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工作2021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三净

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工作2021年考研经验和复习建议

写给每个考研人一句共勉的话:与其在别人的故事里感动千万遍,不如努力感动自己一次。外人只看结果,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独尝。愿每个梦想都值得尊重,祝愿大家考研成功~我是从7月份开始准备的,因为政治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就每天上午学2小时左右。刚开始就是先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过一遍,然后去做配套的《1000题》。第一遍做的时候尽量不要看书,对完答案之后再去书上找对应的知识点,这样印象会比较深刻。这时候错误率可能会有点高,大家不要被打击信心,在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二刷甚至三刷《1000题》的,毕竟这里面都是一些经典的题目。后期10月份左右,买了《考研政治冲刺背诵笔记》,我当时是会早上背20分钟左右的知识点,然后配合二刷、三刷《1000题》,选择题非常重要,一定要弄清楚知识点为选择题打下基础。因为我考试的感觉自己大题完全没思路,肖四上背的题都没怎么见到,真是硬着头皮写,考完之后就觉得政治完蛋了,没想到分数出来考的还不错,全靠选择题撑着了。到12月左右,各家的模拟卷基本就出来了,除了肖四肖八必做之外,还推荐徐八套卷、王吉以及刘源泉的模拟卷,只做选择题就行,多见见题总是有好处的。大题就背肖四,一定要背熟练,到时候考场上有内容写,有时间可以背背肖八和考前预测必背20题。英语一:英语是我的弱项,所以我相对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跟精力也较多。前期时间较充裕,我是先开始背的单词,起初背单词真的感觉挺辛苦的,但是慢慢坚持下来你就会感觉越来越轻松,就我个人认为,背单词还是挺有用的,还有就是前期可以试着两三天做一次阅读理解练习题感。暑假就可以开始进行专项训练了,例如翻译、阅读等,我觉得这段时间应该还是要把重点放在阅读训练上面,单词的量可以减少一些,但还是要坚持每天都背。暑期之后就开始做真题了,英语最好的资料还是《历年真题解析》,这个一定要做!其好处就是通过真题可以领悟命题人的命题角度、陷阱设置以及做题的技巧等。我是在考前两个月开始训练作文的,我觉得作文模板很重要,英语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模板,我是每天都自己试着写一篇大作文以及小作文,每篇作文我都是用自己总结的模板去写,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后面就会感觉能够熟练应了。总之英语还是每天要看,要严格要求自己,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真题,大家可以多去考研文库上找一找。331社会工作原理参考书: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3版 )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7年郑杭生,李强,李路路,洪大用编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新祥旭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工作考研辅导班内部讲义》437社会工作实务参考书:朱眉华、文军主编《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社会工作原理重重点在《社会工作概论》上,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答案。其次考察《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大概会出到2-3个,简答题三个左右,也都可以在书上找到相应内容。论述题每年都会考察一个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社会工作实务的影响,其他两个论述题都会比较开放,会涉及社会学某一理论或者社会工作宏观的发展状况(与当今的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结合紧密)。内容灵活,角度时而宏观时而微观主要考察学生对社会工作某一议题的思辨能力,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社会工作实务重点在《社会工作概论》第六章到第二十二章上,名词解释,简答题可以在书上找到相应内容。其次是《社会研究方法》,考察内容不定,名词解释考得都是那些在复习时容易被忽略的内容,所以大家在复习时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知识点,切不可掉以轻心。分析题也十分灵活和开放,考生需要结合书本知识和自身实务经验进行做答。六月到九月。复习的黄金时期,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好专业课笔记。借阅相关参考书,进行补充和整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消化。九月到十二月。背书阶段。社科院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只要认真背书,基本上可以做70%左右的题。该阶段做到每个知识点都会背,会写。打好书本的框架,能够脱离书本对着框架进行背诵。十月到十二月。分析真题和模拟考试。十二月到考试,知识点的回顾和考点预测。写了这么多,我的经验总结就到此为止啦。好好准备初试是关键,但复试也是不能轻视的。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每周腾出时间出去走走,放松一下。考研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认真准备,考上的几率还是蛮大的。要相信自己!最后,希望你们都能考上。

而游无朕

武大博士深度指导:选对研究方法,直接决定你的论文质量!

本文系募格课堂 作者:晨星,男,湖北武汉人,副高职称,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高级程序员。春秋·楚·李耳《老子》第64章中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撰写论文前进行科研工作也是这样。其实虽然撰写论文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它们仅仅是科研工作的一个总结或结果而已。当你写论文或任何其他科研报告时,进行研究工作往往是垫脚石,也是基础。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可以决定论文或任何其他科研报告的整体质量。因此,撰写论文前,需要重视自己的科研工作,而在动手进行科研工作前,需要最重视的事情之一是如何确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研究。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从收集数据的角度来说,主要分为两类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定量研究在这类研究中,收集的数据通常用数字和图表来表示,以证实理论和假设。所收集的数据是关于某一学科研究专题的事实资料。在定量研究方法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事实信息,如:调查:调查包括以多项选择或评分形式提出的问题列表,即通常所说的问卷调查,无论是面对面、通过电话还是在线提问那种形式都行。调查工作过程中,在数据表中提及调查结果之前,研究者可以通过介绍科研在何时何地进行如何的调查、参与者回答问题所花的时间、回复率等信息,引导读者了解调查结果。此外,研究者可以将有代表性的调查表,包括完整问卷的列表作为一个附录,以便被问卷者可以看到确切的数据收集,作为参考模板,提高调查的效率。实验:在这种方法中,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研究者在受控环境中执行测试,并从中获取数据。实验中的各类数据用于控制和操纵变量以建立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在大数据的科研时代,有时候常常将事物的相关关系替换为因果关系)。研究实验要客观全面地记载,生成实验报告。在报告中包含研究者如何设计实验的全部信息(例如,在受试对象之间或受试对象内部),研究过程中使用什么工具、技术和程序来进行测试。现有数据:已经存在的数据是非常宝贵,研究者将从现有来源(如出版物或档案数据)收集数据,以纳入到研究的分析中。如果利用现有数据或材料进行实验,那么在实验报告明确输入数据各类描述数据,包括从何处获取材料、数据最初是如何生成的以及选择日期范围时使用的标准等信息,即所谓的元信息(关于现有数据的信息)。观察:是指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主要包括在自然环境中,观察无法控制变量的生物活动。比如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达尔文也曾经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可见,观察中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记录某些单词或一组文本的出现,以分析交流模式。内容分析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随着近百年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广泛运用在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各类学科中,已是社科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而且实际上,内容分析法的分析空间远不止限于那些传统的社会科学领域,它对文本数据的挖掘和解读还可以解释数据过程(趋势、路径),使用交叉、聚类等方式解释变量之间的差异和关系,获得深度分析结果,回答研究问题及检验研究假设。在定量研究中,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准备数据用于分析数据的软件(如Stata或SPSS)使用的统计方法(如回归分析)定量研究方法的一个例子:考虑一下这个场景。研究者在某大学里调查了大约300名学生,问卷他们一些问题,比如:“在1-5分值的范围内(分越高代表越满意,分越低代表),你对任课教授的教学水平有多满意?”在获取所有数据后,研究者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比如“平均来说,学生给教授的分数是4.4”。定性研究这种方法通过访谈、焦点小组、案例研究、语篇分析和文献综述来理解人们的想法、概念或经历。它基本上是一种收集人们思想和经验的调查。下面是设计定性研究方法的需要考虑要素:访谈:这种方法包括向受访者口头提出开放式问题。包括确定面试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如何找到和选择参与者。访谈的规模,即有多少人参加。谈话采取什么形式(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一般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谈话记录能方便录入到计算机中进行存储或分析。面试计划应花多长时间。记录方式,如视频或音频记录和文字笔记。访谈的对象属于哪个群体或社区?如何接触参与者的,需要办理什么样的合法手续。焦点小组:通过让一群人讨论一个话题来收集意见,即小组(焦点)座谈(Focus Group)是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半结构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被调查者交谈。案例研究:对事件、组织、个人或团体的深入研究。解释研究是如何选择案例研究材料(如文本或图像)进行分析的,您分析的材料类型,以及您是如何收集和选择它们的。文献综述:对其他作者发表作品的调查。在定性研究中,分析将基于图像、语言和笔记(通常涉及文本分析形式)。具体方法可能包括:内容分析:讨论和分类句子、单词和短语的含义。专题分析:对数据进行编码和仔细检查、分析,以确定特定的专题或模式。语篇分析:或称语篇研究,是分析书面语、口语、手语或任何重要符号事件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语篇分析的对象——语篇、写作、会话、交际事件等——是以连贯的话语序列、命题、言语行为或话轮来定义的。与许多传统语言学不同,语篇分析者不仅研究“句子边界之外”的语言使用,而且更喜欢分析“自然发生”的语言使用,而不是虚构的例子。语篇分析与语篇语言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它旨在揭示人的社会心理特征,而不是语篇结构。目前语篇分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包括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国际关系学、人文地理学、传播学和翻译学,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假设、分析维度和研究方法方法论。定性研究方法实例考虑一下这个场景,即研究者对20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向他们提问:“你对课程研究的满意度如何?”,“学习计划的积极方面是什么?”,以及“学生认为可以做些什么来改进学习计划?”根据研究者得到的答案,研究者用抄写工具或软件记录所有采访内容,并在寻找和分析出共同点和模式。混合方法所谓混合方法,就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以上两个定量和定性方法中的例子,先进行定量分析的调查,找出趋势或观点或信仰,然后进行定性的访谈,以便更好地了解趋势背后的原因。或者研究者先进行定性的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根据访谈的回答提供了新的见解,设计调查问卷表格中的问题。然后,研究再使用该调查作为一种工具来大规模测试这些见解或问题。在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前,研究者需要理解定量和定性研究之间的差异:那么知道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在研究工作过程中,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研究方法呢?决定使用定性还是定量数据的经验法则是:如果你想确认或检验某种东西(理论或假设),使用定量分析效果更好如果你想了解一些东西(概念、想法、经验),使用定性研究效果更好对于大多数研究项目,研究者选择定性、定量或混合方法的考虑因素琮包括研究工作是采用归纳研究还是演绎研究的方法;研究工作中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在做实验研究、相关研究还是描述性研究;以及其他考虑因素,如金钱、时间、数据的可用性。在获取了数据后,分析定性和定量数据也是不一样的。使用定量方法获得数据后,通常可以使用数量统计方法分析数据,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或共性,结果可以用图表表示。SPSS、SAS或Excel等应用程序可用于计算以下一些参数计算:平均得分给出特定答案的频度(次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的可靠性分析定性数据比定量数据更难分析。它由图像、文本或视频组成,而不是数字。分析定性数据的一些传统方法是:定性内容分析:跟踪单词或短语的位置、出现情况和含义专题分析:仔细审查数据,确定主要专题和模式语篇分析:研究传播在社会语境中的作用最后记住,在论文中的方法部分存在的目标不仅仅是描述研究的方法,而是展示研究工作如何以及为什么应用这种方法,并证明这种研究方法是严格进行的。论文中的方法部门应该能够说服读者(审稿人),研究工作为什么选择要定性或定量或混合的方法,以及它如何适合并实现研究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必须清楚地回答研究问题和问题陈述。总之,选择的研究方法必须与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联系起来,并有密切的关系。宋代叶适在《水心别集·十五·终论》中说:“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在科研过程前,研究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也是如此。

魔术男

毕业学姐 100 天上岸社科院社工考研经验贴

作为一名毕业后又选择考研,并且利用三个月左右时间就上岸的学姐,我经历了太多,上岸成功后老学姐禁不住要来分享一下我的小故事。我本科是一所双非院校,毕业于 2020 年 6 月,在毕业前,大家都选择了考研,而当时的我觉得社会才是我的最终归宿,浪费两年时间去读研真的没有必要,不如用这两年的时间到社会上闯一闯。于是,毕业后我毅然踏入了社会,进入了企业工作,当时我所进的企业是青岛市比较有名的一家企业,当时,同学们对我还是比较羡慕的,公司承诺的待遇也比较好(税后能拿到 5000+)。但是毕业后,我却遭到了社会的毒打,社会真的不是那么好混的,特别是在体制外!除了无休止的业绩压力外,还要在领导和同事间面面俱到,经常让人身心俱疲,作为基层员工,真的是饱受压迫。就这样,在身心俱疲中,我慢慢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难道自己的一生就这样了吗?即使我很努力地工作,兢兢业业,在退休前是不是也顶多做到区域经理的位置,一辈子呆在这个城市,还要做好因意外失业后如何生活的打算。这样的生活,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不甘心的,于是,我在想,是不是考研继续深造会好一点呢?在工作的压力下,我这种想法愈加浓烈,九月初,我决定好了, 要用两年的时间为自己的人生搏一搏。于是,毅然辞职,之后我又联 系上了之前考研成功的一些同学们,征询他们的意见,在同学们眼中, 我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人,他们很支持我的这种想法。在同学们的推荐和自己查阅资料后,我选择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决定好后,我才意识到我的准备时间有多短,这时仅有 9 月的半个月左右、10 月、11 月和 12 月的二十来天,也就是说,从我准备到考试仅有 100 天左右。时间这么紧,而且我是一个不善于死记硬背的人,我必须制 定出一套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说干就干,我首先联系了去年上岸该学校的同学,从他那里获得 了他的笔记、答题方法、历年真题及答案,有了这些资料,我的心里 有底多了。接下来就是对自己时间的规划和学习方法的发掘,就说说专业课和英语的吧。专业课共有三本书(社工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研究方法), 我先通过翻阅和整理,标记出了这三本书上的重点,(我发现,这三 本书考试知识点频率出现最高的是社工概论,其次是另外两本书,考点比例大致为 50%、25%、25%)其中每本书也有重点章节和非重点 章节。事实证明,在准备专业课之前先根据资料找出重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因为三本书的内容不算少,如果盲目复习,不仅费时费力而且 效率还不高。找出重点,大大提升了复习的效率。在这种紧锣密鼓的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抓重点真的太重要 了,一般需要二十多天才能背完的第一本书,我凭借着划重点和自己 思考出来的一套记忆方法大约 7 到 9 天就可以背完一遍。同时,自己每天会抽出一些时间来翻书,通过翻书扫描一些死角和加深印象。在 这种方法下,我发现自己背专业课的速度越来越快,记得也越来越清 晰。在 12 月初,背完了三遍专业课后,我就开始转变方法,每天除了冲刺英语和政治以外,主要任务就是按照三本书的章节对可能考试 的题进行揣测,思考自己遇到这些题的时候应该如何答题。到考试前, 我刚好又把专业课书梳理了一遍,就这样带着丝丝慌乱,我参加了考试。尽管准备时间比较短,但是结果证明了我的方法还是可靠的,有时候方法真的是大于努力,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备考阶段也要多进 行思考,制定出一套高效率的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我还是比较喜欢钻研的,大家有什么困惑也可以找我交流,我会尽自己最大可能为 大家解答。英语方面,我主要是背单词和做真题。我每天都会保持 300 个单 词的记忆,单词真的很重要,考研英语只要能看懂文章,真的不难。对于单词的学习,我从开始准备到考试前一天一直在记单词。单词是英语中的魂,贯穿了所有题型。对于真题我是分模块做的,英语最重要的是阅读,做完阅读我会 把每一篇翻译出来,反思错题,做几套就会有效果。有些资料都可以在一些考研公众号上面找到,其中还包括一些机构的核心资料。总之,考研期间一定要有自信,稳住心态,不管是英语、政治还 是专业课都是有方法的,只要找对重点、用对方法,就可以以最高效 率取得最大成果。

火战场

侯俊丹 佟萌:开展总体历史视域中的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创新后,如何推进社会工作参与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进而提升其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成为社会工作学界研究的焦点议题。除针对当前专业性教育和实务经验的研究外,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近些年对反思社会工作本土化优势亦提供了不少历史经验。但是有关社会工作学科史的研究方法尚未得到系统讨论,而这一研究工作对能否建立学科史与当代学科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能否在当前学科话语体系之外拓展学科的本土化理论内涵均具有重要意义。综观当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方法,不外乎学科起源研究、学科专业性历史定位研究两种思路。前者从专业知识的生成史角度,一方面探讨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社会工作传入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则从内生性历史角度出发,检讨这一现代学科与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思想与社会运动之间的关系;后者则以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内涵为标准,来辨析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科学学科的起源,试图将前一种研究中掺杂的那一内生性历史视角从专业性学科范式中排除出去。这两类研究争论的逻辑,颇类似于20世纪冯友兰与胡适之间的“哲学史”写作之争,虽各有理据,也皆失其偏颇。学科的生成史研究分离了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与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因而未能呈现前者向后者转化的内在逻辑;与之相对,立足于专业性理论范式的学科考辩,又将中国思想与社会传统资源拒于现代学科范式之外,由此无法开掘出有助于形成公共性伦理品格的中国传统社会给养,难以实现学科理论的扎根化。两种研究思路的偏颇,皆可归因于忽略了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学科生成的“问题域”的关注,因而难以形成有关学科起源和发展的总体性研究方法。20世纪前叶历史社会学初兴之时,有关“起源”问题的历史研究引发不少论争。“年鉴学派”第一代学者马克·布洛赫等人曾就“起源的迷惑”批评了两种历史研究倾向:其一是为现实政治和意识形态寻找历史的辩护辞;其二是缘于“判断癖”,为考证而考证。两者都是“真历史”的死敌。换言之,若不能廓清历史事件背后绵长且动态的社会结构演变,便不能理解偶然历史的必然性。可见,某一学科在知识发展史上的出现,作为一种表面上的偶发历史,仍需回到知识谱系生成的总体性、结构性历史中界定其本性。在此意义上,知识的生成史是思想史和社会史交叉影响的后果。这既不能以辨析学科专业成立的事件标志代替学科生成的内在历史逻辑,也不能用专业知识范式的当代标准来抹杀知识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丰富性。为把握这一知识生产的发展脉络,中长时段的历史分析视角显得颇为重要,有助于在三个层面上突破既有的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史研究方法的壁垒。首先,总体性历史视域中的学科史研究蕴含着比较历史分析的眼光,有助于我们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问题域”中理解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兴起在中国社会治理议题转变中的必然性。诚如孔飞力、杜赞奇等人对清末民初地方自治问题研究所表明的,以“绅董”集团为代表的地方社会崛起,使晚近中国国家治理陷入了困境:一方面体现在地方社会与国家力量的竞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国家通过行政吸纳社会的方式维持体制稳定。可以说,这一治理结构奠定了整个20世纪中国国家政治的基础。在此过程中,如何锻造能够适应现代中国的公民道德,对于突破这一治理逻辑的“收放”循环具有关键意义。这就意味着,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已经不能完全借助传统经史之学来应对这一社会条件之变,包括社会工作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的兴起是在新兴条件之下回应社会变迁议题的必然趋势。社会工作学科发轫伊始如何理解这一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议题,如何在政治建制过程中呼应公共性伦理和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皆构成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知识基础。其次,总体性历史视域的学科史研究也意味着将社会工作学科视为知识谱系加以系统整理,而不是以当前的学科专业分类眼光将其肢解,从而为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本土化创新提供契机。尽管20世纪初中国教会大学社工系的成立借助了西方社会工作学者的力量,但早期中国学者并未照搬外来知识,而是在回应上述历史命题中摸索适用于中国特有民情与社情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比如,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传统扬弃了当时美国社工界侧重个案工作的主张,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整合到社区工作体系中,通过改造中国传统的乡约思想,并结合区域理论研究带动社区工作发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建设实践道路。特别是清河试验倡导的综合性区域经济体建设、协调城乡平衡发展的思路,对于今天农村工作和农村政策稳定农村经济发展,锻造自我生长的农村居民群体仍具有启发意义。最后,总体性学科史研究方法还需在“集体行动”层面上廓清学科实践的行动基础,即将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置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运动中,考察不同知识学派和实践行动的关系,从而理解这门学科在中国文明语境中的精神本质。如果跳出专业性视角来看,早期社会工作学科实践仅构成了乡村建设中的部分流派。它对于转型中国建制议题的回应是在学派之间思想论辩以及实践合作中逐步确立的,因而,理解这些论辩和实践模式之间的异同,既对于澄清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形态的复杂性极为重要,同时对于捕捉纷杂的知识形式背后的统一的文化价值亦十分必要。知识分子作为这一社会运动的担纲者,将“回到民间去”视为对被腐蚀了的世道人心的挽救,其本身即构成了反思建构现代中国公共伦理品格的重要维度。诚如王思斌所指出的,中国社会工作史研究是对中国社会工作历史品格的把握,换言之,也是对知识的典范价值的书写。由古知今,并不意味着孕育在历史中的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工具性效用,相反,只有在“古”与“今”既有差别又有现实联系的前提下,知识的典范价值才能构成对当前经验反思的意义。因此,仅为好古的起源考证,或仅以当前效用为目的阐释,均不足以呈现一门学科精神的运化在整个时代流变中那跌宕起伏而又一以贯之的轨迹,而这正是总体性学科史研究的目标。(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二丁目

从质性研究到大数据方法:超越与回归

内容提要: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分别源于两种不同传统,演变为方法论的分离和对立。大数据的兴起或许会给解决这种“两张皮”的现状带来机遇。从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到大数据方法,研究工具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研究对象——社会本体的变迁。大数据研究促使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走向融合,社会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也获得了交汇的途径,大数据方法是对既有研究方法的超越,也蕴含着社会学想象力的回归。关键词:质性研究/量化分析/大数据/方法论/社会学想象力/作者简介:石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西安710065社会学研究一向有定量、质性之争,这两种源于不同范式传统的方法之争,近些年似乎有分出高下的意味来。定量占据主流及有意识地抢占主流位置,质性研究方法在各方面似乎都显现出弱势。①如何看待不同的研究方法取向,尤其是能否理清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和正在兴起的大数据方法之间的关系纠葛,对于未来研究当有借鉴。一、方法之争及其范式起源讨论不同方法的差异,有必要追溯学科发展的历史起源及其传统。社会学和人类学可以算是最相近的学科,就其早期形成的各自研究对象和领域而言,社会学研究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人类学研究传统社会、游牧社会、“土著”社会。西方社会学的诞生与现代化、工业化的进展息息相关,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一开始就将社会学置于以数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大厦之最顶层,并将其命名为“社会物理学”(sociophysics),确立了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方法导向。②而西方人类学的兴起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与当时航海探险、殖民扩张的热潮分不开。早期人类学者主要由航海家、旅行家、传教士、商人等构成,以“他者”身份对“远方的”原始部落、少数民族的异质文化开展考察,逐渐形成了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的方法特色。科学主义范式的社会学自诞生起就以自然科学为样板,借鉴和遵循近代自然科学认知原理和方法论原则,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建立在统计学意义上的问卷调查研究,包括理论假设、调查设计、资料收集、量表测量、信度效度检验、统计分析等环节,一般通过人为控制和区分自变量、因变量,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确定相关性,判断因果关系,建构数学模型。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之一是概念的操作化,也就是根据研究需要把概念变为一套可测量的、能够用数字表述的信息。譬如用五分制量表测量人们的满意度;将幸福感分解为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进行测量,以建构“幸福指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区分起见,也有人把这种大多来源于抽样调查、访谈、行政记录和实验设计等传统统计方法的数据称为“小数据”,把传统的量化分析方法称为“小数据”方法。一般来说“小数据”体积小、易于快速理解、数据的读取分析和处理都相对简单。③而大数据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数据科学家将大数据的特点总结为4个V:Volume、Variety、Velocity、Value,即体量浩大、模态繁多、生成快速、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具体到量级,大数据的量级已从GB到TB再到PB级,甚至开始以EB和ZB来计数。④质性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个案研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法、民族志(人种志)方法、扎根理论、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等一整套方法体系。质性研究方法从起源上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的人类学研究,但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体系得到归纳总结,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事情。到20世纪初,社会工作领域兴起的个案小组实务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被拓展到心理学、教育学领域;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科学领域开始涌现各种“后现代”理论和思潮。社会学理论也从逻辑实证主义转向阐释和批判主义,社会学领域出现对量化研究的“反抗”思潮,这些思潮也影响、促成了质性研究方法的成熟。虽然量化研究方法源自西方的科学主义范式,同样也是西方思潮产物的质性研究方法却可以在古老的东方思维中找到哲学基础。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是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为基点的。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思维方式着眼整体思维,注重辩证思维,擅长关联思维,习惯类比思维,突出直觉思维。20世纪初社会学、人类学传入中国,中国最早的社会学家多从事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如吴文藻、潘光旦等,早期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基于人类学田野工作的质性研究方法。到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在研究方法体系上则主要引进了美国的社会学量化分析方法,科学主义范式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成为绝对主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带有西方“后现代”色彩的质性研究方法被介绍到中国,某种程度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内在契合,也唤起了中国早期社会学所形成的人文主义传统。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建设由恢复重建伊始的“拿来主义”到本土化中国化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源自不同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分析方法的分离和对立逐渐显现且愈演愈烈。学界对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以及“代表性”、“科学性”等问题莫衷一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学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同时也为原本的方法之争更添纷扰。⑤有观点认为,大数据可能引发一场社会科学革命,⑥另有观点则认为,大数据面临着诸多挑战。⑦人们担忧,大数据的出现有可能把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两张皮”进一步撕裂为“三张皮”。在此背景下,也有学者认为“方法主义是今日学界危机的根源”,呼吁“破除方法主义迷信”。⑧应当看到,学术论争、学派林立恰好是学科繁荣发展的表现,是学科走向成熟过程的必然。方法论争源自“与生俱来”的不同研究传统,面向未来也需要进一步探究其发展趋势。二、工具演进、机器依赖及对象变迁从时间序列看,人类学方法的形成要稍早于社会学。质性研究方法虽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形成普遍认同的方法体系,但其实际的社会学应用却要早于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大数据方法的出现,则是直到今天才刚刚开始。因此按照出现时间的早晚,可以粗略地把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脉络归纳为“质性研究方法—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大数据方法”。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由“纯人工”到“机器”参与介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过程。具有鲜明人类学田野色彩的质性研究方法,强调参与、体验、感悟、在场、情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依赖于直觉、联想、类比、领悟。要求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群体生活空间,研究人们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其研究特点决定了质性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人工的个体劳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脑的直觉。即使发展到现在,口述史、影像志、深度访谈等引入了现代录音录像设备、计算机编辑处理工具,人的“参与”、“在场”仍然是质性方法的基本要求和灵魂。传统量化分析方法一开始也是“全人工”收集人们特定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早期问卷调查基本是纯手工操作,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编码识别、统计分析软件把过去复杂的统计计算变得轻而易举,传统量化研究逐渐由以人工为主过渡到机器参与成分越来越多。但是,现代社会大型调查研究即使计算机全程参与,也必须以研究者主观设计、人为主观赋值编码为前提。也就是说,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始终是以人工为主,机器处理作为辅助手段的研究方法。大数据方法则依托于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时代背景。正是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二维码、传感器、GPS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微信微博新媒体的大规模使用,以及手机网络支付手段的更加便捷化,人类社会的各种社交网络、人际互动、经济活动都被客观记录下来,留下“数字痕迹”,形成海量的大数据。正是由于数据量大到无法由传统软硬件处理,且数据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特征,所以大数据的获取不再是通过人工采集得来,而是由“机器爬梳”而来。大数据方法主要是通过机器学习,运用适当的算法,对数据自动进行学习,识别事物间的关联性和规律。当然,数据爬梳、分析的背后也有“人”,但这里的人已由台前退居幕后,机器承担了大量繁重的工作。从质性研究到传统量化分析方法再到大数据方法,工具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见证了研究对象——社会本体的变迁。从微观层级的个体行动、人际互动,到宏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等,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着不同的特征。质性研究源自“田野”的方法无疑带有浓厚的传统社会印记;传统量化分析对应着的是现代社会,如果说这两种方法主要研究现实社会,大数据方法则显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社会的产物。在网络愈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在网络上的行为与现实行为具有越来越多的同一性,网络上的个人、群体间的互动与行为,以及网络上的组织结构都已经影响到现实社会,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之大前所未有。譬如手机及其他即时交流工具成为个人与社会交流交往的基本中介桥梁,随之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发了职业分化的加速;物联网、众筹经济正在促生新的社会价值观;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传统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且仍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本体发生了改变,对于这些关系、行为、结构变化所形成的大数据进行研究,就具有现实重要性。从这一角度而言,大数据研究对于社会学的本体论意义大于方法论意义。来源: 社科院网站

弟子记之

超级实用的定性研究论文写作指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今天小编推荐的这篇文章,语言精练,实用性强。大部分的学术论文,基本遵循了“前言/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结果→讨论”的框架。换句话说,当你在写作一篇学术论文时,完全可以按照上述路径架构自己的论文,然后在这个框架中,填充自己的具体研究内容就可以了。很多学者认为的“学术论文的八股文写作方法”,其实就是这个道理。1.前言/背景介绍 描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清晰阐述具体研究问题。如研究在哪里开展的,研究的社会背景和脉络是什么,以及本研究对该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等方面的有什么重要意义。将本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目标跟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健康问题或相关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简要论述为什么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该研究问题。2.文献回顾 首先,回顾与本研究问题相关的最新研究发现。其次,简要讨论相关的,尤其是研究对象相关理论视角。然后,指出在回应类似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时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可能会遇到的局限。最后,总结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阐述开展本研究的原因、研究过程以及执行步骤。应注意,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采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文章中应尽早明确这一点。描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所持观点和立场,包括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和背景。描述作者的反身性(reflexivity)不仅能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作者是如何看待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而且对透明化(transparent)研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部分一般需交代以下各方面要求的内容,但也视具体研究而定,如不适用,请简述原因:01具体研究方法确定具体的研究视角或方法(例如传记法、叙事研究法、民族志法、扎根理论法、现象学法和影像发声方法等)。简要描述研究中用到的理论视角和关键概念(允许使用图表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告诉读者关于选择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这个方法适合此研究问题,以及所选的研究方法将如何完成论文所描述的研究目标。02招募和抽样过程详细阐明研究成员是如何招募来的。如果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话,他们是如何参与到本研究中的。清楚描述抽样方法和抽样的类型(如目的性抽样、方便性抽样、滚雪球抽样等)。汇报样本量以及样本的特征,被调查者是否存在中途退出或拒绝参与的情况,并解释为什么该样本量足够满足本研究需求。详细描述本研究抽样方法在内的研究单位、涉及物质环境及调查环境,但需要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描述样本饱和状态是如何执行、记录和实现的(例如,不再进一步收集新的数据,是因为增加的数据对产生的理论贡献很少,或对研究结果/主题几乎没有新的影响和变化)。03数据收集过程收集数据的方法。详细描述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访谈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从而帮助读者了解该研究数据的潜在充分性(如对每一位被调查者不仅只是一次访谈,还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谁收集数据。汇报数据收集者的信息,以及他们是否接受过相关定性研究训练等简要的背景信息。如何保证数据准确度。数据是否经过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即有三个以上研究人员对定性数据和结果进行相互检验与核查)。假如是单个研究人员在单个时间点收集的数据,则应标注此研究局限。说明研究中是否采取了特殊的数据收集方法。详细介绍这些特殊的方法,解释为什么选择此方法,或是此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的优势之处。“在哪”及“何时”收集的数据。标注数据收集的地点,以及数据收集的时间。如果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那么还需要汇报不同方法之间是如何相互补充的。04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分析的详细步骤,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对研究主题分析进行充分描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研究主题是如何产生的;这些信息是增强研究发现可信度的关键。描述用于提炼研究主题的标准。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来表述数字或频率,比如若干(a number of)或者一些(some);相反地,可以使用一些能相对清楚表达频次概念的词汇,例如很少(few)、许多(many)、最多(most)、大多数(a majority)。确定编码者(coder)的数量。如果有多个编码者,需解释编码者之间一般是如何保持一致的(编码标准),以及对不一致的编码是如何处理的。描述设计和检验编码过程的步骤。描述所有步骤中如何建立内部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或者一致性(concordance)。描述如何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credibility)、可转换性(transferability)、可核查性(auditability)、可确定性(confirmability)或者其他方面的好的标准。例如,同行核检(peerdebriefing)、审核追踪(audit trail)、负性个案分析(negative case analysis)、长期的参与观察(prolonged engagement)、数据三角校正(datatriangulation)、内部成员校验(member checking)等。如使用了软件辅助分析数据,可考虑标注所使用的定性数据分析软件的类型。例如,如果软件的使用对于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影响,那么标明软件的类型就是比较关键的信息。05研究伦理明确说明该研究是否获得相关伦理审查委员会(如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的审核和批准(或者豁免)。描述知情同意书的发放过程(如口头或书面形式)。简要描述如何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以及匿名化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论文报告中应使用化名。此外,还应描述如何确保研究数据的安全。文章应避免汇报那些对了解调查方法或理解研究发现的不重要的信息,以防止不经意间暴露被调查者的身份。例如,当研究场所的相关信息并不是解释选择该研究方法的关键因素,那么应该避免长篇大论地对研究场所进行过于详细的描述。4.结果或发现 结果(或研究发现)部分应该呈现从分析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换言之,这部分的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描述性内容,而应挖掘现象背后的东西,如:检验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讨论某些现象之间的规律,而非简单地报告一系列主题。此外,应考虑是否能找到某些理论来帮助解释研究发现。指出研究发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如果有可能,还应指出那些意想不到的研究发现。谨慎引用研究对象的语录以丰富文章,从而让研究对象自己“发声”来支持所要呈现的研究主题或对其他观点进行进一步阐释。确保引文充分和准确地表达想要呈现的主题、话题或概念等。确保研究发现和文章的阐释跟引文之间是相互联结的。研究的引文可以来自多种渠道和形式。例如,为了防止信息遗忘,研究人员可能引用来自数据刚收集完后的详细的田野笔记。必要的话,可加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图表。但是,这些图表不应该重复文本可以表达清楚的内容,而应该用于帮助阐明那些靠文本很难完全描述的某个概念或某种关系。这些图表应该清楚易懂,作者应清楚地标注图例或注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图表。5.讨论 总结研究发现,并将这些发现跟研究问题联系起来。讨论本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例如,有关定性研究普遍会遇到的抽样的局限性,或是相对较少的样本量或缺乏深度的数据也许会降低研究的推广性(transferability)。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性研究中,缺少普遍性或概括性(generalizability)并非是一种不足。阐述研究发现如何有助于丰富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知识,或对发展相关政策起到的影响或贡献作用。解释研究发现可以应用到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研究或者公共政策领域的方法。描述研究发现是如何丰富和贡献相关领域知识,即描述研究发现是否与以往相关文献或理论相符合,或者对现有的知识或理论进行了补充。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特色总计18个,有你的专业吗?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创建于1937年,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苏州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学长学姐说:“人大最强的是社会科学,如果你想从事社会科学类的工作,一定上人大,无论是老师的实力还是信息的丰富都很好。”“商院是人大比较好的院系之一,会计系、财管系都很好。”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总计18个,分别是: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历史学、会计学、宗教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金融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中共党史。社会学专业现如今更注重培养新时代急需的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城乡社区建设、企事业单位管理和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社会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现当代社会学理论、社会统计学、中国社会思想史、社会学概论、经典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概论等。社会学是文科的集大成者,涉及到政治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大众传播,犯罪学等等。大到全球化,世界格局,小到个人行为,一切发生在社会中的现象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可以进入企业实体、研究所、政党、行政部、舆论调查机关、非政府国际组织机构等,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

法国版

中国社科院对武隆区社工进行专题调研

2020年8月17日21:00-23:00,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赵联飞,研究生调查员赵新、房芮,在武隆区水漾年华对飞花社工代表肖强兵和胤宸社工代表路杨进行1对1社工专题调研。社工专题调研中调研人员对飞花社工成立时间、发展现状、对社工前景展望及三社联动实施具体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询问。飞花社工监事肖强兵就这些问题,结合现状做了详细回答。对飞花社工开展调研8月18日早上8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与方法研究室主任赵联飞,研究生调查员赵新、房芮,民政局邓局长、陈科长和飞花社工一同前往白马镇敬老院对“敬老院特困老人营养健康社会服务项目”开展调研。对敬老院项目调研中针对项目开展情况,如营养健康问卷调查,居住环境、饮食及及实施情况、项目合同、项目目标、志愿者活动,进行调研了解。飞花社工的项目负责人肖强兵现场作了项目开展情况介绍,并提供了项目相关资料供调研。铁佛寺社区养老服务站调研进行中11:00,在飞花社工、敬老院负责人陪同下,一行人来到白马铁佛寺社区对养老服务站进行调研。中午12:00调研结束。当天下午,调研团队将赴云阳进行调研。铁佛寺养老服务站调研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国务院直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党中央对该院提出的三大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此次基层社工行业武隆区调研,飞花社工代表肖强兵从自己组织的成立,发展、人才培养、政府项目承接、项目实施现状、机构发展前景与规划、“三社联动”的现状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

奖学金

张和清、闫红红、尚静丨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

张和清、闫红红、尚静丨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本文是我和我的博士生基于绿耕二十年云南、广东、四川、湖南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内外文献梳理和理论反思成果,并发表《学海》的c刊论文,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部分研究成果。通过国际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中国农村社会工作践行社区为本整合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不仅契合国际社会工作联盟关于专业本质的论述,更要从过去的文化传统吸取养分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共创社区幸福生活。我们同时发现,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务理论探索只是做到外来理论联系实际的尝试,"本土化"和"涵化"的探索任重道远!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二十年来忠实恪守社区为本、行动研究、社会实验的价值理念,在多元化研究范式指导下,扎根社区、利益社群的同时,实务教育模式日渐成熟,实务理论研究成绩斐然……从本期开始,我们的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我系师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籍及咨询报告等学术成果。旨在发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的声音,对话、碰撞,砥砺前行!——张和清教授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作者 / 张和清、闫红红、尚静(原文发表在《学海》2019.2)摘要本文通过梳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发现,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 ABCD) 等是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理论,与此相应的农村社会工作侧重通用(整合) 及社区为本的实务模式,具体的方法策略也经历了从个案、家庭及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到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转变(从临床社会工作到社会发展) 。这种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能够回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之专业个案救助和社区能力建设。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 社区为本 实务模式对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和总结, 不仅有助于掌握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好地推动中国农村社工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 也能够为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文献研究的依据。对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发现,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文献研究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的居多。其中Martinez - Brawley (1986,2000) ,Cheers (1992,1998) ,Scales and Streeter(2004) 等几位学者的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成果最为突出。他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农村社会工作的伦理议题(诸如“双重关系”“保密”“客观中立的价值观”等) 、农村社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随着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议题趋向多元化,尤其注重本土实践经验与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对话,强调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梳理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献,把握国际农村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及其本土 农村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研究,提出社区为本的整合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尝试建构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专 业知识体系。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述评20 世纪 90 年代,国际临床社会工作实务开始转型, 基于精神分析和精神病治疗学的实务模式逐渐被以生态系统理论整合的通用模式和优势视角等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所代替。有学者发现以新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通用模式与优势视角及其方法具有统一性(Miley et al.,2007) 。通用模式与优势视角的结合日益成为西方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工作实务的主流模式(Chu & Tsui,2008; Guo & Tsui,2010) 。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上述社工主流模式的影响,尤其是 2000 年之后,经历了从“缺乏视角”(deficits perspective) 到“优势视角”(strengths perspective) 以及“资产为本”(asset - based) 范式的转变。从所搜集的英文文献来看,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AB- CD) 等理论; 与之相对应的实务模式主要侧重通用(整合) 及社区为本的实务模式; 具体的方法策略经历了从个案、家庭及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到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或社区社会工作) 的转变。1. 生态系统理论、通用实务模式与优势视角国际上,通用模式是农村社会工作比较普遍的一种实务模式(Martinez -Brawley,1986;Cheers,1992;Joan,2010),这不仅因为通用实务模式与农村社会工作非常契合,更重要的是,生态系统理论为整合的、通用的社会工作实务奠定了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理论重新激活了社会工作专业“环境中人”(person-in-environment) 的核心概念,并提供了将个人、组织以及社区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整合模式,因为生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干预是交互性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服务对象的参与,正如约翰逊(Johnson,1998) 所说生态系统理论是通用实务模式的知识基础。Daley 和 Avant(2004) 认为通用实务模式是最合适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是通才(general- ist) 而非专家(specialist) 。Collier(1993) 认为在通用模式中,农村社会工作者通过打破常规或狭窄工作规范的束 缚,找到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通用实务模式中,农村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和村民一起工作的多元知识和经 验,具备分析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复杂形势的能 力,应该能够灵活性地提供服务和处理各种变化,能够融 入社区和尊重当地的网络,能够在个人、家庭、组织和社 区等各个层面以敏感和系统的方式开展工作。在英国等 国家,通用模式在社区发展工作中被广泛运用(Martinez - Brawley,1986) 。Cheers(1998) 认为农村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社区整合的视角,能够发展或重建将社区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社区支持网络。在这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苏格兰的探索走在国际的前列(Turbett,2006) 。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是由 Saleebey 提出的。优势视角自提出以来就广泛应用在儿童福利、药物滥用、家庭服 务和社区工作中。与传统的问题视角不同,优势视角关注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优势视角认为不管服务 对象面对怎样的问题和处于怎样的劣势困境,他们依然 有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优势视角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 象的关系从不对等转变为平等的合作关系,它帮助服务 对象发掘并强化自身的潜能,从而靠自己的力量走出逆 境。优势视角的农村社会工作,在服务开始之前不会给 农村和农民贴上“贫穷”“无序”“缺乏资源”等负面的标 签; 在服务过程中鼓励农村社会工作者将重点放在发掘农村的优势和村民的潜能方面,利用农村正式或非正式 的社会网络,增强个人和社区的能力,使服务对象通过自 身的力量走出困境。因此,农村社会工作者相信,当人们 的优势而不是问题被充分肯定和支持的时候,人和社区就有希望、成长及改变( Daley & Avant,2004) 。以生态系统理论( 包括“人在环境中”) 、通用实务模式和优势视角作为理论指引,研究者们在实践基础上发 展出不同的实务模式。Daley 和 Avant( 2004) 提出一种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框架,该框架包含三个重要的元素,即多 元系统、社会交换和优势视角。在 Daley 和 Avant 的模式中,多元系统指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处于不同的社会系统中。不同的系统和不同的关系同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互动,不同系统之间的互动对于理解社会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在农村, 社会交换( social exchange) 呈现非正式或个人化的特征, 个人和各系统之间进行社会交换的重要动力是人与人之间的非正式关系,准确评估这些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关乎农村社会工作的 介 入 是 否 有效。Martinez - Brawley ( 2000) 借用社会学的经典概念礼俗社会( Gemeinschaft) 和法理社会( Gesellschaft) 解释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差异。农村社区是一种礼俗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私人化的、持久的关系; 城市社区更倾向于一种法理社会,人们之间是一种非私人化的契约关系。农村社会工作模式的第三个维度是优势视角,意指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看到村民的潜能和农村的资源,连接不同的社区关系,动员正式、非正式的社区网络资源推动农村社工实践。社区为本与农村社区发展除了生态系统理论、通用进程模式和优势视角外,国 外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研究非常注重社区为本的农 村社会工作和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1. 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美国学者 Martine - Brawley( 1980) 从美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指出农村社会工作具有通用型和社区特征,即农村社会工作是以社区为本的( community - orien- ted) 。澳大利亚学者 Alston( 2015) 同样认为整个社区都应该是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对象。她提出社区为本是农 村社会工作的一个新模式,认为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是 社区发展的倡议者和推动者,农村社会工作与农村社区 发展是一种共生关系。关于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及其方法策略议题,Martinez- Brawley( 1980) 提出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取决于社区的参与; Peter 和 Trical( 2003) 既支持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也认可社工的领导角色与培育农村社会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对于农村社区发展的重要性; Cheers( 1992) 提出, 在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模式中,农村社会工作者需要发挥领导和社会创新的角色,强调强大的非正式支持网络对促进农村社区互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Frick ( 2000) 认为,在福利资源缺乏的环境中,社会工作者要非常注意个人主义的观念,应该关注社区福祉,并与村民一起工作。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的睦邻运动( settlement movement) ,该运动强调社会工作应该致力于社会正义并承担赋权使命。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对新自 由主义的福利政策持批判态度,认为建立在新自由主义 基础上的主流福利体系,要么排斥弱势社区,要么无法回 应弱者的需求; 社区社会工作能够适应被主流福利体系排斥的社区及其民众的需求,能够帮助被市场排除在外 的生活艰难的人们。Vance( 2017 ) 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应该迈向进步模式 ( radical social work) 。他认为理解农村社会工作进步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反思社会工作课程中一些固有的理念,如在缺乏视角 下农村的负面标签; 农村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必须有赖于基层,必须以社区已有的价值和方法为基础,与社区内 的个人和组织建立联系,要有社区联合的意识。在他看 来,乡村社区不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缺乏激发社 区民众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资源; 农村进步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优势为本的合作方法,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和 社区的发展,通过致力于恢复和维持传统乡村的礼俗社 会,依靠乡村社区自身的力量实现个人和社区增权( Em- powerment) 。在整个过程中,农村社会工作者唯一的角色就是为社区资源指明方向,并以社区成员姿态参与社区 建设。无论是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还是农村社会工作进步模式,都立足于社区的优势和资产,通过激发社区 的内生力量,促进社区的改变。此外,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非常注重微观层面的方法技术的有效运用。例如,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 ECU) 农村社区发展中心的社工 O’sullivan, Ross 和 Young( 1997) 通过对农村社会工作者的深度访谈, 总结了在农村或偏远地区开展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一系列能力,详见表 1。表 1 呈现的是社会工作者在农村/ 边远地区开展社会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但这些微观层面的技能和方法应该是社区为本的、整合性的,而非割裂的和脱离社区实际的。表 1 社会工作者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工作需具备的能力2. 资产为本的农村社区发展作为比较宏观的策略,社区发展是一种有效、可持续的农村社会工作方法( Cheers,1992; Lonne and Cheers, 2000) 。Scales 和 Streeter( 2004) 收录了许多资产建设与农村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案例。其中肯塔基州蒙哥马利县的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就是资产为本( asset - based) 理念在社区发展中具体运用的例子。在资产建设理念的指引下,蒙哥马利县模式( Montgomery County Model) 分为四个阶段。前期动员( setting the ground work) ,主要目标是让社区内所有的组织和个人了解社工将要开展的社区发展计划,赢得社区对这一计划的广泛支持; 达成社区共识( developing a shared vision) ,社工与居民共同评估社区资产、发现社区问题、讨论社区未来规划,发现社区内的优势资产( 包括人、公共设施完善、社会治安良好、地理位置优越等) ; 建立社区发展指标( selecting the indicators) ,社工推动社区居民依据社区现有资产和社区问题制定社区可持续发展方案,并制定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衡量指标; 推动社区自治( promoting community ownership for fu- ture decision making) ,社区居民通过各种形式( 如定期聚会、社区发展网站等) 持续参与社区可持续发展( Robin, Melanie,2004) 。这一模式为社区中的个体民众提供了社区参与的机会,个体民众对自己社区内的生活质量拥有发言权,并在参与社区发展中实现增权。Kretzmann 和 Mcknight(1993) 提出了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框架(asset -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简称“AB- CD”) 。这个框架对传统社区工作完全依赖外部资源和技术支持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法提出了挑战。一方面,与“问 题为本”根本不同,资产为本社区发展理论的假设是基于 对社区自身优势、资产和能力的坚信和依靠,倡导外来工 作者通过识别、挖掘和整合未被确认的社区内部人财物 等资源,创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机会,进而实现社区发 展; 另一方面,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更加关注将社区内部的微观资产与宏观社会环境相连接,充分调动社区内外 部各种资源,借助个人、组织和机构的力量推动资产建 设,而不仅仅专注于社区自身需求和问题的解决。资产为本社区发展的另一个优势是培育当地的社区组织。组织作为资产识别和连接的载体,能够整合社区的内外部力量和福利资源,有效推动社区发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通常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正式、非正式的社区组织和社会支持网络皆被视为社区建设内生力量的源泉,以社区自身网络资源而非外部组织的力量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发展工作者需重视引导社区共享的力量和成就作为社区发展的转折点或突破口,从而将正式、非正式的网络资源嵌入社会关系,推动社区改变。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作为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方法,聚焦于社区的优势和资产,从社区“有什么”( 优势) 而非“没什么”( 问题) 出发,以社区的“组织”和“关系”等社会资本作为驱动力,激活社区内在的动力,从而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①①关于激活社区内在动力和社区可持续发展更加具体的讨论读者可以参考 Kretzmann 和 Mcknight( 1993 ) 与张和清、杨锡聪等( 2016) 两本书。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对照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状况,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并不落后,甚至在实务模式的总结 和核心议题的探索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根据长期而 具体的实务经验进行理论与实务模式总结及提炼的( 张和清、杨锡聪等,2016) ; 有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的( 古学斌等,2007; 张和清等,2008) ; 有讨论社会工作介入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基层自治、精准减贫等农村发展的专业路径和意义的( 钱宁,2009; 钱宁,田金娜,2011; 徐选国,2016; 张和清,2012; 王思斌,2016; 顾东辉,2016) ; 还有关注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等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策略的( 胡善平,潘春宇,2012;李磊,徐杨,2013; 牛群,苏果云,2016; 庞飞,2012; 何芸,卫小将,2012; 陈晓龙,李娅娅,2015) 。笔者从理论与实务模式探索,以及核心议题研究两个维度,阐述中国农村社会 工作的研究现状。1.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的本土化自 2001 年至今,我国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探索和经验理论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得到国内外社 会工作学界和实务界的认可。笔者以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以下简称“绿耕”) 的实务经验和理论探索为例,阐述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的本土化建构。②②之所以选择“绿耕”经验,是因为“绿耕”从 2001 年至今无间断地在云南、四川、广东、湖南等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革 命老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工业化乡村探索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和本土化理论,具有代表性。关于绿耕“前世 今生”可以参考杨锡聪、张和清、古学斌《绿耕农村社会工作 探索之路》,《中国社会工作》2013 年第 6 期。张和清、杨锡聪等( 2016) 所著的《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 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立足于绿耕 15 年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提出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书中关于中国社区社会处境的剖析、实务理论和方法策略的介绍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等,均是 “绿耕人”对西方社会工作“植入”中国的本土化探索,对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意义重大。绿耕的创始人皆是中国香港和大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他们在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接受专业训练,认同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公正、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对“三大方法”( 个案、小组、社区) 、“服务为本”“临床辅导”等功能主义取向的专业实务保持警觉,除了大胆借鉴源于西方的生态系统观念、优势视角、资产建设、能力建设、社区发展等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外,还根据中国农村的现实处境和本土文化特色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不仅将西方农村社会工作的“通用模式”“社区取向” “ 方法的整合性”等自觉运用于各个项目点的实务工作中,还大胆借鉴人类学及其田野研究“文化与发展”的观念和“扎根社区”( “驻村”) 、“口述历史”等做法,创新本土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最大限度地维护当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如图 1 所示,从社会工作的本质而言,将农村社会工作总结为社区社会工作范式,以区别“问题为本”“方法为本”的社会工作或“临床社会工作”模式; 从方法论而言,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概括为“社区为本的理论视野”和“资产为本的实务理论”,而资产为本又包括“优势视角”“资产建设”“文化行动”“性别及环境实践”等。从具体实务方法而言,该理论模式是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区领袖培育”“组织与能力建设”“社区教育与意识提升”“社区照顾与服务”“本土社区活动”等专业与本土相结合的系统性、整合性的做法。图 1 绿耕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逻辑框架2.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核心议题的研究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 2007) 等学者借助人类学田野工作中“文化识盲”的概念,深入讨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文化敏感性问题。“文化识盲”的概念有助于社工 深刻认识专业实践中的文化问题。源自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拥有一整套价值理念和方法技术,这套专业知识体系与本土复杂的村落文化处境产生交集或发生碰撞时, 往往会使社会工作者产生文化震撼和文化偏见,甚至是文化冲突,导致外来的社工陷入专业知识的陷阱。这就是人类学所说的“文化识盲”。古学斌等学者基于云南农 村的研究发现,当社工实务缺乏文化敏感性时,就已经处于“文化识盲”的状态,必然会遭遇本土实务的困境。古学斌等学者呼吁文化敏感的农村社会工作者克服“文化识盲”的问题,立足于本土的文化脉络,尊重地方性知识和本土文化价值,反省专业知识体系与本土文化的适应性,努力消解专业知识与本土文化之间的鸿沟,在专业实践中处理好专业方法与本土知识的平衡问题,尽可能避免文化冲突,使村庄和村民成为社区发展的主体( 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2007) 。此外,杨锡聪( 2016) 强调农村社会工作推动文化行动的重要性。他认为主流的文化限制了农民生活的可能 性和发展的空间,社区发展如果缺少文化行动的配合,社 会工作的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如今,农村社区和农民的 生活空间被不断扩张的市场经济和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 压缩。因此,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时,一定要同时推进文化行动,与农民一起拓展生活空间,创造各种“可能性”。刘晓春、古学斌( 2007) 认为,在实践中,“能力建设” ( 增能) 往往与“赋权”( empowerment) 、“参与”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社区能力建设能促使社区民众权能意识的提升和社区的改变。赋权或能力建设的实践,除了为社区提供一般的外部支持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强当地民众自我意识和知觉能力。这种实践必须着重培育和提高当地民众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觉察到个人的改变并维持改变的可能性,从而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刘晓春、古学斌( 2007) 以 2001 年大陆及港台三地的社会工作师生在云南垇村为期两个月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作为案例,将 巴西成人教育学家保罗 · 弗雷勒( Paulo Freire) 批判教育学之“意识觉醒”和“对话”等概念引入社区能力建设的过程,借助口述史的行动过程,促进社区工作者( 学习者) 觉察村民的贫困生活境况,并尝试与村民共同成为社区发展的主体。杨锡聪等( 2013) 还从能力建设的视角反思社会工作者在同一村落( 垇村) 的本土实践,认为社工第一个阶段( 最初六年) 主要采用能力建设的模式推动农村社会工作,侧重挖掘并弘扬村庄的传统文化资产,重拾村民的文化自信心。第二阶段( 2006 年至今) 为了回应村民的生计需求,社工通过“城乡合作”和“公平贸易”的平台,在协助村民改善生计的同时,借助城乡互助网络和合作社组织( 如种养殖合作社) 推动村民赋权增能。此外,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还关注为农村留守儿童( 胡善平、潘春宇,2012) 、农村留守老人( 庞飞,2013) 、农村留守妇女( 陈晓龙、李娅娅,2015) 等群体提供专业服务的必要性和服务方法等议题,受限于研究主题和篇幅, 本文不再赘述。结论与讨论2014 年 7 月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 IFSW) 在澳大利亚召开大会,对社会工作做如下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 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 基于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和本土化知识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使人们致力于解决生活的挑战,提升生活的幸福感。笔者之所以认同定义,是因为它依据世界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工作尤其是农村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进入 21 世纪后,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及民众生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社会、人口、政治和文化的变迁和压力,这要求社会工作者给予回应; 同时, 社会工作者面临极其复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力量等全球化变迁因素的影响,人们随时面临因为移民、难民、饥荒、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等创伤,迫切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工作概念及共识达致有效的行动( Hare,2004) 。Hare( 2004: 409) 借助“人在情境中”的核心概念,描绘了社会工作的新定义( 图 2) : 图2 社会工作定义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和环境中,社会工作更侧重于对个人和多个个人进行干预,而对环境干预则较少; 而在其他情况下,则侧重于环境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然而,在所有情形下,社会工作者都会 采取一种整合的观点,集中讨论人与环境之间多重的、互动的交互关系。这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为它 的效果是双向的。人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无论是被污染的河流、压制性的社会政策、学校或儿童的服 务机构、工作场所或家庭,并且人民也有能力去改变 他们的环境。事实上,使他们增权去改变环境也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这一系列的干预行动在上图中被描述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基于“墨尔本”定义以及该定义的形成脉络分析,综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 ABCD) 等理论视角是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此理论视角相对应的农村社会工作,侧重通用( 整合) 及社区为本的实务模式, 具体的方法策略经历了从个案、家庭及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到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的转变( 从临床社会工作到社会发展) 。在通用的实务模式中,农村社会工作者应该是通才( generalist) 而非专家( specialist) 角色,必须学习运用“社区整合”的视角,发展或重建社区支持网络( 社会资本) , 聚焦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与相互连接,整合社区优势及资产,在组织与能力建设过程中,推动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墨尔本的定义之所以对于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因为它不仅符合生态系统理论,重新激活了社会工作专业“环境中人”( person - in - environment) 的核心概念,并提供了将个人、组织以及社区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整合模式。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是直接从西方国家经过中国港台地区“植入”的,仅仅做了一些本土化的尝试。Payne( 1995 ) 认为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是本土化( indi- genization) 与涵化( authentisation) 同时进行的过程,本土化是指将重要的概念转换成适合当地情况,涵化则是将本土概念与外来理论结合发展出新的理论架构。目前, 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缺乏“涵化”的本土概念,即缺乏费孝通( 2017: 3) 所说的“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的同仁需要更加努力践行和研 究,共同推动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涵化”。作者简介:张和清(1964-),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边缘群体社会工作。闫红红(1983-),女,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工作、社区发展、妇女发展。尚静,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博士研究生。篇幅有限,参考文献省略。编辑:叶璇|社工周刊

不坐

研究论文的万能框架 架构你的学术之路!

在学术的道路上,避不开研究型的学术论文。其实绝大部分的研究型学术论文,都遵循了这样一个框架“前言/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结果→讨论”。所以我们在写学术研究论文的时候,就可以参考这个框架,再往这个框架中加入自己的论文内容。1.前言/背景介绍 本次研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相关的研究问题,整个研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和这次研究对某一领域有什么实践和政策方面的意义。2.文献回顾 对比奔驰研究问题在相关领域有什么最新的研究发现,讨论研究对象的相关理论。提出这种研究问题遇到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局限性。之前的研究有什么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3.研究方法 研究的方法我们从为什么要展开此次研究,整个研究的过程和执行步骤那有哪些。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采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文章中应尽早明确这一点。描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所持观点和立场,包括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和背景。4.结果或发现 结果(或研究发现)部分应该呈现从分析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换言之,这部分的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描述性内容,而应挖掘现象背后的东西,如:检验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讨论某些现象之间的规律,而非简单地报告一系列主题。此外,应考虑是否能找到某些理论来帮助解释研究发现。指出研究发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如果有可能,还应指出那些意想不到的研究发现。必要的话,可加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图表。但是,这些图标不应该重复文本可以表达清楚的内容,而应该用于帮助阐明那些靠文本很难完全描述的某个概念或某种关系。这些图表应该清楚易懂,作者应清楚地标注图例或注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图表。5.讨论 总结研究发现,并将这些发现跟研究问题联系起来。阐述研究发现如何有助于丰富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知识,或对发展相关政策起到的影响或贡献作用。解释研究发现可以应用到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研究或者公共政策领域的方法。描述研究发现是如何丰富和贡献相关领域知识,即描述研究发现是否与以往相关文献或理论相符合,或者对现有的知识或理论进行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