柴油消费量约1280万吨,添加比例仅5.45%,供需缺口已达到245万吨。USDA数据显示,欧盟28国柴油消耗总量每年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19366万吨,按过去8年柴油消耗复合增长率2.5%测算,2020年、2030年欧盟柴油消耗总量为19850万吨、25410万吨。考虑环保政策因素,2020年、2030年欧盟生物燃料掺混比例分别达10%、14%,我们预测2020年、2030年欧盟生物柴油需求分别为1985万吨、3557万吨。2019年生物柴油占生物燃料比例约为42%我国生物柴油市场方兴未艾,行业龙头迎发展机遇。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2018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3190万吨,以废油脂产生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30%估算,由食用油产生的废油脂将达到约900万吨/年;此外,国内油脂精加工后以及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后剩余的下脚料亦可再产生废油脂100万吨以上,以此我们预计我国每年产生废油脂1000万吨。按照我国2025年城市垃圾产生量3亿吨,35%湿垃圾,其中以废油脂占湿垃圾重量3%,我们预计2025年垃圾分类将新增超过300万吨的废油脂处理量。根据行业生产工艺的理论数据,每生产1吨生物柴油需消耗0.97吨的废油脂,即若要消耗1300万吨的废油脂,需匹配约1340万吨生物柴油产能。目前,国内尚未强制要求在柴油中强制添加生物柴油,我国废油脂利用率不足10%,以卓越新能为代表的国内生物柴油企业仍以出口贸易为主。随着B5添加标准的发布和油站生物柴油的市场推广,参考国家统计局数据,按照我国1.5亿吨柴油消费量测算,对应生物柴油需求可达750万吨;远期推行B10生物柴油将带来1500万吨生物柴油需求,国内生物柴油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原材料来源。卓越新能废油脂甲酯化转化率达98%,目前已建成东宝10万吨、平林10万吨、厦门卓越8万吨、美山10万吨4个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合计产能38万吨;卓越新能计划2021在美山再建10万吨产能,远期规划在美山新建10万吨盈利能力更强的烃基生物柴油,届时生物柴油总产能将到达58万吨。三聚环保自2019年以来积极布局生物柴油,专注加氢脱氧和异构化处理生产工艺,已实现河南鹤壁5万吨和海南环宇4万吨产能,山东三聚“40万吨/年生物能源项目”于已经建设、安装调试完毕,并于2021年3月12日正式投料开车,目前总产能达49万吨。我们看好生物柴油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国内添加标准出台、垃圾分类推行带来生物柴油供需两端的推广,以卓越新能和三聚环保为代表的国内龙头企业凭借产能大幅扩张迅速抢占市场。第一章总论1.1生物柴油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生物柴油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生物柴油项目申请报告生物柴油项目建议书生物柴油项目商业计划书生物柴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生物柴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生物柴油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生物柴油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柴油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生物柴油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生物柴油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可形已信

垃圾焚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补到期后,项目盈利能力影响几何

垃圾焚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补到期后,项目盈利能力影响几何为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发布了《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这两项政策文件的落地,使得垃圾焚烧存量和增量项目未来的国补标准确定与退坡路径得到最终明确。政策出台半年后,近期已有部分上市公司运营有 2006 年以前并网的垃圾焚烧项目补贴期限已到期,不再享受国补,且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存量项目临近15 年的补贴期限,市场对于国补到期以后,存量项目盈利能力的变化较为关注,我们现就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相关测算。1)国补新政对存量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新政下,垃圾焚烧发电的国补将由过去的按垃圾处理发电量在特许运营期内(25-28 年)进行补贴,并发 280 以内享受国补,全生命周期总补贴电量没有封顶,转变为该项目并网 15 年内,项目累积补贴电量未超过电量补贴上限时(项目电量补贴上限=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时 82500 小时*项目装机),每年正常进行国补,而超过电量补贴上限时,超过部分不再享受国补。项目运行满 15 年后,即使项目未达到电量补贴上限,也不再享受国补。我们测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典型的 1000 吨/日存量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政前后项目 IRR 的变化情况。假设省补在整个项目的特许经营期延续。项目的关键参数如下表所示。可测算得出,新政策下,项目全投资 IRR 将由原来的 9.45%减少 0.53 个百分点至 8.93%,项目资本金 IRR 将由原来的11.97%减少 0.74 个百分点至 11.23%。可以看到,新政下对于垃圾焚烧存量项目的 IRR 影响较为有限,IRR 在新政下微弱的减少,在中远期可通过地方政府顺价或是发电效率的提升得到弥补。2)国补到期后,项目的毛利率、净利率等主要盈利指标如何变化。我们仍然测算,一个典型的 1000 吨/日存量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取消国补后盈利指标的影响。由于国补取消带来的发电上网收入减少,预计项目的年收入将由 8770 万下降到 7538 万,项目经营成本不变,毛利降由 3567 万下降到 2335万。从而毛利率由原来的 40.7%下降到 31%,下降 10.7%。净利率由原来的 27.1%下降到 19.2%,下降 7.9%。3)国补新政对行业格局的影响。从短期看,国补的取消对存量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以及盈利指标都有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垃圾焚烧行业的逐渐成熟,国补退坡取消部分逐渐由地方政府承担顺价是必然趋势。国补的退坡以及取消,对于部分运营能力较弱,环保排放不达标,股东背景薄弱,顺价能力不强的小型垃圾焚烧企业有较大冲击,而行业内优质的龙头企业,与地方政府谈判顺价的能力更强,或是可通过高参数技术、发电效率的提升来弥补国补的收益率下降。同时,龙头企业具有资金+运营能力+政府资源等多项竞争优势,有望抓住国补退坡背景下的行业整合机会,顺势通过并购扩张提升自身的市占率水平。IRR 测算关键假设新政前后垃圾焚烧项目净现金流入变化新政前后项目 IRR 和国补到期后盈利指标变化测算第 一章总论1.1垃圾焚烧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垃圾焚烧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 制 单 位:北 京 智 博 睿垃圾焚烧项目申请报告垃圾焚烧项目建议书垃圾焚烧项目商业计划书垃圾焚烧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垃圾焚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垃圾焚烧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垃圾焚烧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垃圾焚烧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垃圾焚烧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垃圾焚烧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网项目均可纳入补贴

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有合规且全容量并网项目均可纳入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利好发布,所有合规且全容量并网项目均可纳入补贴1、不限并网时间,所有合规且全容量并网项目均可纳入补贴清单加快补贴项目清单审核通知发布,所有合规项目均可进入补贴清单。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审核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单位抓紧审核存量项目信息,分批纳入补贴清单。今年3 月下发的 6 号文(《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前七批目录之外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申报工作。按照规定风电项目需于 2019年 12 月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需于 2017 年 7 月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和 2019 年光伏竞价项目并网时间可延长至 2019 年 12月底),生物质发电项目需于 2018 年 1 月底前全部机组完成并网。而此次《通知》明确了 2006 年及以后年度按规定完成核准(备案)手续并且完成全容量并网的所有项目均可申报进入补贴清单。意味着所有合规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都可进补贴清单,按比例获取财政补贴,对整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都是极大的利好。不限并网时间,全容量并网后才可享受国家补贴。《通知》规定所有项目必须全容量并网后才能享受国家补贴。和《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时间认定办法》。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申请补贴清单时,应提交全容量并网时间承诺,并提交相关核验资料。承诺内容包括:全容量并网发电的时间,分别在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时和办理并网调度协议时是否完成全容量并网等。在认定办法中,1)如果上述三个时间一致,项目按此时间列入补贴清单,享受对应电价政策;2)三个时间不一致的,但不影响项目享受电价政策的,项目按企业承诺全容量并网时间列入补贴清单,享受对应电价政策;3)三个时间不一致的,且影响电价政策的,按照三个并网时间中最后时点确认全容量并网时间享受补贴。此次全容量并网认定方式的出台,明确了 2006 年及以后合规及完成全容量并网的项目均可纳入补贴清单,也防止了部分光伏风电项目恶意拖延建设工期,有助于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持续发展。2020 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项目申报结果通知发布,所需补贴已达顶额 15 亿元。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公布 2020 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项目申报结果的通知》(以下简称《补贴通知》),《补贴通知》指出拟将河北、山西等 20 个省(区、市)的 77 个项目纳入 2020 年生物质发电中央补贴规模,总装机容量 171.4 万千瓦,纳入补贴范围的项目所需补贴总额已达到 2020 年中央新增补贴资金额度 15 亿元。具体来看,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数量和装机容量均为第一,即项目数量 46 个(占比 59.74%)和装机容量 116.3 万千瓦(占比 67.85%),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 18 个(占比 23.38%)、装机容量 53 万千瓦(占比 30.92%),沼气发电项目 13 个(16.88%),装机 2.1 万千瓦(1.23%)。根据《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20〕1421 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的要求,《补贴通知》指出新增项目补贴额度累计达到中央补贴资金总额后,地方当年不再新核准需中央补贴的项目,企业据此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对于符合 2020 年补贴条件但未纳入今年补贴规模的项目,要做好后续补贴申报准备。此次补贴项目的申报和公布,主要以今年 9 月发布的《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为依据,坚持以收定支的原则,合理有序安排新增和存量项目进补贴,避免各企业一窝蜂上项目造成补贴挤兑,有助于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又迎来利好政策,所有合规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都可进补贴清单,按比例获取财政补贴。预计"十四五"规划出台之后,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而努力,为 2035 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努力。从短期来看,2020 年政府发行超 5000 亿元生态环保类专项债,其中水务类专项债约 3000 亿元,相关项目预计招标工作会在今年完成,业绩最快会在明年反映在各个企业中报上,所以明年水务板块企业业绩确定性较高。2、动力煤期货价格大幅提升,期现价差持续扩大动力煤期货价格大幅提升,期现价差持续扩大。2020年11 月 27 日动力煤现货方面,秦皇岛港 5500 大卡动力末煤本周价格 598 元/吨,周环比下降 13 元。期货主力合约收于 649.20 元/吨,周环比上升 46.80 元,期现价差扩至 51.2 元/吨。产地方面,临近月底鄂尔多斯地区部分煤矿煤管票额度紧缺;榆林地区部分矿厂受降雪天气以及安全检查的影响,生产不正常;山西地区安检力度加大,多数煤矿以保安全生产为主,现阶段主产地整体煤炭供应偏紧。目前北方地区已进入集中供暖季,电厂用煤需求旺盛,同时下游化工、焦化、兰炭等企业需求较好,支撑坑口价格继续高位运行。以鄂尔多斯 5500 大卡动力煤为例,截至 11 月 26 日主流坑口含税价 395 元/吨,较上周同期相比上涨 2.5 元/吨。港口方面,11 月 26 日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港合计煤炭库存 1774.5 万吨,较上周同期相比上涨 6.8 万吨,涨幅 0.38%。在保供政策引导下,近期大秦线发运量连续多日位于130 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但因月底下游用户积极兑现长协煤,港口调出量同样居高不下,导致库存向上累积缓慢。北方港口结构性缺煤的现象仍较严重,动力煤价格继续以上涨为主。动力煤期现价差(元/吨)长江口及四大港区煤炭库存(万吨)3、国内 LNG 价格下行趋势未变,海外天然气价格普涨LNG价格下行趋势未变,后市或将企稳回升。全国 LNG 均价继续下滑,接收站价格和工厂价格皆有下滑。具体分析来看:目前市场相对趋于稳定,部分地区工厂根据库存以及出货情况调整报价,调价基本呈现区域性调整的态势。山西区域资源供应偏紧,助推价格上涨,带动周边河南、内蒙部分工厂上调报价,其他地区,价格调整幅度不大,主要以稳中窄幅震荡为主。下周工厂方面,由于中亚天然气进口量减少,LNG 工厂气源供应量降低,导致工厂开工负荷下滑,LNG 供应量有减少预期;与此同时,未来几天,西北及西南地区有雨雪天气,物流运输或将受到影响,也对 LNG 市场供应不利。目前 LNG 市场工业及车用需求相对稳定,但随着天气转冷,天然气需求量增加,加之管道天然气进口量下滑,为保证供气,预计后期城市燃气 LNG 调峰需求将有所增加。综合整体供需情况来看,下周 LNG 市场供应量将有减少,但需求量或有回升,将对 LNG 价格形成支撑,预计短期内 LNG 价格上行趋势或将延续。LNG 每周均价及变化(元/吨)主要地区 LNG 每周均价及变化(元/吨)海外天然气价格普涨,后市将维持上行趋势。截至2020年11 月 27 日,NYMEX 天然气报 2.85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价格环比上周上升 0.18 美元;澳大利亚LNG 离岸价 6.30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环比上周上升 0.87 美元。11 月 27 日中国 LNG市场价格 LNG 到岸价价差为 0.94 元/立方米,环比上周下降 0.06 元/立方米。本周期美国天然气市场呈现涨跌互现的趋势。前期美国整体气候温暖,冬季供暖需求延续疲软状态,而境内天然气产量却继续以可观速度增长,库存出现了反常的反季节增加现象,且增幅超过预期,不乐观的供需关系造就了美国天然气期货的看跌趋势;而后期,美国出现了大部分地区迎来降温的气象预测,且温度或将远低于往年同期的气温水平,天然气取暖需求的预期增加极大提振了市场气氛,美国天然气期货开始反弹且连续几天上涨。综合来看,由于正处于气温变化之际,季节性需求难以稳定,故美国天然气期货仍呈涨跌震荡之势。天气方面,未来三天,阿拉斯加地区、五大湖地区、美国西北部和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局地有大雪或暴雪。近期美国冷空气和雨雪天气出现较为频繁,气温起伏较明显,且局部地区还将伴有 6-7 级大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天然气的季节性供暖需求。其他方面,部分业者认为尽管随着气温的降低,美国天然气库存将回到正常的季节性下降轨道,但是降幅与往年同期相比可能仍会存在差距。结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美国天然气短期内或将因需求的增多而偏强运行,但由于产量的持续增长,故增幅仍有限。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关联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申请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议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商业计划书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

维也纳

氢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重要选择

氢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氢能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脱碳社会的重要能源。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氢能路线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2019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1805亿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氢能投资金额仍有1600亿元,市场对于氢能产业依旧充满信心。我国氢气生产以西北、华北为主,主要来自化石能源: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从区域分布看,氢能生产主要产生在西北和华北地区,产量超过400万吨的省份有内蒙和山东,产量超过300万吨的省份有新疆、陕西和山西。氢能源按生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目前,我国氢气主要来自灰氢。未来与大规模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配套的电解水制绿氢将成为发展趋势。副产气制氢在技术经济环境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氢气生产方式较多,有氯碱副产气、干气、焦炉煤气、乙烷裂解副产气、甲烷、煤炭、天然气、电解水等多种制氢方式。其中,副产气制氢在能源效率、污染排放、碳排放、成本方面占据优势。比如丙烷脱氢成本约13元/kg,水电解制氢成本约30元/kg。各地区发展氢能产业链时,应充分结合区域能源结构,优先使用副产氢气和富余能源进行利用。氢能冶金领域处于研究示范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面临较大的碳减排压力。从生产工艺来看,钢铁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焦炭。国内外钢铁企业均有尝试使用氢气替代焦炭冶炼,按照2020年生产10.5亿吨粗钢,估算需要3.5万亿kWh电生产氢气,大约占2020年电力生产的47%。氢能用于交通领域进入推广应用阶段: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商业化初期,截止2020年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7352辆。预计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投资建议: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随着氢能逐步用于汽车、钢铁等行业,氢能的利用量将逐步增长,焦化、氯碱、丙烷脱氢和乙烷裂解等产业受益副产氢气应用.一、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选择氢能(氢的能源利用)受到全球广泛关注,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脱碳社会的重要产业方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氢能路线图,加快推进氢能产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布局。当前,我国氢气生产利用主要在以石化化工行业为主的工业领域,以“原料”利用为主,“燃料”利用为辅。我国发展氢能具有良好基础,也面临诸多挑战。绿氢供应、氢储运路径和基础设施建设、氢燃料电池核心技术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装备等均待逐一攻破,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冷静、积极创新,争取少走弯路,开创氢能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新局面。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2020年,氢能被纳入《能源法》(征求意见稿)。2021年,氢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产业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初期,依托现有氢气产能、就近提供便捷廉价氢源,支持氢能中下游产业发展,降低氢能产业起步难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绿氢在“碳中和”中可以用在绿电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实现互补,如氢冶金、化工、重卡交通燃料、供热等。面向未来,当绿氢成为稳定足量的低价氢源时,绿氢促进工业脱碳将更好地发挥氢能价值。氢能替代主要领域疫情未改变氢能产业投资积极局面。根据公开信息初步统计,2019年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1805亿元。尽管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氢能产业整体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在投资方面,投资金额1600亿元,仅有11%左右的降幅,显示了市场对于氢能产业依旧充满信心。氢能投资呈现增长趋势(亿元)二、当前中国氢气生产分布和来源2.1氢能分布在西部2019年以来,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对氢能产业发展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项规划和发展目标,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纷纷开展技术攻关。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统计,2020年我国氢能产量和消费量均已突破2500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制氢大国。从区域分布看,氢能生产主要产生在西北和华北地区,根据2019年数据,产量超过400万吨的省份有内蒙和山东,产量超过300万吨的省份有新疆、陕西和山西,产量超过200万吨的省份有宁夏、河南和河北,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有江苏、安徽、四川、辽宁和湖北。从区域分布看,氢能生产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华北地区(万吨)2.2氢气来源仍然以化石燃料为主氢能源按生产来源划分,可以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灰氢”是指利用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和煤制取氢气,制氢成本较低但碳排放量大;“蓝氢”是指使用化石燃料制氢的同时,配合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但捕集成本较高;“绿氢”是利用风电、水电、太阳能、核电等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制氢过程完全没有碳排放,但成本较高。目前,我国氢气主要来自灰氢。从来源看,我国的氢源结构目前仍是以煤为主,来自煤制氢的氢气占比约62%、天然气制氢占19%,电解水制氢仅占1%,工业副产占18%。就消费情况看,目前的氢能基本全部用于工业领域,其中,生产合成氨用氢占比为37%、甲醇用氢占比为19%、炼油用氢占比为10%、直接燃烧占比为15%、其他领域占比为19%。从氢的来源看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2020年我国氢气主要来源占比2020年我国氢气主要消费途径占比当前中国氢气生产和消费主要工艺(1)以煤为原料制氢煤制氢的本质是以煤中碳取代水中的氢,最终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这里,碳起到还原作用并为置换反应提供热。以煤为原料制取含氢气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煤的焦化(或称高温干馏),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900-1000℃制取焦炭,副产品为焦炉煤气。焦炉煤气组份中含氢气55%-60%(体积)、甲烷23%-27%、一氧化碳5%-8%等。每吨煤可得煤气300-350m3,作为城市煤气,亦是制取氢气的原料。二是煤的气化,使煤在高温常压或加压下,与水蒸汽或氧气(空气)等反应转化成气体产物。气体产物中氢气的含量随不同气化方法而异。(2)天然气制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本身就含有氢。和煤制氢相比,用天然气制氢产量高、加工成本较低,排放的温室气体少,因此天然气成为国外制造氢气的主要原料。其中天然气蒸汽转化是较普遍的制造氢气方法。(3)重油部分氧化制造氢气重油是炼油过程中的残余物,可用来制造氢气。重油部分氧化过程中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该过程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可以采用催化剂,这取决于所选原料与过程。(4)水电解制造氢气水电解制得的氢气纯度高,操作简便,但需耗电。水电解制氢的效率一般在75%-85%,一般生产1m3氢气和0.5m3氧气的电耗为4-5kWh。根据热力学原理,电解水制得1m3氢气和0.5m3氧气的最低电耗要2.95度电。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统计,我国电解水制氢装置约1500-2000套,产量约10-20万吨。与大规模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配套的电解水制氢装置正在进行小规模示范。(5)生物质制造氢气家庭、农业、林业等产生的生物质可用于生产氢气。原料包括杨树、柳树和柳枝,以及来自厌氧消化或垃圾填埋所产生的沼气等。生物质可以使用成熟的技术进行气化,甚至在气化过程中与煤或废塑料共同反应,如果与碳捕获技术结合,就有可能生产出负碳氢。沼气有额外的净化要求,可以通过类似于蒸汽甲烷重整(SMR)的过程进行改造以产生氢气。(6)工业副产氢气净化焦炉气、氯碱、丙烷脱氢制丙烯和乙烷裂解制烯烃副产的粗氢气可以经过脱硫、变压吸附和深冷分离等精制工序后作为燃料电池车用氢源,成本远低于化工燃料制氢、甲醇重整制氢和水电解制氢等路线。三、不同技术制氢的技术经济环境性分析氢气生产方式较多,氯碱副产气、干气、焦炉煤气、乙烷裂解副产气、甲烷、煤炭、天然气、电解水等多种制氢方式。其中,氯碱副产气、干气、焦炉煤气、乙烷裂解副产气等副产气制氢在能源效率、污染排放、碳排放、成本方面占据优势。各地区发展氢能产业链时,应充分结合区域能源结构,优先使用副产氢气和富余能源进行利用。副产气制氢在经济性、碳排放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从能源效率来看,氯碱副产气制氢、干气制氢、焦炉煤气提取制氢能源效率均在80%以上,天然气制氢、乙烷裂解副产气制氢、PDH副产气制氢、甲醇制氢、焦炉煤气转化制氢能源效率60%-80%,煤制氢能源效率在50%-60%,电解水制氢能源效率在50%以下。副产气制氢能源效率最高从污染物排放来看,排污强度由小到大分别为: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副产气制氢<煤制氢。从碳排放来看,副产气制氢<天然气制氢<干气制氢<甲醇制氢<煤制氢电解<电解水制氢(基于现有电网电力结构),如果考虑清洁能源(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电解水碳排放接近为零。以现状电力结构看,电解水制氢碳排放最高从成本来看,制氢成本与原料价格关系最大,控制氢能价格需要控制原料价格;根据设定的价格范围,从平均成本看,焦炉煤气制氢<煤制氢<其他副产气制氢<甲醇制氢<天然气制氢<水电解制氢。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原料制氢,氢气出厂价格可低于15元/kg,可与煤制氢成本相当。工业副产氢成本最低第一章总论1.1氢能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氢能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关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氢能项目申请报告氢能项目建议书氢能项目商业计划书氢能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氢能项目节能评估报告氢能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氢能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氢能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氢能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氢能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生物质直燃发电到热电联产,供热回款消除行业痛点

来源:格隆汇机构:兴业证券投资要点 现金流,生物质发电项目的阿喀琉斯之踵。2019 年 7 月 31 日, *ST 凯迪发布公告, 公司逾期债务共计 161.66 亿元。我们复盘公司发展历程后发现,公司扩张战略(大 量投资支出)+项目运营情况不理想(经营现金流恶化),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受限后,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走向违约的结局。我们搭建的 30MW 生物质直燃发 电项目模型显示,生物质直燃发电商业模式存在较大现金流压力: 超 40%的燃料成本/收入情况下,燃料供应稳定性以及价格波动显著影响现金 流(*ST 凯迪燃料成本/收入从 2015 年的 43%攀升至 2018 年的 68%,拖累项 目利润及现金流); 电价补贴形成的应收账款规模大且返还时间存不确定性(项目模型中,运营 初期净利润约2,000万元/年,但电价补贴带来新增应收账款约5,400万元/年)。 从敏感性分析来看,直燃发电项目现金流对生物质燃料价格敏感度高,即燃 料成本提升 15%,项目运营前两年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从-17%下滑至-68%,经 营现金流从-687 万元下滑至-1,898 万元。考虑到生物质燃料“入厂-堆放-掺配” 过程的复杂性及非标准化特性,若没有高效的管理和丰富的项目经验,项目 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难以保持稳定。 热电联产消除行业痛点,用热需求及原料管理共同决定项目运营质量。因行业内 类似*ST 凯迪现金流压力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等问题大量存在,2016 年 1 月,国家 发改委在《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鼓励农林生物质发电全面转向分布式 热电联产,推进新建热电联产项目,对原有纯发电项目进行热电联产改造,为县 城、大乡镇供暖及为工业园区供热。相比于直燃发电,热电联产供热业务收入可 填补部分电价补贴带来的应收账款,现金流压力大幅缓解: 对比相同参数下生物质热电联产及直燃发电项目财务模型,热电联产项目由 于热效率更高,营业收入规模较直燃发电高出约 12%。虽然净利率水平并无 明显提升(项目初期净利率约 15%-17%),但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运营前两年 经营现金流/净利润为 27%,相比直燃发电的-17%现金流得到大幅改善。 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比,热电联产项目对于项目选择要求更高,主要是因为 除去燃料管理单一因素外,下游用热需求增长及稳定性等因素也将决定项目 运营质量。我们搭建的模型显示,1)如燃料成本上升 15%,项目前两年经营 现金流将从 1,253 万元下滑至-33 万元;2)如热负荷下滑 15%,项目前两年 经营现金流从 1,253 万元下滑至 1,084 万元。 符合能源结构转型背景,农林生物质能利用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我国生物质资 源储量丰富,可作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约 4.6 亿吨/年的标准煤(其中农林废弃 物资源量折算后约 4 亿吨/年标煤),2017 年生物质发电中农林生物质发电机组约 700 万千瓦,年发电量约 397 亿千瓦时(1,160 万吨标煤),利用量仅占农林生物质 资源量的 2.9%。我们统计发现,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分布与大气污染所在地存在 一定匹配关系,发展生物质有助于减少北方地区雾霾污染,通过生物质发电或热 电联产集中燃烧有助于减少碳排放。建议关注:1)长青集团:满城项目投产大幅改善公司业绩(19H1 增速+208%), 19 年 9 月鄄城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营,在建的茂名、曲江、雄县等 11 个热电联产 项目有序推进中,在建项目陆续投产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2)联美控股:公司立 足供热核心业务,领域涵盖城市集中供暖及工业供暖,现金充足支撑外延扩张, 供热面积稳步增长,同时公司精细化管理及规模化效应使得盈利远高于行业其他 公司。 风险提示: 生物质电价下调、补贴回款不及预期、燃料价格波动风险、天然气价格大 幅下行、*ST 凯迪如终止上市引发股价大幅波动风险

人之性邪

县委书记车世忠主持召开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调度会

7月15日下午,县委书记车世忠主持召开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调度会。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熊毅,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君参加。会议现场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及年产100万吨双高塔炭基复合肥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建设13套燃气内燃发电机组,设备投资1.6亿元,第一期征地300亩,第二期200亩,厂房、办公楼、配套住宅及设施建设投资3.3亿元,其它0.1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完善了设备技术方案,并向湖南省发改委申报了项目规划立项。县委书记 车世忠车世忠要求,要确保项目用地基础道路畅通,加快推进319国道改线及福明路建设进度;相关部门要加大调度力度,提供原材料资源,保证原材料供给;要加快水运码头及货运站场建设进度,解决原材料运输问题;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现场与会人员就项目建设作了表态发言。 【来源:汉寿融媒】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鳲鸠

小桐树种植及生物柴油加工厂、生物质发电一体化建设备案申请报告

广西xx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小桐树种植及生物柴油加工厂、生物质发电一体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零**年十一月今后,国内扩大内需战略全面实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更加广阔。产业的利好政策环境将为项目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本项目重点研究“小桐树种植及生物柴油加工厂、生物质发电一体化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建设,项目建成后将采用先进生物处理技术,充分利用小桐树资源,进行高附加值转化,生产出高品质生物质能合成柴油产品,以满足当前市场极大需求,推动我国农业种植、新能源以及生物产业的发展进程。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项目将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当地利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还将形成规模化生产效益,拉大产业链条,对项目建设地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所以,本项目建设十分可行。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承建单位简介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项目的提出 8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92.3.1顺应我国战略性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92.3.2有助于当地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02.3.3促进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102.3.4生物质热电工程符合国家新能源政策 112.3.5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112.3.6有利于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的需要 122.3.7适应生物柴油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2.3.8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32.3.9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3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2.4.1政策可行性 142.4.2技术可行性 162.4.3市场可行性 162.4.4管理可行性 172.5可行性分析结论 17第三章 行业市场分析 183.1中国林业发展情况分析 183.2小桐树产业发展现状及利用价值分析 193.3广西发展小桐树生物柴油产业的优势分析 213.4综合开发利用对广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意义 233.5我国生物柴油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53.5.1国内生物柴油市场需求分析 253.5.2生物柴油未来市场预测 263.6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273.7市场分析结论 28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294.1项目厂区选址 294.2区域投资环境 304.2.1区域地理位置 304.2.2区域地形地貌 304.2.3区域气候条件 314.2.4区域资源条件 314.2.5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324.2.6区域经济发展 33第五章 总体建设方案 345.1方案设计原则 345.2种植区主要工程 345.3种植区辅助工程、配套工程 345.4项目生产区土建方案 365.4.1方案指导原则 365.4.2土建方案的选择 375.5项目区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85.5.1给排水 385.5.2供电 385.6项目区道路设计 395.7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395.8生产区土地利用情况 405.8.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05.8.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0第六章 项目产品技术方案 426.1主要产品方案 426.2产品质量标准 42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42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26.5项目种植技术方案 436.6项目产品生产工艺 446.6.1工艺设计指导思想 446.6.2工艺设计原则 456.6.3项目生物柴油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56.6.4项目生物质发电工艺流程 456.7主要原材料供应 466.8主要设备方案 466.8.1设备选型原则 466.8.2主要设备明细 47第七章 节约能源方案 497.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97.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97.2.1能源消耗种类 497.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97.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507.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507.4.1项目能耗分析 507.4.2国家能耗指标 517.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517.5.1工业节能 517.5.2节水措施 527.5.3企业节能管理 527.6结论 53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48.1设计依据及原则 548.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48.1.2设计原则 548.2建设地环境条件 558.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58.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58.3.2 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 568.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68.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68.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88.4.3 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98.5消防措施 598.5.1设计依据 598.5.2防范措施 598.5.3消防管理 618.5.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61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 629.1编制依据 629.2概况 629.3劳动安全 629.3.1工程消防 629.3.2防火防爆设计 639.3.3电力 639.3.4防静电防雷措施 639.4劳动卫生 649.4.1通风 649.4.2卫生 649.4.3照明 649.4.4防烫伤 649.4.5噪声 649.4.6个人防护 649.4.7安全教育及防护 65第十章 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610.1组织机构 6610.2劳动定员 6610.3福利待遇 6610.4人力资源管理 6710.5人员培训 67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规划 6811.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1.2 建设工期 6811.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2.1投资估算依据 6912.2建设投资估算 6912.3流动资金估算 7012.4资金筹措 7012.5项目投资总额 7012.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三章 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3.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3.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3.1.2产品成本 7513.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3.2财务评价 7613.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3.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3.2.3不确定性分析 7713.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四章 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4.1项目风险因素 8214.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4.1.2技术风险 8214.1.3市场风险 8214.1.4资金管理风险 8314.2风险规避对策 8314.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4.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4.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4.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五章 招标方案 8515.1招标管理 8515.2招标依据 8515.3招标范围 8515.4招标方式 8615.5招标程序 8715.6评标程序 8715.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5.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5.9合同备案 87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 8916.1结论 8916.2建议 89附 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2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3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4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5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6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7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8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9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0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1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2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4附表1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6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xx市xx县1.1.5项目负责人报告编制人:中投信德杨刚 工程师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30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27440.00万元(土建工程为8271.20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17661.00万元,土地费用816.80万元,其他费用为417.86万元,预备费273.1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2560.00万元。项目建成正常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3625.00万元,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为42412.5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534.70万元,年均净利润6401.03万元,年上缴税金及附加为341.35万元,年增值税为3103.16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8.45%,投资利税率39.93%,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1.45%,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5.59年。1.1.7项目建设规模项目达产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生物柴油产品6万吨、生物质并网电力27500万度。本项目种植区总占地面积102000亩,生产厂区总占地面积100亩,生产厂区总建筑面积为2970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主要建筑内容一览表工程类别 工段名称 层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备注1、小桐树种植、育苗基地工程 小桐树育苗基地 亩 2000.00 2000.00 不计入建筑工程面积小桐树种植基地 亩 100000.00 100000.00 2、6万吨生物柴油加工厂及生物质发电厂工程(占地100亩) 钢结构生产车间 1 8000.00 8000.00 仓储库房 1 6000.00 6000.00 污水处理站 1 600.00 600.00 小型自来水厂 1 1800.00 1800.00 锅炉房 1 1400.00 1400.00 发电机房 1 2000.00 2000.00 变电站 1 400.00 400.00 环保处理站 1 800.00 800.00 办公综合楼 4 800.00 3200.00 职工宿舍楼 4 800.00 3200.00 职工食堂及活动中心 2 400.00 800.00 干料棚 1 1000.00 1000.00 其他辅助设施 1 500.00 500.00 合计 24500.00 29700.00 行政办公及其他设施占地面积 2000.00 3、公共设施 道路及停车场 1 20000.00 20000.00 绿化工程 1 8000.00 8000.00 1.1.8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资金30000.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项目企业自筹。1.1.9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从2015年11月—2017年10月,建设工期共计24个月。1.2项目承建单位简介1.3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3.《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5.《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6.《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7.《广西壮族自治区 “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本)》;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10.《现代财务会计》;11.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12.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设备、场地等)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的重复利用率。(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1.5研究范围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和指标一 主要指标 1 小桐树种植基地面积 亩 100000.002 小桐树育苗基地面积 亩 2000.003 生物柴油加工及生物质发电占地面积 亩 100.004 总建筑面积 ㎡ 29700.005 总投资资金,其中: 万元 30000.005.1 建筑工程 万元 8271.205.2 设备及安装费用 万元 17661.005.3 土地费用 万元 816.805.4 其他费用 万元 417.865.5 预备费用 万元 273.145.6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005.7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560.00二 主要数据 1 正常达产年年产值 万元 53625.002 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42412.503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8534.704 年均净利润 万元 6401.03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341.356 年均增值税 万元 3103.167 年均所得税 万元 2133.688 项目定员 人 5009 建设期 月 24三 主要评价指标 1 项目投资利润率 % 28.45%2 项目投资利税率 % 39.93%3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21.45%4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 % 27.61%5 税后财务静现值(ic=10%) 万元 22,188.816 税前财务静现值(ic=10%) 万元 34,524.637 投资回收期(税后)含建设期 年 5.598 投资回收期(税前)含建设期 年 4.699 盈亏平衡点 % 43.16%1.7综合评价报告来源 中投信德杨刚 工程师

唯不饮酒

2020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2020年上半年,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1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20万千瓦(含广西省自备生物质电厂)。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新增装机8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农林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57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138万千瓦;沼气发电新增装机8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83万千瓦。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花姑娘

宁波热电现金收购临高生物质100%股权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孔子元)宁波热电公告,公司以评估价格12,669.59万元现金收购宁波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宁能临高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将标的公司注册资本金从1.2亿元增加至1.38亿元,以开展海南临高生物质项目,项目总投资46,067.42万元。宁波能源集团直接持有公司25.27%股份。同时,能源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临高生物质将开展海南临高生物质项目。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总投资46,067.42万元,总装机规模为30MW,配置1台120t/h高温超高压锅炉、1台30MW纯凝式汽轮发电机组,项目选址位于海南省临高县境内的波莲镇抱美农场。本次交易完成后,将进一步解决公司控股股东参控股能源企业与本公司潜在同业竞争问题,同时将有效拓展公司能源产业,持续增强公司行业竞争力。

叔父

《2020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两会期间,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于2020年5月27日向全社会发布了《2020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报告》。(来源:微信公众号“生物质能观察” ID:CBEIPA)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