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戏“舞台美术”考生人数翻三倍!是“黑马”还是曲线救国?未尝绝音

上戏“舞台美术”考生人数翻三倍!是“黑马”还是曲线救国?

距离截止还有三天,上海戏剧学院2019年度艺考网上报名人数昨天已突破3.5万人,其中“舞台美术”报考考生人数与去年相比翻了三倍,招录比例接近50∶1。图说:上戏艺考“舞台美术”专业成热门 资料图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原本门庭冷落的“舞台美术”专业为何近年持续升温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分析,美育教育理念的普及、城市艺术氛围的提升,让全民艺术素质得以提高,这是美术类考生增加的根本原因。但也要避免投机取巧的心态:“艺考成长的路并不好走,‘冷专业’不应成为取得文凭或进入演艺圈的跳板。”前景广阔看过英国国家剧院经典之作《战马》的人,无不为剧中每个关节都活灵活现、几乎武装到牙齿的“战马”所折服。而在这台史诗级舞台剧摘下24项世界级戏剧大奖中,光凭借惊艳绝伦的舞美就拿下了托尼奖最佳话剧布景、最佳话剧灯光、最佳话剧音响三项大奖。两个月前的2018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的《睡魔》,也以出神入化的视听体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剧中自幕后透出舞台灯光几乎达到“天青色等烟雨”的意境。罗伯特·威尔逊本就是灯光运用大师,他反复强调的“无灯光则无空间,无空间则无戏剧”的理念,也道出了舞美对整台作品的重要性。图说:《睡魔》演出剧照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事实上,随着舞台剧大制作的规模化、机械化、精致化,舞美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舞美相关人才不仅能够服务于现代舞台艺术、影视艺术的需要,同时在广告、文创、空间设计等领域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在黄昌勇看来,“舞台美术”的遇热也从侧面反应了“美育教育的普及,城市艺术氛围的提升,所带来的观念上的转变”:“以往报考舞台美术专业的,大多数都是临考前两个月‘突击恶补’,前来碰运气的考生。而现在,几乎都是有一定美术基础,有的甚至是自小学画、根基深厚的学生。这是家长和考生,真正看懂了‘舞美专业’,看到了它的前景才会有的理性选择。”莫存侥幸当然,仍有不少考生是抱着“曲线救国”的心态,试图通过相对冷门的专业博一个前程。毕竟,要在超过3.5万考生中挤进那不过区区300多个名额里,并非易事。对此,黄昌勇的态度是——在艺考机制日渐完善的今天,投机取巧几乎没有可能。图说:在艺考机制日渐完善的今天,投机取巧几乎没有可能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或许条条大路通罗马,艺考选拔人才的途径和普通院校不同,但黄昌勇也强调,作为学校招考,选拔必须有“规格”和“门槛”。这“规格”和“门槛”体现在越来越高的文化课考试分数线,也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据悉,为让考生能够充分展现才能,也让艺考能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上戏也对考试时间和方式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考虑到所有艺术类院校几乎都在年后集中考试,为避免考生在南北两地各考场疲于奔命,上戏特别将考试日程提前,分年前和年后两段,让考生错峰赶考。而凭借多年招考经验,此次上戏招考会简化初试流程,让“有苗头”的考生在复试和三试有更多自我展现和发挥的空间。并对考生的“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项基本表演素质进行分科考试,每项由不同考官打分,最后根据综合评定择优录取。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何雁直言:“这意味着考试会越来越严格,考生很难仅凭某一方面特别的优势就拿到最终的录取通知书。”(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记者手记:幕后工种受追捧当下,铺天盖地的选秀养成类节目,或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综艺节目,虽然让“明星梦”距离每个平凡的少男少女更近了,但是仅将目光锁定聚光灯下的明星,或多或少显得短视。随着影视或舞台作品对视听要求的不断提高,舞美、灯光、音响等幕后工种也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能够把注意力从明星身上转移到掩盖在星光下的幕后工种,无疑是时代的进步,也从侧面反映了全民美学素养的提升。就像专家所言,越来越火爆的美术培训反映的是家长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美术展览的纷至沓来提升着整个城市的美学氛围,而在这种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考生开始看到类似舞台美术等幕后工种的价值。其实,无论是考编导或是学表演,又或是选择舞美专业,艺术都是相通的。张艺谋是从扛摄像机开始的,冯小刚是从美术设计起步,而在国际戏剧界举足轻重的罗伯特·威尔逊也是凭借对灯光的造诣,慢慢走上戏剧巅峰。(朱渊)

黑川

图说战“疫”,上戏舞美系学生绘图宣传抗疫、讴歌抗疫英雄

“戴口罩”、“勤洗手”、“抗击疫情,从我做起”……近日,一幅幅形象逼真的抗击疫情宣传画于上海戏剧学院网络平台发布。这是上戏舞台美术系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绘画特长,在家中用手边有限的工具连夜创作,以各种绘画形式宣传抗疫知识、讴歌抗击疫情的勇士们,用自己的艺术力量传递温暖。上戏舞美系18级学生杨梦欣的作品取名《逆行》,是一幅长卷,一边是亲人回家,另一边却是医护人员冒险支援武汉。她说:“大年夜,当我看到这一幕时,忍不住热泪盈眶。于是有了创造的激情。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克时艰,期盼胜利!”【来源:新民晚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黄帝得之

戴上大红花的你们,是上戏的另一种英姿

这是一场特殊的离别,七位上戏学子即将走入军营。9月14日,上海戏剧学院2020新兵欢送大会在松江举行。当新兵们戴着大红花,以整齐的军容军姿出现在前来送行的上戏教师和家长们的面前时,现场不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一位新入职的辅导员见此情景说,我刚来上戏不久,与今年入伍的同学是第一次见面,但不知为什么,当他们列队走进来的那一刻,我对他们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那种精气神有一种特别能打动人心的力量。每年,上戏都会有一批学子光荣入伍。今年,上戏的这道绿色风景线又汇入了几个矫健的身影。为什么要当兵?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士兵都会遇到的问题,不仅别人时常会问他们,他们也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宋润达的从军意愿,同自己参演过的一部戏有关,那就是去年上戏校庆期间上演的《熊佛西》。当时已是大四的宋润达在《熊佛西》中扮演了一个戏并不多的角色“小江”。这位志愿军战士向熊佛西先生道别后便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这个角色使宋润达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熊佛西先生说过的那些话,参军报国就是他对老院长育人精神的具体回应。宋润达宋润达在《熊佛西》中扮演“小江”今年上戏参军入伍的学子中,有五位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戏文系戏剧教育专业毕业生庞超慧说,今年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挺身而出的身影深深地感染了她,使她决心要像他们那样成为负重前行者中的一员,守护更多人的静好岁月。已考上上戏硕士研究生的舞美系绘画专业的章梦雪说,她推迟研究生入学,是想到军营里以新的目标挑战锻炼自己,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这是一场特殊的重逢,四位数年前入伍的上戏学子也出现在现场。他们分别是2014级舞台美术系的毕业生亚力坤·多力肯(2018年入伍、2020年退伍)、2014级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毕业生刘博伦(2018年入伍、2020年退伍)、2013级舞蹈学院古典舞专业毕业生唐蓓蓓(2016年入伍、2018年退伍)、2017级戏曲学院戏曲表演专业在校生樊兴宇(2018年入伍、2020年退伍)。不久前刚从部队退役的他们,应邀为上戏2020年新兵进行了集训。总有人以为艺术院校的学子很娇嫩,不能适应军旅生活,但上戏出去的新兵训练非常扎实,甚至怀着一个信念:只要有一个人没倒下,我就要坚持!这就是他们的上戏信念,造就了军营中的上戏人。近年来,表演系杨文婷荣获个人二等功、舞蹈学院胡悦荣获个人二等功、舞蹈学院徐龙荣获个人三等功、戏曲学院丁豪夫荣获个人三等功。道不尽的祝福,说不完的期待。待到捷报传来,我们再相见!来源:上海戏剧学院

狐仙记

上海戏剧学院推出公益表演课与你共同抗“疫”

2020年3月,新冠病毒肺炎让全国大、中、小学不能正常开学,为了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上海戏剧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推出了公益表演慕课,带领全国的表演爱好者们在家中学习专业的表演训练。公益表演课的教师团队由上海戏剧学院的专业表演教师杨佳副教授、刘婉玲教授、吴泽涛教授和高瑜老师组成,课程名称《杨佳教你演戏》,上戏余秋雨老院长还专门为该课程题名,并亲笔题字为热爱表演艺术的同学们提出了希冀:“表演艺术须高位入门直探天性”。课程已于2020年03月1日正式上线,每周上课4-5节,共12周,上戏的教授们正以实际行动与同学们共渡难关。该课程的主讲,杨佳老师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首位音乐剧表演硕士,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剧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是首位在联合国总部进行音乐剧主题演讲的中国教授。杨佳在世界著名的“日本四季剧团”主演了《狮子王》、《美女与野兽》、《西区故事》、《哈姆雷特》等经典剧目近千场,在国内导演、主演、出演的原创音乐剧、话剧、电视剧数十部。杨佳受邀访问了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还有茱莉亚戏剧学院、宾汉顿大学等全球头牌戏剧院校,并多次在欧美著名戏剧院校进行主题演讲,致力于打造中西合璧、更接地气的戏剧表演教学模式,使更多表演爱好者从中受益。主编书籍《经典音乐剧唱段解读》;《音乐剧参考图书索引》;《音乐剧表演概论》等。刘婉玲教授是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艺术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获第五届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获上海首届十佳青年演员提名奖,获第九届中国话剧金狮奖-表演奖,湖南卫视《声临其境》的点评专家,赖声川舞台剧《暗恋桃花源》专属主演。吴泽涛教授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生理心理学研究专家,斯坦尼体系研究专家,杰米多夫方法研究专家,美国方法派研究专家,导演博士,高峰高原学科戏剧影视学领军人才,电视学召集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表演委员会主任,中宣部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际艾美奖评委,中国演员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文化部中东欧17国音乐戏剧联盟永久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高瑜讲师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师,专业方向:艺术指导、钢琴、双排键电子琴。该课程将带同学们一起分享和学习表演知识与技巧,原味呈现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丰富生动的表演课堂。表演的门槛未必很高,甚至可以低到与生俱来,但表演方法很重要。表演艺术境界要高,须经专业淬炼反复琢磨,才能高位入门直探天性。从表演开始,感知他人、探索世界,唤醒你对生活与生命的体验,感受别样不同的人生风景。本课程共50讲,从“演员素质训练”、“表演技巧训练”、“经典剧目排练”、“音乐剧表演训练”、“演员与剧场”以及“由内而外的表演”,六个章节逐步呈现“演员是如何炼成的”。教学中不仅充满趣味,而且易懂实用,通过表演练习、内容剖析、知识点导入,辅以经典片段赏析,各种表演小技巧,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表演艺术,使表演艺术能够真正走出象牙塔,走向普罗大众,也让我们重新连接世界,感知他人。课程亮点是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西藏班学生们的表演课真实再现,让大家跟随镜头走进上戏课堂与剧场; 感受舞台表演的台前与幕后,了解演员之所以为演员的真实一面;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启发式教学,而不是枯燥的填鸭式教育;尝试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体验从未有过的人生。本课程的授课目标是通过现场表演训练授课,迅速了解并消化表演艺术的基础理论及专业表演术语;培训学员具备演员所需的基本创作素质,训练掌握剧本分析、人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如何塑造人物角色;系统了解戏剧排演及剧场的相关知识,以及演员该如何与舞美设计、灯光、服装、化妆、音乐音响等部门合作;提高演员的综合素养,学戏先学做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在舞台上,我们是戏中人,课程适合专业学习表演的你;舞台下我们是邻居、是朋友,欢迎热爱表演的你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的公益表演慕课。

冰上乐

上戏演出季开幕多部原创戏剧将陆续展演

走过5个年头的上海戏剧学院“上戏有戏”演出季2日在上海戏剧学院拉开序幕,悉数由上戏师生创作并演出的各品种优秀戏剧作品将在近一个月的演出季中接受市民观众“检阅”。图为“上戏有戏”演出季演出剧目、京剧《驯悍记》剧照。许婧摄在第六届“上戏有戏”演出季中,上戏全体师生共计推出16台丰富多彩的剧目展演,四个异彩纷呈的艺术展览,其中包括两部实验京剧和一部当代越剧,两部歌舞齐聚风格各异的音乐剧,一台炫目的戏曲服饰演出秀等,也包括引人注目的三部收获大量好评的原创剧作。图为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2017着色-游园今梦》创意造型秀宣传页。从戏曲学院的京剧《驯悍记》到越剧《十二角色》,从表演系《亲爱的叶莲娜·谢尔盖耶夫娜》到导演系《不要担忧》,从舞美系《2017着色-游园今梦》到音乐剧《春之觉醒》,还有研究生部《纪念碑》和继续教育学院《谎言游戏》等,涵盖了各学院各剧种门类各具特色,是一次全院教学与创作的检验。图为上戏舞美系学生在准备“舞台设计、服化设计、灯光设计2013级毕业联合展”。以即将在5月13日晚间上演的《2017着色——游园惊梦》创意造型秀为例,导演希望将汤显祖的作品和寄情戏梦的人生这种“美好想象的升华”用富于戏剧感的中国古典人物创意造型表达出来,寻找传统美学精神与现代艺术的契合点,“传统程式”和“现代创意”有机地结合、嫁接并达到完美的交融。在梦幻的灯光、诗画的舞台和悠扬的音效的衬托下,引领观众再次进入汤显祖的梦之园。图为上戏创意学院2013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媒体艺术展《见未来》参展作品。“众多上戏学子的风采与能量,都将通过‘上戏有戏’原创演出季这个平台得以最直观的提升与展示”,上戏副院长郭宇说,作为上海戏剧学院展示师生教学相长硕果的品牌项目,“上戏有戏”提升了学生们对自身艺术能力的自信,收获了良好口碑,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未来还将是优秀教学作品推向与面对市场的平台。郭宇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如今各个专业剧团都在不断创新,排演新戏,如果上戏的学生在校园里只有演出经典剧目的经历,毕业后就业显然无法快速适应,因此,上戏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的思维融入,创作、参演原创剧目,更好地与市场衔接。图为上戏舞蹈学院芭蕾舞系学生正在为即将在5月25日专场演出的《夜·幕》排练。而在上戏院长黄昌勇看来,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上戏倡导建立“平台型大学”构想,始终致力于建构丰富的教学机制与汲取多方社会资源的融入,以促进教学与实践更加紧密结合。“上戏有戏”的初衷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和展现来自一线的学生本科作品和研究生作品,2018年或将推出“上戏有戏”2.0版,在诸多作品中挑出3至5个特别优秀的公演,形成内部竞争机制,“我们希望提升学生的专业化程度,也提倡让学生作品接受市场检验,是否真正为观众接受”,黄昌勇说。(完)

大渡河

演出看完了 别急着走啊!

10月18日,上戏2017级表演系、舞美系实习剧目《骆驼祥子》首场演出结束后,上戏的首次“演后谈”也正式开始了。“演后谈”有专设的空间,即“演后谈空间”,是辟在端钧剧场二楼的一个演出创作的即时学术交流空间。此空间由上戏教务处、研究生部、学工部、演艺中心联合打造,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将上戏实验剧院、端钧剧场主要功能定位于服务于教学之后,开启的第一个“即时性的戏剧学术空间”。这个空间积极鼓励思想的碰撞、学术的交流、即时的评论,旨在加强创作演出各相关专业的横向交流,形成一个以教学演出为主导,结合即时学术研讨评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对“演后谈空间”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运用“剧场内”与“剧场外”两种空间概念,即英文中的“in&out”,打造剧院内外联动空间,将戏剧从剧场推向生活,由生活空间来影响舞台创作,使戏剧在“全向空间”中展开;在推动剧院管理、艺术创作的建设过程中,创新上海戏剧学院人才培养方法。演艺中心主任伊天夫认为,“演后谈空间”的要义是追求交流的专业性,讲求过程的真诚感,强调学术交流过程中的平等性,各抒己见又能尊重他人的观点。在现场参与本次演后堂谈的有上戏研究生,戏剧文学、艺术管理本科生以及其他观众, 他们同该剧的主创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演后谈空间”面向上戏师生以及社会观众开放,力求多元与共享,从而打造开放的戏剧平台,为教学创作提供更好的支持。来源:上海戏剧学院

常卒乎阴

艺考不易!瞒着家人退学复读,我考上了上戏

央视网消息:2019年,艺考持续升温。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央戏剧学院计划招生573人,但共有6.7万多人次(含兼报)报考该校,比去年增长1.6万多人次,为历年报考人数之最。其中,表演系共有1.1万多人报名,报录比高达229:1。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味道,不经意间触碰到的,还有青春里对理想的狂热。“不管是失之交臂还是美梦成真,我都比别人多过了一个人生”“有没有16号去北京艺考需要拼房住的啊?要住一个星期,私信我!”准备前往北京考试的焦婉笛在社交平台上写道。焦婉笛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趣、能吃苦耐劳的人,但是提起艺考历程,她皱了皱眉,“真的很辛苦,我是自己一个人来北京,因为很难和同学有完全一致的行程安排,考的学校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很多时候需要跟别人拼房住,另外拼房也可以省下一些费用。”然而消息发出后,焦婉笛并没有收到太多回复,“因为大家都提前找好人拼房了。”独在异乡,焦婉笛在考试之余,多了一些孤独感。经过再三询问,焦婉笛联系上了其他来北京艺考的朋友,她说,跟朋友一起住也比较安全,一个人150块左右,根据自己要考的学校,焦婉笛订了了三个不同的酒店,第一个是在国戏附近,第二和第三个都在南锣鼓巷附近。对于焦婉笛来说,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国内顶尖的艺术学校。国戏、中戏、中传、北电,她都报名了。“从小就很喜欢表演,也希望可以从事娱乐方面的工作。再加上爱豆的力量,就勇往直前了,这样的选择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作为河南编导考生,焦婉笛在高二下学期才真正开始接触艺考方面相关的知识,背诵文艺常识,看起来很多很琐碎,好像无从下手,还要看很多电影,自己的逻辑要清晰。为此,她也报了辅导班,跟着辅导班学习了半年,“有一次,我从早上七点多背到晚上十二点,周围的人都很努力,大家一起为艺考努力的时候特别好。”尽管家人最开始很反对焦婉笛参加艺考,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她,“吵过架,但现在很尊重我的选择了。”焦婉笛买了23号下午北京回郑州的车票,拖着行李,背起书包,面试、笔试,挤地铁、赶火车、坐高铁,对她来说,艺考也将告一段落。她要回去好好准备文化课了,毕竟现在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为艺考,焦婉笛认识了一些朋友,或许叫不上名字,但都是战友。她说她喜欢汪国真的诗句,“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对她而言,这句话算是艺考生这个群体的内心独白。“半月板损伤、膝盖错位,减肥15斤,这些都不算什么”“跳舞的姑娘大部分身高都是160+cm,我身高是168cm,以为还可以,结果考上戏的时候,很多人都176cm、178cm,我不敢站起来就坐在地上等着考试。还好考试很人性化,个子一样高的在一组。”一参加考试,闫岩才真正的领教到什么叫高手云集。“既然外在条件没有优势,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如把关于身高焦虑的种种问题抛开,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闫岩是山西应届舞蹈生,她学习的是中国舞。压软度是个听起来就非常酸楚的名词,她坦言自己属于柔软度还可以的类型,基本的横竖叉都没问题。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上早功,然后围着教室跑几十圈,跑完了就练体能,上基训课,晚上练到11点多,有时候一边下腰,一边看单词,晚上回宿舍沾枕头就着了。对她来说,无论哪里,都可以成为“练功房”!磕磕碰碰,更是舞蹈生的日常。有次,闫岩上技巧课练习大跳倒踢空翻时,由于没站稳,导致半月板受伤、膝盖错位,石膏打了一个月什么也干不了,就连上厕所也费劲。每天坐在教室看其他同学练习,“自己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当时就想肯定完了,参加不了艺考了。”从小学舞蹈,喜欢舞蹈的她不愿轻言放弃,身体恢复后,闫岩加紧练习,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如今,她已经考完了5所学校,也已回到山西老家准备进入文化课的学习阶段。“纵有万种千姿,都是汗水累积。”和闫岩一样,对许多00后考生而言,这段时间是离梦想最近的日子。“瞒着家人退学复读,我考上了上戏”复读两年,艺考三年,这是贾宗文的求学经历。2016年,贾宗文拿到了河北传媒学院表演专业合格证,但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复读的准备,所以没有填报志愿。2017年,他被河北地质大学录取,但是却没有去大学报到。2018年,他瞒着父母开始了第三年艺考之旅。 2017年的9月5日,是河北地质大学开学的日子。贾宗文的妈妈、伯伯、姨姨开着车把他从河北邢台老家送到了石家庄的学校门口,他的老同学在校门口迎接他。“接我的同学跟我认识7年了,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家长看见我同学在,就放心地回家了。”老同学带着贾宗文去参加新生报到,贾宗文却说,“我不报到,我要复读。”他们回到了宿舍,老同学听贾宗文讲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在2017年6月10日,高考结束的第二天,贾宗文带着对戏剧的梦想和五百块钱前往北京,很幸运地成为了某剧场的一名场务。场务的工作很简单,检票、看包,维护演出秩序,但他很珍惜在剧场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每天晚上6点上班,他两三点就会过去,帮舞美老师清理舞台、布置道具,偷偷躲在角落看演员们激情地排练,请教音响、灯光老师如何操作设备,帮宣传人员一起介绍宣传新戏……这一切的一切,在贾宗文的心底翻涌沸腾,让他燃起了再次复读报考中戏的愿望。 问明原因后,老同学跟贾宗文回到了宿舍,整个班级只有贾宗文没有报名,QQ群里的老师一遍遍地问:有叫贾宗文的同学吗?他没有回复。就这样,他瞒着家人,拿着1万2的大学学费,1000的住宿费和每个月1300的生活费,一个人前往北京学习专业。时间很快过去,一切都很平常,直到2018年1月份校考报名的时候,又要买衣服,又要弄发型,又要订火车票,酒店费用,他手机的钱完全不够支付这些费用,又不能管家里要。于是他开始在微信上,一个个找朋友借钱,“只要借钱的人,我都会告诉他们我这半年的情况,他们几乎都不相信我,很多人以为我是不是进传销组织了,也有人质疑我:有梦想是好的,但是你要认清现实。就你?还考中戏北电上戏?不可能考上!”除了质疑,他身上还背负着欠债的压力。“如果今年考不上,我该怎么办?”贾宗文校考的第一站是南京艺术学院,在考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策划与制片)的时候,他把他的经历和对戏剧的热爱都说了出来,考官们和他聊了很长时间,最后主考官跟他说:你这样做太任性了,如果今年哪也没考上,你就回去念那个一本大学吧,如果你真的喜欢戏剧,以后可以考我们学校的戏剧学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考试结束后,没多久就要过年了,为了保持好的考试状态,贾宗文过年没有回家,这也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然而,命运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向他发出挑战。“北电考试前两个小时书包被偷,参加中传文化课笔试为了省钱打了个顺风车,迟到三分钟不能进场,中戏三年7个专业初试一个也没过,上戏最想去的戏剧导演止步复试,戏曲导演进三试没合格证,戏剧教育专业拿证了却是上戏要求文化课最高的专业。”贾宗文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放松,千万不要败在文化课上”。 2018年4月7号一模考试,贾宗文在临考的前三天才回学校开始复习,10个月没学文化课,复习三天考了420,一个月后的二模考了450。按照2017年上戏戏剧教育的分数线,最低也要470分。贾宗文告诉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可走了。”两个月很快过去了,高考转瞬即逝。“语文作文我在最后20分钟写完,数学有一道特别简单的填空题硬是没算出来,文综选择题连蒙带猜大题没写完,英语蒙了一篇阅读理解……”6月8日当晚,他把所有的题都对完了,估分520-530,6月23号0点,他用手机查了高考成绩:529分。529分,他高中5年以来考的最高的分数。“我多想用自己赚的钱带着爸妈去上海旅游,在上戏开学的日子,带着爸妈去上戏,用自己的钱交上大学学费,告诉他们我又复读了一年,考上了上戏……”如今,贾宗文曾经的梦想已成为现实。2019艺考季已到来,贾宗文看着校园中熙熙攘攘的艺考生,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从前。(文/弟辰晨)

利害不通

上戏舞蹈学院毕业大戏《影子剧院》:在光与影中玩一场游戏

一只“巨手”将大幕徐徐拉开,演员和玩偶从箱子里鱼贯而出,展开一场光与影的游戏,将一个又一个童年回忆搬到舞台上。1月4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2016级编舞班登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用毕业大戏《影子剧院》献演新年。双人舞演员们利用箱型空间和头灯、手电、切割灯、投影仪,在舞台上玩起了手影游戏。他们时而与“巨手”打闹嬉戏,时而互相模仿做“镜子游戏”,时而与实时捕捉技术互动即兴舞蹈,甚至还玩起了“美术馆奇妙夜”,与美术馆值夜班的保安大玩“我们都是木头人”……即便没有很强的故事线,也让观众看得乐趣连连。这些有意思的片段,都是编导毕业班的同学们,在系主任余霄的指导下共同创作完成的。其中的创作灵感,有来自他们儿时玩的游戏,他们大二大三的课程创作,他们在实时捕捉技术和多媒体互动上的探索,他们曾经看过的电影、动画片、展览、绘本、故事、神话、传说,也有来自他们从城隍庙买来的头灯、排练教室里不知道谁遗落的一把伞、余霄老师儿子的玩具……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剧场里碰撞出了《影子剧院》。动态捕捉《影子剧院》没有完整的剧本和结构,这种不设限、开放式的创作模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也增加了难度。3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毕业班的同学既是编导也是舞者,在余霄手把手的指导下,他们激发了创造思维和肢体表达能力,玩得乐此不疲。《影子剧院》是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建院20周年庆祝活动的收尾,也是上海戏剧学院建校75周年系列演出的开始。建校75年来,上海戏剧学院出了不少精品演出,其中,毕业大戏是出作品、出人才、出模式的典型。毕业大戏往往由学校教务处和演艺中心牵头,汇集了全校优势专业和资源。《影子剧院》便获得了艺术管理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的支持和协作,舞美系研究生参与,并向全校学生征集文创产品设计,体现了上戏剧目制教学、毕业大戏联合人才培养的亮点和特色。手影游戏《影子剧院》制作人黄墨寒介绍,新年首演过后,《影子剧院》即将开始校内外公演,且有可能在上海戏剧学院一年一度的“上戏有戏”演出季中与观众见面。同时,剧组还将推出一系列肢体表达工作坊、文创产品展示。(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体泽则冯

艺考生:上一秒还身在北京,下一秒睁眼就已是上海“虹桥”

央视网消息:2019年,艺考持续升温。有数据显示,今年中央戏剧学院计划招生573人,但共有6.7万多人次(含兼报)报考该校,比去年增长1.6万多人次,为历年报考人数之最。其中,表演系共有1.1万多人报名,报录比高达229:1。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味道,不经意间触碰到的,还有青春里对理想的狂热。 “不管是失之交臂还是美梦成真,我都比别人多过了一个人生”“有没有16号去北京艺考需要拼房住的啊?要住一个星期,私信我!”准备前往北京考试的焦婉笛在社交平台上写道。焦婉笛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趣、能吃苦耐劳的人,但是提起艺考历程,她皱了皱眉,“真的很辛苦,我是自己一个人来北京,因为很难和同学有完全一致的行程安排,考的学校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很多时候需要跟别人拼房住,另外拼房也可以省下一些费用。”然而消息发出后,焦婉笛并没有收到太多回复,“因为大家都提前找好人拼房了。”独在异乡,焦婉笛在考试之余,多了一些孤独感。经过再三询问,焦婉笛联系上了其他来北京艺考的朋友,她说,跟朋友一起住也比较安全,一个人150块左右,根据自己要考的学校,焦婉笛订了了三个不同的酒店,第一个是在国戏附近,第二和第三个都在南锣鼓巷附近。对于焦婉笛来说,她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国内顶尖的艺术学校。国戏、中戏、中传、北电,她都报名了。“从小就很喜欢表演,也希望可以从事娱乐方面的工作。再加上爱豆的力量,就勇往直前了,这样的选择至少不会给自己留下遗憾。”作为河南编导考生,焦婉笛在高二下学期才真正开始接触艺考方面相关的知识,背诵文艺常识,看起来很多很琐碎,好像无从下手,还要看很多电影,自己的逻辑要清晰。为此,她也报了辅导班,跟着辅导班学习了半年,“有一次,我从早上七点多背到晚上十二点,周围的人都很努力,大家一起为艺考努力的时候特别好。”尽管家人最开始很反对焦婉笛参加艺考,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她,“吵过架,但现在很尊重我的选择了。”焦婉笛买了23号下午北京回郑州的车票,拖着行李,背起书包,面试、笔试,挤地铁、赶火车、坐高铁,对她来说,艺考也将告一段落。她要回去好好准备文化课了,毕竟现在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为艺考,焦婉笛认识了一些朋友,或许叫不上名字,但都是战友。她说她喜欢汪国真的诗句,“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对她而言,这句话算是艺考生这个群体的内心独白。“半月板损伤、膝盖错位,减肥15斤,这些都不算什么”“跳舞的姑娘大部分身高都是160+cm,我身高是168cm,以为还可以,结果考上戏的时候,很多人都176cm、178cm,我不敢站起来就坐在地上等着考试。还好考试很人性化,个子一样高的在一组。”一参加考试,闫岩才真正的领教到什么叫高手云集。“既然外在条件没有优势,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如把关于身高焦虑的种种问题抛开,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闫岩是山西应届舞蹈生,她学习的是中国舞。压软度是个听起来就非常酸楚的名词,她坦言自己属于柔软度还可以的类型,基本的横竖叉都没问题。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上早功,然后围着教室跑几十圈,跑完了就练体能,上基训课,晚上练到11点多,有时候一边下腰,一边看单词,晚上回宿舍沾枕头就着了。对她来说,无论哪里,都可以成为“练功房”!磕磕碰碰,更是舞蹈生的日常。有次,闫岩上技巧课练习大跳倒踢空翻时,由于没站稳,导致半月板受伤、膝盖错位,石膏打了一个月什么也干不了,就连上厕所也费劲。每天坐在教室看其他同学练习,“自己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当时就想肯定完了,参加不了艺考了。”从小学舞蹈,喜欢舞蹈的她不愿轻言放弃,身体恢复后,闫岩加紧练习,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如今,她已经考完了5所学校,也已回到山西老家准备进入文化课的学习阶段。“纵有万种千姿,都是汗水累积。”和闫岩一样,对许多00后考生而言,这段时间是离梦想最近的日子。“瞒着家人退学复读,我考上了上戏”复读两年,艺考三年,这是贾宗文的求学经历。2016年,贾宗文拿到了河北传媒学院表演专业合格证,但是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复读的准备,所以没有填报志愿。2017年,他被河北地质大学录取,但是却没有去大学报到。2018年,他瞒着父母开始了第三年艺考之旅。 2017年的9月5日,是河北地质大学开学的日子。贾宗文的妈妈、伯伯、姨姨开着车把他从河北邢台老家送到了石家庄的学校门口,他的老同学在校门口迎接他。“接我的同学跟我认识7年了,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家长看见我同学在,就放心地回家了。”老同学带着贾宗文去参加新生报到,贾宗文却说,“我不报到,我要复读。”他们回到了宿舍,老同学听贾宗文讲述了其中的原因。原来,在2017年6月10日,高考结束的第二天,贾宗文带着对戏剧的梦想和五百块钱前往北京,很幸运地成为了某剧场的一名场务。场务的工作很简单,检票、看包,维护演出秩序,但他很珍惜在剧场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每天晚上6点上班,他两三点就会过去,帮舞美老师清理舞台、布置道具,偷偷躲在角落看演员们激情地排练,请教音响、灯光老师如何操作设备,帮宣传人员一起介绍宣传新戏……这一切的一切,在贾宗文的心底翻涌沸腾,让他燃起了再次复读报考中戏的愿望。 问明原因后,老同学跟贾宗文回到了宿舍,整个班级只有贾宗文没有报名,QQ群里的老师一遍遍地问:有叫贾宗文的同学吗?他没有回复。就这样,他瞒着家人,拿着1万2的大学学费,1000的住宿费和每个月1300的生活费,一个人前往北京学习专业。时间很快过去,一切都很平常,直到2018年1月份校考报名的时候,又要买衣服,又要弄发型,又要订火车票,酒店费用,他手机的钱完全不够支付这些费用,又不能管家里要。于是他开始在微信上,一个个找朋友借钱,“只要借钱的人,我都会告诉他们我这半年的情况,他们几乎都不相信我,很多人以为我是不是进传销组织了,也有人质疑我:有梦想是好的,但是你要认清现实。就你?还考中戏北电上戏?不可能考上!”除了质疑,他身上还背负着欠债的压力。“如果今年考不上,我该怎么办?”贾宗文校考的第一站是南京艺术学院,在考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策划与制片)的时候,他把他的经历和对戏剧的热爱都说了出来,考官们和他聊了很长时间,最后主考官跟他说:你这样做太任性了,如果今年哪也没考上,你就回去念那个一本大学吧,如果你真的喜欢戏剧,以后可以考我们学校的戏剧学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考试结束后,没多久就要过年了,为了保持好的考试状态,贾宗文过年没有回家,这也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没有回家过年。然而,命运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向他发出挑战。“北电考试前两个小时书包被偷,参加中传文化课笔试为了省钱打了个顺风车,迟到三分钟不能进场,中戏三年7个专业初试一个也没过,上戏最想去的戏剧导演止步复试,戏曲导演进三试没合格证,戏剧教育专业拿证了却是上戏要求文化课最高的专业。”贾宗文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放松,千万不要败在文化课上”。 2018年4月7号一模考试,贾宗文在临考的前三天才回学校开始复习,10个月没学文化课,复习三天考了420,一个月后的二模考了450。按照2017年上戏戏剧教育的分数线,最低也要470分。贾宗文告诉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可走了。”两个月很快过去了,高考转瞬即逝。“语文作文我在最后20分钟写完,数学有一道特别简单的填空题硬是没算出来,文综选择题连蒙带猜大题没写完,英语蒙了一篇阅读理解……”6月8日当晚,他把所有的题都对完了,估分520-530,6月23号0点,他用手机查了高考成绩:529分。529分,他高中5年以来考的最高的分数。“我多想用自己赚的钱带着爸妈去上海旅游,在上戏开学的日子,带着爸妈去上戏,用自己的钱交上大学学费,告诉他们我又复读了一年,考上了上戏……”如今,贾宗文曾经的梦想已成为现实。2019艺考季已到来,贾宗文看着校园中熙熙攘攘的艺考生,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又回到了从前。(文/弟辰晨)

商頌

青春飞扬,上海戏剧学院学子参加“挑战杯”获上海赛区银奖、铜奖

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主办的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本届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目标,设置了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五个全新的参赛组别。自7月启动竞赛以来上海戏剧学院学工部、团委积极筹划备赛共推荐88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作品和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经校内外专家评审,遴选出2个项目参加上海市级复赛上戏学子荣获上海赛区银奖1项、铜奖1项创上戏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最佳赛绩“‘赤子之星’红色IP创新内容矩阵”参加上海市复赛获得铜奖团队集合了创意学院、戏文系、电影电视学院共3个院系4个专业的本科生,在指导老师方军、黄墨寒、朱云的带领和钱子君等校友的指导帮助下,作为创意学院党支部“课程思政整合平台”支持下的“一院系一品牌”项目,结合所学专业、自身特长和创意想法,用年轻人喜爱的线上线下多元形式,对红色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赋予四史学习新的角度和活力。行走的课堂智谷科技内容电商整体解决方案(上海香满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入围上海市决赛并获银奖18级播音主持专业研究生余秀荣带领队友打造智谷科技创业团队,专注于智能短视频电商整体解决方案。在指导老师张国丽、黄墨寒的带领及王霆等校友的指导帮助下,巧妙结合电影电视学院、创意学院、舞美系、戏文系等院系不同专业的优势,将复杂难学的新电商知识转变为简便易学的乡村短视频教学体系,帮助多地乡村打开农产品新电商销路,打造乡村网红团队,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上戏青年人的力量!项目在备战上海市决赛的过程中,内容经过线上线下的10余次修改,邀请校内外专家线上指导,对每一处细节都进行反复推敲,最终获得银奖的好成绩。近年来,上戏团委发挥凝聚青年的优势,整合各院系资源,着力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学工部、就业创业工作办公室的共同努力下,为同学们搭建发挥创造潜能、锻炼创新能力、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在丰富第二课堂育人成效,服务上戏学子成长成才发挥了积极作用。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乘风破浪的上戏学子们迎接挑战 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