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外国语大学罗德尼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上外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研招专业基本都是文科或者经管类的专业,没有理工科的专业。很多同学对于上外不是很了解,主要是是对于上外的分数计算方式不是很了解。上海外国语大学计算分数的方式很特别,并不是传统的500分制。而是经过换算的。上外的分数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也就是说这些专业初试的分数经过换算后只有350分。第二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而且设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第三种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但是没有外语单科线。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在做具体的数据分析之前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下业务 1+业务 2+总分*10%的计算模式。大家知道专业课一门的分数线是150分,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就是350分,也就是你要想进复试,以上这些专业总分是以350分来计算的。但并不是说你考试的总分是350分,考研一样都是考500分的内容。但是政治和英语这样算下来每门课的分数只值十分。大家考研时间的规划中一定要合理分配时间,把时间花在刀刃上。尤其是是专业课这一块,可以说,这些专业你能不能考上,完全就是看专业的分数怎么样,因为专业课初试的权重高达96%。政治英语只要能过国家线就行。这些专业基本都是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也有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很多考研机构的老师常常说理工科可以跨考文科(哲经法教文历管),这里文科只是大概这么说。其实研研这里也想提醒想大家,非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同学最好也不要跨考语言文学类专业。因为研研择校这么多年,认识很多跨考语言文学类的同学最后的结果都不是很理想。因为非语言文学类的同学专业素养和本专业的专业素养差别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而这个专业素养就有点类似于音乐美术这些,你很难通过短短的一年的突击学习或者培训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而且文学专业的考研竞争也是比较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的专业有三个,分别是古代,现当代和比较文学这三个二级学科。从招生人数上看这些专业都是统招一两个,也就是研研之前说过的,不稳定的专业,虽然一般而言考研的报录比不会高,但是也有意外,18考研的的报录比就是很高的。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当然这个专业是中国语言文学里面考研最热门的专业,每个学校都是这样。上外18考研的这三个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10:1以上的,如果是19考研的话就很推荐大家考了,虽然19考研的现在已经结束了,考研报录比还没有出来,但是研研预计,考研报录比不会有18考研那么夸张。但是20考研的同学就要注意了,不是很推荐大家考这个专业。当然研研在五月以后会开始疯狂的写文章,争取8月之前把江浙沪所有学校19考研的数据分析。从收分看也是差不多,中国现当代一般均分都在310左右。换算成500分制的话专业课均分也得135+。其他专业的大家也可以试着换算下,不会算的也可以微信留言给研研。外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是上外最牛的专业的了,一级学科群是国家双一流学科。考研竞争当然也是非常大的。一直比较热门的是英语语言文学和日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一般在10:1的报录比左右,但是日语语言文学这个专业考研难度就非常大了。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对比。其他几个专业受考研规律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去年难度大的专业今年的考研竞争就会小很多,去年难度小的今年就会大。收分这些大家参考表格数据,自己可以换算。其实主要就是算专业课的分数。专业课最高需要考多少分,你就把政治英语都按国家线分数算,然后专业课最高分是多少。你如果能考到专业课最高分了,政治英语总不可能都是压线的吧,所以最后总的技术总分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这个表格的这些专业和前一张表格的专业一样,也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都是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的学硕。从考研竞争的角度看的话这些小语种专业18考研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很多都是在10:1以下的。之前也说过了,这些专业受考研规律的影响很大,17考研的这些专业的报录比都是在10:1以上的,19的话预计会很高。但是对于20考研反而是个好消息,可以考虑下。专业课的一般均分能达到125左右就差不多了。还有两个专业是上外的自主招生专业,分别是翻译学的学硕和语言战略和语言政策学。这两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在5人左右。考研竞争的话翻译学的学硕要比另外一个专业激烈。收分的话专业课分数差别还是蛮大的,从均分看,翻译学一般得达到135分,最低分的话也得125+总体上看18考研的这些外国语言学类的小语种专业的考研竞争对比之前热门程度下降了一些,那19考研的同学的话就是比较倒霉了.虽然上外19考研的报录比还没有出来,但是结合今年的形式肯定很难考。等19考研的数据出来了研研到时候会再给大家做一波20考研的分析。选学校的20现在选上外还是可以考虑下的,根据研研观察今年网上的一个考研热度来看,今年的考研人数没有去年那么热。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英语单科线这张表格的数据中专业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考研总分500分,但是换算下来就是总分是450分。削弱了政治的地位,政治100分只有10分的占比。外语单科线的话一般都是60分。具体的不同专业大家自己百度就知道了。考这些专业的同学要注意了,因为这些专业的要求更高,从表格中也可以看出,这个专业基本都是经济管理类还有法学类的专业,所以对英语和专业课的要求特别高。英语值110分,专业课值330分。所以大家在选专业的角度的时候需要有针对性。如果英语专业课比较好的就选。经济类的专业有三个,分别是金融学硕国贸还有应用统计学硕。金融学的话上外的性价比不是很高,报录比达到了15:1,而且推免比例比较高,招的人也不是很多。收分的话其实18考研很多211的收分都是在350多分。但是上外把最简单的政治基本就忽略不计了,所以要求比较高。而且这个技术分算下来的得365分,而且我这还是政治只算60分的,正常来说政治65分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政治算65的话就得370+。国贸的话也不行,性价比也不是很高,这个专业在应用经济学里本来就不算是特别热门的,但是上外的考研报录比一般都是在10:1左右。分数的话大家自己去算算,18考研和金融学差不多。应用统计这个专业20考研的同学还是蛮推荐考的。反正20考研的同学主要还是参考18考研的数据。政治学的三个二级学科还是蛮好的,上海市一流学科,都是国际方向的。上外本省就是外国语学校,在这个方面的校友优势还有学校资源都是比较出众的。考研统招人数都是7、8个人。报录比还是比较低的,收分也不是很高,蛮推荐大家报考,因为这些专业都是不要考数学的,分数一般都比较高,而且考研竞争也不是很激烈,一般不会存在什么压分的情况。法律的两个专业基本就是一个沪宁地区正常难度,这边法律法学的均分手残打错了,均分是303。唯一的缺点就是,本来考法律的同学学大部分都是文科生,政治比较强。这边政治只算10分,强调英语和法综专业课。所以这个点大家也是需要考虑下的。报录比倒还行,一般211都是这样差不多。管理类的专业招生人数太少了,企业管理20考研的可以关注下。另外提一点17考研报录比20:1,19考研要是还是20:1左右的话可以考虑,而且招4个人也不少了。另外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很稳定,都是分别招2、1个人。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反正我会不推荐大家考。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这些专业也是技术分计算公式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但是和上面的专业相比,不设外语成绩单科线,技术分满分同样是450分。上外的金融专硕重点推荐下,性价比很高。金融专硕每年都是考研的大热门,竞争十分恐怖,上外的金融专业竞争非常小的。18考研报录比才3.7:1,17也不过是5:1,在上海这种国际金融中心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多,收分的话也不是很高,18考研技术分均分348。换成普通的500分制的话也就均分也就370分左右。这个和考数三的不一样了,上外考的是396经济类联考,难度并不大,这个收分还是可以接受的。思政教育这个专业20考研也可以考虑下,考研报录比比较低。而且这个专业一般好点的211收分也得在370多或者380多分。教育学的三个专业也还行,也是可以考虑下的,因为学硕本省招生人数就都是比较少的,分数的话也不是特别高。除了这个教育技术学,因为前两个都是311全国统考的,教育技术学是学校自命题的。全国统考的专业大家自己去对比这个分数,还是很简单的。当然你们得自己换算下。自命题的分数很高,但是这个又不要考数学,每年的均分虽然高,很大可能是专业课题目简单,不然也不会高这么多。大家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专业课的真题。文学类的两个专业是算英语分数的,但是如果英语还行,你考60左右,乘以1.1,然后减下,和上面不算英语的文学类专业比收分也差不多280—290分。18考研的报录比也不是很高,20考研的也可以参考下。而且这两个专业对比以往几年的报录比还是比较稳定的。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新闻类的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不考数学,还有就是认为新闻专业的逼格比较高,其实是假的。但是也不影响全国广大学子报考新闻专业的热情。上外的新闻学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考英语的加新闻传播学,还有一个是小语种类的都是偏翻译的,两门专业课一个考英汉互译还有一个是小语种和汉语互译的,这个第二种就比较难了,一般的同学也考不了,要求比较高,必须会三国语言的,不然你一个小语种学一年也学不出个啥。毕竟很多同学一个英语都学了15年还是那样(比如研研,hhhh)而且这些小语种一般都是只招一个人。传播学和广告学就正常了,都是考的传播学和广告学的正经的本科学过的内容。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要只看一年的数据,至少对比三年。你20考研只看个19考研的,结果往往都是相反的。下面的专业就是翻译的专硕了。主要就是英语和口译和笔译还有小语种的口译。小语种的其实我也不懂,反正小语种的翻译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好学校有,一般学校没有这个专业。想考这个专业的同学大概一搜,一对比就出来。但是还是推荐顶尖986优先,其次语言类211,再然后就是地方特色,比如东北的俄语的,延边大学的朝鲜语(韩语)等等。英语的口译和笔译是我们华东地区的优先选择了,毕竟是唯一一所211外国语大学。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很高的,推荐985和211的同学考,或者特别有英语天赋的同学。具体的数据大家还是参考表格,多对照几年的。总结:上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外国语大学。虽然硕士点不多,但是其外语专业都是国内顶尖。上外的专业大部分都不考数学,数学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上外的分数算法独树一帜,不是传统的500分制,分为三种计算方法。上外大大弱化了政治这门学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但是分析历年上外的报录比,不难发上外的竞争很激烈,总体的报录比接近10;1。特别是语言类的专业,竞争尤其激烈。上外对专业课和英语的要求特别高,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外,一定要及早准备。另外上外不接受外校调剂生。

汉江湾

新传考研辅导机构鱼龙混杂,这篇让你知道什么才是王者!不服不行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胡师姐做考研辅导7年了,在这7年里,我们对热点的理解一直在进化——和各高校命题人一起进化。起初,他们出的热点题是这样的:材料:赵普在微博上转发调查记者的短信,引来11万转发,但他却从荧幕与微博上小时,对此相关负责人称无可奉告。请问: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2013暨南大学新传专硕真题)材料:一段《纸牌屋》的介绍。问题:请分析纸牌屋为什么会火?(2014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研真题)慢慢地,他们出的热点就变成了这样:谈谈你对明星限薪令的理解。(2019北大新媒体保研真题)原材料节选部分:“我已经转发杨超越好几天了”“转发这个杨超越,你想咋地就咋地”“头像换成杨超越之后,运气真的有变好”……你身边一定有不少这样对着杨超越许愿的朋友,甚至你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曾因卖惨、唱跳实力难堪而遭人嫌弃、又因蠢萌废柴而惹人怜爱的“麻烦女孩”人生却一路开了挂。她曾不慎“体面”地搞砸了偶像选秀节目《创造101》里的绝大部分表演,如今终于在恋爱推理节目《心动的信号》中 显露出自己的综艺才华。不过,如果说幸运也是一种才华的话,那么超越妹妹其实是凭借这一方面的出类拔萃而在百舸争流的娱乐圈逐渐立足,乃至圈粉无数的。为何作为“人形锦鲤”的杨超越会迅速获得舆论热捧,由废柴少女变身为万能幸运符?当然,祈福求好运并非新鲜事,向锦鲤祈福的习俗早在古代就已普及。但这一波以杨超越为代表的人形锦鲤转发风潮,充满了(后)现代的戏谑与荒诞,是一种属于当今时代的丧:对于努力不抱信任但又无法不相信努力的生命状态,其背后是笼罩在我们之上的“无用的幽灵”。(1)文中提到的“锦鲤文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10分)(2)你认为转发锦鲤是“集体症候式”吗?并分析“集体症候式”的社会背景。(25分)(2019浙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外行或许看不出什么门道,但事实上,热点考题的提问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从最开始谁都能说点什么的状态,到要求深度融合专业知识、不如此简直就不知道该从哪下笔的状态。以前我们辅导学生的时候,每个热点倾向于给一个分析角度、一个确凿的答案让大家吃个定心丸,但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不够灵活——一个热点有多种考察角度,以浙大这道锦鲤的题为例,除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考察, 还可以考亚文化、虚拟社群、互动仪式……你并不知道出题人会从哪个角度考,那么热点分析理应穷尽所有可能的考察角度,提示相应的分析工具(理论),但是不能给出具体的论证——那样可能会让大家在考场上写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招来改卷老师的反感。同时我们观察了一下行业动态——优秀的同行们都有热点分析的课程,也都意识到了不能从一个视角分析热点,但这里出了个问题:因为教学水平的差异,大部分同仁其实自己也不太懂理论。在试图多角度的时候,成功实现了堆砌而不是运用理论,对理论进行了去语境化的简单粗暴使用——仅从字面意思理解某理论,并用于分析某类字面上看起来有联系的现象,比如我已经无数次因为学生用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和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娱乐化现象和粉丝行为而吐血——娱乐至死也就算了,还沾边(这个理论本来是警示美国人不要沉溺于“一切政治问题已经解决”的自我感觉良好、需要担心政治以外的社会危机的——并且,它只针对电视!一切试图挪用的,都得先论证你要解释的那个东西跟电视的相似之处),但巴赫金的“狂欢”是在说什么?——中世纪晚期的各大城市(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等),每年合计起来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过着狂欢节的生活。在这期间,人们放弃那种教规常规下、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打破严格的等级秩序,同一切人随意不拘的交往,随心所欲地妆扮自己,狂放不羁地载歌载舞,自由自在地说说笑笑,纵情于食欲声色……狂欢时,先前存在的等级关系和官衔差别统统暂时取消,人仿佛为了新型的、纯粹的人际关系而得到了再生;狂欢节上,笑谑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笑谑是节庆的、欢乐的,它针对一切,同时也针对取笑者本人,并充满了对一切神圣物的不敬、歪曲和亵渎;狂欢节上,一切话语都成了相对性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摹拟讽刺的对象……狂欢节是全民性的,在狂欢中,没有观众,全民都是演员,或者说,生活本身成了表演,而表演则暂时成了生活本身。所以“狂欢”是藐视权力和一切“装逼犯”的、是短暂造就平等的、是欢乐的、是富有生命力的、是解构意味的。巴赫金对“狂欢”的论述充斥着难以掩饰的赞许态度——怎么到你们那里就成了批判大众盲目参与轰动性事件、追求刺激和猎奇了呢?我问学生为什么老爱用狂欢理论,他们说XX公号就是这么写的。我简直无语。难怪历年模拟题一考到娱乐事件或者朋友圈大型“表演秀”,10份卷子里能有5个娱乐至死、3个狂欢,1个无分析裸奔,还有1个不知所云……这真让人痛心了。都是“辅导班”,但教你的是什么人——是不是就比你水平高,他们了解学科源流吗?真读过原著吗?真懂理论吗?大家要认真辨别,不要花了钱还被带到沟里了。刘海龙老师在《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里三令五申:不要死记硬背理论!不要生搬硬套理论!一定要理解理论的背景!但是多年以来新闻传播领域还是“文二病患者”横行:“文二病患者,通常就是念了几本书,且对社会其实没有多少历练,最可怕的地方是,他们读的书不是教科书,或者是教科书读得不够好,基础不牢。专著都是某一个学者自己的主观看法,当然不会太全面。轻视教科书,捧着一两本专著当成至宝和行为指南,文二病就不远了。至于只是耳闻了几个概念,大而化之,想当然地就去用的,不过就是拿几个大词出来吓唬吓唬人罢了。外强中干色厉内荏之下,其实一推就倒。”(魏武挥老师公号,原文请戳《文二病患者》)根据魏老师这篇文章,我们整理出目前被抠出原生语境、黑得最惨的(或者用得最滥的)理论排行榜:No.1 娱乐至死No.2 乌合之众No.3 狂欢No.4 信息茧房(脱离了桑斯坦的原意)No.5 文化工业(用得人太多了,但往往只能说出表面意思,不能深入分析)No.6 单向度的人(只能从字面解释媒介给人带来的影响,知其然不知其所有然,一句话就把所有意思说完了,为了填满试卷上的大片空白开始翻来覆去地重复)No.7 媒介依赖(大家好好看看教材上媒介依赖讲的是啥!)No.8 互动仪式链(横跨宏观-中观-微观,不适用于解释具体现象)……下面,我们以AI换脸为例展示理论的正确打开方式。(令人无语的是,很多同行讨论“换脸”还在用“狂欢”……我……)事件重现AI换脸appZAO在不到一个星期内经历“爆红刷屏”到“道歉约谈”的大起大落,拥有“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slogan的ZAO确实上演了一出新奇的好戏,但其实AI换脸技术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从天天P图“军装照”、Faceu(脸萌)“变老滤镜”、zepeto“捏脸社交”到“杨幂参演1994版《射雕英雄传》”、AI合成主播、Deepfake,AI换脸满足人们娱乐性需求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是更大担忧和恐惧。命题角度一:隐私真题链接:2014北京大学440:谈谈对网络隐私保护权的理解,如何平衡数据发布与保护隐私之间的矛盾?2019华中科技大学440:网络环境下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和如何规制2019安徽大学814:脸书数据泄露案例,根据社交媒体隐私数据保护,假设自己是科技媒体记者,写采访提纲。2019上海交通大学334: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危机2019北京师范大学938:互联网隐私和便利的界限在哪里?谈谈看法2019华南理工大学334:材料中提到了京东前员工泄露用户的隐私、用户的隐私在淘宝上以几毛钱的低价出售,主要强调了当代用户隐私的严重性。谈谈网络的隐私权的特征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网络的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换脸”风波中如何应对隐私危机?思路解析:隐私问题没有成型的理论可以直接套,但可以联系法律、伦理道德或其它前沿理念(例如“被遗忘权”、GDPR),以分析说理取胜。一、“换脸”带来隐私危机ZAO本身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对其霸王条款的分析,法律工作者发现ZAO肖像权的使用,意味着隐私权的过度让渡,不仅可以随意使用个人肖像权,还可以有偿或无偿授予第三方,这意味着全方位地暴露在了互联网之中。互联网改变了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受众越来越习惯于享受丰富有趣、富有创造力的产品和应用,习惯于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在社交媒体上,但这些信息也永久地储存在了服务器上,用户维护自己的数据隐私,几乎成为了不可能的事。二、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泛在化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车站、金融、娱乐、监控……)以及泛在的人脸识别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诈骗、人肉搜索等)。三、“换脸”隐私危机的解决1.公民:提升媒介使用能力,拒绝隐私权的让渡2.科学家:解铃还须系铃人,技术的锅技术背科学家尝试用AI技术对抗这种隐私风险,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两个大学生制作的一个40*40公分的图片,能成功为人穿上“隐形斗篷”,建构AI识别的“对抗性补丁”。无独有偶,俄罗斯的科技公司俄罗斯最大的科技公司Yandex的技术总监Grigory Bakunov与其他几个黑客一起,开发出了一种“反面部识别算法”。这种算法通过化妆的方式实现,只要在脸上画出特定的线条,就可以有效干扰AI的面部识别。3.政府:对权利的侵犯应当由法律来规制四、“换脸”风波的反思(重大得分点!)一切风波本质上还是由技术而起,技术更迭本无罪,是发展的象征,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人的意图。AI人脸识别系统用于抓捕罪犯“捷报频传”,甚至一度让张学友在演唱会上完成“五杀”、“七杀”,被称为“逃犯克星”,并不能因噎废食,全盘否认技术,但人脸识别被滥用而出现的信息泄露导致账户被“盗刷”、不知不觉成为色情片主演,甚至是用于政治权力竞争的造假,又是赤裸裸的技术引发的祸端。德国哲学家韦伯曾经区分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前者意味着发挥技术的最大效用,后者强调价值、伦理的重要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开拓,更离不开基本价值的守望,毕竟‘我们将抵达的未来,不仅是信息自由流动的丰饶之海,更是构筑全新文明的坚固之岸。命题角度二:数字鸿沟真题链接:2019四川大学636: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并提出对策2019苏州大学334/440:数字鸿沟2019重庆大学学硕:数字鸿沟2019中国传媒大学334:简述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案2019河南大学专硕:依照信息沟理论的主要观点,论述如何防止和控制由当今的数字鸿沟所引发的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信息差距(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试分析换脸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思路解析:这道题从多个角度答都行,但数字鸿沟会是别出心裁的一个。为什么呢? 因为ZAO app一出现,很多专家警惕心大起,立刻撰文提示风险——但这些文章理解门槛高,并且是传统的图文形式,身处落后地区的人们很难接触到或者接触到也没有兴趣理解,反而可能错过了风险提示的机会。但ZAO玩的是视频,进入门槛低,可以让人们玩得不亦乐乎。长此以往,媒介素养的差异会表现出来——媒介素养低的人们更容易遭遇隐私泄露或者诈骗。一、数字鸿沟概念解析二、新媒体语境下数字鸿沟新变化1.接入沟日益不平等,媒介接触差异较大接入沟又可以分为精神接入、物质接入、技能接入、使用接入四个层面,在ZAO换脸风波中,我们可以进一步重思接入沟。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流量技术的广泛应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物质接入的入口,有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也能使用新媒介,但事实上这种接入只是表层的,设备的不平等分布不是数字鸿沟最大的困境,落后地区精神兴趣、使用技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互联网时代实际在不断加剧,形成断裂。ZAO事件中,正是很多初步拥有接触媒介能力的人,由于媒介使用技能不足,无法进行判断,才狂热参与游戏,导致自身隐私泄露。2.使用沟差距难弥合,娱乐性动机比重大根据媒介技术的自主使用能力、媒介技术使用的多样性差异、使用动机和使用兴趣、使用技能等因素可以对使用沟进行分析,很明显ZAOapp的使用者更多的是基于娱乐目的、社交目的,用户使用新媒体技术需求信息和获取知识时能够有效缩小数字鸿沟,但基于娱乐的动机并不能,而且这些用户的媒介使用差异性其实较小,所使用的大多是基于视频的、门槛较低的娱乐功能性质的app,同时其新媒体学习能力也有限,因此陷入了ZAO的数字伦理风波之中。3.知识沟进一步拉大,数字资产更易遗失数字资产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一种资产,在ZAO事件中,含有个人生物特征信息的照片就是个人特有的数字资产,ZAO的霸王条款让个人无法确定自己的肖像会被用于什么途径,容易带来道德层面、价值层面的风险,而知识能力水平高的人,能够率先发现ZAO条款中存在的漏洞,例如这件事情中的KOL@法山叔就是拥有专业知识的人的典型代表,通过对条款的分析,发现其中漏洞,他能够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但相比之下,存在信息落差和知识区隔的人,就极有可能被牵涉到换脸风波中,遗失数据资产。命题角度三:媒介素养真题链接:2019上海交通大学440:媒介素养、意义及提升途径2019中山大学·数字媒体:媒介素养2019广西大学专硕:媒介素养2019南京师范大学61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数字媒介素养的看法2019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硕:媒介素养2019上海师范大学学硕:媒介素养2019内蒙古大学440:媒介素养包括哪些方面(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ZAO为什么会火?试分析原因。思路解析: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不仅仅意味着使用、解读的能力,更意味着传播、制造信息的素养,在传播者泛化、把关者弱化的今天,媒介素养的不足带来了太多的问题。ZAOapp的爆火刷屏满城风雨,究其实质,媒介素养的不足在其中占据很大因素。一、 媒介素养的涵义二、 在ZAO事件中媒介素养缺失的表现(1)社会交往素养不足,隐私数据泄露危机可参见命题角度一选择性回答(2)媒介使用素养不足,权力边界模糊危机新媒介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媒介使用素养还表现为对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使用等。ZAO大大降低了人们换脸的门槛,一键换脸的操作基本人人可实现,但同时也带来了人们不明确权力边界的危机,例如将明星的脸在作品中随意更换,美名曰喜欢明星,但实则在版权问题以及再传播中带来的对观众的误导等多个方面都对明星带来了负面影响。(3)信息消费素养不足,过分让渡浑然不知自媒体时代传播者角色泛化,信息海量膨胀以及来源的多元化,意味着信息的消费者面临着空前复杂的信息选择环境,同时也就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ZAOapp的霸王条款广受诟病,但很多用户却浑然不知,仍在跟风使用,导致自己的信息被暴露在法律的边缘地带、部分权力被过度让渡。(4)信息生产素养不足,转发“再加工”产品自媒体时代,公众作为信息生产者的作用不断凸显,但由于公民在发布信息和言论、进行信息再传播等方面的素养有限,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把关,容易造成对他人权利的侵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危害。ZAO的使用中就可以见得,部分人群利用ZAO技术实现明星在情色视频中的换脸,并以此谋取私利,侵犯了明星的利益。三、 反思:媒介素养是日积月累培养的,跟每个人身处的信息环境和信息使用习惯息息相关,要弥合媒介素养的差异,需要教育的普及。命题角度四:版权真题链接:2015北京大学440:互联网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开放存取 联系阿伦的自杀写评论2019华南师范大学334:数字内容产业(以上真题中,“换脸”的相关案例都可以用来作为案例展开论述,丰富答题内容和维度)真题预测:试以ZAO为例,论述新媒体版权面临的挑战思路解析:赛博空间的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构筑了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版权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态势。网易、QQ两家音乐版权之争、视觉中国黑洞照片版权之争、短视频版权侵权的重灾区等一系列新媒体版权的侵权为屡不鲜,版权侵权倒逼着版权保护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一、新媒体版权乱象丛生1.中国版权授权凌乱无序我国版权保护在界定中存在问题,一个作品多家都有影视版权,同时由于现代大众传媒信息的可复制性,盗版的资源也随处可见,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版权纠纷官司。例如ZAOapp中很多视频作品实际并未取得版权,却被用户拿来随意篡改,甚至在app的霸王条款中将责任归咎于用户的上传,以钻法律的漏洞。2.公众版权意识的淡薄因为贪图便利大肆传播侵权作品的大有人在,ZAO的霸王条款很多人都视而不见。二、版权保护解决路径1.技术:“媒体大脑”的使用,加强版权监测在媒体大脑的使用中,原创内容将被进行快速的版权登记,同时基于覆盖全网的数据能力和针对文字、图片等相似度的算法判别技术,“媒体大脑”可以在第一时间针对权利人登记的原创内容,进行全网版权监测,帮助媒体机构和内容生产者快速了解自身内容在全网的使用、传播情况,被侵权行为分析,有效避免侵权现象的发生。2.司法:完善法律法规,加执法力度——这是版权保护的根本。上周刚结束的20北大汇丰深财保研面试就考了ZAO,这才是几天的事……所以我们的热点备考经验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网一个!关于ZAO,我们给出的思路和答案只起提示和参考作用,同学们还可以开拓思维不断完善丰满自己的答案。

外籀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五大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多元并举,特色鲜明。上外现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培育])、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计算分数的方式很特别,并不是传统的500分制。下面研研就将这些专业分类,让大家了解上外技术分计算公式,和具体专业的考研情况。业务1+业务2+总分*10%计算的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复试分数线有两条:首先你要达到各个专业的国家A类线,其次你要达到上外独特的技术分数线。那技术分数线怎么算呢?上外的技术分数算法有三种算法,第一种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大家知道专业课一门的分数线是150分,业务 1+业务 2+总分*10%就是350分,也就是你要想进复试,以上这些专业总分是以350分来计算的。这也就对专业课考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业课在初试的权重很高,超过了94%,而大家所重视的初试成绩英语和政治分别占的分数都只有10分。但是很坑的是这两个专业如果你不学的话,就过不了国家A类线的最低标准,也不能进复试。举个例子:比如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均分312,这就意味着你在政治、英语都是60分的情况下,专业课的平均分数要超过136分。换算成传统的分数就是要超过392分。而且专业课均分必须超过136分这个基础,如果你专业课均分只有120分,就算你政治英语都考100分,总分也就是440分,也没用,因为算下来技术分总共才284分,所以专业课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复试线和各专业的平均分,最低分在表格中都有。其实分数也很好算,姑且就算政治,英语均分都考60分,让后再用复试线或者均分减去12分,再除以2.2。就可以算出专业课均分大概需要多少分了。从报录比分析的话,这些专业除了中国古代文学人数竞争不激烈以外,但是专业课分数均分也要达到125分。其他专业报录比都不低,像英语语言文学和俄语语言文学都是国家重点学科,具体的数据可以参考表格,想了解具体专业总分500分的分数也可以在后台留言。业务1+业务2+总分*10%计算的专业这些专业和上面那些专业一样,也是业务 1+业务 2+总分*10%计算的专业。而且大部分专业考研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报录比都超过了10+这些专业统招人数都不多,除了日语文学统招14人,其他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主要是推免人数比较多,推免人数就是录取总数减去统考录取人数。语言类的专业都是上外的王牌专业,从分数上看难度也不低,即使是外国语言文学及应用语言学这个报录比这才2.8:1的专业,分数也挺高的。上外的考生政治、英语均分一般都超过60分。考上外这些专业的同学要改变分数的算法,不能再用500的分数算,这些专业推荐大家专业课均分不能低于125分。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的专业这些专业是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总分是450分。而且设专业复试技术分线和外语单科线。这些专业对业务课和英语的要求比较高。考这些专业的同学要注意了,因为这些专业的要求更高。首先必要过国家线A类线,然后还要过上外的技术复试线,还有英语专业分数线。当然不同专业的英语复试线不同,从中外政治制度往下的英语最低分数线是55分,经济类的3个专业是60分。这些专业统招生人数也不多,都是个位数,具体数据大家看表格。经济类专业的竞争很激烈,热门专业都这样,这三个专业要考数3。其他专业报录比都不是很高。金融学的专业复试技术分要340分,均分356分,如果按500分算的话均分要390分左右。国贸和应用统计的技术均分也在350分左右,按500分算的话均分要378分左右。这些专业的技术分还是比较好对照的,毕竟也有450分,差别没有350分那么大。500分的分数研研就不一一公布了,有想了解的可以私下告诉大家。剩下的4个专业不考数学,虽然人数竞争不激烈,但是分数也都比较高。除了中外政治制度,技术均分低点,按500分算的话均分也要350多分,专业课均分116。国际政治和国家关系,均分380多,专业均分125左右。外交学均分在400分以上,专业课均分135分。这几个专业的英语复试线是55分。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的专业这些专业也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英语复试线都是60分。从报录比看的话企业管理和公共关系学这两个专业竞争很激烈,报录比都是10+,主要是这两个专业招生人数都特别少,统招只有1个人。其他专业报录比还行,不是很高,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分数又要和大家唠唠了,法律专业的技术线无论是复试线还是均分还是比较正常的。换算成500分的话,均分也是这个专业比较合理的分数,348分左右,专业课均分106分左右。法学分数要少点,330分左右。在211里也是一个合理的分数。汉语国际教育招生人数挺多的,报录比6:1左右,从技术分看分数都挺高的,均分达到365分。换算成500分均分385左右,技术分高主要是这些同学的专业课均分高,在125分以上,英语普遍也在75分左右。另外三个管理类的专业的,招生人数都是一两个人,这种专业都是一半看实力一半看运气的专业,不推荐同学们报考。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这些专业也是技术分计算公式按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但是和上面的专业相比,不设外语成绩单科线,技术分满分同样是450分。金融专硕每年都是考研的大热门,竞争十分恐怖,上外的金融专业竞争还是比较小的。报录比才5:1,在上海这种国际金融中心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多。技术线换算成500分也可以给大家参考下,332分大概是350分左右,353分大概是在380分左右。但是这主要还是和你的政治有关系,同样是380分,你政治考的高就意味着你的技术分低。这个专业如果要保证技术分高,专业课均分要达到120分。教育类的专业有五个,课程教学论和成人教育报录比较高,超过10+,其他三个专业报录比都比较低。但是很奇怪的是报录比低的专业分数反而比较高。思政教育和教育技术学,技术分都很高。思政教育对应500分的分数基本都在390分以上。教育技术学技术分均分高达382分,主要是专业课均分都达到270分,英语均分也达到70分。而课程教学论和成人教育学专业课均分才220分。文学类的两个专业报录比不是很高,但是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专业课均分要125分,英语的均分也要70多分,500分总分均分385分。汉语言文学考试只有一个进了复试,还有一个是本校调剂的。技术分331分,对应500分的分数是351。业务1+业务2+外语+总分*10%计算新闻类的专业也是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是不考数学,还有就是认为新闻专业的逼格比较高,其实是假的。但是也不影响全国广大学子报考新闻专业的热情。从报录比就可以看出来,即使是报录比最低的传播学,报录比大概9:1,但是技术分均分402分。对应500分的成绩就是大部分同学分数在420分以上,专业课均分140分。新闻和广告学专业虽然分数没有那么恐怖,但是架不住人多。翻译专业是上外的王牌专业了,特别是热门语种,比如说英语和日语,竞争十分恐怖。英语的笔译和口译报录比都是在40:1左右。这得多少炮灰去填这个坑啊。英语笔译500分的均分接近390分,口译接近400分。其他的小语种翻译就要根据不同情况分析了,像日语和阿拉伯语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报录比都超过了10:1,其他的专业比如法语、西班牙语、朝鲜语就没有那么激烈了。具体的分数参照可以私下找研研了解。总结:上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顶尖外国语大学。虽然硕士点不多,但是其外语专业都是国内顶尖。上外的专业大部分都不考数学,数学薄弱的同学可以考虑。需要注意的是上外的分数算法独树一帜,不是传统的500分制,分为三种计算方法。上外大大弱化了政治这门学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但是分析历年上外的报录比,不难发上外的竞争很激烈,总体的报录比接近10;1。特别是语言类的专业,竞争尤其激烈。上外对专业课和英语的要求特别高,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外,一定要及早准备。另外上外不接受外校调剂生。

第三次考研,我以400+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Scalers点评:最近考研成绩公布,成长会收到许多小伙伴喜报(按事件先后顺序):1、Winnie(S16)考上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研究生2、呆萌君(S177)考上中科院软件所研究生3、Vivie(S390)同学考上清华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4、王小二(S365)同学以笔试复试双第一考上中科院空间工程应用技术中心,实现了从卖导弹到搞卫星的跨越5、小猪呀你快跑(S281)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心理系研究生6、醒醒(S758)同学考上中山大学麻醉学研究生7、mika(S25)同学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8、Sketch(715)同学考上南开大学世界史研究生9、……还有更多人成长会向来以学霸聚集而闻名,所以在开心的同时,也表示很欣慰。虽然我们不做任何的考研辅导与培训,但是树立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的精神,在很多领域都能做出事情。今天分享成长会小猪呀你快跑(S281)同学的考研经验文章。他考上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这是第三次参加研究生考试。小猪说参加早起读书现学现卖读《大脑的未来》,竟然发现无意押中了考研的真题。这说明我们的读书活动质量是非常高的。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脚步,一起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作品。详见《是的,2018年,我们正在研读<资本论>了 》。在正文开始前,附一些历年其他小伙伴的经验总结:从卖导弹到搞卫星:我以笔试复试双第一考上中科院研究生Sophie:从南昌到南京,我的在职考研经历考上清华数学系的一点人生经验——专访Sumika同学(下)[833]曜灵:从硬件到交叉学科——我如何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皮斯菇凉:我的北外圆梦之路Infinity:二战考研,我拿下上外高翻Phoebe:我如何跨专业考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我是如何同时拿到清华北大两枚保研Offer的?[854]王丹:我如何从二本院校考入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大江:从考研失败到二战面试成绩第一Scalers:给马上考研的同学写几句话Scalers: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该怎么办?Scalers:给清华非土著研究生新生的学习生活攻略一、个人情况首先先介绍下自己吧,我本科就读于山东某大学,本专业是应用心理学,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一般,英语四六级勉强过了,张口说英语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的英语水平跟大多数人是一样的,最后通过考研让自己获得了一定有效的积累吧。今年报考的是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初试成绩是400+,分数还可以,在前天(3月30号)也是刚刚确定录取了。针对我个人的考研经历,现在写一写下关于备考清华心理的相关情况。二、清华心理学专业介绍清华大学心理学专硕目前只招收有2年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2年的时间是指从毕业到入学前满2年,因为这个条件,应届生就不能考了,所以,对于很多在职人员来说,报考清华大学的应用心理相对比较好考。目前清华心理系招生方向有三个,分别是积极心理学、人工智能与用户体验还有社会工作,积极心理学是清华的热门专业,像心理系主任彭凯平老师研究方向就是积极心理学,他也积极推动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每年都会召开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而且清华大学心理还建立了幸福科技实验室等平台,学术科研方面也是比较好的。人工智能与用户体验方向是新设立的,具体如何上课,有何项目,目前还不知道,等入门后在慢慢去接触吧。三、初试备考经历1. 2016比较失败的经历大四上学期参加了第一次考研,那时应该是2016年考研,当时选择了统考312,报考的是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我最终定了一个分数目标,期望初试成绩考375分,最后的结果是我考了376分。浙大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最后把分数划到了375分,于是乎我这以为分分钟录取的分数瞬间变成了擦线过,最后自然是没有录取啦。每次想到这一段,我自己都略有伤感,毕竟自己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每天六点就起床,晚上基本十一点睡觉,100多天的时间里,基本没晚起过,可以说,那段时间也是大学四年最值得回味的,其实我今年考研已经算是三战了,第二年的时候还想搏一搏,再次选择了浙大,不过那时候算是妄自尊大了,从10月开始准备,由于平时工作木有时间复习,最后仅在考前背了一周,最后英语跪了,看到当时分数,我索性直接放弃调剂了,就当打一年的酱油了。后来选择了工作,就这样沉寂的1年多,本不想再考虑考研,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清华大学居然也开始招生用户体验方向的研究生,而且是需要两年工作经验,看了下清华的招生简章,感觉蛮不错的,于是我决定再次考研了。为了应对清华大学的考试,我其实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准备,一方面是工作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那时候还天天加班,二是,我认为自主命题的院校相对比统考简单很多,不需要像统考那般一样刷统考题,所以我改变了我的备考策略。2. 2017清华初试备考这里说一下自己的方法吧,我是用了比邻迷死他赵的方法,即列框架、画表格、举例子、找不同,以及睡前半小时。这一系列方法在我第一年考研执行的非常好,可以说那时的持续行动为自己打下了基础。(1)列框架就是根据书籍的目录和要点,建立知识逻辑框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要按照自己爹组织方式来,至少要三级,每个标题下列知识点,每个小知识点以关键词形式记忆(2)画表格+找不同,是把相同的、平行的知识点做区分,比如说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深度知觉的几个线索是如何区分的等等(3)举例子,心理学的知识点要结合案例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干巴巴的理论是很难拿高分的,比如说,举例说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记忆知识点的时候联想生活例子,用例子来来说最好不过了。(4)最最重要的就是睡前半小时了,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有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的现象,倒摄抑制是说,后面学习的知识影响到前面的,反之,前摄抑制是说前面学习的影响到后面的学习。这个跟我们最近读《资本论》一样,看了后面的就忘了前面,回过头看前面的内容,后面的又有忘记的了。别怕,这是很正常的,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在睡前背诵半个小时的知识。还记得前面写的框架吗,睡前拿出自己的框架,对照的把今天复习的知识点点在自己脑子中过一遍到两遍,不要去敷衍,觉得自己会了就跳过,一定要从头开始,刚开始会很慢,后来就快了。曾经有人问我,《普通心理学》背了多少遍,采用这种方式,在考前基本1-2小时能过一遍,而且记忆深刻。这一套方案是经过检验的,可以说,当我再去准备复习时,整个人很快把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掌握的,不管是什么科目。今年备考清华,专业课方面其实我没有准备多少内容,本来就是本专业,考过心理学研究生,再加上平时都有看心理学书籍的习惯,所以我不担心专业课,平时看的内容,像彭凯平老师的《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亲密关系》、《影响力》、《思考的快与慢》等等,还看了学堂在线上彭凯平老师的心理学概论和钱静老师的走进心理学(英文授课),平时也关注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渐渐的对心理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切可是说是我考高分的基础吧。英语更简单了,买了本英语二历年真题,全做完了,我在做题的时候,明显发现英语二确实比英语一简单。所以英语也基本OK。考研政治多花了点时间,除了肖秀荣的四套和八套卷外,还让我的同学寄来了当地辅导班的材料,拿着考研政治里微信公众号里整理的资料等一起来背诵,我也忘记四套卷到底压没压中,反正考的不如第一年,第一次还考了79呢,当时也觉得一道题也没考到,今年觉得压中了好几道反而更低了,这不是很科学。2017年12月的最后一周才开始疯狂的背诵,再往前一周,我还每天加班呢,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复习,所以我从最初就改变了的策略,采用就是上面的方法外加分散学习。把自己的功夫放在平时,采取步步蚕食的方式一点点学习。我没有找清华大学的参考书目,网上整理的那些我也觉得不需要看,把我认为的重点知识看了就可以了。而且通过考研初试真题也发现,看了网上说的推荐参考书也没用,怎么说呢,比如说去年的真题里,有一个论述题,问的是举例说明什么是调节作用?什么是中介作用?,当时看到这个题目是懵逼的,这两个东东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接触到了,你看书是绝对看不到这样的内容的,其他的题目如,举例说明脑的可塑性等等也是一样,可以说清华考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和知识面,这种能力是渗透在平时的学习中的,绝对不是看了所谓的参考书目,最后使劲背背就能搞定的。四、笔试面试经历清华每年公布复试的时间都差不多的。一般在3月中旬左右,复试安排及名单公示会在社会科学学院的研究生招生栏目发布,注意不在心理系哟,如果有幸进入复试,应该会收到老师发的邮件,到时候记得确认就好。首先是体检,校医院在西门,体检还是比较快的。接着是资格审查,在社会科学学院明斋楼里,去那里交个材料,老师会看看。再接着就是笔试和面试。注意:个人自述和成绩单在资格审查是不需要交的,复试时带着面试的老师看,所以说,你的个人自述和成绩单成绩也是很重要的,成绩单要求原件的盖红章,自己去母校多搞几份吧。我复试的准备从18年年初就开始了,当时加入了成长会,正好跟我的复习节奏对上了,像早起读书,《大脑的未来》中提到了脑的可塑性、GABA等,很多词汇和案例在清华大学初试真题中都考到了,当时我一度以为心理学出题人是一个生理学老师呢,最初看到《大脑的未来》时内心的想法是,喵了个咪的,咋不早看到这本书呢,emmm。我把重点放在了英语口语上了,跟着一些课程,每天晚上练习两个小时的口语,到3月份时,我发现自己对英语的敏感度提高了不少了,基本的对话都能跟上,后来在【S533】jenny小姐姐的帮助下,把英语自我介绍好好搞了下,她纠正了我的发音,我每天早晚各录音一次,然后听自己的发音,直到考前还在练习,英语口语的练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靠听课是没有多大效果的,自己建立反馈机制,找到可用的材料,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我最后复试英语就这么过了,老师还直接夸我英语好呢。1. 笔试笔试就2道题目,题目开放性比较强,最重要的是结合心理学的知识来答题,这个没什么可说的了。2. 面试经历当时我们是在伟青楼面试。在门前会贴个名单,按照顺序进去就好了,因为是在办公区,所以注意安静,老师们在那工作呢。面试的屋子里有5位老师,除了认出了李虹老师外,其他的就不认识了(我自认为我可以认识的,但是进去后发现基本都认不出来,心理系网站上的照片跟老师本人差别还是挺大的,当然这不是重点哈)。刚开始是李虹老师,问我,能不能用英文来5分钟的自我介绍,于是我就巴拉巴拉的说了,这时候老师们都在看我的自述,所以也没啥紧张的了。其实我说的也就3分钟左右,这个需要提前练习的。等老师看完我的自述,我还没说完。没有问英文问题,都是中文提问的。考生们都说老师人都很好,所以没有必要过多的紧张,大大方方的家就好。问的问题都是根据个人自述来提问的,所以个人自述很重要,要注意了写自己非常擅长的,而且可以能进行延伸的,还能体现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写自己不懂的,不要给自己挖坑。老师还问了,为什么选择用户体验?不选择北师大?公司在哪里?除了爱学习,你还有哪些优点?举出一个两个例子。毕业论文成绩很低,你是怎么写的?等问题,都是跟自己个人自述里呈现的相一致的。最后是文献翻译,要求读一句翻译一句,说实话大部分基本能看懂,但是翻译得烂,这个我承认,毕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练习,所以做的不好也释怀了。最后,李虹老师还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对我们的课程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很重要,我之前有准备,就问了两个跟专业相关的问题,也算是解答了我的疑惑。整个面试差不多20分钟左右,说着说着就到时间了。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2018年清华心理备考的过程,内容不多,希望对后来人有帮助吧。2018年4月1日早9点 于北京马神庙

金融类考研有好的辅导班,评判标准有哪些?

金融类考研有好的辅导班,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具体是哪一个呢,这个或许不能够莫衷一是,不过对于金融类考研辅导班的评判标准,倒是有几个统一的,下面就来看看是哪些吧。在说金融类考研有好的辅导班以及其的评判标准之前,咱们需要先弄清楚金融类考研具体是什么、考什么,因为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金融类考研金融类考研分为金融学和金融硕士,其实这俩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学硕(金融学),一个是专硕(金融硕士)。金融学的考试内容一般是政治、英语、数学三、专业课(一般是学校自主命题)。金融专硕的考试内容和金融学的考试内容不都相同,金融专硕考政治、英语、数三/396(现在考研初试考396的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非全日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专业课(部分院校考431).金融类考研就业方向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银行: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专业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专业产品的设计主力。金融类考研好的辅导班评判标准1、教学是不是全方位的,如果做不到天任启航考研那样的公共课和专业课都包含、考研资料优化配置、全程全方位答疑以及考研知识点全梯度测试评估,那么起码要有授课、答疑这两个最基本的服务项。2、能否为考研学生量身选择专业院校,从各个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参照历年院校专业报录情况,为学生确定适合的专业院校。金融类考研有好的辅导班,去里面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努力备考,争取成功上研。

大橡树

从英语流利说到统一考研,统一老师的创业心路历程

【本文转自腾讯新闻】在浦东世纪大道的一家咖啡馆里,张统一告诉记者:“我从大四开始,就梦想着创立自己的公司。现在,我感觉自己准备好了。”张统一今年26岁了,这次见他,一件黑色风衣外套搭配运动鞋,平头发型显得十分精神。但是,我明显发现,他比我们上次见面时,瘦了好多。“我在减肥,过去的71天里,我减掉了30斤体重。”他有些得意地说道。“倒不是因为自己有多胖,我是想用减肥这件事测验一下自己,有没有做好创业的准备。创业和减肥很像,整个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你都会非常痛苦,随时都想放弃。但是你必须咬牙挺过去。”“现在,我觉得自己准备好了。”为了这一刻,张统一准备了4年。他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专业是飞行器动力工程。虽然成绩一直排名前三,但他慢慢意识到,自己似乎并不喜欢这个高考后一时冲动选的专业。相反,他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学习英语上。他打算通过申请美国名校的研究生,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大二的时候,他就以近乎满分的成绩,考完了托福考试;大三的时候,他以高分通过了GRE考试。大三暑假,张统一凭借自己的高分,顺利成为了厦门当地一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的讲师。渐渐地,他发现了自己对英语教学的热爱,先后主讲过托福、雅思和GRE的课程,学员评价很高。本来,这只是一门兼职赚外快的工作,后来,它渐渐成为了张统一想长期追求的事业。整个大四,张统一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开始深入研究英语教培行业。他发现,这是一个问题巨大的行业:1.授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知识传递效率低。2.收费普遍太高(300-500元/小时),大部分学生无法承受得起。3.课后辅导几乎没有,学习效果无法检验。他想要改变这一切。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录制精品英语课程,放到互联网上,学生用很便宜的价格就能看,并且配套精细的答疑和作业辅导服务。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不能完成。于是,他大四毕业后,只身前往北京,寻找能一起做这件事的合伙人。就在这个时候,在一次线下聚会上, 他认识了一个人---王翌,英语流利说的CEO。现在,英语流利说已经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品牌了,2018年9月,流利说在纽交所完成了上市。但是那个时候,流利说还是一个没有什么收入的小众app。张统一被流利说的智能学习理念深深吸引,在和王翌深聊了几次后,便决定前往上海,加入流利说。来到流利说后,张统一有了另一个身份:统一老师。短短2年的时间,统一老师带领教研团队制作出了自己的发音课,语法课,阅读课,单词课,还有针对大学生应试的四六级培训课以及考研课,每一门课都有着超高的质量和极低的价格;同时,他带领运营团队,先后为近百万的学员,提供课程服务,学员好评如潮。很快,统一老师成为了英语流利说数百万学员里有口皆碑的老师。所以,统一老师要离职创业的消息,我是在一个学员群里听到的。群里都是流利说的多年老用户,大家都纷纷表达了惋惜之情。不过,在教育媒体圈,名师从大机构里出来单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出来聊聊?” 我给他发微信。这才有了我们在咖啡馆里的对话。“为什么选择考研英语作为创业的项目呢?”答:选择做统一考研,其实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事件。那一天,和我下面几个老师聊天,聊着聊着,我发现面前的3位老师,都有过考研经历,并且都失败了。我详细询问了她们的复习过程,基本都是自己看盗版视频,然后买本书闷头做题,考前背个模板。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老师的辅导反馈。我这才发现,在我的课程里已经司空见惯的精细辅导,在考研培训界根本不存在。一个同学报了线下几万块的考研培训班,私人辅导连我们99块钱的课都不如。就是在那一刻,我觉得,考研领域有很大的机会。“考研培训竞争十分激烈,统一考研的竞争优势是什么?”答:优势主要有两点。一、纯干货无废话的精品课程。我个人的一大优势,就是用简单的语言,把一个复杂的概念讲清楚。我本人极为讨厌废话,所以我录制的课程都经过了后期的剪辑,保证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连活跃课堂气氛的笑话,我都追求用更高效的方式讲出来。我对比了一下,普通老师要啰啰嗦嗦2个小时要讲的内容,我用30-45分钟就能搞定。二。精细的私教服务。每一个报名我们课程的同学,都配备了一个微信老师,这个老师可以做到全天候答疑。老师都经过我们严格筛选,目前基本都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研究生,可以很专业地回答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其他机构基本上会把报名学员放到一个1000人的qq群,几乎没有任何定制化的私人服务。我们选择把群建在微信,每个群的人数在100人左右。这样,每个老师就能通过私信聊天窗口,和每个同学进行点对点的交流。“流利说发展势头不错,为什么选择现在出来创业呢?”答:首先是因为流利说上市了,我作为早期员工之一,当年定下的公司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想追求下一步的个人的目标了。这3年在流利说这家创业公司,我成长了很多很多,对创业这件事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其次,我遇到了我的创业合伙人:Bob老师和Vivian老师。Bob老师是一个在教研实力上超过我的人,有他来负责我们的教研工作,我非常放心。而在运营服务方面,我还没有见过比Vivian老师更厉害的人。有她在,我就不担心没有同学报名我们的课程啦。最后,创建自己的教育培训公司,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今年26岁了,有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资金,还有了优秀的合伙人,感觉现在是最好的时机了。“你对公司的愿景是什么样的呢?”之前听一个前辈说:“在教育领域,你很难忍住金钱诱惑,不忘初心;大部分的教育公司,都在昧着良心赚钱。”这句话我当时听着没什么感觉,现在创业了,感触很深。因为我们的课程刚推出,就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所以这个时候,我会有冲动加大推广力度,招收更多的学员。但是我知道,课程服务的质量,是慢慢打磨上来的。迅速扩大招生规模,虽然可以增加收入,但必然会牺牲服务质量。我想让统一考研成为一家被用户信赖的公司。它可以规模不大, 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己独取后

多批研究生遭退学!在读研究生们的建议与忠告,一定要铭记!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日益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建立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转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没有毕不了业的研究生”将成为过去,年初以来,多所高校着手清退过了最长年限仍未能毕业的研究生,如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苏大学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17名研究生因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未完成学业,予以退学处理。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超期退学处理,超出最长学习年限的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有研友表示“太吓人了”,“不是说没有毕业不了的硕士吗?”,“考个研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的确,考个研不容易,读研更不易,且行且珍惜。但总体看来,被清退的研究生比例尚不算大。这些被清退的研究生,大多属于以下几种情况:除了被退学的,被延期毕业的研究生也不少。这里既有个人主动提出放弃的,也有被迫取消学籍的,均由高校依照相关学籍管理规定,按有关程序对其作出退学处理的决定。考研这一年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读研期间承受的压力可能比考研备考时大多了。下面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学长学姐给后来人的一些建议和忠告,即将读研的你们可要认真看看哟~影琥珀1、抓紧每一年的时间,不要觉得第一年上课就不用看文章了,老板可不管;2、不要过多地参与社会活动,除非你打算做相关工作;3、多看文章,有想法了就写论文,不要怕写的烂和拒稿,谁都是这么走来的,多写几次就好;4、最开始可以逼自己实现别人文章中的方法,不要总觉得做不了,总是做自己会的没进步;爱中年大叔的男青年想清楚自己未来是继续做学术还是工作,不同方向决定这三年的路完全不同(没有对错只有利弊),做事千万别拖延别拖延,还有就是别懒。三石我说一下理工科的,人文社科不清楚。1、读研是否顺利,和个人能力有一定关系,但关系最大的是课题方向。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有时真是云泥之别,在选课题时一定要慎重,不能任凭老板一言堂。2、跟对大老板很重要。这不光决定研究生是否读的顺利,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后的发展。3、和小老板相处要注意分寸。尤其是那些急需文章和成果评职称的小老板。4、尽量不要掺和实验室或系里的争斗。记住自己只要毕业,其他的少管,更不要在背后论短长。Nicolas_Zhang好脾气只说两点:1、读研期间抓紧一切时间研究专业,提早发文章写论文,越早越好2、迅速地融入到研究生生活中,然后尽早规划自己下一步的路,到底是读博、应聘企业、自己做生意、还是考公事业单位。勿以饭小而不为只要科研科不死就往死里科,有空去健身,不要熬夜,英语好好学,脸皮要厚心态要好,不然到最后各种压力一起来的时候心态会崩蹦米和饼干给学科教学的建议:1、教师技能很重要~暑假有机会就去辅导班或者带家教。2、毕业论文~多看书!多看文献!多做笔记(电脑整理),及时做好信息收集。3、教育学院的找不到男朋友的。4、坚持一项与专业无关的爱好,学会自我调节。研一上学期的时候,轻度抑郁的一大片。5、同学们都很优秀,但我们也不差哦~你萌好啊做你在本科时没有做以及感到遗憾的事情,尽快发论文,学会正确的文献搜索方式,找一位刚博士毕业的青年导师并不会不如德高望重的大牛,因为你们可以一起成长。还有早起早睡身体好慕小野yo-有事没事多看书,看专业书和论文,尽早为写论文做准备。空的时间就去玩玩玩,谈个恋爱,别加入研会了除非你能当个头头以后方便留校当个辅导员之类的。总是读研期间,你若感觉很忙就对了,很闲就要好好反思了刘小小小小小刘如果你想以后从事学术。入学第一年即使上课也要直接开始科研,没事就泡在实验室看文章做实验,目标不能仅仅是毕业就行,三年至少发两篇文章吧,一篇SCI。课外活动什么的我说实在的,参加一些可以但是不要耗费你的精力,时间很宝贵。健身什么的要保持,每周留出点时间看看电影放松。是赛赛啊1、导师。导师很关键,我导师就是不管,小论文写出来也不知道适合投什么,老师也不带着做项目,每天看似很闲但是心里压力巨大,和别的好导师的同学比不起;2、健身。坚持跑跑步 锻炼身体,毕业的时候能有个好形象;3、社交。放弃无谓的社交,别耽误时间。4、旅行。上班应该不会有很多闲散时间了多去玩!哎次哎睡先找好自己的定位,专硕和学硕的区别,做科研和为了就业的区别,在保证毕业的前提下,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然后做自己对自己定位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宿舍里的空调很舒服别发水论文,你自己都觉得心虚的那种不要发。什么拿着别人的模型改了几个数跑跑握草怎么数据集跑分这么高顺便水一篇论文,这种想法不要有...1.你在破坏学术生态。2.你在污染自己的履历。上面是研究生学长学姐作为过来人给大家诚恳的建议和忠告,分享君总结为以下几点:1、重要而且关键的一点:选导师。2、学业3、热爱生活4、兼职实习总的来说,读研的两三年时间会过得非常快,一定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有明确的方向才能决定时间如何分配。学会独立思考,不断锻炼自己,充分“武装”自己,拥有足够的技能和知识基础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现在距离开学已经很近了,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做好充分的准备哦~

吴澄

年轻大学来了银龄教授

内容提要2020年,随着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的启动,超过百位老教师走进云南、新疆3所大学的课堂。在2017年才开始招生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他们碰到了年纪比自己教龄还小的青年教师,认识了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位退休教授与副教授来到滇西大。他们带来了一流院校成熟的教学规范与标准,也在一步步探索更适合这所年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2020年,教育部启动的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正在改变很多人的课堂。在支教教师刘文秀的鼓励下,今年专转本的杨章彪开始直面自己“又怕又烦”的英语,备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刘文秀是中国人民大学(以下简称“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退休副教授,支教期间,她曾每周上满16个课时,这破了她的周课时纪录。这个学期,超过百位高校退休教师走进云南、新疆3所大学的课堂。在受援院校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刘文秀讲授英语公共课,退休不到一年的廖群安讲授《结晶学与矿物学》。这所2017年开始招生的应用型高校,有年纪比他们教龄还小的青年教师,也让他们认识了不少少数民族学生。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0位退休教授与副教授来到滇西大,他们带来了一流院校成熟的教学规范与标准,也在一步步探索更适合这所年轻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这里“百业待兴”不少人对滇西大珠宝学院的第一印象是“简单、气派”,走进赭红色的校门,白色的低层小楼林立。一切都是新的,3年前该学院正式批准建立,只有几十个学生的校园里,农民赶着牛羊踏路而过。当时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明年即将毕业,当时入职的90后教师如今已成长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今年6月中旬刘文秀来的时候,教学楼、体育馆、运动场、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已基本完备,“特有的南方气候浸润校园,当时就觉得来了一个好地方,后发力量不可小觑。”地处翡翠之城腾冲市,天然的地质条件成为研究珠宝得天独厚的优势。“学院周围都是火山口”,从事岩石学研究的廖群安说,走在校外的路上,就能看到发黑的火山岩,“而翡翠、宝石都是岩石与矿物”。这位今年报到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以下简称“地大”)退休教授,去年9月就被滇西大珠宝学院的院长“惦记”上了。当时滇西大为下设的3个特色学院“寻找外援”,廖群安和几所高校的教师受邀参会。珠宝学院院长找到他,直言“办学困难缺教师”,并邀请他到滇西大授课。大半年过去,廖群安真的来了。在云南的湿润夏季,几位高校援派银龄教师与学院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如期而至,着手准备新学期的课程。先到一步的刘文秀和新入职的英语教师梁锦涛开设了暑期考研及英语四六级考试辅导班。廖群安则带着宝石系教师一起,考察野外教学矿区。“这里‘百业待兴’。”梁锦涛这样形容这所离家不远的学院,2017年学院刚成立时,这个腾冲姑娘还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念书。在外求学期间,她第一次听了全英文授课,感受到“在家排第一,过来是倒数”的心理落差,也通过努力减小差距。回乡教书后,梁锦涛总能在课堂上“看到熟悉的自己”,她想“让同学们换一种思维方式看世界”。和大部分新建院校一样,师资是滇西大珠宝学院紧缺的资源。得益于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目前学院里的2000多名学生,正走进年龄跨度差两代的新老教师的课堂。优质课程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杨章彪来说,听老教授上课是幸运的。在课堂上,他感受到“知识本身带来的持续快乐”。今年,大二学生结束在大理本部的学习,回到腾冲,开始接触专业课和大二英语公共课。这名彝族男孩去年参加了全国首届宝玉石检验员技能大赛并获奖。在赛场上,他要在两小时内鉴定20种未知宝石,“这既需要了解多种宝石的相关数据,如密度、折射率等,又需要有市场经验,记住多种宝石的样貌特征”。而在廖群安的课上,杨章彪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对过去一些只知道其纹路或构造特征的宝石,“慢慢了解到本质和原理”。他头脑中关于珠宝鉴定的数据库与图像库也逐步找到了相应的岩石学基础。无论是来自珠宝教育老牌学校地大的教材,还是人大英语教师提供的学习方法,这些知名高校银龄教师带来的优质课程,让不只一位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变得很愿意学习”。但学生间的学习进度差距仍然存在。用刘文秀的话来说,如果在一个班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可能听不懂,有的学生却可能“吃不饱”。于是,英语分班教学实践开始了。借鉴人大等高校对本科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成熟经验,刘文秀和两位新入职的英语教师对400多名本科生进行考试并分为11个班。被分在刘文秀班上的学生开始参与小组讨论开口说英语,随着课堂强化训练的进程,大家不再害怕英语。刘文秀说,“开口就脸红、开口就笑”是珠宝学院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一个特点,“因而老师需要反复和学生强调,学习语言一定要开口说”。老教授的“传帮带”实际上,银龄教师影响的不只是学生,青年教师也是他们的学生。滇西大珠宝学院岩石学教师邵俊琦今年刚从地大硕士毕业。几乎没离开过校园的他,在食堂打饭还会被教工喊成“同学”。看到从母校来的廖群安教授,他笑称“自己只早来了1个多月”。在滇西大,年轻教师的教学经验由老教授言传身教。鉴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定位,一些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更偏应用性。在旁听完年轻教师的试讲后,廖群安建议“知识体系要更加系统”,“应增加些诸如晶体光学等基础课程”。“从知识体系来说,更系统的课程能拓宽学生视野,而且能为学生以后考研或转行做铺垫。”在邵俊琦看来,廖群安是地大的第一批博士之一,“他把地大低调务实的传统全带来了”。这种务实也体现在治学上。廖群安发现,刚来的青年教师年轻、努力,但缺少时间做研究。“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是并行的,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能提升其教学质量。”廖群安记得,自己刚进入教师行列时,科研占的分量较重,能够一边教书,一边做研究,“一年300个课时左右,相对轻松”。而现在珠宝学院的青年教师,虽然能毕业后就走上讲台、成长更快,但教学课时的确更多,“有的一年可能有五六百个课时,时间更加紧张”。在刘文秀看来,这些硕士毕业后直接教书的年轻教师,虽然大部分都有过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但还不够,“他们都处在科研之路的起点,需要银龄教授的科研指导”。指导与帮助在刘文秀担任负责人的公共课部得到了初步实现。这个在暑假成立的教学部门,结束了珠宝学院公共课任课教师的“散兵”状态,在提升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识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训练。梁锦涛记得,在公共课部成立后的第一次例会上,刘文秀就建议大家抽时间写论文,并在其后的例会中对几位年轻教师的论文进行精细指导。“隐性的改变”已留在师生心中开学以来,很多从无到有的改变在悄然发生。在实验室,晶体标本正在统一编号,这套规范几乎沿用了地大等高校实验室的标准。在廖群安看来,当地学院实验室里的标本很珍贵,但有些不适合教学,“出于标本损耗成本的考虑,可以在野外实践中适当采集,必要的教学模型也需要补充”。答疑机制也被廖群安从地大带了过来。这个在地大固定的课程,时长两三个小时不等。“最开始来的人很少,3个班加起来才来了10多个人,提问的学生也很少,答疑的习惯没有培养起来”。直到近期,上答疑课的人才多了起来。虽然离计划的归期尚早,但多数银龄教师都表示“只要学院需要,延长支教时间是没有问题的”。回忆近半年的支教生活,刘文秀坦言“没时间孤独”。她知道,每一位银龄教师的顺利派出都需要派出学校和接收学校的多方协调与配合。在人大援派银龄教授的名单正式确立后,包括刘文秀在内的几位援派教师就进入“人大滇西支教支研小分队”的微信群。一切有关银龄项目的信息都在群里发布:政策精神、工作安排、支教情况、就医指导等,一并传递的,还有对群里这些老教师的关心。秋季学期过半,大部分银龄教师仍在忙碌。他们所带来的很多“隐性的改变”,已留在当地的青年教师与学生心中。邵俊琦记得廖老师给他论文中改的标点与注释。梁锦涛常看到刘老师在系部群里发“年轻人爱用的表情包”。杨章彪回想起廖老师对大家的鼓励:现在听不懂很正常,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地大是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的,能好懂一点。在大二学生刘照娟的印象里,刘老师严厉又活泼,总骑着电动车在校园里“风驰电掣”,“很多同学都看到过,很特别,那好像不是长辈该有的速度”。来源:中国青年报

金刚经

从卖导弹到搞卫星:我以笔试复试双第一考上中科院研究生

Scalers点评:最近考研成绩公布,成长会收到许多小伙伴喜报(按事件先后顺序):1、Winnie(S16)考上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研究生2、呆萌君(S177)考上中科院软件所研究生3、Vivie(S390)同学考上清华大学MPA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4、王小二(S365)同学以笔试复试双第一考上中科院空间工程应用技术中心,实现了从卖导弹到搞卫星的跨越5、小猪呀你快跑(S281)同学考上清华大学心理系研究生7、mika(S25)同学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8、Sketch(715)同学考上南开大学世界史研究生……还有更多人成长会向来以学霸聚集而闻名,所以在开心的同时,也表示很欣慰。虽然我们不做任何的考研辅导与培训,但是树立了“持续行动+刻意学习”的精神,在很多领域都能做出事情。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王小二同学的考研成功经验,王小二同学自2015年就在ScalersTalk成长会,那个时候她读大二,咨询过我关于竞赛方面的知识。在去年《刻意学习》西安线下课的时候,我终于见到了这位志向在学术的研究导弹的北京女孩。这篇8000字的文章,我认为很值得考研的同学一读,因为把一件事情做成,做到你都艳羡的时候,背后是一定下了持续行动和刻意学习的苦功夫的。而且不仅如此,王小二同学还带动了成长会在西安的另外一位小伙伴呆萌君,她也考上了中科院,实现了共同成长和进步。成长会已经进入第5年,我很高兴看到这5年多的时间,小伙伴们的变化和进步。我们的社群成员,未必天天在群里灌水聊天刷存在感,但是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暗自努力,为了自己的进步;我认为这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社群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在正文开始前,附一些历年其他小伙伴的经验总结:Sophie:从南昌到南京,我的在职考研经历考上清华数学系的一点人生经验——专访Sumika同学(下)[833]曜灵:从硬件到交叉学科——我如何考上清华计算机系研究生皮斯菇凉:我的北外圆梦之路Infinity:二战考研,我拿下上外高翻Phoebe:我如何跨专业考上清华大学法学院我是如何同时拿到清华北大两枚保研Offer的?[854]王丹:我如何从二本院校考入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大江:从考研失败到二战面试成绩第一Scalers:给马上考研的同学写几句话Scalers:如果考不上研究生,我该怎么办?Scalers:给清华非土著研究生新生的学习生活攻略我是谁?王小二,某工科院校14级本科僧,最近才结束考研生涯同时结束混吃等死生活,开始每天做毕设大四狗生活。我做了什么?考研到中科院空间工程应用中心,如S所说从卖导弹到发卫星,算是转职成功?导师是该所最厉害的科室导师之一,也是我一直作为榜样的老师,我考研就是为他去的。笔试成绩:数一 114专业课 127英语 65政治 60总分 366虽然这个成绩在高校不算高,我身边390+,380+同学的确存在。但笔试第一,面试第一够我吹一段时间了。(表示从小就没拿过第一。)不能说拼实力,至少在我考研过程中,运气成分帮了我很多。有时候真应了S常说的,不要说早知道就做什么,而是要说幸好我做了。下面我会分初试篇,复试篇,考前准备篇。我的经历不代表这一切你也要照做,考研不只是知识考量,还考研学习习惯,意志品质。的确,我有同学挂科逆袭到399的人,但身边更多的情况是:学霸依然是学霸,坚持下来的学渣在300左右徘徊到处看调剂信息,坚持不下来的中途退出。我的文章可能包含有得意,沾沾自喜的情绪倾向,如果引起阅读不适还请谅解,我实在是太开心了:在中科院读书并做我心仪老师手下弟子,这件事说是我毕生理想都不为过。初试篇初始分高不是万能的,没有高分是万万不能的!1. 数学数学是最令我头痛的一门,因为我从大一开始除了复变逆天外所有数学都没上过80,所以对数学我是高度重视的。数学是我唯一复习了四五遍的一门,但是考研数学的核查标准不应当是复习了几轮,而是拿到一道考题,分析其知识点,运用到的方法,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即你可以看透这道题,可以解决这道题,你早已看穿了命题人的套路,漂亮的避过他挖的坑。(某林班学生除外)贯穿我数学复习始终的就是概念。一个定理,一个定义,是什么条件下推导,什么条件下成立,得到什么结果。基础复习以及查漏补缺我从八月开始复习,首先看了蜚声中外的张宇宇哥,但他讲的不符合我的学习思路,即对于基础知识讲解不是很透彻,这可能和他本科不是搞数学有关(绝非黑),相比较汤家凤的数学就比较基础,我用1.5倍速汤家凤看完汤家凤老师的高数基础班,有了种我可以搞定一切的错觉,但同时做着李永乐的数学全书,又有种什么都不会的难过。我建议用汤家凤的数学上道,但只看他的视频而不深入钻研理解概念,还是不懂考研数学。在做第一遍数学全书高数部分时我也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快速的过了一遍李永乐的线代。如果平时喜欢钻研书本不喜欢看视频的同学,不要看李永乐的视频,因为真的很无趣,他的那本书足够了!在简单复习线代后我知道我还什么都不懂,因此我买了同济的高数和线代,然后一章一章钻研其概念。因为过了第一遍高数,我对自己薄弱点的惧怕点有了一点概念,因此大概知道哪里要重点看,重点练习,极限部分我认为书上的题目比较简单,而我把积分部分题目都做了(包括积分,二重三重),以及微分方程。我的经验是应当好好做书上积分题目,对积分能力很有提高。然后是线代的第二次复习,同样抠概念,做书上的习题,然后再做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我对比了线代讲义和数学全书线代部分觉得讲义的编排更适合学习,如果对这一点很看重我觉得应当再买一本讲义)。复习完线代后,我根据之前的经验买了概率论的教材,搭配了曹显兵的概率论,虽然后来我还是额外在概率论的一些部分耗费了时间,但至少总体时间减少了,效率提高了。在这个时间,我同时开始写李永乐的660题,其实非常有趣的一点是,你抠过一遍概念会发现李永乐全书上不少题都是课本原题,是被认为参考价值不大的课本原题,李永乐的660题大部分是在考对概念的理解,660题不难,因为你把握不好概念,就很难了。(当然我还是错的稀里哗啦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考研考的是对概念理解的透彻程度,这一点贯穿我复习始终。题海战术 我的660题是逆序做的,做到高数和线代部分,我又捎带把之前没有理解透的概念再深入了一番,而且这时候我发现了复习全书的宝贵,在于前面把每一章的要点分类总结好,有哪些概念那些定理,这对于我这个分类空来说节省很多需要自己亲自归纳总结的时间。此外,对于660题每道错题我都有一个错题本,亲自写上了自己的解析,不过很可惜后期因为时间原因我没有再过一遍。做完上述,我就开始做真题,我先总结了自己做错题出现在每一章的频率,确定了无穷级数,解方程等章节。然后搭配李永乐的真题权威解析,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分类真题的非常好的书,就一章一章配合知识点做,一天专项,一天则是做套题,保证不遗忘。同时我还总结一些做题经验。就这么做到考试前。此外,我在遇到不会的题,复习中值定理,各种几何应用时用到了一本神书《2018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作者是毛纲源,他和汤家凤一脉相承。如果还有时间,我觉得把毛纲源在冲刺提高阶段做一做,然后着重看解题技巧,我认为是从120到140的提升。补充,建议大家买几套答题纸把最后几年用于模拟,会爆发很多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答题答串行看漏题等。最好把考试犯的错误都总结到一个本子上,考前多回顾。考研数学,不出错就是好的。考试感受考试时数学是唯一一门我手心一直冒汗的,但考完试我没有大家想的那样觉得很难,可能是我很少记解题技巧,更多关注概念。第一遍做完很多不会,当时心里已经很慌了。但后来我用到了几个我考试常用的技巧:对于计算类选择,没思路就把答案带进去。(第二题,第八题)还有举适合的简单的例子。(一道线代填空)大题如果第二问复杂,第三问难算,那答案一定很简单。(这个是我瞎猜的,刚好撞上了。分析理由是第二问都那么难了,第三问不会为难我。)如果题目新颖想不出来,就用最基础的方法做。(线代部分)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后,只剩下完全不会的三道题,然后我又按照之前犯错提醒仔细检查。答案出来时给自己估120+的,但结果是114,我分析可能是有些证明过程写的天马行空。用到的材料李永乐三件套,李永乐线代讲义,曹显兵概率论,三科的教科书,真题,毛纲源2. 专业课我的专业课是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我大三学过,而且考纲上明确了只有经典控制理论,参考书也和我们学校一样,实际比较轻松。第一轮八月开始,我本打算看石群的视频,但他讲的太过于详细,以至于很多电路知识他都讲了,感觉内容量太大我就放弃了,专注于抄书,整理知识点。并且认真做书上的习题,因为考纲明确说以胡寿松的教材为主。在把知识重新熟悉一遍后,我开始做历年考题,第一遍熟悉中科院的命题思路,然后第二遍则是开始针对每一道题研究相关知识点,第三遍总结题型,第四遍研究解题思路。我也不知道做了多少遍真题,在这中间我又利用哈工大的自控扩充了很多知识。包括根轨迹校正这种变态的校正法。总结经验来说就是抄书,背,做题,总结。最后我有一份很完备的笔记,针对各种题型都有解决思路。而且我还发现淘宝上买的考题解答错了。考试感受这门我考的最轻松,考场做了两遍,同时检查出错误。我认为比较熟悉的科目会犯的一个问题是先入为主,你可能因为太熟悉就把它想得复杂或者简单,然后就错了。估计没有拿140也是这个问题。(我现在都不知道哪里错了,我觉得我全对,哈哈。)用到的材料考纲,科教版,哈工大版自控教材,历年考题。3. 英语单词我是从六月开始复习,参照网络上说的,我的习惯是周日做一套新的题然后利用一周的时间每天翻译一篇,把生词记下来每天花一定时间复习巩固。这让我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生词本,并且再做后面的题越做生词越少。但是,我认为我做的不足的一点,我可以理解文章但是我没办法把题答对,缺失仔细思考出题人思路这一个环境。我的阅读就是一个靠语感,靠运气的精力。没有总结出阅读做题技巧。因此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至于新题型,我听同学说有人拿到另一种和正确答案差不多的题目顺序,就十分简单。只能说2018的新题型是玄学,大家不要在意。作文我在最后一个月开始复习作文,首先根据历年考题类型背了几篇范文积累了,然每天对照历年考题写一篇用以内化。这里用到一本小书《八句话,走天下》我觉得里面的素材非常好。我觉得作文审题还是很重要的,关键是要串联到自己准备的材料上。此外,你的范文如果是自己写的一定要请专业人士看,比如我被指出可数名词不写复数形式,不变位这种低级错误。还有一定要买试卷纸练字。考试感受我说数学概率论不考假设检验他就考了,我说英语作文千万别靠中性问题例如选择,就考了选课。我在考场上是懵逼的,不过及时调整心态,用自己所学解决问题。但我现在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英语只得了65,我觉得我的大作文还是很好的(捂脸)。用到的材料真题,黄皮书,八句话,走天下(作文)4.政治政治对我是一门很玄学的学科,我比较先用阮晔把马哲部分过了一遍,然后看肖秀荣,事实上证明这是最无用功的,因为人的遗忘曲线非常强大,如果再考一次,我会先把马原理解个大概,买一套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把上面的选择题知识点背熟,然后做历年考题,用肖秀荣的那本大厚书,把历年考题的中每个选项都研究透,同时保证把精讲精练看一遍,然后是1000题,也都要背熟。至于客观题部分,马原和思修也有一些常考知识点,我用的是呆萌君推荐的腿姐的背诵手册,把马原和思修的客观题知识点全部背下来,主观题妥妥肖四全部背下来。可能背的时候很痛苦,但一定要全背下来。考试感受对于这一门我觉得我感谢肖秀荣大大让我有话可说,感谢阅卷人给了我及格分。用到的材料命题人讲真题、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腿姐背诵日常作息我作息因为太苛刻(我自己觉得),经常坚持三五天就要休息。写出来仅供参考。06:00-07:00 起床 洗漱,洗衣服,背单词,看政治07:00-07:20 花20分钟吃饭07:35-12:30 复习数学,50分钟一休12:30-13:10 吃饭,看杂书13:10-13:40 午休13:40-14:00 喝茶,玩手机,去图书馆14:00-17:00 复习英语专业课17:00-19:00 去健身房锻炼,洗澡,吃饭19:00-22:00 看政治,专业课等,和父母,男友视频20分钟22:00-22:50 洗漱,复盘,玩一会手机23:00-06:00 睡觉自习不带手机,然后每天喝咖啡提神,坚持锻炼,还为了有精力吃的少,基本上不用脑子的娱乐很少。副作用就是,初试结束每天非常懒散,就宅着看动漫,小说,经常出去吃,不爱运动,直到复试结束,准备好好弄毕业设计。复试篇如果说初试是实力战,复试就是信息战。1. 夏令营去年七月份,我参加了空间应用中心的夏令营,当时学长学姐是这么说复试的:英文自我介绍(英文能力)+问几个考得好的专业课(专业知识)+毕设或做的项目(科研能力),没有笔试环节只有面试。我在知乎上看到的也基本是这样的思路,你需要体现你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有为导师干活的能力。七月份时我参加了一次选保送生和优秀考研生的面试,结果在预料中。总结原因1.优秀考研生名额少,而且我报的专业(飞行器设计)有大量优秀的保送生。(其中有我一堆保研同学,嫉妒使我质壁分离。)2.我没有表现良好的科研能力。我唯一拿得出手的是科创项目,但我做的其实很浅薄,而面试老师里又刚好有这个领域的老师。3.我没有表现良好的专业素养。后期我在谈我的理想,有点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我觉得这可能是我表现不太靠谱的原因。4.数学物理成绩不好,这是真硬伤,我的专业就要求数学物理特别好。此外,当时面试有北理工,武大,北航,大家都是985,我本家就没什么优势。总之,没有优势的我落选了,加上当时老师说空间考研名额可能满了,只有十几个,都给优秀营员了,包括我想去的研究室更是优秀的同学扎堆报,当时我希望渺茫。知道自己落选时是7月底,当时在洛阳实习。那时候每天看着已经差不多能保送的同学,特别特别难过。我最频繁想的就是他们有的专业实力还不如我,凭什么?(学校保研有不合理的地方被一些人钻空子,当然大多保研生还是比我厉害很多。)每天和朋友去洛阳市中心吃饭,晚上一边聊一边往下榻的宾馆走,除了朋友谁都不理。后来下定决心,说既然这样我就考380,我看他要不要我。(当时讲到一个特别优秀的考研的学长分数是368)现在想我还是挺感谢我这种心态的,如果我知道我肯定能读,就不会每天那么认真复习,每天给自己打气了。总结:获得复试信息;意识到自己不足。2. 宣讲会8月份回学校,这段时间还是怕自己考不上。开学后有一天刚准备健身,看到导员发了条宣讲会信息是中科院空间所,(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和空间科学所是两个地方)。当时导员也没说清,我本想回图书馆复习,但犹豫再三还是去了,想着不行去空间科学所也行。我觉得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天,真的是幸好我去了,宣讲会其实是空间应用中心,然后老师告诉我名额还有,放心的考。另一个招生的老师告诉我,我导师还有最后一个研究生名额!!!!这个消息给我极大的信心,当时我知道虽然有名额,但我仍有可能落选。一方面我继续学,另一方面我努力拿到和我一起报名的所有考生院校,确定除了几个报计算机的国科大同学,一个报计算机的同济同学,就只有我一个985。我还给导师朋友圈点赞,刷脸。现在想想都很好笑。总结:向招生办老师了解信息;尽可能参加宣讲会。复试前篇初试结束我就估分,当时保守估计是360+,觉得有点底,决定先下手,表志向,给心仪的导师发了邮件。(之前了解到的信息是复试后分配老师,也可以自己联系,特别优秀的老师会主动联系你。)具体做了一份简历,写之前和您做项目,特别崇拜您等等。我自己估了360(其实366我还是不满意的,我以为至少能到370,但幸好没写370),我虽然大一成绩不好,但大三好,而且我经过考研复习数学已经不错了。(之前面试老师说我数学不好。)还谈了我的毕设等等。老师很快就回我了,说我这个分往年算很高,也说记得我做事认真。(这个也是幸好,因为后期只有我一个人在做项目,小伙伴都弃疗了。)最后说一切等出分再说。这个阶段我捋了自己比较好的专业课,又觉得很闲就找毕设老师要了任务翻译论文,就寒假回家。花了5天翻译完论文,就把专业书扔一边每天继续躺尸ing,美其名曰等分。出分一看,366,特别平静的报给老师,父母,后来才知道笔试第一。但那时我还是很惶恐,害怕,因为这个分在高校真算不了什么,而且笔试第一不代表面试会好,那时特别担心面试表现不好被刷。大四开学时国家线还没出,我觉得不能在家躺尸,就回到学校,把概念定理梳理一遍,然后一门心思做毕设。我当时的优势:1.笔试成绩第一;2.本科院校985,专业对口;3.成绩好;4.毕设跟了一个很厉害的导师,自己已经完成25%;5.毕设是导弹,搞卫星的老师们不懂。我的简历也是从成绩好和毕设出发,把考得好的成绩列出来(既方便老师看,也希望他挑我挑出来的科目问),只印奖学金和一等奖;毕设部分我特意写了一个小论文。还准备了优缺点,喜好等问题的回答。总结:尽可能做好准备,我把能想到的方面都准备了。复试复试我是第一个,心仪教研室三个老师去了俩,就我导师没去,两个老师其中一个是国内大牛,自己发起一份期刊的大佬,另一个是说我数学物理不行的老师。(这三位老师博士期间分别受教于航天领域最顶尖的学府,他们简历我都能背下来。)一位年轻老师让我做英文自我介绍,然后,他开始用英文问我问题。前几秒我是懵逼的!!!!!因为之前学长学姐经验没这出,我也没准备,但当时我没时间想别的,只能见招拆招。我这里很感谢我毕设导师,一他给了我论文一个很长的题目,二我寒假就把论文翻译完了。我就听着老师特别吃力地翻译我论文的题目,虽然我听不太懂他用的词,但我猜出来了,而且也给了我缓冲时间,我利用那短短几秒快速回忆我之前翻译的论文的摘要部分。问了我做到哪?又问我怎么做的?涉及到专业名词表达我也没有很纠结。(这里又要说,幸好之前翻译论文我特意核对专业名词准确性)之后是中文,基本上围绕毕设讲,有几位老师都表示不是很懂但有几个问题。(幸好之前很认真的做毕设,查了很多文献)问了我意向老师,这必须树立大旗,坚决不动摇。问意向专业,这个我答的不好,因为有点信口开河,估计减分了。出来时,我告诉大家会有提问环节就回家了。后来结果特别震惊的是我面试第一,其实我也不确定,但我之后名字顺序和笔试顺序不一样,而且老师说是面试结果。我想了想,可能导致这个结果的因素有:1.关于毕设我回答的好;2.英文问答应该比较好,后面同学可能被我这个消息影响到;3.我说我已经和老师联系了,各位老师不会给我太低分。考前准备及目标确立篇 考研的理由一方面是大环境,如果继续从事航天,我学的东西是完全不够的,我们院80%人都会考研。(做毕设时有更深的体会,很多要用到的知识都是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一方面是我自己扭曲的认知:总觉得读了硕士,再读一个博士人生才算圆满。关于考研的动机我还有一些想对大三的同学说,并不是说你一定要考研才会如何,本科生也可以找到工作,成长的路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但是如果你想有所斩获就必须付出代价。我和同学算过一笔账,读大学4年加读研究生3年加读博5年,如果你选择在同一个学校是12年,也就是你12年呆在同一个地方,读完你已经30岁左右,你还是一个呆在象牙塔单纯的人,而你的本科同学甚至研究生同学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了5年以上,心智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如果真心不是为了学术一定要慎重!!!!!!当然也有同学读硕士是为了镀金,因为有很多公司喜欢硕士(技术岗),例如大疆,大城市研究所,这是必要的。如果对时间特别看重可以考虑国外的硕士,因为只读2年。而且如果不是特别需要也可以先找工作,然后根据需要选择深造。上面这些闲扯的话就是希望一些还在观望的同学好好看看。虽然我是一门心思想做学术但我身边有不少同学有各种想法理由,大家平时也会闲聊,共同的感触就是时间真的很重要,没想清楚就一门心思本硕博连读的同学真的存在,混得凄凄惨惨就发生在我身边。总之就是希望大家慎重。目标院校选取我先讲我的择校经历:当时的情况是大一大二成绩不够好,大三排到第四,参加活动非常少,分量又不够重,保外校不可能,但有一定几率保本校(国际竞赛拿奖)。我大三成绩不错,导员对我印象很好,推荐我去参加中科院的科创项目,然后一不小心报了一位厉害的老师,我有机会了解中科院体系,然后萌生了想去的想法。我是这样看待中科院的,有这么几点:优点:不收学费,住宿费,研究生补助多;坐标北京,离家近;(父母强烈要求我回家)研一在雁西湖国科大,有机会接受院士级别大佬的教育;比没有大学支持的研究所自由,比大学更学术;分低。有认识的老师,也是我意向的导师。缺点:研究所知名度不高,毕业时可能有影响;研究所规模小,不如隔壁五院在卫星方面做的深入;如果选择出国留学,可能没有本校助力;不可能保研。大三上学期还在犹豫,但当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即我们认为非常厉害的研究室应该报满的其实没有一个人报考)加之美赛滑铁卢后,我觉得选择中科院我的学术之路可能会走的更好。在希望发展的领域多了解情况,尽可能从多方面考虑;自己考虑利弊以及自身的优势劣势,一定是有所取舍的。还有信息包括:往年的报录比,录取人数,分数线。导师的个人经历,性格特点。调剂的情况,我当时因为特别怕自己会落榜,就把中科院相关的院所历年的录取情况,调剂情况都看了遍,包括网上调剂成功的考生的经历。还参加了中科院的夏令营,参观了研究所,和学长学姐请教了复试经验(网络上没有这类信息)。感受了一次面试(虽然也没有要我)。我对这方面资料搜集可以说很疯狂,学校里和中科院有关的宣讲会都去。也了解到我导师还有一个硕士生名额,同时和招生老师刷脸成功。后来呆萌君问我时,我给她讲了中科院几个所的情况,最后她选择了软件所。从报考院校这部分,我信息是比较全的。(Scalers注:呆萌也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如果可以,了解今年报名情况,招生计划等。我还觉得我很幸运一点就是老师们对招生这件事很热心,也很看重,会及时向我们通报消息。还建立了一个考生群,我们互相分享消息。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请教学长学姐,考高校的问本校生同学。结语我记得考研后,小伙伴问我,你觉得考研难还是高考难?我想了想说,考研难。高考大多数人只有拼分数,只要跟着老师走。考的最高的人能上最好的学校。但考研不一样,这其中有太多不确定的成分,你得自己管着自己,自己搜集信息,最后结局自己负责。我尽可能详实的写下我的经历,不是认为我便是成功典范,更不希望有人完全照做。我只是希望,哪怕你有一点点收获,有一点点启发,我便觉得十分高兴了。

万物殊理

聚合热议:上海在职MBA/国际免联考MBA 不能只有我一人知道这些事

前言:上海目前高等院校仅有12所院校开设了14个MBA 项目,这些学校分别为: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高校开设的MBA 课程一般都是本校院师资,当然很多学校也有和国外学校合作办学,推出在职国际MBA, 这部分课程的师资就有很多是国外的教授了,授课语言也会随之转换成英文了。相对于上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来说,高等院校的MBA 教育可谓是供不应求,所以MBA的课程价格一直都很高。高校开设的MBA 学费大概在15万~40万左右,每年稍微有点波动,这些信息都可以在各自学校的招生简章上可以找到,就不一一赘述。在市场供需不平衡的背景下,市场上也涌现了很多专注国际院校高等教育的教学中心,开设在职MBA的招生,除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MBA之外,这些教学中心一般都有国外大学的直接或间接招生授权。每期的学生在教学中心(Learning Center)上课。在这里我们将其称之为在职国际MBA。针对在职MBA, 避不开的几个问题,在这里我们称之为 FAQ, 即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1:上海在职MBA需要考试吗?需要。MBA招生对象是针对于在职人员,所以考试不会很难。不管是全日制还是在职MBA,都需要参加国内联考,考试通过后,可获得硕士学位证和学历证,即所谓的“双证”。MBA考试科目是英语和管理类综合,英语相对于国内统招研究生来说,词汇量要求的比较少,题目相对简单;而管理类综合包括三门课,分别是数学、逻辑、写作。数学基本上是中学的知识,写作稍加训练就可以了,要是想拿高分的话,得好好学一下逻辑。如果你的自学能力强可以不用报班学习,但是如果你自制力差,自学能力不好,复习时间少,可以去报个辅导班,辅导班的老师经验丰富,他们会给你介绍应试最好的方法和窍门。联考MBA通过率仅在22.7%-22.9%。2:有不需要考试的MBA 吗?有。在职国际MBA就是免联考的,一般是通过材料审核、免试(Interview)入学,很多学校连面试都不需要,直接把相应的材料递上去就可以了。审核的重点在于报读人员是否有一定的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脱离学习太久,学历比较低,一般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外企管理者选择国际MBA项目比较多。通常情况下,申请(Candidate)需要递交英文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材料表(Application Form)包含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历(Resume),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个人护照(Passport),最高学历证书 (Highest Ecation Certificate)、成绩单(Transcript)复印件。修满课程对应的学分,就可以拿到国外大学的硕士学位证书,单证。很多人十分介意单证和双证的问题,其实如果没什么特殊需求的话(比如申请上海落户,公务员,国企,央企的职称评定),大可不必。国外院校的MBA都是单证的,没有双证一说,即使哈佛、剑桥、牛津这样的世界名校也都是单证,即学位证书。(学历是指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经历,而学位才是学习一段时间后取得的学习成果)。在工作中,如果说是在职MBA,没有学历证书可以,但是一定要有学位证书。再说了,如果是名校的MBA,即使是单证含金量也远远高于国内普通学校的双证。3:国际院校的MBA在国内承认吗?国际院校的MBA是否在国内认可,可以通过中国教育部官网或者中国涉外监管信息网进行查询,这两个网站分别是看国外院校在国内是否有备案,在国内是否有办学资质的。能够在上面查询到的都是国内承认,国际认可的院校。当然能查到也不一定说明这个学校是顶级的,查不到的学校也不能一概而论说是不好的,具体还要看学校的排名和在国际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一般的公司都是认可国际MBA的硕士学位,甚至很多公司为了留住人才,都会公费让部分管理人员读在职MBA。但是有些国企,央企是不认这种在职的MBA,此类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上海在职MBA学费问题?如果细细说这个问题,一两篇文章是说不完的。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大概的判断方向。盘点市场上的在职MBA 项目,相对于其他专业,MBA 价格普遍较高,MBA 学费不是政策所定,受市场供求影响,且MBA 针对的阶层是管理层,这样看来价格也在情理之中。上海热门在职MBA 25W起步,国际MBA又分为face-to-face teaching(线下),online teaching (线上)和 blended learning, 姑且称之为混合教育模式吧。线下课程考虑综合各种成本,如果学校还不错的话,至少要20W+。这里大家不要谈成本色变,即使是上海的在职MBA ,你所交的学费也是含有各种教学成本的。线上一些好的学校也要10W+。如果线下的课程在10W+的话,基本上都是TOP UP +大论文的衔接模式。所谓TOP UP 就是先完成大学认可的第3方教育机构的前期课程,完成后拿到结业证书再衔接到大学的论文项目,最后拿到指定大学的硕士MBA 学位证书。这里涉及太多相关利益问题,就不在此详谈了。对于一个在上海摸爬滚打的工薪阶层,如果真的很有读MBA 的需求,一定要选择靠谱的MBA院校,在做出决定前需要三思而后行,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不要盲从,很多MBA还是比较鸡肋的,当然只想“更新下简历”就另当别论了。5:学校证书含金量说到在职MBA 证书含金量,不得不提商学院认证,学校的综合实力。选学校大部分人都首要关心排名,不管学得怎么样,不管老师教得怎么样,学校一定要好,尤其是对于不怎么想认真学习交友的同学来说,学校的排名就是一切。在排名方面,当前几大主流世界排名分别为 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英国QS 世界大学排名,美国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荷兰莱顿大学世界大学等。MBA教育质量,最权威的标准就是商学院认证,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有三大认证: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有自己独立的评审体系,一般从师资,管理,教学等方面对商学院进行评估。AACSB含金量最高,全球仅5%商学院获得AACSB,国内仅有25所。正常的上海在职MBA宣传可能稍微有点夸张,倒还不至于无中生有,有没有AACSB一般招生学校是不会说谎的。而且有报读意向的学生可以去AACSB 官网搜索栏里搜一下就一目了然了。6:师资问题上海本土的在职MBA项目一般都是本校的师资,或者学校之间共用师资。复旦,安泰,高金,上财,同济,东华,上外,华理,上大一般都是大家心中的香饽饽。在职国际MBA的师资一般比较复杂,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种是国外学校local 的老师,这种项目一般就是纯英文教学,对学生英语要求比较高,而且学费也比较贵,通常25W+,代表院校下一章再谈。第二种就是本土师资(被国外大学认可的国内教授)+国际师资(可能是外国本校老师也可能是受学校认可的其他师资)。目前这种模式上海用的比较多,毕竟性价比较高,灵活性也比较大。(可以想想今年疫情的相关冲击)第三种就是纯国内老师。虽然做的是国际项目,这种一般就比较扯了,拿到一张国外大学的硕士文凭,全是读的中文课程。奈何,国内很多人就是喜欢外国大学的证书,英语又不好,也不想多付钱,联考又考不上,市场需求也还是挺多的。最后一种就是全部是外国学校认可的国际师资,这些国际老师一般base在国内或周边国家,老师水平参差不齐。这种项目一般会设置成中英双语项目。双语的项目可能对于英语要求不是很高,对于一般大学毕业英语四六级的学生还是比较友好,而且学习的同时还可以锻炼下英文能力,听起来还是蛮美好的。但是双语教学有一个弊端就是由于上课时间相对固定,教学内容缩减,对老师传授有效知识的要求比较高。7:同学的圈层一般来说,价格越贵的MBA/EMBA项目,有钱人、有社会地位的人越多。(好像是废话)当然也不要因为这个原因,就倾家荡产读个MBA, 成年人的世界,所谓的朋友就是资源互换,你给不了别人太多,又何必强行混不适合的圈层。在力所能及的项目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人生一大美事。在做出决定前,最好看一下往届或已有学生的年龄,职业等综合选择。圈层这个考量因素如果纯粹从读书提升角度来说,只能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老话不是常说吗,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当然朋友是需要维护的,也需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成本,这些都需要自己考虑清楚,不是一股脑人多就是力量大。很多人就是专注自我提升,把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收获很大,也学得很开心。学习的初衷要明确好,才能在选择的时候不焦虑,不盲从。如果你问我,读完在职MBA 后有什么改变?我只能告诉你,这个得你自己去体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学习也不认真,交友也不认真,还选一个不咋地的学校,那么如果你问我? 那我只能说……呃。又老了两岁。下一篇,将会盘点上海值得报读的MBA课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