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生物医药行业2020年度策略报告:寻找风雨中的“世外桃源”鲫蛆甘带

生物医药行业2020年度策略报告:寻找风雨中的“世外桃源”

摘要回顾2019:截至2019年11月底,医药指数上涨31.54%,与沪深300相比跑赢4.37个pp。医药制造业2019年1-9月营业收入为18184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2390亿元,同比增长10.0%,收入增速有所回落,医保控费常态化打压原本抬头的行业增速。行业观点:政策加剧行业分化,“世外桃源”风景独好:2019年是医药行业“风雨交加”的一年,医改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期。带量采购在全国推开,耗材集采降价各省陆续落地,DGRs付费方式改革积极试点,行业增速从神坛跌落凡间,从业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丝丝寒意。但与此同时,以PD-1为代表的国产创新药层出不穷,CRO/CMO发展如火如荼,大型高端医疗设备配置加速,医疗消费升级呼之欲来,风雨中的“世外桃源”风景独好。投资建议:维持“强于大市”评级。2018-2019年以来,行业政策方向已经明晰,我们预计2020年仍然处于行业政策密集推广的阶段,建议回避受政策压制领域,坚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景气细分龙头,从分化中寻找散落的遗珠。主线一:创新产业链,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审批环境的改善,中国医药行业迎来自主创新的收获期,同时激活了CRO、CMO等相关外包产业链,重点推荐药石科技、凯莱英、安科生物、海辰药业、科伦药业;主线二:高端医学影像产业链,受益于大型设备配置证松绑,尤其是相关显影剂耗材将持续充分受益,重点推荐核医学龙头东诚药业和碘造影剂龙头司太立;主线三:医疗消费升级赛道,包括口腔医疗、眼科、医美、体检等医疗服务及相关设备耗材领域,重点推荐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建议关注美亚光电。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在当前医保资金偏紧的背景下,控费和降价等一系列政策对行业整体增速将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且不排除出现负面政策力度大于预期的可能性,因而行业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对于创新性生物医药企业来说,研发中的产品决定了公司的核心价值。如果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将会对公司长期价值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环保风险:医药制造企业,尤其是原料药生产企业普遍污染性大,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处理要求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若环保方面出现问题,则对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01行业回顾:小幅跑赢指数,内部分化加大1.1 医药板块2019年表现回顾截至2019年11月底,医药指数上涨31.54%,与沪深300相比跑赢4.37个pp;医药在所有一级行业排名第8位。1.2 医药板块估值分析目前医药板块TTM估值33.6倍,估值溢价率70%,处于历史中位水平。2019年以来,医药板块表现良好,使得估值溢价率有所提升,从年初溢价47%,涨到目前溢价70%。从子行业来看,医疗服务估值最高,医药商业估值最低。中成药受控费冲击,成为医药工业估值最低的板块;化学制剂受前两年创新药价值重估的拉动,估值有所上调,但带量采购的冲击下,长期仍面临下调压力;生物制品、医疗服务高估值由高成长推动;医疗器械继前两年超跌后,今年反弹,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区间。1.3 医药工业收入增速承压医药制造业2019年1-9月营业收入为18184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利润总额2390亿元,同比增长10.0%。医保控费常态化,带量采购重构仿制药格局,打压了原本抬头的行业增速预期。1.4 终端市场整体承压,极少类别实现增长2018年样本医院整体市场规模为2368亿元,最大的品类是抗肿瘤和免疫机能调节药物,占比17%;其次消化道及代谢药占比15%;中药占比为9%。2018年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增速为0.48%,2019年前三季度增速为-8.07%,承压较大。只有抗肿瘤和免疫机能调节药、血液和造血器官、中药等5个类别实现正增长。02政策展望:预计2020年将延续医保控费整体思路2.1 医保主导下的行业游戏规则调整2018年5月,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两个月后,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挂牌,这是新成立的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构。如果站在十年的大视角下来回顾,这应当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在医疗健康领域,医保从一个话语权弱小的被动支付方,变为主导行业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这意味着,医保支付结构优化是必然趋势,并且将得到强力推行,行业正迎来腾笼换鸟的结构性调整。后续一系列的政策均是以此为根本出发点。我国医保资金压力逐渐增大,部分地区出现穿底风险。近年来,每年的医保资金结余率在16%-20%之间,累计结存可支撑1.3-1.4年的支出,累计结余率呈下滑趋势。而且各省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年轻人较多的广东、上海等5个省份占据全国医保累计结存的一半,而西藏、宁夏、青海等省份处于收支平衡的边缘。再加上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支出的增速会大于收入增速,因此提早进行医疗资金的优化分配是必要之举。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推进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转变发展理念,逐步从以增量为主转向更加关注存量改革、从被动支付转向主动购买、从碎片化转向更加强调统一性。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对医疗保障作出根本性、整体性、系统性及长远性的制度安排, 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 重点改革方向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推进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保合并实施。抓紧研究出台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健全筹资缴费制度,研究应对老龄化加速的缴费措施,优化居民医保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的结构。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打赢医疗保障领域的脱贫攻坚战。 重点改革方向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并总结经验,适时评估,切实减轻群众药费负担。推进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理顺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形成机制,整治过度使用乱象。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进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好价格的杠杆作用。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开展DRGs付费国家试点,促进医疗机构规范诊疗行为。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 重点改革方向三: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继续深入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对部分省份“回头看”工作进行抽查复查。发挥举报奖励制度的威力,建立举报线索督办和反馈机制。用好协议管理制度,被解除协议的医药机构 3 年内不得再纳入医保定点。构建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决不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升级智能监控系统,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行政监管能力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基金监管执法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管力量。 重点改革方向四:夯实医保工作基础。加快推进医保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的医保信息系统。加强大数据的应用,确保公民个人健康数据安全。做好医保缴费职能划转工作,确保基金足额征缴到位。继续方便群众办事,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持续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减少群众跑腿垫资,不得要求开具没有法律依据的奇葩证明。加强医保规划和法制工作,提高医保法治水平。2.2 “4+7”带量采购:深刻改变仿制药领域游戏规则针对仿制药领域(包括专利过期原研药)医保资金使用不高的问题,围绕原研药份额过高、原研药价格过高,以及仿制药价格过高三大突出问题,借鉴上海市带量采购的经验,推出了国家版带量采购第一轮试点。“4+7”带量采购第一轮试点品种及区域:品种:主要是慢病领域,市场规模较大品种,且有至少一家企业过一致性评价,以口服剂型为主。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7个大城市:沈阳、大连、厦门、西安、成都、广州、深圳。带量采购和传统省级招标的主要区别:1、主导机构为国家医保局,由支付方来进行价格管理;2、量价挂钩,降价的同时承诺销量。截至4月14日,执行约半个月时间,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4.38亿片(或支),采购金额5.33亿元,完成了全年约定采购量的27.31%。2.3 带量采购扩面,市场规模缩水明显政策:9月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挂网《联盟地区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即4+7带量采购扩面文件)。在4+7带量采购文件的基础上,该文件的条款做了一些更加贴合市场的改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覆盖区域从4+7的11个城市扩大到全国25个省区;2、中标企业从独家中标改为可多家中标;3、中标规则仍然是最低价中标。中标结果:扩面集采价格相对于4+7中标价分化明显,其中:1、竞争厂家数量大于三家的品种,价格下降幅度较大,普遍降幅在50%以上;2、竞争厂家数量为2-3家的品种,价格下降幅度较小,一般在10%以内;3、独家竞标品种,价格基本不下降,比如华海的赖诺普利和扬子江的右美托咪定。因此,竞争格局对于集采议价具有关键性作用。市场规模缩水明显:按照PDB样本医院市场份额以及各家招标价计算,联盟地区的25个品种在集采前的市场规模约为371亿元,按照联盟中标价格计算,市场规模缩水到75亿元,其中集采规模为47亿元。竞争厂家大于三家的品种举例:阿托伐他汀,齐鲁、兴安、乐普三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平均降幅为65%。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66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3.5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2.5亿元。瑞舒伐他汀,正大天晴、海正、山德士三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平均降幅为69%。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26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1.2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0.84亿元。氯吡格雷,乐普、赛诺菲、石药三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平均降幅为16%。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56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12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8.6亿元。竞争厂家在1-3家之间的品种举例:吉非替尼,正大天晴、阿斯利康、齐鲁三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平均降幅为23%,其中阿斯利康未降价。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14.6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3.4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2.4亿元。帕罗西汀,福元、华海两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平均降幅为6%。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4.1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1.5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0.9亿元。伊马替尼,正大天晴、豪森两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平均降幅为7%。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7.2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1.6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1亿元。竞争厂家为1家的品种举例:右美托咪定,扬子江一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没有降价。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13.2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13.2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6.1亿元。氯沙坦,华海一家企业中标,相对于4+7价格没有降价。集采之前的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集采后市场规模为2.3亿元,联盟采购金额为1.2亿元。2.4 医保谈判降价幅度大,可能成为未来新药上市后的第一道降价门槛11月11-13日,国家医保局与70余家企业就150个品种进行医保价格谈判,以下为谈判结果:最初医保局决定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范围,此后9个品种退出,剩下119个品种。119个新增品种中,70个谈判成功,平均价格降幅为60.7%;2017年人社部组织谈判成功的36个品种进行续约谈判,其中5个品种退出,剩余31个品种中,27个谈判成功,平均价格降幅26.4%;三种丙肝治疗用药平均降幅85%;肿瘤,糖尿病平均降幅65%;本次医保准入谈判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保准入谈判,由于降价幅度大,谈判成功率仅为65%,为历次最低。由于具有新进入医保需求的大多是上市不久的新药或进口药,因此医保谈判降价将有可能成为这些药在上市后面临的第一次被动降价。由于本次谈判价格采取自愿披露的方式,因此97个品种仅有50家公司披露了谈判价格。基于已披露的信息,我们对上市公司品种进行分析:价格降幅在50%以上的上市公司品种包括精氨酸谷氨酸(海思科)等10个品种,其中中成药占7个。创新程度高,竞争格局好的品种降幅较低。比如阿帕替尼(恒瑞医药),阿利沙坦酯(信立泰),西达本胺(微芯生物)的降幅均在15%以内。本次医保谈判跟上市公司相关的大品种包括:阿卡波糖(样本医院11.7亿元),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样本医院10.96亿元),血必净注射液(样本医院5.78亿元),康柏西普(样本医院3.06亿元)。本次医保谈判中降幅超出市场预期的两个品类分别是丙肝药物和糖尿病药物。丙肝药物一共提交了5个方案,由于各种方案之间疗效差距不大,因此采用竞争性降价,价格最低的两家入选。该选拔方式对厂家造成极大压力,因此最后成交的丙肝药物平均降幅高达85%。港股上市公司歌礼制药的达诺瑞韦落选,落标原因是医保局要求全疗程治疗总价最低的两家入选,而达诺瑞韦需要跟长效干扰素联用,受限于长效干扰素的价格限制,没能报出理想的价格。糖尿病药物平均降价达65%,其原因也是竞品过多,厂家降价压力巨大所致。从本轮医保谈判降价结果来看,创新程度和竞争格局对最终谈判价格起到重要作用。创新程度较高的、竞争格局好的品种,其谈判议价能力较强,可以稳住价格;反之,则会陷入价格血战里。2.5 未来政策趋势药品带量采购扩面已经实施,第二轮有望于明年初启动:带量采购扩面已顺利实施,药品集采规则更加成熟完善,新的一轮带量采购将有望于明年启动。带量采购将实现仿制药领域腾笼换鸟,更具性价比的国产低价仿制药将取代原研药以及部分高价仿制药,大部分医保资金将从仿制药领域抽出。耗材带量陆续执行:除了药品以外,高值医用耗材也是占用医保资金较多的领域。今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明确表示要进行高值耗材医保价格准入谈判。目前约一半的省份已执行高值耗材“零差率”销售,湖南、江苏等省份开始进行高值耗材医保谈判准入。安徽、江苏、山东、以及京津冀地区开始展开高值耗材带量采购。预计接下来其他省份也将跟随。辅助用药继续承压:辅助用药占用大量医保资金,卫生经济学效益差。此前国家版辅助用药目录主要包括用量较大的生化药品,中成药版预计稍后出台。辅助用药仍然处于严密监控之下。全国医保目录谈判常态化: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调整范围优先考虑癌症及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从结果来看,国家医保局与70余家企业就150个品种进行医保价格谈判,119个新增品种中,70个谈判成功,平均价格降幅为60.7%,31个续约品种中,27个谈判成功,平均价格降幅26.4%。DRG支付方式在全国30个城市试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试点已经确定了30个试点城市。DRG付费模式下,医生由过去通过过度诊疗、大处方、开高价药为医院带来较大效益,转变为合理诊疗、少开药、开性价比高的药,为医院带来较好的效益。在新的医保付费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下,医院自然会产生主动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少开药的内生动力,从而节省医保资金。03主线一:创新迎收获期,激活CRO、CMO产业3.1 全球:药品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球药品市场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市场,其核心驱动力在于创新的持续投入:创新药的更新迭代直接带动药品市场的增长,而仿制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创新药专利保护过期后的二次拓展。人类对健康的诉求没有终点,这一诉求引导着药企持续进行药物的创新与研发。一代又一代新药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安全的使用体验,也促使药品市场持续长大。全球药品市场在2018年时达到1.27万亿美元,其中创新药市场有0.85万亿美元,占比67%。从下图可以看得到,创新药市场长期以来都占据着国际药品市场半数以上的份额。近年来全球药企在研发上的投入持续提升,对应的在研药物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医药研发相关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迎来了更多机遇。3.2 国内:政策驱动企业加快创新国内药品市场依靠传统仿制药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医改的持续深入,新的医改和药品政策不断推出,使得我国的药政环境逐步和美国等成熟市场接轨。制药行业的致胜逻辑发生重大变化,创新也成了国内药品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企业必须顺应行业变化趋势,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建设完善的在研产品梯队来保持高质量的持续成长。(1)多项政策鼓励创新药物研发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44号),明确提及要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和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打响了政策鼓励药物创新研发的第一枪。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发[2017]42号),提及优化临床试验审批程序、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支持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新药临床应用等方针。相匹配的,2015年至今药监局发布的制度改革文件更是不计其数。如今CDE一年召开新药评审沟通交流会超300次,并着手构建大量技术标准体系。在实际审评中也愈发注重创新性,对真正临床急需、高临床价值创新药(或适应症)开通优先审评通道,审评速度超乎以往。在药监系统之外,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也联手发文,提高2018-2020年期间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费用化部分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升至75%,资本化部分税前摊销比例由150%提升至175%,切实鼓励创新。(2)带量采购压缩仿制药盈利空间,倒逼药企转型2018年12月,第一次“4+7”带量采购大幅压缩了国内仿制药的市场空间、盈利能力及参与者数量。2019年第二次带量采购进一步扩大了覆盖地区,印度仿制药甚至原研药也加入了角逐,国内仿制药企业已无退路。若继续依赖单一品种,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大,企业需要建立丰富的产品梯队,并向更高附加值的创新药转型。(3)医保动态调整促进新药快速放量我国2000年制定了第一版国家医保目录,之后分别在2004年、2009年和2017年进行调整,每次调整间隔时间长且结果影响巨大。若创新药品未能及时赶上医保更新时点,就必须挨个省份尝试争取纳入地方医保,市场放量难度大大增加。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建立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就成为了工作重心之一。2019年8月,医保局完成了第一次动态调整,11月又完成了谈判目录的确定。通过动态调整,近两年新上市的新药也能够有机会加入到国家医保目录中,实现快速上量。例如信达的PD-1产品信迪利单抗在获批不到1年时间内即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在新药快速纳入医保的同时,动态调整也起到了医保资金腾笼换鸟的作用。2019年8月的医保目录更新新纳入148个品种,同时也调出了150个品种。鼠神经生长因子、依达拉奉、长春西汀、前列地尔等临床价值不高且滥用明显的辅助用药被调出。在产品选择的权力上,国家医保局2019年7月起草《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从国家层面叫停省级医保目录调整的权力,杜绝了地方借机调入不合理品种的可能。(4)科创板推出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新药研发耗费大量资金,尤其是进入临床之后,其花费可能高达亿元以上。对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而言,在研产品每进一步往往都伴随着新一轮的融资。2019年科创板正式推出,而医疗保健行业正是其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科创板研发能力强、无需盈利、市场化定价的特殊机制为医药企业的融资带来了便利,有望扶持一批价值突出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走向市场。3.3 药品创新景气度提升为整条产业链带来了投资机遇药品创新投入加大提升了整条产业链的增速,为产业链各个环节带来了投资机遇,包括处于中间环节的外包服务商(CRO、CMO,广义情况下也包括药石科技等中间产品供应商)以及具有创新能力的制药企业。(1)外包成为新药研发趋势外包服务商是药物创新专业化、分工细化的产物,服务于从药物发现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外包服务商通常在药物研发早期就介入项目中,药企的研发投入很快转化为服务商的收入,因此当创新药研发投入增加时,外包服务商首先获益。近年来外包已成为新药研发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新药研发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难、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使用外包供应商有助于帮助药企集中精力、控制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风险。新药的研发平均成本持续上升,2018年单个药物研发成本已达到21亿美元以上;从实验室发现到进入市场周期平均需要10-15年;成功率低,平均5,000至10,000个先导化合物可诞生一个上市新药。根据外包商从事的工作种类,具体可细分为:药物发现与研究CRO(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临床前研究CRO(昭衍新药等),临床研究CRO(泰格医药等),CDMO(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等)。药物发现与研究:持续加码,国内市场开拓、技术更替和模式创新带来新机遇药物发现CRO是国内最早实现国际化服务的CRO行业,龙头企业包括了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尚华医药等。药物发现CRO的增长新动力来自1)国内市场开拓和2)技术更替和模式创新。1)在2010年前国内CRO几乎仅服务于海外药企。近年来随国内药企创新意识提升、新药研发投入增加,药物发现CRO开始越来越多参与到国内研发中;2)技术上发展出多种高效率低成本筛选方式,提升研发效率;模式上为迎合资金较薄弱的创新型企业推出风险共担分成模式,为满足国内部分研发能力较弱药企的研发要求推出从立项设计到试验到申报的一条龙服务(可参考药明康德的DDSU部门)。临床前研究:需求崛起,边际改善明显临床前研究是药品进入临床研究前必须完成的工作,涉及药理、药代、药效及安全性评价等项目。仿制药时代,国内临床前研究的需求偏少且内容简单,而海外药企倾向于信任本土临床前CRO企业,因此国内临床前CRO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这一情况在国内创新需求释放时得到显著改观。临床前研究位于创新药研发产业链上游,国内药企创新研发投入增加后临床前研究需求迅速崛起。目前国内涌现出昭衍新药、苏州药明(药明康德)、益诺斯、华西海圻等龙头企业,均着手拓展产能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临床研究:步入正轨,创新成为新驱动力2015年“722”核查风暴后国内临床研究步入正轨,大量无业务能力的CRO公司退出行业。2016年开始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加速了国内临床CRO的发展。而到2017年后,国内创新药研究带来的大临床试验逐步成为临床CRO的新驱动力。行业趋于正规后随之而来的还有国内外新药临床数据统计服务订单,同样成为临床CRO的重要业务之一。目前国内临床CRO规模较大的企业仅泰格医药一家,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等也涉足该领域。CMO:订单旺盛,海外持续拓展,国内刚刚兴起与药物发现CRO类似,国内CMO也是服务海外药企起家的。在药企轻资产化的时代,更多的研发和生产任务被外包,催生了CDMO(研发+生产)的诞生和成长。目前规模较大的有合全药业(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生物等。小分子CMO的增长动力来自1)海外产能的转移和2)国内需求崛起:1)传统CMO产能多位于欧美地区,因人才结构、研发要求提升等因素逐步向中国转移;2)MAH试点+国内创新药研发推进,使得国内CDMO得以更多介入国内业务。以药明生物为达标的大分子CMO则主要受益于整体大分子生物药市场的发展。(2)国内创新药企业的研发成果开始显现制药企业是创新药物研发最终和最大的受益者,根据企业规模可分为综合药企(恒瑞医药等)和创新型药企(信达、和黄等)。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积累以及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国内创新药企业的研发成果开始显现。2019年,多个来自国内药企的重磅创新药获批上市,后续预计会有更多重要创新药获批,国内新药研发企业陆续进入收获期。由于新药研发周期长,目前国内上市的创新药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还有更多、更前沿的药品处于临床管线中。目前二级市场已对创新药特性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较为客观地对研发管线中的产品给予估值,临床试验表现良好但短期无法为企业贡献利润的在研品种同样可以推动股价上行。04主线二:高端医学影像及耗材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4.1 高端影像仪器:政策鼓励国产创新,进口替代大幕拉开医学影像行业是中国制造2025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制造2025》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选择10大优势和战略产业作为突破点,力争到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就包括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进一步强调发展创新医疗器械的重要意义。配置证放开,市场有望大幅扩容。2018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把一批原先按照甲类管理的大型设备改为按照乙类管理,配置证的审批权由国家卫健委下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其中包括PET-CT等。另一部分从乙类调出目录,无需配置证,比如MRI。政策推动国产高端仪器配置率不断提高。目前多地政府已在采购文件中提出限制采购进口产品,鼓励采购国产设备。核医学分子影像市场——配置证放开激发F18需求井喷,长期看10倍空间核医学成像是通过有选择地测量摄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发出的射线来成像。进入人体循环系统的示踪分子,通过脏器内外活脏器内的正常与病变组织之间的放射性浓度差别揭示人体的代谢和功能信息,也可以通过探测细胞活性的差异,进行癌症的早期诊断。核医学成像设备主要包括SPECT 和 PET两部分。从市场规模来看,PET-CT显影剂即F18-FDG空间更大。我国PET-CT装机量限制了18F-FDG放量。此前由于管控和经济等方面原因,我国PET-CT装机量增长缓慢,到2017年底全国仅300多台。从人均保有量来看,2015年我国每百万人口PET-CT保有量仅0.25台左右,与发达国家超过2台的平均水平相去甚远。PET-CT装机量成为限制18F-FDG放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PET-CT迎配置证放开重磅利好,2020年底装机量翻倍。我们认为国家放开PET-CT审批限制一方面是考虑到现在患者PET-CT检查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随着国内PET-CT设备厂家如大基康明、上海联影、浙江明峰、北京赛诺等崛起,PET-CT设备价格大幅下降。根据《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到2020年底,全国PET-CT装机量达到710台,新增377台。装机量的大幅提升必然带动18F-FDG的放量。而从长期核医学科规划以及发达国家装机量水平来看,我国潜在PET-CT装机量有望达到3000台,较2017年底有10倍成长空间。18F-FDG竞争格局好,国内仅3家批文。目前国内拥有18F-FDG批文的企业只有安迪科(东诚药业全资子公司)、原子高科、上海科兴和江苏华益,其中原子高科和上海科兴均为中国同辐的控股子公司,因此国内实际上只有3家企业拥有18F-FDG批文。但江苏华益是2019年6月才拿到批文,目前尚未产生销售。18F-FDG需要借助核药房网络进行销售,核药房建设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投资大,江苏华益暂时没有核药房网络,短期内难以撼动前两家的地位。18F-FDG市场实际上仍是东诚药业和中国同辐双寡头竞争格局。医院回旋加速器自制18F-FDG将逐步被外购取代。2018年全国18F-FDG市场合计约6亿元,其中中国同辐、东诚药业均在2亿元左右;此外,2017年底全国共有106家医疗机构拥有109台回旋加速器,自己制备18F-FDG,该市场空间约2亿元。从运营成本角度看,自购回旋加速器每天诊断病人超过15例才能回本,而外购则为5例;从安全角度看,自制18F-FDG存在一定安全风险,核医学科主任有外购产品的意愿。因此,我们认为医院自制18F-FDG未来将逐步被外购取代。核药房布局将成为享受18F-FDG放量的核心竞争力。常用诊断性核素锝[99mTc]标药物及氟[18F]-FDG半衰期较短,其中18F-FDG半衰期仅109.77分钟,因此18F-FDG需要由医院核医学科现场制备或企业核药房就近供应。核药房建设壁垒较高:核药房投入资金压力大:单个核药房投入4000-5000万元;核药房建设周期长:核药房需要经过环保部门、国防科工委、药监部门等多部门审批,建设和审批周期约3年时间;核药房占位效应明显:单个核药房辐射4小时车程范围,范围内核医学科将被先布局的企业优先供应,后来者进入难度加大。安迪科通过自建和收购方式加强核药房布局,领先优势明显。截至2019H1,安迪科现有核药房11个,通过收购高尚旗下子公司新增4个,基本覆盖PET-CT装机量高的省份,另外还有17个在建。F18核素显影剂是极佳的蓝海投资领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60亿元。F18核素显影剂是极佳的蓝海投资领域,高门槛决定其竞争格局不会恶化,中国同辐和东诚药业的二元格局非常稳定。目前市场规模约6-8亿,其中1/3安迪科,1/3同辐,1/3医院自制。随着核药房的布局完善,医院倾向于外购F18,未来医院自制部分比例会持续下降。根据PET-CT装机量的未来趋势及检查人数预测,2030年国内F18显影剂市场有望达到60亿元。参照美国的肿瘤发病率和检查渗透率,预计国内的理论市场空间为50亿元。4.2 碘造影剂:关注产品升级换代,进口替代趋势明显碘造影剂市场增速远高于医药行业整体。2018年,碘造影剂样本医院市场规模30亿,同比增16%,远高于医药行业。随着技术进步,影像诊断在临床地位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加速需求释放,以及高端医疗仪器的普及度提高,预计碘造影剂行业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机碘造影剂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二倍体碘造影剂三种,与血液对比分别为高渗、次高渗和等渗,安全性也随之提升。碘克沙醇作为血液等渗碘造影剂,安全性最高,是最新的碘造影剂品种。国内碘造影剂进口替代趋势明显。2012-2016年,全球碘造影剂整体API用量CAGR为6.4%,其中:原研为5.1%,仿制药为16.2%;同期,中国碘造影剂整体API用量CAGR为12.5%,其中:原研为4.8%,仿制药为21.1%。司太立是国内碘造影剂API绝对龙头,收购海神制药后,尽享进口替代红利。司太立碘造影剂原料药布局最全,是市场上唯一规模化生产、销售企业。2018年司太立收购海神制药(行业第二),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议价权进一步提升,将尽享进口替代红利。碘克沙醇是增速最快的碘造影剂品种。碘克沙醇属于第三代非离子二聚体造影剂,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升级换代的方向,2018年样本医院市场规模10.59亿元,增长40%,是规模最大且增长最快的碘造影剂品种。国内碘克沙醇市场集中度高。碘克沙醇技术门槛高,目前国内除了原研企业GE,仅有4家制剂企业(恒瑞、扬子江、北陆药业、正大天晴),和2家原料药企业(司太立、恒瑞,恒瑞有原料药批文但实际仍主要由司太立供货)。碘克沙醇领域,建议重点关注垄断性极强的原料龙头司太立和持续高速增长的制剂龙头恒瑞医药。05主线三:医疗服务消费升级赛道有望长期繁荣5.1 口腔医疗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根据2017年9月卫计委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儿童龋患率成上升趋势,中年人牙周健康不容乐观,老年人口腔状况向好,但平均缺牙颗数仍高达7.5颗。我国口腔疾病患者基数庞大。受“牙疼不是病”观念影响,口腔疾病诊疗率低,2018年口腔科门急诊数为1.561亿人次。牙科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升。受老龄化影响显著,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2018年口腔患者人数6.97亿人。我国口腔医师资源稀缺,人均牙医数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发达国家每百万人口牙医数量大致在500-1000之间,巴西每百万人拥有牙医数达到1495人,为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我国人种和文化相近的日本和韩国分别达到840人和590人。而我国仅137人,拥有巨大的提升空间。5.2 我国口腔医疗即将进入爆发期居民消费能力足以支撑口腔医疗发展。2018年我国人均GDP为9509美元,已经远高于中国台湾口腔医疗快速起步时的1000美元左右的水平;从欧美经验来看,我国口腔医疗也到了快速发展的关口。美国牙科医疗消费市场规模在1967-1981年间增速最快,CAGR达11.44%,在此期间人均GDP由4327美元提升到13943美元;居民口腔健康观念不断提升,随着80、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消费主力对新事物接受程度提高。口腔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口腔医生数量增长提速,从2013年开始增速明显提升;国家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其中《“十三五”卫生健康规划》提出的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口腔保健,以及《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提出的在职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和自主创业显著利好口腔医疗行业发展。5.3 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近千亿,增长确定性强口腔医疗基本不受医药制造业增速下滑影响。2013-2018年医药制造业CAGR为3.10%,而同期口腔医疗CAGR为10.41%,保持快速增长,不受医药制造业增速下滑影响;在整体医药行业受带量采购等政策冲击的背景下,口腔医疗保持快速增长,发展确定性强。我国潜在口腔医疗市场在2000亿以上。自2009年美国口腔医疗消费增速开始低于5%,开始进入成熟期,当年口腔消费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4.13%,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67%,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潜在口腔医疗市场在2000亿以上,而2018年市场规模为960亿元,未来空间巨大。5.4 消费升级下,种植和正畸是口腔行业两座金矿患者的消费能力和医生数量是制约种植和正畸渗透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美国种植起步于1980年左右,彼时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9000美元,相对整个口腔医疗起步时提升了5000美元;2018年上海、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000美元,深圳、苏州、广州、杭州等接近。我国一二线城市高口腔医生密度可支撑种植和正畸发展。北京以每百万人拥有405名口腔医生高居首位,接近一般发达国家500名的水平;浙江、上海、宁夏、吉林也在200名以上;种植和正畸将率先在一二线城市崛起,然后向三四线下沉。我国种植牙潜在市场空间在2000亿左右:2018年我国种植牙数量达到240万颗,同比增长近23%,若单颗按10000元计算,则种植牙市场规模约200亿元;种植牙潜在市场空间在2000亿左右。假设16-59岁中青年人群平均缺牙0.4颗,6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缺牙7.5颗,种植牙渗透率达到1%。我国正畸市场潜在市场空间在2000亿元以上:2017年我国正畸病例大约206万例,同比增长约15%,每例按12000元计算,则我国正畸市场规模在250亿左右;正畸市场潜在市场空间在2000亿元以上。假设错颌畸形患病率在70%左右,5-19岁渗透率在5%-10%之间,20-34岁渗透率在1.1%-2%之间。5.5 口腔产业链:上游高值耗材,下游连锁化口腔医疗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上游为耗材及器械制造商,口腔行业耗材产品种类多,主要分为低值耗材、高值耗材及设备。前者多数市场空间较小,且竞争格局差,后者目前仍以欧美品牌占主导,国产替代率较低;中游目前在国内口腔医疗产业链的占比较低,以传统的各级经销商为主,但近年来国内开始逐渐出现新型的DSO模式;下游就是各类口腔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包括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私人诊所和连锁诊所四大主要类别。当前我国口腔医疗机构处于区域连锁向全国连锁过渡的阶段,整体连锁率较低。 上游:种植和正畸高值耗材和设备上游以种植和正畸领域高值耗材和设备为主。这些领域目前均由进口品牌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大,且单品市场价值高。种植领域主要可以分为种植系统和修复材料;种植系统主要有欧美的Straumann、Nobel、Dentsply Sirona以及韩国品牌Osstem等,国内品牌市占率较低;修复材料主要包括口腔修复膜和骨修复材料,口腔修复膜竞争格局较好,主要是瑞士品牌盖氏,市占率达70%,国内则是正海生物,占比10%,是种植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的国产品牌。种植牙是成功率最高,平均在95%以上,且随时间下降有限,而烤瓷牙15年成功率仅约67%,高成功率加快渗透率提升;种植体是核心,技术壁垒最高。单颗种植牙费用在6000-22000元之间,种植体价格占比约40%,其次是诊疗及手术费用占比25%。设备方面,CBCT在重建后可直接得到清晰的三维立体图像,扫描时间短,X射线剂量小,硬组织成像清晰,极其适合口腔临床应用;CBCT在正畸和种植业务上的高契合度和低购置成本,对于已购置螺旋CT的医院和诊所来说,有很大意愿进行旧设备替换。2012年以前口腔CT行业主要由国外品牌占领,包括Kavo、日本Morita、Dentsply Sirona、科锐等,主要面向病人量大、临床要求高的公立医院,零售价50-150万元;2018年美亚光电市场份额30%左右,零售价约30万元,2013年到2018年销售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6%,主要面向民营专科医院和口腔诊所。 下游:各家跑马圈地,品牌连锁率提升我国口腔医疗服务提供方主要有4个,分别是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连锁口腔诊所、个体口腔诊所。口腔专科医院水平最高,拥有大量知名专家,服务范围可辐射全国,代表如华西口腔医院、北大口腔医院等;二级及以上医院均设有口腔科,服务人群为附近3-5公里居民;大量口腔诊所以基本的“拔、镶、补”为主,其中连锁口腔诊所可开展正畸、种植等高附加值项目。民营口腔专科医院数量增速高于公立,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口腔医院通过开展正畸、种植等高附加值诊疗项目,整体利润率高,在所有专科医院中仅次于眼科医院。我国口腔连锁处在区域向全国过渡的时间,各家连锁企业均在跑马圈地,持续扩张。通策医疗在浙江省内以杭州口腔总院为中心旗舰医院,推广“区域总院+分院”的模式,快速布局基于医生合伙人的“蒲公英计划”,参与发起的通策口腔医疗基金定向投资北京、武汉、重庆、成都、广州、西安六家大型口腔医院,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打造存济口腔品牌,加快医院网点布局向全国辐射。06投资策略2018-2019年以来,行业政策方向已经明晰,我们预计2020年仍然处于行业政策密集推广的阶段,建议回避受政策压制领域,坚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景气细分龙头,从分化中寻找散落的遗珠。主线一:创新产业链,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审批环境的改善,中国医药行业迎来自主创新的收获期,同时激活了CRO、CMO等相关外包产业链,重点推荐药石科技、凯莱英、安科生物、海辰药业、科伦药业;主线二:高端医学影像产业链,受益于大型设备配置证松绑,尤其是相关显影剂耗材将持续充分受益,重点推荐核医学龙头东诚药业和碘造影剂龙头司太立;主线三:医疗消费升级赛道,包括口腔医疗、眼科、医美、体检等医疗服务及相关设备耗材领域,重点推荐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建议关注美亚光电。07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在当前医保资金偏紧的背景下,控费和降价等一系列政策对行业整体增速将构成一定程度的冲击,并且不排除出现负面政策力度大于预期的可能性,因而行业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对于创新性生物医药企业来说,研发中的产品决定了公司的核心价值。如果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将会对公司长期价值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3)环保风险:医药制造企业,尤其是原料药生产企业普遍污染性大,对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处理要求高。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若环保方面出现问题,则对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文章来源:平安研究)

莫知其终

mRNA及疫苗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前言:2020年初,全人类在猝不及防中坠入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导致的至暗时刻。在这场危机中,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均在在社会和经济各方面都遭受了严重打击,无一幸免。据IMF预测,2020年和2021年,各国GDP损失将达到惊人的12万亿美元。疫苗被公认为对抗传染病的终极武器。新冠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大药企和科研机构纷纷投身疫苗研发领域,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竞速赛。疫苗研发一般需要8至10年,而针对本次疫情,世卫组织希望能在12-18个月内研发成功,因此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5条主要技术路线同时登场,呈现出精彩绝伦的“华山论剑”场景。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共有17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作为核酸疫苗一种的mRNA疫苗也惊艳亮相、备受瞩目,据统计,已进入临床阶段的基于mRNA技术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情况如下:mRNA技术是近年来崛起的生物技术。世界mRNA“三巨头”之一的Moderna公司自2020年1月11日启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3月23日即进入I期临床,5月8日进入新药调查申请(IND),研发速度惊人。虽然尚无基于mRNA技术研发的疫苗获批上市,但mRNA技术却广受国际制药巨头的追捧和投资者的青睐。那么,mRNA技术究竟是不是革命颠覆性技术?mRNA疫苗可否成为制药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国华君为您揭开mRNA疫苗的神秘面纱。1关于mRNA的科普知识(一)何谓mRNA和mRNA疫苗mRNA 又被称为信使核糖核酸,其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即复制处于细胞核中的DN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再转录到细胞质中,并翻译成蛋白质。由于目前人类90%以上的疾病与蛋白质相关,基于mRNA的特性,因此mRNA成药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mRNA 疫苗是基于mRNA指导蛋白合成的特性,首先在体外设计合成含有编码特定抗原的mRNA 序列,经过必要修饰和纯化等加工,然后通过不同的递送方式递送至人体细胞内,直接表达翻译刺激细胞产生抗原蛋白,通过模拟病毒感染引发机体体液和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免疫保护的疫苗产品。 20 世纪 90年代,美国科学家 Jon Wolff的团队将体外合成的mRNA注射至小鼠骨骼肌内,通过检测发现其在细胞内可表达特定蛋白生成,产生免疫反应,mRNA疗法随后开始 得到研究应用。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所限,虽然发现mRNA可发挥类似疫苗的作用, 但因其存在高免疫原性和低稳定性,安全性不能可靠验证,有效递送亦为难题,且生产制备亦存在较大局限性,故mRNA疗法逐渐遇冷。近年来,随着 mRNA 合成、修饰和递送技术的发展,其稳定性和翻译效率大幅提高,免疫原性逐步可控,故重获业界高度关注,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mRNA疫苗作用原理示意图(二)与其他疫苗相比的特点与传统疫苗和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存在以下优点:1、研发周期短、研发成本相对较低。传统疫苗基本需要8年以上研发周期,耗费2-10亿美元的研发成本,DNA疫苗研发周期有所缩短,但一般也需4-7年,而mRNA疫苗研发周期在一年左右,研发成本可控制在2亿美元以内;2、安全性高。mRNA疫苗进入体内会经历自然降解过程,副作用能得到更精确控制,不存在整合、诱导基因突变和外源性病毒感染风险;3、水溶性较好,更容易成药;4、设计性强,可呈递多种抗原,可靶向递送至DC细胞;5、可快速制备,通常传统疫苗的生产至少需要6个月时间,而mRNA疫苗由于高产量的体外转录反应和快速制剂的特点,在实现标准化生产的情况下30天内就可产成,疫苗的时效性在应对突发疫情尤其是病毒变异时分外重要。(三)mRNA疫苗产业化技术壁垒要制备安全、高效及质量可靠的mRNA疫苗,目前主要面临两个难点和痛点:一是合成与纯化有足够蛋白表达量的mRNA,二是mRNA在体内的有效靶向递送。1、合成与纯化要实现mRNA疫苗的临床转化,制备出用于转录的质粒 DNA的免疫原性、翻译效率和稳定性十分重要,位于蛋白编码序列两侧的5UTR和3UTR直接影响mRNA的翻译效率和稳定性并决定疫苗的效果,一般通过修饰5UTR和3UTR结构增强mRNA 疫苗的半衰期、延长疫苗作用时间,添加5’帽子结构(Cap)和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结构以增强 mRNA 疫苗的稳定性,使其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较长时间保持全部生物活性,最后还要进行纯化,去除杂质。2、有效靶向递送对于mRNA疫苗而言,两个关键因素决定其有效递送:一个是避免体内普遍存在的高活性RNase使其快速降解;另一个是克服细胞膜屏障与体内的靶向递送。体内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使mRNA疫苗进入体内后较少被DC细胞摄取,而细胞膜阻碍带负电的大mRNA分子被动扩散到细胞质中。脂质体递送是目前最常用的 mRNA 疫苗递送手段。常用的脂质体主要包括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 (lipoplex,LP)、脂质体聚合物(lipopolyplex,LPR)、脂质体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LNP)、阳离子纳米乳(cationic nanoemulsion,CNE) 等。作为 mRNA 药物的核心技术与门槛之一,先进制剂和递送方案的技术较量,从mRNA 药物出现至今仍然方兴未艾。mRNA制药巨头和国内现金企业的递送技术如下表所示: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9 月 30 日,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学者联合麻省理工开发了一种能够设计和制备 mRNA 药物递送载体的平台技术,通过这个平台,技术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脂质纳米粒载体,可以用来递送对抗癌症的 mRNA 疫苗。这个新型 mRNA 疫苗递送系统被认为是第 3.5 代 RNA 药物递送系统。因为之前第 3 代系统主要侧重于不同组织和细胞的蛋白表达量和载体毒性,而这次报道的递送系统不单是提高蛋白的表达量,还能够促进 STING 信号通路介导的免疫细胞活化。总之,尽管目前有很多种mRNA合成与递送的策略,但大部分mRNA疫苗在研发中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稳定性、半衰期短、体内毒性大、靶向性差、转染效率低等问题,有待行业专家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四)mRNA 疫苗主要应用领域与常见预防性疫苗不同,mRNA技术目前主要发展方向在于治疗性疫苗。由于 mRNA 可快速、个性设计和合成的特性,其也成为精准医学背景下个性化疫苗的良好解决方案,尤其是对异质性极高的癌症类疾病。除免疫治疗外,mRNA还可以直接表达用于治疗疾病的功能蛋白、靶向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充当细胞治疗过程中的基因编辑手段等。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下:2mRNA行业竞争情况(一)国外企业1、Moderna Therapeutics:Moderna 公司是一家美国企业,创立于 2010 年,创始人团队来自哈佛,被称为 mRNA 药物开发的先行者。公司mRNA 药物研发涵盖传染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罕见遗传疾病等领域。从公司研发管线看,公司在研的23个项目中的15个已进入临床研究,进度最快的疫苗为针对实体瘤的治疗性肿瘤疫苗mRNA-4157 与针对巨细胞病毒的预防性疫苗 mRNA-1647,处于临床Ⅱ期。针对本次新冠疫情的mRNA-1273疫苗原计划于7月进入Ⅲ期临床,并与以色列签署了疫苗出口协议。公司研发管线如下:2、BioNTechBioNTech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是欧洲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该企业搭建了四大技术平台,为mRNA疗法平台、细胞与基因疗法平台、蛋白质疗法平台和小分子疗法平台,涵盖肿瘤、传染病和罕见疾病等治疗领域,而其临床管线则主要集中在mRNA 肿瘤治疗方面,其中与Genentech 公司联合开发的个体化 mRNA 肿瘤疫苗 iNeST(BNT122) 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治疗转移性黑素瘤进展最快,处于临床Ⅱ期。在新型冠状病毒mRNA 疫苗研发方面,BioNTech 新冠病毒候选疫苗BNT162 与辉瑞、复星医药分别达成开发合作协议,目前与辉瑞的合作已完成临床Ⅱ期实验。公司研发管线如下:3、CureVac AGCureVac 成立于 2000 年,总部位于德国蒂宾根,2011年开始首个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开发工作,是mRNA“三巨头”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公司拥有 4 种 RNA 技术平台:RNActive、RNArt、RNAntibody和RNAdjuvant,专注于开发针对肿瘤、罕见病和传染性疾病的疗法mRNA 疗法。目前公司针对黑色素瘤等的肿瘤疫苗 CV8102、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疫苗CV9202 和针对狂犬病病毒的预防性疫苗CV7202 均已进入临床Ⅰ期,新冠病毒疫苗则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原计划于2020 年 6-7 月申报进入临床试验。6月,有消息称德国政府将入股Curevac,以防止其离开德国;7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发文称,特斯拉将为CureVac建RNA微型工厂。公司研发管线如下:除以上三家最具代表性的mRNA企业外,国外尚有TranslateBio and Inc.、eTheRNA Immunotherapies、ethris GmbH、Argos Therapeutics, Inc、In-Cell-Art、Tiba Biotech、Arcturus Therapeutics Holdings Inc. 、ArbutusBiopharma Corporation、acuitas therapeutics等知名mRNA公司,在合成、递送等领域各有专长、较为突出。(二)国内企业 国内从事mRNA研发的企业屈指可数,且几乎都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mRNA较高的风险与较低的成熟度无疑首当其冲,而国内过去几年内热衷于仿制药研发也影响了在mRNA领域的投入,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却已经在mRNA领域建立了较高的知识产权专利壁垒,对我国mRNA药物领域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力。1、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斯微生物于 2016 年在上海张江药谷创立,专注于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脂质多聚物纳米载体技术平台(LPP/mRNA)进行创新mRNA 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治疗领治疗领域包括癌症、传染病、蛋白缺陷类疾病和遗传病等治疗领域。其第一个产品管线SM-Neo-Vac-1,是一款针对晚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新抗原个体化mRNA疫苗。斯微生物目前已经与上海长海医院、上海东方医院、郑大一附院、瑞金医院等多家国内三甲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已经开展了部分科研临床研究。公司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和西藏药业合作,快速推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目前处在临床前研发中。2、太仓美诺恒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美诺恒康成立于2013年,其技术特点是从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寻找靶点,开发通用治疗型疫苗。其mRNA肿瘤疫苗在一年多内完成了概念验证(Proof of Concept),在临床前动物药效学实验中,对胰腺癌、直肠癌和肝癌等肿瘤取得了良好的抑制生长效果。3、上海蓝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蓝鹊生物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mRNA药物早期创新研究,创始人团队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2020年2月,其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附属中山医院林金钟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徐颖洁团队在新冠病毒mRNA疫苗研究方面声称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病毒样颗粒的表达。4、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艾博生物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基于核酸(siRNA, mRNA,DNA)的新药研发,目标疾病包括癌症和传染病。公司创始人在核酸药物研发领域有多年的经验,其设计的多个药品在美国已经入临床试验阶段。2020年5月,与上市公司沃森生物共同合作开展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并实施商业化生产。5、珠海丽凡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珠海丽凡达成立于2019年,拥有自主mRNA生产和药物递送平台,在药物设计、生产和制剂递送方面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公司前期积累了不少疫苗开发经验,其研发进展最快的mRNA狂犬疫苗项目,目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2020年2月,丽凡达宣布,其于春节期间完成研制的首批mRNA新冠病毒疫苗标准样品检测到了目标抗体的产生,已于2月1日交付国家相关权威单位进行动物试验和药效验证。6、深圳厚存纳米药业有限公司厚存纳米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建设纳米递送、mRNA合成、疫苗转化三大平台,创造人为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具有10年以上mRNA纳米递送技术开发经验。其以自主创新研发的LLLRNA纳米递送技术为核心,逐步实现技术产业转化,技术的应用场景包括肿瘤疫苗、CART疗法、传染性疾病疫苗、罕见病治疗、基因编辑等,目前已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与香港大学、深圳先进研究院合作密切。3mRNA行业合作情况(一)国外合作情况正如BioNTech的首席商务官Sean Marett先生而言:“现在,所有的医药企业都在关注mRNA。”的确,全球十大制药公司中,辉瑞、罗氏、强生、赛诺菲、默克等一半以上的企业都通过合作的方式在mRNA疫苗方面进行深度布局,国华君整理了近年来全球著名制药公司与mRNA疫苗合作的案例如下:(二)国内合作情况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内上市制药企业亦掀起与mRNA公司合作开发疫苗的热潮,据国华君统计,主要案例如下: (三)合作良好进展1、辉瑞与BioNtech(BNTX.N)共同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BNT162b1取得了初步临床数据,表明可以耐受性良好的剂量给药,并产生剂量依赖性免疫原性。2、2020年6月26日,艾博生物联合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沃森生物共同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ARCoV),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也是全球首个完成动物攻毒实验后进入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3、康哲药业(00867)联营公司西藏药业(600211)与斯微生物合作开发的新冠mRNA疫苗的药效学研究均已完成,预计近期开展临床试验。4mRNA企业价值几何由以上合作金融条件可见,全球药企与mRNA企业的合作往往采取“预付款+权益投资+里程金+小额提成”的模式,根据项目价值,依据行业市场价, 首付款额度为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不等,里程金额度则以亿计,销售提成比率则在3-10%之间。可以说,mRNA企业的一项技术创造的商业价值并不亚于一款创新药。我们还会发现,资本市场对mRNA企业的认可从某种程度而言体现了其未来的价值。Moderna 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021万美元,但由于研发费用高达4.96亿美元,全年亏损5.11亿美元,2017—2019年累计亏损11.53亿美元,但目前公司市值超过227亿美元。BioNtech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09亿欧元,研发费用高达2.26亿欧元,全年亏损1.79亿欧元,2017—2019年累计亏损达3.13亿美元,但目前公司市值超过143亿欧元。那么mRNA企业到底价值几何?我们直接上数据。国华君整理了mRNA领域重要融资情况供诸位看官们参考:5疫苗行业分析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路线,mRNA技术具有巨大的产业转化潜力,而要想了解mRNA疫苗未来的市场空间有多大,我们不能不了解疫苗行业的整体情况。 (一)全球疫苗市场简况1、总体规模疫苗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制品。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数据,2019年全球疫苗销售收入市场规模约为529亿美元,2014年-2019年年均复合增速约9.1%,未来将略有放缓,复合年增长率为6.1%,预计2030年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总额将达到1,010亿美元。但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业界预计可能带动数百亿美元的疫苗新增市场。疫苗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对新疫苗的开发支持、民众对接种疫苗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制药企业的创新研发。2、企业竞争格局世界范围内,由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多,生产技术要求高、审批销售环节监管严,疫苗行业存在较高进入壁垒,呈现出高度的行业集中。2019年,全球四大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赛诺菲、默沙东、辉瑞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势。3、2019年全球销售前十疫苗2019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重磅疫苗均来自于四大疫苗巨头,具体厂商、品种、销售额如下图:由以上数据可见,2019年全球销售额前十的疫苗销售额达到全球疫苗销售总额的42%左右,呼吸系统疫苗占比在十大疫苗销售额中达到62%,其次是HPV疫苗,达到17%,带状疱疹疫苗约为11%。(二)国内疫苗市场简况 1、总体规模国内人口基数庞大,疫苗市场巨大且活跃。由于行业门槛高企,研发、注册、生产、流通、接种各环节监管又十分严格,疫苗市场部分产品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按销售额计算,国内疫苗市场总规模由2014年的233亿元人民币增至2019年的42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2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国内疫苗的实际和预测销售收入情况具体如下:从批签发数量看,国产疫苗远高于进口疫苗,占比一直稳定在95%左右。进口疫苗占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国内严格的疫苗监督管理体系和相对较低的消费水平。但随着PCV13和HPV疫苗等重磅创新疫苗获批,进口疫苗的批签发量有逐步上升的趋势。2、企业竞争格局与全球疫苗市场形成寡头竞争格局的状况大相径庭,国内疫苗行业集中度较低,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国内主要疫苗生产上市企业有康希诺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沃森生物、远大医药、复星医药等,另长春高新、华兰生物等企业也涉及疫苗业务。根据中检院数据,我国本土疫苗企业合计32家,但有批签发4种(含)以上疫苗的企业只有5家,占比16%,有2-3个疫苗品种的8家企业,占比25%,19家企业只有1个疫苗品种,占比59%。从市场份额看,进口疫苗厂商占比40%左右,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占比20%左右,其余40%市场份额则被其他本土企业瓜分。3、2019年国内销售前十疫苗由以上数据可见,2019年国内销售额前十的疫苗销售额达到疫苗销售总额的52%左右,HPV疫苗占比在十大疫苗销售额中达到44%,其次是呼吸系统疫苗,达到32%,狂犬病疫苗约为10%。(三)国内疫苗市场趋势展望1、产品迭代加速、技术创新明显。近年来全球疫苗市场持续增长,但同时疫苗低频消费特点导致了同类型产品间竞争激烈,因此产品迭代趋势明显,亚型的扩充、使用人群拓宽、更强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多联多价疫苗等需求呼之欲出,而 mRNA疫苗的特点将会使其在创新中占据突出优势。2、新兴市场用量增长成为全球疫苗市场的推动力。新兴市场国民接种疫苗的意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以13价肺炎疫苗为例,美国接种率达95%以上,而中国则不到5%。但本次新冠疫情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中国人的健康观念,预防意识大大提升,无疑将推动国内疫苗行业向好发展。3、行业发展在鼓励和监管下走向规范集约。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投入;2018年9月《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提出用3到5年的时间,显著提高疫苗生产集约化水平,鼓励企业联合重组,解决疫苗企业过多过滥的问题;自2019年12月实施的《疫苗管理法》规定要通过市场化手段,逐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结论综上,鉴于:1、疫苗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2、国内疫苗技术相对落后,mRNA技术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3、国外先行企业将对mRNA新药研发搭建越来越高的专利壁垒,国内掌握核心合成和递送技术的mRNA研发企业较为稀缺;4、打破国外mRNA新药研发主动权,实现进口替代刻不容缓。寻求国内mRNA行业优秀投资标的,加大对mRNA合成与递送的产业研究和投资力度,对投资机构而言,是一项有着长远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来源:生物制品圈

吹煦呼吸

生物技术投融报告:178起投融资、24家企业IPO,5大赛道蓄势待发

在很多人的预测中,2019年将是困难的一年,2018年的资本寒冬带来的“冷空气”还将持续。但从动脉网日前发布的《2019H1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报告》来看,2019上半年730个项目融资超2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寒冬早已被驱散,医疗健康产业似乎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在生物、医药领域,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基因检测领域的热度在保持几年之后仍然榜上有名;但在国外,再生医学、基因工程、生物材料等成为医疗健康产业创新的代表。国内外的投融趋势似乎开始出现较大差异。我们选取了上半年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投融数据,对国内外数据进行了对比,从投融资差异中寻找可能存在的投资新方向。老规矩,从数据中洞悉未来。178起融资、24家企业IPO2019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共有63起融资事件,总计融资额16.45亿美元。在我们统计到的海外企业中,一共有115起融资,融资总额54.08亿美元。此外,国内生物技术领域还发生了7起IPO事件,总计IPO募资14.03亿美元;国外总计17起IPO,总计募资11.94亿美元。从数据来看,国内2019年上半年的投资风向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化药、生物药,以及基因检测仍然是投资最热门的领域,融资金额、融资频率最高。化药总计融资57003.37411万美元,16家企业完成融资;生物药48135.7069万美元,16家企业完成融资;基因检测(包括仪器、设备、检测和分析)31016.88567万美元,15家企业完成融资。 大体上看,上半年国内的融资风向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仍然围绕精准医疗继续布局。通过融资金额在各个轮次的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资金投给了A轮及其以后的企业。天使轮、Pre-A轮融资总计仅获得融资1042万美元,占整体的0.63%。融资金额前十企业中,大部分都是老面孔而国外,生物药和化药仍然是投资主流,36家生物药企业总计获得融资163167.612万美元,是融资总额最高的领域,而19家化药企业则总计获得融资98690.42万美元。这两个领域的热度已经持续几十年,但相比之下,另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值得关注。2019年上半年,基因治疗领域共有13家企业获得融资,融资总额124786.2982万美元,仅次于生物药。不过,基因治疗企业的平均融资额为9598.946015万美元,是生物药企业融资额的两倍。 在融资排行前10的企业中,有4家是基因治疗企业。毋庸置疑,基因治疗正是国外当下生物技术创投中的当家花旦。哪些领域值得一看1、RNA药物研发获资本和巨头关注生物药和化药是亘古不变的投资热点,这两个领域的投资热度已经在国外持续了近30年,国内从2012年左右开始了药物创新领域的投资。从小分子靶向药到抗体,不断迭代的技术使得这两个领域不断的焕发出生命力。在抗体领域(比如PD-1)前期布局结束后,这个领域进入收割和市场化阶段。但除了PD-1,还有大量的抑制剂通路有待挖掘。尽管目前尚未出现下一个“PD-1”,但科学的突破仅仅是时间的问题。而对药物领域的早期投资而言,RNA药物或许值得关注。2018年,先后两款RNA药物获批为这个领域带来突破,随后,这一领域的融资也开始走热。2019年4月,专注于RNA调控相关的药物研发的Panorama获得3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其投资方包括WI Harper Group、德联资本、真格基金、中经合鲁信创投基金。Arrakis也在同一个月完成7500万美元B轮,该轮融资由venBio、Nextech Invest共同领投,药明康德、Omega Funds、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GV、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以及Arrakis的A轮投资者也同步参与。在资金的助力下,Arrakis将基于其靶向RNA的创新小分子药物平台,推进产品管线的研发,加速药物进入临床。5月,Twentyeight-Seven Therapeutics获得了知名风险投资机构Sofinnova Partners以及Osage University Partners追加的的1775万美元投资。早在2018年9月的A轮融资中,MPM Capital、诺华创业基金、强生创新(JJDC)、Vertex Ventures HC、Longwood Fund、Astellas Venture Management总计向其投入了6500万美元。截至目前,该公司A轮融资的总额达到8275万美元。 RNA疗法的升温得益于2018年,这一年被成为RNA疗法元年一点也不为过。8月,Alnylam的产品Onpattro获得美国FDA批准,成为RNAi现象被发现整整20年以来获准上市的首款RNAi药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2月,RNA疗法公司Moderna Therapeutics公司IPO募集6.043亿美元,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生物技术IPO。2019年7月初,Skyhawk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默沙东(MSD)公司达成研发合作协议。Skyhawk公司将使用其SkySTAR技术平台帮助默沙东公司开发靶向RNA剪接的创新性小分子,作为治疗某些神经疾病和癌症的潜在新方法。迄今为止,Skyhawk公司已经与包括渤健(Biogen)、武田(Takeda)、新基(Celgene)和默沙东在内的多家大型药企达成合作协议,显示出业界对该公司靶向RNA剪接的小分子药物开发平台的关注。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发布的报告,2018-2025年,全球反义RNA和RNAi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将以8.6%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8.1亿美元,RNA药物研发将在未来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领域值得关注呢?我们又对各个领域的平均融资额进行了计算。2、细胞治疗领域风起云涌国内外的平均投资额分布大有不同,但却在细胞治疗领域出现了交叉点——两地的平均融资额都处于较高排名。国内细胞治疗行业总计融资16620.58772万美元,平均融资额为2374.369675万美元,排名第4位;国外细胞治疗行业融资总额为78858.1万美元,平均融资额为7885.81万美元,排名第3位。细胞治疗行业受到关注与诺华和凯特的细胞治疗产品先后获批密不可分。但这两款产品上市后,并没有拿出漂亮的销售数据。其高昂的价格一直备受争议,准备了长久的医保支付最终也无疾而终。那么,为什么细胞治疗还被这么多人关注呢?动脉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目前上市的两款产品都还未能满足临床的真正需求,市场还可以被视为空白。价格贵、适应症局限,这是目前两款已经获批的细胞治疗产品所面临的瓶颈。如果能够在这两方面取得突破,创业公司很容易脱颖而出。不仅如此,在这个领域巨头药企和创业公司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线,无论是单独做上市还是最后被巨头药企并购,对创业公司来说都是比较好的退出渠道。此外,既然市场上已经有产品获批,说明细胞治疗的机制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验证,审批制度已经完善。对于想进入的企业而言,不必担心因审批机制和安全性等因素带来的未知性。在国内,尽管还未有企业正式开始细胞治疗临床试验,但鉴于美国已经有产品上市,NMPA也势必会开始相应的临床试验标准建立。诺华产品上市不久后,NMPA就开始了相应的意见征集工作,目前已经有细胞治疗产品陆续进入临床审批阶段。目前国内大范围的细胞治疗产品都是以CAR-T治疗为主,几乎所有企业都是在进行CD-19靶点针对血液瘤的产品申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CD-19是目前CAR-T唯一获批的靶点,无论是在临床试验还是在审批上,都可以有所参考。但事实上,国内细胞治疗企业大多数也都在布局异体治疗和实体瘤治疗产品,这两个方向会是CAR-T治疗下一步竞争的壁垒。大部分企业希望依托CD-19去获得市场领先地位,但他们还需要为下一步突破早做准备。3、上游企业:需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试剂原材料包括动物模型、细胞模型、动植物细胞培养基等原材料和试剂。尽管该领域的平均融资额在国内未能名列前茅,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领域在国外的平均融资额高达9590万美元。 试剂原材料是整个生物技术的上游产业,但目前国内大部分使用的都是进口产品。以最常见的试验动物小鼠为例,全球最大的模式大小鼠中心是美国的Jackson Laboratory,可提供约1万种模式小鼠品系。我国小鼠开发和应用的整体水平在本世纪初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对于这一类的基础研究项目,如果有好的国产产品,进口替代将成为趋势。国内市场的空白也为具有高技术壁垒的企业提供了机遇。比如此前动脉网报道过的集萃药康,依托自建的中国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集萃药康完成了国内第一个条件性小鼠品系研发,建立了与国际接轨、标准共享、高质量要求的小鼠应用与产业化基地。 2019年6月3日,集萃药康完成1.6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其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国药控股。如今集萃药康的规模已经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二。4、无细菌不健康,微生物治疗微生物治疗是目前国内相对空白的领域,但在国外关于微生物的治疗研究早已兴起。当然,这里所指的微生物治疗并非抗生素类产品,而是基于对肠道微生物的调控来实现对疾病的干预。 二代技术的诞生极大的推动了微生物组学的发展,其中最经典的要数人体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一系列发现,肿瘤免疫、代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所有与代谢免疫相关的疾病都与人体肠道微生物存在关联。 在微生物治疗的适应症选择中,肿瘤免疫是兵家必争之地。《Science》已陆续发表的第五篇肠道微生物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文章。五篇重磅连起来,几乎坐实了肿瘤免疫疗法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性。 在国外上半年获得融资的5家企业中,有4家的管线中包含了肿瘤免疫治疗产品。其中,百时美施贵宝(BMS)与Vedanta Biosciences共同开展一项临床试验合作,评估百时美施贵宝的PD-1免疫检查点药物Opdivo与Vedanta的微生物组候选药物VE800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癌症的疗效。百时美施贵宝还计划对Vedanta进行财务投资。 除了肿瘤免疫,代谢性疾病也是目前微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Second Genome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产品已经进入一期临床。此前动脉网在对微生物行业的一次研究中发现,除了OrbiMed 、Seventure Partner等风投机构以外,罗氏、强生、武田、礼来、辉瑞、BMS等一众巨头药企也在参与其中。 尽管尚未有产品上市,但科研界的一个又一个发现点亮了微生物治疗的行业前景,肿瘤免疫、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肥胖……这些病种的治疗药物或市场空白,或市场量级巨大,微生物治疗的投资热度也在随着研究的突破升温。5、基因治疗:国外平均融资额接近1亿美元基因治疗被放到了最后,因为这个领域太值得说一说了。2019年上半年,国内基因治疗领域2家企业共融资3369.743428万美元,平均融资额1684.871714万美元。这个数字不算诱人。但先不着急,我们再来看看国外的数据。 2019年上半年,国外共有13家基因治疗企业完成融资,总计募资124786.2982万美元,平均融资额9598.946015万美元。这是上半年平均融资额最高的领域。 此外,大药企的一系列收购也为基因治疗的研究热度再添了一把火。2019年3月,百健(Biogen)宣布8.77亿美元收购Nightstar Therapeutics,旨在扩大百健在临床阶段的眼科产品线。而在大约10天前,罗氏就以50亿美元收购了基因疗法新锐Spark Therapeutics。值得注意的是,被收购的这两家公司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案为主打产品。诺华在2018年4月收购AveXis获得了其基因治疗产品Zolgensma,该产品已在2019年5月获批上市。这是第一款用于治疗小儿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基因疗法产品,定价为212万美元。 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的发展有相似之处,最早的临床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早期的技术限制和对疾病的认知不足,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一直不如人意。而随着基因剪切、病毒载体等基础技术的完善,人们对疾病、组织认知水平的提升,基因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都开始走向成熟。Luxturna、Zolgensma的获批给了行业极大的鼓舞。在经历30年的挫折后,基因治疗技术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人类突破各种遗传性和获得性疾病的有力武器。遗传学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也是目前生物和化学药物研究难以突破的领域。 根据国际顶级智库Jain PharmaBiotech的《2018全球基因治疗研究报告》,全球有超过183家公司正在从事基因治疗研究,数量是1995年的4倍多,并且有超过2000个临床项目。 在以上提到的几个领域中,微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是比较特殊的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的创新已经在国外兴起,且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相比之下,国内市场还相对处于早期,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跟进的领域。对于具有技术能力的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切入的领域(当然不是指技术门槛低),行业竞争者比较少,或者都还处于相当小的量级。对于投资者而言,尽管早期技术的投资有相当大的风险,但对于习惯早期布局的投资机构而言,当下或许正是布局的最好时机。相比之下,细胞治疗则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国外产品已经上市,尽管国内还没有产品正式进入临床,但企业数量已经进入喷井,竞争即将进入白热化。几家已经拿到临床批件,已经进入受理程序但是对企业暂时取得了领先优势。港股和科创板开放,带来国内生物技术企业上市潮上半年,由于科创板开放和港股开放带来的福利,国内生物技术企业IPO数量喜人。7家公司IPO,总计募资14.0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2亿美元。7家公司中,5家公司通过港股上市,无疑,港股的开放为生物技术企业提供了福利。2019年6月13日上午,筹备已久的科创板正式宣布开板,微芯生物成功成为科创板生物医药第一股。港股和科创板的开放,使得国内生物医药企业迎来了IPO数量突破,随着科创板的开放,在港股和科创板的双板加持下,生物技术企业有望再次迎来上市数量的突破。IPO企业情况再看国外,上半年有17家公司IPO,大部分集中在B轮和C轮。17家企业总计募资11.94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募资0.7亿美元。尽管相比港股和科创板,纳斯达克有更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国内IPO募资价格更加可观。精准化是趋势尽管前几年相当火热的基因检测领域在国外遭遇冷门,但从国内来看,得益于政策推动和新应用领域的探索,基因检测领域的融资总额还相对可观。我们也可以看到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疾病的治疗研究领域,围绕未满足医疗需求。但无论是诊还是疗,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医疗解决方案都在趋于精准化。不仅仅是肿瘤,未来精准医疗的理念应该是应用到整个医疗保健环境中,针对医疗为满足需求的疾病治疗手段、基于各种疾病的精准诊断和分型、基于特定疾病的精准治疗都将值得关注。

事若不成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发布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医药产业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长周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决定了其聚集化发展的特性。以园区的形式聚集,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目前,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并形成了诸多生物医药聚集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长三角区域、珠三角区域以及环渤海区域三大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生物医药园区凭借其在产业聚集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汇聚技术、资本、人才资源,促进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逐步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行业相关概述、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现状、生物医药产业园竞争格局、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六大方面剖析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为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参考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PART1:产业园行业相关概述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PART2: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现状生物药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医药产品。2018年的十大畅销药物中,八种为生物药,其中包括7种抗体药物,1种疫苗,该八种生物药的销售收入占2018年十大畅销药物总销售收入的82.5%。凭借生物药卓越的疗效、生物科技的显着发展以及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将进一步增长至1.78万亿美元。PART3: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近年来,受益于政策利好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随之发展。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产业总产值达1.82万亿元,同比增长16.95%。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将突破2.5万亿元。PART4: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格局根据《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显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和济南高新区位列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五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综合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均位列第一,领跑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PART5:生物医药产业园典型案例分析固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位于大广高速以西,固安高新区域内。在产业选择方面,固安肽谷生物医药产业园顺应生物医药产业高速发展的趋势,构建以单克隆抗体与治疗性疫苗为特色产业,以生物诊断试剂、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为支柱产业的产业体系,覆盖生物医药临床前研发、中试,及绿色无污染、经济效益显著的高端制造,构建集生活、办公、休闲、文化于一身的国际性园区,树立人文、生态、花园式科技园区标杆。PART6: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及前景预测近年来,受益于政策利好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十分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将达到5.84万亿元。本文仅展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下载《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http://wk.askci.com/details/89f414a9d49c4bc087b081868a9e0905/

乱也

医药CRO行业深度报告:在生物科技浪潮中焕发生机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一、现状:MNC/CRO 深度绑定,TOP 9 地位难以撼 动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孤儿药 法案》和《Hatch-Waxman 法案》在 80 年代陆续施行有力促进了创新药研发,医药外包服务行业 开启了蓬勃发展时代。经过三十余年的历程,CRO 企业已经成为医药研发产业链的中坚力量,在 MNC(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跨国医药企业)和 Biotech(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产品早期开发、临床试验、商业 销售和代工生产等方面都已不可或缺。1.1 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呈现“两超多强”格局 受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同时叠加 2010-2012 年专利悬崖达峰压力,全球医药研发支出紧 缩,CRO 行业出现并购整合浪潮,以 Aptiv Solutions/ICON、Theorem/Chiltern、WIL Research/Charles River 和 Covance/LabCorp 等并购为标志性事件。随着16-17年Quintiles/IMS、Chiltern/LabCorp和inVentiv Health/INC Research合并的完成, CRO 行业竞争格局愈发清晰,形成“两超多强”局面。其中,LabCorp 凭借 Covance&Chiltern 与 IQIVA 共同占据行业绝对领先位置;Syneos、PPD 和 Charles River 等 7 家公司体量大致相当, 形成第二梯队,大幅领先于 CliTex 、BioClinica 等中型 CRO 公司。整体来看,行业集中度在过去 10 年间大幅提升,龙头公司地位趋于稳固。依据 TOP10 CRO 营收 数据,我们判断 2018 年 CR9 已经达到 52.5%(如果将 LabCorp 和 IQIVA 整体纳入,市占率将在 70%左右)。1.2 TOP 9 多聚焦于临床,药明康德&Charles River 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CRO 产业链大体可分为三段:1)从 0 到 PCC(Preclinical Compound,临床前候选化 合物)的发现;2)从 PCC-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新药临床申请)的验证过程;3)IND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上市申请)的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如下图红色虚线区分)。TOP9 CRO 公司业务线多集中在临床阶段(IND-NDA),临床前药物发现(0-PCC)和动物试验 领域(PCC-IND)则鲜有布局。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CRO 产业链中临床阶段市场规模占比较 高(据统计,1-4 期占比超过 70%)。值得注意的是:1)Charles River 凭借在试验动物领域的优势,战略聚焦于临床前业务(2006 年, 公司将临床 2-4 期业务剥离转让给 Kendle,后者于 2011 年并入 INC Research,并最终合并成为 Syneos);2)药明康德与 TOP9 中其他 CRO 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是小分子药物发现领域全球 最有竞争力的临床前 CRO 之一,但临床业务体量与巨头相比可忽略;另外,严格意义上具备创新药研发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的只有 LabCorp(并购 Envigo 临床前业务 和 Covance 临床业务),PPD 和药明康德正在完善相关能力。1.3 研发全球化加深外包服务,CRO 探索新商业模式 CRO 伴随 MNC/Biotech 一起成长,二者逐渐演变为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而在全球研发难度不断 增加、成本逐渐攀升的背景下,CRO 巨头也在寻求固有商业模式的突破。1.3.1 CRO/Pharma 同生共长,倾向战略合作模式 大体来说,全球 CRO 行业分布与各地医药市场规模正相关,也从侧面说明 CRO/Pharma 二者间 的深度绑定关系。2018 年,美国占据全球医药行业 39%市场份额,在 CRO 领域的占比也在 40% 左右。随着合作关系的演化,MNC/Biotech 对 CRO 的依赖程度变高,更倾向于战略合作以提高研发效 率。据统计,有超过 50%的医药企业倾向于选择 1-5 个 CRO 作为固定供应商;以 Merck 为例, 其战略合作的 CRO 仅包括 Quintiles、Parexel 和 Covance。同时,我们注意到 CRO 公司在成长过程中也承接了医药企业一些非核心研发功能,二者分工和定 位愈加明确。以 LabCorp 和 Covance 为例,前者在 1995 年 4 月合并了 Roche 生物医药实验室, 并在 2010 年 9 月并购了 Genzyme Genetics(遗传学部门);后者在 2008 年 8 月从 Eli Lilly 手中 购买了其早期药物开发相关资产(后续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最终并入 LabCorp。1.3.2 全球化业务格局下,差异化竞争大势所趋 1995-2000 年,主要 CRO 集中完成 IPO,在资本和行业需求催化下,临床试验(创新药研发)全 球化趋势明显,主要原因在于:1)临床入组速度更快(符合要求的病人基数更大);2)由于有本土病人入组,在当地审批上市更有优势;3)可以在多个国家同时上市,研发费用产出最大化。2004-2013 年,美国占全球 CRO 市场规模比例从 60%降低至 43%;从最近数据来看,美国市场 CRO 行业全球占比已经低于 40%。由于 TOP10 CRO 共有 8 个在美国(ICON 和药明康德除外), 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临床试验(创新药研发)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 CRO/MNC 合作关系的深化,TOP CRO 不断完善研发产业链布局,以提供全球化、大规模、 更高难度的临床研究服务,包括:1)增加全球范围内的布局;2)不同治疗领域的拓展;3)增加 药品上市确定性以及改善销售(HEOR、CSO 等);4)搭建规模化 2-3 期临床的能力;5)改善 研发效率(数据管理、IT 技术和信息化)。纵观 PAREXEL 发展历程,完美诠释了 CRO 全球化和服务能力的演变。公司从 2000 年左右开始 布局海外临床 CRO 业务,包括南非、欧洲、南美、亚洲和中东;2010 年左右,开始不断拓展完善 综合服务能力,涉及临床信息化、商业化服务和医药咨询等方面。同时,医药行业 Pipeline(研发管线)结构的变化也对传统研发服务提出挑战。由于传统治疗药物 (领域)被充分开发,新药研发已经转向肿瘤和 CNS(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更复杂的慢性疾病, 进而对 CRO 服务需求也出现变化(体现在生物标志物、基因组学和给药途径等方面)。未来,TOP CRO 或将形成差异化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TOP CRO 寻求突破传统服务模式:1)中心试验室+CRO:LabCorp/Covance,Quest JV/Quintiles; 2)医疗数据+CRO:以 Quintiles/IMS 最为典型。此外,CRO 巨头在 AI(人工智能)、 基因编辑等新领域也有关注合作,以应对商业模式的改变。二、未来:创新驱动医药行业稳定增长,CRO 行业迎 来发展机遇未来 5 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会稳定增长,而药企研发成本再创新高,医药研发外包渗透率将会 持续提升。我们认为,MNC 的研发投入和 Biotech 公司的融资情况将会对 CRO 行业成长至关重 要,FDA 审评政策的变化和新兴疗法的蓬勃发展则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1“研发成本+专利悬崖”压力剧增共促 CRO 渗透率提升 毫无疑问,创新药研发是 MNC/Biotech 的生命线。据分析,全球处方药市场规模将在 2001-2017 年的平台期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19-2024 年 CAGR=6.9%),但是仿制药占比将会下降至不足 10%,市场空间小且竞争环境趋于恶劣。一方面,随着监管趋严和创新难度的增加,药企研发成本极速上升。1990 年代,FDA 批准的单个 创新药R&D费用大约为10亿美元,到2010年左右这一数值已经变化为25亿美元。参照Evaluate 最新分析,2007 年以来 FDA 批准的单药平均 R&D 费用已突破 35 亿美元。从研发支出强度来看,全球药企 R&D 费用在经历 14-18 年的迅速扩张后,处方药销售占比已经达 到历史峰值(2018 年为 21.6%),压力巨大,研发效率亟待提高。另一方面,药品专利集中到期(专利悬崖)将会对 MNC/Biotech 的营收和净利润造成极大的冲击。 继 2011-2016 年后,2017-2023 年将会成为第二个专利集中到期高峰,有可能带来 1450 亿美元 的销售损失。综合来看,药企不得不寻求 CRO 的帮助,在减少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的同时加快药物上市进 程(以取得更长的专利期销售)。据统计,全球药企研发外包占比已经从 2007 年的 36%提升至 2018 年的 49%。在研发成本攀升和 专利悬崖压力剧增的背景下,行业研发外包渗透率还将持续提升。 2.2 MNC 处于研发复苏大周期,行业 R&D 资金充沛 从全球经济周期、CRO 行业发展脉络和药企 Pipeline 规模来判断,医药行业很明显处于 2014 年 开始的复苏长周期中,同时 MNC/Biotech 的资金面也将提供有力支撑。2.2.1 研发管线规模不断扩张,创新药上市宽松反哺 R&D 从全球在研的小分子 Pipeline 来看,行业在经历了 2008-2013 年的阵痛期后,近年来保持了快速 扩容的态势。2014-2019 年,在研的小分子化合物数量从 1.13 万个攀升至 1.62 万个(年均增长 7.4%)。另外,FDA 创新药审评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新一轮上市高峰期。2016 年 12 月,美国国会批准 通过《21st Century Cures Act》,其中降低了对新药获批和上市药物新增适应症的要求,比如在 某些特定情况下,法案允许医药公司提供“Data summaries”和“Real world evidence”等数据, 而不仅仅局限于完整的临床试验数据。2017 年以来,FDA 批准的新药数量迅速增加。17-19 年,年均获批数量达到了 51 个,远远高于 1985-2016 年间的 29.5 个;其中,2018 年达到了历史峰值 59 个。从 FDA 对数字疗法的态度也可以看到新药审批的与时俱进。2017 年 12 月,Pear Therapeutics 的 reSET-O 疗法获批用于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opioid use disorder),是历史上首个 FDA 认证 的数字疗法处方。总体来看,FDA 新药审评环境趋于宽松,未来每年新批药物有望维持在 45 个左右。这些获批新药 产生的收入将会反哺并促进 MNC/Biotech 研发投入。2.2.2 全行业研发资金充足,IPO 和风险投资形势向好 首先,MNC 是整个行业研发投入最重要组成部分(约占 2/3),在未来 5 年处方药销售预期较好 和 Pipeline 不断扩容的背景下,R&D 支出必然有增无减。其次,医药行业投资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在未来 3-5 年将会孵育出更多倾向于研发外包的小型 生物科技公司。2019 年,全球生物医药领域风险投资规模达到 139 亿美元,虽然较 18 年有所下 滑,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最后,从 IPO 的情况看:2013 年开启的 Biotech 上市高峰期仍在持续。2019 年,全球共有 54 家 公司 IPO,募资金额为 76 亿美元(18 年为 85 亿美元),未来 2-3 年研发支出情况相对乐观。2.3 生物科技有所突破,催生创新药研发热潮 目前来看,肿瘤免疫疗法(Immuno-oncology, I-O)和基因疗法的成功上市,极大地增强了医药公 司研发投入意愿,给 CRO 行业带来机遇。具体来看:1)I-O 相关领域迅速突破。2014 年以来,PD-1 单抗 OK(Opdivo&Keytruda)陆续上市并迅速销 售放量,受此影响,截至 19 年底已经有近 3000 个 PD-(L)1 临床试验在进行中。2017-2019 年, PD-(L)1(单药或者联合用药)相关临床新增 1469 个,热度持续提升。此外,2017 年以来已经有 2 款 CAR-T 产品获批上市,分别是:Kymriah (Novartis)和 Yescarta (Kite/Gilead)。2)基因治疗药物陆续上市。2017 年 12 月,Luxturna (Spark Therapeutics)获 FDA 批准上市, 用于矫正基因缺陷引起的视网膜病变(IRD)的患者,这是 FDA 审评历史上首个获批的基因治疗 药物;19 年 5 月,基因治疗药物 Zolgensma(AveXis/ Novartis)获批用于 2 岁以下脊髓性肌萎缩 症(SMA)儿童的治疗。同时,以 CRISPR 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开启新的时代。2018 年 12 月,Editas Medicine 公 司的 EDIT-101((AGN-151587))获得 IND 批件,进入临床阶段;2020 年 3 月 5 日,该公司宣 布已经完成首例患者给药。三、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本篇报告集中讨论了全球 CRO 行业的发展脉络,大体来说:行业发展趋于成熟、稳中有变,从各 项指标来看(研发管线规模、创新药上市数量、研发资金来源和行业技术发展),目前处于 20082013 年阵痛期后的复苏大周期中,未来 3-5 年是稳健增长阶段。在此背景下,国内 CRO 行业成长前景愈发清晰。一方面,国内 CRO 行业是全球重要组成部分, 也承接了大量国际订单,全球行业景气度高必然利于国内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受 2016 年药政改 革影响,国内创新药研发需求开始迅速增加,CRO 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所以,我们认为国内主流 CRO 标的都具有投资价值,如药明康德,昭衍新药等;另外,药石科技, 美迪西等等也值得关注(本篇报告限于篇幅,不再单独讨论国内 CRO 行业)。(报告来源:东方证券)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臣者

生物医药孵化及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概况:1 项目概述一方面,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有望在2020年以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总体处于上升通道的医药行业必然会带动作为医药产业的源头—医药研发这一上游市场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把医药研发提高到“十二五规划”前三的重要位置上,目的就是加快生物医药研发速度,提高医疗诊治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医药市场需求非常大,如此大的需求使得医药研发产业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科技城是市北跨战略的重大载体,也是给中小科技企业带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项目运营后公司将始终以研发用于预防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的化学药物、生物医药、天然药物和中药为主要方向,同时公司将申报新药批件后的新药和药厂合作生产,同时和科研机构、医院等展开广泛研究合作,积极促进研发成果转化,扩大公司市场份额的同时提升研发实力,逐步建立公司自主的研发生产基地,实现自主经营;后期积极延伸发展,丰富公司研发结构,扩大医药研发种类,广泛研究涉足多种生物医药技术研究、营养保健品、保健食品等细分市场领域,谋求更大发展,完善产业配套,不断拓宽营销渠道,使渠道增长与品牌形象相互推进,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公司将积极建设公司以新药研发为主的生物研发中心以及健康咨询中心及设立公司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完善大数据库平台等,积极展开资金申报、产品开发、技术升级、市场营销等工作,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医药研发企业的知名品牌。本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园区功能提升、社会发展、产业技术等带来诸多裨益,具体有以下几方面:本项目单位采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本项目实际运作。1、公司管理部门规范化设置1)公司部门建制完善合理,坚持精简、统一、效能三项原则,各司其职,形成合理的公司部门设立。2)流通权利适度集中,发展机构投资者、战略投资者,发挥他们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2、 施行有效的公司例会制度3、着眼公司壮大,顺应时代发展,公司已建立起优秀的职业经理层。4、企业理念:人才国际化、思想现代化、管理科学化、工作高效化。1、新药研发中心:国际化标准的医药研发平台,重点方向为:化学药物、中药、生物医药的研发;2、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公司下设药品注册申请部门,医药科技项目申报、新药产品上市策划、咨询服务、专利申报服务、教育培训等推广服务平台。公司将自主研发的优质医药产品引入市场,进行临床试验,申报批号,完成医药研发的成果转化;3、药物生产中心:为公司研发的获批国家药监局注册的药物提供GMP生产服务;4、生物医药创业孵化中心:包括创新孵化器、加速器和海归生物医药高端创业团队聚集区,公司医药研发中心运营后,计划申请成为山东省科研机构、医学研究的院士工作站,同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医用材料研发中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建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高端医用材料产业汇集地;山东医药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打造为园区内最大的集医药研发、高端医药成果转化、新药申报批号为一体的医药研发平台。《生物医药孵化及研发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咨询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

测谎器

生物芯片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分析(附报告目录)

生物芯片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分析(附报告目录)1、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市场液态生物芯片、又称为悬浮式生物芯片,它是将流式细胞术、荧光微球、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激光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传统的化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生物芯片技术检测平台。液态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既可用于核酸、又可用于蛋白检测的多重联检技术,可以做到同时检测百种以上样本,具有高通量、高灵敏、特异性强、快速、准确、灵活性好、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和动力学范围广等特点。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生物芯片产业链发展情况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液态生物芯片技术是临床医学检验的重点发展方向,是中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须重点突破的体外诊断技术。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主要以 Luminex 公司为代表,占据了全球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市场垄断性市场份额。目前,国内生物及临床诊断所使用的液态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及其相关临床产品基本上被 Luminex 公司垄断,尚无我国独立开发的的液态生物芯片产品。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国内外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全球各家生物芯片公司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都在不断研发,提高自己的产品性能、质量和生产服务能力,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美国政府和产业界在生物芯片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方面投入的资金高达数十亿美元。全球生物芯片产业主要的几个国际巨头,如美国的昂飞公司(Affymetrix,Inc.)、Illumina、罗氏、安捷伦等。经过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生物芯片技术和产业已经有很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公司成长起来,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羊。随着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芯片实验室技术逐渐进入成熟期,预期在今后几年内会有多款芯片实验室产品上市。这些新产品的上市将使很多过去非常复杂的临床检测变得自动化、智能化,并通过医疗互联网实现数据的实施传输,使偏远和基层地区都可以享受这些最新技术带来的福利,为分级诊疗的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3、液态生物芯片技术发展态势液态生物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高通量多元检测技术平台,可一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 100 多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和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高通量、多指标、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线性范围宽、反应快速、重复性好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多个领域。分子诊断技术和液态生物芯片技术能够满足体外诊断试剂“高、精、集成”的要求,是体外诊断行业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4、生物芯片应用领域5、生物芯片发展的主流及前景分析生物芯片很长时间重点都会在体外诊断行业,检测疾病从过去的试纸,到检测仪,到如今越来越微型化,甚至可以内嵌入身体的检测设备,需求和技术是并列前行。这个行业的总趋势,应该是比较明朗的,而在生物芯片的众多芯片种类中,微流控芯片是发展的主流。相比较来说微阵列芯片已经比较普及,大型检测仪器都是运用这种成熟的芯片技术,诸如如今组织切片。其方法就是把组织细胞固定在一个固体物质上,比如玻璃,然后形成二维平面,继而扫描平面上某种靶点物质的数量。这种技术需求庞大门槛较低。而微流控技术则是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其技术是通过管道网络,当体液穿透时做出反应得出数据。所以POCT(即时检测)的方向将是微流控,其和微阵列芯片的区别在于通量和体量。报告目录:第一章 生物芯片产业概述1.1 生物芯片定义及产品技术参数1.2 生物芯片分类1.3 生物芯片应用领域1.4 生物芯片产业链结构1.5 生物芯片产业概述1.6 生物芯片产业政策1.7 生物芯片产业动态第二章 生物芯片生产成本分析2.1 生物芯片物料清单(BOM)2.2 生物芯片物料清单价格分析2.3 生物芯片生产劳动力成本分析2.4 生物芯片设备折旧成本分析2.5 生物芯片生产成本结构分析2.6 生物芯片制造工艺分析第三章 中国生物芯片生产基地分析3.1 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各企业产能及投产时间3.2 2019年中国各企业生物芯片生产基地产能分布3.3 2019年中国各企业各基地生物芯片主要产品及技术来源3.4 2019年中国各企业生物芯片原料来源分布(原料供应商及比重)第四章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不同地区 不同规格 不同应用销量分析4.1 2015-2019年中国不同地区生物芯片销量分布4.2 2015-2019年中国不同规格生物芯片销量分布4.3 2015-2019年中国不同应用生物芯片销量分布4.4 2019年中国主要企业生物芯片价格分析4.5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 产能 产量第五章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不同地区 不同规格 不同应用销售收入分析5.1 2015-2019年中国不同地区生物芯片销售收入分布5.2 2015-2019年中国不同规格生物芯片销售收入分布5.3 2015-2019年中国不同应用生物芯片销售收入分布5.4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不同地区 不同规格 不同应用销售价格分析第六章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产供销需市场分析6.1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产能 产量 销量6.2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产量 销量市场份额6.3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进口量 出口量 国内销量6.4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出货量(产量) 国内销量 供需关系6.5 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价格 成本 利润率一览表第七章 生物芯片主要企业分析7.1 重点企业(1)7.1.1 公司简介7.1.2 生物芯片产品图片及技术参数7.1.3 生物芯片产能 产量 价格 成本 利润 收入7.1.4 重点企业(1)SWOT分析7.2 重点企业(2)7.2.1 公司简介7.2.2 生物芯片产品图片及技术参数7.2.3 生物芯片产能 产量 价格 成本 利润 收入7.2.4 重点企业(2)SWOT分析7.3 重点企业(3)7.3.1 公司简介7.3.2 生物芯片产品图片及技术参数7.3.3 生物芯片产能 产量 价格 成本 利润 收入7.3.4 重点企业(3)SWOT分析7.4 重点企业(4)7.5 重点企业(5)第八章 价格 利润率分析8.1 价格分析8.2 利润率分析8.3 价格和利润率总结第九章 生物芯片销售渠道分析9.1 生物芯片销售渠道现状分析9.2 中国生物芯片经销商及联系方式9.3 中国生物芯片出厂价 渠道价 终端价格分析9.4 中国生物芯片进口 出口 贸易情况分析第十章 2015-2025年中国生物芯片产供销需价格成本收入预测分析10.1 2015-2025年中国生物芯片产供销需价格成本收入预测分析10.2 2015-2025年中国不同规格生物芯片销量分布10.3 2015-2025年中国不同应用生物芯片销量分布10.4 2015-2025年中国生物芯片销量及销售收入10.5 2015-2025年中国生物芯片产量 进口量 出口量 国内销量第十一章 生物芯片产业链供应商及联系方式11.1 生物芯片主要原料供应商及联系方式11.2 生物芯片主要设备供应商及联系方式11.3 生物芯片主要供应商及联系方式11.4 生物芯片主要买家及联系方式11.5 生物芯片供应链关系分析第十二章 生物芯片新项目可行性分析12.1 生物芯片新项目SWOT分析12.2 生物芯片新项目可行性分析第十三章中国生物芯片产业研究总结

大宅男

生物芯片行业深度报告:中国生物芯片白皮书2019-2020

如需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前言 生物芯片(biochips)系统是利用制作在基底上的微沟道实现特定功能的装置,微沟道的尺度一般在微米量级。生物芯片根据生物分子间特异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化分析过程集成于芯片表面,从而实现对 DNA、RNA、多肽、蛋白质以及其他生物成分的高通量快速检测。狭义的生物芯片概念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将生物分子(寡核苷酸、cDNA、genomic DNA、多肽、抗体、抗原等)固着于硅片、玻璃片(珠)、塑料片(珠)、凝胶、尼龙膜等固相递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因此生物芯片技术又称微陈列(microarray)技术,含有大量生物信息的固相基质称为微阵列。生物芯片在此类芯片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微流体芯片(microfluidicschip),亦称微电子芯片(microelectronic chip)即缩微实验室芯片,或者称为“微全分析系统”(uTAS,micro-total-analysis-system)。利用生物芯片进行检测的优点包括较少的样品/试剂消耗,减少沾污,提高灵敏性,更少的单位花费,更低的功率消耗,并且有更高的可靠性,另外其微小的体积有利于系统功能模块的集成,实现检测系统的便携性,这促使微流控系统成为现代生物医学检测的最佳选择。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医学/药学研究、体外检测、体外诊断需求的迅速增加,生物芯片相关的科学研究热度迅速升温,生物芯片相关的专利数量呈加速增长趋势,生物芯片产业迅速发展、产业格局不断完善,生物芯片市场规模也呈现加速增长趋势。生物芯片作为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术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潜在战略领域,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值得引起广大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及青年学生的高度重视。本白皮书从背景、技术、研发、专利、产业、市场、资本、政策及重点企业分析等九个方面对生物芯片技术进行分析,期望能作为未来生物芯片技术及产业发展的航标灯。一 发展背景 生物芯片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被称为“微流控技术”“芯片实验室”等。生物芯片技术能够在邮票大小的芯片上,进行较为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实验。生物芯片技术为制作成本低、样本少、时间短、操作简单的医疗仪器提供了技术支持。该项技术可以很好的控制微尺度流动并操纵微量的液体,在生物学问题研究上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生物芯片的商业化应用主要在于体外诊断相关的医疗器械方面,医疗器械的诊断水平决定了后续相关的治疗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医疗器械对于智能化、简单化、便携化仪器有强烈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医疗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尤其是智能化医疗检测终端产品,生物芯片凭借其小型化高度集成的特点将成为很好的终端产品。(一)生物芯片起源与发展 生物芯片最早在 1990 年科学家 A.Manz 博士发表的研究论文中被提出。研究者于 1994 年在荷兰召开了首届 u-TAS 国际会议,正式成立生物芯片“学术圈”。自此之后这个学界国际性大会每隔 1-2 年就会召开一次,直至今日。1998 年 Burns等提出的将多种生物、化学分析功能整合在一张微小芯片上的“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LOC)的概念,展示了生物芯片技术应用于临床检测、精准医疗的美好前景。近年来,开发“芯片实验室”,又称“微型全分析系统”,已经发展为一个物理、微电子、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研究领域。(二)生物芯片技术特点概述 生物芯片技术将化学和生物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及细胞培养、分选、裂解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甚至更小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取代常规化学或生物实验室各种功能。微流控芯片的研究涉及芯片的材料选择、制作加工、流体操控、分离分析功能的缩微集成等,具有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产业化困难等特点。1、生物芯片制作工艺复杂,制作产品良率低 生物芯片制作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材料选型、微流控器件制作装配、微环境加工等环节。其中材料选型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生化特性、透光性、渗透性、加工特性、物质吸附性、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目前较为常用的是 PDMS、PMMA 等材料;微流控器件制作装配主要包括对用以驱动、控制微流动液体的器件,如微泵、微阀、微过滤器、微反应器和微分离器等的加工制作及装配;微环境加工包括对微环境的加工、制作及调整等,使微环境可以满足生物芯片相关测试要求。生物芯片需要精密加工,涉及到医学、生物、化学和工程等多个学科知识技能,是集成性的产品,从生物芯片上集成样品微量量取、顺序混合反应、分离分析和检测等功能,都需要进行合理化设计阀、液路、反应池等单元。复杂的生产工艺背后是对技术的高要求,高技术门槛的研发在没有扎实的交叉学科知识和微流控专业技术的加持下,也有预示着产品良品率的降低。2、生物芯片检测和操作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很高 生物芯片制作完毕后要进行相关的生物实验,对样品进行检测,通常检测和操作的流程较为复杂,包括样品预处理、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等。生物芯片检测的应用很多,其中免疫检测由于其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特点,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医学诊断技术之一。生物芯片检测流程中,样品预处理包括细胞分离与裂解、样品富集等环节;针对生物芯片免疫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主要流程包括异相免疫、均相免疫、荧光标记或化学发光标记检测等。生物芯片检测和操作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很高。3、生物芯片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成本控制与批量生产的难点 生物芯片产业化过程面临着许多困难。生物芯片技术的技术门槛高,加工工艺复杂,以及相关投资较少,因此降低微流控芯片的生产成本为企业产业化生物芯片的迫切需求。为降低成本,部分企业采用微注塑的办法代替高成本的光刻技术批量生产微流控芯片,但也会因此降低生物芯片的检测质量。4、新兴技术为生物芯片带来发展机遇 目前生物芯片主要用于 IVD(In Vitro Diagnostic Procts,体外诊断产品),如针对特定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制作的特异性生物芯片。随着 3D 打印、器官集成芯片与器官仿生、药物活性/毒性研究等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将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及更广泛的应用。二 研发与专利在生物芯片前沿研发和专利方面:生物芯片学术论文呈现增长趋势,可间接反映出生物芯片前沿研发热度不断上升。美国拥有较多的学术论文和发明专利,中国生物芯片竞争力有待加强;全球生物芯片的发明专利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且以 DNA相关研究为主。生物芯片研发壁垒高、工程化困难,中国的生物芯片研究存在科研成果转换率低的问题。(一)生物芯片前沿研发趋势 1、生物芯片前沿研发热度呈现上升趋势 从各年的生物芯片相关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看,生物芯片学术论文呈现增长趋势,可间接反映出生物芯片前沿研发热度不短上升。预计 2020 年生物芯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数将超过 5500 篇,生物芯片领域成为新兴热点学术领域。2、美国拥有最多的生物芯片学术论文发表数,中国生物芯片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 比较部分国家生物芯片领域论文发表数量占全球总发表论文数的占比,美国论文发表数占比超过 40%,中国论文发表数超过 12%居第二位。美国在生物芯片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处领先地位,中国在生物芯片领域的学术竞争力不断增强。3、浙江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在国内生物芯片研究领域拥有最多论文发表数 对比国内大学生物芯片领域论文发表总数,浙江大学在生物芯片研究领域中拥有最多的论文发表数,达到 262 篇,竞争力最强。其次是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二)生物芯片专利发展趋势 1、生物芯片热度正高,全球专利公开(公告)数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 从 2001-2019 年全球生物芯片相关专利公开(公告)数量来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9 年生物芯片专利公开(公告)数达 75000 件,生物芯片研究热度正高。2、生物芯片研究壁垒高,工程化困难 分析生物芯片相关专利类型,专利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占比达 99.38%,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工程化相关的专利较少。3、DNA 相关专利占比最高,其次为药物研究、生物物质测定等 从全球生物芯片相关专利 IPC 分类排名看,与 DNA 相关的专利占比最高,其次为药物研究、生物物质测定等。4、美国拥有最多的生物芯片公开专利,中国生物芯片科研成果转换率低 从全球生物芯片相关专利受理机构受理数排名来看,美国拥有最多的生物芯片公开专利,总数超过 250000 件,并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中国拥有超过 12%的生物芯片学术论文发表数,但是中国生物芯片公开专利数低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科研成果转换率较低。5、中国生物芯片专利申请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1-2019 年中国生物芯片专利申请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18 年达到峰值,申请数达 3387 件,2019 年有所下滑。6、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是生物芯片研究第一梯队,专利申请人数较多 研究 2011-2019 年中国省(市)生物芯片专利申请数,从中可看出(表格为专利申请数靠前的 10 个地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地是生物芯片研究的第一梯队,处在领先地位,专利申请人数较多。其中北京、广东、江苏 2018 年生物芯片专利申请数均超过 600 件。三、 产业发展趋势(一)中国生物芯片产业链概述 1、中国生物芯片产业链 中国生物芯片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材料行业、中游制造行业、下游应用市场。上游原材料包括芯片基片、点样样品、探针制备等;中游制造行业主要产品是基因芯片诊断试剂盒和基因芯片相关仪器,市场占比分别是 86%和 14%;下游应用市场主要为医疗机构、家庭、第三方诊断外包机构等。2、中国生物芯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对生物芯片产业分析,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生物芯片产业明显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产业化。分析其原因,一是国内生物芯片应用领域开发不足,下游目标用户少,研发力度也略显不足;二是单个生物芯片诊断成本较高,个别推广对于患者无法承受。(二)中国生物芯片产业现状和问题 1、中国生物芯片企业研发水平有待提升 从 2000-2019 年公开投融资企业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生物芯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生物芯片企业大多以应用为主,包括体外诊断、CTC 细胞捕获、细胞计数、血糖监测等,其中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的企业最多,超过 3/4。中国生物芯片企业中产业上游企业较少,研发力度不足,研发水平较低,技术薄弱,缺乏先发优势。2、中国生物芯片产业格局有待完善 通过分析 2019 年中国与生物芯片相关的在营企业,并针对企业规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生物芯片企业以中型企业(注册规模在 1000 万-10 亿元)为主,占比超过 58%。而注册规模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比仅有 22%,龙头企业较少,产业格局有待完善。注:大中小微企业分类一般按照企业营收划分,非上市企业营收较难获得,参考注册资本获得观点。3、中国生物芯片企业集中在较发达地区 通过分析 2019 年中国与生物芯片相关的在营企业,并针对注册城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生物芯片企业多集中在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较发达地区,其中江苏占比为 12%、广东占比为 11%、北京占比为 10%、上海占比为 7%。四、 市场发展趋势(一)全球生物芯片市场发展趋势 1、全球生物芯片市场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2019 年全球生物芯片市场规模达到 970.2 亿元。预计在 2020-2025 年生物芯片市场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1%左右,到 2025 年将达 1821.4 亿元。2、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推动生物芯片技术发展 2020 年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使得与病毒检测相关的产品需求迅速增加,其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生物芯片被快速研发并投入使用。在相关需求的推动下,生物芯片技术快速发展。POCT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运用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实现对人体血清、血浆或全血中新型冠状病毒 IgM/IgG 抗体的体外定性检测,加样后 15 分钟内就可以观察到结果。现有的 PCR 检测平台有很高的技术门槛,需要配备专业实验室、专用仪器和技术人员,一般最快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的检测时间。在效率方面,较目前通用的检测方法聚合酶连锁反应(PCR)技术需时一个半小时至三小时,时间上大幅缩减,效率大幅提升。恒温扩增芯片检测法。该方法仅需和缓冲液一起完全破碎,然后进行上样,即可同步对多个患者进行检测,以此对新冠病毒和 A、B 型流感,以及现存的其他病毒进行区分。该方法针对靶基因的 6 个区域设计 4 对特异性物,利用链置换 DNA 聚合酶(Bst DNA 聚合酶)在恒温条件下(65°C 左右)经过非循环起始阶段、环扩增阶段、循环延伸阶段,最终形成一系列有多个靶 DNA 反向重复序列串联的不同大小的产物,不需要模板的热变形、温度循环、电泳及紫外观察等步骤,整过程15-60min 即可完成。3、生物芯片技术具广泛应用场景 生物芯片可用于致聋基因监测。该生物芯片破解了很多聋哑人致聋的根本原因,并进一步证实其致聋因素可划分为先天基因突变致聋和药物基因突变致聋。患者只要通过滴几滴血液在致聋基因检测芯片之上就可以得知其致聋的原因,给很多聋哑诊断机构带来了福音,让医生直观的了解患者的病因,并对此作出针对性的改善治疗,使得大批聋哑患者摆脱疾病困扰,重新获得语音析听能力。生物芯片可用于植入视网膜。针对色素性视网膜,采用生物芯片移植技术进行视网膜移植手术,可使患者重获光明。生物芯片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生物芯片技术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或可辅助探索癌症治愈手段等。目前,生物芯片技术还只是多半被应用于一些科研领域,到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还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可以预见的是,生物芯片技术在未来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二)中国生物芯片市场发展趋势 1、中国生物芯片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生物芯片停留在生物信息等科研领域,分子诊断领域未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生物芯片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全球生物芯片市场仅占 5%,生物芯片市场处于起步阶段。2、中国生物芯片需求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速 2019 年中国生物芯片市场规模达到 45.1 亿元。中国生物芯片需求持续扩大,市场规模保持高增速,预计到 2025 年中国生物芯片市场规模将达 183.5 亿元。五、 资本及政策(一)生物芯片产业投融资趋势 1、生物芯片企业早期融资居多,每年投融资数量稳定 分析2015-2019年中国生物芯片相关企业历年获得融资笔数和轮次可看出生物芯片每年投融资数量稳定。从2016年开始,平均每年有 10 笔以上的融资投入了涉及生物芯片技术的相关企业,以 A 轮附近(包括 pre-A 和 A+轮)居多。2、生物芯片投融资规模逐渐扩大,2019 年达到峰值 生物芯片投融资规模逐渐扩大。2019 年,有 4 家涉及生物芯片技术的体外诊断企业完成了约亿元人民币的融资,并有 1 家生物芯片技术企业在新三板上市,投融资规模达到峰值。3、参与融资的生物芯片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江苏、北京等较发达地区 统计我国各地参与融资的生物芯片企业可以看出,参与融资的生物芯片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江苏、北京等较发达地区,分析认为生物芯片属于高新技术,对人才、科技、资本要求较高,相关企业多分布在人才、科技、资本密集的较发达地区。(二)生物芯片产业相关政策 我国生物芯片产业相关的政策多集中在 2016 -2017 年出台。《“十三五”医疗器械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出台,持续为生物芯片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六、 重点企业分析(一)国外重点企业分析 1、Affymetrix 昂飞公司——技术融合模式的代表 昂飞(Affymetrix)公司是提供基因芯片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开拓者20 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著名科学家斯蒂文·弗尔多(Stephen P.A.Fodor)博士成功发明了高密度生物芯片和芯片阅读器,为生物芯片产业开创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2年斯蒂文·弗尔多博士创办了美国昂飞公司,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中心地带,由美国政府先进技术计划项目出巨资支持公司初期发展从 1996 年开始昂飞正式销售商用基因芯片,同年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 30 亿美元此后,Affymetrix 公司的 GeneChip 技术一直为分子生物研究领域的行业标准他们向世界顶级的制药临床检验及生物技术企业教育机构政府非营利研究组织提供技术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售出超过 1600 套系统,并有近 8500篇论文使用了该技术获得的成果其专利光刻蚀生产工艺将芯片上的信息储量最大化,使研究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全基因组研究对遗传学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公司在美国硅谷中心的圣塔克拉拉(Santa Clara)加州首府 Sacramento、旧金山湾区的 Emeryville 和 South San Francisco波士顿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新加坡以及中国上海都设有分支机构。公司由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伯格(Paul Berg)博士出任现任公司董事,并云集了世界各地资深的生物学家、生物信息学家、数学家、化学家、半导体科学家顾问委员会中包括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林德博格(Joshua Lederberg)博士、著名生化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 Lu bert Stryer 博士、微电子学先驱 Fabian Pease 博士、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发明家 CarlQuate 博士等昂飞发展历程中,与高校及当地硅谷专家的技术咨询联系对基因芯片及系统的开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利用光刻技术开发基因芯片,就是得益于 Fodor 与斯坦福大学的 Fabian Pease 教授(电子工程系)的合作。昂飞公司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把知识融合转化成创新的潜力,即技术融合发展模式。这些参与合作开发的大学专家为昂飞公司提供了专业化的技能,其中既包括生物化学领域的技能,也涵盖了半导体制造技术,这也意味着技术融合创新是生物芯片产业兴起的根源与动力。尤其是对于新兴的生物芯片企业而言,技术融合模式是其发展的主导模式。2、Agilent 安捷伦公司——产品融合模式的代表 安捷伦是 ICT 巨人惠普分离出来的子公司。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安捷伦与昂飞合作,为昂飞公司制造生物芯片外围扫描配套设备。1999 年安捷伦自主开发生物分析系统及产品,与昂飞公司由供应商关系变成了直接竞争对手。而安捷伦自主开发的生物芯片产品利用惠普在打印技术领域的优势,制造出新一代生物芯片产品。安捷伦公司重视产品和技术的融合,使得原安捷伦的员工主动学习不同背景的技术,不断进行新产品的创造。目前,安捷伦生命科学事业部产品包括:微阵列生物芯片、微流控体生物芯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试剂。而其主打产品:基于喷墨技术的生物芯片以其可定制性强、成本较低,给用户提供了新特征的产品选择,因此顺利成为了昂飞这个龙头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安捷伦是 ICT 产业成功实现产品融合跨越的典型案例。它证明了已存的大企业虽然在新兴技术孕育期缺乏先驱者优势,仍可依托自身丰富的内部资源,发挥自身技术与资源互补优势,突破产品融合创新,快速进入到新兴产业的融合型价值链中来。3、罗氏公司——市场融合模式的代表 1986 年弗里兹·霍夫迈·罗氏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罗氏(Roche)公司。罗氏是以研发为核心的医疗业佼佼者,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医药公司。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探索进入诊断领域,1998 年成立罗氏诊断(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罗氏公司的首个生物芯片专利优先权时间为 2001 年,标致着罗氏进入生物芯片领域。然而早在 1997 年,罗氏便与昂飞签署协议购买昂飞基因芯片用于药物开发。短短数年时间,罗氏公司成功从生物芯片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快速加入到新的产业领域。罗氏 NimbleGen 设计的多种高分辨率基因芯片(chip)与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相结合,为研究目的蛋白与整个基因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被广泛应用于转录因子在整个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和其他 DNA 结合蛋白或蛋白复合体的 DNA结合位点、组蛋白修饰功能、DNA 修饰功能等研究。罗氏是典型的生物医药企业成功实现市场融合跨越的例子。罗氏进入生物芯片产业首先得益于购买昂飞基因芯片产品用于药物开发,也因此看到了此融合技术的价值,进而迅速通过各种并购活动,通过市场融合,快速加入到融合型价值链中来。(二)国内重点企业分析 1、博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 2000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示、国家计委批复,由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等四家股东共同出资,组建成立了北京奥生物芯片有限责任公司暨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765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家发起股东出资2.4亿元人民币,风险投资股东出资 1.06 亿元人民币。该公司的成立旨在瞄准国际前沿,以市场为导向,研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芯片技术,及可供研究、诊断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应用的生物芯片,实现中国生物芯片产业化。2014 年,博奥生物由于发展需要,形成 3 个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工程转化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院)、4 个子公司(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博奥颐和健康科学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奥木华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集团化运行架构。2、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01 年 8 月,公司由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医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上海博星基因芯片有限公司、上海华冠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和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一家发起单位共同出资组建而成,公司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占地 4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 2 万平方米,总投资 2.9亿元人民币。公司和中心以功能基因组为基础,开展生物芯片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建成一系列生物芯片技术平台,通过融资、技术转让、参股、产业合作、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生物芯片产业的扩大和集成,形成中国的生物芯片产业化基地。公司(中心)的主营业务分为下面几个模块:以控股子公司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主的技术服务和研发外包业务;以中美合资上海英伯肯生物医学公司、华冠公司和芯超公司和南方基因公司共同组成的医学临床用诊断检测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业务板块。(三)生物芯片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整个生命科学领域市场以及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生物芯片以及相关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临床领域,美国 FDA 批准首例生物芯片诊断产品,将为其他芯片产品研制与开发带来更大的驱动效力。在研发领域,高密度全基因组芯片已经上市,为今后的国际间竞争带来更大的挑战。在产业化方面,商业用生物芯片价格将普遍下调,竞争将日趋激烈。商业用生物芯片质量、客户满意程度以及可信程度将成为影响今后芯片服务的主要因素。生物芯片市场将出现更多的应用领域,家庭市场、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检测可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其他产品以及应用领域方面,中高通量的多元化芯片将更具竞争力。全自动的芯片实验室产品增长势头强劲,将为今后的芯片市场格局带来新的变化。蛋白芯片市场将持续增长。药物安全评价以及生物标志物检测需要生物芯片的充分介入,其市场需求也将会持续增加。我国人口众多,患病人数亦多,基因变异多种多样,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加紧利用基因芯片进行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研究应该是目前重点探索的课题。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利用基因多态性对生物体的影响来研究遗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实现遗传疾病“个体化医疗”,将是认识、征服疾病的一个巨大飞跃,是推动遗传疾病病因学、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未来国内生物芯片的最大市场是诊断药剂领域。欧美等西方国家选择的主要市场是药厂、研究机构等,其产品多为药物筛选、基因组合等中间产品。我国生物芯片公司大多着力于研制主要面向病人终端用户的诊断产品,中国的市场主要在终端用户,因此在诊断上有巨大的市场。总体而言,在研究方面,我国生物芯片的综合学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差距正在逐渐缩小,但在芯片各关键技术如输运和标记整合技术、新型生物芯片设计理论体系、集成化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水平仍有待提高。在产业化方面,随着国内 GDP和科研投入的逐年增长,在国内外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生物芯片产业的发展在面临着巨大挑战的同时,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生物芯片技术正逐步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相应的配套试剂、仪器和软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生物芯片技术将在不远的将来与世界同行更强地同台竞争,为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赛迪)如需报告原文档请登录【未来智库】。

患其无用

生物类似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类似物市场潜力巨大

生物类似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类似物市场潜力巨大1.我国生物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2018年全球生物药的市场规模达到2618亿美元,2014-2018年CAGR高达7.7%,同期我国的生物药市场CAGR为22.4%,速度约为全球的2.9倍。未来我国生物药将向全球方向发展,有望于2023年增长至6412亿元。我国生物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将有助于推进生物类似物的研发热潮。2.我国生物类似物迎来发展机遇,市场潜力巨大2.1.中国生物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从21世纪以来,生物药已广泛应用于各个疾病治疗领域,生物药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8年全球销售额前10的药物中,生物药占9个。排名前十的药物销售额共计为866亿美元,其中生物药销售额为769亿美元,贡献前十销售额的88.79%,充分展现了市场对生物药的认可。由于生物药的研发和生产壁垒较高,以及国内药品结构的不同,国内2018年的销售额前十的药物中,生物药占2个,分别为糖尿病治疗药物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瑞及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相信随着国内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生物药市场的不断发展,未来生物药重磅产品在畅销产品中的分量有待增加。近年来,我国生物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数倍于全球生物药市场。据Frost&Sullivan 统计,2018 年全球生物药的市场规模达到 2618 亿美元。2014-2018 年全球生物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高达 7.7%,同期我国的生物药市场复合增长率为 22.4%,增长速度约为全球市场的 2.9 倍。我国 2018 年生物药市场规模为 2622 亿元。2019-2023 年,我国生物药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 19.6%,2024-2030 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0.9%。受到多方面的因素驱动,未来中国生物药市场将向全球方向发展,有望于 2023 年增长至6412 亿元规模。我国生物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将有助于推进生物类似物的研发热潮。2014-2030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预测(十亿美元,%)2014-2030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测(十亿元,%)2.2.生物原研药相继到期,掀起生物类似物研发浪潮伴随生物药市场的不断发展,近些年大规模的生物原研药专利相继到期,给生物类似物研发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2020 年随着赫赛汀、阿瓦斯汀、美罗华等重磅产品的专利保护到期,国内外药企纷纷布局相关药物的研发。2006 年,仿制药和生物类似物领域的巨头山德士公司研发的重组人生长激素 Omnitrope 通过欧盟药品评审委员会批准上市,成为国外第一款上市的生物类似物,拉开了全球生物类似物研发的序幕。截至 2019 年 8 月,欧盟共有61种经过批准的生物类似物。山德士公司研发的非格司亭Zarxio药物,是安进重磅药物 Neupogen 的生物类似物。非格司亭于 2015 年 3 月6 日获 FDA 批准,成为美国第一款生物类似物。截至 2019 年 8 月,美国共有 23 种经过批准的生物类似物。单抗类生物类似物作为全球研发的主要产品类别,主要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或癌症。据统计,全球至少有 20 种阿达木单抗、25 种贝伐珠单抗、3 种利妥昔单抗和 20 种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物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全球生物类似物市场处于快速发展中,据 Frost&Sullivan 统计,2018年全球生物类似物市场规模达到 72 亿美元,2014-2018 年复合增长率为44.2%。预计 2018-2023 年复合增长率为 40.6%,2023 年的全球生物类似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97 亿美元。据统计,我国生物类似物在 2018 年市场规模为 16 亿元,2014-2018 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9.0%。随着我国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在研单抗类似物的陆续上市,我国生物类似物市场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预计 2018-2023 年复合增长率为 74.2%,2023 年我国生物类似物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259 亿元。全球生物类似物市场规模预测(十亿美元,%)中国生物类似物市场规模预测(十亿元,%)2.3.我国已上市 8 款生物类似物,集中于热门靶点的研发2019 年 2 月,复宏汉霖研发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利康获 NMPA 批准上市,成为首个国产生物类似物。2019 年,我国生物类似物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4 款生物类似物相继获批上市,包括汉利康(利妥昔单抗)、安可达(贝伐珠单抗)、安健宁(阿达木单抗)、格乐立(阿达木单抗)。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国内共有 8 个生物类似物获批上市,其中 2020年获批上市的有达伯华(利妥昔单抗)、苏立信(阿达木单抗)、汉曲优(曲妥珠单抗)、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据统计,目前国内约 180 家药企已布局生物类似物的产品研发,共涉及约 400 款药物。国内在研的生物类似物大多集中在 CD20、VEGF、TNFα、HER2、EGFR 等热门靶点,其中 CD20、VEGF、TNFα、HER2 靶点的生物类似物已获批上市。2.4.国内生物类似物相关政策频出,为行业提供宏观支持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大,药物治疗的需求逐渐加深,医保支付面临挑战。为了缓解医保支付压力,各国积极鼓励仿制药研发。2005年,欧洲药品管理局 CHMP(人用药物委员会)率先发布了《生物类似物指导原则》,成为第一部生物类似物指导文件。自从该文件生效以来,许多其他地区监管机构也纷纷制定并发布了当地生物类似物指南,指南大多以世卫组织以及 EMA 和 FDA 制定的现有文件为基础制定。我国药品监管部门于 2015 年 2 月制订并发布了《生物类似物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这一指导原则为生物类似物的研发和评价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好地鼓励开发高水平高质量的生物类似物,促进我国类似物研发进程。近年来,国内多项生物类似物相关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国生物类似物市场的发展将受益于此类政策。我国生物类似物相关政策解读生物类似物的相似性评价及适应症外推政策要求是业界重点关注的内容。对比我国及美国、欧盟的相关政策,生物类似物的相似性评价大体均集中在对药学研究及药物质量相似性、非临床及临床相似性等方面。生物类似物适应症外推的条件,不同国家的基本原则基本一致。由于生物类似物与原研药不可能完全相同,适应症外推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在不同适应症中的作用机制、不同人群中的 PK/PD、免疫原性及毒性等差异。关于药物的可互换性,我国尚未提出相关的概念,目前只有美国确定了可互换生物类似物概念及其附加科学标准与临床数据要求,但尚无可互换生物类似物获批。而欧盟由医生通过对生物类似物的了解并结合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用生物类似物进行替换。2.5.生物类似物低价惠及患者,加速市场空间释放生物类似物的上市,有望打破生物原研药的市场垄断,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生物类似物将减轻患者及医保经济负担。以美国生物类似物的研发为例,截至 2019 年 12 月,FDA 已经批准了 26 款生物类似物,涵盖了 7款原研药。经统计,生物类似物的批发采购成本比原研药平均要低 10%-37%。原研药的生物类似物竞争激烈,首个生物类似物上市后以低价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对原研药的冲击较大,因此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生物类似物的逐渐获批,使得生物类似物市场竞争加速。随着支付体系的逐渐完善,国产生物类似物将以低于生物原研药医保的价格惠及患者。以利妥昔单抗为例,罗氏利妥昔单抗美罗华通过谈判纳入了我国乙类医保,100mg/10ml 规格以 2418 元中标。利妥昔类似物汉利康获批上市后的采购价格为 1640 元/支(100mg/10ml),与美罗华的医保价格相比下降约 30%,生物类似物的上市可以快速渗透市场,有助于缓解今后 5-10 年内我国医疗费用上涨的紧迫问题。生物类似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生物类似药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生物类似药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申请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建议书生物类似药项目商业计划书生物类似药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生物类似药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生物类似药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忏情记

金斯瑞生物科技:否认阎火研究报告二内所有指控

10月3日早间,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发布澄清公告称,否认阎火研究报告二内针对本集团的所有指控。报告二包括带误导性、具偏见、有选择性、不准确不完整的声明,以及毫无根据的指控以及不负责任的揣测。公司已就该报告及报告二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 【延伸阅读】狙击基因公司金斯瑞:两年暴涨30倍后遭伏击 祸起死亡病例?中秋佳节刚过,又即将迎来国庆长假,这令很多人无法安心工作。但一个“猎手”已经静静守候多时,此前它精心围猎的一只猎物逃脱了,这次他不允许这种事情再次发生——9月27日,阎火研究(Flaming Research)发布报告做空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斯瑞”)。报告一出,当日金斯瑞盘中一度跳水跌逾四成,后有所回升。当日上午11时32分金斯瑞紧急停牌。即便如此,仅这一日公司股价下跌26.79%,市值蒸发近79.60亿港元。这只医药创新明星股曾经从发行价1.31港元一路飙升到34港元,两年大涨30倍。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股价下挫,但做空报告发出前的9月26日,金斯瑞的股价还是16.2港元,而阎火研究直接给出了仅3.29港元的目标价。“这是一次漂亮的偷袭,获利巨大。”一位长期关注股市的分析师对时间财经分析说。港股市场做空并不稀奇,此次出手的阎火研究去年刚刚对自藏水资源出手,却无功而返。对于这次的做空报告,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并非出自专业医药研究机构之手,而惊险就在于,其选准的时机不可为不妙。蓄谋已久的偷袭“偷袭者选择该股显然蓄谋已久。” 一位长期关注股市的分析师对时间财经分析说,金斯瑞历经四个多月的下跌,偷袭者显然是围绕20日线筑底企稳,成交量放大显示有人在收集筹码,应是偷袭者所为。9月27日,偷袭者利用恒指短线见顶的迹象,大量沽空,同时将前期收集的筹码迅速抛出,造成极大恐慌,然后迅速平仓沽空股。除了前期的筹谋,此次出击的时间点选择也是非常精准。金斯瑞为港股通(深)标的股票,考虑到2017年金斯瑞的惊人涨幅下,正是大批南下资金的助力,南下资金再次抄底金斯瑞也并非没有可能。还有一则关键因素是,根据两个暴跌时断的成交量推测,偷袭者的筹码应该在2.5%左右,港股通资金中持有该股的比例为7.68%,后者远大过偷袭者的筹码。而偷袭者选择了9月27日,这一天至10月7日期间恰好不提供港股通服务,而港股仍有6天的交易时间。“庄家被打爆的情况很少见,资金面的因素肯定是重点。”偷袭者选准时机,堵住了南下资金可能的“救场”。9月28日,金斯瑞发布报告一一回驳回阎火研究的7大做空理由,股价一度回涨20%,部分媒体给出乐观评价。但上述分析师认为开盘高开是市场的修复型上涨,偷袭者迅速砸出剩余筹码。沽空的股数从盘面看也已尽数出场,剩下的满地鸡毛就交给市场了。也就是说,浮出水面不到48个小时里,偷袭者的做空动作已完成,满载而归了。而偷袭者阎火研究是个新手,公开资料极少,其官网介绍自己为“由一群资深的股票投资者发起的独立研究机构。”时间财经梳理发现,此前除了2017年10月9日做空西藏水资源,阎火研究并没有其他做空案列。核心是CAR-T细胞疗法一家社会知名度并不高的生物科技公司,此前是如何实现两年股价飙升30倍,此次,又是哪块软肋被做空机构拿捏住了?根据金斯瑞自己的介绍,金斯瑞于2002年成立于美国新泽西,2015年底在香港上市。总部设在中国江苏南京,目前在南京和美国新泽西州设有研发、生产和运营中心,在镇江和济南有生产基地,并在欧洲成立了传奇爱尔兰研发中心和荷兰物流中心,在日本也有全资子公司。它主要有两个发展脉络,一个是基因合成,一个是基于基因合成平台的衍生应用。公司最初主要为客户提供基因合成服务,2004年公司在南京建立了研发基地,截至到目前为止,金斯瑞已经成为全球基因合成的龙头企业。期间,金斯瑞基于基因合成技术平台,打造了完整的一站式生命科学CRO服务业务平台,完整的抗体药物开发平台,工业酶表达系统生物技术平台以及创新的CAR-T细胞疗法平台。核心即为这个CAR-T细胞疗法。金斯瑞此前股价飙升的几个关键起点都是公司给出了与CAR-T细胞疗法相关的利好消息。2017年12月11日,金斯瑞宣布公司旗下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传奇”)的新药研究申请受理,若申请获CDE审批通过,将获准自有的CAR-T细胞技术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试验。再加上与美国强生的合作,金斯瑞股价一路从10.5港元涨到高峰时的34港元,3个月时间涨了两倍。3月13日,公司公布了南京传奇正式收到由CFDA授出的有关LCAR-B38M CAR-T用于自体回输的临床试验批件。金斯瑞股价达到次高位31.45港元,此后一直高位横盘到6月初。在金斯瑞2017年年报中,细胞治疗产生的收入只占总营收的12.0%,贡献80.3%收益的主营业务是生物科学研究服务及产品。但炒股看的是未来,显然,金斯瑞高达115.9的市盈率和其节节攀升的股价,都在于投资者对其CAR-T细胞疗法抱有厚望。CAR-T细胞疗法的神奇之处在于或能治疗癌症。CAR-T全称是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和其他免疫疗法类似,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清除癌细胞,但是不同的是,这是一种细胞疗法,而不是一种药。现阶段,金斯瑞在美国获得正式临床批准,处于临床实验的第一阶段。如若成功,根据金斯瑞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市场研究报告美国每年的新发病例目前约为2.5万人,现有的患者约为12.5万人。根据公开资料,如果CAR-T定价为$350,000 (Novatis的CAR-T产品Kymriah的CAR-T产品定价为$475,000,Kite Pharma的 CAR-T产品定价为$373,000),那么美国地区的潜在市场约为每年87亿美金╱年,这个市场预测还没有包括其他国家和地区。除了研发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以外,CAR-T还可能治疗淋巴瘤、胃癌、脑胶质瘤等多种癌症。由此可见CAR-T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巨大的。如若不成功,甚至只要迟人一步,便是前功尽弃。做空报告中表示,世界三大药企之一的诺华集团,也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赞助一项与传奇一样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CAR-T试验;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BlueBird Bio Inc。和合作伙伴Celgene Corp。也正在测试多发性骨髓瘤CAR-T候选者。这两家公司都有可能在传奇之前拿下美国的临床申请批件。阎火研究也正是将火力集中瞄准了金斯瑞CAR-T在临床使用中,有5位病人已经过世,而公司没有进行后续披露。死亡案例对于药企的打击非同一般。此前,Kite在2017年5月8日公告公司的CAR-T项目出现了1例患者死亡消息时,让Kite股价大跳水。更早些的2016年11月,Juno因为再次出现2例患者死亡直接终止了CAR-T疗法JCAR015的开发。对此,金斯瑞在9月28日回应到,死亡病例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以研究者信的形式通知了所有研究者,公司在2017年9月19日向公众披露了此信息,并未如该报告所言隐瞒。该病患的所有专业医疗资料报告也均已上报给中国CDE及美国FDA,由专业人士评估及判断,无任何隐瞒。此外,金斯瑞强调,公司获得中国CDE及美国FDA的临床试验申请批件是在死亡案例发生之后。值得注意的是,金斯瑞在回应时强调,正咨询法律顾问及将考虑对閰火采取法律行动。上述分析师也表示,如果涉及违规操作,所谓的“漂亮”偷袭就转变成“蒙圈”了。集体过山车值得一提的是,有分析认为,即便没有做空行为,可能的出售评级报告以及其他各种潜在风险也会推动金斯瑞的股价下挫。其中免不了公司的原因,但更多是生物科技公司在新药物研发期必然面对的不稳定性。正如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的争论一样,生物科技的药物研发是商业世界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其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催生了生物科技公司过山车一般的命运。1988年成立的Stem Cells,是美国第一家做人类神经干细胞临床试验的企业,顶峰时股价高达1.89万美元一股,市值达到2221亿美元,龙头地位不可置疑。跌落低谷的是2016年5月最后一天,Stem Cells宣布终止公司的脊髓损伤中期试验,开盘后一日间,股价暴跌81%,最终在2016年11月迎来了退市的结局。1998年12月,重庆啤酒出资1435万元收购佳辰生物52%的股权,从啤酒行业转身涉足乙肝疫苗。股价从底部的2元人民币一跃至最高80.52元,2005年至2011年的6年时间,公司实现78倍涨幅。山车跌落时,1998年的1435万元变成了2015年的100万元——2016年,重庆啤酒作价100万将乙肝疫苗转让给江苏孟德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港交所本来想给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雪中送炭,却也事与愿违。4月24日,香港交易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对此,港交所行政总裁的李小加在第三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香港交易所与生物医药创新公司闭门座谈会上表示,之所以推出该政策,是希望可以雪中送炭。“原来的市场允许你去上市、去拿公众的钱,是到了企业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因为企业到了这样的发展阶段,自身的风险相对偏低。然而,对于生物医药企业而言,恰恰最需要钱的时候,反而是在最初研发阶段。但新药研发这块,又恰恰是中国资本市场包括香港在内的短板,没有为此进行雪中送炭过。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这到了必须雪中送炭的时候了。”但细心人不难发现,4月港交所主板对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开闸后,3家抢先上市的公司: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纷纷破发。同样没有改变的是,生物科技板块的市盈率仍然很高,金斯瑞115.9的市盈率在行业中属于垫底。(来源:北京时间)(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