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同济大学2020年考研近千人不符合报名要求,考研的同学要注意北山

同济大学2020年考研近千人不符合报名要求,考研的同学要注意

9月29日,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发布一则通知:《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单》,同济大学对网报考研期间考生的有效报名信息进行了筛选。有近一千名考生都不符合报考要求。不符合条件的原因报考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专业不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接收非定向就业考生;项目仅接收毕业时间晚于2019年1月的临床专业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点选择不合要求其中,同济大学招生毕业办公室对不符合我校报考条件的考生信息进行公布,公布了报名号、姓名(隐去一个字符、用"*"代替)、身份证号码(隐去9-14位数字,用*代替)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原因,以作友情提醒。特别注意因中国研究生招生网后台系统限制,不得下载考生联系方式,同济大学招生毕业办公室无法单独通知考生,所以需要考生自行了解公告内容。请考生认真阅读招生章程和网报公告,结合自身情况,重新选择报考专业或报考点。同济大学招生单位代码:10247;同济大学报考点代码:3103下述名单在网报期间将持续更新,请密切关注!注意:受网报信息的限制,未在下列名单的考生不一定符合我校作为招生单位或报考点的相关要求,请有意报考我校或选择我校作为报考点的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我校的招生章程和网报公告!报考失败的原因同济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3103)仅接收报考同济大学和海军军医大学的上海考生选择报考,含下列 3 种情况: 上海高校毕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户口或工作单位在上海的往届生(证明材料见现场确认部分); 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的考生。 特别提醒:除上述情况的考生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因不符合本考点选择报考条件而不能进行现场确认和参加考试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填写报考信息时间:2019 年 10 月 10 日至 31 日(每天 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望日莲

考研大数据:同济大学2020年推免半数以上,统招的难度你想不到?

大家都知道上海同济大学是历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在上海是仅次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实力很强劲。实力到底有多强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4个A+学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A类学科(设计学),7个A-学科(数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A类学科数量尤其是A+数量在重点大学中也是很靠前的。这所高校这么强,那研究生招生每年招多少呢?翻了学校2020年,2019年等历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都没有找到具体的数量。但参考2019年全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实际的话,大约是5670人,其中推免生招生1976人,全日制1721人(学硕和专硕),非全日制1973人。也就是说,推免生招生数量比统招的数量还要多。2020年同济大学推免生共录取1982人(含直博生362人)。这样看的话,下面我们看看同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推免生的分布情况:应该说,推免生占据了全日制半数以上的名额,我们看看2019年统招各专业的招录比的情况,这样好让考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2019年的数据发现,报考人数为19136人,而实际录取人数为3694人,大概的录取计划为1:5左右。从这点上可以看出同济大学的报考难度来了,2019年同济大学实际招录的全日制考生仅为1721人,如果考同济大学的研究生,也就是1:10的录取机会。这样看来,想考个同济大学的统考硕士太难了。对于同济大学的统考的全日制硕士1:10的招录比,您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呢?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参与讨论。

黑风暴

同济大学2020年全国统考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报录情况

考研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去走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那么我们来看看同济大学2020年全国统考各专业报录情况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海洋局、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学合作联盟主席单位。勤奋,是学习的必需品。不论你天赋高与低,无论你聪明或愚钝,只要勤奋,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现在许多优秀的学生,他们天赋都很高吗?不,不是的,他们都是正常的智商,而正是凭着勤奋靠着超人的努力,才取得了令我们惊叹的好成绩。我们决定了考研的那一刻,就需要朝着我们的目标去努力。坚持不懈的劳动,自然是“苦”事,但他们功的必由之路。高尔基说过:“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即可以熄灭,也可以旺盛的燃烧起来,而是它门成为熊熊烈火的方法,那就是劳动。”劳动就是勤奋,勤奋是产生天才的根本原因。小结:前面是绝路,希望在转角,梦在心中,路在脚下。考研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去走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选择了它 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匆匆追寻梦的脚步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为了前程,我们将青春荒芜 为了理想,我们一次次眺望远方,成功的彼岸 却总也看不清楚一回回跌倒爬起,咬咬牙告诉自己 要坚强不哭没有收获不需要付出 没有成功不经历痛苦 听吧,是谁将我们的心声唱出━━不到最后,我决不认输!

趋进

“同济研究生跳楼身亡”事件持续刷屏!有这样的导师该怎样应对?

这几天,在研究生圈里都在关注着同济大学的研究生跳楼身亡的后续处理结果,因为我们都是研究生,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导师,因为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相似的事情,所以我们关注 ,所以我们痛惜。但在密切关注的同时,身为研究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导师呢?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呢?这或许是我们也应该关注的热点。回顾“同济研究生跳楼身亡”,或许令更多的人见识到了硕士导师对一名硕士研究生正常毕业所起的关键作用,认识到了研究生想必有人或许真的会有很多的主管原因。但这位导师对于自己所带学生这样的高强度、高密度的要求和失误,实属是难以理解,也是我们硕士研究生所不能够承担的。那么如果在你读研期间,你也碰到了同样的导师,你该怎么办呢?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和自己所在学院的院领导反映。其实,在读研期间研究生是可以向院领导申请更换导师的,这是正常的程序,也是很多研究生在读研期间都曾做过的事情,因为毕竟当时选的导师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或者是最适合自己的。当然,如果想自己的硕士导师就必须有非常强硬的理由,如果你的硕士导师无情的压榨你的时候,你完全可以以这样的原因向学院申请更换硕士导师,同时也可以积极的向学院的书记及时的回报自己的思想状况,最后获得更换导师的机会。其次,向自己的导师说明自己的真实情况。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极为的有限并不是无限的,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极致,所以不可能导师吩咐的任务都能够第一时间去完成。因此作为研究生的的我们或许更多的也应该学会如何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和自己的导师说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强度难以胜任如此之多的任务寻求导师的理解。一般来说,只要你说出自己的真实情况,导师都会给予理解的,会适当的减少你的工作量,这样便是最好的结果了。最后,学会自我调节和量力而行。或许我们都希望自己在导师面前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因为我们可能读博需要导师的大力推荐,在找工作时需要导师的帮助,这些导致我们对于导师所布置的任务都是尽力的完成。但是如果在自己完不成的情况下,或许我们更多的应该自我调节,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有时候恰当的放弃也是为了寻找另一种成功,一定要量力而行。总之,研究生在和导师相处时更多是相互的理解,导师理解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理解导师的科研项目,这样或许才能够和谐相处吧!!!

共其德也

同济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7月27日已开始派件中啦!

亲爱的2020级研究生同学们,你是否已经收到同济大学的专属“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了呢?还没有收到的同学们,不要急,叮~通知书就在路上啦!老师们都在紧张有序、马不停蹄地进行着通知书寄送工作,只为给同学们带去这一份喜悦!学校于7月27日开始通过邮政快递寄发首批符合发放条件的新生录取通知书。请考生保证通讯方式畅通,注意查收。期待大家的到来!终于等到你,闪闪发亮的新同济人!祝贺你,被同济大学录取了!相信从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你的同济时光已经开启,我们一同在这里,成就最美好的人生!来源:同济大学 素材: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图片:姜嘉诚编辑:聂阳阳

是御福也

同济研究生竟然要休学当“垃圾王”?年利润达30万

堂堂的名牌大学研究生,读的又是同济大学的王牌学科,毕业后薪水基本能达到一年10万元左右,竟然要休学一年去当“垃圾王”,不少人都说他“昏头了”。有一次,高志军在校内某幢楼内收垃圾,楼下的阿姨就对他“横加苛责”:如果她是高志军的母亲,肯定会杀了他,辛辛苦苦供出来一个研究生,竟然不干“正事”去收垃圾。他名片上写着的:“同济大学校内废品回收站业务经理”。这张名片上还有他的手机号码、办公地点,名片反面清清楚楚写着的经营范围是:回收纸板、书本、报纸、塑料、金属、旧电器等废旧物品。今年3月,高志军从同济大学休学一年,5月份,他又和同济大学物业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排他性协议,将同济大学四平路等几个校区的垃圾回收业务全部承包了下来,一门心思从事他的“垃圾事业”,做一个“垃圾王”。大三学生小李说,不可否认,承包垃圾回收权也是创业的一条道路,但是自己肯定不会选择这么做,因为需要承受多方面的压力,比如家里的人肯定不同意。高志军感慨说,这个项目起步真是不容易,中间遇到颇多坎坷。最初,他去找了校内创业协会,但是他们的兴趣并不大。于是他又给校长写信,想不到因为网络问题,电子邮件被退回来了,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直接去找了同济校办的老师,想不到竟然引起了学校的重视。校办詹萌老师听了他的构思后,觉得很有想法,就让他再去做个可行性报告。高志军最后出资独家获得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南校区、彰武路校区和沪东校区一年的垃圾回收权,并且先后投入了10万元。高志军说,放着研究生不念,选择去当“垃圾王”,这与他的家族背景有关。在他的亲戚中,就有开设垃圾回收站的,因此他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知道有利可图,他也看上了这里面的发展潜力。“现在一天营业额是1000元左右,遇到学生离校这样的废品处理高峰期,营业额将会有大幅度提高,根据这个行业利润率,正常一年的利润应该有30万元左右,这还是同济大学部分校区的业务。”高志军把生意经读得很“透”。对于这些利润的用途,高志军也想得很明白,用一部分钱来资助大学生,如果今后将“生意”拓展到同济大学所有校区,资助人数将达到100名。尽管起步低,但并不妨碍他对远大前景的向往。他表示,同济大学在环保技术方面的学科优势是他“野心”的基础,他说,同济大学正和沪上某高校进行电子拆卸项目的研究,如果有这些技术做后盾,他对于将来的底气就更足了。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南燕

同济大学一研究生已失联七天,曾留言压力太大,网友:一定要平安

同济大学一研究生已失联七天,曾留言压力太大,网友:一定要平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天生就会的,但是有些事情是真的很看天赋和兴趣的。就拿读书来说,扒姐很明显就不是念书的那块料,所以勉强读完大学就没有继续读下去了,在大学的时候成绩基本都是低空飘过的那一种。看到现在越来越多人去考研,真是心疼又佩服,心疼是因为为了迎合社会越来越高的需求,佩服是他们有继续念书的勇气。考研的压力有多大扒姐不清楚,成为研究生以后压力有多大扒姐也不清楚,但是如果压力会大到失联甚至轻生的话,那一定是扛不住了。近日就有媒体报道,同济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失联了,这位研究生今年25岁了,在同济大学念研三,据其哥哥说,在1月8日的时候曾留下类似遗言的话之后就失联了。而这个研究生失恋至今已经有七天之久了,其哥哥说在留言里弟弟说自己压力好大,承受不了了,还说以后爸爸妈妈就交给他了。收到留言的除了哥哥以外,还有他的一些朋友,在1月8日当天其哥哥就报警了,可惜的是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消息。不禁让人担心起来,这么多天不见人,该不会已经做出什么傻事了吧。网友们看到这件事以后,有的人就说他抗压能力太差了,可也有的人反驳说这个研究生是抑郁症,根本就不是抗压能力的问题,而且研究生的压力一直都很大,受不了也很正常。虽然就抗压能力这件事网友们议论纷纷,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希望这个研究生一定要平安归来的,因为他的哥哥还在瞒着父母弟弟失联的消息,在等着弟弟回家。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别人考上研究生了,就是继续读书拖着不工作两三年,可是不念研究生,怎么知道这些研究生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呢?就像扒姐一开始说的,有点事情真的很看天赋和兴趣,如果只是为了文凭读研,那么强迫自己去搞研究的话,不仅自己辛苦,别人也辛苦,尤其是最后承受不住压力而做出傻事了,谁来为他们负责呢?扒姐并不是说那些为了文凭读研的人有错,只是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有承担压力的心理预设。最后,扒姐还是希望那个学生可以平安归来。同济大学一研究生已失联七天,曾留言压力太大,网友:一定要平安,你们怎么看?

茅虿王

同济大学研究生跳楼身亡!网曝其常年遭导师压榨,被威胁不能顺利毕业

1月4日,微博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该消息发出后立即引起网友关注一度登上了热搜图片来源:微博热搜如今,微博爆料已经过去三天了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尚未就此事进行通报微博发文:硕士从五楼一跃而下据微博所发文章描述,2018年12月13日中午,陆经纬在其导师陆琰君的实验室内,通过微信客户端与客居芬兰的导师陆琰君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陆经纬表示,希望可以于2019年6月份硕士能顺利毕业,并提出放弃手头上陆琰君交给他正在撰写的2篇论文。然而,该要求遭到了陆琰君的拒绝,同时,陆琰君表示,如果陆经纬不能完成这两篇论文或是这两篇论文不能被发表的话,她不会让陆经纬顺利毕业。随后,陆经纬从位于5楼研究室中一跃而下,并留言导师“我去跳楼了”。该文章称,在陆经纬此前的研究生生涯中,陆经纬一直处于被导师压榨的状态,“几乎每年365天,没有节假日,并无休止、无偿地为导师陆琰君工作。”同时,该文章称,在对待陆经纬跳楼一事上,同济大学医学院方面态度冷漠,“领导、老师不在现场”,“110没人打”,“一直让学生躺了很久直到家长来到现场”。知情人士:微博文与事实有出入1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同济大学一名知情此事的人士。这位要求匿名的人士表示,医学院学生跳楼一事,他也有耳闻,但学校尚未就此事正式通报,“网上的那篇文章我也看了,但与我所知道的,有些出入。我听到的,是当时医学院方面反应很快,学生在12点58分左右跳楼,10分钟左右就已经有老师来到了现场,并且是医学院的领导,那时候110与120都已经在了,所以文章里面,110没人打,领导、老师不在现场,等说法应该是有问题的。”同时,这名老师表示,就他所知,同济大学医学院已经与远在芬兰的陆琰君取得了联系,并要求对方回国,“陆琰君说自己生病了无法回国,这边也准备派老师前往协助她。”同济大学:导师“压榨”说仍在调查对于该教师的说法,封面新闻记者曾试图向同济大学官方进行核实,但目前尚未联系到同济校方,而截至记者发稿,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尚未就此事进行通报。而在稍早些时候,同济校方曾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表示,关于学生跳楼是否与导师“压榨”有关,目前仍在调查,“陆同学的导师陆琰君确实还在国外,学校已经劝其立即回国,同时在考虑派人前往国外开展调查。”来源:封面新闻责任编辑:邢宇支持我们请点赞或使用评论功能↓↓↓

爱背叛

同济研究生跳楼自杀:导师权力过大何时休

1月4日,微博名为“烫烫大卷”的网友,通过微博发布信息称,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陆经纬,常年被其导师压榨,365日无休,最终,于2018年12月13日跳楼身亡。(1月6日 封面新闻)距武汉理工研究生陶崇园被导师压榨而跳楼不到一年的时间,相同的悲剧又在新的一年上演。相同的悲剧有着相同的死因,如何保护学生不被导师压榨,一个又一个生命警示着高校不能再“为虎作伥”,而要主动厘清师生关系,规范和监督导师权力。有人会问,为什么学生不反抗?这就牵涉很多内部原因,但主要的还是导师权力过大。导师权力过大,是压榨学生最主要的“资本”。导师直接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成功毕业或者直博,在陆经纬父亲的声明中也可以看到,陆经纬被导师威胁如不帮她完成论文不能顺利毕业。导师将学生当成了免费劳动力,尽量压榨学生身上的每一分智力、体力,手握学生命运的王牌自然能够为所欲为。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抱着“这是最后一次”的侥幸心理对导师“唯命是从”,毕竟“胳膊拗不过大腿”,前途掌握在导师手里,学生连反抗的资本都没有,只能很憋屈的接受这些工作,继续为导师卖命。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像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员工所作所为都在为老板的利益服务,这是变异的师生关系。再者,在导师与学生的这段关系中,如果学生想要割裂这段关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想要换导师的学生要得到接收老师的同意,而另一方面更要征得现导师的同意才可。正如西安交大因被导师压榨自杀的杨宝德的同学曾对杨德宝说的那句话“你这么好用,导师怎么会舍得放你走呢” 。是走是留,这不是学生能够决定的事情,而是握在导师手里的权力。无法逃脱,也无处维权。陆经纬的父亲也提到,陆经纬生前曾向学院老师提起此事,但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对学生的控诉置若罔闻无疑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摧毁了学生的最后一线希望。因此,当下最要紧的是各个高校都要厘清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明细导师的特权,并反思将学生的毕业大事掌控在导师手里是否合理,如若如此,对导师的权力使用必然要监督,同时制定惩治措施。另外,设立独立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第三方机构,开通学生的维权之路,打破导师“一统天下”的结果。“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剧万万不能重演。文/ 范莹莹

见一丈人

又出事!同大一研究生失联,今年同济大学怎么了?

最近,同济大学一研究生失踪了,据悉,此次失踪学生名为王浩,研究生三年级,即将毕业,人人都觉得大好的前景,但就在王浩哥哥接到王浩的一则消息后,王浩哥哥懵了。消息中王浩讲爸妈嘱托给了哥哥,而王浩也随着这条消息发出之后消失了,在寻人过程中,哥哥得知了弟弟的失踪原因,可能与毕业论文和即将面临的工作压力有关。2019年的同济大学,好似屡遭不顺,多次上了新闻热榜。就在今年的1月份初,一则同济大学研究生疑因导师压迫坠亡的消息在网上疯传,因其性质特殊,网上还掀起了一阵对我国导师制的批判,一时间,同济大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如今1月份还未过,又有研究生疑因论文压力大的事情失踪,也许可能真的与学生承受压力有关,但无法否认,学校可能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何更好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许我国高校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国高校的各种学生档案、考核测评是我们了解学生的信息来源。然而,与美国高校相比,这些学生信息数据多为个人自然状况的记录,少有学生的主观感受、评价、态度等信息。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上严重不足,无论是从师生配比上还是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上,都不及国外高校。美国大学很早就开始关注学生的就读经历和成长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众多高校迅速投身于校内质量评估,通过大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判断预设的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或达到的程度如何,并推进此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设计改革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总之,美国高校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学生是否不断成长和进步,这些都应纳入我国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而不仅仅是以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作为发展目标。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小编等你哦~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