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徐显明受聘山大法学院名誉院长:回山大是我一生愿望

徐显明受聘山大法学院名誉院长:回山大是我一生愿望

6月15日,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教授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受聘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并为青岛校区师生做了学术讲座。此时,距离2013年10月22日他离任山大校长已有6年4个月。而这一行对他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青岛校区,是他主政山大期间谋划推动的。1985年他第一次踏进山大任教、曾任第一任院长的法学院,2016年已经迁至青岛校区。阔别6年,重返山大他曾谋划推动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樊丽明为徐显明颁发证书。徐显明与山大的渊源,要追溯到1985年。1985年,徐显明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山东大学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一年后再度破格晋升教授,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第一系副主任、系主任、院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2001年9月,徐显明赴京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2008年11月7日,他回到阔别7年,工作过16年的山大,任校长一职。2013年10月22日,距离山大校长任满5年还有不到20天,徐显明正式与山大告别。2013年3月,徐显明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0月,徐显明出任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一年后,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恢复为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徐显明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15年,徐显明出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2017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接受徐显明辞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任命其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规定,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得兼任“一府两院”职务。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包括徐显明在内的159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随后,徐显明出任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颇具渊源——徐显明任校长期间,山东大学提出并实施建设青岛校区。徐显明为他的恩师乔伟先生的雕塑揭幕。山大青岛校区官网信息显示,2010年8月,山东大学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山东大学必然的选择。为了实现新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在青岛建设新校区。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举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区选址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教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2016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正式启用。如今,青岛校区已经成为山大“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校长樊丽明动情追忆:离开学校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樊丽明在致辞中动情地说,徐显明校长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法学家、法律实践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研究生一毕业就追随恩师乔伟先生来到山东大学工作,1994年出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对我校法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樊丽明表示,徐显明2008年回山东大学出任校长后,站在学校事业和山东半岛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谋划推动青岛校区的规划建设,开启了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办学的新篇章。“他在山大主政期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理念和举措,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论著《追寻大学之道》和《守护大学精神》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我本人即是一名忠实读者,从中受益良多。”“记得徐校长2013年离开学校赴京任职时曾经说过,他的根在山大,他的心在山东,他的魂在教育。他强调,自己永远是一名山大人!事实的确如此,离开学校的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始终关心着学校尤其是法学院的事业发展。现如今,法学院已整建制迁到环境优美的青岛校区办学,而且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樊丽明说,在这个关键时刻聘请徐校长担任法学院名誉院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徐显明: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愿望徐显明说,接过聘书,他觉得有千斤之重。徐显明回忆了他在山大法学院阶段所练的三个“基本功”。“作为院长的第一个基本功,我用法言法语来讲,立法者任何时候都不得制订首先是自己获利的法律。”他说,从1994年他作为山大法学院院长开始到今天,没有进行过一项科研成果的申报,把机会留给老师,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后来我们定了一项政策,鼓励老师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文章,每发一篇文章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但是我没有从山东大学法学院领取一分钱。”“第二个基本功,要有能力去聘请一批水平比自己更高,让他来了以后能够和自己共同愉快工作的能力。”徐显明说,在法学院当院长,要有能力聘请一批比自己水平更高的人来工作,来了以后要让他们每天愉快的工作,所以做院长要对聘来的人创造让他们欢愉的条件和气氛,这就是院长的基本功。“第三个基本功,做院长一定要有能力从社会获取大量的资源,拿来以后配给最需要发展的人。”徐显明说,1994年后来他到学校工作,还兼任着法学院院长,一直在践行着自己说过的三句话。“我的基本功基本练成了。”他表示,回山大法学院做名誉院长,对他来说是一种荣誉,“这是学校对我以前在法学院工作,在山东大学工作的一种肯定。”“我是地地道道的山大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这句话是我做校长以后阐述的,是送给我们毕业的同学。今天,我的心、我的根、我的魂都回来了。”他说,“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现在有巨大的发射力把我给擒住了。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一种愿望,服务山大是我永远的梦想!愿山大更好,愿法学院能够再现新的辉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玉芹)

山西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怎么样?前景如何?

山西大学位于太原,是一所部省共建大学,是中西部十四所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8年校友会排名全国第90位、省内排名第1,不是211,胜似211啊,实力已经超过了同城的211太原理工大学了,因此,实力还是非常强的。它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物理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的表现也不错,物理学获评B+,哲学、体育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B,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B-,教育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光学工程、控制科学、软件工程获评C+,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获评C,考古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获评C-。看来,软件工程不是山西大学的王牌专业,但是也是比较有优势的专业。软件工程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在很多大学专业薪资排行榜上,软件工程都高居榜首,我之前曾经发过相关的内容,再发一次,请大家参考。个人感觉软件工程虽不是山西大学的最强势专业,但是因为它是非常热门的专业,就业前景应该是很好的。当然,这个也要看和哪个大学相比,毕竟开设软件工程的大学特别多,而且还有很多985、211大学。我还从职业圈找到了山西大学软件工程毕业生满意度自评,评价得分也还不错,请大家参考。

卖国贼

中国法学会领导调研山西大学

未来网高校频道9月21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祁华 郭谦)9月18日,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机关党委书记李如林到山西大学调研地方立法研究等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建设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商黎光,省法学会会长左世忠陪同。该校校长黄桂田、副校长卢宇鸿代表学校表示欢迎。座谈会前,李如林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和山西大学山西省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了解了学校的发展概况,共同回顾了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座谈会由左世忠主持。座谈会上,黄桂田从办学历史、发展现状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对学校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法学院副院长周子良介绍了法学院有关工作情况。法学院教授、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民法学研究会会长汪渊智介绍了民法学研究会的相关工作。李如林表示,此次调研对山西大学和学校法学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学校对法学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山大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所做的工作表示肯定。他指出,山西大学是全省法学教育、法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法学院基础深厚、办学经验丰富,培养了一大批省内法学高端人才。希望学校能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提出的教学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同时,加强法学研究建设,培养更多具有法律理念、法律意识和法律手段的优秀人才。另外,希望法学研究能加强与各级法学研究会的协作配合,共同攻关完成大的研究项目和课题。他希望山西大学办名办好,在双一流建设中脱颖而出。商黎光在讲话中指出,山西大学的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承载着全省人民的美好期待。学校为山西法制建设、法学研究和法律人才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学习此次调研和李如林副会长讲话精神,继续推进山西、山大法学研究建设,加强法学学科和人才培养工作,围绕省委重大部署做好法学研究,更好服务地方发展。

计外计

疫情下|老师,做主播的滋味咋样?有的老师“压力山大”呢

两天前听一位老师说:这次疫情让他体验了一把主播的滋味……感觉就是找不到感觉!平时在课堂上,学生就在眼前,“光怪陆离”尽收眼底。可如今,做课就像自言自语,没有了师威的震慑力,实在是太挑战了,有的老师甚至大感挫败。挫败老师的是孩子们的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是老师们上课时注意的焦点,而在家中上网课,却“现”在家长的眼中。“熊孩子”抓耳挠腮、东张西望、目光游离、小动作不断……让爹妈们气儿不打一处来,着急“上火”,冲突升级,长久下去,孩子们的厌学情绪就来喽!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便是在教室里面授,一些老师的教学也免不了单向宣讲,输入式教授,耳提面命强行灌输,学生如有违逆即可惩戒。而家中网课,少了课堂上的强刺激、严监管,特别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不强烈,难怪老师对教学效果心中无底。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变数,好似一把双刃剑,是一次倒逼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机遇。如果通过疫情中的网络教学,老师们被“逼迫”中更注重教学中的交流感受、互动效果,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感,相信大多数孩子的注意力会被抓劳,既提升了老师的人格魅力,还发掘了老师的潜力,未常不是一件大好事。如今的网课,面对的不仅是学生,更要接受家长的检验,家长中也是藏龙卧虎,老师们怎能不使出浑身解数------如”网红”般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如“销售”般洞悉孩子们的心理,如“售后”般讲究服务,师生可谓各得其所。有的老师变得爱笑了;有的老师变得风趣了;有的老师变得心灵手巧了;有的老师变得情商高了;更多的老师开始研究孩子的心理了……危机既是转机,不适应带来了焦虑和改变,愿老师们也能在冲击中找到平衡,在网络教学中重拾自信,“得意”中师生皆大欢喜!

听心

最高检原副检察长徐显明“重返”山大:受聘法学院名誉院长

6月15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山东大学法学院多名师生处获悉,15日下午,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教授受聘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仪式暨学术报告会活动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行。徐显明 IC 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徐显明(1957.4)出生于山东莱西,1985年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山东大学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一年后再度破格晋升教授,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第一系副主任、系主任、院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2001年9月,徐显明赴京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7年后重返山东大学,任校长一职。2013年3月,徐显明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0月,徐显明出任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一年后,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恢复为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徐显明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15年,徐显明出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2017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接受徐显明辞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任命其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规定,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得兼任“一府两院”职务。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包括徐显明在内的159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随后,徐显明出任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颇具渊源——徐显明任校长期间,山东大学提出并实施建设青岛校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官网信息显示,2010年8月,山东大学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山东大学必然的选择。学校明确提出,“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建校120周年时把山东大学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了实现新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在青岛建设新校区。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举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区选址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教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校园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米,2016启用,可满足10000名学生和2000名教职工学习、生活和教学科研的需要。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9.39万㎡,2018年完成。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68万㎡,2018年启动,2020年完成,届时校区可入住25000名左右学生、4000名左右教职工。2014年10月,山东大学召开中共山东大学第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研究院、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作为首批相关学院和科研机构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发展。

人卒虽众

最高检原副检察长徐显明“重回”山大,任法学院名誉院长

曾担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最高检副检察长等职务的徐显明,时隔六年后重回山东大学,受聘出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据《齐鲁晚报》16日消息:此前一天,徐显明教授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受聘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并为青岛校区师生做了学术讲座。徐显明素有“平民法学家”之称,出生于1957年4月,吉林大学法律系1978级学生,拿下法学硕士学位后,1985年执教于山东大学。在山大,他两度破格晋升,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之后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等职。2001年,徐显明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2008年,重回山东大学,任山东大学校长。2013年10月,徐显明卸任山东大学校长一职,出任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一年后,2014年10月,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恢复为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徐显明也由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转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15年4月,徐显明走上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岗位。2017年2月,徐显明出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2018年3月,徐显明出任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次月卸任最高检副检察长职务。上述履历表明,此番受聘出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是徐显明第三度任职山大。对于山大这所自己工作多年的高校,徐显明在受聘仪式上说,“我是地地道道的山大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这句话是我做校长以后阐述的,是送给我们毕业的同学。今天,我的心、我的根、我的魂都回来了”;“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现在有巨大的发射力把我给擒住了。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一种愿望,服务山大是我永远的梦想!”受聘仪式上,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致辞中也表示,“记得徐校长2013年离开学校赴京任职时曾经说过,他的根在山大,他的心在山东,他的魂在教育。他强调,自己永远是一名山大人!事实的确如此,离开学校的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樊丽明评价说,“他在山大主政期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理念和举措,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论著《追寻大学之道》和《守护大学精神》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我本人即是一名忠实读者,从中受益良多。”担任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这两所名校校长期间,徐显明曾力推多项改革,砍掉自考培训班,招生改革、按生源比例分配招生指标等等,有的改革令他陷入质疑漩涡。不过,有媒体评述说,“无论反对声音多大,最终还是改了”。这期间,他出版了《人权研究》、《生存权论》等多部人权理论著作。《人权研究》被纳入国内首套《人权理论》丛书;《生存权论》也被评为青年社会科学一等奖。据报道,2003年修宪时,徐显明作为课题组首席专家,为推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主持课题组提交了3种方案,表示“希望宪法能在序言、总纲或具体公民权利篇章中涉及此条。”此番受聘山大法学院名誉院长之前,上个月,徐显明刚获得了一个奖项,凭借作品《中国法理学进步的阶梯》,获得第七届(2019年度)中国软科学奖。《中国法理学进步的阶梯》站在1978年到2018年这四十年的历史节点,阐释了中国法理学进步的每一个阶段。卸任最高检副检察长一年多来,在全国人大,徐显明多次参与立法调研等活动。上月,他率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广西,调研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实施情况。去年10月,山东干部讲堂第三期在济南开讲,徐显明作了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报告。新京报记者 王姝 校对 李铭

故万物成

山大法学院开展暑期优秀校友寻访,用榜样引导在校生续写辉煌

自1980年到2020年,悠悠四十载,漫漫求知路,在乔伟、徐显明等先生的带领下,山东大学法学院立足于历史与传统,展望于高远与未来,为全国乃至世界培养出数万名一流法律人才,也为山大法学学子集聚了丰富且优秀的校友资源。百廿山大,强校兴国,为凝聚校友力量、传承山大精神,以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山东大学法学学法科复办40周年为契机,山东大学法学院赴济南等地开展校友寻访活动,与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代表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加强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再创辉煌,共同展望百廿山大、为国育贤的美好明天。乔伟先生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塑像厚植齐鲁,服务国家,始终是山大学子的理想与情怀。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之下,一批投身于公检法事业的山大法律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有不向命运屈服、坐着轮椅服务百姓的郏县人民检察官马俊欣,他用超乎常人的意志诠释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选为“感动中国”候选人,也被誉为“当代保尔”;有直面海事审判中重重挑战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青岛海事法院副院长李伟,她用法治与人文关怀履行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还有三十余载始终为民公证、恪守程序底线的山东省青岛市市中公证处主任冷春,她用爱心、善心、公心、细心致力于把每件公证文书办成“铁证”。40年来,法学院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锻造出朴素法治初心和扎实勤恳的治法态度,成为一代又一代法律人的工作准绳。陈炳蔚等5人于河南平顶山郏县人民检察院与马俊欣校友合影顺应时代趋势,投身发展浪潮,法学校友秉承山大精神,在奉献社会的道路上熠熠闪光。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鸢都英合律所主任高明芹发挥专业优势、关注社情民意,用提出的30多件议案、120多条意见践行着“做人民利益代言人”的铮铮誓言;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晓东亲历交通领域三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以匠心打造的品质工程彰显着“为民、保质、求新”的永恒追求;法君传媒创始人王永带领团队将法律与新媒体融合,于近2000部有温度、有态度的原创作品中坚守着“让法律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纯朴初心。各行各业的山大学子用点点萤火汇聚成法治中国的光亮,不管身在何方,“养天地正气,担社会公义”始终是山大法律人的处世情怀。陈炳蔚等4人于山东潍坊鸢都英合律所与高明芹校友合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大法学学子为国为民的情怀绽放在基层一线,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劲头。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遵循“终身学习”的真理,立足本职工作发光发热,谱写着“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的人生篇章;济宁市政协副主席、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良品探索纠纷源头治理,多方回应群众需求,在守护公平正义中走出一条“诉讼为民”的康庄大道;青岛市行政审批事务局局长路玉军担任青岛团市委书记期间建立创新创业联盟,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成就青年梦想的广阔舞台。法学校友将“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的教诲铭记于心,兢兢业业为百姓,勤勤恳恳履职责,焚膏继晷,革故鼎新,尽显山大育人本色。陈炳蔚等3人于山东济南政法学院与吕涛校友合影“凡我在处,便是山大。”法学学子在众多领域实干兴邦,用各自的方式传递着母校的浩然正气。心系百姓、助力扶贫的东阿县刘集镇牛屯村第一书记刘玉国,秉承“开拓荒地、敢为人先”的精神,俯下身子察民意,树立模范促发展,带领全村村民走出了一条“以党建治贫困”的致富之路;曾任西藏自治区白朗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的耿宝金,三载援藏路,一生雪域情,为西藏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法律英才,让守护司法公正的春风吹进高原之上,将保卫人间正义的火种留在雪山之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第十八代继承人姜学成,工作之余积极投身梅花拳义务教授,使梅花桩上的精粹国学薪火相传,让梅花“文武合一”的精神弘扬四海,梅花功夫发新芽,终得桃李满天下,展现出山大法学学子强烈的时代担当。陈炳蔚等3人于山东济南司法厅与刘玉国校友合影如果说,山大读书是向阳生长的积蓄,那么立身法治就是孕育果实的收获。回首过往,法学校友们砥志研学,以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成为支撑法治社会结构的一根根重要“脊骨”,完成了上一代法律人的历史使命;展望未来,作为百廿山大的黄金一代,法学学子在开拓视野、积累阅历的同时,也将深刻领悟法律思维的重要价值和家国情怀的大爱无疆,必将传承质朴厚重、勤勉务实的山大基因,勇于担当助力国家法治建设的历史责任,将实现美好的个人梦与伟大的中国梦同频共振!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方会

“回山大是我一生愿望”原山大校长徐显明“重返”山大,受聘法学院名誉院长

6月15日,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教授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受聘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并为青岛校区师生做了学术讲座。此时,距离2013年10月22日他离任山大校长已有6年4个月。而这一行对他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青岛校区,是他主政山大期间谋划推动的。1985年他第一次踏进山大任教、曾任第一任院长的法学院,2016年已经迁至青岛校区。阔别6年,重返山大他曾谋划推动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樊丽明为徐显明颁发证书。徐显明与山大的渊源,要追溯到1985年。1985年,徐显明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山东大学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一年后再度破格晋升教授,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第一系副主任、系主任、院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2001年9月,徐显明赴京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2008年11月7日,他回到阔别7年,工作过16年的山大,任校长一职。2013年10月22日,距离山大校长任满5年还有不到20天,徐显明正式与山大告别。2013年3月,徐显明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0月,徐显明出任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一年后,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恢复为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徐显明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15年,徐显明出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2017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接受徐显明辞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任命其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规定,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得兼任“一府两院”职务。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包括徐显明在内的159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随后,徐显明出任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颇具渊源——徐显明任校长期间,山东大学提出并实施建设青岛校区。徐显明为他的恩师乔伟先生的雕塑揭幕。山大青岛校区官网信息显示,2010年8月,山东大学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山东大学必然的选择。为了实现新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在青岛建设新校区。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举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区选址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教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2016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正式启用。如今,青岛校区已经成为山大“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校长樊丽明动情追忆:离开学校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樊丽明在致辞中动情地说,徐显明校长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法学家、法律实践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研究生一毕业就追随恩师乔伟先生来到山东大学工作,1994年出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对我校法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樊丽明表示,徐显明2008年回山东大学出任校长后,站在学校事业和山东半岛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谋划推动青岛校区的规划建设,开启了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办学的新篇章。“他在山大主政期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理念和举措,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论著《追寻大学之道》和《守护大学精神》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我本人即是一名忠实读者,从中受益良多。”“记得徐校长2013年离开学校赴京任职时曾经说过,他的根在山大,他的心在山东,他的魂在教育。他强调,自己永远是一名山大人!事实的确如此,离开学校的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始终关心着学校尤其是法学院的事业发展。现如今,法学院已整建制迁到环境优美的青岛校区办学,而且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樊丽明说,在这个关键时刻聘请徐校长担任法学院名誉院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徐显明: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愿望徐显明说,接过聘书,他觉得有千斤之重。徐显明回忆了他在山大法学院阶段所练的三个“基本功”。“作为院长的第一个基本功,我用法言法语来讲,立法者任何时候都不得制订首先是自己获利的法律。”他说,从1994年他作为山大法学院院长开始到今天,没有进行过一项科研成果的申报,把机会留给老师,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后来我们定了一项政策,鼓励老师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文章,每发一篇文章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但是我没有从山东大学法学院领取一分钱。”“第二个基本功,要有能力去聘请一批水平比自己更高,让他来了以后能够和自己共同愉快工作的能力。”徐显明说,在法学院当院长,要有能力聘请一批比自己水平更高的人来工作,来了以后要让他们每天愉快的工作,所以做院长要对聘来的人创造让他们欢愉的条件和气氛,这就是院长的基本功。“第三个基本功,做院长一定要有能力从社会获取大量的资源,拿来以后配给最需要发展的人。”徐显明说,1994年后来他到学校工作,还兼任着法学院院长,一直在践行着自己说过的三句话。“我的基本功基本练成了。”他表示,回山大法学院做名誉院长,对他来说是一种荣誉,“这是学校对我以前在法学院工作,在山东大学工作的一种肯定。”“我是地地道道的山大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这句话是我做校长以后阐述的,是送给我们毕业的同学。今天,我的心、我的根、我的魂都回来了。”他说,“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现在有巨大的发射力把我给擒住了。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一种愿望,服务山大是我永远的梦想!愿山大更好,愿法学院能够再现新的辉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玉芹)来源:齐鲁晚报编辑:徐英淦 审核:李颖

截稿日

淄博中院与山大法学院举办院校合作共建签约暨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中国山东网11月16日讯(记者 徐凤超 通讯员 孙明建)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法院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搭建院校司法实践和理论资源的共享平台,11月13日,淄博中院与山东大学法学院举办合作共建协议签约暨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周长军教授与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玮代表双方签订了《山东大学法学院与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共建协议书》,并共同为“山东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揭牌。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就目前审判实务与法学理论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院校共建签约仪式是院校共建的起点。淄博中院将以此为契机,将协议内容落到实处,双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为校院共同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为法院审判工作提质增效注入动力,为法治人才的培养和法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快活人

徐显明受聘山大法学院名誉院长:回山大是我一生愿望

6月15日,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教授来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受聘山东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并为青岛校区师生做了学术讲座。此时,距离2013年10月22日他离任山大校长已有6年4个月。而这一行对他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青岛校区,是他主政山大期间谋划推动的。1985年他第一次踏进山大任教、曾任第一任院长的法学院,2016年已经迁至青岛校区。阔别6年,重返山大他曾谋划推动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樊丽明为徐显明颁发证书。徐显明与山大的渊源,要追溯到1985年。1985年,徐显明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山东大学任教,1991年破格晋升副教授,一年后再度破格晋升教授,先后担任山东大学法律系系主任助理、教研室主任、第一系副主任、系主任、院长、校长助理、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2001年9月,徐显明赴京出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2008年11月7日,他回到阔别7年,工作过16年的山大,任校长一职。2013年10月22日,距离山大校长任满5年还有不到20天,徐显明正式与山大告别。2013年3月,徐显明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年10月,徐显明出任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副部长级)。一年后,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恢复为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徐显明任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15年,徐显明出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2017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接受徐显明辞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任命其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规定,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得兼任“一府两院”职务。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包括徐显明在内的159位候选人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随后,徐显明出任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颇具渊源——徐显明任校长期间,山东大学提出并实施建设青岛校区。徐显明为他的恩师乔伟先生的雕塑揭幕。山大青岛校区官网信息显示,2010年8月,山东大学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山东大学必然的选择。为了实现新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在青岛建设新校区。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举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区选址于青岛即墨市鳌山卫。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教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2016年9月,山东大学(青岛)正式启用。如今,青岛校区已经成为山大“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校长樊丽明动情追忆:离开学校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樊丽明在致辞中动情地说,徐显明校长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法学家、法律实践家,更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研究生一毕业就追随恩师乔伟先生来到山东大学工作,1994年出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对我校法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樊丽明表示,徐显明2008年回山东大学出任校长后,站在学校事业和山东半岛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高度,积极谋划推动青岛校区的规划建设,开启了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办学的新篇章。“他在山大主政期间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一系列富有远见的理念和举措,对学校事业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论著《追寻大学之道》和《守护大学精神》在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我本人即是一名忠实读者,从中受益良多。”“记得徐校长2013年离开学校赴京任职时曾经说过,他的根在山大,他的心在山东,他的魂在教育。他强调,自己永远是一名山大人!事实的确如此,离开学校的这些日子,徐校长始终心系山大,始终关心着学校尤其是法学院的事业发展。现如今,法学院已整建制迁到环境优美的青岛校区办学,而且正处于事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樊丽明说,在这个关键时刻聘请徐校长担任法学院名誉院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徐显明: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愿望徐显明说,接过聘书,他觉得有千斤之重。徐显明回忆了他在山大法学院阶段所练的三个“基本功”。“作为院长的第一个基本功,我用法言法语来讲,立法者任何时候都不得制订首先是自己获利的法律。”他说,从1994年他作为山大法学院院长开始到今天,没有进行过一项科研成果的申报,把机会留给老师,把机会留给其他人。“后来我们定了一项政策,鼓励老师们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文章,每发一篇文章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但是我没有从山东大学法学院领取一分钱。”“第二个基本功,要有能力去聘请一批水平比自己更高,让他来了以后能够和自己共同愉快工作的能力。”徐显明说,在法学院当院长,要有能力聘请一批比自己水平更高的人来工作,来了以后要让他们每天愉快的工作,所以做院长要对聘来的人创造让他们欢愉的条件和气氛,这就是院长的基本功。“第三个基本功,做院长一定要有能力从社会获取大量的资源,拿来以后配给最需要发展的人。”徐显明说,1994年后来他到学校工作,还兼任着法学院院长,一直在践行着自己说过的三句话。“我的基本功基本练成了。”他表示,回山大法学院做名誉院长,对他来说是一种荣誉,“这是学校对我以前在法学院工作,在山东大学工作的一种肯定。”“我是地地道道的山大人,‘凡我在处便是山大’,这句话是我做校长以后阐述的,是送给我们毕业的同学。今天,我的心、我的根、我的魂都回来了。”他说,“这六年我就像一个流浪地球,现在有巨大的发射力把我给擒住了。回到山大是我一生的一种愿望,服务山大是我永远的梦想!愿山大更好,愿法学院能够再现新的辉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玉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