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备考攻略大坝头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考研备考攻略

一、院校介绍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在上海的高校中,一共有12所院校设有金融硕士专业,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华东政法、上海大学。其中复旦和交大会更倾向于985/211院校的学生,而上财则更加看重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上海财经大学有两个学院包含有金融专硕专业,分别是经济学院和金融学院。经济学院研究方向是金融计量,金融学院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公司金融和财富管理。二、专业介绍招生学院:经济学院招生专业:金融硕士学制学费:168000/2年研究方向:A 组:11(全日制)金融计量B 组:12(全日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其中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向仅接受上海财经大学本校推免生报考)三、复试参考书《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伍德里奇 (Jeffrey M. Wooldridge),第 3 版初试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语二③301 数学一④431 金融学综合招生学院:金融硕士招生专业:金融硕士学费学制:138000/2年(上财伯克利方向168000/2.5年)研究方向:A 组:01(全日制)金融分析师 (303数三)B 组:02(全日制)金融科技03(全日制)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301数一)C 组:04(全日制)财富管理(396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D 组:05(非全日制)上财伯克利全球财富管理(396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E 组 06(全日制)全球金融 硕士双学位项目(303数三)F 组: 07(全日制)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备注:B 组金融科技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方向复试 须加试计算机编程(C++),考试内容参考《C++ 程序设计》(第 2 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年),其他方向不指定参考书。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③303 数学三(301数学一 、303数学三、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④431 金融学综合A组的金融分析师近两年报考人数都在1000人左右,在考研这样一个选拔性的考试中,竞争者的数量和竞争难度是正相关的,所以金融分析师的考试难度也是最大的。但是,风险越大,收获越大,金融分析师也是上海财大最好的专业。B组虽然报考人数少了很多,但并不意味着难度就小。B组报考人数少的一个很大原因在于,B组需要考数学一,对考生的数学水平要求很高。C组曾经是在职研究生,从2017年开始改为全日制,考试内容没有变化。从师资和认可度上来说,肯定比以上两者差一些,但挂着上海财大的牌子,并且是在上海财大本部学习。从考试分数上而言,C组财富管理方向每年都比A、B组低,性价比很高。但是,不排除复试过程中,上海财大从其他组调剂学员过来参加复试,事实上2017年就发生这种情况。D组是在青岛参加学习,在师资方面肯定是不如本部的,同时该组是在职的研究生(非全日制定向培养),适合已经参加工作的考生报考。项目学费为16.8万元/2.5年,一般为周末授课,获取证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学位证书”,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授予的课程结业证书”。考试难度较小。E组是联合办学模式,学生第一年在上海财大金融学院就读,第二年赴国外合作院校(包括新加坡管理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辛辛那提大学)金融硕士项目就读,第三年返回上海财大金融学院继续课程学习并完成学位论文。需要注意的是,该项目要求学生的GMAT/GRE成绩证明,以及托福或雅思成绩证明,并且学费较高(2018年为108000元+外方学费)F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向仅接受上海财经大学本校推免生报考。初试参考书(431金融学综合)核心参考书戴国强《货币金融学》奚君羊《国际金融学》罗斯《公司理财》和郭丽虹《公司金融学》,特别是郭丽虹(书中例题和课后习题非常重要,考题会有原题)博迪《投资学》和金德环《投资学教程》,重点是博迪辅助参考书: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考题中涉及到一些商业银行学内容,如RAROC、合约承诺收益率、资本充足率等。)张亦春《金融市场学》(作为工具书使用)三、关于431金融学综合相关解析(1)上海财大金融专硕不考简答题。因此,考生偏向于理解,而不是背诵,原因在于不涉及到记忆性考题。(2)建议在复习过程中,针对考试题型进行复习。比如,既然不考简答题,考生可以不练习简答题;单项选择题比重高,一定要多加练习;计算题有难度,一定要多加练习,包括教材课后习题。(题型:单项选择题、计算题、论述题)(3)从2019年考卷来看,计算题强化了投资学相关内容计算,所以一定要多加重视投资学内容。(4)三道论述题一般都和热点相关,如2019年考了美联储加息、华为上市利弊分析以及小米同股不同权问题。本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春

考研这几个“死亡211”,劝壮士们慎重!

相信在大多数考研同学的心中,考研难度排序大概是:34所自主命题高校>普通985>211。一些同学觉得:清北复交这些顶级名校太难了,985高校竞争激烈,双非够不上我的追求,我求稳,我选择个211院校总可以了吧,我好好复习211还是能考上的。只看学校不看具体数据,结果真香了。其实高校间并没有绝对的次元壁,有些211的高校的考试难度甚至超过985,报考人数多到让你怀疑人生,竞争惨烈。如果大家是充分了解后选择迎难而上,学姐支持你们向着目标好好努力,但是如果有些同学并不知道实际情况,想当然地报考,学姐劝你们回头是岸,整点“阳间的选择”吧。下面我们就列举几所比较有代表性的“死亡211”,你们自己感受下!01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常年全国报考人数第一,是的你没有看错报考人数全国第一,常年报名人数平均3万+,突破3万5都是基本操作,20考研达到32341人。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中国民族大学这样的985经常不足1万人,中国很多高校报考人数不足1万人,苏大是他们的3倍多,而录取人数并没有多,这就说明大部分同学做了分母。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实际的录取分数线就是阴间的线了:比如今年应用经济学专业报考206人,最后统考录取了9人;金融专硕报考444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轻松达到25:1。再比如苏大法学院的分数线堪比中国政法,以法律硕士为例,法学和非法学一共招大概150个,3600多人报名(往年大概一两千)。往年都是南京负责统一阅卷,今年南京方面要求苏大出老师参与阅卷,因为报考人数实在太太太太多了。苏大地处苏州发达城市,又是211,还是十大最美校园之一,听起来性价比极高。但也正因为理论性价比很高,报考人数过多提升了录取难度,降低了它的实际性价比。02上海大学上面说了报考人数全国第一的苏州大学,现在有请已经连续三年报考人数全国第二的兄弟——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这个学校的名字一听就知道事情不简单,由于报考人数过多,某些热门专业录取分数线堪比复旦、交大,比如新传,学硕,上大369,复旦357,专硕,上大390,复旦363。究竟有多恐怖呢,我们来康康上海大学2019年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上海大学2019年统考报考人数25128人,2019年最终录取5721人,其中统考生4443人,推免生1278人。翻译硕士日语,报考人数86人,共录取13人,其中推免1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9:1;企业管理,报考人数148人,共录取101人,其中推免95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5:1;法硕非法,报考人数1358人,共录取69人,其中推免7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金融专硕,报考人数1298,共录取126,其中推免60人,除去推免报录比22:1。上海大学位于我国经济发展前沿的上海,又是211高校,专业质量好,就业率高,吸引考生蜂拥而至,热度丝毫不减。03暨南大学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23478人,相比于2018年的18368人,增加5110人,同比增长27.8%。近五年来,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5年的1万余人到如今的2.3万人,报考人数翻倍。2019年报考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55人,相比于2018年的7457人,增加3598人,增幅达48.2%;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3人,相比于2018年的1881人,增加622人,增幅达33%。其中工商管理专业备受青睐,报考人数达到了1227人。会计、公共管理专业也成为报考热门,报考人数超过500人。自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条件、培养能力、培养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提升,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也吸引了更多考生报考暨大。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份,暨大临时扩招了1047个名额,总录取人数达到4607人,缓解了不少童鞋的上岸压力。近日,暨大21考研的招生人数也出来了,有4400多人,也算是挺多的了。04郑州大学河南作为高分辈出的考试大省,郑州大学必须拥有排面!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的211、双一流高校,虽然没有A类学科,但B+学科与北京交大、西南交大相当,说明郑大的中坚力量还算可以。即使该校整体实力只能算是中等211水平,可奈何省内高校少,每年生源却异常多。据现有公布的数据来看:2018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4544人2019考研郑州大学报考研究生人数29958人2020考研,突破3万人2021……自行体会目前从郑大2020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来看,实际总录取7978人,是大多数院校的好几倍。虽然整体报录比看上去没那么高,但这是在今年扩招了1200人的基础上,同时和你竞争的有很多是河南本省的学霸们,压力还是有的。据曾报考郑州大学的同学透露,难考原因如下:郑州大学河南唯一的211高校,双一流高校,另一方有很多河南的同学想要留在省内攻读研究生,郑大就是他们的首选,报考郑大的河南本省考生多,就意味着学霸扎堆,分数自然不会低。05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大学中实力排名前五,整体难度小于华东师范、北师大,和华中师范、华南师范在一个水平,基本上属于师范类院校难度梯队第二档,是广大文学教育类学生考研的大热门院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获得A档,5个学科获得B+,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首先说下王牌专业教育学,南师大的学科实力是A,A+级仅有华东师范和北京师范这两所。教育学学硕专业开设较多,但统考招生名额普遍较少,基本都在个位数。学科教学专业虽然各方向统考录取大多在10人左右,但专业课难度还是有的,录取平均分也高,近两年大多都在370-380分上下。师范类院校里的文学专业也很吃香,比如南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近两年热度也飚高,最新一轮的学科实力评估为A-。今年的复试线基本在380分上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复试线甚至达到了400分;录取平均分方面基本都在390以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录取平均分是414分。其他的还有南师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法理学、诉讼学等多个专业均为国家一流学科,其报录比大多达20:1以上,竞争相当激烈,需要谨慎报考。话说,师范类高校由于学科门类广,专业多,地方性强,一直以来都是报考的热门,比如还有以下师范高校,人数普遍不少: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看完上面的数据,大家有没有倒吸一口凉气,这些学校,211的身子985的分数,选择报考的话,对于考试难度一定要有清醒的认知。不知道有没有同学觉得他们总不能每年都很多吧,去年那么多壮烈牺牲的,今年会不会没人报了,那我去考不就是钻空子了,学长提醒大家一句:考研最不缺的就是铁头娃,千万不要抱着这种侥幸心里。比复试分数线还要重要的是最终录取分数线!!看一下最终可录取的最低分数你能不能承受,按照前10%的分数为目标,不要盲目复习!

相川

上海25所高校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新鲜出炉!

考研的你,收到录取通知书了吗?沪上25所高校2020级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经新鲜出炉,这些各具特色的录取通知书正是给考生们最好的回报。赶快跟着小布一起来看看吧,有没有属于你的那一封?复旦大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复旦大学今年的通知书以此为设计起点,取红蓝为主色,采用折页设计,校徽置于中间,翻开录取通知书,仿佛打开了复旦大学的校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新版录取通知书外壳未拆前,以线勾勒交大“校门”主体。在逐渐拉开录取通知书的过程中露出彩色而敞开的“校门”,两边标注“Welcome to SJTU”,同时将交大百廿余年的历史沿革以“刻度”的形式刻画在了通知书上。同济大学2020年同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新鲜出炉,还附有纪念版一次性使用口罩哦!欢迎你,新同济人,九月见!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今年采用了定制版EMS信封,内含:录取通知书、研究生新生报到须知、宿舍安排告知书等。录取通知书竖版设计,水墨风扑面而来。华东理工大学红色是华东理工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主色调,首页是华东理工大学校徽,内页上方是学校校训,“勤奋求实、励志明德”,背面是学校校门图形,寓意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东华大学2020年东华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正在跨越山水,为你而来!恭喜你有了新身份:东华人!我们相约东华见,扬帆起航,在这里追逐人生理想。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通体呈现深蓝色,主体图案源自校园内的“国立上海商学院”老校门。上海外国语大学上外研究生通知书的封套上,醒目的“YES!WELCOME TO SISU”占据C位,并装饰有不同文字书写的语言名称。录取通知书采用标识性的上外蓝配色,并绘有象征沟通世界的“&”辅助图形,体现上外“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精神理想。上海大学上海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蓝色为背景,封面上用金线勾勒出学校教学楼建筑群线条,背面是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希望研究生新生们践行校训精神。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有了一个新Look,它以“上理红”为主色调,采用折页设计,录取通知书背面印有上海理工大学校歌歌词。录取通知书内页印有学校校训“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及军工路516号校门剪影。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典雅大方。为便于收藏,特别设计了封皮,封皮上有上海海事大学校名和校徽。华东政法大学华政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采用竖向版式,校名、校徽、校训等必要元素点缀其中。通知书上的印画分别为长宁校区校门和松江校区明法楼,既表达了欢迎新生入校的祝贺,也含有对新生在校园勤学多思、笃行致知的期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沿用经典的红色设计,正面有代表腾飞的学校logo以及“勤奋 求是 创新 奉献”的校训,内部印有“勤业惟诚,厚学致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知书封面配色采用大红、金黄色,配有烫金的上应大标志建筑“知识之门”。内页左边为正本,右边为学生纪念卡。中间用虚线可裁开。纪念卡背面展现“明德 明学 明事”校训,校训下方“1954-2020”记载着办学历史。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希望新海大人能够始终秉承和积极践行海大“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乘风破浪、勇立潮头,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校庆红为主色调,正面印有“勤奋、仁爱、求实、创新”校训,配以杏花图案淡纹为底,底边为大学正门剪影,背面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校标,旨在欢迎中医学子加入研究生队伍继续深造。——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红色,背景是标志性的建筑,并印有校名和校徽,简洁中不失雅致。EMS外壳上还有奔跑着的人和飞翔的白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主色为红色,通知书封面左侧为校训“诚信宽容、博学务实”,底部点缀校园建筑剪影图,内页以祥云图案衬底,印有校徽标识,饱含对新生梦想启航的美好祝福。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采用中国红为主色调,视觉上配以国旗迎风飘扬的波纹元素,庄严大气的校门传递了上电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背面的校徽是上电对学子“方正为人,融通为学”的殷切希望。上海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红色祥云为背景,正面印有上体核心建筑——绿瓦大楼的绿色镂空图案,背面印有校训“身心一统,兼蓄竞攀”,告诫绿瓦学子应谨记校训。上海戏剧学院录取通知书融入上戏红与logo设计,希望亲爱的研究生新生们,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这一刻,就能感受到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的庄重感与仪式感:勿忘初心,永葆朝气;乘风破浪,逐梦前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20年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淡黄色为主色调,外页采用细叶纹,寓意着生命、希望和憧憬;内页采用海浪纹,彰显海纳百川的精神。上海电机学院通知书封面以中国红为底;美丽校园影印,将学校图书馆钟楼、校训列入封面。内页:橙红为底色,祥云分四角,校训列左右,校徽居顶端,上为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下为研究生入学纪念卡。上海政法学院通知书的主色调选择红色。首页是学校的校徽,左侧为獬豸(xiè zhì),又被称为“法兽”,体现政法院校的学科特色,并配以校园美景点缀在首页及底页;内页背景是学校图书馆,希望新生们入学后能够勤学多思,学有所成。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封面选用标注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名字样的综合楼作为建筑代表,寓意期待与2020级新生相遇。【来源:上海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创刊号

2021的请注意,2020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来了

2019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2020研究生报名人数340万,随着考研热的兴起,考研大军开始越发庞大起来,那么怎么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成功率又比较高的院校呢?小编从网络上整理了部分2020考研的报名人数,看看有没有你想要报的院校1.南昌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22131人,比往年增长39.3%。2.广东工业大学据数据统计报名人数12345人,同比增长29.6%。本校应届本科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284人,同比增长25.9%。 3.华南师范大学据数据统计报名人数25603人,同比增长15.71%。4.中国人民大学据介绍有23800余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5.中国海洋大学据统计有18025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较去年增长18.8%,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6.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近3万人。  7.北京农学院今年报考人数据统计共1178人,比去年增加30.74%。  8.北京工商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有5869人报考我校,增幅34%。9.北京理工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4720人,比去年增长13%。在报考的考生中,应届生6224人,占比42.3%;往届生8496人,占比57.7%;本校考生1863人,占比12.7%;外校考生12857人,占比87.3%;男女比例为1.33:1;  10.清华大学 据清华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18000余名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  11.南京师范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27452人。  12.南京大学今年全国有近2.7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  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1432人,比去年增长12%。14.南京邮电大学全国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我校。  15.复旦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近2.7万人。  16.华东理工大学全国各地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达12600余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名,增幅21.4%。  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计划人数为3000人左右,推免生已经拟录取近450人,全国共有近26000名考生报考我校。  18.中央财经大学据统计有10709名考生报考中央财经大学。 19.天津大学今年,全国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超过2万人。 20.西安交通大学全国报考我校人数18797人,比去年增加13.5%。  21.新疆大学共有11095人报考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不含推免生),较2019年增加59.8%。  22.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1867人。23.安徽师范大学统计报考人数达10247人,比去年增加了43.6%。  24.上海师范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为14981人,拟招约为2778人,报录比约为5:1。  25.湖北大学报考湖北大学人数为906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了980人,同比增加12.12%。其中全日制报考人数7887人,非全日制报考人数为1175人。  26.山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有5025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幅为30.11%。其中:1101人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3924人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中,2163人报考全日制,1761人报考非全日制。  27.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两千人,达到2307人,增幅28%。  28.深圳大学据统计统考报名人数超21000人。  29.湘潭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共计7887人(不含推免生),相比2019年增长51.79%。30.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2019年的9965人增长18.04%。  31.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划招生规模为2120人,全国共5738名考生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2.南京工业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9009人,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8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整体报录比近4:1。  33.河北医科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7197人,拟定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1157名。  34.成都理工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达到8382人,较去年增长93%。  35.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有9785名考生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报考总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742人,涨幅约8%。  36.陕西中医药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达到3832人,比去年增加了37%。  37.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据统计报名人数535人,比去年增加了215%38.中国药科大学据统计考生人数达到近6200人,比2019年增加了900余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3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共有7966人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中全日制专业报考人数6334人,非全日制1632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非全日制683人)、化学工程与技术(413人)、会计专硕(全日制335人、非全日制206人)。    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3200余人。  41.电子科技大学据统计报考我校的考生有20674人,人数较2019年增长24.35%。  42.西北大学2020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为18455人,较2019年增长38.2%。  43.青岛大学据统计共16749人选择报考我校,报名总人数较2019年增长了34.23%。  44.山西财经大学据统计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了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长22%。  45.长沙理工大学今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8228人,比去年增长了34.4%。  46.兰州交通大学报考我校人数4798人,比2019年增加31%,达到历史新高。  47.东北农业大学据统计考生人数超过4700人,从去年的3203人增加了43%。  48.重庆理工大学今年有近4700名考生报考重庆理工大学,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50%。  49.北京电影学院本年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考生人数达四千余人。 50.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一志愿考生共计4222人,比2019年增长13.76%。其中新疆财经大学考点一志愿考生达到3429人,同比增长13.84%;国内其他考点报考新疆财经大学一志愿考生达到793人,同比增长13.68%。51.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报考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学位的考生有1329名,占报考总人数的39%,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有2122名,占报考总人数的61%;报考全日制的考生有2680名,占报考总人数的78%,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有771名,占报考总人数的22%;有1699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占报考总人数的49%。52.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全国有6131名考生报考四川农业大学,较2019年增加1599人,增长率达35.28%。53.宁波大学据统计人数达到13716人,较上年增加34.4%,网报人数又创新高。54.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480人,比上年增长21%。5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据统计网上报名人数7773人,最终参加确认人数7497人,确认率96.4%。与去年相比,报名人数增长了近50%(2019年报名人数5212人),最终确认人数增长了51.5%(2019年确认人数4947人),确认率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2019年确认率94.9%)。56.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8695人确认报考该校。数据显示,报考南开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434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共计10261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636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896人。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术型硕士专业为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药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型硕士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学57.北京科技大学据统计统考报名12758人,其中少干计划49人,退役大学生计划62人。统考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10-19非全日制方向)(统考报考812人,统考拟招150人,顺序下同),材料科学与工程(633人,86人),材料与化工(01材料工程方向)(557人,147人),机械(01机械工程方向)(520人,109人);电子信息(02计算机技术方向)(419人,39人);电子信息(02控制工程方向)(415人,50人)。54.湖北医药大学据统计报考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达1094人,比上年度增加16%。55.西安医学院据统计报考人数2943人,19报考人数2639人,增幅为11%。 56.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229人,比上年增长44.09%;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2945人,比上年增长47.69%。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2021的同学大家要理性看待报名人数,也不要因为考试难度大就放弃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也要认清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坚持到最后就胜利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考研时候激励自己的话,将辛比心,方得此幸。只要自己的辛苦对得起心之所想,最后幸运女神一定会眷顾你的。

数日不见

又一批考研调剂信息公布,各位考生赶紧查询联系

2020年考研成绩已经录取出来了,有的人考得不错,总分达到400+,与之相应的是有的考生考得不太理想,可能跟往年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复试线相去甚远。不管考得怎么样,大家都不要掉以轻心,还是要多关注各大院校发布的调剂信息,毕竟高分复试也不一定稳,分数低就更应该做好调剂的打算了。小编总结了近几天一些院校发布的最新调剂信息,大家可以查询赶紧联系,名额有限,手慢无。具体院校如下所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吉林财经大学法硕教育中心关于接收2020年法律硕士研究生调剂的通知2020年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于研究生调剂的通知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接收调剂硕士生公告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预告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2020年预调剂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公告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承德医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通知陕西理工大学2020年预调剂公告涉及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法律、汉语国际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工科多专业江苏海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公告 哈尔滨商业大学商务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公告涉及专业:企业管理(120202)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形势预估安庆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公告(一)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关于接收2020年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申请调剂的预通知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接收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预报名的通知涉及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公告涉及专业: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河北工程大学文法学院2020年接收调剂硕士生公告涉及专业: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青岛大学经济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调剂通知涉及专业: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保险燕山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咨询工作安排的通知 以上是部分院校的调剂信息,后续还会陆续更新,希望对广大考研考生有用。不管能不能考入一志愿的学校,都希望大家能够取得一个理想的结果。

速水

今年研究生将达到300万!又有多所学校公布考研人数,创新高!

距初试还有19天新浪微博@幂学在线公众号@幂学在线领取2021模考密押卷,2022管理类联考免费公开课作为一个考研人,我们无时无刻都能感觉到竞争的激烈性。12月3日上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在学的研究生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90万人,今年将达到300万人,这意味着研究生考试的热度会持续升温。教育部还介绍说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的占比已经达到了60%左右,目前已经超过60%,专硕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大势。最近,又有多所招生单位公布了今年的报考总人数,而且从趋势上看,都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今天,小编给同学们收集了浙江财经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几所学校的报考人数数据,一起来看。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正式报名人数为5615人,比上年增加1135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报考学术学位的考生1846人,比上年增长16%,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3769人,比上年增长31%;报考全日制的考生4608人,比上年增长28%,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1007人,比上年增长13%。应届毕业生3118人,占报考总人数的56%;往届生2497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4%;金融、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4个专业成为报考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达2685人,占报考总人数的48%。哈尔滨理工大学根据统计,共计3765人报考哈尔滨理工大学,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4%。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24653人,涉及全国623个报考点,在2020年增长12.77%的基础上,今年报考人数继续增长12.74%,再创历史新高。我校考生中,报考学术学位人数8096人,报考专业学位人数16557人;报考全日制专业人数17917人,报考非全日制专业人数6736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6日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统计,其中2021年总报考人数为17066人,(12300)会计报考人数为282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11月24日发布了 《北京科技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情况统计》 。2021年10588人的统考报名确认总人数与2020年现场确认后该校公布的数据12758人相比,减少了2170人,降幅约17%!(部分截图)温州大学从2019年的1346人,2020年净增长795人,达到2141人,增长率59.1%;今年又增长1073人,达到3214人,增长50.1%。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610人,比上年增长11.8%;网上(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3334人,比上年增长13.2%,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学术学位报考人数642人,比上年增长10.1%;全日制专业学位报考人数2057人,比上年增长18.4%,其中,经管文类全日制专业学位报考人数950人,比上年增长32.7%。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近期公布了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共有8968人报考,其中全日制7086人,非全日制1882人。考试在即,许多省份都已经公布了疫情防控公告,并要求考生携带《健康证明》等文件,还不知道相关信息的同学可以点击上方“幂学在线”的头像查看文章《最全总结!14个省份的考研疫情防控公告都在着了,收藏起来》

玫瑰海

考研人数五年内翻倍,学历真的代表竞争力吗?

记者 | 王一越编辑 | 孟佳丽国庆假期结束后,周颖租到了一间四人寝室的床位,但同住的室友至今还不知道她的名字。为了全身心备战12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早出晚归的周颖很少能和室友说上话。早上6点起床早读,赶去8点开门的学校图书馆门口排队占座,晚上10点30结束学习,11点宵禁前回到寝室,12点上床睡觉——周颖的生活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没有娱乐,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她至少要持续4个月。周颖是考研“二战”大军中的一员。在考研的圈子里,他们喜欢把首次考试称为“一战”,失败后再考的叫做“二战”,以此类推,直到成功“上岸”。周颖没能在去年上岸,而眼下,离她再次踏进考场,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次,周颖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将达到340万人,预计增长17.24%——几乎是招生规模平均增长率的两倍。临近毕业,就业还是考研,始终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道重要选择题。尽管大部分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进入职场,但先工作还是先读研,是两种不同的加码方式。毕业就工作,趁着年轻,积累经验,锻炼能力,通过实践提升个人竞争力。读研则相反,学历就是最好的背书。问题则在于,哪种加码方式更有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一个更好的未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最近几年,选择考研的人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从2015年的165万人到2019年的290万人,国内研究生报考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增长率也从2015年的-4.07%,到2019年的21.85%。其中当然有热爱学术研究的专业型人才,也不乏想要通过提升学历换取一份好工作的人,同时还夹杂着许多对未来感到迷茫而随波逐流的学生。谁都想要增加自己的求职筹码,但学历是否真的能给你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本科毕业后的三年到底该在职场里摸爬滚打,还是待在象牙塔中继续“修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些当事人,他们有选择继续读研的学生,也有曾经弃考而进入工作岗位的公司人,同时,人力资源专家也从雇佣方的人才需求角度为我们拆解了一些问题。他们为什么考研?1、更好的文凭,更好的学校,更好的工作周颖考研的目的很明确,她希望毕业后可以进入公立学校当老师。这是她和父母都认定的职业,体面、稳定,有寒暑假。但好学校的教师岗位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必备的教师资格证之外,还有专业对口的要求。周颖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通过考研进入本校的教育专业是她心中的最佳选择。“如果是本科,想在上海这边做教师肯定是做不了的,但如果你是研究生,而且还是教育专业的,以后在上海最少也可以做个小学教师。”周颖说,“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还是得考研。” 高学历是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凭借研究生学历在招聘时求得更大的赢面,是不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首要原因。在麦可思针对2018年本科毕业生的调研中可以看到,53%的人选择考研是出于“就业前景好”的动机。尤其对于非“双一流”本科院校的考生而言,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来为自己翻盘。张元是浙江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的研二学生,她当初的目标志愿是浙江大学,“也是为了好找工作考虑,起码要读比本科更好的学校。”抱着和张元一样想法的,还有大批以“双一流”高校为目标的学生,这使得这些高校的招生数量占据了全国硕士研究生的六成以上。金融专业是浙江大学财经类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学科之一,这是张元选择该方向的重要原因。2017年起,就业导向的专业型硕士学位招生比例首次超过了学术型硕士,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就业场景更清晰的专业成为热门。2、“慢就业”的缓冲期没有进入心仪院校,但张元依然选择在本校继续读研,“我觉得自己找不到好工作,也不想工作,觉得校园生活还是很美好。”张元对这样的想法有些不好意思,她是一个典型的“好学生”,从小乖巧听话,成绩一直不错,高考结束后,父母帮她决定了志愿,大学期间,她几乎没怎么为自己考虑过未来,直到大三下学期,有点内向的她才发现自己对进入成人社会充满恐惧。没有任何实习经历,甚至没投过简历,张元后悔本科的时候没有积累任何实践经验,“和那些大神比起来,我的简历是一张白纸。”浏览了各种招聘简章后,她更没信心了,觉得自己达不到要求,会在竞争激烈的求职中落败。于是,张元决定给自己一个缓冲期,去磨练职场的技能和心态,也让自己有时间去思考未来的方向。工作不好找,考研成了避风港,在麦可思的调研中,17%的学生因为“就业难”而选择了考研。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涨落和就业周期总是有所呼应。斯坦福大学学者Wendi Goh的研究显示,1976年到2005年间,美国就读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表现出明显的反商业周期行为——就业率每增长1%,入学率下降4.09%;GDP增长1%,入学率下降2.04%。“他们的动机主要是改善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机会。”Wendi Goh分析称。而如今,不再需要为温饱担心的中国这一代年轻人,当他们认为自己无法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获得优势时,他们同样选择了用“考研”作为自己进入职场前的缓冲。3、学位大扩招,硕士成常态张元所在的班级,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选择了考研,最终考上的大约有四分之一。学校为各个专业的考研学生准备了专门教室,她的同学基本从大三下学期,甚至更早,就开始占位复习。而在重点高校里,升学氛围愈加浓厚。相比普通高校,他们有比例更高的推免名额,竞争也集中于此。“我们专业的保研比例是10%,很多同学从大一就想要争取,所以一直在认真备考,有的同学是大二、大三才明确,但也会很努力,还会参加各种加分活动。”一位通过推免进入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就读的研二学生说。还在东北的一所一本财经类院校读大三时,高恺周围将近70%的同学都有读研打算,在同辈压力下,高恺跟随大部队开始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备考历程。“当时没有想得那么清楚,只是感觉先学着,大家都说要考首都对外经贸大学或者是东北财经大学,就随波逐流地想考这几个。“很快,秋招的气氛弥漫到校园里,他又有些坐不住了,立马进入海投简历、轮番面试的求职过程。在拿到一家头部期货公司的offer后,他也随即放弃了考研。然而工作两年后,高恺逐渐发现同事里多以研究生学历为主。供给端的连年增长,使得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比例上升,这是规划中的必然趋势。长期而言,研究生规模和国家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从1950年代小学扩招,1960年代中学扩招,1990年代本科扩招再到21世纪研究生扩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对人才需求的层次进一步上移。根据《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07年至2014年我国就业人群中研究生占比从0.2%上升到0.55%,而这一数字在美国是12%到14%,增长的空间还有很多。职场中的研究生越来越普遍,给了高恺无形的压力,“会让我们这些本科生在工作当中有一种自卑感,这种不自信会导致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高恺甚至动起了考在职研究生的年头,他认为有了工作经验之后,自己更知道哪些知识需要针对性地补充,而更重要的是,“我也需要这个学历的证明。”研究生学历真的能让你更有竞争力吗?如果把一个应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放在一个竞技场里,学历毋庸置疑是一个重要的竞争力。“因为大家都没有工作经验,难以评判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学历、学校、专业就变成了评判学生未来能够走多远、做多好的基本评价要素。”智联招聘校园与国际业务总监齐放说。环境的熏陶与长期的积累能够帮助研究生建立起一些本科生未必具备的素养。“研究生的社会阅历相对丰富,心智成熟,抗压能力强。”探时代COO李承志说,“他们有很好的学术功底,解决问题时善于学习新的知识方法。”在薪酬标准上,公司通常给予研究生的起薪也会比本科生高20%到50%。然而,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没有专业限制、门槛不高的通用型岗位,公司反而偏向招聘本科生,“研究生的成本更高,而且岗位能够提供的回报没法和研究生预设的价值匹配,人员流动性也会比较大。”李承志说。但这类通用型岗位又正是大部分人文社科专业毕业生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在李承志看来,不少研究生是学习型人才,虽然学习能力强,但在诸如社交、沟通、团队协作等社会化能力上较弱。而这些能力恰恰是通用型岗位上不可或缺的,在这些方面,研究生未必比本科生更有优势。最近几年,每逢毕业季,“就业难”这样的话题总是成为热门,但与此同时,不少大公司却找到李承志,抱怨起“招工难”的苦恼,一边是焦虑的毕业生,一边是求贤若渴的大公司,其背后无疑是公司需求与学生能力无法匹配的落差。“现在很多研究类的课题没有实际应用场景,所以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内容,对工作的帮助不大。”李承志举了个例子,没有管理经验的学生拿着管理类的硕士文凭,在公司的眼中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因此,仅仅一纸学历,无法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选择读研,要注意这些事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读研还是工作,无非都是想要一份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酬。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届本科毕业后获得国内硕士学历的群体月收入为7371元,要低于学历未提升群体7419元的月收入。齐放认为这在情理之中,“本科生工作三年以后,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求职者,在跳槽的时候薪水是递增的。”所以,即便读研,对刚踏入社会时的起薪还是得有一个合理的期待,当然,在进入职场以后,研究生的潜力也是不可预估的。 “学习的底子不是一天练成的。”李承志认为,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是扎扎实实的学习能力所蕴含的成长潜力。除了对薪水要有合理预期外,瞬息万变的人才市场需求也可能是一个风险,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它的周期性,而脱离社会的校园对于这种变化的反应往往是滞后的。三年的时间,曾经炙手可热的专业等到毕业时可能已经人才饱和,读研未必就能为你换来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进入人才市场,使得很多岗位对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研究技术型的岗位,高学历成为敲门砖。不过对于很多非技术类的通用型岗位像是市场营销、公共关系等专业,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比起你的教育背景,你是否对行业有成熟的认知、你是否具备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你是否擅长沟通等等要素都在这类岗位的能力模型中。对于想要借助升学来暂缓就业的学生,未来3年里,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做一个清晰的规划,搞清楚你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你是否具备这份工作所需要的硬技能和软技能。“这件事不见得你研究生读了两年或三年,就能想清楚。”齐放觉得,一份具有含金量的学历,根源还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并在研究生期间内有目的地充实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李承志同样认为,对于最终想要进入职场的研究生来说,清晰的规划和能力的补充才是这附加的3年最需要重视和积累的东西,“如果一直没有把缺乏的能力补齐,光靠学术修养是不够的,除非你在一个纯粹的学术环境里。”张元没有后悔自己所做的决定,她认为最终争取来的这三年过得很有价值。和导师一起工作,和拥有社会经验的同学相处,不论专业知识还是思维方式都在点滴的进步中,“研究生是一个比本科生更为社会化的环境。”张元说。虽然她还是有些青涩,但至少对外面的世界没有那么恐惧了。考虑了太多的现实因素,也许我们需要回过头去想想研究生的本质是什么。依然有毕业生为了寻找真正喜欢的专业而读研,为了深入研究而继续攻坚。始终不变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旦选择了便不要总想着回头。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每一条都不是捷径。(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元、高恺为化名)本文文本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角弓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025100金融

据上海师范大学研招办消息,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025100金融已经发布,详情如下: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一)培养目标上海师范大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以金融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主体,以中美和中法合作办学为特色。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与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金融专业实务,具备全面金融管理技术,擅长金融量化分析与计算,能够胜任政府金融投资管理部门、微观金融机构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金融管理应用技术人才。(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有:1. 金融数据分析2. 金融风险管理3. 投资管理(三)课程设置和学分1.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少应取得33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2.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为12学分;3. 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要补修有关的大学本科基础课程3门;跨学科或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有着某方面的缺陷、需要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要补修相关学科的本科课程,均不计学分。4.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四)教学和培养方式1. 培养要点1) “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四维一体的培养模式。2)聘请国内外应用金融教育界卓越人士及业界专家共同指导培养。3)核心课程由专业教授、业界技术专家或美国大学/法国大学教授共同轮流授课。4)根据教学需要,调整教学空间(校内或金融机构)。5)与美国犹他大学、北卡州立大学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有更多更经济的留学渠道。6)金融学学术硕士、金融学(英语)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和金融学(英语)硕士,更多课程选择,部分学分互认。7)专业培养与国际认证相结合(SAS,FRM,CFA)。2. 课程体系特色(C /P/ I体系)1)C(Certification Course) 认证课程与学位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行业认可度。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认证结合课程:《高级金融风险管理》,《高级投资组合管理》等SAS认证结合课程:《金融计算与建模》等2)P(Practice Course)实践课程与学位教育相结合,学院派教授与金融业界精英的师资相互补充。代表课程:《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等对于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中的实践课程,将开展(1+1)授课模式,即对同一门课程,专业教授负责理论教学,行业导师负责行业实践指导,以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3)国际课程(International Course):国际师资,国际课程,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该系列课程全外教英语教学)。代表课程:《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并购与重组案例》等国际课程全部由国外合作院校的优秀教授执教,选用国际主流教材并全英语授课,授课内容与国外高校一致,同时项目课程注重课程设置与国外合作高校课程的对接,非常经济地方便有出国意向的学生申请相关国外高校留学。注:具体课程以教学计划为准。

杨朱

上海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推免情况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官网推免名单公示数据整理所得到: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招生计划5050人,2021年保研人数204人;保研率:4.04%;下表对各学院各专业保研人数作了统计;注意,表格第一列为保研类型,空白表默认为普通类推免,其他类型有,支教团,本硕贯通培养;分类型对专业保研人数进行了统计,并且对专业总保研人数统计在其后;看图表时,请仔细查看;根据各学院统计数据显示:保研数较多的学院分别是,人文学院保研27人,教育学院保研23人,数理学院保研19人,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保研19人,商学院保研17人,影视传媒学院保研14人,生命科学学院保研13人,外国语学院保研13人,哲学与法政学院保研11人等。保研数较多的专业分别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保研11人,汉语言文学(文科基地)保研10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保研10人,英语(师范)保研10人,小学教育保研7人,应用心理学保研7人,学前教育保研5人,经济学保研5人,化学(师范)保研4人,土木工程保研4人,会展经济与管理保研4人,金融工程保研4人,生物科学(师范)保研4人,物理学(师范)保研4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保研4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教育)保研4人,音乐表演保研4人,汉语国际教育保研3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保研3人,工程管理保研3人,旅游管理保研3人,财务管理保研3人,金融学保研3人,生物科学保研3人,食品安全与检测保研3人,体育教育保研3人,通信工程保研3人,音乐学(师范)保研3人等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1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2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3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4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5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各专业保研数 图6上海师范大学简介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文科为特长,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师范大学1954年创建,1956年成为本科院校,是1981年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上海师范大学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进入ESI前1%学科5个。现有本科专业88个;

而视全人

2020年考研调剂信息最新汇总(经管),请转发给需的考研人

最近收到很多童鞋询问经管类调剂信息,今天师者为大家整理好了,希望对大家有用,请分享给需要的人。上海大学 管理学太原理工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北京工商大学 理论经济学(学术)资产评估(专业)财政学(学术)税务(专业)金融学(学术)金融(专业)国际贸易学(学术)国际商务江西理工大学 产业经济学 要求:总分和单科过线上海师范大学 金融硕士(MF)安徽工业大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金融,应用统计,会计,工商管理(非全日制),项目管理(非全日制),公共经济管理青岛大学理论经济,应用经济学,专业:金融,统计,保险湖南农业大 工商管理中国农业科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产业经济学,4个调剂名额。内蒙古大学 工商管理广东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专硕)云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税务 财政学等多学科黑龙江党校 管理学 经济学湖北社科院 企业管理东北林大 管理学四川党校 经济学哈尔滨理工 会计学 管理学哈商大 管理学山西农大 管理学中国农科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青岛科技大学 管理学兰州交通 管理学浙江财经 管理学 经济学浙江科技学院 经济学辽宁工业大学 管理学沈阳理工 管理学 工商管理 经济学河北经贸 经济学湖南农大 管理学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学安徽师大 经济学 管理学西安工程大学 管理学广东党校 经济学南京邮电 管理学天津商大 管理学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学 管理学中南民族大学 管理学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 经济学北京农学院 经济学南宁师大 管理学 经济学各位考研人,上面信息全部为手工整理码字,请分享给需要的人,有需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