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争取中央投资补助36亿元形名

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争取中央投资补助36亿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苟俊报道,近日,陕西省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发改农经〔2020〕1160号),标志着该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工程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是将一期工程调水量输送至用水区,向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近期(2025年)8.9亿m、远期(2030年)13.5亿m,工程在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秦岭北麓黑河支流黄池沟(一期工程秦岭隧洞出口)修建配水枢纽承接一期工程调水量,沿渭河两岸建设南、北两条输水干线,南干线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至灞河水厂分水口全长103.33公里,北干线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至泾河新城北关水厂分水口全长88.99公里。施工总工期60个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估算总投资200.23亿元,其中骨干段项目169.84亿元,延伸段项目30.39亿元;按照国家支持西部地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政策,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骨干段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36.06亿元,其余建设资金由陕西省通过政府投资和利用银行贷款筹措解决。目前,陕西省发改委正与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和投资司密切衔接,有望近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亿元。发改委已会同省水利厅、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要求,加快推进工程初步设计报批和工程施工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启动“四通一平”等施工准备工程建设,及早全面实施工程建设。【来源:中国发展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火童

「陕西」西康高铁调整可研报告获批

12月18日国铁集团与陕西省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发改函﹝2020﹞577号)。根据该批复文件,新建安康西站站房面积增加到2万平米,投资估算总额增加到355.1亿元,征地拆迁工作及费用由陕西省负责,其余资本金由国铁集团与陕西省共同承担,资本金以外使用银行贷款等债务性资金。项目由京昆高铁西昆公司作为业主负责资产管理,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受托组织建设,建成后委托西安局集团运输管理。今年8月份省政府确定调整西康高铁建设方案以来,省铁路集团安排专职机构全力协调省内有关部门及沿线政府配合国铁方面推进相关调整手续办理,完成征地拆迁费用包干、土地综合开发、自建砂石料场等协议的签订,全线使用林地和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核准,征地拆迁范围、安置及补偿标准公开发布,并向统征部门拨付了6亿元的征地拆迁资金。目前,西康高铁除调整可研获批外,调整初设已报送国铁鉴定中心审查,控制工程施工图已提前完成评审,征地拆迁准备工作稳步推进。后续,省铁路集团将继续协调京昆高铁西昆公司、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等单位争取西康高铁尽快开工建设。【来源: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不足多也

陕西: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争取中央投资补助36亿元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苟俊报道,近日,陕西省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发改农经〔2020〕1160号),标志着该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工程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是将一期工程调水量输送至用水区,向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近期(2025年)8.9亿m、远期(2030年)13.5亿m,工程在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秦岭北麓黑河支流黄池沟(一期工程秦岭隧洞出口)修建配水枢纽承接一期工程调水量,沿渭河两岸建设南、北两条输水干线,南干线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至灞河水厂分水口全长103.33公里,北干线由黄池沟配水枢纽至泾河新城北关水厂分水口全长88.99公里。施工总工期60个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估算总投资200.23亿元,其中骨干段项目169.84亿元,延伸段项目30.39亿元;按照国家支持西部地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政策,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骨干段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36.06亿元,其余建设资金由我省通过政府投资和利用银行贷款筹措解决。目前,陕西省发改委正与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和投资司密切衔接,有望近期安排国家预算内资金超过10亿元。陕西省发改委已会同省水利厅、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要求,加快推进工程初步设计报批和工程施工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启动“四通一平”等施工准备工程建设,及早全面实施工程建设。

红树林

最新!西康高铁调整可研报告获批

12月18日国铁集团与陕西省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建西安至安康高速铁路调整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发改函﹝2020﹞577号)。根据该批复文件,新建安康西站站房面积增加到2万平米,投资估算总额增加到355.1亿元,征地拆迁工作及费用由陕西省负责,其余资本金由国铁集团与陕西省共同承担,资本金以外使用银行贷款等债务性资金。项目由京昆高铁西昆公司作为业主负责资产管理,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受托组织建设,建成后委托西安局集团运输管理。今年8月份陕西省政府确定调整西康高铁建设方案以来,陕西省铁路集团安排专职机构全力协调省内有关部门及沿线政府配合国铁方面推进相关调整手续办理,完成征地拆迁费用包干、土地综合开发、自建砂石料场等协议的签订,全线使用林地和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核准,征地拆迁范围、安置及补偿标准公开发布,并向统征部门拨付了6亿元的征地拆迁资金。目前,西康高铁除调整可研获批外,调整初设已报送国铁鉴定中心审查,控制工程施工图已提前完成评审,征地拆迁准备工作稳步推进。后续,省铁路集团将继续协调京昆高铁西昆公司、西成客专陕西公司等单位争取西康高铁尽快开工建设。来源:陕西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土门

国家发改委批复西安至十堰高铁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今天(4月16日)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获悉, 西安至十堰高铁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日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西安至十堰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陕西省“米”字型高铁网规划的骨架线,也是实现商洛市通高铁的重点项目。线路起自于西安铁路枢纽西安东站,经蓝田、商州、山阳、郧西,止于十堰市,与汉十高铁十堰东站相接,全长约257公里,总投资约477亿元,采用350公里每小时高速铁路标准建设。加快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支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便捷连接关中平原、长江中游两大国家级城市群,强化关天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联系,促进秦巴山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项目可研批复的取得为早日开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实现陕西“市市通高铁”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文章来源:西部网)

废上

陕西与重庆共同推进西渝高铁建设 争取启动可研报告报批程序

日前,陕西省发改委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西昆公司等开展座谈会,交流合力推进西渝高铁建设。据了解,加快西渝高铁建设是对巩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国家京昆、包海高铁通道等意义重大。相关方面将合力推动西安至安康段调整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尽快获批,西昆公司将同步做好项目开工的相关准备工作;加快安康至重庆段项目各自境内各项前期手续办理等。各方将共同向国铁集团争取启动可研报告报批程序。记者 高乐【来源:群众新闻】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孟婆汤

关于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59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595号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北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铁总发改函〔2019〕57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进一步完善高铁路网,加强关中城市群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推动秦巴山区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更好支撑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发展战略,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同意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项目代码:2018-000052-53-01-000601)。二、主要建设内容和技术标准(一)主要建设内容。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起自西安枢纽西安东站,经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站,接入既有十堰东站,正线全长256.7公里,全线设7个车站,其中新建车站6个。配套建设西安东动车所、走行线及普速存车场,新建西安东站至西安站联络线,改建既有陇海线1.5公里,改建既有田灞联络线2.3公里。(二)主要技术指标。铁路等级:高速铁路。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牵引种类:电力。到发线有效长度:650米。列车运行控制方式:CTCS-3级列控系统。调度指挥方式:调度集中。其他技术标准执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规划远景年输送能力:单向3000万人/年。三、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建设安排项目总投资476.8亿元,其中工程投资452.1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4.7亿元。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50%,为238.4亿元:其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3.8亿元,由企业自筹解决(中央预算内投资另行研究确定);湖北省出资35.6亿元(含征地拆迁费用4.2亿元),由湖北省和沿线市(区、县)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安排财政资金等出资;陕西省出资99.0亿元(含征地拆迁费用26.5亿元),由陕西省和沿线市(区、县)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安排财政资金等出资。征地拆迁费用依照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经出资各方认可后计入项目地方股份。资本金以外使用国内银行贷款。本项目陕西段和西安至延安铁路项目组建新公司,湖北段纳入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建设工期4.5年。四、下一步工作要求(一)严格按照批复要求落实各方出资,涉及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出的,应分年度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支出计划,建立持续稳定的机制,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筹资模式,资金来源不得随意调整,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二)深入做好地质勘察工作,涉及岩溶及岩溶水文发育等不良地质路段,要采取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确保项目建设运营安全可靠。(三)深化方案研究。做好本项目与武汉至十堰铁路等周边路网对接,统筹城市公交换乘设施建设,实现铁路客站与城市建成区及其他重要枢纽之间的快速连接、便捷直达,提高综合交通整体效率。(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做好本项目建设涉及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点的防护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一步优化工程措施,有效预防或控制不良环境影响。尽快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及专项认证,坚持主体工程和环保工程同步实施。(五)合理确定铁路客站周边开发建设规模、边界和功能定位,做好规划预留和控制,突出产城融合、站城一体,规范有序推进开发建设。(六)强化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五、请国家电网公司同步安排外部电源电力工程,确保与本项目同步建成。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军委联合参谋部在通讯迁改等方面给予支持配合。六、如需对本项目审批文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调整,请及时以书面形式向我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附件:招标投标事项核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4月13日

圣有所生

西十高铁可研报告获批 设西安东、商洛西、山阳等7处车站

据商洛市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正式下发《关于新建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标志着西十高铁距离正式开工又近了一步。西十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银川至武汉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自西安枢纽西安东站,向东南引线穿越秦岭山脉,经商洛和十堰两市,接入既有十堰东站,与建成的汉十高铁相接,直达武汉,形成西安至武汉又一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西十高铁正线全长256.7公里,商洛境内全长113.5公里(商州段56.1公里,山阳段57.4公里),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铁路等级为高速铁路、双线。项目总投资476.8亿元,其中工程投资452.1亿元(商洛境内投资185.3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4.7亿元。资本金占总投资50%,为238.4亿元:其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3.8亿元,由企业自筹解决;湖北省出资35.6亿元;陕西省出资99.0亿元(含征地拆迁费用26.5亿元),由陕西省和沿线市(区、县)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安排财政资金出资。建设工期为4.5年。线路行经渭河盆地及秦岭山地,连接关中平原与江汉平原,依次经过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蓝田县,商洛市商州区、山阳县,十堰市郧西县、郧阳区、张湾区。全线设西安东、蓝田、商洛西、山阳、漫川关、郧西、十堰东共7处车站。最大站间距65.44km(蓝田至商洛西),最小站间距21.07km(西安东至蓝田)。其中,西安东为始发终到客运站,漫川关和十堰东站为具有折返条件的中间站,其余4座车站为客运中间站。1.西安东站 规模丨17台35线位于绕城高速以东、西康铁路纺织城火车站以南一公里处。按一站三场布置:自西向东依次为高速场9台17线、普速场4台10线、城际场4台8线,将引入西武、西延、西渝高铁以及西潼、关中城际铁路、西康铁路。2.蓝田站 规模丨2台4线位于蓝田县城西南约10公里的焦岱镇蔡家坡村和侯家扁村附近,临近关中环线和国道G70,为客运中间站,车站最高聚集人数800人。3.商洛西站 规模丨3台7线位于商洛城区西侧约7公里的南秦新区杨峪河镇龙家村、庙口村附近,县道X305东侧。车站规模为3台7线,最高聚集人数为2000人,主要办理地区内所有动车组列车的到发、通过作业及旅客乘降等业务。4.山阳站 规模丨2台4线位于山阳县城东侧约10公里的十里铺街道鹃岭村,规模为2台4线,车站性质为中间站,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为800人。5.漫川关站 规模丨2台6线位于山阳县漫川关镇东北侧约2公里的法官镇法官庙村,车站附近有国道G70和县道X212。为西安铁路局和武汉铁路局的管辖分界位置(隶属于西安局),设计为2台6线,具备始发折返条件(可开行省内始发动车组)。6.郧西站 规模丨2台4线位于湖北郧西县城东北侧约2公里的城关镇激浪河村,为客运中间站,车站最高聚集人数为800人。7.十堰东站 规模丨3台7线位于十堰市张湾区汉江路街办水堤沟村,近期规模为3台7线。在既有汉十高铁2台6线的基础上新增1台1线,预留2台5线。本线自地区西北侧引入十堰东站,与武汉至十堰铁路正线贯通。【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文章来源:华商报

隔世情

关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5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20〕5号陕西省发展改革委:报来《关于上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陕发改基础〔2019〕1287号)及有关材料均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适应航空业务量增长需要,加快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意实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二、本期工程按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的目标设计。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机场工程。北飞行区等级指标4E,将现北跑道改造为平行滑行道,在其北侧190米处新建长3800米、宽45米的北一跑道,主降方向设置Ⅲ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次降方向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在北一跑道北侧413.5米处新建长3800米、宽45米的北二跑道,双向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南飞行区等级指标4F,在现南跑道南侧380米处新建长3000米、宽45米的南二跑道,双向设置Ⅰ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新建70万平方米的东航站楼、115个机位的站坪、35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以及捷运系统、货运、航空食品、消防救援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建设供电、给排水、供热、制冷、供气等设施。(二)空管工程。新建4.39万平方米的西北空管运行保障基地,包括终端管制用房1.94万平方米、气象业务用房0.52万平方米等;对现有塔台进行局部改造,配套建设航管、监视、导航、气象、通信等设施。(三)供油工程。新建1座机场油库和1座航空加油站,扩建机坪加油管线,更新长陵油库至机场油库输油管线等。三、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民航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作为机场工程、空管工程、供油工程的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各自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四、项目总投资476.45亿元,其中:(一)机场工程投资449.09亿元,资本金占投资的50%,其中我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45亿元,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57.4亿元,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咸阳市政府、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分别按机场工程投资的10%、10%、0.5%、4%的比例安排财政资金,剩余资本金由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安排自有资金解决。资本金以外投资由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利用银行贷款解决。(二)空管工程投资18.85亿元,民航局安排民航发展基金16.22亿元,其余资金由民航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安排自有资金解决。(三)供油工程投资8.51亿元,资本金占投资的40%,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安排自有资金3.4亿元,其余资金通过贷款解决。五、本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重要设备材料采购等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为委托招标。六、在后续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与军民航沟通协调,进一步优化空域使用方案,推进西安终端管制区建设,满足机场空域使用需要。(二)完善机场集疏运系统规划,充分发挥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作用。加快西安咸阳机场至阎良、法门寺城际铁路建设并做好有效衔接。对将要规划建设的地铁线路视发展需要、规划可能做好预留工程。(三)进一步优化航站楼方案,提高机场运行效率。航站楼建设要以人为本、简朴实用、运营安全。严格控制航站楼建设高度,满足空管通视要求。(四)加大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机场项目建设及后续运营提供资金保障。(五)督促落实各项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噪声影响等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六)做好航空公司及其他驻场单位配套工程与本期工程的衔接。加强机场周边地区的规划控制,保护好净空、电磁环境,同步建设场外公用配套设施。国家发展改革委2020年1月2日

红南京

《2020年陕西蓝皮书》正式发布

5月26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陕西蓝皮书》相关情况。小布了解到《陕西蓝皮书》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原创性、实证性、专业性、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主要是反映专家团队对每一年度陕西各领域发展态势与未来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从1998年至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已累计推出了66部《陕西蓝皮书》,决策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陕西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决策参考、政策先声、投资指南、新闻来源和数据资料库等功能日益凸显。《2020年陕西蓝皮书》具体内容都有啥一起去了解了解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白宽犁介绍,本次发布的《2020年陕西蓝皮书》包括5本,分别是:《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20)》《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0)》《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0)》《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0)》和《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0)》《陕西经济发展报告(2020)》)提到:2019年,陕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优、稳中有变的态势。陕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向好,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消费市场稳步增长,对外贸易稳中有进,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0)》共包括:“总报告”“社会调查篇”“社会建设篇”“社会治理篇”“区域发展篇”等部分内容。“社会调查篇”聚焦2019年社会热点焦点事件;“社会建设篇”将研究触角延伸至陕西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智慧社区建设等多个领域;“社会治理篇”围绕优化提升全省营商环境、秦岭生态环境立法保护等议题展开研究;“区域发展篇”紧扣区域/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和政策热点,持续为陕西不同区域空间治理实践积累多领域经验。《陕西文化发展报告(2020)》主要包括:“总报告”“宏观视野”“行业报告”“公共文化”“区域报告”等部分内容。围绕陕西文化领域各项工作,在选题、框架和内容撰写上加强对文旅融合、主流媒体发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等方面的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0)》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联通和服务支撑,优化营商软环境,促进投资与贸易;要积极发展丝路电商,培育贸易合作新业态;要深化金融合作,优化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际投融资体系;要完善科技合作对接机制,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继续深入;要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教育交流,提升交流层次,拓展交流领域;要全面打通国际丝路旅游市场,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联动发展。《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0)》指出:2019年,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0.75%,比攻坚初期降低11.68个百分点;27个贫困县已摘帽,剩余29个贫困县达到退出标准;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12元,同比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陕西精准脱贫研究报告(2020)》提出:2020年,要重点做好以下方面:深入实施“3+X”产业扶贫工程,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开展各类扶贫扶智扶志活动,加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深度贫困地区持续发展能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常态化巡回督导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扶贫新机制。着力解决“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补齐短板弱项,按时整改到位,确保全省脱贫攻坚高质量收官。2020年陕西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认为:一是抢抓政策机遇,抓住国家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环保领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三个经济”建设;二是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进一步深度融入构建“一带一路”大格局,通过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来破解陕西开放不足的问题。三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陕西现代产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新型智能工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高端服务业加快发展。四是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推动城乡区域协同发展,要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关中城市群建设,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形成关中、陕北、陕南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秦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建设美丽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