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师范生现状及就业前景分析大蜘蛛

师范生现状及就业前景分析

又是一年教师节。作为教师团队人才的主要来源师范生,却很少得到关注。今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师范生。师范生,顾名思义,是指师范院校或是师范专业的学生。以培养教师为目的的专业类型。也在高校中最主要的分类。师范院校也有非师范专业,这部分不属于师范生,也不在本次调查的范畴。师范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无疑是教师。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到中专,是师范生的主要就业对象。也有小部门进入高校。本文仅以专科及本科师范生为讨论对象。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教师为主,其比例如下:毕业三年后,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超过90%。非教师则分布在各个领域。其中专科师范生的主要就业对象比例如下:本科师范生的主要就业对象比例如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来,专科师范生的就业主要在幼儿园和小学,而本科师范生的就业主要在中学。这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关。专科师范院校更多的是幼师院校,而本科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每个学校一般只有一个班。城市与农村对师范生的学历要求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二线及以上城市,对招聘对象的要求往往是研究生学历,师范对口专业。而一般的县城,招聘对象的要求多是本科生,师范对口专业。农村学校的招聘要求就比较低,一般只要求专科毕业。甚至不要求师范对口专业,只要有对应的教师资格证就可以。而且,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并不比大城市的待遇低。虽然这样,还是很少有同学愿意去农村任教。如果可以他们还是想在城市里谋一份职业。在毕业3年内,在职为老师的人群里。大部分对当下生活表示满意:教师的幸福感指数还是蛮高的。多数的老师在描述自己收入的时候都会说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收入也是许多未毕业同学十分关心的问题,下面的这个图会是一个参考:就职三年内的老师收入分布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工作5年内的老师普遍幸福感不如工作5年以上的老师。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这样的几个原因:1、5年以上的教师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职称,这与工资直接挂钩。2、5年以上的教师对教学已经轻车熟路,而5年内的教师更多的是在摸索。经验使得教师新手不得不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3、5年以上的教师许多都有管理职位,在学校和在社会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诸多因素我们发现,在教师这个领域,幸福感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的看不到未来。非常适合女生,也值得所有优秀的人投身于教育事业。最后附上:2018年全国师范类公办大学排行榜名次 学校名称1北京师范大学2华东师范大学3东北师范大学4华中师范大学5南京师范大学6湖南师范大学7华南师范大学7陕西师范大学7首都师范大学10福建师范大学11浙江师范大学12天津师范大学13上海师范大学14安徽师范大学15山东师范大学16西北师范大学17江西师范大学18河北师范大学19广西师范大学20云南师范大学21哈尔滨师范大学22杭州师范大学23四川师范大学24河南师范大学25江苏师范大学26辽宁师范大学27曲阜师范大学28重庆师范大学29贵州师范大学30内蒙古师范大学31新疆师范大学32海南师范大学33沈阳师范大学34吉林师范大学34山西师范大学36青海师范大学37西华师范大学38赣南师范大学39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40广东技术师范学院41广西师范学院42信阳师范学院43湖州师范学院44江西科技师范大学45淮北师范大学46长春师范大学46安庆师范大学48唐山师范学院48盐城师范学院50闽南师范大学50湖北师范大学52乐山师范学院52洛阳师范学院54合肥师范学院54衡阳师范学院56安阳师范学院56淮阴师范学院58河北科技师范学院58黄冈师范学院58牡丹江师范学院58南阳师范学院62南京晓庄学院63商丘师范学院64长江师范学院65阜阳师范学院65韩山师范学院6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68宁夏师范学院68曲靖师范学院68泉州师范学院71白城师范学院71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71遵义师范学院74贵州师范学院74太原师范学院76廊坊师范学院76天水师范学院78内江师范学院79保定学院79大庆师范学院79集宁师范学院79绵阳师范学院79渭南师范学院79忻州师范学院79玉溪师范学院86昌吉学院86湖南第一师范学院86淮南师范学院86伊犁师范学院86玉林师范学院91鞍山师范学院91楚雄师范学院9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91河池学院91通化师范学院96广东第二师范学院96宁德师范学院96上饶师范学院96周口师范学院10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100石家庄学院102咸阳师范学院102郑州师范学院104长沙师范学院10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104河北民族师范学院107沧州师范学院107成都师范学院107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07齐鲁师范学院107兴义民族师范学院107重庆第二师范学院113南昌师范学院114保山学院11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116六盘水师范学院117岭南师范学院118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119阿坝师范学院120滇西科技师范学院120琼台师范学院122广西科技师范学院122豫章师范学院124汉江师范学院

恐龙岛

未来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详细分析——现在考研还值得吗?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研究生毕业后(国内的硕士学制一般为2-3年)的就业形势会怎么样?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更有发展?这是一篇长文,中间是详细的分析,如果大家想挑重点看,请直接看文中的加粗部分和文末的结论。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明年这一届的考研的难度一定会只增不减,于是就有一些同学问我:孙老师,既然考研难度这么高,能考上的肯定都是很优秀的,那等硕士毕业了,就业前景肯定好吧?不然谁会去考呢?也有的同学想到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就业形势以后一年比一年严峻,而且硕士的学历也越来越有“通货膨胀”的感觉,那有没有可能等好不容易又多花了两三年时间读完研毕业,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工作还不如本科时找到的工作好?这时候最理智的决策是不是先“把坑占上”,后续再慢慢图谋职业上的发展?看到大家这么多疑问,那我在这里就自己这些年来从事考研辅导的经验以及接触到的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各样的见闻,努力做出一个细致的解读,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发现有什么疏漏,有什么想补充的,欢迎在文末留言指出,我看到后会回复各位。)研究生就业问题牵动人心首先我应当坦率地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硕士生的就业确实一年比一年难,这种情况类似于十几年前本科生大幅扩招的时候带来的学历贬值现象。我们看一下数据:近20年来,历年硕士生录取人数整体保持了很快的增长速度,1997年录取5.1万人,那时候物以稀为贵,硕士生绝对是香饽饽;2005年录取32.5万人,规模已经是1997年时的六倍多;而2018年录取人数突破60万,2019年录取人数预计在64万左右(由于某种原因,从2017考研起官方不公布具体录取数据),十几年时间又翻了一倍。现在有一句调侃是说,现在大街上扔块砖头下去,砸死十个人有八个是硕士生,虽然有夸张,但是却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作为本科生,如今再来看待硕士生的时候,不要再把其当成精英、天之骄子来仰望,而当成是日趋普及化的一种学历教育,是每个本科生想进一步提升自己都可以去考虑争取的常见途径,甚至是对很多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来说迟早都要拿到的一个门槛级的文凭。你要对自己说,硕士生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有了这样的看法角度,你才能对待考研这件事有一颗平常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其实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考试前的心态会不会产生很大起伏),从而客观、理性、长久地考虑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人生的节奏和主动权。把考上研究生了就当成是鲤鱼跳龙门、麻雀变凤凰,就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地走上人生巅峰的想法如今已经不切实际,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期望,只能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读了研也不会感到开心、满意。甚至大家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人读研后心态失控,总是跟人说千万别读研,否则会跟他一样后悔。你可以看到他一会骂学校管理混乱,一会骂导师不负责任,一会骂专业没有前景,一会叹息自己为了读研年龄大了耽误很多事……我相信没有同学希望自己以后会这样吧?读了研迟早也要去应聘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讲的是把每年所有的硕士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就业难易程度的,实际上这个每年60多万人的群体内部,就业上的差距非常之大,实在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随便举几个方面的例子,你就有直观印象了:同一个研究生专业,如果是全国TOP5名校硕士毕业的话每月工资3万元,普通一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1万元,而如果是口碑在国内倒数、实力孱弱刚刚才获批设立了这个专业的硕士点的二本院校的硕士毕业工资3000元,甚至根本就找不到对口工作。同一个院校毕业的硕士,如果是热门的、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等,offer那是拿到手软,公司随便挑;如果是冷门的或者属于夕阳产业的专业毕业的,比如说历史学、社会学、采矿、水利水电、造船的硕士,那其中除了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找到专业对口且个人心仪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就很艰难。同一个院校且同一个专业毕业但导师非同一人的硕士,由于各自的硕士生导师在这个领域的学术能力、江湖地位、人脉资源、人品性情、行政职务等方面相去甚远,硕士生们未来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前景也会相应天差地别。这方面我也是深有体会,篇幅所限,先不详细展开了,以后有机会单独探讨。招聘硕士的展位前也是人山人海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都对硕士生的就业产生了可见的影响,比如:你是否坚持选择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愿意去尝试从事不限专业的校招岗位?比如有的硕士生读研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而不想从事所学专业(因为对本专业实在没兴趣或者前景看衰等),而有些大企业校招的时候很多岗位(特别是管理培训生、营销岗、创意策划岗、综合业务岗等)都是只看综合能力不看具体专业的,这时双一流等名校毕业的或者个人能力突出的硕士生转行就比较容易,反之转行就比较艰难也就无法就业。你对工作地点有没有要求?比如你一心想硕士毕业回家乡城市工作,但你所学的专业只有一线城市才能提供对口的岗位,你怎么办?或者你想去大城市工作,但专业对口的话你只能深入农村或者在荒郊野岭的施工现场上班,你怎么办?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些问题没有提前考虑好,没能就业。你所学专业的就业市场是否饱和?比如现在很多同学都读了会计学(学硕)、财务管理、会计(专硕)、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财会类的硕士,但你知道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有多少吗?据财政部和其他机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万左右的会计从业人员,2000多万的会计持证人员,其中600多万具有初级会计职称证以上证书,就连号称中国最难通过考试的注册会计师的人数截至2017年12月31日也达到了10.5万人!会计这个行当业已饱和,如果你现在准备考财会的研究生,几年后毕业了你就要做好在这个战场厮杀搏命的准备。再比如法学专业的硕士(包括法律硕士),每年的毕业人数都在专业排行榜里名列前茅,但是中国哪里需要这么多的法学人才呢?每年法院或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招考一共才有多少名额?每年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或法务专员的招聘才需要几个人?何况现在往往只要名校毕业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别人都没听说过的二本院校里读了个法律硕士,就业当然就很不乐观了。你是不是跨专业考研?有些用人单位和岗位对于跨专业的硕士抱有不信任的心理,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招聘教师或者行政人员时,还有公务员、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招考时,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所学为相同专业(或属于同一学科大类)。比如下图所示,2018年12月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就是如此要求的——“本科和硕士阶段的专业均应符合该岗位专业要求条件”。某高校招聘行政人员的要求你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档次的?随着研究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开始看重第一学历,毕竟为了高考你学习了三年,考研一般只准备半年多,用人单位觉得本科阶段最有参考性,何况还有很多考研的学生为了能考上对于本科的课程全都敷衍了事甚至直接逃课,等读研的时候除了考研指定的那几门课以外其他专业知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很多人的心态就是为了掩盖读了个很差的本科学校而去刷硕士学历,导致了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都是不断往更高档次的院校流动。……以上各种情况都对就业率产生了影响,显然不能泛泛而谈。而我们想考研的同学都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去奋斗的,所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人云亦云,听别人说现在硕士普遍不好就业了,或者看新闻报道说2019的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又如何如何下降了,就觉得自己如果读研了也一样不好找工作了,这种观点绝对是片面的!相信自己,考研加油!结论那此时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应该怎么办?要我说,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个字:想清楚。想清楚,说起来很轻松,可真正做到真的很难。就此来全面分析的话,都够我写一本很厚的新书了。但我还是想在这里尽量多给大家一些提醒,希望你能认真读完,相信肯定会对你有帮助:上面分析了这么多,我们可以发现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实在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可以说,不是考研值不值得的问题,而是考研这条路适不适合自己。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研究生(近十年来考研录取率整体在1:3左右),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学术,搞研究。如果你本科就是就读名牌大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行业前景又光明,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准备考研吧!现在不读研,未来职业发展会处处受限,过些年回过头看往往会后悔的。如果你本科学校很不好,或者专业很尴尬,想考到一个更好的学校提升自己、证明自己,那也努力去考吧!虽然不敢说考上了未来一定前程似锦,大富大贵,但是肯定会比你现在本科毕业直接去找到的工作要强,而且更有发展前景。同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在能保证考上的基础上,尽可能去选择含金量更高的名校,你多去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浪费!当然,跨专业考研需谨慎(不是说不要跨专业,而是要认真考虑是否合适与值得),要通盘考虑好,不能一时冲动对自己本科专业不满意就打算转行,如果你读研后发现新换的专业也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或者自己还是感到不满意、不感兴趣,又该怎么办呢?何况跨专业考研的话相比那些和你同场竞技的考本专业的人,无论是在考研的备考中还是后续的读研中,你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不被淘汰下去,这个账一定要会算。如果你本科也没怎么好好学习,又不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对学术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是想通过读个研究生逃避巨大的就业压力,或者看见身边好多人都嚷嚷着要考研自己心痒了也想试试,读研期间也没有吃苦的准备,不打算发愤图强、大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希望能继续再浪个几年,就业的事等到硕士快毕业的时候看情况再说,那我建议你还是不要考研了比较好(至少在你还没想清楚之前不要考)。因为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考研,考不上是大概率事件,何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很可能要失败的事情上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运气爆棚,人品爆发,幸运地考上了研究生呢?那恕我直言,以刚才所讲的这种精神状态去考研,你也只能考上很一般的院校的很一般的专业(名校的好专业几乎可以确定考不上),这对你来说又有多大的价值和提升呢?学历的提升因为学校一般而显得很有限,甚至不足以弥补增大了两三岁的年龄带来的求职上的劣势(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收年龄快30岁的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尚未生育、几年内可能要去生孩子的女生)。再考虑到你为了考研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这两三年如果工作的话本来能挣到的工资和其他机会成本,确实不太划算。如果决定要考研了,必须要抱着一定成的信念,坚持复习下去直到复试结束。切忌瞻前顾后,摇摆不定,前怕狼后怕虎,今天担忧自己考不上怎么办以致整夜失眠,明天在自习室复习坐不住了突然觉得要是直接去找工作也不错,要是因为考研错过了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抱着赌一把、试试看的心态来复习也要不得,不肯踏踏实实吃苦,只想着稍微看看书就去考试,能考上最好,考不上拉倒,无所谓的事儿,大不了老子去找工作。凡此种种,带来的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什么也得不到,白白蹉跎了大好青春。考上研究生了也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考研成功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你提供了一个平台,努力的人生才刚刚起步,绝不是考上了就万事大吉,坐等开启躺着赚钱模式。如果想取得辉煌的工作成就,接下来面对的各种事情(学术科研、发表论文、考取证书、实习实践、应聘的笔试面试、职场晋升……)都是一道道关卡,都要像考研的时候那样倾尽全力,不可懈怠。如果不考研而去选择找工作,是否会存在反而结果更好的可能性?本科学历更好就业或者未来发展更好的这种可能性还真有。所以上文提到的先“把坑占上”的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随便举两个例子。第一,现在有好多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是“本科及以上”。请看下面这张图,2018年12月某事业单位最新招聘的要求,学历要求一栏非常有代表性。假如你现在是本科,遇到了这样一个要求是“本科及以上”的岗位,而且这个岗位是你所心仪的,你凭自己的努力又能应聘成功,那你为什么还非要去考研呢?等过几年你研究生毕业了,再回来应聘这样的岗位岂不是费时费力还白白丢掉好几年的工作经验,何况几年后如果形势变化你连想应聘的机会都没有了也是可能的。如果你就是想提升自己的学历,等工作步入正轨后完全可以通过读在职研究生来镀金。某事业单位招聘的要求第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一些岗位时宁愿选择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觉得本科生年龄小未定型更有培养潜力,或者同样的工作既然本科生能干没必要花更多的钱雇研究生,或者觉得研究生想法太多不听话、对工作比较挑剔、跳槽的可能性大,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把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给本科生。比如下图是2018年公务员考试黑龙江省某单位对某岗位的招聘要求,招收的是经济金融类专业,明确注明“只限本科”。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1如果你本科就是这类专业,读了个硕士也是这类专业,结果毕业了竟然发现反而人家不要你了,连报名资格都被剥夺了,是不是觉得很悲催?(有此要求的岗位并不罕见,笔者还见过多次类似的情况,比如招收的是国际贸易专业、侦查学专业、外语专业、历史学专业、档案学专业、传播学专业然后要求“只限本科”的公务员岗位等等。下图再随便举一例。)公务员考试的岗位要求2看到了吧?研究生的烦恼也真不少呢!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绕开各种各样的“坑”。你提前想到了多少,就会相应少走多少的弯路,所以一定不要偷懒呀!篇幅所限,今天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讨论或提问,我看到后会进行回复的,让我们共同探讨。

梦饮酒者

研究生就业形势分析:有点难,所以步子要迈好

最近几日和朋友闲聊,一直关注着他们学校的就业情况:同学小康就读的是排名60内的师范大学。师范类专业很多硕士毕业到中学当老师,年薪大概在15万左右,补贴不算,各地区标准可能会有些不一样。而其它专业比较一般,他的一个师姐,挤破脑袋进了一家公司,月薪只在5k左右。受教育的目标都是促进更好工作这一目的的(不是为工作)。当然,道德、良知等肯定包括在里面。现如今,研究生的就业真的很难,所以步子要迈好。就业很难,把姿态放低一个博士朋友小梅读博已经很痛苦,按她的话说是“扒掉半层皮”,而就业恐怕是“扒掉另外半层皮”:当初她在国企和高校之间徘徊,国企工资高,但高校稳定而且社会地位更好,用她父母的话说是更适宜女生,最后她选择了高校。即便这样,她进入高校前几年还是需要“拼命的”,因为现在高校都是预聘任制:预聘任就是进去前几年给你设定个目标,达到了目标就转长期聘任,相当于拿到了编制。博士的这种情况已经算是好的了,硕士生留校,除了几乎不能从事教学岗,只能从事行政助理,包括辅导员岗(党员)等外,现在很多学校已经转人事代理了,没有职称什么的。博士扩招之后,这种情况会更甚。听过一个高校教师招聘部门的老师说:“现在的硕士一抓大把,有我们挑的,不要着急选。”何其恐怖!最近参加面试的小华,给我讲了他懊悔的事情。在面试高校的试讲环节,在场的面试老师对他提了一些意见,无论谁提意见,他都一遍遍的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和安排……。他说:“当时我也知道自己有些冒失了,但是就是有想解释的冲动。”听着小华的描述,我能想象出那个试讲环节的热闹与尴尬。年轻人最怕别人不理解自己,总是觉得自己就是对的。做学生的最怕自己冲动和不虚心求教。一个学姐答辩时,她的指导老师,也是答辩主席多次嘱咐她:老师指出什么问题,听着、记着就行,如果觉得老师错了,可以在记完之后,在用类似“您说的很对,我为什么这样做是因为……”的礼貌性话语去解释,绝对不能强行打断和争论。你觉得老师不理解你,但我们在反复解释的时候,同样并不会理解台下提出这个问题的老师的感受。有时候这份偏执会让自己跌入深渊。总而言之,你去面试,是要对面试官施加影响,让他认可你,所以你的姿态应该尽可能低。职业与爱好“一切为着金钱的目的的选择都是耍流氓”,话可能有些极端,但真正适合自己的永远都不会错,关于婚姻和爱情,关于职业和创业,甚至关于未来的一切。所以,如果有一种职业是你的爱好,选择它。一个朋友小唐跟我说:他2011年上理硕士毕业。刚开始一直在招行的应用研发岗,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火爆,转而开始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发展,如今已经提拔为正处级研发总经理。当年刚毕业的时候,微软、摩托罗拉、希捷等外资企业相当火爆,在业内是制度完善和工资绝对数高的典范。但是他却选择了招行,主要还是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兴趣。他说:“选择职业还是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被短期利益蒙蔽,更不能看一时的行业兴起,选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才是王道。”第一份工作这个梗也是与同学的争论中思考的。她说第一份工作先干着,以后慢慢找合适的;我强调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要考虑自己的爱好和未来的规划等,因为这份工作会跟着以后的你一辈子。假如你选择第二份工作,HR绕不开的问题是为什么当初选择这份工作?如果你跨行了,还有至少“你为什么选择跨行?”等等一系列附加问题,而且转换有各种成本,在从头开始新工作可能很难。每一个行业都会有一种标签,比如选择高校,往往意味着你有一种追求安稳的需求和性格,你在里面做的更多的也是事务性工作。如果在之后去选择市场类、管理类相关的岗位,基本很难成功。因为别人很难相信你还有那种洞察力、紧迫感和野心,你在关键时期也没有培养一种市场的敏锐性。之前,认识一个同学小吴因为毕业来临,草率的选择了留在高校,两年后想出来闯闯,但在很多企业的招聘面试中败北。毕业季的选择可能比较匆忙和紧张,同学签约的消息必定会对自己形成压力。一位女教授说:“认准青山不放松,即使要换工作也不要换工种”,所以刚开始还要选好,要高瞻远瞩。求职看薪资要看整体薪酬,选择企业也要更多的考察自己的兴趣爱好、地域选择和家庭因素,以及考虑一家公司的福利制度、奖励机制和业绩考核等情况。生活中虽有至暗时刻,哪怕这样,也不能降低标准,匆匆给人生设限。如果真是走到了这一步,女教授也说了:“如果你真的选错了,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壮士断腕,不然就廉颇老矣了!”坚持和改变创造未来30年前,任正非对着一道城墙门洞猛攻,30年后,依然如此,这个门洞是什么?信息通信领域;马云是个有着天马行空想象力和创新突破力的人,他做电商平台、支付工具,也做无人超市和盒马生鲜,甚至操作系统,所以他的“商业帝国”非常庞大;马化腾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他牢牢的占据了即时通讯这个领域,四两拨千斤,“版图”越来越广;百度应对扩张的方式是:继续专注在搜索引擎领域,剥离附属产业,所以他的子公司也很强。可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且坚持很重要。罗大佑注册了微博、知乎等宣传新专辑,了解年轻人的评价;刘若英化身导演,首次参与综艺节目宣传自己的新电影。要知道,作为音乐教父的罗大佑一向桀骜和高冷;作为“奶茶”的刘若英给人“超凡脱俗”之感。可见,这个时代变化之快让人不可捉摸。那么,我们如何面对?罗振宇曾提出一个概念叫“U盘化生存”。意思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其中最重要的恐怕是“自带信息”,你只有“自带信息”才有“插拔”和“协作”的可能和需要。什么是“自带信息”?罗振宇解释说:“在这样一个时代,往往以一个独立的手艺人方式存活,比加入组织要好得多。”说到底,就是“内在有料”,俗称有干货的人,最重要的是你的知识和能力,你的认知和气质,这些东西既可以让你“糊口”,也让你可以面对潜在的困难。就像罗振宇本人,他不属于任何组织,他被称为“知识商人”。如何让自己“自带信息”?读书、行走、实践和思考,今天,你读研所做的,都是在努力“自带信息”:你努力学好的JAVA可能在公司里解决一个程序问题时正好派上用场;你读过的书可能让你更加深入的理解项目提案;你做PPT的技巧可能让领导注意到你的能力……。最后说一句,就业很难,请你好好把握。文:募格科聘

寮已吾志

六大专业的毕业生“烂大街”,就业市场“严重饱和”,考研也没法

写在前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现在大学里面的相关专业就业率变得已经非常低,就业市场已经严重饱和。而在每年高考志愿填报之后,就会有很多学生志愿填报失误导致自己被录取到某些学校的冷门专业,而现在这些冷门专业在每年的高考招生都会出现断档的情况,虽然说会进行分数线的下降,但每年还是招不满人。教育部亮红牌的六大专业,就业市场严重饱和目前我国这六个专业的就业市场已经严重饱和,而且这六个专业也已经被教育部亮了红牌,大家来看看有没有你所就读的专业呢。1. 化学其实大家可能对于化学这个专业不是很陌生,毕竟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了化学学科,而化学这个专业在大部分的高校中都有所开设,但是这个专业就目前来说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比如在今年的高考中,很多高校的化学专业的录取情况都不是很理想,虽然说都进行了分数线的下调,但还是没有招满学生,这其中也是不乏一些985重点大学。而说点实际的,本科毕业的化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无缘科研等工作,现在很多科研单位招聘的最低门槛就是研究生学历了,而且就目前很多化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就算你现在读了化学专业的研究生,那么你的就业形势也不是那么乐观的,所以大家要慎重。2.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专业在以前的时候是非常火爆的,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所以逐渐的造成了就业市场的饱和,而且现在的就业市场给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岗位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很多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的学生都没有办法找到对口的合适的工作。而很多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都想要在毕业之后想要进入到一些科研单位进行工作,但是要知道的是大部分科研单位在招聘人的时候最低门槛就是研究生学历的人了,所以本科毕业的学生更是无缘科研单位的岗位,随着生物技术专业就业率持续很低,所以有部分高校已经撤销了这个专业。3.市场营销专业基本上我国的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所以由于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导致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是非常不理想。而且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都选择去做了销售,而要知道的是销售是不看学历要求的,主要看的就是你个人的销售业绩。而有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做了销售之后,发现自己只有初中学历的同学做的销售业绩要比自己高出很多倍,这也是让学了四年大学知识的学生显得无地自容,真的很羞愧。4.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这个专业也是被教育部亮了红牌,毕竟现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就业率是很低,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都不会去从事对口专业,因为基本上这些该专业的就业岗位学历要求都是研究生的学历,更有甚者有的该专业研究生也没有找到合适理想的工作。5. 工业设计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撤销了工业设计的专业,毕竟现在我国在每年提供给工业设计专业的岗位非常少那么工业设计专业在目前也是变得非常冷门,导致每年有很少的考生报考这个专业,所以教育部也是建议各大高校撤销该专业。6. 公共事业管理目前山西师范大学已经撤销了该专业,毕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面还是比较狭窄的,有很多毕业生都会选择去考公务员,但是要知道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考公务员,那么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写在最后其实我们大家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不要从名字的字面意思来盲目选择,一定要进行非常深入的了解在做好决定。

假道于仁

2019年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大学,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读研热持续升温,2019年考研人数高达285万,2020年考研人数还会增加。很多学生选择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提升学历和能力,为以后就业赢得更好的机遇,更高的平台,因此,选择一所就业率高的考研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国内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学校有哪些呢?据统计,2018年研究生就业率最高的院校是北京邮电大学。北邮虽不是985院校,但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引领时代潮流的专业,成为北邮毕业生傲视群雄的资本。为此,小编特地查看了下北邮2018年就业质量报告。2018年北邮研究生毕业人数292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人数2709人,博士毕业生216人,就业人数2849人,总体就业率97.40%,北邮很多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100%,比如电子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数字媒体设计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电子通信与工程、军事通信学就业率100%,信息与通信工程就业率99.33%。北邮的研究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通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此外研究生就业较多的行业依次为:金融业、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北邮作为两电一邮成员,被誉为“中国信息科技人才的摇篮”。该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入选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北邮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A,电子科学与技术获评A-。另外,北邮的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专业都非常不错。除了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就业率位居前十的院校还有:上海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其实,只要是985、211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就业都会相对好的多。当然,一些冷门的专业除外,你说是吗?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九条命

研究生就业率较高的4所大学,不是985,但大有前途

现代社会无数年轻人面临大学毕业就失业的险峻情形,因此有不少大学生为了能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他们选择在大学期间就抓紧时间学习,不被外界的其他因素干扰,在考研的道路上永远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但是,现在的大学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代表着考研竞争力也越来越强。特别是对于那些985高校而言,只有众人中最优秀的那批人才,才有可能被录取为本校研究生。因此,在众多考研学生中想要脱颖而出,成为985高校的研究生实在不容易。而现在有4所企业认可度非常高的211高校,这四所高校虽然不是985高校,但是企业对这几所学校毕业的研究生也十分欢迎。如果你考上这4所211高校,研究生毕业后将会收到大型企业的招聘信息,而以前梦想的光明未来就在眼前。北京邮电大学首先你需要明确,现在考研热门专业的报名人数居高不下代表竞争强烈,如果你是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报选这所学校。因为这所学校是全国有名,并且各行各业也十分认可的一流工科强校,每年到毕业季的时候,很多企业会优先考虑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毕业的硕士是他们的重要合作对象。更何况与其他热门专业相比,理工类考研专业的分数线算不上太高。只要你用心努力,提前备考,精心准备,那么进入这所学校的几率会比其他学校更高。而且学校里有软件工程等王牌专业,一旦考研成功,将来的就业空间绝对不是问题。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类是考研专业中分数最高的专业,但同时意味着一旦考研成功,未来就业机会会远胜其他普通学校。而上海财经大学更是这类高校中的佼佼者,这所学校地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围更是有不少高级企业,可以说是拥有不少企业合作资源。而财经专业也是本所学校的顶级专业之一,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在这里你可以接受更好的专业教育。而上海经济发达,对财经类的人才也有很大需求,未来毕业进入企业发展空间不错。上海外国语大学众所周知,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十分急需语言类人才。而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读语言类专业,对未来毕业后的发展更有好处。因为越是发达的城市,却坐落着更多有发展需求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人才的吸收力会更强烈。而上海外国语大学是我国一所远近闻名的高等外语学校,教学实力得到行业认可。语言类的专业更是被称为王牌,这所学校同声传译等专业毕业的研究生,绝对会受到外企的疯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是一所211财经类著名高校,地处北京。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入读这所学校,你会得到比其他高校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这所高校在对外领域贸易领域颇受好评,在这所高校毕业的优秀研究生,将会有机会进入知名企业工作。这代表未来的发展空间无可限量,更是一个极好的跳板。当然,这所高校优秀的同时也意味着考研分数线不低。但是你但考研成功,你会收到很好的回报。写在最后各位学子现在一定要有清楚的目标。考研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考上所谓的名校才代表成功,如上文所说,这4所高校虽然不是985,但是企业认可度很高,未来的就业会相对容易一些。那么,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猎尸者

这些院校的研究生就业率高达99%,多数去了500强!

一、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25%1.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为:国有企业34.13%,机关22.45%,三资企业15.06%,民营企业11.89%,高等教育单位3.38%,其他事业单位6.66%,科研设计单位1.90%,其他略2.重点就业单位华为、腾讯、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大学、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建投证券、中国农业银行、网易、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科学院、中国邮政等。二、中央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23%1.就业行业分布硕士毕业生流向的主要行业有:金融行业53.26%,租赁和商业服务业7.27%,公共管理12.95%,信息服务6.67%,房地产业2.42%,教育2.27%等。2.就业单位性质国企单位比例占62.73%,党政机关12.50%,三资企业4.39%,其他企业13.64%等。签约单位质量整体较高,如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华为、国家电网、中粮、招行等世界500强企业。3.就业薪酬研究生平均期望起薪9405.34元/月,实际平均起薪为8551.36元/月。金融业整体实际起薪最高,证券业研究生起薪10116.90,其他金融起薪9417.39,保险业起薪8751.96;除金融业外,像信息技术类起薪也是较高的,研究生9664.18起;房地产业起薪也不错,研究生9298.29。三、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3%1.就业行业分布信息技术28.0%,金融业20.3%,公共管理13.5%,教育4.1%,科学研究6.6%,制造业7.4%,电力4.1%,租赁和商务服务3.8%,房地产业3.9%,建筑业2.4%等。2.重点就业单位重点单位就业,包括有:华为、腾讯、国家电网、网易、阿里巴巴、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中共天津省委组织部、中国中信、中国科学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百度、上汽等。四、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06%1.就业行业分布党政机关占3.78%,医疗卫生单位占12.07%,国有企业占22.44%,三资企业占22.57%,民营企业占29.60%~2.重点就业单位 华为:158人;上汽125人;腾讯:58人;招行:55人;中兴:55;杭州埃米:40人;上海依图网络:38人;国家电网:38人;百度:29人;网易:26人;等医疗单位就业数据:五、同济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54%1.就业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884人,三资企业498人,医疗卫生单位276人,党政机关140人,科研设计单位40人,高等教育单位77人等~2.重点就业单位上海汽车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华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六、西南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76%1.就业行业分布软件和信息技术占27.00%,制造业占23.41%,科学研究占10.97%,金融业占8.58%,电力占6.48%,医疗卫生占5.88%,教育占3.56%,公共管理占4.79%,等。2.就业单位性质 民营企业占34.08%,国有企业占29.74%,三资企业占12.47%,科研设计单位占7.68%,医疗卫生单位占5.88%,机关事业单位占4.95%~3.重点就业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南方电网等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50%1、就业行业分布 银行系统共招聘215名毕业生,占比34.40%,会计类招聘毕业生217人,占比34.72%。国有企业中,招聘我校毕业生最多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均招聘51人,外贸类国企中,中粮集团招聘16人;国家部委中,外交部和商务部共招聘20人。2、就业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占48.08%,三资企业占13.00%,机关单位占12.04,民营企业占15.75,教育行业占3.20%,等。八、浙江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16%1.就业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占17.63%,三资企业占19.92%,其他企业占37.65%,医疗卫生单位占6.01%,党政机关占7.63%,等。2.年薪数据硕士研究生获得样本1667人,平均年薪17.51万/年。在 13 万及以下的薪资阶段,本科学历毕业生比例高于研究生;在36 万以上的薪资阶段,博士学历毕业生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毕业生。九、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5%1.就业行业分布硕士毕业生流向最多的十个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为:金融行业占56.64%,资讯占6.7%,政府事业机关占4.83%,制造业占4.83%,IT占4.93%,会计师事务所占4.93%,房地产占3.51%,教育科研占2.2%,电力能源占1.54%。2.就业单位性质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34.24%,其次分别为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中外合作等。硕士生有41.28%进入国有企业,24.72%进入了民营企业。3.就业薪酬毕业生签约平均税前月薪为6185元。本科生平均月薪为5845元,硕士研究生平均月星为6534元,博士研究生平均薪水为7718元。十、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1.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信息技术占19.46%,轨道交通行业占14.15%,金融行业占7.85%,教育行业占7.42%,建筑业占5.94%,电力行业5.38%,军工行业占5.22,核电占0.36%,部队占0.24%,其他占33.97%。2.就业单位性质 由高到低排列,国有企业占62.92%,民营企业16.27%,党政机关3.19%,科研单位2.59%,教育单位占6.94%,三资企业占3.55%,地方基层项目占0.96%,部队占0.32。3.就业年薪针对今年毕业的研究生年薪进行了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10万/年占43%,10万~15万/年占8%,15万以上/年占8%,5万以下/年占1%,5万~7万/年占17%,7万-10万/年占23%。

蜉蝣

研究生就业优势不明显?选对学校是关键!推荐5所“金饭碗”高校

2020考研:这5所高校研究生毕业就是“金饭碗”!考上不愁前程考研已经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当然决定和选择这个过程都是困难的。就像高中报志愿一样,我们作为研究生在选择自己读研学校时更需要好好斟酌与思量。毕竟这一次的选择有关我们未来的发展,这对我们之后未来的就业发展于定位都是息息相关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哪些大学对研究生以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第一,北京邮电大学当我们提到北邮这所大学时,相信很多同学们对其都不陌生。其中最出名的是有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都是数一数二的。除此之外,这些专业都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对研究生们来说,毕业之后的就业前景更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就业率在国内位列第一。主要就业单位:国营企业。第二,上海财经大学本学校的金融专业是一个龙头专业,无论是每年的毕业水平还是总体的教学成绩都是在校内,甚至于国内都能排上名次的。当然,除此之外此校未来的就业行业还有资讯、IT、政府事业机关、制造业、教育科研、会计师等都有很大的就业前景。为上海财经大学的学子们提供了广泛而且待遇水平很高的就业机会。主要就业单位:一些国有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第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每年都会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进入社会,对本校的研究生来说就业率极高的专业有信息工程、轨道交通、电力学、建筑学等,当然,除此之外研究生毕业之后选择去从事教育行业的也是大有人在,而且发展前途也是一片光明。主要就业单位:科研单位。第四,北京科技大学每一年数据中都会显示,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们无论是在哪一行业中,其发展空间和发展高度都是很高的。其中电子信息,金融保险,机械制造等相关行业就业率占总体就业率的一大部分,并且这些行业无论是从薪资还是从福利来讲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主要就业单位: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第五,中央财经大学这所名牌大学更偏向于为社会培养财经类的人才,本所大学的王牌专业有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税务学以及财政学,无论是从本校的学习氛围还是教学团队水平都是在国内都是一流的。也正是如此,本校的研究生只是本科毕业生都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就业率都是极高的。主要就业单位:在银行工作。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很多大学,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们的就业率也是位于国内前列的。这些大学对我们未来就业发展都是很有利的。关于:研究生就业优势不明显?选对学校是关键!推荐5所“金饭碗”高校!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第二章

这4所211高校的研究生,很受企业欢迎,就业率比985还高

无数年轻人怀揣着梦想,拒绝诱惑,无畏学习的枯燥,在考研的路上坚定不乏。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学历作为硬实力成为人才的敲门砖,所以近几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多。今年人数更是达到340万,其中甚至还包括很多备考两三年的学霸。如果考上认可度高的211院校,硕士毕业身价倍涨,薪资待遇丰厚,年薪二三十万属于正常情况。今天就为大学生介绍四所口碑好的211院校,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很受企业业欢迎,就业率比985高校还高。一、北京邮电大学如今很多理工类专业学生也加入考研大军,丰富专业知识技能,希望以后进入名企工作。与很多热门专业比,理工类专业分数线并不高,即使是北邮,只要努力备考,考上几率比较大。作为双一流工科强校,北京邮电大学知名度很高,受到行业认可,毕业季很多名企前来“抢人”。尤其是硕士待遇很高,月薪一万多,晋升发展空间广阔。考研可以选择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等“王牌”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很高,比普通的985高校更好找工作。二、上海财经大学说到如今考研分数线最高的专业就有财经类,名校的复试分数线更是达到380分以上。很多大学生可能要“哀声叹气”,但毕业后就业机会绝对胜过普通院校。上海财大分数线就比较高,但毕业生月薪一万起步。作为国内优秀的财经大学,实力顶尖,经济学、会计等专业全国“数一数二”。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对财经、管理类人才需求多,发展前途好。如果毕业于上财的优势专业,很多企业提供的工资达到两万,超过很多985高校毕业生。三、上海外国语大学随着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语言类专业变得热门,考研深造人数也非常庞大。其实这类人才适合在国际型大都市发展,本地高校毕业生更占优势,上海财大就是一个绝佳选择。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实力顶尖,专业教学水平高,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专业人才。而且就业情况最好,超过了同类高校,翻译、同声传译等优势专业“炙手可热”,毕业生受到“疯抢”。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说到硕士发展前途好的院校,笔者还要推荐一所211财经类高校。帝都经济实力也非常强,国际贸易发达,需要大量精英人才。这所院校特色鲜明,在对外贸易领域成就突出,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考研分数线比较高,但性价比高,考上后就会感到非常值得。专业实力强,而且就业前途好。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就业单位都是大型银行、国内外名企,薪资水平高。很多学生立志考上一所名校,这并不是所谓的“名校情怀”,而是对如今就业情况的清晰认知。名校实力强劲,专业水平高,学到更多知识。同时院校口碑好,硕士就业去向更好,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六合之里

2020考研最尴尬的五大专业,研究生毕业就业差、发展前景一般

2020考研剩下几天将会如期而至,随着考研报考人数的增加,2020考研的难度也在提高,考生复习考研压力也非常大,复习的过程也非常的辛苦,在此祝各位今年的考生都能够金榜题名。但是对于考研也要理性看待,因为考研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就业上来,但是由于很多专业研究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考研投入的努力很难得到回报,很多学生考研后都有一些后悔报考自己专业的想法,在此特地总结了令考研考生最尴尬的五大专业,之所以说尴尬,主要是因为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一般,发展前景也一般。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农学专业。农学专业一般都在一些农业大学开设,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也会有一些农学专业,该专业考研国家线分数比较低,而且招生人数较多,因此考研难度不大,在该专业本科大四一个班级中考研率非常的高,但是令学生感觉到尴尬的是虽然能够轻松考上研究生,但是之后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带来多大的改善,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情况比较差,发展前景也非常一般。第二,生物科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曾经被认为是新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广,但是由于生物科学产业国内发展比较缓慢,生物科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比较差。生物科学专业的考研不考数学,与同是理学专业的其他专业相比考研难度要降低不少,因此该专业的考研也比较容易。但是研究生毕业以后工作比较难找,所以让研究生学历的该专业学生感到很尴尬,明明是高学历,却没有合适工作。第三,历史学专业。历史学专业之所以被认为是尴尬的考研专业,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基本上都是从事教学工作,没有合适的企业招聘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历史学专业考研难度这两年也在提高,考研英语国家线提高了不少,考生考研复习难度也比较大。三是与其他专业相比,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其他行业工作,即使是研究生毕业也会面临这样的尴尬,学历价值难以体现。第四,体育学专业。体育学专业考研难度比较小,无论是考研总分,还是考研英语,分数线都比较低,但是尴尬的是体育学专业很多学生并不选择考研,原因在于体育学专业即使研究生毕业了,后已经工作多年的本科生相比没有太大的就业优势,也只能去一些中学做体育老师,但是体育老师招聘名额又比较少,因此体育学专业研究生就业优势没有体现,和本科生差距不大,是非常尴尬的一个专业。第五,心理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与上述几个专业一样,都存在类似的原因,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同样不好找,即使是985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也不乐观,所以心理学专业被认为是考研最尴尬的专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