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骗了全世界十余年 干细胞“学术大牛”走下神坛不可以已

骗了全世界十余年 干细胞“学术大牛”走下神坛

“我们最近用一种新技术来回答成体心脏中是否存在干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在处于体内稳态和遭受损伤后,成体小鼠中的非心肌细胞不会形成心肌细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斌在谈到有关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皮艾罗·安维萨的撤稿事件时表示。据美国《撤稿观察》等网站近日报道,哈佛医学院及其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建议,从多个医学期刊上撤回安维萨的论文。撤稿数量达31篇,这些论文均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现年78岁的安维萨于2001年和2003年分别发表两篇论文,因“发现”心脏含有干细胞(c-kit)而出名,其研究也主要基于“心脏中含有可再生心肌的干细胞”这一观点。这些c-kit细胞,据称可以再生心肌,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心脏病。安维萨一度被认为开创了心脏干细胞疗法,并主持各种项目110个。然而,国际上很多实验室试图重复这一结果却没能成功。但这并不妨碍安维萨实验室继续发表论文和申请基金。“不能重复也不能说明他的结论是错的,科学讲究证据。”周斌说,直到2014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心血管生物学家杰弗里·摩尔肯丁课题组首次用遗传实验证明,小鼠心脏中的c-kit细胞几乎从未产生新的心肌细胞。“除了c-kit细胞,成体心脏中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干细胞也不清楚,我们最新的实验是想回答一个更广泛的问题,即成体心脏中是否存在着干细胞。目前来看,我们研究组的实验数据并不支持这个观点。”周斌说。为何一个错误的研究和结果近20年还不断有人跟随,直至现在才被彻底揭穿?“其实质疑一直就有,但之前是由于很多实验室拿不出遗传实验的证据,所以也不好直接给出结论。”周斌说。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左为则认为这是圈内公认的“皇帝的新衣”,“很多人都知道,但说出来的少”。“安维萨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脏干细胞领域的权威,普通研究人员发表的不同观点极大可能被忽略,摩尔肯丁的实验结果才让各方真正重视这件事。”左为说。摩尔肯丁在业内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被誉为心血管科学的新领军人。据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维萨实验室前成员的观点也佐证了左为的分析。该人士说,在任何会议上,只要有人质疑他的假说,都会被安维萨称为“蠢货”,在其实验室内部,对他提出的假说提出质疑的人会立即被解雇。此外,这一结果与论文的审稿流程也脱不开干系——论文发表时都会经过同行专家的评审,但多数的专家都会忌惮安维萨的名字,很多实验不足的地方,都默认为已验证,或无需验证。反之,那些对他的假说提出质疑的论文,一旦被送到安维萨手里,毫无疑问将遭到无情的批判和打压,得不到发表的机会。

非命

《细胞研究》创刊30年:中国自主创办期刊影响因子首超20

中国自主创办的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证报告中,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响因子提升至20.50。这是中国自主创办的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12月4日,《细胞研究》举办创建一流学术期刊座谈会,邀请中国科协、中科院、上海市分管领导,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兄弟期刊的专家与编缉,在创刊三十周年之际,共同交流办刊经验,探讨中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之路。《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 本文图片均为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细胞研究》于1990年由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姚錱院士创办,并为之辛勤耕耘十余载。当时中国生命科学整体处在发展初期,科研工作与国外的交流刚刚起步,在国际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也很困难。建立一个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细胞生物学交流的平台是当年姚錱院士的办刊宗旨。这份期刊的创立为中国生命领域科学家提供了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为日后参与国际竞争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近15年来,在各级领导、主办单位、科学家群体的支持下,《细胞研究》把握中国基础科学研究蓬勃发展的机遇,向《细胞》《自然》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看齐,采取专业科学编辑负责制的运行方式,为处于激烈竞争的国内外优秀原创论文,以及在国外期刊评审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优秀论文开辟“绿色通道”和“快速通道”,多渠道吸引高质量稿源,不断提升办刊质量。近年来,《细胞研究》发表了一批具有高度创新性的原创成果,学术水平相当于《自然》、《细胞》发表的文章。创刊号随着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影响力逐年提升,期刊影响因子亦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2到20的飞跃。《细胞研究》发展成为国际顶级期刊有效地保障了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同时也为推动中国生命科学的原始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细胞研究》未来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着眼于影响因子的提升,而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积极践行《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秉持“来自中国,服务世界”的科学情怀、“科学优先,科学家优先”的办刊理念、“追求卓越”的实践精神, 将期刊办成比肩《科学》、《自然》、《细胞》的世界顶尖期刊,带动其他科技期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并为世界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建设提供中国期刊的贡献。来源:澎湃新闻

绿宝石

独家|上海研发新冠人源细胞疫苗,科学家已亲试第一针

应对疫情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要方法。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科研攻关组专门设立了疫苗研发专班,沿着五条技术路线稳步推进疫苗攻关工作。在这五条技术路线之外,上海科学家独辟蹊径,尝试探索安全性更高的人源细胞载体疫苗,并完成了第一针的注射。但业内人士也表示,人源细胞疫苗的免疫效果、以及能否最终取得成功仍然面临挑战。目前相关动物试验已经进入到后期阶段,如果初步数据显示效果良好,这种令人期待的疫苗将很快推至临床试验。全球新的疫苗平台2月26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徐建青研究员给自己注射了一针新冠核酸(DNA)疫苗,大约两周后,他还将接受第二针疫苗的注射。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第二针疫苗有点特别,这是全球首个以人源细胞为载体的疫苗。徐建青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发与再现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也是该机构新冠疫苗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从2020年1月起,他所在的团队开始同步进行核酸疫苗、人源细胞载体疫苗、纳米颗粒疫苗的研发。如今,核酸疫苗已在小鼠身上完成了动物试验,针对灵长类动物的动物试验正在进行;人源细胞载体疫苗也已经制备成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徐建青表示,他的团队一共开发了大约10种疫苗。根据动物试验设计,在第一轮的疫苗筛选中,小鼠已经完成了全部两针的疫苗注射,初步结果显示效果良好。根据小鼠试验的初步结果,2月18日,第二轮的疫苗平行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已经在猴子体内注射了第一针免疫疫苗,未来一周还将注射第二针人源细胞疫苗。“第一针疫苗的作用是激发体内免疫,相当于让体内免疫系统初步认识这个病毒,但还没有形成很深刻的印象,第二针疫苗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就是更有针对性地激发体内的中和保护性抗体了。”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现有的传统疫苗的技术研发路径不同,徐建青选择了自己曾在20年之前就设想的一种疫苗研制方法,以人源细胞为载体,把病毒的S蛋白表达在人的细胞膜上,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疫苗的安全性。这种方法试图在人体细胞膜上表达病毒表面棘突蛋白的方法,原理似乎并不复杂。“这种方法一方面是保留了针对病毒形成抗体的有效靶点,同时避免病毒本身的致病性,总体达到快速、安全、高效。”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源细胞疫苗的研发要比灭活疫苗研发速度更快,与核酸疫苗研发速度相当,因为不需要分离病毒与病毒扩增。”传统疫苗研制的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病毒疫苗,一般要在细胞里对病毒进行扩增,再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病毒成分,但这些步骤中,病毒是具有活性的,可能有致病的风险。而且在添加佐剂等物质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风险。对于人源细胞载体疫苗而言,传统疫苗研制中存在的风险都能消除,因为载体本身就是来自于人体细胞。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疫苗载体来自于人体自身的细胞,不具有感染性,比病毒安全。而且还能用新的基因工程技术对它的刺突蛋白进行改造,而传统的灭活与减毒疫苗很难做到。”另一方面,人源细胞作为载体,不仅仅能够表达病毒的蛋白,还能表达人体的某些细胞因子,与特定的灭活方式结合,可以省去佐剂的使用,预计对老年人也能达到较强的保护作用。“这在目前其他疫苗的平台上也是很难实现的。”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计划开始于5年前目前在全球20多个疫苗研发的平台上,还没有看到这种人源细胞载体的疫苗出现。但科学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实验室都拥有实现这种技术的方法。帝国理工大学免疫医学专家保罗·迈凯(Paul McKay)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是一种模拟病毒粒子的方法,非常有意思。让人体细胞表达冠状病毒蛋白,并将这种蛋白加入到人体细胞表面。我们的实验室和很多其他实验室也都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仅仅是把表达了病毒蛋白的人体细胞直接注入到人体,这不一定能成功。”迈凯教授表示,人体细胞还拥有很多其他的蛋白,因此这种方法可能无法激发人体高度的免疫反应。不过徐建青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大约5年前,他的团队就已经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流感疫苗和艾滋病疫苗的研发中,并在灵长类动物身上做过试验,免疫反应得到初步的验证。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创新实验室主任弗雷德里克-唐吉(Frederic Tangy)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这种方法是在人体细胞上表达S蛋白,并将其纯化,那么这还是非常经典的方法。但是否人体免疫会产生排异反应呢?传统使用的避免排异的方法,一般是使用仓鼠细胞,而且要加入佐剂。”唐吉教授还提出,S蛋白是优质的免疫原,能够有效诱导中和抗体,因此S蛋白的三聚体构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此,徐建青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病毒的膜蛋白在人体细胞膜上的表达和在病毒膜上是一样的,空间构象一致,不会出现有效性缺失的问题。”由于此前这种人源细胞疫苗还没有在临床上验证,因此对人体免疫反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有待验证。“这次新冠肺炎给我们加速临床试验提供了重要机遇。”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3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表示,按照预期,到4月份,我国部分疫苗有望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对此,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扩增速度上讲,4月份能够完成中试生产,有机会进入临床研究。”人源细胞疫苗如果研制成功,也将成为全球首创,这是中国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在这次新冠疫苗的研发中,还是墨守陈规,遵循老路,那么就将错失一次极好的科研攻关的机会。”不过在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明疫苗有效之前,徐建青团队仍需要通过动物试验不断对疫苗的成分和方法进行筛选和改进。按照徐建青的设想,他希望能只用S蛋白中的受体结合区RBD蛋白来活化人体的中和抗体,从而取代完整的S蛋白。但目前仍没有得到足够的数据来支撑他们做出决定。“之前的研究数据提示,非RBD区的抗体可能是有害的,会形成抗体依赖致病加重现象。最理想的是只用RBD作为靶点,诱发中和抗体,这样对老年患者也更有利。如果不行,那么可能要把靶点范围扩大到整个S蛋白。”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其团队正在密切监测实验数据。三周产能可达50万人份徐建青团队首创的这款人源细胞疫苗是否能顺利进入商业化?在他看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单独建一个全新的配合人源细胞载体的生产设施平台。“只要平台建好,生产工艺尽快验证,后面就完全可以按照成熟的生产流程来走。”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平台的建设对于未来用同样的方法来研制针对其他疾病的疫苗至关重要。徐建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是希望把人源细胞载体变成一个全新的平台,从而推动整个疫苗技术的加速发展。以后换一个免疫原就又能做其他疫苗的开发,也非常快,而不是仅仅针对冠状病毒。”尽管此前没有人源细胞疫苗商业化的经验,但徐建青通过与一些疫苗厂商交流了解到,现在的疫苗从运输物流到制剂的保存方法等工艺都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我本来最担心的是疫苗保存液的问题,现在看来问题不是很大,这些厂商都有技术储备。”徐建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表示,希望通过后续尽可能缩短生产的时间来弥补摸索工艺可能会耽搁的时间。徐建青说道,人源细胞疫苗的生产成本相比较于灭活疫苗、核酸疫苗等其他几种疫苗的生产成本要更低。而且核酸疫苗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产方面的挑战。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人源细胞疫苗只需要做细胞扩增,省去了病毒接种、扩增和纯化的步骤,因此生产会速度会更快。团队还考虑使用高能射线进行灭活,对疫苗没有污染。目前徐建青团队已经在与下游的厂商对接。他预测,3周疫苗的产能至少可以达到5-10万人份。根据中国疫苗协会官方发布消息,目前有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8家会员机构正在开展新冠疫苗的研发,涉及医学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其中包括近10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的技术路线包括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减毒流感病毒疫苗载体疫苗等。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侠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疫苗的临床试验和批准上市都要花时间的,而且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与SARS疫苗一样,如果疫情在临床试验开展前就结束了,那么三期临床就很难再开展下去了。”尽管如此,金侠仍然认为,为科学打基础很重要。全球目前多个国家也都在积极参与研发新冠肺炎疫苗,其中也有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研发的项目。2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目前全球共有20多种新冠肺炎疫苗正处于研发阶段,一些治疗方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预计于几周内将获得首批结果。

然则若何

中国科研高地看上海,中央驻上海的8大国家级科研院所有多强

上海市被称为东方明珠,不仅仅是因为上海市经济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一位,上海还是我国先进制造业之都、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等。作为我国最富裕的长三角经济板块的龙头,上海更是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上海聚集了一大批的国家级的科研院所,这些科研院所涉及航天卫星、舰船动力、生物医药、大飞机、计算技术等各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你知道中央驻上海的科研机构实力有多强吗?今天小鹏就给大家分享一下。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究所之一。所本部职工1400人左右,32所是国内唯一的覆盖自主基础软件、嵌入式系统及网络通信关键芯片、计算机产品线的专业研究所。32所自成立以来,创造了我国计算技术发展史上的数十个第一,被誉为“神算所”;32所孕育出中国第一家IT上市公司——华东电脑,被誉为上海IT人才的“黄埔军校,获得过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又称为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一一所是一个具有57年历史的舰船动力研发机构和现代化高科技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实力的国家级舰船动力研发基地。研究所拥有柴油机及动力系统、电气及自动化系统、能源装备及工程、分布式供能与新能源服务、海外业务等七大战略业务,业务涉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员工2000余名。3,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研发中心,担负着中国民用飞机项目研制的技术抓总责任,承担着飞机设计研发、试验验证、适航取证以及关键技术攻关等任务,是我国最大的民机研发中心,现有员工3500余人。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为中国民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曾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架大型干线客机——运10飞机;与陕飞联合设计了运8气密型飞机等。上飞院承担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新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以及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的设计研发任务。4,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现隶属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上海公司成立于1949年9月,是国家医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血液制品的主要研究机构、生物制品产、学、研、销一体的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身为上海生物制品厂,由卫生部直属领导。目前,中国生物上海公司主要产品为预防用生物制品。长期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863"、"973"、"传染病重大专项"攻关项目等几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任务,获得科研成果10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主要从事航空电子综合技术研究,军民机航空电子、航空无线电通信导航系统及产品研制,。上电所作为中航工业旗下承担飞机“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研制的重点科研单位,全所从业人员2600余人。在航空电子系统综合、座舱显示控制、核心处理、无人机一体化控制、无线电通信导航、工程与制造等专业技术领域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国内第三、第四代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以及民机产业的快速发展。6,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又称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成立于2003年12月,是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非盈利事业单位,其前身是1999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电信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小卫星工程部。卫星创新院现有两个园区,浦东张江园区和临港卫星研制基地,能够同时承担30到50颗吨级卫星的研制,并具备同时承担100颗以上微纳卫星的研制能力。已成功发射包括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天宫二号伴随卫星等61颗卫星,已成为我国科学卫星领域的主力军。7,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国通信领域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前身为1957年邮电部批准成立的上海电信研究所,1966年更名为“邮电部第一研究所”,现为国务院国资委所属大型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核心企业之一。建所以来,电信一所以电话交换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为基础,历经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取得了150余项国家、部委级科研成果,拥有程控交换、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和社会应急通信等专业领域30余项值得自豪的国内“第一”。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又称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于1977年建所,隶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五十所在普陀区、松江区拥有三个所区。其中,五十所现有职工1300余名,下属八个科研生产部门、三家产业化公司。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进步奖490项,获得各类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近300件,形成了军工电子、电力电子、市政电子和安全电子四大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战术通信技术、微波与探测技术,为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猜图:这是上海哪个标志性的建筑?除了我们提到的8个来自上海市的优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之外,你知道上海还有哪些重要驻沪的科研院所吗?也欢迎大家留言补充,欢迎大家关注小鹏财经。

冬春篇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开发出细胞增殖示踪新技术并发现成体肝细胞来源

北京时间2月26日,Science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斌研究组的研究成果Proliferation tracing reveals regional hepatocyte generation in liver homeostasis and repair。该研究首次开发出能够长时程示踪体内细胞增殖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成体肝细胞的来源,为肝脏再生及疾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细胞增殖是多细胞生物体在发育、生理稳态和组织再生中的基本生物学过程,细胞增殖过多或受阻是较多疾病的致病基础。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对于发育生物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再生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十分重要。目前,检测细胞增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细胞增殖标记物(如Ki67、pH-H3等)的组织化学染色;核苷酸类似物(如BrdU、EdU等)的掺入。然而,上述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时间上,检测的是某个时间点而非某个时间段内的细胞增殖,就像照相机,只能拍摄某一瞬间的细胞增殖信号,这对于一些增殖能力较低的细胞如心肌细胞、神经元等较难检测到;在空间上,所有类型的增殖细胞都会被无差别的检测,容易造成非目的细胞增殖信号的干扰,信噪比低、分辨率差。因此,开发一种有效检测体内细胞增殖的新技术,实现长时间不间断、组织特异性地标记细胞增殖尤为重要。周斌研究组长期致力于新型遗传谱系示踪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中,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检测细胞增殖的新技术——ProTracer(Proliferation Tracer)。作为一种遗传学技术,ProTracer突破了传统检测细胞增殖方法的思维模式,利用广泛使用的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在课题组前期开发的Dre-rox和Cre-loxP的双同源重组酶介导的遗传谱系示踪技术的(He et al., Nature Medicine 2017)基础上,利用Dre-rox启动Cre同源重酶介导的细胞增殖示踪系统进行遗传标记。ProTracer犹如一台录像机,一旦启动便可实现在数月甚至数年内不间断地记录细胞增殖,这对于检测增殖能力较低的细胞以及评估细胞增殖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十分有益。同时,ProTracer可以实现直接检测某一特定谱系细胞增殖情况,避免其他类型细胞增殖信号的干扰,提高了信噪比和分辨率,使检测信号更直观,能够实现从器官整体水平上观察细胞增殖。此外,ProTracer能够实现活体检测细胞增殖,可以在不牺牲动物的情况下,直接在同一个动物上多时间点检测体内细胞增殖,观察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过程。ProTracer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细胞增殖的检测,为发育生物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再生医学等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周斌研究组利用ProTracer研究了在成体肝脏生理稳态和损伤再生过程中肝细胞的来源。目前,在肝脏领域,这是一个亟待解决且具有争议的重要科学问题。尽管在某些极其严重的肝损伤情况下,胆管细胞可以转分化贡献形成肝细胞,但在肝脏生理稳态和损伤再生过程中的肝细胞的更新主要依赖原有肝细胞的自我增殖。肝脏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肝小叶,肝小叶中的肝细胞由于代谢功能和基因表达等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异质性,从肝门静脉区到肝中央静脉区大体可分为三区:门静脉周围肝细胞(E-CAD+,Zone 1)、中间区肝细胞(E-CAD–GS–,Zone 2)和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GS+,Zone 3)。 有研究认为,不同区域的肝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不同,但究竟哪些肝细胞亚群对新生肝细胞起主要贡献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肝细胞流动理论(肝细胞由门静脉侧向中央静脉侧流动,Liver 1985);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理论(Axin2+肝细胞,Nature 2015);门静脉周围肝细胞理论(Sox9+肝细胞,Cell 2015);分散式理论(Terthigh肝细胞,Nature 2018);广泛分布式理论(肝细胞无差别增殖,Cell Stem Cell 2020)。以往研究均是依赖单个分子标记分析肝脏中某一肝细胞亚群的扩增能力,缺少对肝脏整体水平上对所有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分析。周斌研究组突破此前的研究模式,即不再依赖单一分子标记追踪某一肝细胞亚群的扩增情况,而是利用ProTracer技术去直接标记新生的肝细胞,不仅可以实现对所有肝细胞类群进行分析,而且可以直观精准地展现出新生肝细胞的来源。研究人员采用广谱性的ProTracer(所有类型细胞的增殖都能够被检测)在成体启动细胞增殖的记录,并在启动后的多个不同时间点检测肝细胞的增殖信号,结合E-CAD和GS等肝细胞分区标记基因免疫荧光共染色,发现在生理稳态过程中肝细胞通过缓慢的增殖维持自我更新。新生的肝细胞并非来源于以往报道的任何一个类群,而是主要来源于肝小叶中的中间区域(E-CAD–GS–,Zone 2)。为了排除非肝细胞增殖信号的干扰,研究人员在广谱性ProTracer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Albumin(Alb)启动子,开发了肝细胞特异性的ProTracer技术。肝细胞特异性的ProTracer仅标记肝细胞的增殖,能够实现直接在肝脏器官整体水平上展现肝细胞增殖。将肝细胞特异性ProTracer在成体启动后,研究人员将肝脏的全标本进行了荧光拍照,发现被tdTomato红色荧光标记的增殖的肝细胞呈现出一圈圈类似“甜甜圈”的形状(图A),说明肝细胞增殖具有区域偏好性,肝脏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增殖的肝细胞位于肝小叶的中间区域,即E-CAD–GS–的Zone 2(图B)。此外,周斌组还开发了活体检测肝细胞增殖的ProTracer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检测了同一个小鼠个体在多个不同时间点肝细胞的增殖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这也是首次实现活体检测细胞增殖。为了研究肝脏损伤再生过程中新生肝细胞的来源,研究人员利用ProTracer技术结合肝切、胆管结扎和CCl4等多种肝损伤模型,发现在肝切模型中,位于Zone 1的肝细胞起始肝脏再生过程,而后Zone 2的肝细胞迅速增殖。而在胆管结扎和CCl4急性损伤模型中,则是位于Zone 2的肝细胞起始肝脏再生过程。此外,研究人员利用广谱性ProTracer系统地描绘了肝脏再生过程中其他类型细胞的增殖情况,如胆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综上,该研究开发出一种检测细胞增殖的遗传新技术——ProTracer,以全新的视角探究了成体肝细胞的来源,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和技术局限性,直观地展现了所有肝细胞类群的增殖情况,首次发现肝小叶中间区域(Zone 2)的肝细胞是成体肝脏在生理稳态中新生肝细胞的主要细胞来源,并揭示了不同损伤再生模型中新生肝细胞的来源,准确回答了成体肝细胞来源这一重要科学问题。该研究为肝脏损伤修复再生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此外,新开发的ProTracer技术具有长时间不间断检测细胞增殖的能力,可以特异性地标记某种特定细胞谱系的细胞增殖,并实现了不牺牲样品直接活体检测细胞增殖,从多个维度刷新了细胞增殖检测的能力和范围,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组织器官细胞增殖的检测,为发育生物学、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再生医学等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周斌研究组副研究员何灵娟、博士后蒲文娟、博士研究生刘秀秀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周斌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瑞士诺华医学生物研究所教授Jan S. Tchorz、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季勇、瑞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博士Qing-Dong Wang和上海南方模式生物公司博士孙瑞林及其团队的支持。该工作受到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动物平台和细胞分析技术平台的支持,并获得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的支持。【来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孰为文采

重磅!世界首个克隆猴在位于上海的这个研究所诞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非人灵长类平台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今天(1月25日)在线发表此项成果。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加速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上海诞生自从1997年“多莉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许多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也相继成功,但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没有克隆猴,就很难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率领以博士后刘真为主的团队,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突破了这个生物学前沿的难题。这一成功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这一突破也实现了“领跑、弯道超车、三个面向”的目标,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学家在我国即将启动的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主导地位。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意义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于能在一年内产生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使用体细胞在体外有效地做基因编辑,准确地筛选基因型相同的体细胞,然后用核移植方法产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载体怀孕出生一批基因编辑和遗传背景相同的猴群。这是制作脑科学研究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关键技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脑疾病模型猴的制作将为脑疾病的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目前绝大多数脑疾病之所以不能有效治疗,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研发药物通用的小鼠模型和人类相差甚远,研发出的药物在人体检测时大都无效或有副作用。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加速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以我国科学家为主导的灵长类全脑图谱计划的实施和灵长类脑科学的前沿研究,将进一步使我国成为世界脑科学人才的汇聚高地。热点问答针对大家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回答如下:1、克隆猴是否存在伦理的风险?是否意味着离克隆人又近了一步?开发克隆猴技术是为了建立更好的疾病模型,来服务于人类健康,是严格符合动物伦理的。克隆人从伦理上是严格禁止的,至少在政府、科学家、大众达成共识前是不允许的。2、克隆猴目前健康情况如何?克隆猴目前非常健康。3、上海科研院所在此次重大科研突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是此课题的唯一完成单位。4、克隆猴完成后,下一步的科研计划是什么?下一步将利用该技术,加快开展以我国科学家为主导的灵长类全脑图谱计划和灵长类脑科学的前沿研究。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编辑:刘喻斯

东使宋卫

第二届Cell Research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

11月1日至3日,第二届Cell Research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在沪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肿瘤免疫与代谢”。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不少该领域的大咖,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Carl June,美国科学院院士、日本大坂大学教授Shimon Sakaguchi,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医学系教授Guido Kroemer等2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思想的碰撞,为“肿瘤免疫与代谢”等领域的研究带来新的方向。《Cell Research》创刊于1990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生命科学领域以英文发表的高水平国际性学术期刊,目前,《Cell Research》期刊的影响因子为17.848,在科睿唯安的193种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七,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一。《Cell Research》期刊的影响因子,已经连续4年超过了《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细胞》,并且首次超越了《自然—细胞生物学》,标志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顶尖学术期刊,正在以更快速度走向全世界。从2018年开始,《Cell Research》就依托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打造国际高端学术会议——Cell Research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旨在把握分子细胞科学领域研究前沿,推动分子细胞科学领域重大发现,促进分子细胞科学领域中外科学家的交流与合作,并提升《Cell Research》的国际影响力。本届Cell Research分子细胞科学国际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Cell Research期刊共同主办,由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提供支持。

父在

昆明高新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签约

核心速读:生物所具有悠久的生物制品生产历史,是国内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为控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并保持无脊灰状态,控制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降低发病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高新区始终以疫苗、云药、细胞产业集群为抓手,努力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新区将进一步聚焦园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产业发展,按照“两主两辅”布局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云南网讯(记者 龙舟)近日,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开启10余个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项目,为昆明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增添强劲动力。据介绍,生物所具有悠久的生物制品生产历史,是国内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为控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并保持无脊灰状态,控制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降低发病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高新区始终以疫苗、云药、细胞产业集群为抓手,努力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新区将进一步聚焦园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产业发展,按照“两主两辅”布局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技术+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强强联合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疾控疫苗研发投产等系列项目合作方面实现合作共赢。高新区将全方位提供精准、系统、及时的服务,全力推动生命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提速,在发展共赢上取得丰硕成果,谱写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钓球

致敬生化所与细胞所的奠基者

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含前身)历经初创、分设、更名、撤销和整合,近70年的建设改革发展之路,始终秉持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研究所精神。饮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前辈们为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及其前身生化所、细胞所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时值6月9日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谨以此篇“历史档案”致敬生化所、细胞所的两位奠基者,研究所70年间传承的精神血脉必将为分子细胞卓越中心这支新时代的科研国家队注入灵魂、赋予新生。1950年政务院首批通过成立国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1958年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分所后成立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1978年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00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与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整合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15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成立,依托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20年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王应睐王应睐(1907.11.13-2001.5.5),福建金门人,著名生物化学家,我国现代生物化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王应睐先生于192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研究教授。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9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科学院院长(1978年—1984年)。1984年起任名誉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生化学会三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主编,美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名誉会员,比、匈、捷等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应睐先生在办公室王应睐先生先后对营养、维生素、血红蛋白、酶、物质代谢以及酶与核酸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他在急国家所急的应用研究方面也作出了杰出贡献。作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王应睐于1955年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1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文学与美术院外籍院士,1986年12月获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88年12月又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2年,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视察(王应睐先生为左三)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访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王应睐先生为左一) 1958年奉命筹建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并担任首任所长后,王应睐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组织研究所及全国更大范围内的科研工作,引进和培养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科研人才,将生化所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并颇具国际声誉的生物化学研究机构,总体推进了中国的生物化学研究。代表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成就的两项重大成果—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皆以生化所为主力完成。王应睐先生为培植这两项成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图左:1982年“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图中:1988年第20届迈阿密生物技术冬季讨论会授予王应睐“特殊成就奖”图右:1987年“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朱洗朱洗(1900-1962),浙江临海人。中国杰出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朱洗先生于1925年考入法国蒙彼利埃大学,1931年毕业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法大学教授。1945年兼任台湾大学动物系主任。1950年聘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部(生物学)委员。曾于1956年度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从1954年起被选为上海市一、二、三、四届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1年朱洗先生(左二)在分析和讲解蟾蜍人工单性繁殖研究的试验记录从1950年到1962年,朱洗先生长期从事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他创建了激素诱发蟾蜍和黑斑蛙卵巢体外排卵与成熟的实验体系;发现了低温休眠是中华大蟾蜍卵球成熟的决定因素和输卵管分泌物是蟾蜍卵球受精的决定物质,提出两栖类受精“三元论”;培养出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证明卵球具有整套发育成个体的物质基础以及人工单性生殖的子代能传种接代;阐明了两栖类和鲤科鱼类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唯有适当成熟时期卵球受精后才能正常发育,共发表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60余篇,著作20余卷,共450多万字,有专著《生物的进化》,科普著作《现代生物学丛书》等。1958年国家主席朱德参观朱洗先生实验室,朱洗先生介绍家蚕混精杂交子代遗传变异所产生的不同形状以及颜色蚕茧的变化(如右上图),展示驯化的蓖麻蚕(右下图)的研究成果。朱洗先生以国家需要为己任,秉持科学救国的信念,以极大的热情投身科学事业,充分施展学识才能,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他毕业追求的事业理想1959年朱洗从理论上总结了两栖类和鱼类关于卵球成熟与受精的系统研究。图示卵球发育阶段、成熟程度、细胞学上的指示和反应,指明只有在适当时候受精,胚胎才能正常发育。“家鱼人工生殖的研究” 1977年荣获上海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来源: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黑小伙

名家人物榜——金由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

姓名 金由辛工作单位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性别 男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职务 研究员行政职务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66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化专业1966-1978,农业部农业生物研究所从事环境保护研究1978-1981,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生化专业研究生1981-2000,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助研、副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4),课题组长、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期间在美国USC当访问学者2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短期访问教授。2001-现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该学会核糖核酸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常务编委、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委、美国RNA Biology杂志Editor、上海市十届政协常委。近5年来,他努力使研究生的工作与国际接轨。共培养了5名博士。他们共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14篇、EI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14篇SCI论文总IF值达37.5,平均每个学生发表论文的IF值达7.5。近5年内,他的研究生共获得各种冠名奖(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学金、复旦大学谈家桢基金生命科学九源奖学金二或三等奖、地奥奖学金二等奖、宝洁优秀博士生奖学金、上海-联合利华奖学金)共11人次。培养的学生中,已有一位1998年博士,2002年成为基金委杰青和中科院百人计划的获得者,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和博导。一位毕业研究生已成为世界著名制药公司(辉瑞公司)的高级科学家。研究方向核糖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工作近年来:1.发现了色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和色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的种族特异性元件,做到了核糖核酸水平上种族特异性元件的完全反转和合成酶水平的部分反转。2. 在干细胞和水稻中发现了一批具有调控功能的小分子核糖核酸,miRNA,并准备深入研究它们的具体功能。3.研究RNA技术,如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核酶(ribozyme)、核酸配体(aptamer)、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siRNA)、叁链形成寡脱氧核苷酸(TFO)等的应用前景。获奖情况1978、1983年两次获得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9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5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