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必看!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戏剧学院撒妙

必看!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戏剧学院

01学校简介学校有本科专业20个,根据艺术院校培养专门艺术人才的特点,在各个专业下还设有多个专业方向。目前,本科共有15个专业招生,分别为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绘画、公共事业管理、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 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上海市特色专业。02近三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04参考书目《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王宏建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插图本中国戏剧史》叶长海 张福海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简编本上下)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陈慧忠 陈永志编著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外国文学作品选》肖毅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戏苑奇葩一一中外戏剧精品欣赏》吕兆康 陈方编著 1997 年第一版《文艺鉴赏大成》 江曾培等主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中国美术名作欣赏》叶尚青等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西方美术史话》迟轲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5月第一版《话剧表演艺术概论》叶涛 张马力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导演学基础教程》鲍黔明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华东师大出版社《艺术的故事》 (又名《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历程》),贡布里希,天津人民出版社或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王岳川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社会与文化艺术》,(英)伯尼斯·马丁,四川人民出版社《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或文物出版社《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出版社《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华夏美学》,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美学是什么》,周宪,北京大学出版社《艺术》,克莱夫·贝尔,江苏教育 出版社05复试录取情况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型MFA)复试分数线:130100艺术学理论:总分不低于355分。130200音乐与舞蹈学:总分不低于335分。130300戏剧与影视学:其中电影文化研究总分不低于348分,余方向总分不低于340分。130500设计学:总分不低于335分。2018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35102戏剧:其中戏剧(影视)表演总分不低于347分,音乐剧表演总分不低于342分,戏剧影视编剧总分不低于351分,戏剧导演艺术创作总分不低于337分,艺术管理总分不低于346分,社会表演学总分不低于348分。135104电影:影视导演总分不低于353分,影视摄制与录音不低于343分。135105广播电视:其中广播电视编导总分不低于350分,主持艺术总分不低于342分。135106舞蹈:总分不低于335分。135108艺术设计:总分不低于335分。06知名导师王栎:副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中国舞专业民间舞教师;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纪检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高城:副教授,写作教研室主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本科93班毕业,2003年于中央戏剧学院攻读“戏剧影视编剧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师从黄维若先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参与《编剧理论与技巧》、《编剧概论》等上海市级重点课程建设。编剧演出作品有音乐剧《纯真年代》、 <空中的陶醉》、话剧 《完美世界--CEO幼儿园的童年游戏》、电影《过界》等。研究方向:戏剧影视编剧。王云:教授,1982年1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2001年1月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6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9月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现任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理事、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等。 近三年主要研究成果:学术专著: 《正义与义: <赵氏孤儿>的跨文化阐释》。学术论文: 《道教的承负说与袁枚的《子不语》》、 《正义与义在《赵氏孤儿》中的隐性冲突》、 《明清小说中超验性恶报情节的基本模式》、 《艺术正义是如何借助于宗教正义的:以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为主要样本的研究》等。研究方向:艺术理论和美学。

然后图南

2019考研上海戏剧学院611文艺研究能力试题解析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艺术考研情报局”哈喽又见面了!艺研小编今天带给大家2019考研初试 上海戏剧学院(学硕)(611)文艺研究能力综合测试 试题答案及解析帮助你正确预估自己的分数早早地为复试做准备!

卫风

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招生有哪些变化?上戏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上海戏剧学院202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发布引起了全国考生的广泛关注,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厉震林教授就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了进一步解读。Q1--今年和去年相比,招生政策上有哪些变化?今年国家研究生招生政策没有原则性变化,但我们学校初试自命题科目变化较大,主要是“业务课一”调整了。研究方向有新增的,也有调整的。Q2--请简单介绍一下新增的两个研究方向?今年新增了两个方向,一个是MA的“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另一个是MFA的“创意写作”。以前我们的招生方向都是史论的,有中国话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但是没有纯戏剧学理论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增加一个纯戏剧学理论的,为中国戏曲史、外国戏剧史、中国话剧史增加美学基础,这就是我们为何要增加“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研究方向的原因。还有一个是MFA的“创意写作”,主要是从事一些非戏剧类的创作,如:小说、散文,或者是创意类的其他文本的写作。在一些高校,“创意写作”也已经具有一段历史了。Q3--这次有两个研究方向有所调整,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调整的这两个方向,其中一个原来叫“电影文化研究”。“电影文化研究”这个名字比较宽泛,对于考试很难准备,考生往往不知道考什么,所以我们这次把它缩小一些范畴,比较明确,就是电影史论研究——电影史和电影的理论研究。“电影文化研究”作为博士研究更加合适一些,它是一个大文化,会跨越艺术学,进入社会学或者心理学、政治学、意识形态学的范畴。现在我们缩小到电影史论研究的话,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电影史的研究。另一个调整的研究方向原来叫“电视艺术理论”。这也是比较宽泛的,原来没有参考书目,学生很难准备,很多学生抓不到要领。现在科技和新媒体发展都很快,所以我们把“电视艺术理论”这个专业,升级为“影视与新媒体”,这样就比较符合我们当前的整个融媒体时代的特点。Q4--考生最关心的是“业务课一”有较大调整,请您介绍一下为何调整以及怎么调整?原来MA是将“文艺研究综合能力测试”,作为“业务课一”的考试;MFA是将“艺术基础”,作为“业务课一”的考试。我们学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坚持了很多年,但这两门课很难复习,缺少针对性,什么都考,考生很难掌握。为了更有针对性,我们根据二级学科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比如这个考生考影视方向的,那就只要考影视基础理论;这个考生考戏剧类的,那就只要考戏剧基础理论,这样的话更加有针对性。因为我们的初试只是一个基本的综合素质的考察,更加严格的选拔,会到复试阶段进行。Q5--这次的招生简章附件中还有一份参考书目,是否这就是考试的命题方向?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书目仅仅是针对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各方向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书目中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但考试内容不仅限于这些书目。我们认为考试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这些参考书目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命题依据,但也不会局限在这些书目里。上海戏剧学院2021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说明:本书目仅针对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各方向最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书目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但考试内容并不限于本书目)615 艺术学理论1.《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任何出版社版本皆可).2.《美学十五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3.《艺术学原理》,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管理与艺术》,[美]威廉·J·伯恩斯著,杨晓茁译,中国戏剧出版社.5.《西方艺术教育史》,[美]阿瑟·艾夫兰著,邢莉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612 舞蹈艺术基础理论1.《舞蹈学基础》,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西方现代舞史纲》,刘青弋,上海音乐出版社.3.《西方芭蕾舞史》,朱立人,上海音乐出版社.4.《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王克芬,文化艺术出版社.5.《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袁禾,上海音乐出版社.6.《中国舞蹈发展史》,中国舞蹈发展史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7.《新中国舞蹈史》,冯双白,湖南美术出版社.613 戏剧基础理论1.《中国戏曲史略》,余从、周育德等(版本不限).2.《中国戏曲名著选读》,金登才、宋光祖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3.《折子戏赏析》,宋光祖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4.《名伶名剧赏析》,宋光祖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5.《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6.《西欧戏剧史》,廖可兑,中国戏剧出版社.7.《现代欧美戏剧史》,陈世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8.《西方演剧史论稿》,吴光耀,中国戏剧出版社.9.《中国话剧艺术史》(1-9 卷),田本相,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614 电影电视基础理论1.《电影名片十五讲》,厉震林,文化艺术出版社.2.《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与美学1978-2008》,万传法,中国电影出版社.3.《世界电影史》,[美]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4.《中国纪录片发展史》,方方,中国戏剧出版社.5.《中国电视剧史教程》,吴保和,文化艺术出版社.811 中外美学史论1.《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2.《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任何出版社版本皆可).3.《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4.《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西方美学史纲》,邓晓芒,商务印书馆.813 艺术管理学导论1.《管理学》(第11 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艺术社会学》,[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著.章浩,沈杨译,江苏美术出版社.3.《艺术文化经济学》,[美]姆斯·海尔布伦著.唐正茂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艺术管理学》,董峰,东南大学出版社.5.《文化艺术营销管理学》,[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林一,北京大学出版社.6.《艺术的故事》,[英]E. H.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广西美术出版社.815 跨文化交流学研究1. 《谁的蝴蝶夫人: 戏剧冲突与文明冲突》,孙惠柱,商务印书馆.2.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萨缪尔·亨廷顿,新华出版社.825 舞蹈艺术研究能力写作1.《舞蹈学导论》,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2.《舞蹈文化与审美》,于平,人民大学出版社.3.《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于平,上海音乐出版社.4.《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于平,人民音乐出版社.5. 中外舞蹈经典作品阅读816 中国戏曲史1.《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2.《中国戏剧学史稿(修订本)》,叶长海,中国戏剧出版社.3.《中国戏曲通论》,张庚、郭汉城,中国戏剧出版社.4.《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山西教育出版社.817 中国现当代话剧1.《中国话剧艺术史》(1-9 卷),田本相,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二十世纪中国话剧理论大系》(四卷七册),董健、胡星亮,安徽教育出版社.3.《二十世纪戏剧整体观》,丁罗男,上海百家出版社.4.《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胡星亮,人民出版社.5.《叙事者的舞台——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变革》,汤逸佩,中国戏剧出版社.6.《“郭、老、曹”与北京人艺——戏剧文学与剧场的关系研究》,陈军,中国戏剧出版社.818 欧美戏剧史论基础1.《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世界戏剧史》(上下卷)[美]奥斯卡G·布罗凯特·弗兰克林,J·希尔蒂,周靖波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3.<History of the Theatre>Tenth Edition, Oscar G·Brockett, FranklinJ·Hildy, Pearson Ecation Limited.4.《西欧戏剧史》,廖可兑,中国戏剧出版社.5.《现代欧美戏剧史》,陈世雄,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其它国别戏剧研究,由考生自行选择.

故九万里

上海戏剧学院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4月25日,上海戏剧学院公布了该校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相关信息如下:根据教育部、上海市教委有关硕士研究生招生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现将上海戏剧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各专业方向复试分数线公布如下:一、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MA)复试分数线单科成绩不低于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艺术学A类考生。二、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全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注意: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2020年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原则上采取在线形式进行,考生操作规程等相关复试内容,请注意查看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网站相关公告。祝各位考生一切顺利! 春天来临,上戏等你!来源: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 责编:刘佳奇 黄墨寒 图片:刘佳奇 排版:范泓俊详细公告请参见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官网

彼何罪焉

北大的研究院、中戏的考研班?这些培训机构真是名校办的?

导读北京大学博雅教育科技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师资培训、常青藤中戏考研……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组织和培训,真是名校办的吗?机构“傍名校”办学、办班、办比赛5月初,一些家长和学生惊讶地发现,他们积极参与的由所谓“中国传媒大学北广在线”举办的青少年语言大赛、语言测评、合作加盟授权等活动,竟是一场骗局。中国传媒大学官网发布“严正声明”,称社会上一些企业未经许可,擅自发布该项活动,严重误导社会大众,损害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声誉。记者检索中国传媒大学官网,发现类似声明近年来已发布多次。记者从多所名校了解到,当前,“傍名校”情况在教育培训领域多有发生。有的“傍名校”办学,有的借名校之名举办各类考试辅导班和非学历教育。记者从中国政法大学了解到,2019年研究生招生期间,有人以该校名义在网上发布“2019年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并向每位报名者收取近10万元费用。实际上,汇款账户名为北京华语时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中国政法大学没有任何关系,该公司行为涉嫌诈骗。记者在网上发现了一家名为“常青藤中戏考研”的培训机构。该机构宣称是专门针对中央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的课外辅导,其所展示的师资人员也都标注来自中戏。记者向中央戏剧学院询问,工作人员否认该机构与学院有任何官方合作合办关系,并告诉记者,已收到多起关于该机构的咨询与投诉。据北京大学督查室介绍,他们发现不少以北大名义在各地办附中、附小、幼儿园以及非学历教育培训班、夏令营、教育基地或联合培养授权挂牌的侵权情况。从2017年至今,核查相关侵权事件31件,涉及40余家公司。相关侵权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达200余个。相关负责人称,现在还存在数量巨大的侵害北京大学商标及名誉权利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揭“傍名校”四大套路记者调查了解到,“傍名牌”行为大致存在以下几种套路:——冒用校名作为商标、商号。记者发现,截至5月10日,江西新余、赣州、抚州和九江等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14起清华大学商标侵权案,涉及多所名称中含有“清华”二字的幼儿园。一家主营业务为口才演讲主持技能培训的企业,注册名称为“北京金色中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加盟招商广告多次出现“中传朗诵考级”“中传朗诵节”等字样。但据记者查证,该企业与简称“中传”的中国传媒大学并无关联。——假冒名义办学、办班。此前,曾有机构和个人发布《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本科、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信息,并从事相关招生活动。记者调查发现,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海外留学教育中心是一家早已被撤销的机构,发布信息的机构和个人都是盗用该学院之名。此外,记者发现,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不少以“中国传媒大学凤凰学院”名义开展的青少年研学、师资培训、交流研讨、比赛展演等活动。记者向该校相关部门证实,这些都属于未获正式授权、擅自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号称拥有名校师资。记者致电“常青藤”中戏考研辅导机构,询问是否为中戏设立的官方考研辅导机构。工作人员答复称,虽与校方没有官方合作,但是其所有师资均为在中戏学习或工作,能够得到中戏内部人士的资源支持。——在校区租场地混淆视听。北京外国语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些培训机构在北外西院租用经营场地,让不少消费者误以为其与北外是合作关系。同类情况也发生在中国政法大学,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培训机构租用家属区内的场地,但由于也在校区内,对家长和学生具有很大迷惑性。”专家建议加强商标保护多所名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傍名校”行为难查、难禁,且校方没有执法权,维权效果有限。目前,发布公告、举报取缔、司法诉讼是使用最多的三种处理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管育鹰表示,已经注册为商标的名校简称,其注册商标专用权受商标法保护,不容侵犯;冒用没有注册为商标,但实践中能判断其唯一指向某名校的简称,此类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指的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或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足以引人误认为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被侵犯的权利人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请求查处,也可以起诉到法院,依据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请求对方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朱虎认为,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8条,“傍名校”行为应受到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罚款以至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被冒名的学校可依侵权责任法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所遭受损失。管育鹰建议,名校应注意通过注册商标维护学校名誉,一方面防止他人抢注或滥用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在遭到侵权时得到法律保护。此外,专家提醒家长和学生,面对所谓名校培训,应按照各大学官网提供的联系方式致电核实,避免轻信宣传上当受骗。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点”

东方红

艺术考研到底考什么?中戏北电中传硕导揭露考研“潜规则”!

2020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建言献策携手未来6月14日,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迎来了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教学研讨会,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及各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齐聚中影人,共同为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的教学工作,建言献策,共商大事。01:12教学研讨会是中影人优秀的教学传统,一年一度的教学研讨会,不仅带来专业上的思想碰撞,更为中影人教学体系的创新升级,为艺考生更好的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下午2:30,各位专家教授及领导嘉宾陆续到场走上红毯,进入会场。嘉宾介绍杨立成:中影人教育集团董事长、中俄健康理事会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美国加勒比海共同体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类教育联盟协会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商学院校友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杨氏文化研究委员会执行会长。钱学格: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前系主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名誉院长李晓华: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教授。朱振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声乐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教授。宋南男: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教授麻淑云: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教授武英洁: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名师。屈高翔: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名师杨天东: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名师谭朝霞: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特聘名师会议开始会议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相关艺术类考研院校及专业概览、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专业教材的拟定方向。第三部分中影人教育研究生艺术类专业考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大纲规划及优化。第四部分艺术类跨考生、非跨考生、应届、非应届生的培养模式。会议开始后,中影人教育编导学院特聘教授宋南男教授首先开场致辞,欢迎各位专家教授嘉宾的莅临。随后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执行院长李娇娇老师介绍了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的基本概括、考研相关艺术类院校及专业、考研发展趋势以及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及目的。各位嘉宾老师结合各自的学科领域对考研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给出了不少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讨论发言钱学格教授:考研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更高,全国统考通过之后再进入到不同的专业复试,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又不尽相同。考研的学生目标性更强,这一点也要考虑进去,师资的聘请也要细致考虑,还有跨专业考研的更需要填补理论缺口。总之,考研学院具体教学方案的制定要以第一批录取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李晓华教授:现在中影人做的考研培训主要是初试的两门专业课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来做:从中影人教育目前的专家资源来看,戏剧与影视学可以做主打的专业,包括播音主持、表演、导演等与本科对应的专业。从考研培训来看,大部分艺术考研的学生在本科也是学相关专业的,也不排除跨学科考研的学生,他们在考研之前要对考研的专业有基本了解;要结合专业实际,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解答实践中的问题,关注专业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情况。所以,考研辅导要研究某个学校在某个专业考试的内容和方向,收集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考题,利用历年真题研究出题思路,这样才更有针对性。杨天东老师:考研培训要强化艺术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推荐阅读专家导师的文章,吃透文章的框架和范式,把其中的逻辑推导出来,这种逻辑训练很重要。另外,考研的目的性很强,在培训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学校的专业进行培训。麻淑云教授:我主要对戏剧院校的考研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表演专业的考研应该分为专业班和非专业班,因为在基础理论梳理阶段水平不同,专业班的学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非本专业的学生要花时间学习基础理论。分班之后要培养答题技巧,没有经过培训的学生如果不是本专业的就很容易得不到分。此外,戏剧学院的复试比初试更重要,有些非本专业的学生在初试阶段的分数高但是到了复试阶段分数并不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考研培训的过程中解决。武英洁老师:结合中戏十年线上考研辅导的经历,发现了一些现象:非专业本科生逐年递增,并且往届生居多,还有大一的学生就开始准备考研。考研辅导过程中会结合创作实践来讲解理论知识,小论文更趋向于对戏剧现状的探讨;另外,要分专业分理论来上课,每个专业的理论其实不是很多,但是出题的包装形式很多,考研培训的作用就在于通过雾里看花的方式能够迅速抓住其中的知识点。屈高翔老师:第一,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基础,要按照知识点和题型进行传授;第二,关注行业热点和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让学生能结合最新的东西进行答题;第三,提高答题技巧,考研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是信息积累的比较,要结合具体案例,熟知每个学校每个学院老师的风格,并且注意答题的规范;第四,在复试环节要结合学校特点扬长避短,真实地展示出自己的潜力。谭朝霞老师:从考研学院目前的师资力量来看,除了艺术学下面的学科,还可以增加新闻传播学、文学相关专业。那么专业体系如何搭建?按院校分,有些专业可以合并同类项,招生以某个专业和科目为宣传点,然后按照专业排课。同时,入学前给学生做测评,通过专业考试和面试,把学生分批次管理,课程也应该根据不同班型来设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增加心理建设课程,考试前给学生做心理辅导。此外,师资力量的储备要充足,名校专家搭配本专业的在校研究生或者毕业生,把所有老师的学术背景进行摸底,然后实施针对性教学。中影人考研名师专家寄语艺术考研生2020年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教学研讨会参会老师合影中影人教育历届教学研讨会优秀的成绩来源于雄厚的师资和强大的教学体系。中影人教育各大学院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来自中戏、北电、中传、浙传、北舞等重点艺术院校名师专家及业界大咖齐聚中影人,共同为中影人教育的教学工作建言献策。旨在应对艺考政策的变化和艺考生多方面的需求,不断优化艺考培训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修订完善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中影人教育始终秉持“办学靠师资管理取胜,教育凭良心诚信立足”以教学研讨会作为新起点,对艺考方向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调整,顺应最新艺考形势和艺考要求,更好地培养下一届艺考生,做到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中影人教育考研学院首期线上直播公益课#即将上线!6月20日晚19:00,中戏名师武英洁与你零距离互动,揭开艺术考研的神秘面纱,十年中戏考研辅导经验,助你成功“上岸”!

不亦小乎

中央戏剧学院考研怎么考?2020届中戏学姐分享“考研”经验!

最近收到不少学弟学妹私信,咨询中央戏剧学院考研怎么考?中央戏剧学院作为国内知名艺术院校,是很多艺术生的理想大学,所以小编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来自2020届中戏学姐分享“考研”经验!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给到报考同学一些参考!中央戏剧学院考研时间点及考试流程首先中戏的报名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按照教育部、北京教育考试院以及中央戏剧学院报考要求报名、缴费即可。注意,在报名阶段,同学们就需要选择好自己的报考系别、专业及导师了。11月份学院会组织统一的现场确认,需要大家准备身份证、本专科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以及网上报名编号等,在学院规定的日期来到中戏现场确认报名。中戏官方发布的硕士生初试现场确认流程12月下旬左右,就是考研初试的时间了。一般设定在12月20—27这一周的某2天进行初试考试。第一天考试科目为英语(俄/日语)、政治;英语依照大家选择学术型/艺术型硕士的不同分别考查英语一/二,总体来说英语一/二难度没有特别大的区别,大家复习时注意培养英语思维,多刷真题。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把握住作文、新题型、翻译这三大题目,务必拿到45+的分数。(国家线英语小分为40,总分为347,且每年都在上涨,中戏院线与国家线持平)第二天考试科目为专业课,专业课小分为90,大家如果专业课任意一门低于90分都不能入选复试!中央戏剧学院考研考题部分中戏考研专业课题型主要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一,内含名词解释、简答题、小论文四道大题;第二部分为专业二,只有一道题目:大论文(或专业分析/导演构思/剧目写作)不同系别考察方向不同。所以建议大家根据自己报考的系别及专业、导师研究方向的不同正确选择自己的学习教材和学习方法。依旧以表演系为例,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虽然各系题目相同,但是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报考方向复习。艺考生复习时间与周期确认好自己的学籍、证件、时间没有问题的同学,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给自己安排复习了。通常来说会建议跨专业的同学能多早准备就多早准备,因为根据师姐的备考经验以及考试经验来说,基本上应届、跨校考研最短的专业课辅导周期在5—7个月,再加上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吸收消化的程度不同,也有相对出入。通常一年的专业课准备时间是较多同学选择的计划。当然,只学了3个月专业课就考上的也有。所以 专业课部分的学习周期跟英语、政治是一样的,完全要看大家对自身情况的评估,例如是否跨专业、学习能力强弱、自制能力如何等,包括报考专业的难易程度,分析以上几点,再决定你自己的复习周期,比较客观、准确。中戏的门槛与坚持、努力成反比可能因为中戏的名头或者校友影响力吧,很多同学对中戏都是望而却步的,其实中戏的门槛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所以在初期,大家一定要先摆好心态,不要看到招生简章里面各位导师名额稀缺,把中戏当作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毕竟每年也这么多同学考进来了,谁敢说下一个不是你呢?再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你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考中戏,因为如果你自身没有决心和毅力,没有梦想和热爱的支撑,这个目标是很难完成的。毕竟每年的竞争确实很激烈,每年都会有不少半途而废的同学。这样的行为只能说极其浪费时间金钱、精力,而且对于帮助、支持过你的人来说,大家倾注了心血、精力、金钱,但是最后却因为你怕吃苦、瞻前顾后、不坚定而没有坚持下来,也会伤害让支持你的人非常失落的。总体来说,小编认为,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再加上正确的备考方法,中戏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进。建议大家一定要提前了解院校考试内容和备考资料,做好万全准备!如还有其它院校方面的内容,可继续关注中影人舞蹈艺考网百家号了解更多!

霾没了

一个励志要考中戏研究生的女孩子的日常

乍眼看,苏扬是个普通的女孩子,戴着大眼镜,不施粉黛的走到图书馆,谁知道这个女孩子,在大二阶段曾经天天全妆上课,甚至为此迟到了也丝毫不知悔改?时也命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改变,只因苏扬立下了一个伟大目标:“中戏!”中央戏剧学院!震惊吧!惊悚吧!可她说要考,能怎么着,陪着呗。于是乎,知乎豆瓣论坛贴吧,苏扬大量收集资料,从西欧戏剧史到艺术概论,从艺术概论到60个剧本,为了收集好资料,苏扬也算是拼尽了全力,当然一开始她的想法很乐观,一切都要免费的资源。60个剧本还好说,豆瓣小组里多的是,苏扬美滋滋的看起了剧本,从一开始的云里雾里到后来的懵懵懂懂,从懵懵懂懂到悟出点门道,苏扬开开心心的为自己鼓起了掌,总算这次没选错专业。“喂,扬,干嘛想考中戏?”我懒洋洋的问她。“学艺术的,不考中戏,其他院校都白扯!”她白着眼睛回了我一句,又开始自顾自的收拾起了考研的东西。苏扬是艺术学院的女孩,在这个院校,整天面对的都是一些俊男靓女,论起花销来,那是一个比一个的出手大方,苏扬也难免受这些风气的影响。只是她常常喜欢发呆,有的时候,发着呆发着呆就开始迷茫起来。选修话剧这门课还是我提醒她的,那个时候她在话剧和电影之间来回摇摆,心里没个方向,我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若无其事的对她说:“学话剧吧,话剧编剧地位高。”于是,她开开心心的开始了话剧之旅。有时我也纳闷,她为啥总有这样的劲头,在图书馆里一坐六个小时,几本书外加上平板电脑反复换着看,每次看起书来都目不转睛,我盯着她,她盯着书。“是不是假期里你的打工经历吓着你了?是色狼文案向你表白了还是发现你自己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呀?”刚刚看完书的她闭着眼睛做着眼保健操,顺便回答:“切,工作和学习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好不好。”她拉着我跑到市图书馆后门,对她的经历娓娓道来,清脆的声音甜甜回响在耳畔,听起来耳朵痒痒的。初到公司,苏扬就做起了文案的活,写一些简单的电影梗概,有经验的文案带着她,刚一开始就加以重重的限制,说什么规定场所呀,固定人物啊,还带着她做公众号。照理说这样的工作经验挺难得的,但苏扬不这么想,她满脑子的反叛,搜索枯肠寻找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却没有任何的头绪。说来也可悲,想苏扬也是肤白貌美大长腿,但是也算不上那种让人移不动目光的美,这还是在精心打扮了之后,论才华呢,也有点文学积累,却也不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女,论个性呢,咳咳,那算个啥?没有能力,谁管你个性?于是苏扬茅塞顿开,拨开云雾见青天,她原来什么都不是啊!想清楚这个道理的苏扬不迷茫了,她开始认真规划自己,也就是现在整天泡图书馆的苦海生涯。听完苏扬的话,我的头像拨浪鼓一样点来点去,苏扬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干嘛呀你?走,跟我看书去!我请你去图书馆呀。”“靠!图书馆我家的好不好?!”我瞪她一眼,昂首挺胸的走到前面。先她一步走进了图书馆。他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去看书去啦~咳咳,当然,还有佳人美如玉的苏扬,嘘,别告诉她哦~

考研复试逆袭上岸的戏码不断上演,初试成绩好还能成为优势吗?

考研复试逆袭上岸的戏码不断上演,初试成绩好还能成为优势吗?现在大多数高校的考研复试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不少高校考研复试的最终结果也都已经在网上公开发布。从各个高校公布的考研结果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今年不少高校都出现了考研初试第一名在复试中遗憾落选,考研初试最后一名在复试中却成功逆袭上岸的情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兰州大学和中山大学。从兰州大学公布的复试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兰州大学的中国近代史专业出现了初试前五名全部被刷,初试的最后一名以94分的高分在复试中成功逆袭的情况。而中山大学的中国史专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中山大学中国史专业的初试第一名在复试中却考出了375分的低分,最终遗憾落选,而进入复试的最后一名学生因为在复试中考出了专业的最高分464分而成功上岸。此次考研复试中,出现初试第一落选的情况的不仅仅只有中山大学和兰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看了这些初试第一名却不断落选的例子后,你还敢相信初试成绩高,考研就一定能成功上岸的话吗?希望接下来参加考研的学生可以从这些例子中快速成长起来。考研不同于高考,高考中只要笔试成绩高就可以考入自己理想的高校,而考研中即使初试成绩高,也有可能会因为复试成绩差而上岸失败。所以参加考研的学生们,不要只重视考研的初试,还要格外重视考研的复试,不要因为考研初试成绩高就沾沾自喜,不自觉放松自己的备考状态。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管是哪一场考试,只要你懈怠了,随时都有可能失败!考研初试成绩好虽然是优势,可是,并不能成为自己考研成功的预兆。对于今年考研复试中出现的初试第一落选,最后一名却可以逆袭上岸的情况,你怎么看?

边缘人

终于,那个被戏称为“考研基地”的大学,暴露出了寒门学子的欲望

考研的“圣地”,硝烟弥漫的战场当凛冬的寒风吹过曲师大的校园时,与之“抵抗”的是无数微弱的灯光。考研,似乎成了这所名校甩不掉的招牌,也是人们对其最熟悉的印象。从15年前的76%到如今的80%,每年的考研大军里,曲师大的学生总是能在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作为孔子的故乡,山东唯一一所设立于县城的本科学校,曲师大号称“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读书”,在这所学校,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冲着考研而来。如今,距离考研不到10天,越是临近“战争”,就越发能感觉到校园里那沉重的读书气息。置之事外的人对考研抱着谈笑风生,饭后娱乐的态度,而对于那些把人生寄托于更高学历的学生而言,却是最艰难的过程。考研,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唯有活到最后的人,才能大声呐喊。在曲师大的校园里,西联教室被戏称为“通宵自习室”,灯火通明的平房外,不少学生手捧书本顶着寒风,在路灯下念念有词,宁静的夜晚伴随着风声,读书声,越发肃然,而这仅仅是广阔校园里的一角。没有暖气的教学楼走廊,有学生借着楼梯的灯光正在读书,尽管有时气温低至零下3°C,但似乎这并未能驱赶走学生们的热情。教室、草丛边、凉亭里,乃至广场上,随处可见为了考研而奋斗的学生。简易桌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因为方便小巧,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桌子上摆放着台灯、水杯、时刻表和写满密密麻麻文字的笔记,无一不在诉说着这群孩子的努力。有的还在自己的水杯上写着“今天也要加油呀”,不断给自己鼓励。每天天未亮赶到自习室,晚上11点回宿舍,匆忙洗漱后睡觉,隔天又开始新的冲刺,这是曲师大考研学生的日常。学校墙壁上印刷着“超越自我,自强不息”、“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读书”等诸多口号,与那些默默奋斗的孩子们相互呼应,温馨而又神圣。人生是一场竞争,想得到某些东西就必须不断付出,读书也不例外。考研“加工厂”,被质疑的曲师大当考研成了曲师大的特色时,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人质问:“8成的人去考研,给社会做贡献的才几个?”有人不屑:“那些考研的学生,估计都是怕遭受“毒打”,不敢踏出社会的吧。”还有人谩骂:“学生之所以会养成这样的风气,与学校离不开关系,肯定是老师鼓动的。”在众多的评论中,不少人对这个现象持怀疑,乃至反对的态度,甚至一度嘲讽、谩骂曲师大和考研的学生。而考研“加工厂”、“考研基地”等诸多外号,也成了曲师大挥之不去的标签。那些为人生而拼搏的学子们,不仅要面对考研的压力,更是承受着外界异样的目光:考研,就是逃避,不敢踏出社会。当某些人无法理解一件事物时,恶意的揣测总是多过于善良的鼓励。时至今日,在人们的眼中,曲师大更像是“大学版本”的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培养高分低能的学生。在某乎上,对于曲师大“考研”的嘲讽无处不在。有人称其为高配版毛坦厂中学,分数高智商低;有人坦言自己讨厌曲师大的学生考研到自己学校;更有人愤怒指责因为这种学校的存在,压缩了其他考研学生的机会。数不清的谩骂与其说是“证据”,倒不如说更像是一地鸡毛,泼在曲师大和学生身上,不堪入目。世界上从来不乏用恶意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人,但当这种恶意施加到无辜的孩子们身上时,却显得尤为残酷和无知。寒门学子,影子长短对于外界的质疑,曲师大的老师自然知晓,但他们从未动摇:读书,是寒门学子最简单的出路。在学校的生源结构统计里,曲师大近8成的学生来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也就是所谓的寒门学子。他们承载着家庭的希望,家族的期盼和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当某些出身较好的孩子不屑于读书时,无数出自农村的学子却为了读书而拼搏,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大学的竞争力并不如以前那么强,想要在社会上谋取一个好的职位和发展,就必须在学历上更进一步。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汤勺,资源人脉无数,也有的人面朝大山,一步步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从2015年开始,全国硕士研究生的报名人数屡创新高,与其说这是曲师大独有的现象,倒不如说是众多寒门学子们在谋求更好的发展。研究生处处长李兆祥说:“每个人都想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对于农村出来的学生也不例外;只需要自己努力就能获得优势的考研;对缺乏人脉资源的寒门学子来说刚好适合;他们的选择无可厚非。”外界对曲师大学生“一入学就考研,动手能力差”的传言,更是无力的谎言。在山东举行了8届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曲师大连续6届取得双料冠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和高考相比,考研的残酷程度丝毫不逊色。当曲师大的学生占据了一定数量的名额时,某些人看不惯也是自然的,毕竟利益相争的事情,谁也不会退让。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被尊重不管外界如何评价,阿柒始终相信曲师大的学生参加考研没有什么错。考研是属于一种公共资源,每个人都有使用的权力,这些出自寒门的学生们,只不过是在争取自己应得的东西。而对于外界对曲师大的评论,阿柒更想说的是:每一个努力的人,值得被尊重,也应该被尊重。不偷不抢,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去改变命运,从大山走向城市,这是每一个农村学子的“欲望”,也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高考改变了众多寒门学子的命运,而考研则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这有何不可?在网络时代,“网暴”总是那么轻而易举出现,因为成本过低而导致不少人肆意对他人的行为评头论足。但这些人是否想过,有谁规定了曲师大的学生不能参加考研吗,他们渴望通过正当途径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有错吗。当曲师大的学生决定参加考研,将他们那藏在心里的“欲望”暴露出来时,我们所看到的只有欣慰和感慨。而对于那群谩骂的人,随便质疑别人的努力,本身就是低素质的表现。就像李兆祥所说的:“只要你在阳光下就会有影子,就会有人评论你的影子长短,做好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就行了。”后记12月的寒风,提醒着众多学子考研将至,愿所有参加考研的学生,皆能考到自己心仪的学校。人生匆匆几十年,在青春洋溢的年纪,为未来而努力,怎能被质疑。文/阿柒#曲师大背后的考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