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医药2020半年报:上半年营收871.65亿元 业绩全面复苏笃行

上海医药2020半年报:上半年营收871.65亿元 业绩全面复苏

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梅双8月27日晚间,上海医药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1.65亿元,其中医药工业实现收入116.75亿元,医药商业实现收入754.90亿元。归母净利润24.43亿元,同比增长6.84%,其中,医药工业及商业主营业务利润恢复增长,医药工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7.40%;医药商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10.76亿元,同比增长5.22%。医药工业逆势增长半年报现实,上海医药上半年研发总投入达7.5亿元,研发费用6.77亿元,同比增长接近20%。还原研发费用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44%。综合毛利率为14.74%,较上年同期上升0.69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工业上升0.79个百分点,医药分销上升0.59个百分点。公司扣除管理、销售及研发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4.39%,较上年同期上升0.41个百分点。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7.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32%,较一季度环比增长15.50%。其中,医药工业实现收入60.24亿元,同比增长4.84%,环比增长6.60%;医药商业实现收入406.93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增长16.94%;归母净利润14.05亿元,同比增长21.10%,环比增长35.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17亿元,同比增长15.31%,环比增长23.76%。据悉,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逆势增长,得益于公司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与契合市场动态的战术。报告期内,公司针对自身业务结构和产品特点,进一步优化明晰了创新药、仿制药、中药三大板块的发展路径,新设产品战略部、罕见病药品事业部、国际业务事业部三大事业部,启动多项重大工程,包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及中试产业化“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高端制剂超级工厂项目、绿色精品原料药基地、生物抗体和ADC药物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基地等。研发投入取得进展近年来,上海医药正通过“自研+BD”双轮驱动的模式,逐步向国际化研发创新型药企转型,目前已有22个创新药产品处于研发管线。报告期内,研发总投入高达7.50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6.42%,其中研发费用投入6.77亿元,同比增长19.96%,占工业销售收入的5.80%。上半年,公司1类新药研发管线取得多项阶段性进展。治疗急性脑卒中新药“注射用LT3001”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抗肿瘤小分子新药“SPH4336片”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通知书》,将于近期启动I期临床试验。今年7月,抗肿瘤新药c-Met选择性抑制剂“SPH3348”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片“雷腾舒”抗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同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SPH3127完成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II期试验,与安慰剂相比,3个剂量组均有疗效优势,即将进入临床III期。报告期内公司新增7个品种(7个品规)过评,累计过评数达到了13个品种(16个品规),另有60余个品规进入审评审批流程,数量居于行业前列。在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公司参与竞标的8个品种中共有6个品种(7个品规)中标。另外,报告期内,公司与美国生物创新药研发公司OncternalTherapeutics就NASDAQ的融资款项达成共识,支持后续临床试验;与以色列制药公司MapiPharma签署合作协议,合作开发两项长效注射剂项目,打造高技术壁垒的长效缓释制剂平台。近期,公司在抗肿瘤药物的布局上再落一子,与亦诺微签订《授权许可协议》,拟出资不超过11.5亿元获取新一代重组疱疹溶瘤病毒T3011项目的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的独家权益。医药商业推陈出新进口业务方面,上海医药拥有包括Keytruda、Opdivo等在内的诸多进口新药总代权。同时,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进口疫苗经销商,公司拥有覆盖全国31省的冷链配送网络。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进口药品与进口疫苗业务的领先优势,创新业务落地开花。上半年,公司获得8个进口新药、2个进口创新疫苗的全国总代权,包括安进公司(Amgen)全球首款RANKL抑制剂“地舒单抗”、梯瓦公司(Teva)全球首个氘代药物“氘代丁苯那嗪”、葛兰素史克(GSK)的重磅品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欣安立适)等。疫苗业务高速增长,实现销售收入21.77亿元,同比增长49%。今年以来,公司旗下的上药云健康已对接31家互联网医院,并与其中多家达成了独家配送委托关系,同时B轮融资也在有序推进。其参股子公司镁信健康,作为国内首个全周期医疗创新支付平台,创立3年以来估值已近10亿,也已启动B融资。今年8月,上海医药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同期,公司进入全球制药50强,标志着公司在医药商业和工业领域进入全球视野。

更化

上海医药10年打造全产业链核心优势 两年投入29亿研发聚焦药品创新

来源:东方财富网在系列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医药龙头上海医药(601607.SH)积极转型,聚焦研发与创新。2018年、2019年,上海医药研发支出合计约为29亿元,2016年、2017年合计为15.07亿元,前后几乎翻了一倍。这些投入,主要用于创新药、仿制药、药效评价等研发方面。上海医药的前身是四药股份,1994年3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2009年进行过两次重组,形成如今的上海医药。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频繁并购,目前,仅因并购形成的商誉就超过百亿元。并购带给上海医药的好处是,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核心优势。目前,上海医药的产业涉及医药制造、分销、零售,医药工商业一体化也是其独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实现协同发展,且能降低个别领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经营业绩数显示,2009年以来,上海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其净利润从2009年的1.7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0.81亿元,10年增长了22.59倍。2015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元,2019年达到1865.66亿元,奔向2000亿元关口。净利10年增长22.59倍上海医药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2019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865.66亿元,同比增长17.27%;净利润40.81亿元,同比增长5.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34.61亿元,同比增长30.49%。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的经营业绩一直在稳步增长。2009年,上海医药完成系列资产置换、重组后,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95.68亿元、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5%、111.43%。2010年,营业收入为374.11亿元,同比大增91.18%。2011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每年以逾100亿元的速度增长,从549亿元增至1865.66亿元。其中2015年开始,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10年间,营业收入增长了853.42%。同期,净利润也持续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速基本匹配。其中,2015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8.77亿元、31.96亿元、35.21亿元、38.81亿元、40.81亿元,每年以2亿元的速度递增。总体而言,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净利润增长了2258.96%。与净利润相关的经营现金流,上海医药也持续实现了净流入。2009年至2019年,其经营现金流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64亿元、16.86亿元、17.72亿元、11.51亿元、9.73亿元、13.36亿元、13.49亿元、19.47亿元、26.49亿元、31.35亿元、60.22亿元。2014年以来,经营现金流净额均持续增长。拥有稳定增长的业绩和经营现金流,上海医药在回馈股东及投资者方面也为稳定增长。截至目前(不含2019年度),上海医药已派发现金红利74.11亿元,其中,2009年以来现金分红力度加大,且持续增长。2009年至2018年,其派发的现金红利分别为1.40亿元、2.79亿元、4.30亿元、6.45亿元、6.99亿元、7.80亿元、8.87亿元、9.68亿元、10.80亿元、11.65亿元。按照分红预案,2019年度,公司将派现12.51亿元。值得提醒的是,作为一家大型医药集团,上海医药存在财务压力,其财务结构有待优化。截至2019年底,公司短期借款231.3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89亿元、长期借款61.36亿元、应付债券29.98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34.62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43.28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2.70%。截至去年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81.53亿元,去年财务费用为12.59亿元。年售过亿药品品种增至35个持续进行产业布局,医药工业、商业齐头并进,上海医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通过外延式并购大举进行产业布局。2010年,公司以逾38亿元现金收购以新亚药业为核心的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与资产和CHS的控制性股权。2013年,公司收购正大青春宝20%股权,耗资4.44亿元。最为密集的收购发生在2018年。当年2月,公司完成对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收购。3月,出资3.2亿元向大股东收购新世纪药业、一德大药房各100%股权。两个月后,通过子公司上药杏灵科技以2.81亿元收购浙江九旭51%股权。6月,公司又出资1.6亿元参与中国同福在香港首发认购其基石股份。8月,又收购了天普生化26.34%股权,公司以67.14%的持股比实现绝对控股。不到一年就收购了6家公司,上海医药投入并购的资金就接近56亿元。2019年,上海医药收购重庆慧远药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在西南地区的中药饮片业务。通过收购四川国嘉,完成对江苏、黑龙江、吉林等省的省平台建设及网络延伸布局,以及湖北、四川、天津等公司的少数股权收购,不断运用资本力量扩张版图,完善网络布局,提升市场影响力。通过多年产业布局,上海医药拥有了医药制造、分销及零售全产业链核心优势。公司称,独特的共享与互惠商业模式,能够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通过聚合资源,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持续为病患、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根据年报披露,上海医药常年年生产约700个药品品种,主要覆盖抗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抗感染、自身免疫、消化代谢和呼吸系统七大治疗领域,且具有领先的质量和成本优势。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过亿药品品种由上年的31个增至35个,其中过5亿品种达到9个。在药品布局方面,上海医药坚持创新药研发及新产品引进并举。2018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明显加速,当年研发投入为13.89亿元,同比增长66.15%。2019年,其研发投入增长至15.09亿元,同比增幅为8.64%。2019年的研发投入中,研发费用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27.22%,其中,34.13%投向创新药研发,23.96%投向仿制药研发,24.79%投向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17.12%投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19年,公司累计专利数已达22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7件,发明专利授权65件,实用新型授权21件。对比发现,2019年,上海医药加大了药品创新研发力度。(文章来源:长江商报)(责任编辑:DF406)

里奈

上海医药前三季度营收突破1400亿元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8%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刘会玲本报见习记者许伟10月29日晚间,上海医药(601607.SH;2607.HK)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报告显示,上海医药业绩持续恢复,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3.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6.8%;还原研发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其中,医药工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6%;医药商业主营业务贡献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15%。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布局高端制剂从第三季度的情况来看,上海医药业绩显著回暖,医药商业表现尤其亮眼。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1.6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4.2%;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工业板块实现收入57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单季度贡献利润同比增长2.6%;商业板块实现收入474.6亿元,同比增长12.2%,单季度贡献利润同比增长35%。近几年来,上海医药工业板块保持高速增长,已贡献约一半的利润。这一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对于重点品种的巧妙选择与战略聚焦。前三季度内,公司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新设产品战略部、罕见病药品事业部以及全资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工业营销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明晰创新药、仿制药、中药三大板块的发展路径,重点打造能真正满足临床需求且具有竞争壁垒的核心产品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制剂是上海医药在仿制药领域的重要策略。前三季度内,上海医药与九洲药业(603456.SH)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浙江台州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展高端制剂的研发创新,拉动高端产能利用率并提高公司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及二次开发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同期,公司旗下高端制剂研发平台“上海惠永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已启动A轮融资。大力投入研发创新“自主研发+BD”双轮驱动研发需要长期、耐心、策略性地投入,在创新驱动的战略引领下,上海医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研发激励体制,为公司吸引更多研发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研BD”的双轮驱动模式,开始逐步向国际化的创新型药企转型。前三季度,上海医药研发投入共计11.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投入10.4亿元,同比增加21%。三季报显示,上海医药在创新药管线方面取得诸多阶段性进展。其中,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SPH3127”启动Ⅲ期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新药“LT3001”和抗肿瘤新药重组疱疹溶瘤病毒“T3011”正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抗肿瘤小分子新药“SPH4336”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抗肿瘤新药ErbB2抑制剂“SPH326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抗肿瘤新药c-Met选择性抑制剂“SPH3348”、“雷腾舒”抗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分别完成I期及II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受试者入组。此外,上海医药旗下适用于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盐酸克林霉素和适用于女性紧急避孕的左炔诺孕酮片也在前三季度内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9月底,公司已有累计品种达15个(19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居于行业前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医药在全力提升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正积极与各高校、科研院所、临床机构展开多层次的战略合作,并通过对外投资等方式孵化初创企业,加速完善研发体系,与战略伙伴共同成长。今年9月,上海医药与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及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共同聚焦生物医药创新新领域,携手打造“中科院分子细胞卓越中心–上海医药”创新成果孵化平台;10月,上海医药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分别签署了《CAR-T临床研究技术成果转让》和《CAR-T联合靶向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合作》协议,引进在临床已有一定研究基础的CAR-T技术;同期,公司正计划参与创新疫苗研发企业成都威斯克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A轮融资,或将切入疫苗产业领域。(编辑孙倩)

三皇之知

上海医药10年打造全产业链核心优势 两年投入29亿研发药品创新

来源:长江商报在系列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医药龙头上海医药(601607.SH)积极转型,聚焦研发与创新。2018年、2019年,上海医药研发支出合计约为29亿元,2016年、2017年合计为15.07亿元,前后几乎翻了一倍。这些投入,主要用于创新药、仿制药、药效评价等研发方面。上海医药的前身是四药股份,1994年3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2009年进行过两次重组,形成如今的上海医药。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频繁并购,目前,仅因并购形成的商誉就超过百亿元。并购带给上海医药的好处是,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核心优势。目前,上海医药的产业涉及医药制造、分销、零售,医药工商业一体化也是其独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实现协同发展,且能降低个别领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经营业绩数显示,2009年以来,上海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其净利润从2009年的1.7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0.81亿元,10年增长了22.59倍。2015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元,2019年达到1865.66亿元,奔向2000亿元关口。净利10年增长22.59倍上海医药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2019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865.66亿元,同比增长17.27%;净利润40.81亿元,同比增长5.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34.61亿元,同比增长30.49%。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的经营业绩一直在稳步增长。2009年,上海医药完成系列资产置换、重组后,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95.68亿元、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5%、111.43%。2010年,营业收入为374.11亿元,同比大增91.18%。2011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每年以逾100亿元的速度增长,从549亿元增至1865.66亿元。其中2015年开始,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10年间,营业收入增长了853.42%。同期,净利润也持续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速基本匹配。其中,2015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8.77亿元、31.96亿元、35.21亿元、38.81亿元、40.81亿元,每年以2亿元的速度递增。总体而言,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净利润增长了2258.96%。与净利润相关的经营现金流,上海医药也持续实现了净流入。2009年至2019年,其经营现金流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64亿元、16.86亿元、17.72亿元、11.51亿元、9.73亿元、13.36亿元、13.49亿元、19.47亿元、26.49亿元、31.35亿元、60.22亿元。2014年以来,经营现金流净额均持续增长。拥有稳定增长的业绩和经营现金流,上海医药在回馈股东及投资者方面也为稳定增长。截至目前(不含2019年度),上海医药已派发现金红利74.11亿元,其中,2009年以来现金分红力度加大,且持续增长。2009年至2018年,其派发的现金红利分别为1.40亿元、2.79亿元、4.30亿元、6.45亿元、6.99亿元、7.80亿元、8.87亿元、9.68亿元、10.80亿元、11.65亿元。按照分红预案,2019年度,公司将派现12.51亿元。值得提醒的是,作为一家大型医药集团,上海医药存在财务压力,其财务结构有待优化。截至2019年底,公司短期借款231.3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89亿元、长期借款61.36亿元、应付债券29.98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34.62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43.28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2.70%。截至去年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81.53亿元,去年财务费用为12.59亿元。年售过亿药品品种增至35个持续进行产业布局,医药工业、商业齐头并进,上海医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通过外延式并购大举进行产业布局。2010年,公司以逾38亿元现金收购以新亚药业为核心的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与资产和CHS的控制性股权。2013年,公司收购正大青春宝20%股权,耗资4.44亿元。最为密集的收购发生在2018年。当年2月,公司完成对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收购。3月,出资3.2亿元向大股东收购新世纪药业、一德大药房各100%股权。两个月后,通过子公司上药杏灵科技以2.81亿元收购浙江九旭51%股权。6月,公司又出资1.6亿元参与中国同福在香港首发认购其基石股份。8月,又收购了天普生化26.34%股权,公司以67.14%的持股比实现绝对控股。不到一年就收购了6家公司,上海医药投入并购的资金就接近56亿元。2019年,上海医药收购重庆慧远药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在西南地区的中药饮片业务。通过收购四川国嘉,完成对江苏、黑龙江、吉林等省的省平台建设及网络延伸布局,以及湖北、四川、天津等公司的少数股权收购,不断运用资本力量扩张版图,完善网络布局,提升市场影响力。通过多年产业布局,上海医药拥有了医药制造、分销及零售全产业链核心优势。公司称,独特的共享与互惠商业模式,能够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通过聚合资源,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持续为病患、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根据年报披露,上海医药常年年生产约700个药品品种,主要覆盖抗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抗感染、自身免疫、消化代谢和呼吸系统七大治疗领域,且具有领先的质量和成本优势。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过亿药品品种由上年的31个增至35个,其中过5亿品种达到9个。在药品布局方面,上海医药坚持创新药研发及新产品引进并举。2018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明显加速,当年研发投入为13.89亿元,同比增长66.15%。2019年,其研发投入增长至15.09亿元,同比增幅为8.64%。2019年的研发投入中,研发费用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27.22%,其中,34.13%投向创新药研发,23.96%投向仿制药研发,24.79%投向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17.12%投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19年,公司累计专利数已达22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7件,发明专利授权65件,实用新型授权21件。对比发现,2019年,上海医药加大了药品创新研发力度。视觉中国图

浮躁

上海医药10年打造全产业链核心优势两年投入29亿研发聚焦药品创新

在系列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医药龙头上海医药(601607.SH)积极转型,聚焦研发与创新。2018年、2019年,上海医药研发支出合计约为29亿元,2016年、2017年合计为15.07亿元,前后几乎翻了一倍。这些投入,主要用于创新药、仿制药、药效评价等研发方面。上海医药的前身是四药股份,1994年3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8年、2009年进行过两次重组,形成如今的上海医药。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频繁并购,目前,仅因并购形成的商誉就超过百亿元。并购带给上海医药的好处是,形成了完整的全产业链核心优势。目前,上海医药的产业涉及医药制造、分销、零售,医药工商业一体化也是其独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实现协同发展,且能降低个别领域的风险与不确定性。经营业绩数显示,2009年以来,上海医药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均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其净利润从2009年的1.7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40.81亿元,10年增长了22.59倍。2015年至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元,2019年达到1865.66亿元,奔向2000亿元关口。净利10年增长22.59倍上海医药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2019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1865.66亿元,同比增长17.27%;净利润40.81亿元,同比增长5.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34.61亿元,同比增长30.49%。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的经营业绩一直在稳步增长。2009年,上海医药完成系列资产置换、重组后,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95.68亿元、净利润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5%、111.43%。2010年,营业收入为374.11亿元,同比大增91.18%。2011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每年以逾100亿元的速度增长,从549亿元增至1865.66亿元。其中2015年开始,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10年间,营业收入增长了853.42%。同期,净利润也持续增长,与营业收入增速基本匹配。其中,2015年至2019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8.77亿元、31.96亿元、35.21亿元、38.81亿元、40.81亿元,每年以2亿元的速度递增。总体而言,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净利润增长了2258.96%。与净利润相关的经营现金流,上海医药也持续实现了净流入。2009年至2019年,其经营现金流净流入金额分别为6.64亿元、16.86亿元、17.72亿元、11.51亿元、9.73亿元、13.36亿元、13.49亿元、19.47亿元、26.49亿元、31.35亿元、60.22亿元。2014年以来,经营现金流净额均持续增长。拥有稳定增长的业绩和经营现金流,上海医药在回馈股东及投资者方面也为稳定增长。截至目前(不含2019年度),上海医药已派发现金红利74.11亿元,其中,2009年以来现金分红力度加大,且持续增长。2009年至2018年,其派发的现金红利分别为1.40亿元、2.79亿元、4.30亿元、6.45亿元、6.99亿元、7.80亿元、8.87亿元、9.68亿元、10.80亿元、11.65亿元。按照分红预案,2019年度,公司将派现12.51亿元。值得提醒的是,作为一家大型医药集团,上海医药存在财务压力,其财务结构有待优化。截至2019年底,公司短期借款231.3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89亿元、长期借款61.36亿元、应付债券29.98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334.62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243.28亿元,占债务总额的72.70%。截至去年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为181.53亿元,去年财务费用为12.59亿元。年售过亿药品品种增至35个持续进行产业布局,医药工业、商业齐头并进,上海医药形成了核心竞争力。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10年来,上海医药通过外延式并购大举进行产业布局。2010年,公司以逾38亿元现金收购以新亚药业为核心的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与资产和CHS的控制性股权。2013年,公司收购正大青春宝20%股权,耗资4.44亿元。最为密集的收购发生在2018年。当年2月,公司完成对康德乐马来西亚100%股权收购。3月,出资3.2亿元向大股东收购新世纪药业、一德大药房各100%股权。两个月后,通过子公司上药杏灵科技以2.81亿元收购浙江九旭51%股权。6月,公司又出资1.6亿元参与中国同福在香港首发认购其基石股份。8月,又收购了天普生化26.34%股权,公司以67.14%的持股比实现绝对控股。不到一年就收购了6家公司,上海医药投入并购的资金就接近56亿元。2019年,上海医药收购重庆慧远药业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在西南地区的中药饮片业务。通过收购四川国嘉,完成对江苏、黑龙江、吉林等省的省平台建设及网络延伸布局,以及湖北、四川、天津等公司的少数股权收购,不断运用资本力量扩张版图,完善网络布局,提升市场影响力。通过多年产业布局,上海医药拥有了医药制造、分销及零售全产业链核心优势。公司称,独特的共享与互惠商业模式,能够从医药行业价值链的主要环节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动力,通过聚合资源,集中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持续为病患、医疗机构及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根据年报披露,上海医药常年年生产约700个药品品种,主要覆盖抗肿瘤、心脑血管、精神神经、抗感染、自身免疫、消化代谢和呼吸系统七大治疗领域,且具有领先的质量和成本优势。2019年,公司销售收入过亿药品品种由上年的31个增至35个,其中过5亿品种达到9个。在药品布局方面,上海医药坚持创新药研发及新产品引进并举。2018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明显加速,当年研发投入为13.89亿元,同比增长66.15%。2019年,其研发投入增长至15.09亿元,同比增幅为8.64%。2019年的研发投入中,研发费用为13.50亿元,同比增长27.22%,其中,34.13%投向创新药研发,23.96%投向仿制药研发,24.79%投向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17.12%投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2019年,公司累计专利数已达22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37件,发明专利授权65件,实用新型授权21件。对比发现,2019年,上海医药加大了药品创新研发力度。(文章来源:长江商报)

大惑易性

西南证券给予上海医药买入评级,Q4业绩加速恢复,医药工业地位稳固

每经AI快讯,西南证券03月31日发布研报称,给予上海医药(601607.SH)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医药商业:巩固进口代理龙头地位,打通互联网闭环生态;2)医药工业:推进制剂与原料药配套,布局生物医药和高端制剂领域;3)加大研发投入,创新药即将步入收获期。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股权投资风险。每经头条(nbdtoutiao)——揭开直播间假钻黑幕 | 买了5件钻石饰品没一个真的 :“百年”周金生 钻从哪里来?(记者 袁东)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每日经济新闻

大田

「医药-上海医药(601607)」:工商业保持良好势头,研发创新持续加码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865.66亿元,同比增长17.27%;实现归母净利润40.81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34.61亿元,同比增长30.49%;经营性现金流流入60.22亿元,同比增长92.09%。点评: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现金流表现亮眼。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1865.66亿元,同比增长17.27%;具体业务板块,医药工业实现收入234.9亿元,同比增长20.7%,连续11季度增速超过20%;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630.76亿元,同比增长16.8%,工商业板块均保持较快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商业板块现金流的亮眼表现,实现30.6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同比增长211.8%。公司综合毛利率14.37%,较去年上升0.19pp,其中医药工业下降0.11pp,医药分销上升0.02pp。工商业齐头并进,良好势头有望继续保持。工业板块2019年贡献利润20.75亿,同比增长24.5%;实现毛利率57.52%(-0.11pp)。一方面公司凭借对现有产品的不断挖潜,营销改革、产品结构优化等不断改善工业板块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及创新药的兑现未来有望带来显著贡献。商业板块贡献利润22.25亿,同比增长26.75%;毛利率6.87%(+0.02pp);保持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康德乐整合效果良好,进口总经销业务持续贡献,2019年获得17个进口新药的国内独家代理权,公司进口代理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看点颇多。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化投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7.22%,其中创新药研发占34.13%。一致性评价方面,累计获批一致性评价产品增加到了8个品种(9个品规),盐酸二甲双胍片、头孢氨苄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新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创新药方面,已有15个产品的项目处于临床研究及临床试验申请阶段,自主研发管线中的SPH3127与雷腾舒(羟基雷公藤内酯醇片)类风关适应症已启动了临床Ⅱ期试验。对外合作方面,与俄罗斯最大生物药企BIOCAD成立合资公司,首批合作的6个生物药已启动研发注册工作。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082亿元、2342亿元和25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6%、12.48%和10.7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4.96亿元、49.8亿元和54.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8%、10.75%和10.08%;对应EPS分别为1.58元、1.75元、1.93元。风险事件提示:医药商业环境竞争加剧利润率下滑;创新药项目的开发不达预期; 作者:操盘手雪球

狼少年

上海医药:公司的中央研究院是创新药研发基地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6月19日讯,有投资者向上海医药提问, 公司的张江中央研究院,在公司网站上没有详细介绍,到底研究什么东西,应该多一点科研项目介绍,并且对高级科研人才介绍,增加投资者的吸引力,重金招聘高顶尖科研人才,要适当降低一般管理人员及销售人员的薪酬。公司回答表示,公司的中央研究院是创新药研发基地,如我们的SPH3127,SPH4336等均在研究院内。对于研发项目及研发体系的内容,您可查询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感谢您的支持。来源: 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大喷发

上海医药:目前已经在原料药、制剂等多个领域与科研院所等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上海医药(601607)提问, 请问公司作为一个有医药制造、医药零售、分销的药企,请问公司是否考虑引进一流华人研发人员回国,助力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公司作为国企,国企应该敢于争先,敢于进步争取成为医药领域的华为,早日做大做强?公司回答表示,公司一向注重医药研发投入,目前已经在原料药、制剂、细胞治疗、工艺开发、创新转化等多个领域与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等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具体包括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建国家精准医疗产业创新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共建“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等,感谢您的支持!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人类悲之

上海医药首进世界500强榜单!积极转型聚焦创新和研发

昨晚,“ 2020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行榜单”发布,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进入榜单。榜单显示,上海医药是其中仅有的两家中国药企之一。实际上,近 10 年来,上海医药的经营业绩一直在稳步增长。在系列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推动下,上海医药聚焦研发与创新,由普通仿制药企迈向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研发型医药企业,并向以创新药为主的国际药企转型。引进新一代抗肿瘤药几天前,上海医药宣布与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授权许可协议》,上海医药拟出资不超过 11.5 亿元取得新一代抗肿瘤药物 T3011 (瘤内注射)项目在大中华地区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的独占权益。资料显示, T3011 (瘤内注射)为新一代重组疱疹溶瘤病毒,目前正在中国、澳洲和美国开展针对多种实体瘤的临床试验。这么大手笔的投资让业界对上海医药有了全新认识,也让大家感受到上药在研发创新转型上的决心。”我们选择这个品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调研。溶瘤病毒是新型的抗肿瘤疗法,未来潜力巨大。上海医药此前也有溶瘤病毒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商业化经验,我们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筛选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优质项目。“上海医药研发管理中心业务发展部总经理张晶回忆说,当时已有多家药企与亦诺微团队接洽,但最终合作促成,是因为对方看中了上海医药坚实的生产工艺、丰富临床资源和强大的商业化能力。“转型之初,上海医药中央研究院立项部的几名核心成员就加入到了商务拓展的科学团队,调研国内外在研产品。但引进新产品绝不是‘一买了之’,我们更注重后续的产业化协同和落地,争取快速推进创新产品上市。”张晶介绍,公司通过产品引进的方式,进一步丰盈高端长效剂型、精神神经、免疫代谢与罕见病药物方面的研发管线。2019 年,上海医药研发总投入超过 15 亿元。今年一季度,上海医药更是克服诸多困难,持续推进研发项目,其研发费用投入达 3.41 亿元,同比上升 25.93%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 + 产品引进”双轮驱动的方式,在研发管线的推进及布局方面进一步取得阶段性进展。发力医疗健康新经济疫情期间,在线问诊、在线购药等模式备受关注,互联网医疗等来政策的春风,上海医药耕耘多年的“处方药新零售”业态取得进展。2015年,上海医药与战略合作伙伴京东共同成立处方药新零售“互联网+医药”O2O平台——上药云健康。上药云健康以“电子处方平台”平台为核心,连接有关部门、医院、医生及患者,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的生态圈。上海医药与上海仁济互联网医院合作,推出“互联网医院 + 送药上门”业务。该模式既能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又能减少院内感染,使得患者在家有一部手机就能享受在线问诊、医生开方、在线医保支付、送药直达等一站式服务。目前,仁济互联网医院首张处方的送药上门服务已顺利完成。上海医药凭借新冠“有效药”也获得了走出国门的重大机遇。据悉,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向上海医药提出采购申请,目前公司正积极洽谈药品出口事宜。海外市场、线上诊疗等新机遇将成为上海医药转型升级的积极助力。今年上榜的上海企业总数为9家,比去年多2家,分别为上汽集团、中国宝武、绿地控股、交通银行、中国太保、浦发银行、中远海运、上海建工和上海医药。其中,上海建工和上海医药为今年世界500强新上榜企业,分列423位和473位。全球共21家医药企业上榜。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来源:新民晚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