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科博士毕业,社科院和大学都想要你,选哪一个更划算?王三环之

文科博士毕业,社科院和大学都想要你,选哪一个更划算?

作为一个文科博士,大学博士毕业之后,省社科院和当地的大学都想要你去工作,你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才更划算呢?在做选择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社科院和大学的性质。社科院是作为科研机构而存在,社科院是一种智库。而作为大学,兼具两种功能,其一是科研功能,其二是教学功能。因此,选择去社科院,还是去大学工作,首先要看你是希望毕业之后纯粹做科研工作,还是一边搞科研、一边带学生。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纯粹的科研工作更适合自己,也更容易取得成功。甚至有的人虽然是博士毕业、学富五车,却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教学。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求职者而言,兼顾科研和教学,反而更适合自己。如果我们选择去社科院工作,相比在大学工作,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工作的自由度更高。一般情况下,社科院的研究员都是不坐班的。也就是说,作为社科院的员工,你通常情况下,不需要打卡和签到。很多省份的社科院都规定,每年只需要完成定量的科研任务,就不用上班。甚至有一部分社科院,根本就没有科研任务的定量要求。但如果你是一位大学老师,如果每周都要给学生上课,这就意味着,你的工作受到学校管理规定的限制更多。从学术研究的氛围而言,很多人更倾向于认为,大学的氛围更好。毕竟,大学是学术研究的象牙塔,大学的学术研究氛围更纯粹。作为大学老师,一边教书,一边搞科研,更容易取得成果。如果是在社科院工作,很多人会觉得,社科院的研究员相对而言更功利一些。他们更热衷于做项目、做课题,从中获取劳务报酬,而不是纯粹做科研。社科院研究员们所做的课题的应用性比较突出,但学术性相对而言更少一些。因此,如果个人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真正在学术上有所成就,还得首选大学。从收入上来看,社科院工作和进入大学工作,到底哪一边的收入较高?对此,其实并没有定论。关键是看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社科院工作和在大学工作,都可以按月领取固定工资。如果想要赚取额外的收入,要看个人的科研能力强不强。如果你的科研能力比较强,不管在社科院还是在大学,都能够赚到不菲的收入。如果你的科研能力比较差,在哪里都是“混日子”而已,只能领一份“死工资”。如果你是一位文科博士,毕业后,你会选择社科院还是大学呢?

赵浣

非211的社科院在高校中处在怎样的水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于2017年,晚于211高校的评选时间,也晚于教育部第一轮的双一流高校的评选的时间,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目前既不是211、985高校,也不是双一流高校。要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高校中处在什么水平,这个问题标准非常之多,限于篇幅,答者想用“社科大在用人单位中的印象评价”来作为标准,在此角度衡量其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合并而来的,如果是在社科大读硕士或者博士,那么目前在用人单位的视角看来,了解的人会下意识的想到,这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学生。如果是本科毕业生,由于社科大建校时间较晚,目前仅有两届毕业生拿的是社科大的毕业证,口碑评价目前不详。根据答者以社科大的研究生的身份找实习工作的经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招牌目前在用人单位的心目中,应该是属于“等同于中等偏上的985高校”,也就是说在学历方面,社科大的学生会被用人单位以和一个来自于“中等偏上的985高校”的学生同样对待。以法学专业为例子,法学专业圈子内有五院四系之说,社科大或者说社科院研究生院并不在此列,北京地区的法学类院校的最高水准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其次是对外经贸大学、再次是中央财经大学和其他本地985高校。在就业市场,社科院的学生可以和第二或者第三层级的学生打个平手。以其他院系的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社科院的学生在就业市场因为学历所受到的待遇,也基本上和“中等偏上的985高校”基本一致。故,单论就业情况来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水平可以和中等偏上的985高校持平,某些社科院的强项领域可以超出这个水平。感谢提问,欢迎采纳!

小东西

硕士毕业后,读博和不读博,10年后发展有什么差别

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继续攻读博士,或者是不读博、及时找工作,10年之后,彼此的差别有多大呢?现在,就让我们来捋一捋这个话题。继续读博:专业上的提升更大继续攻读博士,对于大学生个人来说,在专业上的提升,很显然是更大的。在现阶段,博士属于是高层次的人才,一般情况下,各地选拔高层次人才,都是以博士为基准的。从博士毕业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专家”了。从学习教育内容来看,攻读博士的阶段,确实是一个人的学术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读博士的时候,得到导师的指点,往往也更多、更丰富、更全面、更细致、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这种优势,在今后10年的工作中,都是存在的。及时工作:经验的积累更多硕士毕业之后找工作,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积累的工作经验相对更丰富。及时找工作,在职场上,就具有了一种先发优势,比起博士毕业之后再工作,在经验的积累上,领先了三年。尤其是对一些更重视经验和实践的行业,硕士毕业后工作,可能是更切实际的。博士毕业:就业起点更高博士毕业之后,再进入职场,还有一个特点就在于,就业起点会更高。比如,想要成为一名大学教师,通常情况下,都必须拿到博士文凭才有机会。硕士研究生毕业,一般情况下,只能够在高校担任辅导员,不容易直接担任大学教师。因此,博士可以说是高收入的起点,更是高门槛工作机会的起点。这种起点上的优势,在今后10年、20年的工作中,都会继续保持。特定行业:拿到博士文凭才有“入场券”还有一部分特殊的行业,只有拿到了博士文凭,才算是具备了“敲门砖”或入场券。就如同刚刚我们已经说过的,大学招聘教师,一般情况下,没有博士文凭,想都别想。一部分985大学,甚至还必须有留学的经历,才有资格进入。除了大学,一部分科研机构,比如说,科学院、社科院、党校等机构引进人才,也是从博士招起。因此,是不是博士,对于个人的职场发展,影响是巨大的。同样是工作10年,博士和硕士的人生,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博士更容易发展得顺风顺水。对此,你怎么看?

爱情戏

女博士家长群怒骂4小时:我是社科院博士,踢我试试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成年人的世界里到处都是是非,就连为培育祖国花朵而存在的家长群,也频频上演“纷争战乱”。前几日,广西玉林市某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家长群,因一场惊人的骂战,“荣登”微博热门,让网友们目瞪口呆。“我是女博士,师院特别邀请的教授!你们谁敢踢我?”一位自称受过高等教育的博士妈妈又刷新了大众的认识。1“我是博士,惹我试试?”根据聊天截图来看,起因是有几位家长在群里东拉西扯聊“酒文化”,激怒了一位自称女博士的妈妈。这位博士妈妈发言阻止大家,由于言语过于粗鄙、狂妄,进而引发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骂战。图片来源:网络“够了,喝死你们!!!!”闲聊的家长似乎没有觉察出女博士的怒气,仍继续开玩笑:我负责倒酒。没想到女博士直接出口成脏:倒你妈个头!图片来源:网络有家长惊呼:“信佛的也骂粗口话。”(博士妈妈头像为佛像)群里老师嗅到了战火的味道,试图出来维持秩序,但显然不起作用。女博士怒骂之后,强势下达“命令“:以后不相关的话题不要再聊,否则,家长群由我来接管。图片来源:网络由于对女博士粗俗的言语、嚣张的态度感到不爽,那位家长继续怼她:群聊,规定那么多不累吗?其间,老师和另几位家长再次试图缓解紧张的气氛,维护群聊秩序。图片来源:网络但是女博士怒火不熄,继续发表过激言论。于是一来一去战斗升级,骂战内容从家长群该不该闲聊,逐渐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图片来源:网络女博士直接骂那位怼她的妈妈:“欠抽”“犯贱”“陪酒女出生”“蠢死”。骂着骂着开始自曝优越家底:我女儿是师院子弟,可直接升玉高附中,你算老几?图片来源:网络两位妈妈越吵越激烈,别的家长实在看不下去了,说让他们退群,先冷静。于是女博士再次炸毛,声称自己是玉林师院的博士、副教授,“谁敢踢我,试试看?”图片来源:网络如果说一开始女博士阻止其他家长闲聊情有可原,但此后开始彰显自己身份地位的优越,并一直用无耻粗俗的言语贬低、攻击其他家长的婚姻、家庭、阶层和人格,就真的引起了众怒。图片来源:网络有位妈妈说要把聊天截图发给师院的领导看,结果女博士更是“霸气”回应:本人是社科院博士,孩子的爸爸是清华大学本科生,你去告吧,不告没人知道我们这么优秀!并且在群里叫嚣:还有人挑衅吗?掂掂自己的分量,老子能文能武,想约架也可以……图片来源:网络骂到最后,已经没有人再想理她了,从微信截图来看,这场撕B大战整整持续了4个小时。其内容之鄙俗、激烈,甚至有些不堪入目。根据相关媒体报道,聊天记录被爆出后,女博士所在的师院校方知道了此事,但由于微信群骂战并未涉及到严重的违法犯罪,所以校方并未对她做出处理:“这只是她个人素质问题,根据规定,学校也不好就此对她做出处理。”2女博士被黑的最惨的一次?这一场骂战在网上引起了非常激烈的讨论,但要申明的是,以上截图只是收集到的部分聊天信息,可能并不是全过程,不排除曝光记录的人断章取义带节奏的可能性。有人说这位女博士是因为群里有些父母闲聊扯淡、谈八卦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而且有人在背后议论她的婚姻和家庭,说她女儿没爸爸之类的,才引发了这么大的怒火。不过对于事情的全貌,我们无从知晓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是非都是人挑起的!首先,家长群本应该是一块为了老师和家长能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的净土,然而这些家长却用自己的言语行动,给孩子们做了极其错误的示范。在家长群里闲聊、东拉西扯,确实会给其他人造成打扰和负担。因为有很多家长生怕错过老师发布的重要消息,不会屏蔽群,而是不堪其扰全天候地守候群消息。而当有人毫无顾忌在群里瞎扯,聊跟孩子学习无关的事情,自然会招致别人的不适。所以一开始女博士出来阻止是占理的,只不过她恶语连连、口气狂妄的介入方式实在令人唏嘘。而且吵架还要自曝身份地位秀优越,对其他家长进行贬低、攻击甚至是威胁……这样的做法实在令人反感。讽刺的是,她还不停地强调:我是师院特别引进的博士,我女儿的户口在北京,他爸清华毕业,我们在北京有房子……言语之间尽是高高在上的阶层优越,和对小城市群众的刻骨鄙视。可是女博士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涵养,完全与她引以为傲的学历学识不匹配。图片来源:网络又或许是我们都想错了:高学历不等于高素质,好的学识并不代表好的人品。只是,我替她的孩子感到惋惜。母亲这样做人,让孩子在班里如何自处?母亲如此极端、不友善、满口粗话狂言,如何给孩子传递真善美,又怎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3炫耀学历之前,还是先学会做人吧!高等教育的存在,是为了成就一个人,并且让你在掌握了比别人更优越的学识和资源的情况下,更好地去影响、帮助、引导身边的人,为这个世界创造更好、更多的价值。而不是为了让你自感优越,并以此作为贬损、攻击、伤害他人的利器。但如果是这样,那我想说你可能需要先学会做人,再来谈学历和阶层。无论是高知人才也好,底层人民也罢,学会尊重他人是每个公民的本分。而且事件发生在家长群里,孩子们不可能不受影响。父母在做,孩子在看。不知道这些家长,事后会不会向自己的孩子解释这件事,会以一种怎样的态度解释……但如果那些八卦、指点别人家庭和婚姻的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毫不避讳,并影响孩子在背后非议或者去孤立同学;又如果那位女博士依然告诉自己女儿:我们的身份地位就是比他们尊贵,而他们就是嫉妒,他们不配……那我只想说真的可悲,你把自己身上的丑陋,又传递给了孩子。哪怕孩子的学习成绩再优秀,将来又考上了硕士、博士,你对他造成的不当影响和教育,都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的阻碍和污点。生而为人,生而为父母,一个成年人最重要的修养,就是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最好的示范。既然是在家长群里,就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你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在学校的处境,以及他今后人格、人品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群这样的地方,最好远离些不好的风气,还教育一片净土,许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

白色蛙

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本周末举行

据硕博通老师获悉,受疫情影响,原本定在2020年3月份举办的中国社科院在职博士面试工作,改到2020年4月18日进行,面试也是以网络面试的形式开展。有志于今年报考社科院在职博士的朋友们注意了,不要错过。社科院是国内唯一可招收在职博士的院校。具有单双证通道。社科院是国家部级单位,与教育部平级,再一点我们的师资力量与博导,没有任何一个院校可比。本次2020年社科院在职博士对学员要求有变化,要求学员硕士学位满五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以上、或论文3篇加个人专著一部、省部级科研奖项3等奖提名、通过研究生院的考试。本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职博士报考人一般要求45周岁以下。如果年龄超过,会考虑学生的综合社会层次,有机会破格录取。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在职博士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满足条件,我们就授予学位。没有录取比例。面试前需要提交的材料有:报名需要携带的资料: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硕士学位原件、复印件、一寸照片4张、报名费800元。有同学问硕博通老师,今年在职博士面试难不难?作为学术深造高端教育类型,在职博士的各类考试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我们通常把在职博士分为免试入学的单证在职博士以及需要考试入学的双证在职博士,这两种报名方式的难度也是不一样的,且区别较大,下面具体看一下。 首先是单证在职博士,这种方式无需考试入学,只需要参加院校的笔试合格者即可入校学习,难度较小。而比较而言,双证在职博士难度略大,需要参加统一考试,但相对于全日制博士入学考试而言要简单。以社科院研究生院国学在职博士为例:考试分为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采取笔试方式,约为每年3月11日-3月27日考试。复试于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院系另行通知,考试科目分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 更多问题,请关注硕博通老师的百家号吧。可以私信我。最后祝今年的考生考试顺利,尽快毕业拿到梦寐以求的博士学位吧!

诡替身

「中原骄子有话说④」小村庄走出中国社科院博士,她这样回忆当年台湾行……

大河网讯(记者 何心悦)“我一直随身带着国立华侨实验高级中学赠予的钥匙扣,生活中每每遇到困难,我都会拿起它,想起那片蔚蓝的天空和优秀的小伙伴,鼓励自己前行。”谈及2009年“中原骄子·台湾行”,孙贝贝的眼中会闪出特别的光芒。出生在鹿邑县孙营行政村的孙贝贝,2006年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今年她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毕业,在北京农学院任教。2009年8月9日,她第一次坐上去宝岛的飞机,便被窗外湛蓝的天空震撼到了。带着激动与欣喜,她与队友结识了朝气蓬勃的台湾好友、领略了日月潭的清秀婉约、目睹了“101”大楼的壮美大气、感叹着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珍贵馆藏……“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台北地铁上专供老弱病残乘客坐的深蓝色博爱椅,车厢内其他乘客从不占用。还有科技馆里一位做了10年志愿工作的70岁志愿者。”孙贝贝说。台湾居民对秩序的遵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对社会的志愿者精神对她的世界观、行为准则与后期的学术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记者同她沟通时,她重复最多的,就是感激当年河南共青团给了她这次机会。孙贝贝告诉记者,河南与台湾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她说:“在我们同台湾青年的交流中,尊重地方群体文化上的差异,通过直观的、切身的体会来消除误解和偏见,容纳多元的文化与不同的声音,如此才能在两岸青年间厚植民意和认同基础。”同所有记者接触到的中原骄子一样,孙贝贝此行亦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团队中有失去双臂仍然热爱生活的优秀大学生,有在汶川地震中救人的英勇少年、也有在小学用孱弱的肩膀背着好友上学的小女孩……“虽然9年了,小伙伴们也都工作了,但我们还是会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一起交流生活、憧憬未来。”孙贝贝对记者说。对于改革开放,孙贝贝说,这一时期各类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切实减轻了贫困家庭孩子的经济负担,减缓城乡地区教育不平等程度,为贫困学子创造更多机会。“从贫困家庭走出的我今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开始走进工作岗位,未来的生活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对我的帮助,关心身边的弱势群体,传递爱的薪火。”她微笑着说。在她眼里,改革开放让很多底层群体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经济体制改革让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收入,他们在务工过程中完成观念上的城市化,模仿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丽。她说:“当然更重要的是,教育改革让很多农村寒门学子能够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在城镇落户扎根,成为社会的中间阶层。”

莫动则平

复旦、社科院、上财、厦大……他们纷纷考博成功上岸,有哪些经验?

复旦、社科院、上财、厦大、南理工....又一波南审人考博上岸!考博的路上,有开心、有失落、有困惑、有艰辛,“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回头看在南审的所有努力早已为最后的惊喜埋下了伏笔。对于本硕阶段的学习和考博阶段的准备,他们也有满满的干货想要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一起往下看吧!宋婕本科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税收专业,硕士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考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宋婕本科课程主要涉及管理与经济两类,因为在经济类课堂上被经济量学化分析与人文关怀并存的特点所吸引,她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研时便选择了经济学。每一篇论文从构思到写作再到完成后发表,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期间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三年里,宋婕有过七篇论文的写作经历,这样大数量高质量的学术产出,离不开她的导师戴翔教授的指导与帮助,宋婕曾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道,“师从戴老师,是我在南审最幸运的事。”在论文写作上,戴翔教授的指导方式是循序渐进的。他让同学们先从简单的小论文入手,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然后再学数据测算,怎么处理数据、怎么核算数据,有了这些做基础后,再开始涉及实证研究,这时再进入到完整的学术论文书写阶段。“戴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平时就连午觉都在办公室,他的论文产出也很快,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带动大家。老师的指导也很精确有效,每个点都直中要害,只要认真领会就能有所启发。”读博是宋婕大一就有的想法,她一直都很想做学术。今年由于疫情考博免去了笔试,主要看重学生的申请材料。也是因为她研究生三年都在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不断有高质量的学术产出,经过大量积淀,才凭着申请材料获得了复旦的青睐。常哲仁,本科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数理经济学专业,博士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为了坚定自己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的决心,常哲仁接连放弃了几所985名校的offer,而由于疫情,社科院的考试从3月延迟到了6月,且考试分成了三阶段,一直到8月份才算落下帷幕。左一为常哲仁那段时间,常哲仁经常会因为压力大而失眠、暴躁,在朋友的鼓励和开导下,他选择通过游泳和练琴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一头扎进水池里,就可以放空大脑,静静感受水的波纹与身体的接触。”此外,他每天下午都会雷打不动地练习古典吉他,每到这个时候,他的眼中便只有五线谱,心中只有旋律和节奏,而不是一直琢磨考试。“我觉得整个考试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否定和煎熬的过程,特别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看到别人拿到了很多offer,自己拿到的offer却必须得放弃,并且时间进入下半年,自己升学和工作还没有着落,就非常的焦虑,而这种痛苦的感觉直到发榜才得以缓解。所以我觉得,整个考试过程最难的就是调整心态和战胜自我。”左一为常哲仁经济学专业的常哲仁,却以客观题210分、主观题123分的成绩通过了法考。这一切源于他偶然间了解到“呼格案”后,为沉冤昭雪而热泪盈眶,于是便萌生了学法的念头,并想通过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在参加法考的三年里,常哲仁经历了很多挫折,特别是客观题高分通过,但主观题却意外“滑铁卢”让他压力倍增,但他不曾放弃过这份信念,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考试。从本科、读研到读博,常哲仁用网上一个段子来概括自己对这三个阶段的看法和感受:本科阶段是老师把烧好的兔子端给你;硕士是老师带着你去森林打猎兔子;而博士阶段是导师对一片森林指着,说这里有可能有兔子,也可能没有兔子,至于到底有没有兔子,如何打猎兔子要你自己去摸索。对于本科生的建议:多学英语,早做考研打算。对于研究生的建议:想明白自己未来想要什么,如果想就业,就多多寻找实习机会;如果想要做学术,就学好基础课程与计量软件,早选题目。希望学弟学妹们理性看待读博深造,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陈梦泽,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陈梦泽在南审读研专业的学习方向和她本科不太一样,她也曾为此烦恼过,但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在一些专业课和老师的引导下,对供应链研究产生了很大兴趣,开始学习建模写论文。建模求解分析失败是99%会发生的。每次失败,陈梦泽都会先进行自我检查微调,然后再和同学讨论,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她就主动去多请教导师,“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经验,会给我们提出一些根本上的解决方法,所以大家不要怕找导师,他们是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你的人。”在南审读研期间,陈梦泽取得了很优异的学术成绩:在导师的指导下,主持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渠道竞争和政府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优化研究”,并成功结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主导模式下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稳定性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电器电子产品基金补贴失衡下的回收渠道优化及补贴激励机制研究”;还发表过一篇SSCI二区核心期刊、一篇EI期刊和两篇北大核心期刊。谈及发表论文,陈梦泽深有感触,“被拒和修改是常事,要调整好心态,理解审稿人的想法,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修改意见,和导师不断讨论,查阅一些已经发表的高水平的论文,学习别人的一些写作方法。”关于考博,也是陈梦泽经过一番选择后作出的决定,她想要更加深入地探究学术的魅力。南理工也是她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后作出的选择。南审对陈梦泽来说是永远的家,在南审她参加过许多活动,比如校园十佳歌手的比赛等,也在此度过了很美好的研究生时光。曾艺,本科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统计学专业,博士考入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初来南审,曾艺就感受到了校园的宁静,蓝蓝的屋顶白白的墙,还有很多花花草草,她下意识地就觉得这是个非常适合沉下心来学习的地方。曾艺研究生学的是统计学专业,与本科时的金融学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有很大区别。一开始她很不适应,但是在导师的帮助下,她补习了很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每节课上课前都认真预习,在课上认真听讲,慢慢地也就能适应统计学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了。在决定考博时,曾艺是先选择目标导师再选择院校的,“因为一个好的博导比一个好的院校对我而言可能更为重要。”下定决心要考博,也是源于巧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有幸听了现在博导的一堂讲座,当时就被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亲切幽默的讲课风格所吸引,在拜读了老师的几篇文章后,更是被老师严谨的逻辑思维折服,因而选定了上海财大作为自己考博的目标院校。博士是和本科以及研究生完全不同的一个全新的阶段。“进入博士阶段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身边的同学变得更加优秀,觉得自己还有非常多的功课需要补上,道阻且长。”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曾艺最希望的还是能够进入高校任教。考博建议:对于“申请考核制”的博士而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在研一研二时就要发表一到两篇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为研三的博士申请做准备,所以在研究生入学后就应该明确是否有读博计划,并付诸实践;其次,是要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联系博士生导师;再次,根据所联系博导给予回复的积极程度,选择2~3个学校报考,并且准备好相应的申请考核纸质材料;最后,在进入复试环节后,依据学校的报考指南准备笔试和面试。”袁璐,本科毕业于江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考入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建筑风格很优美”,这是袁璐对南审的第一印象,高考时她就很心仪南审,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被录取,所以来这里读研也是弥补了她曾经的遗憾。而她选择考博,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致力于学术研究,为今后扎根于政府会计工作拓宽道路。“南审和考博带给我最多的就是让我拓宽了眼界,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在校期间她参加了很多项目,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还发表过一篇CSSCI检索的论文,是个十足的学霸。但成为学霸的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说:“最艰难的就是写研究计划,因为我做的是政府会计,能做实证的话题很少,写得有点困难。”袁璐在学习上一直都很自律,因此对她来说,考博就和平时差不多,只是会多看一些厦门大学考试相关的书籍论文,同时准备面试。考博路上,对袁璐帮助最大的就是自己的坚持,坚持政府会计,并在一个研究方向上做深。在简历上,她写道:“我愿扎根政府会计领域,致力于相关学术研究,今后从事政府会计教学科研工作。”她想对即将考博的学弟学妹们说:“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积累,多参与一些科研活动;申博的时候要坚定目标;考场上要自信地展示自我。”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文 | 李冰岩、马筱菲、马金阳 图 | 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 | 王大可

楠桂

当北大博士都去了三流大学任教……

作者简介:甘阳,1952年生,浙江杭州人,文革中曾在北大荒下乡八年,1982年获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获西方哲学硕士。现任中山大学逸仙讲座教授,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摘要: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我以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实际正在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这种危险就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实际却可能恰恰在把中国的大学变成注定只能成为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出现这种危险倾向的原因在于,目前对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是相当似是而非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一些改革方案的设计往往从一开始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且让我们现在以一种假设情况来提出问题。以中国现在的一流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为例,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答案自然是后者,即北京大学不但没有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反而变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因为这种情况实际意味着,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甘阳(左一)很简单地说,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它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如果某大学仅仅能以高薪聘请别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永远在自家大学里培养不出同等甚至更好的相应人才,那么这家大学就永远是三流大学,它的所有投资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是高投入低产出。我们现在因此不妨提出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是讨论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暂时只考虑大学培养的今后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才。第一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北京大学本身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吃香,受到哈佛和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竞相聘请,亦即以“北大博士”这一学术资格就可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等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北京大学开始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第二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以“北京大学博士”的学术资格而直接受到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聘请担任教授的仍然很少或几乎没有,但以“北京大学博士”这一资格在中国本土一流大学任教的比例在国内仍然名列前茅;这种情况有可能表明北大仍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至少可以肯定,即北大仍然是中国的一流大学;第三种则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及的可能性了,即17年后“北大博士”的资格不但不足以在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得到聘请,甚至也已经得不到中国国内一流大学的聘请,而只有资格在中国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那么这就只能意味着,北大下滑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这就象假如哈佛的博士今后都只能去美国州立大学任教,那么哈佛也就下降到州立大学水平了。我们现在因此不能不问,北京大学现在宣称的在“十七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如果北大的目标是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即在十七年内造就越来越多的“北大博士”直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那么至少有志气,唯一问题是北大通过什么制度来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北大说,这种目标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十七年,甚至七十年都不可能,那就奇怪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北大所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是什么目标?我们必须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标准是这大学培养的最高学位如博士是世界一流的,其他标准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美国有很多非常好的liberalcollege,培养最好的本科生,但不会称“世界一流大学”,人家根本就不屑这种空洞名号。又如果光是以生产论文数量质量为标准,那不如大力扩充办好中国的科学院和社科院体制,专事研究和写论文,何必浪费精神办大学,反正学生再培养也不成材,因为只能去二流三流大学教书。北京大学如果不是以上述第一种情况为自己的目标,今后实在没有必要喊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因为这种口号只能误导北大自己。这种误导就在于北大根本没有想过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却事先排除上述第二种情况,最后结果恰恰只能是沦落到上述第三种情况,即造成北大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越来越贬值。01 “留美近亲繁殖”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我们说,这只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由此北大自己就贬低了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这样北大学生自然不屑再读北大的博士,怎么也得到美国去混个博士,以免低人一等。由此就会造成一代又一代的“留美近亲繁殖”,因为北大将惯性地认为只有留美博士才有资格来北大任教,北大学生会惯性地认为只有去美国拿博士才有前途,而读了北大博士的将注定只能去中国三流大学任教。一旦形成这种状况事实上就将永远无法再改变。由此,北大当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将千年万年地最多成为最好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如果这就是北大改革的方向,那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北大要学的就不是哈佛或芝加哥大学等,而应该多学美国的liberalcollege。同时,北大不应该再办研究院,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北大博士,甚至连硕士都没有必要培养。作个名副其实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尽早把本科生送到美国去读博士,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和纳税人,都是更经济更负责的方式。但问题在于北大号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北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师必须大多数是美国博士,有这一条才能确保大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因此这次北大改革其实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换掉,换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博士。北大改革方案的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例如为什么要“十七年”呢,因为北大现在改革不能动已有教授,没有教授支持就无法通过改革方案。但“十七年”后现在的教授基本都退休了。因此改革的主要矛头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淘汰目前北大的讲师副教授,由此设计的升级机制毫无理路地繁复无比,总之升级越难越好,淘汰越多越好,这才可以有更多的位置给留美博士。最后,则是北大自己的博士不留校,说是防止“北大近亲繁殖”。但我们可以问,北大不留自己的博士,又尽可能淘汰自己的青年教师,难道是为了纳入国内的复旦、南大、浙大的博士?当然不会,北大毕业的人自然都知道,以北大的老大心态,它怎么会把国内其他大学放在眼里?北大眼里自然只有美国的大学比它好,空位自然将主要只聘任留美博士。因此,杜绝“北大近亲繁殖”的目的其实是要扩大“留美近亲繁殖”。但问题是,现在复旦和浙大等并没有把北大放在眼里,它们因此很可能同样不会聘任北大的博士,而是同样只要留美博士。由此,全中国一流大学都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而全中国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就全都只有到中国二流三流地方大学去任教。由此,最终的结果将是中国所有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都贬值。如果这样,中国实在应该考虑取消所有的博士培养点,把钱用在办地方中等学院和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北京大学02 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学教师都换成美国博士。如果中国的大学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那么中国的大学就是“放弃了学术的独立自主,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是乱北大、乱中国高教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根本问题是北大主事者基本不信任北大自己现有教师队伍,而又盲目迷信国外博士,从而试图以“留美近亲繁殖”的方式来对北大换血。如果放弃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北大的改革完全可以有更现实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将首先立足于对北大现有年轻教师的充分认识上。事实上,北大最近三、五年聘用的年轻教师,可能是北大历史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北大和国内其他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在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成为北大教师的一员。在学校中他们通常是生活待遇最低,工作条件最差,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是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现在人所周知,北大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水平超过许多教授。这些年轻教师外语好,阅读广,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而且对学生有精神感召力。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任意断定他们的水平低于国外博士。事实上他们中佼佼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高于留美博士的水平。中国从改革以来的留学运动已经二十多年,现在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了。理工科暂时不论,如果单纯从文科(为行文简便下面用“文科”包括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看,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并不那么理想。大多数文科留美博士都挤在美国学术界一个边缘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谓“中国研究”。中国人到西方去留学,本应研究西学的精髓,而西学的精髓乃在西方学界对西方本身思想传统和制度文化的研究,不在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上。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只能说是西学的皮毛之学,因为这个部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都是来自西学主流部门的。现在有多少中国大陆留美博士在美国留学是专门研究西学的呢?大多数都挤到所谓“中国研究”领域去了。很多人其实对中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要挤进去,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懂中文作中国研究写论文容易点,以后在美国找工作容易点,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人似乎不知道在美国拿个博士只要中人之材就绰绰有余,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华,中规中矩的学生拿个博士最容易。真正难的倒是今天很少再有人象老辈学者陈寅恪钱钟书那样去留学只问学问不求学位。北大主事人如果对北大自己的青年教师和留美博士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大概就会放弃盲目认定美国的博士一定比自己培养的博士好的无根据思想。而一旦放弃了这种心态,也就有理由彻底放弃现有的以“换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不妨说,北大的改革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主事人的思想和头脑!人们有理由要求北大的主事人树立“华人大学的理念”,这就是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大学不是要无休止地复制“留美近亲繁殖”,而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为主研究中国与西方。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已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如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

明乎鬼者

家长群中愤怒的女博士,自诩“社科院博士”,四小时喋喋不休

社会就是小的江湖,而每个人在江湖中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同的。每个成年人都有统一的身份,就是父母。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可以放弃所有,然而也会因为孩子,爆发出来很多让人无法想象的争斗。近日来,玉林市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啼笑皆非的事,在三年级的家长群中,一位自称来自"社科院的女博士",在群中愤怒的吼叫4个小时,舌战"群雄",并且宣称:自己能文能武。面对老师的劝阻,没有任何的收敛,反而"越挫越勇"。虽然从众多的截图中可以看到社科院女博士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但是因为截图并不全,让人无法看出事情的起因。相传是群中的其他家长,多次私自议论女博士的家庭和女儿,才引起了女博士的愤然反击。家长群中的人也经常谈论着和孩子教育无关的话题,每天总是瞎聊,所以才引发了女博士的不满。本·琼森说过:父亲的名声有时无助于儿子,却反而会淹没他:他们彼此站得太近,阴影扼杀了成长。这件事情在互联网上造成了轩然大波,也让很多家长开始反思,在家长群中到底如何做,才不会给孩子增加麻烦?上述家长带来的警示01、学历≠素质社科院博士的学历是毋容置疑的,他们在某些领域绝对是顶尖的专家,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做出没有素质的行为,对孩子都是错误的引导。不仅会给孩子营造不良的成长环境,同时也会使身边人有色眼镜对待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无异于埋雷。02、学历≠人品博士的学历不可谓不高,在学识上碾压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然而女博士在家长群中吵架的行为却备受质疑,所以很多人也说:学历高不等于人品佳。社科院博士的行为虽然是个人表现,不能代表所有的高学历都如此,但是在家长群中如此不知轻重的行为,将孩子置于各种纷乱的环境中,于是有很多家长也开始思考:在家长群中父母到底如何做,才是对孩子最有利的。家长群,父母应该如何自处?01、不聊和学习无关的话题家长群,顾名思义是所有学生家长的交流群。在群中家长最好不要聊和学习无关的话题,否则只会让有用的信息被忽视掉,尤其是当话题过多交杂的时候,很可能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也会引起家长的不必要争端。02、积极回应老师在家长群中,一旦老师有任何信息发不出来,作为家长,一定要及时地配合和回应,这样不仅能减少老师的工作量,同时也不会错过每条重要的通知。03、避免争吵和行为不端在家长群中,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群里面不仅有家长,还有老师,任何不雅的行为,都可能会让老师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印象,因此孩子在校园中的处境也会更加艰难,只有控制好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家长,才是对孩子负责任的。德漠克利特说过: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资产,一定不是金钱的多少。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传递的价值观和教养,这些会跟随孩子一生,尤其是在与孩子相关的各种环境中,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甚大。

王骀

当北大博士都去了三流大学任教

作者:甘阳来源:社会学视野网编辑:吴伟“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我以为中国的大学改革实际正在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这种危险就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实际却可能恰恰在把中国的大学变成注定只能成为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的大学。出现这种危险倾向的原因在于,目前对所谓“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解是相当似是而非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一些改革方案的设计往往从一开始就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且让我们现在以一种假设情况来提出问题。以中国现在的一流大学例如北京大学为例,假如17年后,北京大学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而与此同时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则只能去中国本土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试问那时的北京大学是变成了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变成了中国的二流或三流大学?答案自然是后者,即北京大学不但没有变成世界一流大学,反而变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因为这种情况实际意味着,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不但没有升值,反而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值钱。很简单地说,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才,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它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如果某大学仅仅能以高薪聘请别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永远在自家大学里培养不出同等甚至更好的相应人才,那么这家大学就永远是三流大学,它的所有投资都是失败的,因为它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者是高投入低产出。我们现在因此不妨提出三种不同的可能情况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现在是讨论高等教育的问题,因此我们这里暂时只考虑大学培养的今后从事高等教育的人才。第一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北京大学本身培养的博士越来越吃香,受到哈佛和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竞相聘请,亦即以“北大博士”这一学术资格就可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等的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大概可以说,北京大学开始进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第二种可能情况是,17年后以“北京大学博士”的学术资格而直接受到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聘请担任教授的仍然很少或几乎没有,但以“北京大学博士”这一资格在中国本土一流大学任教的比例在国内仍然名列前茅;这种情况有可能表明北大仍未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但至少可以肯定,即北大仍然是中国的一流大学;第三种则就是我们前面已经提及的可能性了,即17年后“北大博士”的资格不但不足以在哈佛和牛津等国外一流大学得到聘请,甚至也已经得不到中国国内一流大学的聘请,而只有资格在中国的二流和三流大学任教,那么这就只能意味着,北大下滑成了中国的二流甚至三流大学。这就象假如哈佛的博士今后都只能去美国州立大学任教,那么哈佛也就下降到州立大学水平了。我们现在因此不能不问,北京大学现在宣称的在“十七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目标?如果北大的目标是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即在十七年内造就越来越多的“北大博士”直接成为哈佛教授或牛津教授,那么至少有志气,唯一问题是北大通过什么制度来达到这个目标。但如果北大说,这种目标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十七年,甚至七十年都不可能,那就奇怪了,如果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北大所谓“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是什么目标?我们必须强调,“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标准是这大学培养的最高学位如博士是世界一流的,其他标准都不是真正的标准。美国有很多非常好的liberalcollege,培养最好的本科生,但不会称“世界一流大学”,人家根本就不屑这种空洞名号。又如果光是以生产论文数量质量为标准,那不如大力扩充办好中国的科学院和社科院体制,专事研究和写论文,何必浪费精神办大学,反正学生再培养也不成材,因为只能去二流三流大学教书。北京大学如果不是以上述第一种情况为自己的目标,今后实在没有必要喊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因为这种口号只能误导北大自己。这种误导就在于北大根本没有想过要达到上述第一种情况,却事先排除上述第二种情况,最后结果恰恰只能是沦落到上述第三种情况,即造成北大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越来越贬值。“留美近亲繁殖”有人一定会反驳说,如果北京大学今后的所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助教都是由哈佛、耶鲁、芝加哥等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所组成,那么由这样的北大教师队伍培养的北大博士自然也应该是最好的,怎么会反而贬值呢?我们说,这只是想当然的看法。因为如果北大以及全中国的一流大学都走上了“留美近亲繁殖”道路(为行文简便,以下用“留美”泛指所有留学),亦即如果北大等先天地认定北大教师聘任首先考虑留美博士,那么所有北大本科生自然就明白,读北大博士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是低人一等甚至三等的。由此北大自己就贬低了自己培养的北大博士,这样北大学生自然不屑再读北大的博士,怎么也得到美国去混个博士,以免低人一等。由此就会造成一代又一代的“留美近亲繁殖”,因为北大将惯性地认为只有留美博士才有资格来北大任教,北大学生会惯性地认为只有去美国拿博士才有前途,而读了北大博士的将注定只能去中国三流大学任教。一旦形成这种状况事实上就将永远无法再改变。由此,北大当然注定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将千年万年地最多成为最好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如果这就是北大改革的方向,那也未尝不可。不过这样北大要学的就不是哈佛或芝加哥大学等,而应该多学美国的liberalcollege。同时,北大不应该再办研究院,没有必要再培养那么多北大博士,甚至连硕士都没有必要培养。作个名副其实的“北京留美预备大学”,尽早把本科生送到美国去读博士,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对国家和纳税人,都是更经济更负责的方式。但问题在于北大号称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次北大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它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是大学教师必须大多数是美国博士,有这一条才能确保大多数教师都用英文写作论文到英美期刊发表。因此这次北大改革其实只有一个目标,这就是如何尽快把北大现有教师换掉,换成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博士。北大改革方案的所有设计其实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例如为什么要“十七年”呢,因为北大现在改革不能动已有教授,没有教授支持就无法通过改革方案。但“十七年”后现在的教授基本都退休了。因此改革的主要矛头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淘汰目前北大的讲师副教授,由此设计的升级机制毫无理路地繁复无比,总之升级越难越好,淘汰越多越好,这才可以有更多的位置给留美博士。最后,则是北大自己的博士不留校,说是防止“北大近亲繁殖”。但我们可以问,北大不留自己的博士,又尽可能淘汰自己的青年教师,难道是为了纳入国内的复旦、南大、浙大的博士?当然不会,北大毕业的人自然都知道,以北大的老大心态,它怎么会把国内其他大学放在眼里?北大眼里自然只有美国的大学比它好,空位自然将主要只聘任留美博士。因此,杜绝“北大近亲繁殖”的目的其实是要扩大“留美近亲繁殖”。但问题是,现在复旦和浙大等并没有把北大放在眼里,它们因此很可能同样不会聘任北大的博士,而是同样只要留美博士。由此,全中国一流大学都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而全中国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就全都只有到中国二流三流地方大学去任教。由此,最终的结果将是中国所有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都贬值。如果这样,中国实在应该考虑取消所有的博士培养点,把钱用在办地方中等学院和加强乡村的基础教育。立足“华人大学的理念”改革北大从“华人大学的理念”出发,北大的改革应该着重于提升北大自己培养的博士的水准,减少对国外博士的需求。中国大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构成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而不是要把中国的大学教师都换成美国博士。如果中国的大学走上“留美近亲繁殖”的道路,那么中国的大学就是“放弃了学术的独立自主,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目前的改革方案是乱北大、乱中国高教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根本问题是北大主事者基本不信任北大自己现有教师队伍,而又盲目迷信国外博士,从而试图以“留美近亲繁殖”的方式来对北大换血。如果放弃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北大的改革完全可以有更现实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将首先立足于对北大现有年轻教师的充分认识上。事实上,北大最近三、五年聘用的年轻教师,可能是北大历史上最优秀最有潜力的人才。他们大多是北大和国内其他一流大学自己培养的博士,在毕业时经过激烈的竞争才成为北大教师的一员。在学校中他们通常是生活待遇最低,工作条件最差,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是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教师。正如现在人所周知,北大年轻的讲师副教授水平超过许多教授。这些年轻教师外语好,阅读广,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而且对学生有精神感召力。没有人可以有资格任意断定他们的水平低于国外博士。事实上他们中佼佼者的水平和眼光远远高于留美博士的水平。中国从改革以来的留学运动已经二十多年,现在也应该对此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了。理工科暂时不论,如果单纯从文科(为行文简便下面用“文科”包括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看,在很多方面是相当令人失望的,并不那么理想。大多数文科留美博士都挤在美国学术界一个边缘的方寸之地,就是所谓“中国研究”。中国人到西方去留学,本应研究西学的精髓,而西学的精髓乃在西方学界对西方本身思想传统和制度文化的研究,不在西方人对中国的研究上。西方学界的“中国研究”只能说是西学的皮毛之学,因为这个部门研究的问题和方法都是来自西学主流部门的。现在有多少中国大陆留美博士在美国留学是专门研究西学的呢?大多数都挤到所谓“中国研究”领域去了。很多人其实对中国一点兴趣都没有,也要挤进去,自然是因为中国人懂中文作中国研究写论文容易点,以后在美国找工作容易点,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有些人似乎不知道在美国拿个博士只要中人之材就绰绰有余,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才华,中规中矩的学生拿个博士最容易。真正难的倒是今天很少再有人象老辈学者陈寅恪钱钟书那样去留学只问学问不求学位。北大主事人如果对北大自己的青年教师和留美博士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大概就会放弃盲目认定美国的博士一定比自己培养的博士好的无根据思想。而一旦放弃了这种心态,也就有理由彻底放弃现有的以“换血”为目标的改革方案。不妨说,北大的改革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改革主事人的思想和头脑!人们有理由要求北大的主事人树立“华人大学的理念”,这就是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大学不是要无休止地复制“留美近亲繁殖”,而是要尽快结束中国留学运动,以中国自己培养的博士为主研究中国与西方。因此北大在今后的聘任制度上,应该有三条原则:第一,主要面向国内博士;第二,在聘任留美博士时,主要聘用那些专门研究西学的人,因为中国需要大规模地研究西方;第三,一般情况不聘用那些作中国研究的留美博士,除非已经证明其人至少在西方的中国研究领域是“领头学者”。如果按这三条原则,我相信北大人文社会科学十年后必有极大起色;反之,如果按北大现在的改革方案办,则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变成西方学界“中国研究”的一个分部,成为“人家的附庸藩属”。北大!抬起你高傲的头,挺起你高贵的胸,不要自卑自贱地低三下四跟人走,而要自尊自信地为“华人大学的理念”走你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