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物科学专业为何考研率那么高?但研究生就业情况又怎样武林

生物科学专业为何考研率那么高?但研究生就业情况又怎样

在考研的众多专业当中,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说是最多的之一,从目前各个综合院校和地方学院来看,几乎每个学校都设置了这个专业,而且各个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招生人数比较高,就客观上造成了生物科学专业当前学生人数饱和。而从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途径来看,主要是为了培养生物教师,但是当前高中教师需要进行考试,且招聘的岗位比较少,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不高,就业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本科毕业的学生都是去了医疗器械销售、民立高中教学等,还有很多学生选择了考研。但是你身边有生物科学专业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专业考研率非常高,几乎考研率可以达到90%,从认识的一个辅导员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个班级的三十多个学生中,考上研究生的就有20多个,而且考上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比例比较高。研究生就业为何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这么高呢?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生物科学专业考研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加英语和政治,可以说不考数学它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二是生物科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而每年理科专业的考研英语国家线非常的低,每年理科英语的国家线大概是39分,每年都在这个专业徘徊,而和其他一些不考数学的专业对比来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英语的国家线大概是54分,教育学专业的考研英语国家线也在45分上下,可以看出生物科学专业考研对英语的要求不高,因此考研率非常高。三是招收生物科学专业研究生的院校多,而且人数多。生物科学专业属于一级学科,研究生二级学科中细分很多专业,比如微生物学、植物性、细胞、生化、发酵专业等,这些专业目前在各个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中属于招生大户,招生人数多也是生物科学专业考研率高的原因之一。学生复习考研但考研率高并不代表研究生的就业就好。从各个高校每年研究生就业统计来看,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其中比较热门的专业微生物学专业可能情况会好点,其他的专业比如细胞生物学、植物性等,因为社会上对此类专业的需求不是很多,而高中生物教师每年招聘的人数也比较小,即使是研究生学历也需要考试,考生考上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很多研究生毕业后去医疗器械公司、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但是薪资待遇低,就业环境不是很好,学生在这些机构就业后,半年时间内离职的很多。再从地区来看,目前东部地区的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还行,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生物产业发达,一些医药公司、食品公司、检验机构等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而在中西部地区,生物产业不发达,有些地区甚至都没有,即使是211、985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就业依然没有着落,与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西部某211大学为例,虽然所处的城市属于一线或者二线城市,但是即使学的是生物科学专业中比较热门的微生物学专业,在该成城市依然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毕业生主要是去了当地的高中当高中生物老师,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合适的岗位。研究生而其实生物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非常的辛苦,每天都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和分析数据,而且基本上节假日无休,每天学习和做实验很晚,可以说他们过的非常的充实,但是研究生就业情况却不是很好,这一点让学生在考研的时候非常纠结。但是生物科学专业如果考到博士的话,出路会很不错。因此如果你现在学习生物科学专业,并且有志于科研的话,可以考虑继续深造,而且生物科学专业读博也比较容易,可以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将来肯定就业不愁。

疑神疑鬼

生物学被誉为前沿又烧钱的专业,部分985高校选择放弃学位授予点

被黄牌警告的专业生物学作为前沿的学科,曾经被誉为是21世界最火的学科,然而现代生物学已经变得越来越综合,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基础的生物学本科课程并不能为毕业生带来保证就业的保证,即便是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也需要看毕业高校的科研平台和导师实力,毕竟生物学主要偏重于基础科研,不仅需要长时间和高学历,更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用于科研和教学,然而国内很多高校根本不具备各项的发展条件,在高校大跃进发展期间,生物学像计算机学科一样,几乎所有高校都有生物学相关专业,这也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专业由于长期的低就业率被列为黄牌专业,如果未来想要从事看似高大尚的生物学,那么只能不断的选择求学深造,而且必须选择对的高校,由于生物学的特点,即便是很多所谓的985顶尖高校也不具备相应的条件,甚至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放弃生物学的发展!放弃生物学的985高校正是因为生物学的准入门槛高和消耗金钱的特点,尤其是目前生物学和医学、生命科学联系非常的紧密,也让很多缺乏医学院和生命科学院的985高校放弃生物学的发展,2020年6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撤销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决定,毕竟作为理工科强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生物学科实力非常的孱弱,甚至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都没有参评,因此及时放弃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决定,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好事,毕竟不具备实力的学科,不仅会让学校学术声誉受影响,同时也让毕业生无法及时就业。生物学实力看学科评估高考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几乎是盲报,都是选择高校才考虑专业,其实高校的专业实力差距非常大,中国大部分高校属于大而全,并不是大而精,如果想要报考生物学,那么一定要参照学科评估的结果,生物学实力强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类高校属于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院等生物相关学科实力都很强的高校,而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则是生物学单一领域强势的高校。毕竟生物学属于非常大类的学科,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同样是985高校,不同的学科选择,对于未来的发展,差距非常的大。最后希望,国内的高校都能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对于不能满足培育需求的专业,及时补强或撤销,不要害人害己!

从生物学硕士到基金经理的投资札记:始于兴趣,成在专注

来源:雪球雪球上有一个讲医药的女生@青侨阳光,她投资医药股11年,聚焦专注投医药5年,她温柔不失坚定,内敛不失沉稳,她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今天的主角不是她,是她背后的男人@青侨阳光-林伟,一个同样专注医药研究和投资,热爱家庭的男生。我是怎么走上投资这条路的我叫林伟,武大生科院本科,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专业硕士。2012年去恒瑞做了2年单抗研发,2014年加入某二级市场私募做医药行业研究,2019年加入某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看生物医药相关的项目。2020年6月份全职加入青侨阳光,和家人一起合伙把深度聚焦医药的青侨阳光产品做好。我的性格好宅,比较好奇,有时候有些随机散漫,做事情比较慢。不过各种性格都是有其一体两面性的,看上去表面上是随机散漫、不拘小节,其实换个角度来说就是思维比较开放,看问题的角度会比较多;然后做事比较慢,换个角度来说其实是比较“慎”,做的选择很少,但选择某个方向之后不会左右摇摆、犹犹豫豫或者患得患失,做出的选择都非常坚定。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家人的鼓励下,觉得应该了解一些财富相关的东西,印象中启蒙的一本小书是《巴比伦富翁的理财圣经》。当时就开始慢慢接触了股票和基金,后来还开了个户,08-09年,就开始尝试性的做一些投资了。08年的时候,资金量还极其少。刚开始也不太靠谱,玩的不亦乐乎,但是最终算账还是亏钱的。后来就比较不服气,觉得为什么别人能赚钱,自己不能赚钱。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可总结可习得可内化的一些东西?然后11年开始就开始比较多的琢磨投资相关的东西,可能很多人跟我类似,就是简单的从阅读和理解一些巴菲特、格雷厄姆、彼得林奇他们的那一批的书籍开始。然后慢慢体味、内化、尝试,后来觉得这应该是可以可持续的在市场中存活下来的正道。12-13年后就基本建立了一个以低估逆向为基础的一个投资体系。因为性格比较钝,耐心、毅力和坚持上天然跟我比较契合,所以低估逆向的理念就非常容易的接受和内化。第一个阶段就是单纯的靠找低估、拼心态,稍微算是有点入门。然后那时候就开始喜欢去看投资相关的东西,特别是有深度的文章。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对投资的深度文章感兴趣,感觉迟早还是会碰到雪球的,因为当时雪球上有非常多的干货的文章,很多一些真正的热爱投资的人也很乐意分享。2013年开始雪球就开始逐渐成为生活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了。我也有时会在雪球上分享一些我对投资的看法,后来慢慢聚焦到医药上,到2014年的时候积累了1.9万的粉丝,再到2015年因为工作原因就没再在雪球发新的内容了,只是每天潜水看其他人的文章、想法和思路。现在算是通过青侨再次回归到雪球,感觉跟雪球的缘分还是非常深的,慢慢看着雪球从一个小的晶核开始,逐渐长大、延展,变成一个自称体系的投资生态,在这其中也还是有很多感慨的。医药行业的积累是我股市里的第一桶金接着上面的经历,到了12-13年之后,一方面是体系稍微有点成型了,另一个也是正好碰到熊了几年,市场从09年见底一直到12年已经下行了3年多了。当时觉得市场不可能永远下跌的,而且对中国经济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市场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很悲观,短期前景看不清楚,但我对转型成功挺有信心的,这背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理论支撑,只是心底抱有的一种对中国前景的乐观。觉得市场跌了几年了,估值很便宜,应该会有一波大的恢复。当时有一批的大蓝筹,特别便宜,那个时候不是开玩笑嘛,把大蓝筹叫大烂臭,把价值投资叫夹头。从那一轮开始,买了比较多的很低估的金融股,当时买的第一重仓是中国平安,复权看,主要仓位就是13年挖坑前的那一段买入的。偏左侧,但后来抗下来了,也买过一些分级b,主要都是金融相关的,因为那时候的金融股特别便宜。之后的当然,14-15年修复之后卖出,获利绝对额不算太多,但也算是我们自己意义上金钱意义上的第一桶金。在那之后就开始转向医药投资,从最初的找低估拼心态转向更踏实的拼专业,理解医药行业里面的不同细分的业务本质,开始专注的积淀在医药行业的专业性,试图做到know how,不仅仅是最终赚到所谓价值回归的钱。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转向医药行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时间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医药行业从2015年开始推动深度医改,整个医药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策在15年之后持续搅动并影响着整个医药行业,在这个过程中,搅动和变化是有利于新人的。尤其是从以前的中药、辅助用药,首仿药为王的老的医药环境(那个环境下也造就大量成功医药投资人),切换到临床价值导向,创新和效率崛起的新环境。这对于生物专业出身的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10年前看医药没有人看创新,看单抗,看靶向药……但是15年之后的医药行业发生了很大不同,这个新的环境在当时对我这个新人来说是如鱼得水的,我又是非常好奇的性格,对医药这一块非常感兴趣,在这期间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医药行业里面一个点一个点的慢慢踩量,逐渐在医药行业里面积累了一个库。这个库是我在医药行业里积淀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这桶金并不是以金钱的方式来展现,但它的意义和价值远比当时金额上的第一桶金更大的多。这个库到现在还没有填满封仓,它是一个逐渐的正向累计的过程,慢慢的它就形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东西。大家很容易复制一套某个标的的长中短逻辑,但很难真正的短时间内复制一个有关科技和政策的库。A股、港股、美股,那个市场容易赚钱?市场是一个大生态,在这个生态里面要持续的活下去,得给这个严密的生态有一个理由。所以我觉得三个市场都不容易赚钱,觉得赚钱容易是一个假象。我个人觉得,金融长期来看一定是一种偏重的东西,需要相对完善的体系和持续的积淀。而不是一种轻飘飘的搏一下,抓一个牛股,吸引一个眼球,冒个尖儿就好了。在承认这个市场并不容易赚钱的基础上,横向对比A股、港股和美股,我觉得是三个市场中A股相对好赚钱一些。可能跟A股的资金比较充裕,还有散户投资者比较多有关,在这个市场里存活,有时候有一些基础常识、基本的耐心就可以在这个市场里面获得比较优势。相比之下,港股和美股有时候会更残酷一点,没有那么多保护。在这个两个市场中,专业投资者更多,没有阻尼效应,个股基本面碰到问题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下跌无底的。我们是先A后港后美的。最先是A股投,后来15-16年A股这边有点泡沫化了,然后港股因为有港股通,开始对接了,然后港股的估值就显得特别低估,然后其实里面有一批还算不错的公司,15年之后去了港股,然后19-20年开始随着海外的收益互换的开通,我们对创新药的研究越来越多,我们开始投美股。我们在港股和美股都交过学费。当然港股跟美股的凶险性大,它的另一面就是会跌得特别透,在估值最底部的时候如果能看到它技术瓶颈的突破,挖掘到这样的机会的话回报也会大很多。因为它跌得透,一旦涨起来很容易就3倍5倍10倍涨上来的,这种例子也很多。我觉得不是看到那个市场相对容易就待在哪个市场,而是对不同的市场特性,参与的方式和策略有所不同。三个市场因其节奏的不同,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结构调整的机会。一个投资中最亏钱的案例,怎么亏的我的性格偏钝,就是那种敏感性不是很强、喜欢挖深度,但认了之后会比较坚定的那种,所以就有个特点:看的票不多,但总体选出来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回头看大部分最终还都是赚钱的。从12年到现在,在港股上被坑过两把,在港股交了“价值陷阱”的学费。就像有人常说的,得不到金钱就得到了经验。这次交学费直接促成了我们对低估逆向1.0版本转向低估逆向2.0版本。简单说就是,低估逆向1.0版本是去寻找绝对的价值低估,分散投资,之后通过耐心等待最终等到价值回归,当然或者是价值陷阱,也就是接下来要分享的。而迭代之后的低估逆向2.0版本,就是去寻找那种“憋不住”的逆向低估,更强调质地,强调业务本质上的壁垒属性或业绩节奏上的憋不住的属性。当下看上去是低估,但是这种低估在未来3-5年的尺度上来看一定是憋不住的,这种憋不住的低估我们真正要寻找的低估标的,也是我们后来定义的大双击的雏形概念。具体亏钱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我们是15年下半年开始转向港股,然后港股有一波系统性价值回归,在这之后,我们分了一部分估值较高的标的到去了港股的小票。这个思路后来反思检验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个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质地”和“估值”两个层面上,天平更偏向了估值更低的一边,之后就吃了教训。在港股的医药小票里面,挑了几只非常便宜的,当时市值只有5-6亿,一年现金流净流入1亿多,只有3-4倍的pe而且市值已经明显低于净现金了,不是老千,用格雷厄姆的标准去算,各个维度上去衡量都没有问题,但是后来市场就是不认,直到2-3年之后基本面都要开始恶化了,市场就更不认了。第一次体味了什么叫价值陷阱。 随后修正迭代了当时的投资体系,将质地的权重逐渐提高的比估值更为重要的位置。这对我们体系的进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所以虽然是亏了钱,但得到了更有意义的经验,痛点也是进化点,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交学费弄明白了交在哪里,也挺好的。投资过程中那些令人难忘的事情投资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比如说,最先第一个阶段,10-11年的时候有一次拉了自己的历史交割单,感觉自己还行啊,但回头发现跑输市场这么多,还亏了很多钱。那时候还是很震撼的,觉得真的是要好好的学一学投资这门学问,然后第二个阶段是到了14-15年,那一波也是印象很深刻的。比如说觉得平安低估了,看好保险的前景然后相信民营的优势,觉得应该有所恢复。但当平安真的开始爆拉的时候,其实内心非常心虚,那种感受很深刻,就是表面看上去是赚钱了,但是往里再把两层就没有了,不知道为啥而赚的钱。因为对这个公司的业务本质和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大约会到哪儿,业务前景到底怎样都不清晰。投它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粗糙的逻辑:保险会起来,民营会起来一样。我猜估计就跟很多医药行业的投资者觉得老龄化会来,高端医疗需求会被唤醒这样的粗逻辑类似。这个逻辑代表着一定的常识,但是太粗了。 还是需要有一个更专业性的理解,要投那种自己真正能看得懂的、搞得明白的公司。 后来就聚焦到医药行业上来了。然后到了下一阶段16-17年之后,特别是17年前后那一波收益主要都是来自医药行业了,都是一些专业的研究判断,也非常清晰的知道收益背后的支撑。但是,那时候也碰到了另一个问题。到了18-19年的那时候,有些股票是基于长逻辑去投的,但是中间因为市场的风格偏好挖了很深的两个坑,这个印象也极其深刻。有些公司你觉得这些公司你觉得值10块钱,但是就是跌成5块,虽然它最后确实反应了长逻辑,但这中间的过程有没有可能对市场有一个相对的理解。这个就是我们在专业前瞻的阶段背后提出了一个“辨时用势”的概念。在专业和前瞻之外,对时和势有所理解。因为那段时间里,那些我们相信低估的继续往下砸,感觉还是有些难受的,印象也比较深刻。投资中路上有过很多很多moment ,有些是开心的时刻,有些是孤独的时刻,最孤独的时刻在偏早阶段,因为早阶段的时候情绪容易被牵引一点,后面慢慢的就宠辱不惊了。11-12年是相对比较孤独的,拉了自己的交易之后发现几年下来是跑输的。而且很多时候发现很多公司根本就看不懂,还在那里买进卖出不亦乐乎,然后刚开始试图去看的时候,一片茫然。当时感觉是很孤独的,后来就基本没再有过这种感觉开心的时刻也是在偏早期阶段。就是11-12年,虽然只知道一点粗糙的逻辑,中间也各种迷茫和孤独,但后来也是坚持下来了,基于一些心态和常识,加上一些不服的那种心气儿和一些基础信念。那个底熬出来之后,特别是14年那一波爆拉,算是全仓全程参与的第一波,那种感觉是挺开心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意义,对我来讲都是投资和生活中,所经历所见证所获得的部分,我很感恩每一个阶段。关于投资能力圈的一些看法投资能力圈,可以一体两面的看。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能力圈。每一个重仓的公司某种程度上相对高确定的能看到它三年后五年后甚至十年后长什么样,这种专业性带来的踏实感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能力圈还是需要的。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能力圈。其次是也不要被这个圈所束缚了。之所以可以在投资领域不断的进化就是不断地往圈外探索。以青侨为例:我们说新、特、强。首先攻克的是特跟强,对这种壁垒业务有了一种比较好的理解之后,我会开始更多的开始考虑新,对创新和技术周期的把握。当我们可以对长逻辑把握比较好的时候,还是会试图把我们的能力圈往中逻辑去拓展,去理解这里面的时与势。一个是说专业性上从“往特与强的方向把握”,拓展到“往新的技术周期的把握”;另一个是说,从长逻辑的追求三年翻倍,到希望能够更好的理解市场的时与势,更好的把握中逻辑。这些拓展都是逐渐的在走出我们的圈子的。所以它对应是一个坚守与进化的关系。首先要有一个圈,能力圈保证立足,其次得不断的去打破这个圈,因为这个市场是在变化的,医药行业尤其这样。所以就是一个坚守与进化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吃到一些苦头,犯一些可逆的错误,但最终总体来说,我觉得坚守和进化两者都是有意义的。现在跟初入市的时候变化还是比较大。原来害怕错过很多机会,害怕会踩很多坑,患得患失的。现在就比较坦然,知道自己在赚什么样的钱。另外一个对投的公司,原来只知道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前景怎么样,现在有个专业性基础,好多公司我们是能够相对明确的看到它三年五年甚至10年后的行业前景,所以变化还比较大。另一个就是我们也见过一些周期的起落之后,确实在周期面前也会更淡定从容一些。在投资的路上,和家人之间更多像是互相滋养、信任和成长的过程。最初其实是家人督促我多去想想投资相关的事情的,我是那种比较随遇而安的,做科研的时候也做得挺开心的,后来拐弯做投研也觉得做的挺开心的。之后慢慢想明白了要走什么样的路,然后逐渐的路就越来越清晰。刚开始我并没有找到投资相关的工作,但是家人也很支持,让我慢慢来,支持我去做一些学习和尝试。那时候工作之外的大量时间和经历都是在学习、看东西啥的,如果没有家里人的支持,很多事情是不敢放手去做的。尤其是在前面提到的股市最低谷的时候,12年市场反转前,一段时间自己压力还是有一些的,但家人也还是坚定的支持的。这个很重要。后来包括15-16年去港股,17年初成立青侨阳光,再后来17-18年去布局新三板,家人都是非常支持。这个很难能可贵。在投资的路上,和家人之间更多像是互相滋养、信任和成长的过程。这样即便外界环境遇冷,短期遭受一些困境,但至少心里还是暖和的。对投资上,我远没到长者可以给新人建议的阶段,自己目前还处在一个持续进化常思常新的状态,从某些角度上来说,也算是新人。市场一直在变,尤其是医药行业,没办法以资深老人或者投资履历上的长者自居,大家都在这个大环境里不断的学习和进化,都是新人作者:雪球达人秀链接:https://xueqiu.com/1876906471/151583468来源:雪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纹身师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硕士成功录取案例分析

学生背景介绍:国内院校:国内某985院校本科专业:生物科学均分/绩点:80+语言成绩:雅思6.5录取院校:帝国理工学院录取专业:生物学英国帝国理工案例分析:学生的学校背景比较突出,在院校背景的筛选中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不过学生的GPA并不是特别的有优势,英语水平也比较弱,在前期进行雅思考试时始终不能考出来理想成绩,导致我们没办法提交雅思成绩。幸好英国得以通过“无雅思提交留学申请”,在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我们老师的不懈支持与教学中,学生终究取得了合适的成绩在截止日前完成了申请。学生的软实力背景还算是丰富,在2015.9月到2016.4月期间参与了学校内举办的科研立项活动;并且与同班同学共同进行了水凝胶制备的课题研究。学生在大学期间曾加入校内百草学社以及生态植物相关的学习类社团,并且多次参与且举办相关专业的活动。学生当时比较不自信,当时决定冲刺帝国时还有一些犹豫,我们为此查询了在此之前所有的成功录取的案例,并且详细研究该大学的文书,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获得帝国理工录取的offer!留学咨询可给我私信或留言~

邵雍

职业发展|生物学硕博不做科研,还有哪些职业选择?

欢迎关注斜杠青年的日常~在这里,我们将交流个人发展、生活方式、情感态度、科学普及、实用信息、新鲜事物、热点新闻等内容希望给单调的生活带来充实,让平凡的人生变得独特文:无杠青年相信每位生物学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都曾无数次灵魂拷问:我到底适不适合做科研?什么时候才能毕业?毕业后要去做什么?实际上,学术道路并非适合每一个人,只有真正做起科研后,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体会。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寻找“价值低估”的工作岗位不失为明智的选择。本文将介绍生物学硕博在学术道路之外的职业选择,其他专业亦可参考。欢迎大家交流补充!01—公务员/军队文职生物学专业可供选择的公务员岗位较少,专业对口岗位大多集中在海关、检验检疫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报考既可参加“国考”,也可参加各省的“省考”。军队文职中,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对口岗位招录,需参加军队文职的统一招录考试。公务员类的工作稳定,基本不用担心失业问题,是大多数父母眼中的理想工作。此类工作薪酬待遇水平一般处于当地的中上游,可选择任何想去并且有岗位招录的城市。如果感兴趣,建议提前准备行测、申论、结构化面试~02—选调生/定向选调生相较于公务员,选调生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有更高的上升空间。当然,职位晋升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果毕业于名校,更可参加各省定向选调生的招录,一般基层锻炼结束后,直接进入省直、市直部门,根据学历定副科级、科级、副处级,甚至处级岗位(存在地区差异)。薪酬待遇、备考方式等方面类似于公务员。03—高校行政教师/辅导员喜欢高校的工作氛围,但对科研不感冒的同学,可以考虑行政教师/辅导员岗位。这类岗位相信每位同学都十分熟悉,所以不过多介绍。想到以后身边都是年轻人,充满青春活力的感觉是不是很美好呢~并且这类工作能够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如果感兴趣,建议及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招聘公告,提前准备行测、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及英语~04—高校科研平台教师对科研中用到的仪器、技术有兴趣的同学,高校科研平台教师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这类岗位相信同学们也比较熟悉,不再进一步介绍。如果感兴趣,建议读研期间除了解决科学问题,要更多注重技术方面的精益求精,对仪器、技术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能够熟练使用并解决出现的问题,注意平时关注目标院校的招聘公告~05—事业单位非科研岗事业单位除了我们熟知的公立学校、医院等,还包括许多公立研究院所、专利评审中心等机构,里面涉及多种岗位。很多专业相关的岗位可供选择,这些岗位兼具稳定性和高收入的可能性,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由于单位众多,但每家单位招录人数极少,建议多关注招录信息,广泛撒网,同时准备行测、申论、专业知识、英语和结构化面试。06—中小学/培训机构教师中小学教师也是生物学硕博可选的职业方向。科研思维的训练对完成中学的教学任务十分重要,尤其在重点中学,授课方式早已不仅仅是讲授教材内容。因此,对受过科研训练的研究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想到以后要培育祖国的花朵,将自己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交给下一代,内心是不是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呢~并且中小学教师“综合收入”较高,如果感兴趣,建议课余时间学习一些教育学知识,尝试家教或者教学相关的实习,尽早考下教师资格证~07—医院病理科、检验科医生/医师这可能是医院里除了研究岗、博士后之外,极少的招收生物学硕博的岗位了。如果研究内容相近,可以选择这类岗位。建议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多发文章。08—生物公司技术支持/销售经理/产品经理/市场经理/研发/生物信息工程师生物公司有多种岗位可供选择,不仅限于研发岗。其中技术支持侧重对产品、服务使用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开展技术讲座与专业培训;销售经理侧重整理客户信息、维持客户关系等与客户直接联系的工作;产品经理侧重设计规划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优化公司的产品、服务结构;市场经理侧重分析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情况,制定市场推广计划;研发的工作内容近似于读研期间的研究工作;读研期间接触过生物信息的同学可以考虑生物信息工程师(生物信息学科班出身的同学大多会选择互联网公司)。在生物学的知识背景基础上,建议结合自身性格和特长选择相应岗位~09—证券公司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员主要通过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公司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公司进行价值分析,出具研究报告。虽然是金融业的工作,但却需要很多行业人才,毕竟公司的价值和“坑”,业内人士更容易懂。生物医药公司数量庞大,科技含量高,需要大量专业的行业研究员。并且这类工作的“钱”景十分广阔。如有兴趣,建议提前进入券商实习,考下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和特许金融分析师(CFA)~10—科普作家/期刊、图书、新媒体编辑科普就是把科学用大众能听懂的、爱听的话讲出来。接受过科研训练的研究生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如果文笔或视频处理能力尚可,则能使科普内容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随着国家对科普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生物学硕博从事科普工作大有可为。如果对文字工作感兴趣,也可选择编辑工作。建议科研之余尝试写作,积极投稿,不断提升创作能力~11—专利代理人员生物医药行业作为高科技领域,不乏众多专利申请。申请专利时一般会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进行,其中的专利代理人员需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专利知识。如果感兴趣,建议提前学习专利知识,考取专利代理人资格,提升英语水平,最好在读研期间尝试申请专利。12—管培生很多公司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轮岗,让员工尝试多种职位,最终双向选择定岗,这就是管培生项目,类似于学校里的“大类招生”或者“实验室轮转”。岗位一般包括研发、技术、市场、销售等。如果目前对岗位没有明显的偏好,这种项目是很好的选择,但建议选择相对可靠的生物制药、科研仪器、医疗器械、食品相关企业。如果有兴趣,建议提前进行实习,准备职业能力测评、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英语~职业选择切忌给自己的思维设限,建议结合自身兴趣、专长、家庭情况,综合考虑薪酬、上升空间、城市、稳定性等因素,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生物类专业整体竞争激烈,并且薪酬水平较低,但只要能为社会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也能获得不菲的回报。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此予宅也

如果没有极其坚定的热爱,请不要报考“生物学”

点进这篇文章的人说明你对生物有极其的热爱!如果你是生物本科毕业正考虑转行,请直接跳至文末最近留学君收到一条私信:“留学君,我大舅一直推荐我去读生物专业,说是前景挺好的,我也不太了解,怎么办才好呢?“一说起生物专业,听起来就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肯定不好就业啊?其实恰恰相反,生物领域在国外已经发展得很蓬勃了,而在国内还处于雏形。换句话说,这就像是一片待开垦的土地,未来对这块人才的需求会非常强。挑专业就是这样,眼光准了,你就能很轻松地收获第一批果实。趁国内现在还比较”稚嫩“,那么选择去相对“成熟”的国外学习,就是一个好选择了。既然有人问到了,今天留学君就来列一列有“生物方向”专业的学校。这么多一下子也说不完,我先挑其中两所来和大家说说吧。斯特拉斯堡大学先来看看斯特拉斯堡大学,说到斯特拉斯堡最出色的:它有过有 20 名诺贝尔奖得主,1 名菲尔兹数学奖得主。(数据来源维基百科)可见这个学校的实力是很强大的,背后的校友链也很有分量。斯特拉斯堡大学中的生物方向的master,也很值得一提。(图源于学校官网)主要有这三个专业,一共有6个方向,我们来一个一个地看。01.(International Master of Biomedicine)国际生物医学硕士 授课语言:主要以英语,法语或德语授课培养方向:这个项目主要培养国际生物医学,成为生物学和健康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项目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国际化”。两年内的分别在三所欧洲大学学习,能够体会到当地很有特色的教学。(图源于官网)跨多所大学的好处呢,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学方法也主打“跨学科”小组工作。二是跨校学习, 能直接和不同文化的国际生交流,学生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国际形势情况02.(Recherche en biomédecine)生物医学研究 授课语言:法语培养方向:学生适合专门从事诊断、或者和医学治疗相关的公司,也符合与生物相关的材料领域新需求:转化医学。项目特点:亮点:有很多合作的研究单位,支持学生去实践。单位可以提供多个实习地点(每年> 40个),完成的多学科和多学科培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会有留用的机会。就业方面:不少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申请国内外的博士,有的直接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岗位。毕业生如果希望转向科学新闻,价值观或科学项目管理,也可以很好地衔接。03.(Biomatériaux pour la santé)生物材料的健康授课语言:法语这个项目的培训是多学科的,建立在化学,物理,生物,生物力学科学和工程基础上的整合。学生研究医疗器械,包括如何修复,研究其功能/材质的替代品。生物材料健康课程的毕业生,不仅可以成为医院的健康专业人员。而且还能够担任研发工程师,研究员,研究工程师,质量经理,临床研究经理,监管咨询工程师等岗位。04.(Biotechnologie synthétique)合成生物技术授课语言:英语培养方向:以核心能力为中心,针对生物技术部门、经济和人类问题的社会专业进行培训。课程还会关注编程这一块,以及复杂系统建模和高级生物信息学等。获得技能:开发生物学的科学/实验项目掌握合成生物装置的概念、技术研发以实验方式进行研究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进行互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物理学,化学05.(Biotechnologies à haut débit)高通量生物技术授课语言:英语获得技能:掌握高吞吐量实验和处理技术掌握信息处理工具掌握生物信息学的概念和技术维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能够管理大量数据,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确保其正常运作掌握数据安全问题开发基于高通量实验的项目管理技术平台06.(Biotechnologie pharmaceutique)制药生物技术授课语言:主要用法语,部分用英语获得技能:除了通用/跨学科技能之外,学生在培训结束之后,还可以:了解有关制药部门的影响因素生物医药的设计、生产开发掌握、运用生物医药的技术掌握、创新治疗的诊断方法掌握生物药品的注册方式以及生命周期管理根据生物医药、生物技术进行诊断掌握制药工具的现行法规法则格勒诺布尔大学再来看看格勒诺布尔大学,申请这个生物学硕士项目申请的中国学生挺多,原因是这个学校的生物学硕士的方向非常全,选择也很多。看看格勒大学的生物学硕士开设了哪些方向:(图源来自官方)翻译过来就是:Parcours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Infectious Diseases (IMID)免疫学微生物学传染病(IMID)Parcours Integrative Structural Biology (ISB)综合结构生物学课程(ISB)Parcours Neurobiology Neurosciences (NN)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NN)Physiology, Epigenetics, Differentiation and Cancer (PhEDC)生理学,表观遗传学,分化和癌症(PhEDC)Parcours Biologie et Techniques de Commercialisation (BioTechCo)生物学和营销技术(BioTechCo)Parcours Lab Science Trading (LST)实验室科学贸易(LST)Parcours Pro2BioPro2Bio课程Parcours PLANTA International (PLANT-Int)PLANTA国际课程(PLANT-Int) 需要注意的是格勒诺布尔大学的生物学硕士,除了生物学和营销技术方向(BioTechCo)的授课语言为法语外,其他方向的授课语言都是英语。这个设置对没有法语基础的理工科学生来说很友好!申请这个大学的生物学硕士,无论是哪个方向,第一年都需要读一个:Parcour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学习基础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第一年的授课语言为英语。来看看这一年的课程设置:接下来我会分别介绍第二年可选的不同方向:01.Parcours Immunology Microbiology Infectious Diseases (IMID)免疫学微生物学传染病(IMID)授课语言:英语选择这个方向的同学将同时学习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三个领域的知识,课程包括有:病理学和免疫学对抗癌症和传染病的免疫力癌症的实验和治疗方法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建模等这个硕士读完以后,可以选择继续读免疫学,微生物学和传染病(IMID)领域的博士,或者去一些私营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研发实验室做项目经理。02.Parcours Integrative Structural Biology (ISB)综合结构生物学课程(ISB)授课语言:英语这个综合结构生物学方向,是生物化学和分子与细胞生物物理学的互补领域。这个方向将学习的课程包括:测定生物大分子结构综合结构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的最新进展和应用等未来可以去私营的制药行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担任研究工作。03.Parcours Neurobiology Neurosciences (NN)神经生物学 - 神经科学(NN)授课语言:英语选择这个方向的同学将需要了解神经科学领域各方面的知识,还将学习神经生物学这一领域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放几个这个方向的课程大家应该心里就能有个数了,这个方向将学习:神经生理学神经变性和修复成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表观遗传学和细胞分化心血管生理学和综合代谢、老化和长寿等未来可以选择攻读神经生物学或神经科学领域的博士。04.Physiology, Epigenetics, Differentiation and Cancer (PhEDC)生理学,表观遗传学,分化和癌症(PhEDC)授课语言:英语这个方向的课程与上一个神经生物学 - 神经科学方向有很多重合的地方.例如都开设有老化和长寿、表观遗传学和细胞分化、心血管生理学和综合代谢、神经生理学、神经变性和修复等课程,但增加了“癌细胞分子生物学”这门课。在癌症研究方面学习的更深入。05.Parcours Biologie et Techniques de Commercialisation (BioTechCo)生物学和营销技术(BioTechCo)授课语言:法语前面的几个专业方向都是科研型的细分领域,而这个方向有点特别。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方向虽然也属于生物学,但加入了商业的因素。这个方向培养的就不是纯科研型人才了,而是在生物科技领域的销售和管理人才。但是这个方向的生物学知识学习就没有前面几个那么深入了。除了第一年和其他方向一样学习分子和细胞生物的基础知识外,这个方向和生物学有关的课程只有一门笼统的“生物学”。其他课程更多的在学习销售和营销技巧、管理学、商业方面的知识。这个方向就没有博士方向了,硕士毕业后可以直接就业。喜欢生物学的商务方向的同学可以选择这个。06.Parcours Lab Science Trading (LST)实验室科学贸易(LST)授课语言:英语这个实验室科学贸易,指的是实验室内部的(器材、医疗器械、医疗用品等)的贸易,毕业后可以从事医疗器械的采购或销售等岗位。这个方向的课程需要学习如何向采购链的各个合作伙伴(科学家、用户、质量管理员、销售)等解释技术方面的信息。需要学习的商业方面的课程有:美国销售和商业谈判、营销:对国外市场的方法世界各地的社会学和文化公司管理,会计和物流知识项目管理等而生物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习的就偏科研器械方向:仪器分析原理生物技术和销售与科学之间的交叉培训生命科学成像技术等07.Parcours Pro2BioPro2Bio课程授课语言:英语/法语这个方向可以理解为生物学的专硕方向,毕业后可直接就业,不能继续读博,偏生物学的应用方向。需要学习的课程有:项目管理创新创业知识产权和工业产权基础和医学微生物学传染病、病理学和免疫学等08.Parcours PLANTA International (PLANT-Int)PLANTA国际课程(PLANT-Int)这个方向之所以被称为“国际的”,是因为这是由格勒诺布尔大学和米兰大学联合办学的一个项目。读完这个方向的同学,可以同时获得格勒诺布尔大学和米兰大学的双硕士学位。这个生物学方向专注于植物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课程和前面的几个方向很不一样。需要学习诸如:植物进化生物学实验生物学策略植物信号转导植物生态学开发作物表型分子植物育种和遗传学先进植物细胞生物技术植物代谢工程和营养基因组学等以上,就是我对生物类专业的学校推荐。

思齐

C9博士工资不如211硕士,学生物的哭了,网友:计算机钱多头发少

C9博士工资不如211硕士高,学生物的哭了,网友:计算机钱多头发少近日,一名浙江大学生物类专业的博士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据该博士生介绍,自己辛苦读完了博士,而且还延期毕业了一年,毕业之后到了一家大型生物公司,工资税前22万左右,本来自己觉得还可以,但是跟别人对比了一下之后,这位博士不淡定了。作对比的是一位普通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同样今年毕业,签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工资税前34万。一位博士,一位硕士,一位生物专业,一位计算机专业,高学历反而不如低学历挣得多,而且还多花了4年时间,难怪博士生心里不平衡了。论付出多少,论努力程度,博士生都要高于硕士生,为何工资待遇反而不如硕士呢?其实这也反映了这两个专业目前就业的大致情形。生物专业,多年来屡次登上红牌专业榜,被学子吐槽为“最坑专业”。而计算机专业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AI、大数据等专业人才非常吃香。为何生物类专业会被称“最坑专业”呢?严格的说,生物这个专业并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一些生物类企业机构需要高端人才数量不多,现在已经基本饱和,他们设计出研究方向,至于基础操作则完全不需要多高的学历,甚至一个高中生就可以熟练操作。有网友也安慰那位博士:别看计算机专业赚钱多,但是他们头发少啊!当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类专业早晚会有出头之日,毕竟这是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你觉得呢?欢迎交流讨论!

格拉斯哥大学-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介绍

MSc 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全日制: 1年学费:21920英镑课程介绍这个生物信息学硕士课程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创新计划,最近进行了修订。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计算学和统计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并用于有机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医学。该计划的重点是使用计算机通过数据存储,挖掘,分析和图形表示从分子水平上的DNA,RNA和蛋白质序列数据以及相关数据中收集新见解-所有这些都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部分。入学要求学术:相关学科背景相关学位科目是: 所有具有分子生物学或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学位。 其他生物学学位,至少具有一些分子生物学。 计算科学,软件工程或信息技术。 数学或统计学(具有计算机编程经验的证据)。 其他具有计算机编程经验的证据或具有分子生物学深厚背景的证据的其他物理学科。雅思:总分6.5(单项6.0)。课程设置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与生物信息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相关的计算和生物研究实践,并获得实践经验,以向学生展示他们如何使用其回答的计算方法和生物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让学生了解跨“组学”领域的数据和分析集成的新方法。在该课程中,你将发展一系列计算和编程技能,以及数据处理,分析(包括统计数据)和解释方面的技能,并且你将了解到最新的生物科学进展,这些进展包括生物信息学方法。该学位共修180个学分, 第一学期(9-12月)60个学分:核心课程 第二学期(1-5月)60个学分:选修课程,学生从可选的课程中选择4门课程(两门10个学分课程和两门20个学分课程)。 夏季(5-8月)60个学分:研究项目(为期14周)核心模块:Programming (Java)(20 credit)编程(Java)(20学分)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10 credit)数据库理论与应用(10学分)Foundations of Bioinformatics(15 credit)生物信息学基础(15学分)Omics and Systems Approaches in Biology(15 credit)生物学中的组学和系统方法(15学分)选修模块:选修4门课程(两门10个学分课程和两门20个学分课程)。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Causing Genetic Variants(10 credit)致病基因变异鉴定(10学分)Drug Discovery(10 credit)药物发现(10学分)Animal Models of Disease(10 credit)疾病动物模型(10学分)Using Chemical Structure Databases in Drug Discovery for Protein Targets(10 credit)必选课程:利用化学结构数据库发现蛋白质靶点(10学分)RNA-seq and Next Generation Transcriptomics(20 credit)RNA序列和下一代转录组学(20学分)Omic Analyses for the Biomedical Sciences – from Genomics to Metabolomics(20 credit)生物医学科学的组学分析——从基因组学到代谢组学(20学分)Bio-Imaging for Research Scientists(20 credit)研究科学家生物成像(20学分)Clinical Genomics(20 credit)临床基因组学(20学分)Pathogen Polyomics (20 credit)必选课程:病原体多组学(20学分)研究项目:为期14周的夏季研究项目(60个学分),通常这将在格拉斯哥与该项目有关的一个研究实验室进行,但也有机会在世界其他地区的适当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机会我们的大多数毕业生都使用他们在我们的计划中获得的技能,在英国或国外的大学或学院从事研究型职业。这些技能现在在现代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许多领域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并且许多人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

一成一旅

生物医学硕士马福军的扶贫路

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算算日子,马福军支援泸定已经两年半了。2018年7月1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培训科马福军被派往泸定县冷碛镇镇座落村帮扶。马福军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在医院也是从事管理性工作,一开始对于驻村帮助村民脱贫心里没有底。2018年、2019年底,马福军帮助镇座落村民,将养殖的土鸡销往成都,两年内通过卖鸡全村就有30万元收入,惠及20多户贫困户,有的贫困户通过卖鸡的收入就达到了脱贫标准。但是,马福军意识到,单纯的消费脱贫并不能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必须要为村民留下产业。经过系列考察,最终确定在镇座落村建川牛膝产业园,预期产值可达到百万元。利用身边资源 做好村民健康保障2018年7月,马福军刚到泸定县冷碛镇镇座落村就了解到,镇座落村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共109户264人,贫困户27户83人。帮助村民脱贫,就是马福军此行的任务!镇座落村,距离县城有40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小时,入村公路有一段单行道,盘旋蜿蜒的路上仅容许一辆小汽车通过,旁边就是悬崖峭壁,汽车底盘不时出现和地面剐蹭的“哧哧”声,一旁的山坡上随处可见滚落的碎石,路边悬挂着“路基悬空,小心驾驶”的标语,在快入村的水毁路段,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旁边的深沟里。马福军第一次到村的时候着实吓了一身冷汗。这里的居民,平常难得进县城一次,看病非常不便。马福军背靠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这所大型三甲医院,而且还有同事在泸定县人民医院定点帮扶,他希望能利用“娘家”的资源,先为村民保障健康。村民李俊兵一直身体不好,面黄肌瘦,和家里的老母亲相依为命。马福军为他联系到泸定县医院做全面检查,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派出的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他会诊治疗,诊断结果为严重贫血,并为他开出处方药。原本以为要花重金治病,却没想只花1000多元钱就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些年来,马福军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积极为村民争取免费体检,联系住院,购买药物等实事,两年来为村民免费体检3次共120人次,及时发现病患3人次,争取体检经费近10000元,帮助10多位村民落实住院事宜。引进帮扶资金 鼓励消费脱贫健康有保障了,那家庭收入又如何提升?在镇座落村驻村开展工作以来,马福军深入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情况,用心倾听,用情帮扶,和广大村民交朋友,研究帮扶方案、细施脱贫项目。马福军积极争取和协调帮扶项目落户镇座落村,并采取多种方式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巩固提升和村民增产增收。驻村近2年来,马福军为镇座落村引进实施帮扶资金和帮扶物资等总价值达20余万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村民增产增收30余万元。马福军还随时走访了解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鼓励他们发挥内生动力脱贫致富,想方设法助力村民增产增收。2018年,镇座落村民养殖的500只土鸡,但因宣传不够,交通不便,无法销售变现,加上土鸡喂养需要消耗大量粮食,如果销售不畅就会造成亏损,这让村民们犯了愁,马福军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向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汇报情况,希望采取以购代捐的形式购买土鸡,在得到娘家后援团的同意后,立即启动购买程序,当年为村民增收6万多元。尝到甜头的村民2019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养了1200只鸡,马福军联系单位又全部把这些鸡都买了,这两年光是卖鸡的收入全村就有30万元,惠及20多户贫困户,有的贫困户通过卖鸡的收入就达到了脱贫标准。立足产业脱扶 全村种植川牛膝“光是消费扶贫也不行,两年后我们就要离开这里,消费扶贫不可能长久,最关键的还是要留下产业。产业扶贫是最为有效,最为持久的扶贫方式。”马福军说。2019年马福军就开始筹备为镇座落村建一个产业园,经过和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多次的考察调研,又经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多方联络资源,组织专家分析地理环境,土壤水质,经济价值等,最终确定种植中药川牛膝。川牛膝是牛膝的一种,产于四川等地,主要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作用,药用价值高。川牛膝扶贫产业园采取三方合作形式,签订保底收购协议。2020年3月,100亩川牛膝已经种下,现在长势良好。三年后预期产值可达到百万元。“我们希望以后把镇座落村的川牛膝做成产业基地,让漫山遍野的川牛膝花开满这个山坡,成为这个村的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马福军满怀期待的说。

二十念

大学有哪些专业考研比较容易?老师:主要是这五个专业

进入九月后,距离2020考研预报名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了,距离考研初试也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留给广大考研学生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因此各位参加考研的同学要尽最大的努力复习考研,而在考研的各个专业中,并不是每个专业考研都是满分困难,一些大学专业考研比较难,还有一些大学专业考研比较容易,这些大学专业每年的考研升学率都很高,那么大学哪些专业考研比较容易呢?作为老师,根据我的观察,认为目前主要这五个大学专业考研比较容易。第一,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属于理科专业,相对于其他理科专业,生物科学专业考研并不考数学,因此生物科学专业与文科专业有些类似,但是生物科学专业考研英语分数线有比较低,每年的考研英语国家线都在39分左右,考研总分国家线在290分左右,因此生物科学专业考研比较容易,即使是考985大学,该专业考研依然比较简单。在各个开设生物科学专业的大学中,该专业的每年考研人数都很多。第二,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考研属于跨专业考研人数比较多的专业,心理学专业考研分为学硕和专硕,在学硕考研中心理学属于理学专业,考研的分数线和考研的英语国家线都比较低,与生物科学一样都不考数学,因此心理学学硕考研的难度并不大。近年来跨专业考心理学专硕的学生人数在增加,心理学专硕的考研分数线考研分数线已经有所增长,反映出心理学专硕考研难度较低,受到考生的青睐。第三,教育学专业。教育学专业的考研难度要比生物科学和心理学专业考研难度高一些,但是并没有高太多。心理学和生物科学的考研英语国家线要比教育学专业分数低一些,在2019考研中理学英语国家线41分,而教育学英语国家线44分,教育学的考研总分国家线325,理学的考研总分国家线是290分,说明教育学还是比理学专业如生物科学专业等难度大一些。但是因为教育学考研不考数学,考研英语国家线又不是太高,因此每年都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跨专业报考教育学专业。第四,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与生物科学专业学习内容比较类似,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属于工学,而生物科学专业属于理学,工学的考研英语国家线和总分国家线都比理学要低一些,而且生物工程专业不像工科专业那样考研考数学,因此生物工程专业的考研难度比工学的其他专业考研难度要低很多,因此很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考研考上985大学的学生每年都有很多。第五,哲学专业。哲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每年报考的学生并不多,开设哲学专业的大学也不是太多,不像生物科学和心理学等专业那样几乎每个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都招考,再加上哲学专业考研不考数学,考研英语分数还低,因此每年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考研压力并不大。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专业而言考研的难度是不同的,其中这五个专业的考研难度相对比较小,报考这些专业的学生考研的压力不像经管类考研专业那样压力大,因此如果仅仅想考上研究生的话,可以选择这些考研相对容易的专业,这样考研的难度不大,自己复习压力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