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为何很多研究生没有从事科研工作,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太现实了纳布科

为何很多研究生没有从事科研工作,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太现实了

我国的教育发展迅速从以前的大学生是稀世珍宝到现在的遍地都是,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但是同时也反应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教育目前正处于两极分化严重的状态,越是那些国家重点大学越是对学生跟老师的要求越高越严格,而那些普通的大学,大学里从老师到学生每天都在混日子等着毕业。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明令禁止国内各大高校存在的各种清考政策,本科生毕业的质量关口要把控好。随着本科毕业生不断地增加本科文凭已经不值钱了,就业单位在招人的时候提高了标准,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企业将硕士研究生视为最低门槛。甚至博士生也没有幸免于难很,面对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很多博士生毕业生后成为了老师。很多攻读研究生的并不是真正热爱科研,而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研究生的学历来增加就业的竞争力。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毕业成了中国高校在读研究生们唯一的愿望,为此也绞尽脑汁。也有很多的保研学生在进入研究生行业之后,清清楚楚的感觉到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差别是有多大。复旦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在说国内研究生时就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些研究生的思想还停留在本科压根就不对科研跟毕业论文上心,还经常去参加社团活动和各种找工作的实践。让许多饱受高校考核的教授们感到极大的担忧,甚至连我们的袁隆平教授都说过不想去培养博士跟研究生,太费精力跟脑细胞了可能我们觉得袁隆平教授在偷懒,然而不是的这是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一个有科研理想负责任的研究生导师,都非常清楚的知道要想培养出一名出色的研究生是很困难的。而在现在一切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本科毕业生科研动手能力很差,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人总是说我们国人考试非常厉害。当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一名研究生时,发现这名学生对枯燥辛苦的科研压根就不感兴趣。有些大学的教授疼惜地说道,耗费巨大的精力培养出的研究生,毕业后却拒绝继续深造直接踏入了社会工作。只有热爱科学研究的人才能最终取得成功,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的代表施一公曾经痛心地说:“有这么多的清华学子和自己一起出国留学,但没有多少同学科研成功!并非这些清华、北大的学生没有科研天赋,而是太聪明太务实更多地选择了那些轻松又挣钱的工作,而对科学研究毫无兴趣只对赚钱感兴趣。目标明确的应用科学和看不到方向的基础科学相比,基础科学不但赚不到钱更多的是枯燥无味而且还得投入巨大的精力跟时间,可能到最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收获。面对不一定有收获还得花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去不断探索的基础科学,很多研究生们都会望而却步。

刀语

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于2014年获得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培养资格,2015年正式招生。一般每年9月向考生公布下一年度的硕士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经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和保研推免选拔形式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学业,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 小编查阅华南农业大学官网和学长/学姐考研经验资料,统计出华南农业大学历年社会工作考研的数据如下:2018年录取情况:全日制:14人,推免:7人,报考人数:128人,复试分数线:315,入围人数:27人。今年的专业课试卷偏难,初试复试成绩各占50%。非全日制实际录取人数:24人.2018年复试分数线=国家线(315)2017年录取情况:全日制:17人,推免:3人,报考人数:110人,复试分数线:310,复试人数:33人。实际录取人数:33+3(推免)非全日制拟录取40-50人,复试人数:52人。实际录取人数:48人(含调剂9人)2017年复试分数线=国家线(310)2017年约有一半人过国家线, 非全日制市场招生人数较多, 非全日制复试人数达不到招生数。2017非全过国家线=录取;国家宣布从2017年开始,全日制和非全的毕业证要注明“全”与“非全”,非全报考人数减少,这增加了非全的招生难度,所以今年非全扩招较多。2017全日制有33人进入复试机会,只录取17人,另外3个推免名额,刷了一半。最后内部协调结果是:33人全录取,2017全日制过国家线=录取。2016年录取情况:全日制:27人,推免:3人,报考人数:106人,复试分数线:348,复试人数:33人。2016年,华农复试分数线飙到348,远高于国家线(315),这年入学的,其毕业证不区分全日制和非全;华农把2016年全日制和非全合并,并鼓励非全转去全日制(因为毕业证无分别)2016年复试分数线(348)远高于国家线(315)2015年录取情况:全日制:27人,推免:3人,报考人数:109人,复试分数线:300,复试人数:56人。拟录取:55人。2015年是第一届MSW招生,约有一半人过国家线,国家线(300)就是复试线,过线就有复试机会,进了复试的几乎全录取;2015过国家线=录取以上数据明显反映出华南农业大社会工作的考研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考研难度逐年上升。

神何由降

中山大学历年社会工作专业考研分析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也是最早开始社会工作研究生教育的国内高校之一,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招生工作,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招生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毕业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分为全国统考、单独考试及推荐免试。复试由我校招生单位按规定组织,一般每年9月向考生公布下一年度的硕士生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经上述选拔形式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学业,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书。 根据中山大学官网和学长/学姐提供的资料,小编统计出部分中山大学历年社会工作考研的数据,具体情况如下:2018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24人,推免:17人,少干:2人,全日制计:43人。非全日制:15人。合计录取人数:58人根据两位学姐提供的数据,上线复试人数为110-120人,复试刷掉60人左右。2017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30人,推免:5人,全日制计:35人,非全日制:21人。合计录取人数:56人。报考人数:全日制报考:218人, 非全日制报考:90人。2016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35人,推免:6人,全日制计:41人,非全日制:6人。合计录取人数:47人。报考人数:全日制报考:168人, 非全日制报考:76人。2015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1人,全日制计:51人, 报考人数:141人。2014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7人,全日制计:57人, 报考人数:196人。2013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6人,全日制计:56人, 报考人数:206人。2012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40人,推免:19人,全日制计:59人, 报考人数:163人。2011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50人,推免:11人,全日制计:61人, 报考人数:89人。2010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52人,推免:12人,全日制计:64人, 报考人数:75人。2009年实际录取人数:全日制:13人,推免:8人,全日制计:21人, 报考人数:104人。历年报录比:2017年总报录比为17.35%,其中全日制为13.76%,而非全日制为23.3%;2016年总报录比为16.80%,其中全日制为20.83%,而非全日制为7.9%;2015年为28.37%;2014年为20.41%;2013年为19.42%;2012年为24.54%;2011年为56.18%;2010年为69.33%;2009年为12.5%;以上数据明显反映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的考研情况,可以看出社会工作专业考研竞争热度逐年上升。

堪察加

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春夏秋冬,时光荏苒。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结束,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经过复试的筛选,成功入围,意味着即将成为研究生中的一员。然而,在开学前这段时间,极可能因为紧张备考之后的放松,学习意识逐渐松懈下来,在开始研究生专业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段时间,对自己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涯做个规划,将会对你的研究生专业学习大有裨益。那么现在你准备好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了吗?接下来,我将以理工科专业为例,进行简要的讲解,希望能为各位在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工作提供一些参考。选择导师:横向还是纵向?研究生复试完之后,导师的选择会是你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将会深深地影响你接下来三年的专业学习,甚至关系到你从事一生的事业。我在研究生复试结束后,通过各方面的了解与自己的认识,将学院的老师分为两类:横向导师和纵向导师。一般横向导师是指那些和企业联系比较紧密,接一些企业课题项目的导师,这些导师经常有比较多的企业工作机会;纵向导师则是指那些具有国家或省基金项目的导师,一般与本领城的大牛有较多联系,他们有较丰富的再深造资源。然后,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读完研后进入社会工作还是走科研道路?通过综合分析,对自己读研有较清晰的目标后,我选择了纵向课题比较多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开启了读研生涯,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导师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大家一定慎之又慎。了解导师及其课题组的研究方向确定导师后,通过查找学校网页对导师的介绍,对其研究的方向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加入本课题组的QQ群、微信群,与师兄师姐交流,进一步了解即将进入的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对导师及其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做到心中有数后,就可以和导师面谈。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用Email与导师联系。在联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导师目前的课题研究方向;(2)说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3)请导师推荐几本专业书籍。专业文献查阅及专业英语的学习施一公教授在其博文《方法论的改变》中谈及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区别时说道:本科生以吸取学习人类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研究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知识,当前和以往学习的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因此,在复试结束与入学前这段过渡时间里,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以更好的姿态迎接研究生学习生活。1.专业文献的查阅本科时,我们就像一个对新奇知识都照单全收的容器,而作为研究生的我们不能等着老师把知识倒进“杯子”,如果一味等待,那么我们就彻底“杯具”了。在此阶段,除了导师推荐的专业书籍需要仔细研读外,还需自主去查阅新的文献,追踪新的研究进展。首先,可以通过师兄师姐的推荐搜集一些相关文献;其次,通过学校图书馆数据库和相关论坛来查寻相关文献资料;最后,需要通过一些文献管理软件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仔细的研读和做好阅读笔记。文献阅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由点到面。建立自己的知识树体系,通过一个点逐渐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枝繁叶茂,大家可以用思维导图软件,如sciplore、mindmapping等。(2)由杂到精。建立完知识树后,在大量泛读文献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精读一些重要的文献。(3)由读到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文献过程中遇到好的句子、思想火花等都应该记下来,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专业英语的学习不管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成绩有多好,在入学前这段时间,一定不能放松对英语的学习,因为,多数情况下,必须阅读外文文献,你才可能追踪到课题最新的研究进展。另外,注意一点,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因此在英语还不是很精通的时候,暂时不要去学二外。专业英语的好坏将会决定你是否能够接触到课题前沿,能否发表高质量的论文,能否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因此,再怎么强调英语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专业技能的训练对于理工科的研究生而言,研究生三年将会有两年的时间在实验室度过,除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训练外,准硕士生还应该利用一切条件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帮助师兄师姐打打下手。这个过程中你将会学到很多实用的实验操作技巧,另外还会结识更多圈子的牛人,对以后开展课题大有裨益。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大家一定费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做好实验记录。很多人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记录的习惯,导致在实验出现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往往浪费大量时间。好的实验记录可以让你对实验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并得心应手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操作一定要规范,实验失败是小事,如果对人身造成伤害就会得不偿失。另外,在实验研究中还应熟悉掌据新的实验技术或方法,如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对比实验或预实验,确定实验精度和实验合适的平衡时间,掌握对实验现象(特别是“异常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对实验数据以及现象进行比较、综合、抽象等思维加工的方法。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人曾把英文26个字母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字母表中排第几就是几分。其中,Good luck为85分,Hard work为97分,而Attitude为100分。三年读研生活,有一个最佳的Attitud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以我的座右铭“要想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就得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作为结语,祝愿大家三年研究生生活输快!

数米而炊

进入社会工作3年,和读研究生3年的人有什么区别?网友:扎心

读研好还是工作好,在前两年我也曾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我也曾动摇过、迷茫过…毕竟在人生路上,我们的每一个选择就意味着我们要走的路不一样,所以做出选择时一定要经过慎重的考虑与深思熟虑才行。而不能任性做决定。因为我们若是选择考研,我们在其它同学工作时我们还要继续读书,在学习上钻研。自己又能否做到心无旁骛?如果我们选择工作,那么进入社会后会不会为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考研而懊悔?那么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有何区别?究竟是读研好还是工作好呢?我身边不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下吧。网友一:从毕业到今年正好工作了三年,如今拿着月入几千的工资,怎么说呢,也算是能养活自己,但总跟我抱怨工作太累、总是加班、和同事相处太复杂,勾心斗角,说很怀念读书时候的日子,无忧无虑又很单纯,叫我定要好好珍惜读书时光,虽然不是很明白他们的苦楚但也多多少少能体会到,每个月收到的工资是每天按时上班,不可避免的加班,有时候甚至没有周末双休换来的,所以必然是没有懒觉时光的。当然为此换来的是随时随地凭心情的购物买东西,不会受父母金钱的制约,自己的事情也可以自己做决定,不再受学校,父母的管束。网友二:说起来有些扎心,如今我们面临的是就业压力,而相比已经工作的同学来说,他们这三年不仅没有赚钱还在付钱读书,大家都知道研究生学费是很贵的,虽说有国家补贴但是相比已经工作的,自然还是负收入的,对比较困难的家庭来说读研究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因为在你学习的这三年如果工作的话都可以养家糊口了,不过这样的对比也是没有意义的,毕竟凡事我们眼光都应该放得长远些,不应计较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来说读研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可以扩宽自己的眼界,学习到更深层的知识,重要的是可以结实到更高水平的朋友。怎么说呢,读研人的眼界、圈子和工作的人相比确实是不一样的,没有社会阿谀奉承的熏陶,也算是一股清流,相比直接工作的人,他们读研毕业后面对的就业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当然会是更高的台阶,更专业的工作,少了很多无脑的工作,工资待遇也自然会好很多。网友三:我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师兄师姐,虽说相比直接工作了的,缺少了几年的工作经验,但天下没有白吃的亏,那些看似白费的力气,最终也会在某一刻成为我们的盔甲,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要有不怕吃亏的格局,才能有力气赶更远的路。且不说他们的工资待遇是比直接工作的要好,他们的发展前景也是比直接工作的要更有盼头,他们站在的是更高的一个台阶,他们的对手不是自己的同级,而是那些本科、研究生亦或是博士都是985、211的学生,这样一说想必差距也就一目了然了。网友四:说读研好还是工作好本就是一个双选题,不论对错,而在于做选择的人。上面的分析也就是说在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的条件下的占大部分现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有人专科毕业奋斗五年后就是某企业的老总,有人研究生毕业也只能找到一个勉强维持生计的工作,也有不学无术却可以回家继承家族企业的浪子,世界本就是不公平的,也是公平的。网友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观点。有赞成考研,也有赞成读书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神笔

为何青年教授百余论文凭空消失?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

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见习记者 王嘉兴)

腹犹果然

“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上热搜!网友炸锅:那跟本科生有何区别?

10月24日,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时,委员蔡昉建议,“立即纠正大学发展中的一个错误导向,取消对研究生甚至本科生发表论文的规定,这是一个不恰当的规定”。“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上热搜!网友炸锅:那跟本科生有何区别?我国早在1981年颁布实施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就统一规定了只有当高校本科生的论文成绩达到标准,通过了论文答辩才能被赋予学士学位,硕、博研究生更是要达到一定的论文量才能结业。关于取消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规定的建议一经报道,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现在学生大四的时候正好是最忙的时候,考研、校招、实习等等这些事情都等着学生们去做,这时候的学生也不可能会静下心来好好去思考问题,在论文上面花费的时间精力不会那么多。这样的必然结果就是论文质量不过关,周而复始的重写。很多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利的结业,不惜花重金去一些灰暗市场购买论文。写论文更多的成为了应付毕业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方式,水分很多。我们的教育部近些年也是先后发布了多项通知,严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论文造假、学术不端的假论文。这样的举措之下,学生们对于论文的积极性更消极了,俨然就是一篇篇低质量的“水文”,研究的价值极低。这是赞成取消此规的人的观点。而其反方则认为,论文是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文化素养、能力考核的综合评定方式之一,论文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独立思考,加上自己的文化素养将其润色,专业和文笔,两种能力的培养。如果取消了的话要怎么在学生中体现“高下”,又靠什么在进入社会工作的时候加分呢?也有一些中立的小伙伴,就表示不要将论文作为评定是否有资格毕业的考核方式,然后有想法的人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做研究写论文,不想写的话也由学生自由选择。其实除了蔡昉先生,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颖、人民大学副院长周光礼等国内多位权威教授也曾公开表态赞成取消本科论文,周光礼教授表示:鼓励学生写论文是完全OK的,但是没有必要作为硬标准。一定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一定要发表论文,这样不仅是学生写的累,导师改的也累,把论文作为能否毕业的硬性评判方式现如今俨然更不利于学术界发展。有句话说的好,存在即合理,事物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让学生发表论文的初衷是加深对某个领域的研究,但是现在完全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东西。实践出真知,真正的研究成果应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试,而不是仅靠几篇论文就能表明自己的科研价值。有朝一日,学生不是为了加分、毕业、找工作等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发论文,就是为了让人们知道这项研究,让论文回归到它的初心上,这才是最好的态度。“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上热搜!网友炸锅:那跟本科生有何区别?

“董明珠太自恋”成硕士论文,学霸们都在研究啥?

近日,一篇题目为《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论文选取格力电器作为研究对象,在衡量董明珠自恋程度的基础上,总结其自恋的三大表现行为,分别为渴望支配性权力、采取冒险决策、固执己见。值得一提的是,该论文还分析了董明珠的自恋人格对格力电器业绩的影响情况,认为在格力电器发展的初期,董明珠凭借其过人的销售能力以及大胆创新的决策能力,带领格力电器从竞争激烈的空调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董明珠倾向于采取冒险决策和固执己见的自恋人格表现,导致格力电器多元化失败,使得格力电器至今仍未找到新的增长点。网友对上述论文议论纷纷,“不管自恋否,商业能力是没得说的。”“董大姐很高兴:希望你的论文引用量大些,毕竟免费的广告,还深度破圈了。”据悉,该篇论文的提交时间是今年1月,由浙江工商大学一名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撰写。网上公开信息显示,作者目前已毕业,2020年5月被录用到温州某医院财务处。随着事件发酵,浙江工商大学、论文指导老师以及格力电器方面,对此均未有回应。另外,有记者留意到,11月19日晚,该论文从中国知网“消失”。科学研究无禁区,严肃的学术论文也可以接地气。此前,还有不少论文出圈,吸引公众的眼球。浙大传播学的一篇硕士论文《乌有之猫:“云吸猫”迷群的认同与幻想》,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意外走红。在传播过程中,这篇文章被简称为“云吸猫”论文,并引起了吃瓜网友的争议。很多网友为这种新颖的选题点赞,但也有人质疑说,浙大硕士毕业论文写“云吸猫”,是“占着顶尖的资源,不干正事”。华中师范大学一位社会学在职硕士,2007年的毕业论文《关于屁的设计学研究》也引发争议。该硕士不仅凭借这篇论文通过硕士的论文答辩,还被评为“优秀”。有网友讥讽,寒窗苦读那么多年,还真是研究了个“屁”;也有网友读后评论称,看似无意义被嗤之以鼻的事物,“深究起来,是严肃的事”。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一篇名为《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硕士论文,让很多网友大呼神奇。2015年7月,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一篇题目为《失能的恐惧—— 一个研究生写不出论文的反思》的硕士论文,则更让网友大呼“这也行”?!这些年学术界观点奇特的论文常见,比如《如何通过社交网站,与前男友藕断丝连》《行长的面部宽高比影响银行绩效的路径研究》《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生活化、趣味化的科研,更能唤起公众对科学的好奇和热情。对学术不端行为不能宽容,但对学术研究的对象还是宽容些吧!(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刘峥 综合中新网、中国科技新闻网、东方网、新浪微博等)

仲雍

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发现没有什么南京农业大学的经验分享,南农是信息非常公开透明的一所学校 近几年报录比 初试分数排名官网都会公布,给南农打call! 专 业 课初试有四本书 《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具体版本和考试大纲官网上有)报考学校前可以联系学长学姐找到近几年初试真题!(很重要)了解老师出题重点和出题角度。复习前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对自己的学习进度要有个规划。5-6月可以先把专业书整体看一遍,了解大致框架,把真题对应的页码做上记号(几年真题做上记号后会发现考点重点较集中)7-8月再把四本书过一遍,尝试自己在笔记本上罗列书的整体框架(切记不要大段大段的抄书)9-12月就是一遍又一遍的背书(背了忘是很正常,刚开始会很艰难,一段话我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但是背了一遍后速度会越来越快,还有不要跟别人比书背的次数,我才背两遍的时候有的考武大的学霸已经背了六七遍~把握好自己的进度就好,心态很重要)然后可以看一看近期社会工作的热点问题(比如去年是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报考学校老师的论文和社会工作大牛最新发表的论文公 共 课1.英语很烂的人现在就该抓紧背单词了,单词是英语学好的基础,哈哈哈,每天早上会花一个小时背单词,6月前可以做2002-2008年英语一的阅读,把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都写在单词本上,反复背诵。7-8月英语一阅读做完(题型不同所以英语一可以只做阅读)。9月份后可以系统做英语二卷子。(具体方法自行摸索,每个人不一样)英语要多做多练多总结。11月份就可以开始背大作文小作文了,血泪总结太晚了会背不完,作文背了一定要默写仿写。2. 政治前期肖秀荣1000题结合文都精简版的各章讲义看。中期背背讲义。后期做做肖秀荣8套、4套卷(主要是大题,选择题和真题有区别但是基础打得好背好了也不用太担心)还有任燕翔蒋中挺等等老师的大题都可以看一看,热点考点都是相通的只是出题角度。复 试1.复试笔试参考书目绿皮书《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笔试150分, 血与泪的教训告诉大家要好好复习.2.面试(英语+专业面试在一起)强烈建议看看《社会政策这本书 复试 面试专业抽题有很多相关的 本专业的一定会问你有哪些专业实践,平时要 主要专业实践的积累,同时多看看专业论文。心 得 体 会心态很重要,保持心态的稳定会促进学习的效率,不要和别人比,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度心里有数就行。学习状态差的时候可以出去走走买买东西吃一吃,找朋友男朋友聊聊天舒缓压力。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学校走下去就行啦!觉得自己差的(比如我)就加倍努力,笨鸟先飞。大家加油!(联系方式QQ:270069529)只要愿为自己努力,世界就会给你惊喜!

漫漫舞

青年教授百余论文凭空消失 硕博学位论文都被删除

(原标题:青年长江学者与她“404”的论文)梁莹的一些论文与别人论文存在大面积雷同。社会学教授梁莹的很多论文都凭空消失了。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现在都已检索不到任何她的中文论文;在那些期刊官网上,对应页码处也已无法查看。一家学术平台上仍能检索到论文条目,但页面已显示“404”(无法查看)。从学术头衔来看,39岁的梁莹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2009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论著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那些如今无法检索的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用她一位同事的话说,她“几乎拿到了所有她那个年龄文科教授能够拿到的头衔”。但对梁莹的声誉来说,这些“垫脚石”存在着潜在的威胁。记者比对论文时发现,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例如,梁莹2002年发表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及其比较》,是厦门大学陈振明2001年的论文《转变中的国家公务员制度——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及其比较》的缩减版,只有极少数句子有说法上的差别。这些学术上的污点,随着那些论文的删除,都被从数据库里暂时抹掉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2014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连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删除了截至发稿时,记者在“百度学术”检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梁莹,得到125条检索结果,每一篇都给出了引向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链接,但点击后,均显示文章不存在。引向百度文库、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国内文档分享平台的链接,对应网页也无法查看。这些消失的文献甚至包括梁莹的硕士学位论文《善治视野中我国公民的行政参与——现状、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和博士学位论文《当代公民文化培育中的社会资本因素研究——以南京市调查为例》。即使是提供电子版的相应期刊官网上,绝大多数也无法检索到文章,对应页码有图片预览,但无法查看具体内容。记者到图书馆期刊室里逐一对比后发现,120多篇文章都确实在期刊上白纸黑字发表过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一位教授说,2016年和2017年,该院多名教师从不同渠道获悉了梁莹撤稿之事,但没有料到会有100多篇。这位教授说,梁莹2009年进入南京大学任教时,学院内部曾有不同意见。不同意见主要是认为她才30岁,就发表了30多篇论文,以文科的标准来看,担心她不太严谨,而且这些论文中并无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她仍然凭借论文数量上的优势通过了投票。时任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梁莹参加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选聘时,虽有不同意见,但考虑到当时社工系的总体科研能力弱,而梁莹的科研能力比较强,所以顺利通过了。从程序上说,梁莹的入职没有什么问题。记者查询到,梁莹2009年之前发表的论文远多于3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2006年至2008年共发表16篇,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立署名。她2003年发表的论文《治理:面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新选择》与《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属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在数据库中,记者还发现数十篇其他作者的论文与梁莹的论文内容十分接近,但发表时间要晚于梁莹。2009年到南京大学任教后,梁莹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都高于4篇,其中2011年~2013年各发表中文论文12篇、14篇、10篇。从2014年起,梁莹开始发表英文论文,鲜少发中文论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介绍,梁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和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发表英文论文50余篇。2011年,梁莹入选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5年度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2017年又成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周晓虹回忆,梁莹进入学院后对工作“十分投入”,怀孕时都挺着大肚子、手上托着电脑边走边看,比较刻苦,发表的中英文论文数量较多。因此,她申请各种人才计划,院里都给予了支持。她通过了包括“青年长江”在内的多项人才评审,这些评审都是由国家各部委组织专家进行的,能够选上说明其具备了相应的研究能力。得知梁莹撤稿的情况后,周晓虹曾与她交流过。他向记者回忆,几年前,梁莹能连续发英文论文后,对发表中文文章就有些不屑。所以面对周晓虹的询问,她回答称自己以前的文章“都是垃圾”“不能代表我的水平”,所以拿掉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另一位要求匿名的教授则说,关于此事,现在没有什么“客观的证据”,都是传闻。他强调,该院的学风整体上是非常好的,也产出了很多具有内涵和思想的学术作品。但如果按照国外某些学术期刊模块化的方式来做论文,那就会影响文章的内涵,对学术本身是一种伤害。“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据梁莹的同事介绍,社会学院6位教授曾向学校领导反映过关于梁莹的传闻,建议校方调查核实,否则“可能迟早要出事”,影响南大和社会学院的声誉。当时接待的一位校党委副书记表示会认真对待,但迄今没有反馈结果。此外,2017年3月,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南京大学的学风督导员曾在课堂督察中发现她有这方面的问题。梁莹开设过社工系大三年级的专业课《社会工作行政》以及大一年级通选课《社会工作概论》。社工系2014级本科生张云开(化名)告诉记者,梁莹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每节课都会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打电话,课堂上会出现10分钟里她自己玩手机而全班鸦雀无声的状况。张云开回忆,梁莹还在课堂中炫耀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荣誉,表达对教学的不屑,“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我已经评上教授了,学校说必须每年上三门课我才来给你们上课的”。她还会将期末考试的题目提前透露给学生,给绝大多数人打出高分。2015级本科生刘明萱(化名)告诉记者,梁莹上课就是坐着念课件,还时常在课堂讨论时吃零食。上《社会工作行政》课时,18周的课时,老师有五六次没有到堂,前3次安排了研究生讲课,后面只是安排助教盯着学生,让学生自习。他们还反映,梁莹经常利用这门课让学生帮自己做私活儿,例如课程作业是帮她录入问卷,或安排学生去做与课程主题毫不相关的课题的回访工作。社工系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结束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梁莹当导师。上述情况,周晓虹对记者表示基本属实。为此,去年周晓虹根据学生的反映,专门组织了学院的5位领导去轮番听课,并根据听课的情况对梁莹提出过相应的批评,也组织梁莹与学生作过交流。梁莹表示愿意改正。社会学院现任院长成伯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院已经注意到相关情况,学术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工作。如果梁莹教授学术不端的情况属实,一定会公正处理。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2005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2005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在数据库里,那些论文的痕迹一点点被消除了。但这种删除有点像是掩耳盗铃——它们已经被保存在众多图书馆的书架上,白纸黑字,并将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