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1考研别再“掉坑”了!这些院校专业已成“重灾区”!家书

21考研别再“掉坑”了!这些院校专业已成“重灾区”!

大家好,这里是考验刺客联盟!2020考研全国报考人数达到341万,相比2019年人数增长17.59%。由于疫情影响等各种因素,有专家预测2021年考研人数可能达到450万。2020年全国录取研究生111.4万人,其中还包括推荐免试的十几万研究生,也就是说留给统考的名额也就是只有90多万。2021就算再扩招,那院校的承载容纳学生数量是有限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有限的,预测招生人数应该跟2020年差不多,所以21年考研更难了!如何增加自己考研上研究生的几率呢?除了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之外,避开报考人数太多的专业院校也能减少一部分的竞争压力!快来看看有哪些院校成为2020年考研报考“重灾区”?除表中的院校,还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等也都是报考人数非常多的院校,基本都在2万以上;四川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有4万以上,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的报考人数预计也在3万/4万。这类学校基本是国内一批最热门院校,无论是专业性还是知名度,大都是一流的。因此,人满为患也不足为怪。不要以为只有985/211院校才这么火爆,还有很多双非院校报考人数也是超1万。1. 深圳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高达29465人。2. 广东工业大学 2020年报名人数再度激增,已达13256人!3. 南京邮电大学 2020年考研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4. 安徽师范大学 2020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5.上海师范大学 2020年报考人数共计14981人。6.山西财经大学 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首次破万,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7.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6749人。8.宁波大学2020年网报人数达到13716人,现场确认人数达12927人。9.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达12159人。10.山东师范大学2020年考研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以上这些都是地理位置好,实力不输211院校,其实还有一类院校也是非常受欢迎,就是师范类高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考研除了是一场艰难的长途旅行,还是一场信息战,以上这些信息21考研人一定要参考哦!

见一丈人

又有5所高校清退在读研究生,上师大有125名,读研难度大?

文|冷丝栏目|研究生毕业6月份是全国各大高校毕业季,但是,很多超期的研究生未能按时毕业,5所高校发出清退公告。上海师范大学一次性清退125名在读研究生,延边大学清退26名超期未能毕业的研究生,四川大学清退22名研究生,宁夏大学清退17名在读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对5名在读留学研究生作出清退处理。(本文文末附录官网公布的清退名单)早在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一次性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就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几年,包括中山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不少知名院校都发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这些被清退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很多人有一个疑问:读研很难吗?研究生毕业很难吗?如果难,又难在哪里?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读研有一定的难度,也没有上升到不能毕业的高度,各大高校不约而同的清退行动,表明“严进严出”将成为大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常态。近年来,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扩招,给不少学子创造了上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不少大学招研究生比招本科生还多。但是有的导师因为带的弟子太多,或者忙于在外创收、走穴,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弟子,根本没有多少时间与精力辅导学生。另外,少数学生的才智根本达不到研究生水平,要他们在核心刊物发表多少篇论文才能毕业,这不是有点难为他们吗?这可能会把其中一部分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粗制滥造。教育部因此于2019年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狠抓研究生教育质量,特别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各高校密集开出退学名单,对不合格研究生“动真格”,正是落实通知要求的具体举措,传递出整肃学风学纪、严肃学位授予制度的坚定决心——大学绝不是混日子的地方,“进校门读研=学位到手”的历史就要终结了。看到研究生的新闻,我们不能仅仅给予掌声,而应该更多反思当前的研究生招生体制。既要严把入口关,少招、精招,又要严把出口关,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一直以来,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严进宽出现象,许多人考上研究生只是为了混个学历,好找工作而已。而严进严出,无疑将给这样的学生敲响警钟,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是,学校为教书育人之所,对于学生严进严出的要求固然必要且重要,但要仔细分析原因,被清退的学生固然有自身原因,也和学校的培养方式有关。近年来,高校在学业论文、学位评定等方面越来越严,研究生毕业难上加难。但对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却相对宽松。有的导师招的学生太多,带不过来;有的导师主要精力放在接课题,把学生当作“免费劳动力”,并没有用心培养学生。这些学生毕不了业,跟导师和学校也有很大关系。对研究生不仅要严进严出,更值得学校思考的是,如何严格管理,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合格毕业。附录官网公布的清退研究生名单:上海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川大经济学院宁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留学生

游侠

考研调剂内幕:高分考生被拒,211高校学生成绩再低,都受宠!

许多学生考研都会制定很明确的目标高校,通常来说都会比自己的本科院校高一个层次。比如普通高校的学生,考研阶段经常就会把985或者是211高校作为目标。随着考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所高校2021年的考研校线明显提高,考生们想要通过第一志愿实现录取,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最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考生需要接受调剂。在考研的调剂阶段,让考生非常焦虑,许多学生都是寝食难安。高校迟迟没有发布调剂的复试通知,学生又想要尽快上岸,这种强烈的等待感,很多学生都感到吃不消。也有部分高校当天复试完,当天凌晨就公布录取结果,给学生三个小时左右的考虑时间。如果学生提前睡觉,没有注意到通知,可能就会错过接收的时间,最终也会被学校放弃。比如燕山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都是在半夜出录取结果。以上这些操作,今年非常常见,让很多考生都是措手不及,遭受到很多网友的吐槽。当然,这些操作还算是正常,有部分高校调着学生的胃口,给予学生希望,却最终没有通知复试,这才让人感到愤怒。比如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类专硕,一批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考研的初试成绩达到360分,当时招生老师说有很大希望,但最终没有收到复试通知,一批只有290分左右的211高校学生,却成功进入复试。同样这种情况还出现在很多的高校。兰州大学更是硬性拒绝普通高校的学生,只要211高校及其以上的学生。B区里面的211高校,比如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都是如此,基本不看学生的考研初试成绩,只看学生的本科学历出身。在最近这些天的考研复试里面,有考生爆料,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都是有这样的情况。许多高分的学生苦苦等待复试,最终却没有得到结果,最后才发现根本没有受学校欢迎,只是学校在找借口拒绝。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考研调剂阶段,都采取这样的操作,最终受伤的是普通高校学生。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招收质量更好的研究生,是一个合理行为,本身没有不妥之处。但是我们应该如何衡量优秀或者质量高的学生?难道单凭本科学历的出身,就能够断定211高校的学生比普通高校的学生要优秀?这恐怕会贻笑大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末流211高校的学生,当年高考的分数,恐怕不会有普通一本财经类高校的学生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四年的努力,财经类高校的学生考研成绩达到360多分,而211高校的学生只有290多分,这优秀该如何定义?如果只是迷信211高校的牌子,这样的学校怎么会有好的发展前景?给考研学生的深刻教训通过历史的事件证明,越是落后的地区,发展越缓慢的高校,就会越重视学生的本科学历出身,特别是B区的高校,非常的明显。这些学校没有包容的精神,只有各种歧视,所以各位考研的学生最好把目标院校定在A区的高校。即使将来要选择调剂,也要选择大城市里面的高校,不要迷信B区的211高校。当然,最好是争取一次性上岸,避免需要调剂。总结:2021年的考研感觉非常的乱,国家线提前公布,调剂系统比往年更早开放。许多高校迟迟没有进行复试,这一切都让考生操碎心,希望明年国家能够规划好,各种事情都能够按照既定的时间执行。

阿罗哈

人生悲喜剧,清北的本科读了上师大的研究生,双非上了复旦研究生

2020年的大一新生刚刚开始大学生涯,有些学校还没有开学。2021年的考研报名也拉开序幕,据说第一天网站瘫痪。考研大军越来越壮大。大一的新生们,三年后,你们中的很多人会做相同的动作,考研报名。你们知不知道,3年后是痛苦还是幸福,完全取决于今后三年的努力与否。高考是个巨大的考验,有人成功,考入985或者双一流,有人失败,进入了双非大学。但是,同学啊,一定要记住。考上大学并不是奋斗结束,而是人生征途刚刚开始。很多老师说,到了大学就好了,可以大玩特玩,大错特错。上师大的研究生数据要知道人生的悲剧是什么?不是你考不上清北,而是你考上了清北的本科生,读研去了双非。我们看看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数据。上师大是一所双非大学,虽然我认为,上海的双非大学水平也是不错的,比某些211大学教学质量要好,但终归离清北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高考时,分数差的至少100分,甚至到150分。上师大在公布2020研究生数据时,喜气洋洋地说,上师大一共招3123位研究生,其中400多人,也就是超过10%的人来自于双一流高校,300多人来自于985或者211高校。这些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人大、南京大学、浙大、华师大、上交大、复旦和同济等等。上师大说,啊,真的是高手云集,群星璀璨。不知道北大、人大、华东五校的同学们震惊不震惊?大家要知道,上海新公布的落户政策,清北应届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或者双一流的研究生也可以直接落户。从清北到上师大读研,把直接落户的资格都弄掉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数据也许有人说,上师大比较特殊。那我们再看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电也是双非大学。杭电一共招收研究生2258人,博士生74人。在硕士生来源校中,南京邮电大学、安徽大学、西南交大等双一流大学赫然排在第5~第7位。在博士生中,排在前面的全是赫赫有名的大学,浙江大学、西电、南大、上交大、同济、国科大……人生的喜剧是什么?双非同学只要足够认真,就能上名校。中科大推免数据下图是中科大推免生的来源校情况。安徽师范大学一所双非大学,就推免就有44人,安徽工业大学也有15人。复旦研究生数据不单单是中科大,其他学校也是如此。复旦大学在2020研究生新生数据里说,一共招收10000余人研究生,其中来自双非大学的学生占37.6%,这意味着有3760人来自于双非学校。要知道,复旦大学本科招生也才3700人左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好像研究生的含金量不如本科生的高。但是,还有很多复旦本科生去了双非学校……究竟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能认为考上名校就万事大吉。少年们,现在开始努力吧。

命行天下

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情况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的综合类高校,在软科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的排名中,位于全国第98名,在非211类高校中,无论是学校的知名度还是学科水平还是院校的整体实力上,都是相当不错的大学了。上海师范大学虽然是一所双非类大学,但由于位于上海,每年考研的难度也是仅次于部分211大学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师范类大学,教育学类的硕士点很多,专业可选范围比较广,像文学与世界文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世界史等等很多专业,都是行业内比较强势的专业,大都处于全国顶级水平,历年来报考热度居高下。上海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上海师范大学拥有24个学科上榜,参评学科数量相当亮眼,在师范类大学中位列全国第8,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整体的学科水平也是很有实力的。学校拥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情况:据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上海师大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5.9%,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4.88%,硕士就业率为97.73%,博士就业率为100%。毕业生中有超过一半的同学直接去了教育单位(事业)、国有企业、党政机关等体制内单位,选择深造的本科毕业生中,一半以上的同学进入到“双一流”建设高校。

金狗

清北本科去上师大读研究生,是考研难了,还是研究生文凭值钱了?

上海师大2020研究生新生数据大揭秘,有400余人来自双一流高校,有300多人来自985、211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看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是震惊,这个落差有点太大了吧!上海师范大学不就普通一本吗,而且在有省还是二本招生,985生源为何要考超级普通的上师大?疑惑不已!就这样为啥还非读硕士啊,直接出来找工作都比读完了硕士找工作更好找吧。清华北的的本科去上师大读研,更是不知所云了!这些985的同学,包括清北的学生,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就业的时候会被面试官严重质疑的……网上随便搜索了一下考研的信息,本科南航的调剂去了上师大,科是湖南985,读研是湖南双非……这种情况还挺多的,211的硕,本科是985的,普通二本的硕,本科211的……也不知道啥情况。2020年,研究生扩招了,应该考研比以前容易多了,还会出现这种顶尖高校本科生低就读研的情况,真是不可思议。究竟是考研难了,还是研究生文凭更值钱了,我大惑不解。也有这种可能,有的人是想留在上海。上海,应届生落户要积分,本科生毫无希望;结婚的话交够5年社保可以买房,单身要有户口才行;应届拿不到户口的话就要居住证转户口,那又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所以有人走考研的捷径。还有是二战不起的。就有网友说,自己考了300多分,复试被刷调剂过去的。那个时候早就不剩啥学校能选了,而且二战,在家真的耗不起。三战是我不敢尝试的东西,在家真的很难受,就算家长不指望自己赚钱养家,也接受不了一直张嘴靠已经退休的老母亲养着。不过上海师大的研究生也不是那么好混的,6月28日,上师大官网就发布公告,经校、院两级审核,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对125名超过学校规定的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名单附后)作予以退学处理。对于不主动领取退学决定书的同学,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满30日,即视为送达。自退学决定送达起两周内,研究生需来校办理离校手续,逾期将自动注销其在校各种关系。

万章

这是一所被忽视的好学校,考研竞争压力小,却可以留在上海!

胡师姐:北大新传院研究生/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上海师范大学院校介绍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是上海师范大学教学科研最具实力的学院之一,下设1个三级学院8个系(中文系、历史系、文化典籍系、广告学系、影视传媒系、社会学系、信息管理系和出版传媒系)。专业介绍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介绍上海师范大学新闻学硕士点主要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文化创意和扎实操作技能的高层次现代城市新闻传播研究与实务人才。新闻学硕士点基于编辑出版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基础,拥有市级重点课程、市级实习基地,具有较强的传播实验教学设施和教学师资团队。上海师范大学传播学硕士点于2006年设立,2007年正式招生。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在研究生培养中,秉承广告传播教育高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传统,注重对研究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解决市场与产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充分体现出应用型文科研究生教育特征。上海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18年设立,2019年正式招生。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21人。本专业硕士点以新的媒介技术发展和融合为引领、以新闻传播理论为指导,有针对性地为行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基本国情,业务精干、视野开阔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招生专业目录(2020年招生目录预计2019年9月可在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询)历史数据1.近五年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第一志愿)(注:新闻与传播专硕为2019年新增专业,因此无往年数据)2.近五年相关专业报录比学制与学费工作流程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工作常规流程参考书目643新闻与传播学基础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第2版)》,钱晓文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802新闻出版与广电基础1、《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石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2、《现代出版学》张志强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现代图书编辑实务教程》陈丽菲等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2版》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5、《普通编辑学》邵益文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804广告传播基础1、马工程教材《广告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版。2、《广告创意学》,金定海、郑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金定海、郑欢,《广告创意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3、《广告学概论》编写组,《马工程教材 广告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4、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5、钱晓文,《当代传媒经营管理》(第2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6、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第2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7、石屹,《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兼怀万物

上海师范大学考研你会选择它吗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上海师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校址:上海市。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世界史、数学、哲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点29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6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古典文献学专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旅游会展经济与管理、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影视传播、英语、应用化学和生物技术等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与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俄罗斯和法国等六个国家签有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20年山西在一B批次招生,文科计划52人(够多的了),最低投档线:555分。理科:79人,最低投档线:553分。该校艺术类这几年在山西没有招生计划。该校是一个双非院校,但地理位置好,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在考研方面: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该校2020年研究生新生的数据,新生400余人来至双一流高校,有300余人来自985,211高校,本科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名牌大学的不少学生。对于学校这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现象,我找到的都是好学生。,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不免有一些“无奈和凄凉”。这份令人震惊的数据,又一次让我们想到了在考研这场战斗中初期选择的重要性。冰冷的数字后面有故事。我想这数百位同学都是第一志愿失败调剂到上海师范大学的,调剂才是真正的内在原因。那么他的第一志愿考生去哪里了呢?是大部分都没有考上吗?我想说的是这种想象不是上海师范大学独有的。你认为呢?

汝奚恶死

这4所非211大学,2019报考人数爆满,慎选!

2019考研报考人数在290万,其中录取人数在70万,今年的考研状况比往年竞争大很多,这也给2020考生造成了无形的压力。今天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四所2019年研究生报考人数“井喷”的非211院校,希望2020考研人注意。一、上海师范大学该校虽然在全国算不上名校,在师范类院校中也不算突出,但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高考和考研的生源并不差。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报考总人数就达到1.3万,其中教育学院的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的报考人数占大部分。二、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整体实力水平和上海师范大学差不多,尤其是今年考研报考人数待到1.2万人,同比增长了16%,这样的数据与考研大省有着直接关系。山东师范大学整体实力水平和上师大差不太多,其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来到了11923的高位,同比增长了16.32%,这与其是考研大省有着直接关系。三、江苏大学江苏大学虽然没有列入“211工程”,但是非211院校中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排名能跻身全国百强,2019年考研报考人数也突破1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同比增长34%,有望跻身下一轮“双一流”大学。江苏大学是非211大学中实力较强的,综合排名能跻身全国百强,2019年其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万人(10232),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了34.2%,也许这与网上盛传的该校有望跻身下一轮“双一流”有关。四、广东工业大学该校是华南地区排名在靠前的非211工科院校,2019年有1万多人报考,同比增长高达60%。除了上述小编介绍的四所报考人数较多的非211院校之外,浙江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院校位置好、热门专业非211院校也成为考研每年报考人数多的“重灾区”,希望2020考研的同学尽量回避这些院校,挑一所报录比相对较高的院校,确保一次上岸!

卖油郎

上海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情况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官网推免名单公示数据整理所得到: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计划5050人,2021年保研人数204人;保研率:4.04%;下表对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作了统计;注意,表格第一列为保研类型,空白表默认为普通类推免,其他类型有,支教团,本硕贯通培养;分类型对专业保研人数进行了统计,并且对专业总保研人数统计在其后;看图表时,请仔细查看;根据各学院统计数据显示:保研数较多的学院分别是,人文学院保研27人,教育学院保研23人,数理学院保研19人,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保研19人,商学院保研17人,影视传媒学院保研14人,生命科学学院保研13人,外国语学院保研13人,哲学与法政学院保研11人等。保研数较多的专业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保研11人,汉语言文学(文科基地)保研10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保研10人,英语(师范)保研10人,小学教育保研7人,应用心理学保研7人,学前教育保研5人,经济学保研5人,化学(师范)保研4人,土木工程保研4人,会展经济与管理保研4人,金融工程保研4人,生物科学(师范)保研4人,物理学(师范)保研4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保研4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教育)保研4人,音乐表演保研4人,汉语国际教育保研3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保研3人,工程管理保研3人,旅游管理保研3人,财务管理保研3人,金融学保研3人,生物科学保研3人,食品安全与检测保研3人,体育教育保研3人,通信工程保研3人,音乐学(师范)保研3人等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1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2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3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4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5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6上海师范大学简介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文科为特长,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师范大学1954年创建,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是1981年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上海师范大学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进入ESI前1%学科5个。现有本科专业8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