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这几所虽然不是985、211,但学科优势突出,均成功挤进双一流崔寔

上海这几所虽然不是985、211,但学科优势突出,均成功挤进双一流

相信考生朋友们在高考后报考院校的时候,往往都希望可以报考顶着985和211的光环的名牌院校,因为这些院校不论在师资方面还是在学科方面的发展都是比较好的,经常居于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但是现在许多院校,虽然没有这些名校光环,但是在去年的时候依旧入选了一流学科建设院校。这些院校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上海的几所非985、211院校。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水产(含水产养殖、海洋渔业、水产食品、渔业经济4个领域)。上海大学的前身是由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1912年向清政府申请创办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1937年,因八一三淞沪抗战,校舍毁于战火,在经历了一番辗转之后,学校最终在上海复校。1952年升格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2008年更为现在的名字。学校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设14个学院(部),拥有教学科研人员8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9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学校有教职员工近1300人,拥有3名两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69名上海市名中医,700多名高级专家和教授,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学科全部进入最高等级的A+档,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学科的高校。上海体育学院"双一流"建设学科:体育学。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校之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校拥有一批著名学者和著名教练、裁判,包括美国国家体育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国际体育组织高级官员、国家运动队资深教练以及国际体育组织裁判员培训高级讲师等。学校运动健康科学教师团队于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上海音乐学院"双一流"建设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由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办,是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据2012年教育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第二,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音乐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办学九十年来,逐步形成了以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理论研究为核心,以音乐表演艺术学科为主体,以应用音乐为延伸的音乐艺术学科综合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音乐艺术人才,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学校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三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的专业音乐院校。虽然没有名校光环,但是位列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也是实力的体现,小伙伴们你们觉得呢?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一院蒋树龙博士上榜

济宁日前公布“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单,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部副主任蒋树龙博士榜上有名。蒋树龙是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部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7月从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后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参加工作11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药防治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蒋树龙根据济宁市肿瘤治疗现状,结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自身特点,组建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肿瘤门诊,主要通过利用中医药克服肿瘤耐药性、提高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疗效,并减轻副作用,开展了有疗效优势的中医药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新技术和特色医疗,取得了较理想效果,患者认可度高;由于中医药治疗费用较低,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责,社会效益显著。他注重从“痰湿”论治肿瘤,通过应用“扶正化痰”“化痰祛瘀”等治疗法则,获得了良好临床疗效。自工作以来先后治疗各种肿瘤患者共计2万余人次。科研方面,蒋树龙注重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有效衔接,深入挖掘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相关机制。通过与中国药科大学合作,成功设计和制备了去甲斑蝥素纳米胶束,根据纳米给药系统载药粒子能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到达肿瘤组织,实现药物的肿瘤靶向聚积,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抗肿瘤活性,并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得到了初步验证,为进一步临床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2015年,蒋树龙获得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全国获选100名,其中中医专业仅1人),赴美国MOFFITT癌症中心研修2年。期间,主要研究Cdh1与SRC的相互作用在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应用基因克隆、基因突变、CRISPR等先进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揭示SRC多个DBOX区与Cdh1的作用位点,以及二者的相互调控对于乳腺癌进展的影响,为进一步靶向干预CDH1与SRC治疗乳腺癌奠定了基础。蒋树龙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厅局级以上课题1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1项、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课题分别获得山东省保健科技协会二等奖、济宁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先后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3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SCI收录10篇,参编论著4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近年来,先后获得济宁市青年五四奖章、济宁市优秀保健专家、济宁医学院科技先进工作者、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保健专家、青年英才等荣誉称号。“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是济宁市人民政府设立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项荣誉,选拔对象是长期在济宁市各行业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此前共评选7批次、343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胡安国 周静

非常罪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设“屠呦呦班”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徐晴)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为探索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医药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试点专项”,开设九年联合培养、本博连读中医学“屠呦呦班”,今年计划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浙江5个省份各招收3名学生。今天,中国中医科学院表示,以“宽知识、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中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双方探索“双一流”院校和科研“国家队”强强联合本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利用双方的优质课程资源、实训实践基地、知名科学家团队、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平台等优势,培养具备“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暨“青蒿素精神”的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根据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特点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中医学“屠呦呦班”采取9年本博连读培养,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育层次内容融为一体,加强培养方案的整体化系统化设计,即强调一体化设计,又突出分阶段评估,实现“医教研协同、医工理文融合、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同步”的人才培养新途径。据介绍,本科阶段由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主要负责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在培养中,对接中医药现代化要求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目标,整合优化传统课程、建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探索实践“一人一策”学习模式改革,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多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发展路径,为后期科学研究的深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双方培养单位组建联合学院,开展全程导师制度、导师团队制度建设,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优势有机结合,实现“早跟师、早临床、早科研”,师承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生阶段进入中国中医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本阶段培养中,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通过双方紧密型的联合培养,加强前后期的有机衔接,形成管理合力,共同构筑中医传承和科研创新的教学合作平台,实现以经典传承、学术创新为导向的经典学习再提升,实现以研究成果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能力再提升。科研教育阶段(6-7年级),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生在国内顶级研究平台或国外前沿实验室进行严格的相关领域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培养阶段(8-9年级),选配国内顶级专家和研究平台为导师和培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后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博士学位证。双方将组建联合教学团队,共同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2020年计划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浙江5个省市各招收3名学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中国中医科学院表示,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携手并进,协同育人,致力打造科学研究能力和中医传承水平皆强的拔尖人才群体,力争为未来中医大师和科学家提供可孵化的“种子”。据悉,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屠呦呦是该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完)

逼婚记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何金森医学博士团队合作签约

为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和服务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中医特色,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科疾病的典范和标杆,并提升团队临床科研水平,2月2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何金森教授医学博士团队合作签约。由何金森教授领衔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专家医疗团队,医院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朱敏、院长项耀钧、副院长周克祥等院领导出席签约仪式。副院长潘耀良主持签约仪式。▲ 何金森教授医学博士团队合影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专家医疗团队由老中青医学专家组建而成,其中包括:何金森教授医学博士、李艺副教授医学博士、夏勇副教授医学博士、舒适副教授医学博士、徐鹏恒医学博士、刘锦菁医学硕士、丁佳燕医学硕士、沈琴峰医学硕士,林洁雯医学硕士等。该医疗团队是一支以传统中医诊疗方法(针灸、推拿、中药三者结合)为基础,广泛涉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四者联动),承担科学管控、调理诊治、维护人体生命全过程的资深专家团队。▲ 医院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朱敏致辞首先,医院党支部书记兼总经理朱敏代表医院,向何金森教授医学博士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朱敏书记表示,脑科疾病的患者对中医药治疗方法有着迫切的需求。与何教授团队的合作,将优质中医资源引入脑科医院,可以让中医这块民族瑰宝为更多饱受疾病困扰的病人带来生命的希望和曙光。朱敏书记强调,医院坚持以“专家建院、技术立院、创新兴院”为发展方针,以“258”学科建设计划(打造2个优势专科、建成5个特色专业科室、建设8个重点病种)为发展方向,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中医必将成为医院学科建设的亮点,在脑科疾病治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项耀钧院长介绍医院情况项耀钧院长向专家团队介绍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基本情况、学科人才、高精尖设施设备。他表示,医院技术特点鲜明,功能神经科、脑肿瘤外科、脑血管病科等优势明显;被国家卫健委脑防委授予“示范防治卒中中心”称号;神经重症治疗是一大特色,围绕脑复苏、脑促醒,通过康复、中医、高压氧等多样化的技术手段开展系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项院长看来,此次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何金森教授医学博士团队的合作,是打开了一扇“宽阔明亮的大门”。今后,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医院、中医临床教学基地等方面,有着宽广的拓展空间。▲ 何金森教授展望双方合作随后,何金森教授介绍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专家医疗团队的情况。首批专家团队成员都具有高学历和一线临床经验,专业涵盖了针灸、中药、推拿这三大中医基础专业。团队特色鲜明,形成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及临床相关技术手段为核心,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海派中医理念,中西医结合,融合现代医学、康复医学、自然疗法为指导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医药整合医学”的专项医疗文化体系。尤其适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功能系统病变的治疗与康复。何金森教授对双方合作前景抱有极大的信心。他表示,牵手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是开启共赢之路。在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和服务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下,发挥中医特色,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科疾病的典范和标杆;而医院也为专家团队提供了具有优势的学科建设平台,有助于提升团队临床科研水平。展望未来,何教授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参与到合作项目中,大展宏图,造福于民。▲ 签约合作,中西医结合在热烈的掌声中,何金森教授和项耀钧院长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3月1日起,上海中医药大学何金森教授医学博士团队将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正式开诊。此次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中医科学科建设品质,进一步提升医院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百姓对优质中医中药促健康的需求,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计划。▲ 院领导与专家团队合影

恐惧岛

经常生闷气,容易伤肝!医生提醒:身体有这几个症状,可能是肝癌

今天是廖琳的35岁生日,但她并不开心,甚至可以说,她全家都不开心。因为她刚查出肝癌晚期。廖琳没有家族史,为什么会得肝癌呢?“跟她的性格有关!”医生说。原来,廖琳的工作和家庭关系都不太好。廖琳很内向,为人勤恳,任劳任怨,在公司呆了8年,一直是个小员工,工资也少得可怜,虽然她觉得很不公平,但也闷声不敢说,只会跟自己生气。除了工作,廖琳的生活也不如意。跟老公结婚5年,有一个3岁的孩子,老公是典型的直男癌,下班回家都是当“甩手掌柜”,就连孩子也从来不管。为此,廖琳时不时就跟老公怄气,一怄气就十天半个月零交流。廖琳说:“好几次半夜都哭醒。”半年前,她突然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跟老公说了后,老公看都没看一眼,就只说了句“你去看医生吧!”廖琳心寒了,也没心思去医院。没想到,这次来到医院,居然查出了癌症,而且还是晚期。听到这个消息,廖琳后悔不已,不该跟自己较劲,不该总生闷气,但错已筑成,她现在能做的,就只有听从医嘱治疗。“爱生气的人更容易得癌”——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但相信的人却没几个,甚至没几个人能说出道理来。往远了说,中医认为,“肝性柔和,主疏泄,又主升发之气”,还说到“怒伤肝”,简单来说就是情志不畅最容易伤及肝脏,像廖琳的情况,就是因为情绪无处发泄,经常生闷气,导致肝脏受损,才有了肝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医师袁凤兰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病人名叫桑硕(化名),是一个50岁的企业会计,跟廖琳一样,她也性格内向,朋友少,爱钻牛角尖。一次,因为女儿要8年本硕博连读,由于爱人已经下岗,家庭的经济压力全部到了她身上,为此每夜失眠,不思饮食,三年后,查出了乳腺癌。不良情绪真的跟癌症有关吗?很多人抛出了疑问,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他说:“不良性格和情绪是癌症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前,我国曾做过一个食道癌调查,结果发现,得食道癌的病人大多有性格缺陷,主要表现为个性急躁、易怒,而这一点,在现在的临床数据中也能得到证实。有国外专家将人类的性格分成了ABC三种类型,其中最容易得癌的人,是C型性格(又称癌症性格),这类人的主要特点就是“容易生气,回避冲突,不善于宣泄和发泄情绪,屈从让步,控制负面情绪,追求完美”。长期压抑的情绪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器官功能活动失调,久而久之,功能代谢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得癌的可能性较大。何裕民介绍说,在我国,乳腺癌和胃癌的患者中,很多都是这种性格,性格内向、爱生闷气、自我压抑。目前中国临床上确诊后有机会做手术的病人比例不到20%,这说明,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肝癌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在所有脏腑里,肝脏的代偿功能是最强的,一个正常人的肝脏,即使70%的肝细胞被破坏,肝脏功能仍然不会受影响,也就是说,不会有肝脏损害的症状表现出来。不过,经临床发现,肝癌患者在确诊前一般会出现“一黄一红”的表现,如若发现这两个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一黄:指的是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是一种胆囊疾病,但它跟肝的关系也不一般。肝癌引起黄疸的原因有两点,一是癌细胞跟正常的肝细胞混杂,造成胆红素产生和排泄障碍,引发黄疸。另一方面,肝脏肿瘤比较大,压迫胆管,造成胆汁排泄异常。一红:就是俗称的蜘蛛痣。临床上有个专业名称叫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形似蜘蛛,痣体旁会有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临床数据显示,约有54%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身上有蜘蛛痣,而肝炎和肝硬化,是肝癌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关键组成。另外,肝癌还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如腹痛、肝痛、体重降低、身体过度疲劳等,长期有这些表现,也要提防肝癌。第一个是乙肝。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霍枫教授霍枫指出,“我国约有80%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而来。”乙肝并不是肝癌的直接诱因,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会在体内复制活跃对肝脏造成损害,酿成慢性肝炎,长期慢性肝炎会形成肝硬化,最终发展成肝癌。不过,这一过程一般比较长,至少需要10年时间。第二个是胆道疾病。主要包括肝胆管结石以及肝吸虫病。霍枫教授介绍说,胆道疾病会某种程度上影响肝脏功能,有可能成为肝癌诱因。第三个指的是脂肪肝。2015年《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里显示,国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脂肪肝会构成肝癌四部曲(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就是说,严重脂肪肝一直不治疗,离肝癌就只有三步之远。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患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压力骤增,如果抗压能力差,稍有不顺就会引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长期以往,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还会增加癌症风险。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这样才有可能在肝癌大国里得以幸免。参考资料:[1]《世界每年新增肝癌患者70万,中国占一半!你“肝”净吗?》.健康时报.2017-06-27.[2]《这种肚子疼是肝癌》.大洋网-广州日报.2017-11-11.[3]《40岁之后,身体长出2种痣,“警告”你的肝要硬化了》. 环球网-健康之周.2017-10-08.[4]《真的有“癌症性格”吗?90%的疾病与情绪相关》.长沙晚报.2018年05月02日.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大踢爆

上海中医药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揭牌仪式暨文化艺术类客座教授、导师团专家顾问聘任仪式举行

10月13日,上海中医药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揭牌仪式暨文化艺术类客座教授、导师团专家顾问聘任仪式在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欢,校客座教授杨建荣、马晓晖、严荷芝、刘念劬,校文化艺术类导师团专家朱邦贤、刘旭光、徐平、鲍丽丽,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仪式。仪式由校团委书记、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吴平主持。仪式由一曲悠扬的笛子演奏《大鱼海棠》拉开序幕。校艺术教育中心教师朱娴静与校学生舞蹈团韩祎雯将传统笛子与现代舞蹈完美结合,共同为现场嘉宾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吴平介绍上海中医药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建设的基本情况。该中心下辖民乐、合唱、舞蹈、钢琴4个大学生艺术团和19个文化艺术类社团。吴平表示,中心将不断拓展整合艺术类教育资源,推进艺术类课程的高质量建设;积极保障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多元稳定发展,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徐建光和张欢共同为上海中医药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揭牌。人事处处长徐强介绍学校客座教授情况并宣读聘任决定。徐建光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杨建荣、刘念劬、马晓晖、严荷芝颁发聘书。马晓晖向上海中医药大学赠送由她监制的6把精品二胡。其后,马晓晖与武术队学生同台表演,带来二胡与武术的跨界对话。国乐二胡与太极的同台相映,让在场嘉宾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在文化艺术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育人实效,学校还成立了文化艺术类导师团,作为校级层面5个导师团之一。今年学校继续启动文化艺术类导师团新一轮专家顾问的聘任。仪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工部部长陶思亮介绍专家顾问情况并宣读聘任决定。朱惠蓉为朱邦贤、刘旭光、徐平、鲍丽丽颁发聘书。徐建光在讲话中指出,大学的文化建设关乎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药高等学府,更应注重学生精神领域的陶冶。他希望将艺术教育中心打造成聚“美”、育“美”和弘“美”的中心,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莘莘学子打开一扇艺术的大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通过艺术的滋养,身心俱茂,繁盛于未来。仪式结束后,刘旭光带领学生们参观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并从美学的角度阐释中医与艺术的关系。通过现场教学,学生们提升了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不断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建立了文化艺术类导师团,并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师资保障建设。艺术教育中心将在文化艺术类客座教授、导师团专家顾问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推进上海中医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高水平发展。【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野良犬

研究生论文学术不端检测之上海中医药大学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维护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严肃性,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我校学位授予工作有序开展,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对拟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文字重合率检测。相关事宜如下:一、检测对象所有拟申请学位者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包括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住院医师)、七年制学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二、检测办法1、为了加强研究生自查和自律责任,研究生院对“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只做1次(每位研究生只有一次查重机会),各位研究生及导师应做好前期的学术不端行为规避和自检工作,以期在研究生院检测时一次性通过。2、学校正式查重之前,可在学术圈查重官网将论文提前检测把关,查重率达标后再提交学校,以免延误答辩 。3、请各二级学院于本学期第8周前把本单位申请学位的已定稿的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电子版(word 或pdf 格式,去除附录包括综述和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等内容)送至研究生院202室(每一篇论文请归在一个word或PDF中,论文直接压缩不要含文件夹,压缩名为二级学院)。另附学术圈的自行检测报告。每篇学位论文电子版命名规则为“学号_作者_篇名_专业_导师”(例如"201551100002_李三_信息系统_计算机专业_张三.doc") 。请严格按照论文命名格式上传论文电子版,否则由此产生的后果责任自负。逾期不上交者视为放弃本次学位申请。4、学位论文检测结果5个工作日后由研究生院反馈至各二级学院辅导员。三、检测结果的处理1. 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总文字重合率”小于15%的学位论文,并且“讨论、结论、创新点”部分不存在明显“文字重合”情况,视为通过检测,可按正常程序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2. 研究生学位论文“总文字重合率”达到15%以上(含15%)至50%之间者(引用经典词句,公认的原理、方法和公式,通用问卷,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等内容除外),由研究生管理部门负责反馈导师和研究生,并提交分委员会对论文进行复核:上交报告单样本来自“学术圈查重官网”(1)经学位评定分会确认,重合部分文字及观点系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在6个月后重新申请检测,递交下一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2)经学位评定分会确认,重合部分文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对学位论文进行适当修改,并将修改情况以书面文字形式报送相应学位评定分会,经学位评定分会审查通过者方可提交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必要时可进行第二次检测。(3)对检测结果的处理有异议者,首先由相关学位分会进行再审核,如仍有异议者,由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最终审议。3.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检测结果“总文字重合率”在50%(含)以上者,必须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并在6个月后重新申请检测,递交下一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审议。--END--“声明:本文来源学术圈查重官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由笔者排版编辑。本次转载重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轻用其国

陇人骄子丨扎根甘肃为中医学研究发展无私奉献的张士卿

张士卿常说:“医乃仁术,中医为道,更当要大医精诚,心存仁义。”如今虽已年逾古稀他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出门诊5次查房1次年门诊量达15000余人次总是上班早下班迟常常因为诊治病患而忘记了吃饭他对待病人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均一视同仁、耐心诊治,对急重病人或远道而来的病人,更是给予特殊照顾,他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诊察疾病认真细致,解释病情耐心热忱。从医从教40余年,张士卿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精湛的专业技能,勤奋严谨的求学治学精神,学高身正的师德医德风范,诚朴豁达的为人处事心境和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赢得了患者的一致赞颂。离京返兰 义务为甘肃百姓治病心系群众健康张士卿,男,汉族,医学硕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甘肃中医学院院长,首批“全国名中医”,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顾问,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医儿科杂志》主编等职。1970年8月,风华正茂的张士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后放弃了能留在首都北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地来到祖国大西北,在甘肃省平凉地区静宁县参加了“甘肃省农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农宣队期间,他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中医专业技术和特长,不畏山路难走,不避天黑人稀,为当地群众义务治病,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与当地的老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时至今日,仍有不少静宁老乡来兰州看望他。1978年10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攻读医学硕士学位。在3年的学习期间,他受岳美中、万有生、方药中等诸师口授心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优秀成绩成为首届中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被选留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西苑医院儿科。期间,他一直侍诊于我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王伯岳研究员身边,全面继承了王伯岳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临证疗效可靠,深受病家信赖。然而,在北京工作3年后,他又一次毅然决然地返回大西北,来到建院时间不长的甘肃中医学院任教,只因他情牵甘肃医疗卫生事业,心系当地百姓健康。在甘肃工作的数十年里,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培养优秀医务人员,张士卿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统筹谋划、建言献策。他曾多次在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学会组织的有关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的会议上,提议要加强对基层中医实施适宜技术培训,以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并且率先垂范,每年至少5次深入基层进行巡讲巡诊。张士卿极力坚持 “中医药学独具特色,中医药教育必须独立发展”,在他担任院长期间,甘肃中医学院生源质量逐年提升、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师资力量日益雄厚,成为甘肃乃至西北颇有影响力的医学院校。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甘肃中医药事业和经济发展,他组织筹建了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一个敦煌中医药馆,推广敦煌医学,同时多次在相关会议上提出“应加强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岐黄文化的研究”。他认为甘肃应该凭借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观光旅游产业,积极开发中医文化养生保健产品。慈心仁术 为甘肃公共卫生事业身先士卒张士卿先后拜师全国名中医王伯岳、江育仁、于己百,全面继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他在临床上尤擅儿科,对小儿外感发热、呼吸、消化、精神、神经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独到的见解和确切的疗效。他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三因两辨一对症”的临证特色和“外感内伤,健脾为先,疑难杂症,运化在前”立方法则。张士卿善用和法、通法、运法、消法等法辨治儿科疑难杂症。他先后主持开发“开胃增食合剂”、“咳喘贴”等多种中药制剂,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深受患者欢迎。2004年,他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名中医”,2017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首批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张士卿还坚持参加各种义诊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公益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回报社会服务群众。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他不顾个人安危,踊跃奔赴第一线,深入到病房查看患者,为甘肃制定防治“非典”中医中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发生时,张士卿也积极加入到了防治方案的研究制订中,为公共卫生事业身先士卒、鞠躬尽瘁。誉满杏林 为中医儿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张士卿潜心教学,桃李众多。他坚持为本专科学生授课,先后承担《黄帝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伤寒论》、《中医儿科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研究生1名;独立培养中医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47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儿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名;作为指导老师参与全国首批中青年优秀临床人才项目工作并培养传承人1名;作为第三至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学术继承人6名。他不定期在省内外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并连续多年在全国中医儿科专业学术年会上开展学术讲座,分享自己的学术经验,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9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2013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他培养的学生大多已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做好临床和教学工作的同时,张士卿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卓越成就。创办了国内第一份《中医儿科杂志》并担任主编,为中医儿科界同仁学术交流、成果展示搭建了平台,促进了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面发展。他协编《敦煌医粹》,主编《实用敦煌医学汇讲》,主审《实用敦煌医学》,合编出版《中医儿科学》、《黄帝内经研究大成》等著作10余部,主编出版《中医基础学》,整理出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于己百》2部,先后在国内外中医药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完成“双龙雪莲酒的开发研究”“固本膏治疗肾虚腰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10余项科研成果。张士卿凭借丰富扎实的医学专业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甘肃教委科技进步奖2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5项,先后荣获卫生部“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潇旋 文/图

归完版

奇!他是5门学科的博导

海西晨报 · ZAKER 厦门 记者 廖桂金 许蔚菡厦大信息学院教授周昌乐。 记者 陈理杰 摄被一本经书难倒,用三年悟禅道;自学中医,闲暇时爱搜集民间配方;热爱山水,被称为 " 逍遥教授 "……" 南方之强 " 厦门大学的 " 牛 " 教授数不胜数。今天,晨报记者就带您走近一位神奇的老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周昌乐,带您了解这位 5 门学科博导的人生信条。厦大凤凰花下、相思树边,经常徐徐走过一位 " 美髯公 ",上穿西装下着休闲裤配运动鞋。常有人好奇地问他:" 你是画家吗?" 他大笑:" 我是古琴艺术家 "。周昌乐,他的学问一如他的穿扮,古今杂糅,中西合璧,穿越上下五千年。他是文、理、工、医、哲 5 门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受聘于浙大、厦大、上海中医药大学,涉及人工智能、数学、中医、语言文学、哲学等。" 做任何事情只要热爱、专注,自然就水到渠成。" 周昌乐说。自主学习 翘课 " 裸考 " 还常考满分在同学眼里,周昌乐是个 " 学神 ":自创 " 周昌乐式学习法 ",上课前预习,看懂了就不去上课了;基本都是 " 裸考 ",考前从来不复习;考试经常满分,大学期间一个学期五门课全部 100 分。" 我翘课是为了更好地读书。" 周昌乐把翘课的时光都泡在了图书馆。" 用我女儿的话说,我是一个书呆子。我比较好奇,什么书都喜欢读,书看多了,研究到一定深度,就变成做学问,还怕什么考试呢?"周昌乐本硕博读的都是计算机专业。1987 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马希文教授,开始从事人工智能研究。" 我是搞人脑研究的,知道人的记忆力可以训练。" 周昌乐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源于他父亲的 " 特殊训练 "。周昌乐的父亲接受过私塾教育。" 文革 " 期间,他白天做木匠,晚上训练周昌乐背书。从六七岁开始,周昌乐就能熟练背诵 " 四书 "、" 五经 " 和唐诗宋词。" 逍遥教授 "课程 " 三无 " 但一位难求周昌乐有 " 学习强迫症 ",不懂的一定要搞懂。比如研究朱熹,他会阅读朱熹全集。大学时期痴迷哲学,他便把大连理工学院图书馆的所有哲学书都 " 扫荡 " 了一遍。北大读博毕业后,周昌乐来到杭州。他看到一本《楞伽经》,却怎么也无法参透个中奥妙。不甘心的他打听到灵隐寺有位高僧,几经辗转拜师成功。这位妙嵒法师成为继他的父亲和导师马希文后,对他产生极大影响的第三位老师。修了三年禅学后,周昌乐成为国学博导。周昌乐和太太无意功名钱财,一直居住在 2001 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学校分配的宿舍楼里。但无论客厅还是房间,基本上都摆满了书柜。周昌乐的学生说,他们第一次走进老师家,第一感觉是简陋,可过不了多久,一种安静、闲适感油然而生," 在这样安静的氛围里,心也跟着静了下来。"周昌乐晚上 9 点休息,凌晨三四点起床读书。他认为," 凌晨读书效率高 "。他不参加学术会议,不参加应酬活动,总是笑容满面。闲暇时,他和太太最愿意游戏山水间,过着许多古代文人理想的生活,也因此得了 " 逍遥教授 " 的称号。周昌乐在厦大开设 " 跨界论道 " 通识课,颇受学生欢迎。这门课 " 三无 ":无教材、无课件、无点名,但一位难求。学生周静文说:" 周老师是我大学里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没有之一。上过他的课后,让我懂得怎样度过大学生活。" 叶同学则表示:" 师从周老师,最大的收获就是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自学中医 利用假期时间 搜集民间秘方要说周昌乐真正自学成才的学科,是中医。他在大学时看了很多中医书籍,还利用假期搜集了 200 多个民间秘方。工作以后,周昌乐乘火车遇到小时候的朋友,这位朋友当时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一路交谈下来,朋友发现周昌乐精通中医,于是引荐他到自己的学校当兼职教授。之后,他担任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招收培养博士生 12 名。跨界研究 运用人工智能 识别古琴谱有人问周昌乐,如果他集中精力只研究一门学科,或许早就是院士或顶尖科学家了吧,会不会有些后悔?周昌乐回道:" 中华五千年出了多少翰林院大学士,有几人能被记住?反而是民间野士一个随意的发明,可能就流芳千古。"博学的周昌乐擅于开展跨界研究。他发现中国古代有上千首古琴曲都采用减字谱的记谱方式,但学习简谱和五线谱的现代人根本看不懂减字谱,这样古琴谱可能因无人识别而无法传承甚至走向消亡。周昌乐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做了一个计算机程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减字谱能被快速翻译成人们熟悉的简谱或五线谱。周昌乐每年出一本书,有的非常畅销,有的曲高和寡,他有 6 本论著是全球相关领域的唯一,常人根本看不懂。在学者同行眼里,周昌乐是个 " 奇人 ",研究的领域太深、太广、太怪,很早就提出什么脑科学前沿、智能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虽然后来事实证明不是 " 怪 " 而是 " 超前 ",而他现在的研究重点更是大多数人没有听过的,如机器意识、脑机融合 ……" 人生最重要的是开心、幸福,对人类有贡献。我一辈子做的都是我开心的事——读书,还能为人类做点贡献,知足了。" 神奇的周昌乐,人生的信条非常朴实。人物名片周昌乐,1959 年 11 月生于江苏苏州太仓。199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心智与计算》国际网络学术期刊主编。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及其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受聘浙大、厦大、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文、理、工、医、哲 5 个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侧记" 读圣贤书,听夫人话 "周昌乐的座右铭是:" 读圣贤书,听夫人话。"研究禅学的他原本不打算结婚,也没谈恋爱,直到年近不惑时遇到了大学生丁丁。丁丁听过周昌乐的讲座,对当时杭州大学(现浙大)这个唯一的北大博士印象不错。有一次在学校英语角,全场都在讲英语,而周昌乐问道:" 谁愿意跟我讲汉语?" 丁丁乐了,跟周昌乐聊得投机,两人也越走越近。" 有才的人一般比较自我,没想到他非常有责任感。" 说起丈夫,丁丁一脸幸福。丁丁想进厦大,周昌乐就离开浙大转投厦大;丁丁要出国当访问学者,周昌乐就放弃厦大信息学院院长职位陪她到美国。朋友不解,周昌乐说:" 在我们家,猪永远围绕兔子转。(周昌乐属猪,丁丁和女儿都属兔)"在美国期间,由于不方便,周昌乐的胡子三个月没理,丁丁喜欢他的大胡子,从此周昌乐成了 " 美髯公 "。【来源:海西晨报 ·ZAKER 厦门】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钩住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本博连读“屠呦呦班”首次招生!

“屠呦呦班”首次招生!9年,15人!">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官微发布的消息, 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试点专项”,开设 九年联合培养、本博连读中医学“屠呦呦班”,于2020年起开始招生 。培养具备“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暨“青蒿素精神”的中医拔尖创新人才。 2020年计划招生15人,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浙江5个省市各招收3名学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2015年12月10日,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出席典礼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的奖章和证书,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学生本科阶段由上海中医药大学负责教学培养和管理工作,研究生阶段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负责。双方组建联合教学团队,共同开展课程开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本科阶段培养中,对接中医药现代化要求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目标,整合优化传统课程、建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探索实践“一人一策”学习模式改革,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多学科交叉和个性化发展路径,为后期科学研究的深度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双方培养单位组建联合学院,开展全程导师制度、导师团队制度建设,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优势有机结合,实现“早跟师、早临床、早科研”,师承要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生阶段培养中,突破传统的培养模式,通过双方紧密型的联合培养,加强前后期的有机衔接,形成管理合力,共同构筑中医传承和科研创新的教学合作平台,实现以经典传承、学术创新为导向的经典学习再提升,实现以研究成果为导向的科学研究能力再提升。科研教育阶段(6-7年级),完成学位课程学习且考核合格的学生在国内顶级研究平台或国外前沿实验室进行严格的相关领域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培养阶段(8-9年级),选配国内顶级专家和研究平台为导师和培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毕业后获得博士研究生毕业证、博士学位证。中国中医科学院官网显示,7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屠呦呦班《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在京召开。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宋春生传达了教育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协调会议纪要》精神。下一步,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就《培养方案》实施、导师队伍遴选、联合学院成立及工作机制建立等进行深度融合。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生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2019年,屠呦呦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结束后,屠呦呦展示获得的奖章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研究机构,是中医药行业科研和教育工作的“国家队”。黄璐琦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医药院校,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九年本博连读的中医学“屠呦呦班”,你想报考吗?招生咨询:1、中国中医科学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网址:中国中医科学院http://www.catcm.ac.cn/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http://yjstcm.ac.cn/2、上海中医药大学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邮编: 201203邮箱:zhaosheng@shutcm.e.cn招办电话:021-51322028招办传真:021-51322034招生网址:http://ygzs.shutcm.edn.cn山东地区考生见2020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本科)138页A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