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保研院校分析:中科院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化学方向莫然有间

保研院校分析:中科院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化学方向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学院简介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自建所以来,大连化物所造就了若干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及一大批高素质研究和技术人才,先后有20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位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截至2018年底,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4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大连化物所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现有博士生导师151人,硕士生导师195人。截至2018年底,在读研究生1001人,其中博士629人,硕士327人,留学生45人。已培养研究生2843名,其中博士1948名,硕士895名。设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172人。毕业的校友中,有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28人入选国家引进人才项目,30人获杰出青年基金支持,14人获优秀青年基金支持,13人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各专业推免人数对比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一共招收11个专业。招收人数最多的专业为物理化学专业,招收29人。招收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工业催化、分析化学、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招收人数最少,仅1人。生源院校类别比例从本科生生源院校来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招收105名学生,除1人来自双非院校,其他学生均来自985、211院校,其中985院校学生最多,有80人,占76%。生源校及招收生源人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本科生生源院多为985、211院校。仅1人来自双非院校河南大学。该研究所在大连理工大学招收人数最多,招收31人。各专业招收生源人数比例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招收学生均来自985、211院校,除在大连理工大学招收2人外,其他院校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与化工专业招生院校多为北方强理工科院校,在大连理工招生最多有4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光学专业仅招收2名学生,来自东南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专业处在大连理工招收9人外,在其他院校均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招学最多,招生院校分布较广且均为985、211院校,在大连理工招收7人(最多)。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招收4人,2人来自大连理工,1人来自内蒙古大学,1人来自四川大学。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化工专业仅招收2人,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业催化专业招收人数较多,有1人来自双非院校河南大学。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工程专业除在大连理工招收3人外其余院校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招生院校多为理工科院校,在大连理工招收2人。2020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与医药专业仅招收1人,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20年推免数据分析学院简介上海有机所现有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氟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有机合成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组装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推进剂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沪港合成化学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有机合成工程研究中心以及企业联合实验室等。受中国化学会委托,编辑出版《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和《有机化学》三份SCI收录刊物。全所截止2016年底有职工86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研究员8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人。在学研究生581人。在站博士后48人。各专业推免人数对比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招收6个专业,分别为有机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与医药、化学生物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与化工。其中有机化学招生最多,招生60人;生物与医药招生最少,仅招收1人。生源院校分析从本科生生源院校来看,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招生99人。招收学生绝大多数来自985,211院校,共90人(占91%);来自双非院校的学生有9人,有(占9%)。生源院校及招生人数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本科生生源院多为985、211院校。有9人分别来自9所双非院校。985院校招生人数最多,其中南开大学和四川大学招生最多有8人。各专业招收生源人数比例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材料与化工招收学生多来自985、211院校,不过其中亦包含双非院校安徽师范大学(1人),浙江工业大学(1人)。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医药专业仅招收1名学生,来自天津大学。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招收5名学生,除上海大学为211院校,其他大学均为985院校。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专业招收学生均来自985、211院校,在四川大学招收2人,其余院校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专业招收人数较多,在中山大学招收人数最多,有7人。在双非院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各招收1人。202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招收人数最多,在双非院校广西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各招收1人。

破事儿

上海有机所俞飚课题组完成最长线性聚糖—128聚糖的化学全合成

细菌表面的脂多糖,简称LPS,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其多糖大都具有显著的诱导炎症的效应,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近年来,意大利科学家Molinaro等人通过对一种欧美人群中常见的肠道共生菌,即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 mpk的研究发现,该拟杆菌表面的脂多糖能够起到调节小鼠免疫反应的作用, 从而使小鼠具有预防炎症性肠病的能力。这一发现与通常认为的细菌表面脂多糖的功能截然相反。该普通拟杆菌的脂多糖的O-抗原具有独特的[→4)-α-鼠李糖-(1→3)-β-甘露糖-(1→]二糖重复单元。这一独特的糖链结构及其反常的生物学功能使得对于该糖链的化学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全合成获得该类聚糖有助于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推动相应的难治性肠炎药物的研发。 上海有机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俞飚课题组开展了对该拟杆菌脂多糖O-抗原糖链的化学合成研究。他们首先在二糖水平上解决了其中难以构建的β-D-甘露糖苷键的合成问题,开发了可以大量制备的正交保护的二糖砌块的方法。随后,把该二糖砌块制备成给体和受体,通过较容易控制的α-鼠李糖糖苷化反应得到四糖;随后,通过相应的[2n + 2n]迭代组装得到了全保护的8糖、16糖、32糖、64糖和128糖。其中,对于[2n + 2n]的糖苷化连接使用了该课题组发展的一价金催化的“俞氏”糖苷化反应(Yu Glycosylation)。该反应的给体容易制备、性质稳定、活化条件温和,是实现该多糖合成的一个关键。合成中的另一个关键是对于多糖的保护基的脱除;在对128糖的合成过程中涉及到258个保护基的脱除,322个碳-氧键的断裂,而多糖底物的溶解性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因此,保护基的完全脱除具有很大的挑战。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仔细摸索和精准把控,他们最终获得了高纯度的目标多糖化合物。其中的128糖也是迄今为止采用化学方法所合成出的线性最长的聚糖分子。 对于该128糖的结构鉴定用到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多糖分析技术。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第二大学的Silipo博士使用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2D DOSY)精确验证了64糖的分子量。此外,Silipo博士还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和计算模拟等手段确定了该系列多糖在溶液中的线性延展构象。128糖的准确分子量(Mw = 19748)由荷兰莱顿大学的Nicolardi博士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MALDI FT-ICR MS)确定。此外,阿姆斯特丹感染和免疫研究所的Chiodo博士对该系列多糖与免疫相关的人源凝集素的识别进行了筛选,发现该系列多糖能够选择性识别树突状细胞表面C-性凝集素DC-SIGN,这为对该拟杆菌脂多糖的后续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上述工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 Commun.2020, 11, 4142;)。该工作的化学全合成部分由俞飚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朱乾(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沈铮男(上海科技大学)完成,结构确证部分由Alba Silipo教授、Antonio Molinaro教授和Simone Nicolardi博士完成,凝集素结合测定由Fabrizio Chiodo博士完成。 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的大力资助。 来源:上海有机所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992-x.pdf

使圣人富

荣联科技中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数据计算系统项目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数据计算系统(一期)项目”组织采购,荣联科技集团成功中标!注: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7月30日更名为荣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机构,上海有机所立足基础交叉前沿领域,坚持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导向,发挥有机合成化学的创造性,加强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致力于推动我国化学转化方法学、化学生物学、有机新材料创制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的发展。此次中标的上海有机所大数据计算系统(一期)项目,主要应用于冷冻电镜大数据计算系统中冷冻电镜的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处理、三维重构、数据三维可视化等环节设计、部署自动化数据处理流程。综合考虑上海有机所的需求,荣联科技集团将为其配置一套冷冻电镜大数据计算系统,包含数据计算功能、存储功能、Linux 3D桌面云功能、集群管理与多用户作业队列管理功能、用户存储配额管理功能,并对集群管理软件系统、电镜数据处理流程相关软件、自动化电镜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脚本等内容进行安装调试,全面解决电镜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分析问题。荣联科技集团在生物医疗领域,坚持BT和IT的融合发展,深耕行业10余年,自主研发面向生物大数据的存(分布式存储系统)、管(数据管理系统)、算(超级计算系统)、用(集成数据分析应用流程)平台,并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专业能力助力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发展。

不推

2020年上海有机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拟定7月份在上海举行

为促进学术交流与沟通,激励大学生从事科研的热情,2020年(第十二届)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拟定7月份在上海举行。一、申请条件1、化学、生物、药学、材料及相关专业大三本科生(2021年7月毕业)。2、学习成绩优秀,本科期间总评成绩排名在专业前25%之内,对重点学校、科研成果出色、化学成绩优异者可适当放宽排名标准。3、对化学、材料、生命科学有浓厚兴趣,并有较强或潜在的研究能力。4、英语达到四级水平(425分以上)。二、材料提交(一)必交材料:1、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2、本科成绩单扫描件3、专业排名证明扫描件4、英语四级/六级成绩单扫描件5、身份证扫描件6、学生证扫描件(二)选交材料7、其他等级证书及校级以上获奖证书扫描件8、已发表论文或出版物扫描件9、专家推荐信上述1-8材料按顺序做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命名和主题:夏令营+学校名称+姓名,将文件发送,截止时间6月14日。注:本次申请只需提交电子版材料,无需寄送纸质版。因疫情期间无法开具成绩单等证明的同学,可以暂时提交没有盖章的材料,但要在相应材料下方承诺其真实性,待高校可以开具时补交原件。三、网申办法及时间请各位同学在提交上述电子版材料的同时填写报名信息,截止时间6月14日。四、遴选和举办方式1. 上海有机所专家组成员会根据考生提供的电子版材料进行筛选,确定入选营员名单。2. 最终入选营员名单拟定6月底前公布。3. 2020年度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具体方式和时间另行通知。4.上海有机所将提供营员单程路费(凭票实报实销高校所在城市至上海的火车硬座/硬卧/动车二等座/高铁二等座)及夏令营期间在沪食宿。

空白点

上海有机所等打造科普舞台剧《化学世界历险记》

11月15日,由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师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携手打造的科普舞台剧《化学世界历险记》首演,剧中演员由徐汇区建襄小学师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师生担任。上海有机所、徐汇区教育局、中科院上海分院、天湖学区兄弟学校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建襄小学家长与学生等,观看了科普舞台剧。开幕式上,建襄小学校长陈静介绍,原创科普舞台剧《化学世界历险记》将有趣的化学知识通过舞台剧寓于通俗易懂的场景中。伴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帮助孩子们了解身边无处不在的化学,感受化学的美妙与神奇,正确认识化学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孩子们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剧中,建襄吉祥物“小飞飞”出场,鼓励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大胆探索。上海有机所副所长胡金波表示,科普舞台剧是公办小学与科研院所首次创新合作的科普项目,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又具深远意义和特殊价值。建襄小学的师生们用参演舞台剧的方式将艺术性和科普性完美结合,丰富了学生们的艺术实践,陶冶了艺术情操,在美的熏陶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播撒下传播科学思想的种子,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表演现场【来源: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得车数乘

刚刚,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官宣”,上海5人入选

新民晚报讯(记者 董纯蕾 张炯强 易蓉 郜阳)中国科学院今天上午发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其中,5位新增中科院院士来自上海(即人事关系在沪)。此次上海新增的5位中科院院士分别是:化学部的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45岁)、马大为(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55岁)、施剑林(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55岁),生命科学和医学部的马兰(女,复旦大学教授,60岁),技术科学部的朱美芳(女,东华大学教授,53岁)。至此,中国科学院在沪院士现有102位,其中8位为女性。从学科分布来看,生命科学和医学部的在沪院士人数依然最多,共34人,占在沪院士总数的33.33%。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中科院在沪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3.97岁,其中最年轻的是此次当选的樊春海(1974年生,2019年当选,化学部,上海交通大学),最年长的是沈善炯(1917年生,1980年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70后的樊春海,也是目前在沪两院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新院士简介】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 来源/上海交大官网樊春海,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王宽诚讲席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200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2001-2003年在圣芭芭拉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2-2016年任科技部纳米973首席科学家。入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兼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副主编,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已在Nature,Nature和Science子刊等SCI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他引3万余次,近六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部分成果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化学会“测量科学进展讲座奖”和第十二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等。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 来源/2019未来论坛马大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8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和Mayo Clinic神经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部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马大为研究方向为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结构-活性关系研究;针对特殊靶点如G-蛋白偶连受体,蛋白激酶,蛋白水解酶和细胞凋亡过程的小分子调节剂的发现;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和其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中的应用。曾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美国化学会Arthur C. Cope 学者奖、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等。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 来源/ 硅酸盐所官网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9年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信息功能陶瓷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和国家重点纳米专项“半封闭空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的关键纳米技术” 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承担并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材料高技术和科学院创新方向性等多项国家与地方科研项目。曾从事先进陶瓷材料制备科学,烧结理论,结构陶瓷高温可靠性评价透明陶瓷等研究,现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介孔材料与介孔主客体复合材料的合成、非均相催化性能,介孔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多功能化、药物输运和纳米诊疗剂等方面的研究(1989至今)。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两项(2008,2014)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一项。 获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5)、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马兰 采访对象供图马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脑科学研究院院长、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脑科学前沿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1958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1984年12月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12月获得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博士学位,1991年-1995年先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和拜耳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12月起担任上海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至今。马兰长期从事药物成瘾和记忆机制研究。发现成瘾性药物调控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新途径和β-抑制蛋白的核信使功能;揭示成瘾渴求强化和药物成瘾的跨代遗传现象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系统阐述阿片受体信号转导调控机制,发现GRK作用的新模式及其调控记忆的机制;提出记忆提取-消退的受体偏向性信号通路假说和消除成瘾相关记忆的新策略。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选为“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 东华大学供图朱美芳,博士、教授、博导,现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9年)。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纤维学会执行理事。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任务30余项。她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难题,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我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重大进步。

虽乐

锦上添花!这所一流高校与中科院合作,实力有望再攀高峰

前言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高校,河南人民对其抱有相当大的期望。作为河南高校的领头羊,郑州大学的发展也一直是教育部和河南人民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这次郑州大学可以入选“双一流高校”建设工程,也是证明郑州大学实力不容小觑!最近一段时间,郑州大学动作频频,好消息不断,就在近日,郑州大学又将建成一所研究所,助力郑州大学学科发展。与中科院共建“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助力郑大一流建设!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唐勇院士等一行人来到郑大,受到了校长刘炯天的热烈欢迎。并在郑州大学新校区内,举行了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揭牌仪式。此次这个研究所,为郑州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建,参加该仪式的还有研究所副所长李昂、副校长关绍康等。在这次仪式上,刘炯天校长向唐勇一行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规划,并着重介绍了郑州大学自一流大学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并且希望,双方能够发挥各自人才区域优势,强强联合。努力共建“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进一步加快郑州大学化学一流学科的建设,从而推动郑州大学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进程,更为河南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郑大发展再添新动力,化学学科再攀新高峰!郑州大学是河南省最好的高校,是国家“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前身为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后几经改名合并,终成如今的知名高校。在这次学科评估中,郑州大学有7个学科被评为B+,实力强大,其中化学便是其中一个。最近一段时间,郑州大学喜报不断,发展势头也更加猛烈。在今年七月时,陈芬儿院士受聘为郑州大学药学院院长,后又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与河南省文物局合建黄河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开展合作。这些都是郑州大学努力进取的表现,如今又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建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努力推进学科建设,相信郑大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说起郑州大学的化学专业,其实力更是不容小视。化学学院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强劲。原化学学院是由由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抽调师资建成,可想而知,其实力有多么强大。据了解,郑州大学化学专业排名位列ESI前2.14‰,学院的“绿色催化”更是国家一流建设序列。这次建设分子催化与合成研究所,更是为郑州大学化学学科建设注入新动力,相信郑大的化学专业实力会大幅提高,下次学科评估能够冲进A类学科!最后河南是高考大省,其教育资源又相对匮乏,郑州大学作为河南高校的领头羊,更要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表率。自双一流建设以来,郑州大学的实力也是逐步提升,在全国高校的地位更是与日俱增,相信郑大在河南人民及各大高校的支持帮扶下,一定会再攀高峰,在下一次一流建设的名单上,一定会榜上有名!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就来关注我吧!往期精彩重磅!这两所双非院校排名竟然这么靠前?实力不输“985”!百年名校又获巨额捐款,杰出校友再现社会担当!这所双非院校迎来了“双一流”的党委书记,学生:冲进双一流!定了!多所高校发布开学通知,网友:“假期余额”终于不用续了!

石菊

考研!这6所985院校,这些专业都招不满研究生!

每年研究生考试都是一个热门议论的话题,毕竟研究生考试就如一场小高考,而在这场战争中,不仅仅是对那些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大学生的考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各高校的考验也很严峻。因此各所大学十分关注,都想招收到好学生,也想看看自己院校在这场战争中凸显出来的“社会认可度”,不过现实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校也会出现研究生专业招不上人来的现象。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因为信息不对称,刚建设的硕士点往往门庭冷落;或者是因为该学校或者该专业水平不高,社会认可度低,很少有人报考;亦或者是高校对于招收研究生的要求极高,为了保证生源质量,对于那些报考本学校的学生不满意,宁缺毋滥,招不满也不能乱招学生。最后一种往往是一些名校、985院校招不满学生的原因,今天笔者给大家带来的就是6所国家著名高校的那些招不满人的研究生专业。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国内的第一高校,在世界上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能上清华大学是多少学子的梦想,清华大学每年招收不满的研究生专业有很多,软件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航空工程专业、航天工程专业、化学专业、化学生物学专业、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仪器仪表工程,而且都是专硕招不满学生。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齐名,也是齐头并进,形成“清华北大”的好称誉,但是北京大学不想清华大学那样有那么多招不满学生的研究生专业,可能是相比起来,北大的门槛没有清华那么高吧,北京大学这两年的公共管理的专硕一直没有招满人。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也是国内德高望重的名校,不管是高考还是研究生考试,分数线一直很高,而且研究生复试要求严格,很多专业也是招不满学生,党的建设学硕、生物工程专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硕、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硕、生物医学工程专硕。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样位于上海,与复旦大学不分高下,竞争其实是很激烈的,上海交大的工科非常强悍,尤其是工程科,发展不错的像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等等,而且交大有很多著名校友,培养了众多人才。上海交大招不满研究生可能就是因为门槛太高,这两年生物医学工程的专硕、电子与通信工程的专硕、航空工程的专硕都没有招满。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国内最厉害的以人文社科为发展重点的综合高校,可能就是因为人文类专业比较厉害,像金融、管理、经济类,所以那些招不满的研究生专业都是理工类专业,像原子与分子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其实是一匹黑马,发展态势越来越好,而且后起之势很强劲,浙大的研究生专业有哪些招不满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航天工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兽医等,到底因为什么原因招不满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可能因为航天方面招生严格谨慎。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不管能不能招满学生,备考研究生的你还是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考出好成绩才是硬道理。

创造者

保研夏令营超强攻略,一大波院校已公布2019保研夏令营计划

同学们好呀!现在时间点刚过五月,而许多学校保研夏令营申请就截止再五月底或六月。老夫掐指一算,是时候抓紧时间深入给大家讲一下保研夏令营了。咱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梳理一遍:1.开设保研夏令营的高校这么多的吗在我国想要读研继续深造的话,其实不止考研这一条路。到目前为止,全国有将近400所高校具有保研资格,同时有近十万的同学通过保研宣讲会,保研夏令营,保研预报名,保研推免系统等多种方式在大四的上学期就已经拿到了目标高接收通知。今天已经是4月24日啦,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夏令营通知也已经公布啦。小崽子们可以去自己中意的学校官网查一波哟!通过统计我们发现,在2017年,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都开设了暑期的保研夏令营,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985高校还部分强势的211高校,由此可知,名牌大学的生源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这些保研生,另外北京、上海和江苏三地的保研夏令营开设学校最多。比如说,这是2016年开设保研夏令营的学校汇总:不查不知道,一查真的多。说不定这里边就藏着哪位同学的机会呢,大家匆忙复习中也不要忘了抬头看看这些资讯,保持信息畅通总是很nice的。2.保研夏令营超细化参加资格:能够讲的细一点,何乐而不为呢?▌院校背景:具体是指你本科学校是否 211 or 985,所在的专业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等等。一般会更倾向于211或985的学生(当然非211的学生也有很多保研成功的案例)▌学习能力:主要是大学前两年半的绩点及排名,是否获得过国家奖学金等等。绩点及排名真的很重要很重要!!!▌语言能力:除了语言专业的学生,语言这一块一般是指英语能力,具体表现是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分数,并且是越高越好。经管类的六级最好上550会比较保险,其他专业个人觉得分数至少不要低于500。▌科研 & 实践:之所以把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放在一起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申请项目。如果你想申请学硕或者硕博之类的保研项目,那么科研能力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你申请的是专硕项目,科研能力相对不是那么重要,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会加分更多。科研能力的表现就是论文发表以及各种科研比赛的名次成果。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就是能体现你的综合素质或者职业技能等等的经历。▌其 他:其他的就包括考证、特长等等比较差异化的一些个人特色了,如果有更好,没有也不用太担心。3.入营之后的考核方式大揭秘:如何准备入营后的各项考核呢?每个学校的考核方式也不尽相同,学长这里讲的不能囊括所有的学校,但用来准备大部分的学校应该也是足够的。(仅以经济、金融为例)■ 笔试一般笔试就是专业笔试+数学。宏微观选择题,难度略大,数学复习可以看考研的数学书,多做练习,一般来说数学差距还挺大的。■ 面试面试一般是专业面试+英语面试+简历面。专业面试有些学校是抽题形式,有些是老师直接提问。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分点作答,逻辑清晰!英语面试一般不会太难,一般会问简单的专业问题或者兴趣爱好等等,问题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争取多说。推荐英语阅读材料:VOA、经济学人等。简历面试是对你大学期间的一些个人经历进行提问,包括简历上的everything。所以写在简历上的东西一定要充分熟悉,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够自信从容的应对面试。千万不要为了增加简历亮点就写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并未参与的经历,大忌!■ 论文答辩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会采用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论文答辩分为两个环节:pre环节和Q&A环节,以北大汇丰商学院为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夏令营的考核方式只有英文的论文答辩,答辩的老师以国外教授为主,陈述语言为英文。15分钟pre+5分钟Q&A,答辩完成后老师们会对你的整体形象,语言能力,科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打分。■ 汇报演讲汇报演讲是一种新型的考核方式,一般会给定主题限定时间准备。以复旦经院为例。复旦经院的考核形式主要是根据两场讲座的内容选择一个自己适合的题目,然后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做出PPT报告,第二天进行汇报演讲,共10分钟。那么夏令营需要什么样的申请材料呢?学长想了3秒钟,觉得讲申请材料不太实用,毕竟院校专业这么多,还是看今年这些学校公布的夏令营入营公告比较好。4.这些院校已经公布了自己面向2019研究生的保研夏令营计划:北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广东: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四川:四川大学法学院吉林: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东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浙江: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江西: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术山东: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陕西: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厦门大学江苏:东南大学土木工程院、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重庆: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剩下的事,小崽子们可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学校或地域在百度搜索一波,就可以看到院校自己公布的保研夏令营的所有要求和事项了。举个栗子:考研的小伙伴们看到这儿是不是很激动?原来读研还有这么多路子呀,感觉机会快来了。但是老司机都知道,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及时抓住各种的机会,及时了解学校的招生变动非常重要。这些就是所谓的场外因素,除了个人的学习因素外,很多场外因素是可以被控制住的。可是新司机们往往还是一头雾水,别怕,学长总结了一波新司机的常见疑问:1、专业课,数学,英语,政治,我到底应该按什么顺序复习?2、我是三本/专科的,考研压力不小,我的专业和院校应该怎么选择?3、我的本科专业基础不是很好,我应该怎么做到弯道超车?4、有没有那种每年都招不满,性价比超高的院校和专业?5、我想考985/211,但又怕竞争太强,自己争不过,有没有难度适中的985211推荐6、我怕自己hold不住专业课,我应该报班吗?……如果你有以上疑问,可以搜索学长的微信公粽号【考研会】,后台来找我,免费一对一给你指导,还有最新的考研资料大礼包哦,来者有份!

雨中情

“中科院”听起来有点高大上 能考研进去不容易吧

当年儿子考中科院研究生时,我就一直想知道中科院的有关情况,尤其特别想知道“北航”与“中科院”相比,哪个会更好点。中科院看上去高大上,此前也有朋友的儿子考上了中科院硕博连读,普通寒门子弟能出息成这样,应该很不错,在当地也一直传为美谈。2020年又有个亲友原指望着去考研北航的自动化专业,但复试被刷,成绩刚好上复试线。接着,第一次调剂又貌似被“忽悠”了,于是干脆放弃了北航,转而去报了中科院(也是有人互通消息)。最后竟轻松过关复试,当即得到“拟录用”的通知。有人说,这不是考上了更好的地方吗?我个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一般人一听到“中科院”三个字,那心里完全就是佩服得不要不要的。其实大部分人的想法也基本正确,中科院相对于其它普通985、211一定更高大上。但专业人士却认为,这看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科院研究所其实只是一个总称,实际上中科院下面一共有12个分院,共有100多家科研院所。当然和高校不同的是,中科院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但不同研究所的科研实力也相差巨大,最好的研究所和最差的相比,貌似有点像普通“二本”和“清华”之间的差距,甚至可能还要大。也有点像前几年的某些211大学,其实它也招生专科生。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区别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成立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龄,是“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在2012年该校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且在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中科院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3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7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这些数据无疑证实了中科院的强大。其中3所大学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由此可见,“国科大”仅仅是“中科院”的一部分。“国科大”的校区是在北京,而“中科院”的分院就有12个,遍布全国。能考中科院的研究生,其实力应该还行吧?前面说到,中科院下面有100多个研究所,而这些研究所几乎都要招收很多学生,而且研究生招生的名额还不少。但有一个问题,作为研究属性很强的单位,招生中的保研率较高;加之里面的科室与专业太多,考生很难知道报录比。这里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一个专业报考人数很少的话,竞争也就很少,那说不定报了就能录取。但如果选到的专业比较热门,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那录取的概率就很小,不得不说运气成分还是在的。还有一点,由于不同研究所地理位置,研究实力上也有差异,考研难度各有不同。人往高处走,好的资源都留给了大城市,故设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研究所,其考研难度普遍偏高。比如北京的自动化专业,物理所,北化学所,上海有机所等,其考研的难度并不亚于清华北大,竞争一向比较激烈,还看报考人数与招收人数的情况。曾经有人爆料,北大、英国牛津的学生要报中科院的自动化专业、物理研究所,最终都没能成功。但像一些东北、西北或中西部城市的研究所,其考研难度就小多了,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招不满,靠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现象。也有一些新设的科研所,名字看上去高大上,但一般人不敢报(或许也不知道),也常靠调剂才能招满,如“中科院的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我那位亲戚就是上的这个学院,专业是“飞行器设计方向”,也算是捡漏成功。而且我知道的两位考研上岸的学生,他们分别是北科大、北理工毕业的,也算是北京不错的211、985高校。还据说2020年考研总分335分上了中科院(高出国家线71分),还只是中游成绩,可见实力并不是很差,要进去也有一定难度。大家也知道,即使最好的大学里也有并不是很好的专业,或说是较冷门的专业。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中科院的研究所都这么厉害,也并不非所有的专业都很热门。值得一提的是,科学院的研究所普遍存在导师多学生少的状况,有时候几个导师需要去争一个学生的现状。也不存在传说中的的外校歧视问题,中学院本身每年就要招收约1万名的研究生,而自己的本科生,也就是国科大培养的本科生,一年也就三分之一的样子,约三四百人。而且我们可以想得到,中科院内部的条件和设施往往都比较好,科研经费也较多,研究生的奖学金(补助)自然不会低。还有,关键是毕业生找工作相对也容易,尤其近几年,进航天工程大学这种单位去当老师,或进国家相关研究或制造公司,军队也需要大量科研能力强的人才。所以,如果考生喜欢做科研,有志投身甚至想以后去继续深造,读博,那或许中科院比985大学更适合他们!总体来看,能考上中科院的研究生,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结合所有研究所的平均情况来看)。但也需要一定的实力,甚至要211以上的毕业生,因为有的研究所有明确规定,“双非生”不招收,大概和考中上档的985院校差不多。应该说,对于有学术追求、内心有科研志向的同学来说,自己会努力又有实力,能考上中科院去读研,确实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种选择。如果以后想从军的话,也可以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