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负二代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我校2021年拟招收博士研究生137名(另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骨干专项计划2名,以下简称“少民骨干”),其中定向就业生原则上不超过总招生人数的30%(少民骨干除外),具体招生名额视国家计划下达情况、生源状况做适当调整。招 生 方 式 我校2021年采用申请-考核、硕博连读两种方式招收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方式是指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将申请和考核结合起来,由考生先提交用以证明其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科研潜质的申请材料,经资格审核通过后,进入综合考核阶段,招生单位依据综合考核结果、招生名额等决定最终录取结果。硕博连读招生方式的生源对象为我校在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021年,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试点硕博连读选拔,具体办法见学院公布的硕博连读实施细则。报 考 条 件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2. 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或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4. 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如有其他推荐意见,可一并提交。5.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还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或SSCI、SCI、A&HCI检索期刊上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五篇及以上与报考专业相近或相关的学术论文。6. 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的要求及办法,按解放军政治工作部有关规定办理。7. 获得境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资格认证;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或毕业时间)。若被录取,在报到时须提供硕士学位(毕业)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否则将被取消录取资格。8.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的考生必须为少数民族,我校不接受汉族考生报考博士少民骨干专项计划。请考生提供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签署意见的《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一长一短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与专业目录发布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现已正式发布。相较于2020年,上外2021年的硕士简章与专业目录都有哪些变化呢?下面是划重点时间!招生专业更新 1、新增两个交叉学科,分别为:国别与区域研究(0502J1/99J1)、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0502J2/99J2)。为方便广大考生加深对两个新专业的了解,我校将于2020年9月16日(周三)20:00举办线上专场宣讲,具体宣讲安排如下,欢迎围观。2、政治学一级学科下0302Z4“区域国别研究”专业更名为“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初试科目调整 1. 外国语科目中的英语、俄语、日语将采用国家命题试题;我校自命题的外国语科目将统一标准命制。2. 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12政治学基础、812国际关系综合。3. 全球传播(非多语种方向)、新闻学(非多语种方向)、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43 新闻与传播实务、843 传播学理论。4. 教育技术学、体育教育学的业务一调整为国家命题的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5.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业务一考试科目调整为619现代汉语。6.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两门业务课统一为622文史基础、822文学专业基础,两门科目的相关说明请见专业目录中对应的考试大纲。7.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专业业务一考试科目调整为64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初试技术分总分、复试成绩比例调整 1. 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翻译学专业的技术分公式调整为“政治成绩*120%+二外成绩*20%+业务1成绩*120%+业务2成绩*120%+政策加分”;其他专业的技术分公式调整为“政治成绩+外语成绩+业务1成绩+业务2成绩+政策加分”。调整后我校除125100工商管理专硕外,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初试总分(不含政策加分)为500分。注:政策加分,指教育部关于印发《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0〕8号)中,第五十九条规定的加分项目。2. 我校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的复试成绩所占总成绩比例达到50%。来源 | 研招办

随其曲傅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途径有哪些?

  并不是所有想报名该院校在职研究生就可以随意进行报名的,只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进行报名,并且掌握正确的报名途径才是重点。那么,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途径有哪些?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可以通过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进行报名。在职研究生报名途径 同等学力申硕的报名途径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报名参加课程的学习,不参加申硕考试或者是无法参加申硕考试的学员,这样的学员需要登录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另一种是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报名参加申硕考试的学员,这类学员需要学习完所有的课程并且满足已获学士学位满三年,申硕需要登录学位网进行报名。  专业硕士报名途径只有一种,这种方式是因为先考试后入学,对于报名的学员也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和工作经验要求,所以学员在报名前要考虑清楚,报名的地址是研招网,学员在报名时一定要选准专业和学校,也要核对一下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免填报错误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了解更多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职研究生的相关信息,可以咨询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挈之百围

2020上外日语口译MTI——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汉口译超啰嗦经验帖

原创樹海2020上外日汉口译超啰嗦经验帖前言为了给后辈们提供参考,这篇经验帖我尽量写得详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算是一次复盘,但是非常不建议大家“抄作业”。首先是因为我走了一些弯路,也有短板。成功了不代表我所有的做法都是可取的,更好的做法也一定是有的。其次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请大家谨慎抉择,各取所需。全文较长,超过一万字。为了方便大家跳读,在这里列出正文目录。1 个人情况2 初试2.1 前期准备2.2 各科备考2.2.1 思想政治理论2.2.2 翻译硕士日语2.2.3 日语翻译基础2.2.4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3 其他的碎碎念2.3.1 关于研友2.3.2 关于时间安排2.3.3 关于正式考试3 复试3.1 录取比例3.2 总分计算方式3.3 考试内容3.4 备考建议一、自我介绍我就读于一所双非工科大学的日语专业,学科实力不算强。因为学习比较勤奋,所以成绩并不差,截至大三上学期的绩点排名为专业第一。大二下学期通过N1,分数为151(55/60/36)。意志力较强,但缺乏对学习方法的思考和听说写方面的练习,综合实力堪忧。我决定考研是在去年2月,正式开始备考是在去年3月。选择上外是因为上外复试时不用自我介绍,而我对自己的本科出身及竞赛成绩都不是很自信。搜集资料时发现上外不公开历年真题和参考书,但幸运地找到了初心的经验帖,于是报名了初心的上外专项课,得到了很多帮助。我的成绩是初试第三,复试第四,总分第三。分数如下:◆初试思想政治理论 68翻译硕士日语 89日语翻译基础 139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105◆复试笔试 77.6专业面试 155.2二、具体科目初试2.1 前期准备上外不公布历年真题和参考书,让人心里很没底,但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克服的。首先网上已经有近三年的经验贴了,可以整理出大致的命题方向和备考方法。其次上外的翻硕也属于翻硕的范畴,所以可以从其他学校的翻硕备考经验中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找经验帖时可以在微信、微博和知乎用关键词搜索。在这一过程中我还找到了初心的经验帖汇总,把所有专硕的经验帖看了一遍,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后心里就有数了。至于汉百,在百度上搜索“上外汉语写作和百科知识”就可以找到2010年到2018年的真题,不过我十一月才知道这一点。在这之前我在一个做上外考研的公众号里通过号内搜索找出近三年的经验帖,拼凑出了近三年的真题。另外,想获取招生动态可以关注上外研招办的公众号“上外研招”。2.2 各科备考2.2.1 思想政治理论这一科的分数让我很意外,因为我准备得还挺随便。考上外的同学们都知道,因为上外特殊的分数计算方式,所以这一科只要考到过线水平就可以了。我仗着自己是个高中时背书还算勤快的文科生,9月初开始拿着肖爷爷的1000题刷。但整个9月花在这门课上的时间并不多,因为复习计划安排不得当,只好暂时把时间分给其他的科目。后来到了10月学院有一个为期三周的实习假。我赶紧把1000题刷完,然后看了一遍错题。对于这门课我认为只要是做对了的题,在考场上也能循着相同的脑回路选出正确的答案,所以只看了做错的题,看着答案记忆相关知识点。到了11月初本来想把错题再看一遍的,无奈发现时间又不够用了。不过这时一个同研习室的研友给我看了一张来自肖爷爷公众号的截图。于是我算了一下自己的正确率,发现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认为自己只要把错得比较多的部分看了,再背背大题就差不多了,所以只重看了《毛中特》和《史纲》这两个部分的错题。到了离考试还有十一天的时候用暗记卡把肖四按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了三遍就上考场了。因为考场心态比较佛系,没有就算不会写也要逼自己写一大堆的习惯,所以每道小题大概就只写了两三百字吧。没有分点作答的自信,所以所有的题目都写成了一整段。考完后很多人都说肖爷爷发挥失常了,但我觉得自己背了的东西还是用得上几句的。最有意思的是为了凑答案,我还写了几句准备日语翻译基础和汉百的时候看的今年开会重要演讲和高中历史书。这么想来翻硕考试四个科目间的相通之处还是蛮多的。●用书及工具:肖秀荣系列暗记卡(强推!可有效解决因背不进大段文字而走神的问题。原理是把大段文字变成只需记忆关键词的填空题,而关键词之间的部分看多了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网购搜索“暗记卡”即可获得。)2.2.2 翻译硕士日语这一科也让我很意外。因为我走出考场后感觉非常不好,复试名单一出却发现这科考了第一。今年的题型出现了大变动,侧重点放在了日本概况、古文和拟声拟态词上。作文竟然一反往年贴近时事的常态,叫我们写写自己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初心旗下公众号“日语MTI”里有翻译硕士日语和日语翻译基础的真题回忆,可用号内搜索功能查看)。因为我是按照往年的题型准备的,考试过程中感觉就像被人揪着盲点戳。不过最后结果大大超出我预期,这也印证了一点:基础真的非常重要。这一科的复习贯穿于复习过程的始终,同时也是导致我复习时间紧张的一大原因。至于为什么会花那么多时间?首先我要坦白:大二下学期时N1就150+的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基础扎实的人。第一,因为我是在离考试还有100天的时候开始备考的,出于分数最大化的考虑,我把整本红宝书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背了七遍,却没有仔细了解每个单词的微妙语感和用法。第二,大三上学期我因对前途迷茫而极度厌学,对专业的学习无心过问,绩点也从班级第一下降到中流。第三,由于学校课程设置和对学习方法的思考不足,我缺乏听说写方面的练习。也就是说,学进去的知识大都是死的。可是翻硕考试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考试,必须让学进去的知识“活”起来,所以我只好把自己打回原形从头来过。●备考这一门用到的材料主要有:1)打基础系列强推《初级日语语法精讲》!因为《新编日语》是国人编的语法书,又比较旧了(不知道新版有没有变化,我备考时用的是旧版),看着时不时会有费解的地方。而《初级日语语法精讲》是日本人编的语法书,讲解详细,可以发现很多自己以前忽略的地方。我在看《新编日语》看不懂的时候就去看《初级日语语法精讲》上对应的知识点,马上就懂了2)能力考系列3)专八系列专八系列的习题答案错误较多,正文部分也有少许错误(例如汉字的假名)。使用时请注意。多出来的两本作文书:4)除此之外,还有初心通用班和初心语法、惯用句及真题词汇打卡。我在时间安排上犯了个错误。因为觉得单词和语法看太早了会忘记,所以决定把单词和语法的复习往后挪。直到5月前每天都是看看天声人语、做做NHK听写、看看翻译理论书、写写初心通用课和学校的作业,权当热身。但因为补救基础漏洞需要的时间太多,复习专业课的时间被严重挤占,到了暑假的时候我甚至不得不向宪老师申请停止通用课的打卡。所以建议觉得自己基础薄弱的同学们一开始复习就先把基础打牢。单词和语法背了就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大不了到了后期再拿出来回顾。在单词和语法的复习上我当时没有什么讨巧的方法。就是一个个地去弄懂,一遍遍地去记。为了补上单词的漏洞,我把N1红宝书上的单词挨个查了一遍,看日文解释,查用法(主要是查形变、自他动词和接续等),然后整体背了三到五遍不等。专八的词汇我只看了汉字(单词的部分也被我用来整理汉字读法了)、惯用语(一堆跟身体有关的惯用语没时间了就没看,但我建议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副词和拟声拟态词部分,都看了三遍。语法在看第一遍的时候或许会觉得就像在学新知识一样费劲,但再看的时候就会轻松起来。我先把《新编日语》1-4册看了一遍,再把N1和N2的蓝宝书看了一遍,后来发现专八的语法有很多跟N1和N2是重合的,于是把专八的语法看了两遍。后来到了后期时间紧了,我就在喜马拉雅上找了朗读N1红宝书和N1、N2蓝宝书的电台,用在校园各处间步行往返和散步的时间各听了两遍。考前最后一个星期觉得自己的基础又不牢固了,于是把《新编日语》前两册和《初级日语语法精讲》上对应的部分又拿来看了一遍。我练的作文并不多。从3月份开始平均每个月一篇,到考前也就九篇的样子(毕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搞单词和语法了啊!)。当然因为我上交的第一篇作文就拿了一等,所以多多少少对自己还是有点自信的(←_←)。现在我觉得评卷老师对考场作文的要求也许没我以前想象的那么高。以前一直觉得自己的作文没思想也没文采,普普通通。但实践证明考场作文只要做到单词和语法正确,结构像样,有中心不跑题,也就是让老师没法下手扣你太多分问题就不大了。思想和文采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但在基本功都还不扎实的时候还是不要本末倒置,或者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压力。关于作文我非常推荐专八的作文书。上面有各种文体的常用句型和范文,还有教你怎么修改自己的作文的部分。我还在《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找了几篇作文,研究了一下结构和句型。有了这次作文题型突变的教训,大家练习时记得兼顾几种常见的文体,避免考场慌乱。到了后期加强速度训练,想办法把作文写得又快又好。我不是爱用题海战术的选手。考N1时我没有做过真题之外的语法题,考研的时候也只做了初心通用课第一阶段针对这一科的习题、专八语法书的一部分习题、近十年专八真题的词汇及语法部分和初心语法、惯用句及真题词汇打卡课的习题。因为觉得平时的翻译练习抵得上阅读练习,所以只在考前一星期左右做了几篇N1真题的短阅读找找速读的感觉。在我看来刷题只能查漏,不能补缺,想要进步还需要把让你犯错的知识点研究透。感觉这个部分的要点写得比较零散,所以总结一下备考建议:1) 基础很重要,而且应该最先打牢,以免占用复习专业课的时间。忘了后期再回顾就行。涉及记忆的东西本来就需要反复巩固。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你值得拥有;2) 背单词不能只记中文意思,要带着“怎么用”的思考来背单词。其实我觉得自己补单词基础的方法也有点浪费时间,毕竟有些N1单词并不是常用的。所以我觉得单词或许可以用精读和泛读的方式搜集。还可以积累出彩的表达,直接用到作文和汉译日里去;3) 题海战术可以用,但关键是要把让自己犯错的知识点弄明白;4) 题型变数大。作文最好多练几种类型。就算没时间把专八的各个方面都研究一遍,也应该把近十年真题的前五道题做一遍;再安利一些好用的APP和网站:1) MOJI辞書:可以把单词及惯用语分门别类地收藏到文件夹里。7月末的时候我在通用课的打卡小组里发起了一天一种类别的单词和惯用语分享活动,借分享快速地复习;2) 日语语法酷: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查找语法的APP,用了都说好;3)一个可以直接查找单词搭配的语料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写作文张冠李戴;4)一个供非母语语言学习者向母语者提问的可以直接登录的网站,对于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很有帮助。2.2.3 日语翻译基础这一科也让我有些意外,但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一点:翻译备考不需要题海战术。在这一科上我一开始也走了弯路。因为搜集资料时在一个博主的微博置顶的推荐用书里发现了《日汉翻译教程》这本书,于是备考这一科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本书买来,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了一遍,然后到了通用课第一阶段开课的时候一写翻译习题,发现自己仍然不会翻译,所以花在这本书上的一个月就等于浪费了。因此想告诉大家一点:翻译理论书还是要看的,但不是重点。可以在尝试着做一些各个类型的翻译后再带着疑问简单地看翻译理论书。所谓通过实践产生感性认识,再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来在这一科上我是很担心自己的练习量的。因为是个有些强迫症的人,把一篇原文两三百字的练习对改三个小时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所以我一看到很多经验帖上都写着的“一天一篇”、“二刷三笔/二笔教材”就急。而且我一开始还有把参考译文当作绝对标准的思维误区,一发现自己的译文跟参考译文有较大差异就惴惴不安,觉得自己死定了。事实证明这完全就是在瞎操心。翻译是一件很灵活的事情,一篇原文可以对应无数篇正确的译文。考试的时候只要在符合原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上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尽可能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分数就不会太难看。由此可见,在备考上一科时打牢了词汇和语法的基础,这一科也能受益。我正式开始练翻译是在初心通用班第一阶段开课后的4月中旬,练习量为一周一两千字。到了6月因为是考试月,再加上感觉目前为止的翻译练习都没有成效,有些受挫,于是就把翻译的练习搁置了,7月放假后又捡起来有一阵没一阵地瞎摸,平均下来整个暑假每天只有一个多小时的练习量,暑假结束后觉得自己的翻译基本上是要完了。不过这个时候很幸运地在初心的公众号“日语MTI”上发现了锤姐的“攻占新手村”栏目,再加上就算是瞎做也积累了一定的练习量,把翻译理论书重新拿出来一看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于是我整个9月都在研究《新编日汉翻译教程》和《翻译必携》的基础篇这两本书,做了上面讲解部分的练习并认真对改。10月开始后我买了一本活页本,把汉译日和日译汉各分成说明介绍类和文学两类(没练议论文的翻译是因为翻硕日语和汉百这两门已经考了议论文的写作,所以我赌不怎么可能考。危险行为,请勿模仿。因为近年来该科的命题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所以建议大家把常见的文体都找来练练),整理中日文生词、参考译文优于自己译文的表达(主要有三个判断标准:1、表意更完整2、翻译腔更轻3、语言更简洁。也就是说要注意语序调整方式和特定句子结构的翻译方法)、自己的错误和词语的搭配及辨析,按照自己的速度,尽量保证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的练习量。为了让自己两种语言的表达更“地道”,我经常用汉译日的练习来练日译汉,用日译汉的练习来练汉译日,也就是所谓的“回译”。不过因为大部汉译日练习的参考译文都是国人译的,会受到母语的影响,所以还是得时不时地做做日译汉的练习,找找日本人写文章的感觉。除此之外因为害怕自己练习量不够,我还用在校园各处间步行往返的时间把三口的音频听了七遍。泛听对提高听力的帮助或许不明显,但可以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翻译时分析句子的速度和语言组织能力,还可以学到一些单词和表达。9月开始后我就像在考场上一样做练习的时候不查辞典,想到什么写什么,进行速度训练。我认为这么做是有必要的,毕竟考场上不能查辞典,平时精雕细琢翻得再好也不是考场水平。练习用纸也换成了空白A4纸,因为答题纸上是没有横线的,想提前习惯。为了节省时间,对改时也不照抄参考译文,而是直接在自己的练习上修改,在原文上划重点,到考试前只用完了两张半A4纸(不过我写字比较小)。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练习速度较慢的同学们打个气: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比起盲目增加练习量不如多总结和多复习笔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是一件需要保持手感的事,所以考前几周尤其不能因为背诵怠慢了翻译练习。看经验帖时发现有过了二笔的前辈由于考前几周疏于练习发挥失常,十分可惜,所以特此提醒。◆整理一下书、公众号和网站:1)理论讲解①书强推!翻译腔救星。简明易懂且实用。相比起来《日汉翻译教程》就有些晦涩了,实用性也不强;日本人编写的汉译日教材,知名度还挺高的。②公众号强推“攻占新手村”栏目!没有人看了不爱锤姐2)练习材料①书新三笔也可以买来尝试一下。综合能力和实务二合一太贵了,我就没有买;②公众号选择练习材料时注意找有参考译文的。初心日语联盟的天声人语译文和朗读质量都很高。前三个公众号有一些领导人讲话的对译,人民中国里还有小说互译。人民网日文版、人民中国和CRI日语频道里的“週刊時事用語”、“新語ネット語”及“キーワードチャイナ”是热词栏目③初心通用ke和专项ke的作业④网站②泛听材料可以在“喜马拉雅”APP上关注,里面有很多日语广播节目。在校园各处间往返的时间基本上都用来做泛听了,听的时候有时还默默地翻译。后来离考试还剩一两个月的时候听到一种语言脑子里就会自动地浮现出另一种语言的译文片段,虽然没有同传那么厉害,但自认为这种状态对考试是有利的。其中我最想安利的节目是“キミナカ!ラジオ”。主播是两个日本的女大学生,声音好听,节目风格活泼可爱,听她们聊天心情都会变好。除此之外,CRI的“つばめインタビュー(燕主播)”、“ハイウェー北京/日本語で伝える”和“现场播报/日本語でリポート”以及中村老师的“中村Radio|日本外教纯正日语”也值得一听。喜马拉雅里还一些有声读物。其中我听完了小王子的日文版、「世界から猫が消えたなら」和一些声优朗读的名著片段。当然NHK和CRI我也是听过的。NHK和CRI可以用公众号“猩听译”和APP“CRI日本語”听。现在想在“猩听译”上获取CRI听译的完整版要付费了。因为泛听容易漏听,所以我会把一段材料反复听。NHK和CRI比较简单,语速较慢,所以我一般只听三遍。其他的则一般会听七遍。喜马拉雅有调整播放倍速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调整。2.2.4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大家看到我的分数就知道我是个小辣鸡,实际上我这一门的成绩在进入复试的同学中也是倒数的。上外的汉百以往都是三年一换,今年刚好是换题型的一年,所以以前的备考方法参考价值就不大了。我能做的最能造福下届考生的事情就是回忆一份真题。在大作文的备考方面我买了一本高考满分作文,精读了其中的五篇,当作学习立意和结构的范本,然后通过一些公众号来了解时事,整理素材和观点。其中主要有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评论、三联生活周刊、笨鸟读书、红辣椒评论、南风窗和起点人文。在人民日报评论里有一个叫“睡前聊一会儿”的专栏,内容是时事评论,观点和遣词造句都很值得学习。我通常会在整理完一篇里亮眼的观点后把里面引用的名言和典故也一并记下,这样可以节省再去别处积累素材的时间。在素材积累方面大家可以跟同样要考大作文的同学建立群聊,每天在群里打卡分享,提高收集效率。素材积累的工作最好在备考时间较充裕的时候完成,临近考试集中背诵。同时也不能忘记练笔,考前最好掐着时间写几篇。其实我觉得我的大作文准备得不是很认真,只能算是最低限度的努力,建议大家再去看看真正的大佬们的备考方法。另外还可以用时政的复习材料来了解时事,比如我就用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2.3 其他的碎碎念2.3.1 关于研友我认为找研友还是有诸多好处的,例如在收集信息方面可以不用单打独斗,跟研友交流也可以缓解焦虑情绪。不过我认为跟节奏不同的研友一起学习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我一开始尝试跟同学一起行动,却发现我的同学们每天一从图书馆回寝室就想先去逛个商场,吃了饭就想去拿快递,拿了快递又不想去图书馆了,于是开始单独行动。对我最有帮助的研友其实是初心通用课打卡小组里的小伙伴们,初心通用课的答疑群里也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如果不想跟线下的研友相互迁就,找云研友也未尝不可。2.3.2 关于时间安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安排。备考时我在网上看到一些法学生和医学生可以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学十几个小时,有了危机感。于是有一天也早早地起了床,学了十几个小时,然而到了第二天就发现自己一点也学不进去了。在那之后我渐渐地认清了自己晚上至少要睡七个小时,中午午休半个小时才能正常运转的事实。因为我一开始学习就是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每天都坚持会很容易吃不消,所以每周会留出两天左右的时间给自己放松。在这段时间里我会把任务定得轻松些,用剩余的时间来补觉和玩。我每周的学习时间一般保持在五十个小时左右,每天的学习时间很少超过十个小时,因为我发现学习时间一旦超过十个小时就很容易有强烈的疲劳感。比起猛学一阵后瘫几天,还不如细水长流。有时心态崩溃很可能是因为没休息好,适当地休息还可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生病。在校生还需要分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其他的事情,备考安排被打乱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时一颗平和的心就非常重要。有时间为无法挽回的事情绝望,不如想想今后该怎么办。我的原则是即便未能完成当天任务也不打乱自己的作息时间,该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觉,为持久战保存体力。2.3.3 关于正式考试我考试时的状态不是很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订的旅馆半夜太吵了,两天都没睡好。所以强烈建议在考场附近订旅馆的同学们带一副耳塞。虽然现场确认时可以提前踩点,但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在考场上遇到出乎意料的题目要镇定,不要想着自己不会的别人一定会,而是应该专注于怎么用自己会的东西解决眼前的问题。如果觉得拿到手上的题目实在很奇怪,那就先检查一下专业有没有报错和报考的学校有没有把卷子寄错,以防万一。考翻译硕士日语时我就是这么做的,虽然什么问题都没发现,最后还是硬着头皮把卷子做完了。复试3.1 录取比例上外的翻硕复试为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为200%(也就是理论上刷一半的意思),但也可能会看心情扩招。今年一共有12名考生进入复试,9名拟录取。去年共有10名考生进入复试,5名拟录取。前年共6人进入复试,全录了。大家可以理解为这个专业一般招五六个统考生。不过因为今年扩招了,也不知道明年会怎样。总之初试的时候尽己所能地考好一点吧。3.2 总分计算方式复试总分300分,其中笔试100分,面试200分,复试总成绩低于180分者不予录取。总分计算方式如下:可见复试的权重还是蛮大的,就算初试考得好也不能掉以轻心。听力和口语是短板的同学可以在准备初试时就开始练习复试项目。初试结束后就算觉得自己考得很差也不能自暴自弃(我就自暴自弃了),而是应该尽快开始准备复试,万一进了呢?成绩一出时间就过得很快了。3.3 考试内容因为今年的情况非常特殊,也许以后不会有了(也希望不要有),所以关于考试形式我就不再赘述了。因为考前特意强调了禁止考生泄露具体考试内容,所以我只能模糊地透露一下。首先招牌的三分钟无笔记复述(日译汉&汉译日)没有变,而笔试改成面试后自然是考视译,就是多了一个每项必须三分钟内翻完的规定(因为看不到时间,所以我可慌了,大概一两分钟就说完了)。因为线上复试有规定的时间,所以如果前面的项目做完后还有时间就会开始自由问答,线下的话应该是没有的。3.4 备考建议准备的时候非常建议大家关注新闻,因为复述的两个话题都是近期热点。顺便可以关注一下澎湃新闻的微博,或者下载APP。澎湃新闻是一个上海的新闻平台,去年笔试的汉译日用的就是澎湃的文章,今年复述的内容更是加工自澎湃新闻近期微博内容。看新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每条新闻的关键词怎么翻译。虽然复试的时候老师看的是每位考生学习口译的潜力,遇到不会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但如果本来就知道也未尝不是加分点,还可以让自己在考试的时候更镇定。在复述的练习上我想给大家提个醒。那就是不要忽略记忆力的练习。日译汉的材料不难,是老师念的,语速不快,也没什么生词,但一个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听的时候都懂,说的时候就不记得自己刚才听了啥(说的就是我)。所以我觉得大家练这个项目时可以练练同语复述,材料可以选择NHK、三口实务和宋协毅等。一开始可以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复述,然后再慢慢地扩大复述的单位。复述的关键在于记忆句子中的信息点和逻辑关系,再用自己的话把这些内容串起来。练日语的同语复述时还可以顺便练练听力和口语。此外,想把三分钟的内容一点不差地记下来对于没经过专业训练的大部分考生来说也不现实。在练习中还需要培养取舍信息的能力,分辨出哪些信息一定要记下来,哪些信息漏掉也没关系。老师选取的材料是有逻辑的,复述的时候要注意还原这种逻辑关系,然后再在这个框架上加细节。一颗挺拔的大树枝叶少点也好看,但如果只有一堆残枝和落叶,那就连棵树都不是。练习三分钟无笔记复述的材料可能比较难找。我想到的一个比较厉害的操作就是找大概可以念三分钟的中日文文章(日文八百多字,中文七百多字),让百度翻译用中速念了以后录下来。不过因为录音的时候会对材料留下印象,所以让别人录好了给自己更好。日译汉的材料我找的是“日语听译学习”公众号天声人语专栏里的背景资料。汉译日的材料用的是“人民网日文版”公众号里“中日双语”栏目的文章,练完后还可以对照译文记忆生词、学习表达。练习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录音,找出有什么不足。同一篇材料也可以隔一段时间反复练习,体会整理材料框架的感觉,在反复使用中消化新学的表达。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跟读(注意不是影子跟读,而是听一段停下来再读)的方式改善自己的语音面貌,用日漫和日剧等做泛听来记单词和保持语感。热词也可以记记。最后比较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考试时的仪态。因为是隔着屏幕面试,没有面对面的真实感,再加上我又紧张,听音频的时候是低着头的,说的时候头也不抬就开始说了。面试结束后后悔得要死,老师在见面会上也说了一句“有的同学闷着头就翻”(膝盖剧痛)。我想面试的时候最好还是挺直腰板,目视前方,看起来要自信。比较怕生的同学甚至可以找同学多模拟几次。正式考试时承受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不用足够的练习量来支撑自己的话,表现得不如平时也是自然。三、写在最后决定考研时和备考途中确实有过十分波折的心路历程,但时间久了就记不清了。不过我本来就不擅长抒情,那就用一段我喜欢的话作结吧。“这就跟建造车站一样啊。只要那东西具有重大的意义和目的,就绝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过失便全面崩盘、化为乌有。哪怕不够完美,也总得先把车站造出来,是不是?没有车站,电车就没办法停车,也就没办法迎接心爱的人。如果发现有缺陷,以后再根据需要动手修理不就行了嘛。首先把车站造好。一个为她建造的特别的车站。一个哪怕无事可做,电车也情不自禁想停靠下来的车站。在心里勾勒出这样的车站,再赋予具体的色彩和形状,然后把你的名字用钉子刻在地基上,在里面注入生命。你具备这样的能力。你不是一个人就能横渡黑夜中冰冷的大海吗。”——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愿我们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谜孔雀

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启动 立足上海放眼全球

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在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启动。 张哲伦 摄中新网上海10月14日电 (王子涛)全球媒体国际舆情分析、全球新闻传播领域研究、外文局中国报道多语报道合作……10月14日,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在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启动,开启区、校联合打造区级融媒体中心外宣平台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新征程,共同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共同推进区级融媒体中心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市松江区联手打造,基地目前下设1个众创空间及8个特色实验室,包括:上外多语种国际舆情实验室、国家话语与对外传播实验室、松江-G60双创孵化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创新上海与产业实验室、跨国企业传播实验室、未来全球媒体与教育实验室、全球影视传播实验室。项目专业化、培养职业化、视野全球化是实训基地的三大特征。项目专业化即基地所有实训项目不仅有应用价值,还有社会价值,能解决中国在全球传播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训练,以实训产品对接社会需求方。培养职业化即基地运作的项目团队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包括实务性管理、全媒体技能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平台打造等,全面提升进驻学生团队的职业素养。视野全球化即立足松江,充分利用上外“多语种+”的优势,聘请国际化师资团队,深化区域国别全球传播、国际舆情教学和科研,对接国际企业和国际媒体,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全球传播实战能力。在实训基地,不仅可以生产国际新闻报道、国际时事评论、外宣媒体阅评、国际舆情研判、外语媒体时评等新闻产品,还可以产出高质量学术论文、专题报告、教材和专著等内容产品,对接全球媒体、政府、企业、学术平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及创新育人全面结合的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实训基地已经和多家主流媒体搭建了战略合作框架,还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市委外宣办、市教委、市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跨国企业开展合作,开展国别外宣研究、媒体内容生产、智库成果开发、国内外活动和海外论坛等一系列合作项目。(完)

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启动 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

央广网上海10月14日消息(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李于伯)全球媒体国际舆情分析、全球新闻传播领域研究、外文局中国报道多语报道合作……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今天在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启动,开启区、校联合打造区级融媒体中心外宣平台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的新征程,共同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共同推进区级融媒体中心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上外-松江全球传播实训基地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松江区联手打造,基地目前下设1个众创空间及8个特色实验室,包括:上外多语种国际舆情实验室、国家话语与对外传播实验室、松江-G60双创孵化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创新上海与产业实验室、跨国企业传播实验室、未来全球媒体与教育实验室、全球影视传播实验室。项目专业化、培养职业化、视野全球化是实训基地的三大特征。项目专业化即基地所有实训项目不仅有应用价值,还有社会价值,能解决我国在全球传播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训练,以实训产品对接社会需求方。培养职业化即基地运作的项目团队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包括实务性管理、全媒体技能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平台打造等,全面提升进驻学生团队的职业素养。视野全球化即立足松江,充分利用上外“多语种+”的优势,聘请国际化师资团队,深化区域国别全球传播、国际舆情教学和科研,对接国际企业和国际媒体,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全球传播实战能力。在实训基地,不仅可以生产国际新闻报道、国际时事评论、外宣媒体阅评、国际舆情研判、外语媒体时评等新闻产品,还可以产出高质量学术论文、专题报告、教材和专著等内容产品,对接全球媒体、政府、企业、学术平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及创新育人全面结合的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实训基地已经和新华社、中国日报社、外文局、CGTN、解放日报社、第一财经、东方网、东方广播中心、上海日报社、第六声和中国报道网等主流媒体搭建了战略合作框架,还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市委外宣办、市教委、市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以及长三角地区的跨国企业开展合作,开展国别外宣研究、媒体内容生产、智库成果开发、国内外活动和海外论坛等一系列合作项目。

子也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推免研究生笔试考题回忆版

辛苦码字整理!收藏点赞,会有好运气噢!不要默默收藏不点赞噢!想要了解更多我的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Omigado知乎号:沉迷橘子无法自拔后续会发布我与创业小伙伴的:语言学学习经历,商科学习经历,应聘经历,分享对外汉语教案,保研笔试面试经历,出国当英语教师志愿者经历,考教资经历,考驾照经历等等!欢迎你来!九推的时候去了上外考试,现在送上回忆版给有想法去上外的小伙伴啊?我的笔试和面试都过线了!但是!此次去考应用语言学的同学,上外一个都没有收,所以也算是造福了考研的小伙伴吧!上海外滩那么正式开始啦!一、名词解释普通语言学语法化语法组合规则洋泾浜音位语素言内行为语法范畴社会方言二、判断题三、填空小学:语流音变四个主要:语境:索绪尔语言符号两个性质:四、两道分析文字是语言的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原因是什么?结合汉字特点谈谈对汉字规范化的理解。英语词语多,汉语汉字少,有人觉得汉语匮乏,你怎么看?五、三道大题死的山羊/绵羊山羊/绵羊死的分析句法上的不同差异分析差异选择31述补还是22述宾?站在门口等等2005-2009年时隔三年还是时隔四年,理由?

微明

全国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2019年学术年会在上外召开

2019年12月29日-30日,全国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2019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召开。据悉,这是教育部自2011年启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来自全国158所高校400多家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会。29日上午举行了学术年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主持。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港澳台办主任刘锦出席年会并讲话。刘锦司长指出,自2012年起,教育部在全国高校设立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目前已基本覆盖联合国各正式成员国。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备案中心在扩大建设规模、丰富成果产出、拓展交流平台和完善运作机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转型重塑缓慢等问题。刘锦司长强调,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将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新的增长点,这不仅是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五大职能的需要,也是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提升自身建设、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加强互学互鉴沟通交流的需要。刘锦司长希望,各高校第一要有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与现实需求对接,更精准地与发展期待对接,持续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服务政策制定,推动理论创新,不断提高咨政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第二要更注重研究梯队的培养力度,探索建立一套适合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密切度、健全用好“旋转门”机制。第三要更加突出特色发展理念,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树立起优势互补发展的意识。各研究团队要紧紧抓住所在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团队研究特长,鼓励研究人员创新创造,积极打造核心产品和团队品牌,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第四要建设更加广泛的共建共享平台,国内高校之间、国内高校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之间都要加强务实合作,研究者应当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开放包容自信的态度,共同搭建造福世界的研究成果共享平台。刘锦司长充分肯定了本次年会在回顾已有成果和展望未来规划方面的重要意义,感谢上海外国语大学为年会提供的宝贵交流平台。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上外以“诠释世界,成就未来”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学科优势,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发展,促进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协同,助力构建中国的国别和区域全球知识体系、提升中国的对外话语能力,培养扎根中华大地、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服务治国理政,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姜锋书记介绍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服务国家大局、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创新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学术年会,通过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协同,上海外国语大学能够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治国理政、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开幕式主旨发言环节,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总结分析了美国、欧洲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学术界在国别和区域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各自特点,结合自身研究经历,阐述了新时代国别和区域研究的使命与挑战,并为国别和区域研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国际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洁勉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在当前新一轮咨政服务的热潮中,国别和区域研究增加了实践努力和实践自觉,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中国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在发展进程中,正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理性认识和理论自觉,探索和把握咨政服务规律,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了更大的贡献。杨洁勉教授强调,在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咨政服务方面,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是关键,要夯实人才基础和积累专业知识、培养领军人才和促进裂变聚变、加强战略思维和完善顶层设计、抓住实践机遇和增强虚拟参与。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在回顾了西北大学历史并交流了西北大学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以西北大学在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咨政服务、人才培养及合作平台建设领域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为例,解读了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及推进全方位改革开放进程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29日下午,参会学者分别在以“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咨政服务”“国别和区域研究学科建设探讨” “国别和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交流”“国别和区域研究特色人才培养探索”为主题的四个分论坛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作为学术年会的一部分,12月30日上午举行的大使论坛将邀请中国前驻古巴、智利、厄瓜多尔大使刘玉琴,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前驻捷克、罗马尼亚大使霍玉珍,前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围绕地区热点问题与国别和区域研究展开讨论。(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来源:中国日报网

生于陵屯

译童书 通世界:上外师生领衔外译多语种抗疫童书

“妈妈,为什么要戴口罩?我可以出去和病毒玩吗?”随着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如何向单纯的孩子们解释这场“抗疫大战”,开始成为各国父母的共同顾虑。4月初,一个名为“生命树童书网”的多语种童书网站正式上线,《写给孩子的病毒简史》《不一样的春节》《打怪兽的10个方法》等一批中国原创抗疫童书,被译为十种以上的语言,免费分享给世界各地的小读者。上线仅几日,已有来自全球53个国家的近20000人次浏览过这些绘本,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迅速获得点赞和关注。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获得者罗杰·米罗为此公益项目设计海报这一免费童书网站源自于全球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友张明舟发起的”全球抗疫童书互译共读项目“,从倡议发出到网站上线,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50余家出版社和作者绘者捐赠版权,各界名家提供积极协助,专家遴选组、翻译组、法务组、技术保障组、媒体宣传组、版式设计组迅速组建并随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无数人的善意和付出才让这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公益项目“神速”落地。而在这支合作团队中,人数最最“庞大”且引人注目的,是覆盖英、日、俄、意、西、阿、韩、法、德、泰、葡、波斯等十几种语言的志愿译者团队,而其中至少八成来自同一所高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全靠爱心撑着” 至少八成翻译骨干来自上外“了不起!”对于此次公益活动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师生的表现,活动发起人张明舟表示,以高翻学院为主的上外志愿译者团队充分展现出了爱心和大局观——“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起码要给上外打110分。”“此次公益项目时间紧张,上外高翻学院作为中坚力量,又要跨语言、跨机构、跨专业,既要翻译又要协同,琐碎复杂,难度系数很大。而我所看到的高翻学院志愿者态度端正,专业敬业,勤恳踏实,完美地按时完成了任务,可以说立了大功!”而领衔此次公益项目的翻译专家协调组的,正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上海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吴刚教授。作为《霍比特人》《野性的呼唤》等不少知名童书中文版的翻译者,吴刚老师本人具备着丰富的童书翻译经验,“我很喜欢童书翻译,所以这件事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桩任务,我在这整件事上是可以说是相当投入的。”而志愿译者团队的主力则是以上外高翻学院师生为核心的200多名上海外国语大学师生。其中,16名来自东方语学院,12名来自西方语系,其余约180名来自高翻学院,共计翻译绘本81本次。“疫情当前,命运与共。这次高翻学院的英、法、德、俄、日、韩、阿、西语师生全都上阵了——这在我们学院还是第一次,大家都是一腔热血,以专业之所长,为世界各地的抗疫之役尽自己一份力。”高翻学院一直以“培养高级翻译人才”为目标,聘请国际组织专家长期参与翻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国际组织需求设计教学方案,近年来开发设计了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等打破传统口笔译范畴的新课程,对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让吴刚老师感到格外自豪的,正是高翻师生在实战锤炼中获得的丰富积累。他表示,“上外高翻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翻译理念、翻译团队合作模式、质量监控流程以及各种翻译技术的运用。这次项目,也算是学院综合实力的一次大展示吧。”“我们高翻学院这边程喆老师组建西班牙语队伍、李苑菲老师领衔法语组、王倩老师领衔日语组、李磊荣老师领衔俄语组、张秀丽老师领衔阿语组、昔秀颖老师领衔韩语组、孙瑜老师领衔德语组,此外东方语学院还推荐了泰语宋帆老师和波斯语的研究生,西方语系王建全老师领衔意大利语组……”说起上外志愿译者团队的积极配合,搭建起整个团队框架的吴刚老师对所有参与师生充满感激,“不少译者每晚都要挑灯夜战,熬到后半夜是常事。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有报酬都未必能撑下来,大家全靠一股爱心撑着,最后居然做成了!”“翻译是和世界沟通” 让情感通过语言共鸣“翻译绝不是闭门造车,也绝非纸上谈兵,翻译是和人交流,和世界沟通。”发出这声感叹的,是上外高翻学院二年级英语笔译专业学生余奕玲,作为本次上外翻译团队“项目经理”,她的身份十分特别——需要作为“大管家”,协调管理全部十几个语种翻译的统筹协调工作,初译、术语管理、审校、清稿、通读检查格式等明细......这份工作基本上需要她全天候待命,解决各组遇到的问题,压力和责任不小。第一天接到任务时彻夜难眠的忐忑和热血、期间陪母亲去医院挂点滴却时刻担心着联络工作的焦急和不安......这些复杂而难以复制的感受,串联起她对这个项目的特殊感情。“我觉得很有意义。作为一个英语笔译专业的学生,能够参与多语种翻译项目的协调,我的视角变得很微妙很独特,以往都把目光和经验局限在了英语领域内,而这次接触到了这么多语种,我对“翻译”二字的体悟更丰富更深刻了,感恩此时此刻,我在这里,与大家一起。”绘本《等爸爸回家》日文版 绘本《不一样的春节》英文版“我一直都相信童书其实是一种可以写出神奇力量的文学。童书故事里,哪怕只是一只小猪的好运或是努力克服困难的毅力,都会给小朋友带来仿佛能塞满一整个世界的开心、满足和力量。”西班牙语翻译组组长、高翻学院2018级多语种口译班的张嫣然表示,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有幸能用自己所学、尽自己所能为抗疫贡献力量非常开心。“和大家同心协力这一个月,给我留下了满满的温暖和感动。我也希望我们大家在这本次活动中所付出的星星点点的力量,能真的对大小朋友们认识和防控疫情都有所帮助。”翻译抗疫童书,也确实让不少参与的志愿者收获意外的感动。日语组是最早完成所有译本的小组之一,高翻学院日语口译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钱铖和全班同学一起,参与了翻译、审校、排版审校等多个流程。钱铖提到让她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叫做《九千毫米的旅行》的书:“两个孩子在家百无聊赖,可能是发挥想象,也可能是真的出现了魔法,他们小小的家突然变成了广阔天地。我当时觉得创作者的这个构思就特别有童趣。我想为什么他们父母不在家呢,一开始觉得是不是双职工医务人员,看到后来才知道父母都生病了。作者的构思很巧妙,特别打动我的是他们在沙发下面发现了一个发卡,孩子们说这是妈妈的味道。这个心理特别真实,很触动我。”“他们已经和妈妈分开十天了,这个味儿对他们来说很重要。他们闻了又闻,很怕自己遗忘掉。”钱铖说自己小时候在父母出差长期离家的时候,曾有过一模一样的心理,自己会把父亲常用的小东西拿袋子套着,会闻味道,生怕味道散了。想到在这次疫情中,可能还会有很多小朋友不得不与父母暂时分开。钱铖说,“如果他们也读到这个情节,我想或许也会有共鸣。”“活儿得地道” 高翻屡获联合国点赞在上外高翻学院,师生间流传着一句话说,从事翻译工作“活儿得地道”,可见对译者职业能力和职业操守的看重。而高翻也确实获得了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不少国际组织的认可。2003年,高翻学院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签订了合作备忘录,2008年,上外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一家与联合国签订全面合作备忘录的高校,在此框架下,高翻学院与诸多国际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2020年,上外高翻与联合国全球传播部合作进入了第七个年头,联合国日常网页的中文翻译、纪事翻译、《联合国在行动》系列视频文本翻译等一直由高翻英语笔译师生组成的DGC团队完成,双方更成功合作翻译《联合国概况》第41、42版,广获赞誉。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媒体司司长姜华曾代表联合国赞赏高翻学院“has never missed a deadline”。项目后期,随着上外其他院系师生、大连外国语大学师生、“中伊防疫互助小组”志愿者团队以及《哈利·波特》译者著名翻译家马爱农老师等译者倾情加盟,为提高大家工作效率,高翻学院毫无保留地把通过经验总结的工作流程分享给其他译者,大家得以十分高效地组建起各语种翻译团队。目前随着网站上线,各语种已陆续交付定稿,一些书籍目前处于审校阶段,会持续补充到网站上。(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来源:中国日报网

别惹我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疑似“泄题”,出题方上外这样回应

2018年4月22日讯,昨天上午8时30分,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开考。考试结束后,有微博称考试开始前题目和答案就已流出。安旭东/北晚新视觉供图对此,考试出题方上海外国语大学回应称,校方已将掌握的信息及时通报给考试组织方“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测试办公室”。据悉,考办已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根据考生举报的信息,微博用户“新汇教育e”、 “专八包过找新汇”以及QQ号(17293460)等涉嫌泄题。“专八包过找新汇”在一条微博中,贴出了疑似本次专四考试的听写题目、听力题目、选词填空答案和作文题目。截图显示,这条微博是在开考前一个多小时之前发出来的。“新汇教育e”则把疑似考卷照片发到微博上,称“放出来验证”。考试结束后,考生发现考试疑似遭遇泄题,便纷纷截图向出题方上海外国语大学举报。目前,“新汇教育e”、“专八包过找新汇”的微博账号已不存在。记者发现,专四考试发生泄题已不是第一次。在2016年的专四考试中,也发生了考试之前题目便流到网上的事件。昨天,记者正在清华大学采访,便听到了学生们对泄题事件的议论。据了解,专四考试的每名考生只有两次参考机会,如果第一次没有考过,即使补考通过,发放的证件也会有所不同。故考生们对这一考试都极为重视。发现泄题之后,不少考生非常失望,纷纷在出题方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官微上留言,要求讨个公道。昨天下午3时50分许,上海外国语大学在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已将掌握的信息及时通报给了考试组织方,并公布了举报电话。当天,作为考试组织方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测试办公室也发布声明,表示已在第一时间和公安机关沟通,请其查处网传信息的真实性并搜集相关证据。该考办称,考试试卷参照国家机密级保密文件实施管理,考试各环节都由相关保密监管机构严密监督和监控。“若一经查实考点院校在实施考试中有违规行为将被立即终止其考点资格,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来源:北京晚报 王琪鹏编辑:T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