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师范大学藏飞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最近很多想考师范类专业的同学在纠结选学校的事情,感觉华师、南师考研难度太大,有可能考不上,但是以后又想在淘宝包邮地区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每天收到很多想考教育学专业同学的私信,这些同学开始对考研的成功率抱有悲观情绪,不知道路在何方。所以临时决定给大家推几期教育学考研难度小点的学校供大家选择。教育学院上海师大是师范类的学校,教育学类的硕士点很多,专业可选范围比较广。这期推文不谈专业优势还是弱势,主要是给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更多的选择。教育学院有很多教育学的专业,虽然上海师大是双非学校,但是教育学这个专业考研就是热门。大家从报录比上就可以看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是比起211师范类和综合类的学校看难度还是要低很多的,而且上海师范大学怎么说也是非211师范里最好的大学之一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学这几个专业报录比都是超过10:1或者接近10:1的。这几个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比其他教育学专业复试线高,因为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大部分都是国家线,但是这四个专业分数要比国家线高。当然也不止这几个专业,复试线大家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官网都可以查到,这就不细说了。课程教学论这里多提一嘴,不止只有教育学院有,还有7个学院有这个专业,对应学科教育那些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报录比低很多,但是分数差不多。另外几个专业收分普遍都不高,因为教育学专业很多学校都是统考的,竞争激烈的几个专业分数也都在340分左右,除了学前教育均分354分。像高等教育学虽然报录比虽然接近10:1,但是均分才328分,也就是说报这些专业的同学实力都不是很强。做个比较,这些专业的最高分放到南师大里也就和最低录取的分数差不多。这也是我常说的一点,不能只看报录比,因为考南师大同学的能力和考上师大的能力肯定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他专业的报录比就不是很激烈了,一般都是在个位数,难度还是比较小的,而且从收分看的话均分也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在330分左右,超过国家线10分多点差不多就能被录取了,推荐报考。教育学院这些专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学硕,一部分是专硕。这些专业的均分比上面那张表格的均分要高些,一般都要达到350分左右,甚至应用心理专硕的均分高达361分。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方向的专业还是很好的,有的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这边有四个专业是心理学方向,分别是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应用心理专硕。报录比也比较高,一般学硕被录取的同学分数都要考到340多分,专硕分数要考到350多分。初等教育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还有教育管理类的专业在教育学专业考研都比较热门,上海师范大学的考研难度不大,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推荐报考。学科教育学科教育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里,这里我把这些专业单独拎出来让大家比较下。其实学科教育选择的同学也很多,因为这些专业就是培养站在讲台上课的老师,而且随着国家对教师工资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愿意当老师。这些专业就业稳定,并且有寒暑假。没有工作可能还感觉不到,等工作了你就会知道三个月的长假是多么爽,像我们这些加班狗做梦都想可以多放一天假,想想都让人羡慕。这些专业其实也是根据学校的需求的,像语数外这些主科需求就比较大,招生的人数也比较多,相对而言竞争比较激烈。理化生也不错,政史地的需求较少,考研的竞争也比较小。整体情况都是这个样子,但是个别学校有时候会出现意外,比如说上师范的化学,去年竞争最激烈。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主要是这些副科专业招生人数比较少,一旦报名人数多了几个,竞争马上就激烈很多了,但是大家也不要担心,因为不是每年都是这个情况,明年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专业,这也要看运气,大家用正常心态去看待就行。人文传播学院人文传播学院可能是上海师范大学最好的学院了。因为这个学院基本包揽了上海师范大学大部分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去年报录比3.6:1,均分384分,虽然报录比不高,但是收分很高,难度对比其他专业还是比较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去年录取的均分都在370分左右,报录比也不低。这些文学类的专业考研的试题难度要低点,都是背背记记的内容,所有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类的专业分数都不低。新传专业的考研难度对于考新传的同学都知道。上师大的新闻传播类的专业还是比较推荐考的,虽然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是考上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其实对于你来说考研的概率就是两个,一个是考上100%,还有一个就是没考上0%。你是选择那个100%,还是选择0%呢?人文传播学院社会学的二级学科,考研的同学也比较多,主要是这些专业不考数学。这些专业的报录比都很低,但是不考数学不管考研的报录比多少,分数肯定是不会低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推荐分数不能低于350分。民俗学均分389,一个360多,一个390多,一个416分。社会工作招生人数30人,均分346分。文学类的专业也是这样,即使报录比很低,但是分数都很高,没办法,大家都可以考高分啊。而且师范类的大学人文气息比较浓厚,一般文学专业都很不错的。其实这个学院还有很多专业很好的,比如历史类的专业中国近现代史、都市文化学、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这些专业都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但是篇幅不够,而且考历史专业的同学也不多,所以就不放上来了,想了解的同学私下询问。哲学和法政学院哲学类的专业不是考研的热门,其实研研之前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哲学?最近和几个同学聊了下,主要还是不会数学。这些专业竞争都不激烈,要是211的平台还好,毕竟就业的时候211平台加成还是蛮多的。但是上海师范是个双非学校,除了提升学历以外也没有其他什么优势,要是本科比较差,而且是哲学专业的,可以考虑下。法学类的专业就放在下面分析了。哲学和法政学院法学类的专业学科优势不咋滴,上海师范大学法学博士点都没有。但是考研超级容易,除了民商法学报录比有点竞争,其他专业竞争几乎为0。能过复试线的同学只要复试表现不是太差几乎就能被录取。政治学和社会学类的专业考研竞争也不激烈,报录比都很低,最高的才2.2。所以报录比就可以不要参考了,主要是用分数给自己定位。像行政管理报录比才1.6:1,但是均分要369分,其实也不容易考。其他专业的均分很多也都在350分以上。所以上海师范大学的专业课真题很宝贵,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专业课的难易程度,一定要尽量获得。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还是很好考的,报录比较低。竞争情况对比上海同类学校难度也相似,上海地区的经济类专业考研竞争普遍比较激烈。但是上海师范大学的还是比较好考的。从这些专业的招生情况就可以看出其实上海师范大学的生源不是很充足,很多专业都是要靠调剂来完成指标的。具体的专业大家参考表格的数据。当然这里只分析了部分专业,上海师范大学还有很多专业。像大家熟知的谢晋艺术学院,曾经培养出赵薇、范冰冰这些影视明星的艺术学院就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以后你要是考上了还可以和朋友说赵薇范冰冰是我的校友呢,哈哈。总结: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以教育以特色的综合类大学,硕士点还是很多的,教育学专业考研难度不大,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目标。

老油坊

2021年古代文学考研院校选择

考研是一场高层次的选拔考试,而好的选择却能让你事半功倍。关于院校选择,学弟学妹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地域看你喜欢哪个城市或者未来想在哪里发展就去那里。考研分A区和B区A区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A区的分数线比B区的要高。附上文学总分国家线趋势图及单科分数:二、综合考虑个人水平(1)不同学校的专业课考试是不一样的。有的学校考大综合(如南京大学),有的考小综合(如华南师范大学),也有的只考专业科目(如湖南师范大学);所谓大综合就是考的范围广,但考得不深,基本涵盖本科所学的文学文论类和语言类;小综合相对于大综合考的范围小一些,像华南师范大学是考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但不考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只考专业科目的学校就比较少些,所考范围小,但考试内容较深,像湖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业务课一考古代文学基础,业务课二考作品选;这三种考察方式各有优缺点,看你自己更适合哪种。(2)收集目标院校真题,对比你心仪的几所院校真题,看你是否适合其出题方式。小编从网上收集到20年部分院校中文系真题,大家可以在 供纵号【古代文学驿站】对话框回复“20真题”领取。三、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比例等登录目标院校研究生官网,学校论坛或者考研帮可以收集到每年学校的参考书目、考试科目、招生人数、报录比以及报考要求(跨考生注意是否接受跨考,同等学力考生注意是否接受同等学力报考);此处注意不同院校进入复试比例各不相同,一般文学学硕复试比例为1:1.2;但也有一些院校是1:1.5甚至1:2。对于那些不擅长语言表达,但笔试能力较强的考生,建议选复试比例低的学校,这样一般进入复试被刷的几率降低很多。结语,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2021年考研,小编会陪你们坚持到最后。

托斯卡

20考研择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大学。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院校。上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入选学科数位居上海市属高校第二;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从院校角度来说,上海师范是双非学校,而且2017年也没有被评上双一流。但是作为上海地区仅有的两个师范类学校。热门专业的报考人数还是蛮多的,近年来考师范类专业的同学很多,尤其是江浙沪地区。毕竟在江浙沪的当老师工资福利是非常好的,当然编制也是要考的。很多有一点实力,但又不是特别强的同学。想考好一点的师范类学校嘛,但是感觉华师、南师考研难度太大,有可能考不上,那么上海师范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还是比较多的,当然也不是所有教育学的专业都在教育学院。像学硕的课程与教学论还有专硕的学科教学,属于不同基础学科学院。教育学院的教育类学硕有10个,很多都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因为上海除了华师这个985高校,就这上海师范一个师范类学校了。上海师范大学这几年的这些专业的考研竞争都是处在一个暴增的状态。19考研报录比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你很难想象一个普通范类高校师教育学大部分专业的报录比会超过20:1。而就在两年前,只有学前教育这种超热门的专业才会超过10:1,其他的都是7:1左右,甚至有些会更低。而现在,一切都变了。即使最不热门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有成人教育等,这些没啥人报考的专业报录比都很高,而学前教育已经超过30:1。具体的报录比大家可以自己算出来,反正20考研还是比较严峻的。即使部分专业的考研竞争会降低,但这种难度对于上海师范来说还是太大了,还不如考个211。有些其他省的师范211比上海师范要简单,关键看你怎么选择。从收分来看的话,上海师范的大学的复试线一般就是国家线,收分的话上海师范大学对这一方面控制的还是蛮好,均分一般也就是340多分。像这些竞争这么激励的专业,340多分算是比较低的分数了。说明上海师范大学的专业课阅卷还是比较严格的。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会把这种情况理解为压分,的确上海师范大学今年的确存在压分的情况。不然如果一个双非学校20:1的报录比,再加上370多分的均分,明年谁还敢报考这些专业,是不是。综合来看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硕20考研的性价比不是很高,但是以后就业有很大机会留在上海工作,工资的话可能是有些中部地区的两倍,看你自己怎么选了。如果是只想考个研究生,谨慎报考。不然你这么低分的分数,后面调剂都不好调。教育学院教育学院的专业还是很多的,除了教育学的学硕还有专硕和心理学的专业。心理学的专业大家可以看下表格的数据,这几年也处在一个剧增的状态。讲真心理学专业最好还是选那些名校或者专业实力特别强的211,以后出国留学。不然你考个一般的学校,或许就业问题不大,但是想发展的很好,困难还是比较大的。毕竟很多心理学的专家都是海龟心理学的博士,而且这个是专业不是说在那种里随便混混的,这个专业是很考验专业能力的。19考研3个心理学学硕的专业报录比都在20:1左右。应用心理学甚至接近30:1。20考研这些专业研研预计热度会下降些,但是不会下降太多,也是属于难度比较大的专业。所以想报考这些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更加努力。教育学的专硕的考研竞争大体还是比较稳定的,稳中有升。除了个别招生人数个位数的专业的。其他专业对比之前的考研情况没有增加很多难度。这些专业里难度比较大的是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还有应用心理的专硕。这三个专业在其他学校里也是考研竞争热门的专业。考研的报录比也都在10:1左右,20考研预计也差不多是这样。其他的专硕难度不是很大,也不算是热门专业。总体而言上海师范专硕的考研难度要比学硕简单。专硕都是考英语二,而且专业课考的是333教育综合加一门专业课。对比学硕收分的话,专硕350多不是很难。而且专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多,稳定些。具体的专业情况大家参考表格。18考研和19考研的数据在表格中都有体现。人文传播学院人文传播学院是上海师范最大的一个院,也是上海师范大学最好的学院。因为这个学院基本包揽了上海师范大学大部分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其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人文传播学院的专业很多,第一张表格的主要是法学类专业的。当然法学这个大学科包含很多,比如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这些专业不能算是热门学科,包括法学专业,虽然不考数学,但是考研的竞争不是很激烈。上海师范学院的这些专业的考研竞争都是比较低的,很多都是1:1或者2:1具体的报录比专业大家参考表格。当然030开头的专业人文学院还是少部分,主要还是在哲学与法政学院。考法学的同学到时候可以去看看,基本也没啥难度。人文学院这些专业招生人数也比较少,很多同学不敢报。收分如果不考虑压分,还是可以报考的。一般来说压分的专业都是某一年,这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一下子变得很多,优秀生源很多,才会这样。不存在一个学校所有专业都压分的。当然上海师范具体这些专业是不是这样,我也是推测的。这边主要讲的两个专业是学科教学的语文还有历史。语文肯定是学科教学里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不仅是教育类专业的同学考,还有很多跨考的,尤其是学文学的同学。对于上海师范的这个专业来说,20考研这个报录比差不多就到顶了。估计很难往上再增了,收分看还是蛮高的,普遍都在370多分。历史的难度就要小很多了,但是19考研报录比也增加到了7:1,没办法考研的大形势就是这样的。所以真正想考研的同学一定要好好努力。人文传播学院这张表格里的专业是文学类专业。文学类的专业可选学校不多,要么是综合性大学,要么就是师范类的大学。而且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一般都是比较少的。文化传播学院的文学专业还是比较多的,有9个二级学科。从统招人数来看,这几年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明显扩招或者缩招,招生人数和他师范类学校差不多。专业的热门程度看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是最热门的。其他文学类专业的报录比还是比较理想的,就是收分比较高,一般都要370多分。但是文学的专业吧,除非你本科学校是比较好的,一般学校的同学如果没有考370多分,380分的能力。考这些专业还是比较吃力的。370是什么概念呢?你得学的很刻苦很刻苦才行。新闻传播学还是蛮推荐考的,尤其是新闻学。因为本研就是新闻专业的。像这种报录比才5:1左右的上海地区高校,而且最低只要350多分就能被录取,肯定是重点考虑的。传播学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报录比太高。20考研预计难度会下降,不然就不科学了。也是推荐报考的。人文传播学院第三张表格里主要是历史类专业的考研的数据。历史专业嘛,比较冷门的专业,我觉得愿意考历史的同学主要更多还是兴趣,因为我就是很喜欢历史的。你要说就业,这肯定不行,但是人生也不能只看金钱的,那多没意思。历史类的专业考研的难度较小,收分也不是很高,也不会有压分的情况,考上还是比较容易的。艺术类的专业有四个,但是研研对艺术类的专业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上海师范的影视电影这一方面还是比较好的,主要是有一个谢晋艺术学院作支撑,这个学院还是很有名的。有很多明星都是从这个学院出来的,比如赵薇,范冰冰,陈思诚,郭京飞等等一大批活跃在国内演艺圈的知名演员。像娱乐圈这种艺术类的专业研研觉得更多的还是靠平台,你有好的平台和资源,校友那机会就会比较多,不然很多人才都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而且娱乐圈很多人能力也不是特别重要了,社会太浮躁,比如cxk这种流量小生,还有很多抠图男女猪脚,都蛮火的嘛。不过那个鸡你太美的确是给研研笑炸了。hhhhh艺术类专业艺术类专业的话主要就是音乐美术还有戏剧类的。一般这些专业主要都是在艺术学校,还有师范类学校,除了设计类的专业。音乐学院的主要就是音乐与舞蹈学硕还有音乐专硕,从考研的报录比看这些专业的竞争不是很大,学硕在4:1左右,专硕在2:1左右。音乐考研的话主要看英语,英语好的同学考研是很容易的,当然我指的是本专业。学硕考英语1,专硕考英语2 。这个两个专业主要还是要看复试的表演项目。谢晋艺术学院有两个专业招生,主要是戏剧类的专业。也就是与戏剧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考研竞争也是比较低的。学硕和专硕的报录比一般也就在3:1左右。表格中戏剧戏曲学专业19年的录取人数和均分打错字了,申明下。收分的话大家看下表格的数据,均分都是在360分左右。美术学院的专业相对而言要多点。相比较另外两个艺术类的专业,美术类的专业考研热门程度要高点。因为我们毕业了发现,好像好多行业公司都需要有自己的设计师,那美术专业的做设计和小白对比那对于艺术理念的领悟肯定差很多。很多人根本没有艺术感还敢做设计,比如,我。设计类的专业考研的竞争更是比较大。准备报考的同学要好好努力。具体的考研竞争情况大家参考表格。当然这里只分析了部分热门专业,和研研觉得有意思的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总共有接近200个考研专业。像数理化还有工科专业考研的难度都是比较小的。还有像行管,会计学经济类的专业考研的性价比很高,考研竞争非常小。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回去对比对比,作出更好的考研选择。总结:上海师范大学作为以教育以特色的综合类大学,硕士点还是很多的,近几年热门专业的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教育学专业,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对比对比。而理工科和经管类的专业考研的难度不是很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荣叔

古代文学考研考哪些科目?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代码是05010,是隶属于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研究生毕业后算是文学类学术型硕士。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其中公共课是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和政治两门课程,各占100分;另2门专业课分值各150分,考试科目根据报考学校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下面列举几所学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专业课科目。1、南开大学:初试科目:文学基础、中国古代文学。2、南京师范大学:初试科目:中外文学基础、文学评论写作;复试科目:古代文学专题;加试科目:古代汉语、文学理论基础。3、东北师范大学:初试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史;复试科目:专业经典名著阅读。4、河北师范大学:初试科目:文学基础理论、中国文学史;复试科目:古代文学与文论。5、吉林大学:初试科目: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复试科目:专业综合课(文学基础)从上面可以看出,通常每所学校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课的考察科目也差别较大,具体请查询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参考书目来有针对性复习。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的评估结果为:A+: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A: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A-: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想要报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同学,建议报考以上高校,基本是综合类大学以及师范类大学,而且都是985、211名校,硕士毕业后应该会有很强的古代文学功底,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文学研究创作都会游刃有余。

华封人曰

上海师范大学报录比及考情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虽然上海师范从名字来看,是一所师范类院校,但它其实是一所综合性非常强的学校,开设的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多,接下来,就来看看这所学校具体的考研难度吧!首先来看看几个报考热度比较高的专业,第一个,学科教学(语文) 报考人数328,实际统招录取人数24人,报录比14:1;第二个,中国古代文学,报考人数287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25人,报录比12:1;第三个,中国现当代文学,报考人数237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17人,报录比14:1;第四个,传播学,报考人数216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15人,报录比15:1。作为一所双非院校,这么高的报录比性价比确实不高。外国语学院整体性价比都比较高,英语笔译报考人数415人,实际统考录取人数76人,报录比6:1但是教育学院基本上都是雷区专业了,尤其是学硕的部分,招生人数都比较少,但报考人数偏多,比如课程与教学论,报考人数438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20人,报录比22:1;学前教育学,报考人数219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7人,报录比31:1;高等教育学,报考人数182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10人,报录比18:1。所以要报考学硕的同学要谨慎哦!上师性价比最高的学院可能就是哲学与法政学院的哲学类专业啦,例如中国哲学,报考人数29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11人,报录比不到3:1,但是双非学校的冷门专业以后就业情况可能会不太好哦法律硕士非法学报考人数234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72人,但其中有49人都是调剂过来的,所以上师的法硕非法还是非常好考的,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比较好考,报考人数35人,实际统招录取人数13人,报录比不到3:1。总体来说上海师范大学除了教育学以外的专业,还是有很多性价比高的选择,最后对这所学校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评论或私信啦

天下服矣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

一 (101)思想政治理论政治这门学科肯定是要越早准备越好。不要听别人说准备得太早容易忘记,如果你不背个4,5遍,你怎么可能都记住呢?如果担心背的东西忘了,可以先从不涉及到时政的知识点开始复习。政治不需要太多的天分,更多的是勤奋。二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英语一的话也是建议大家越早开准备越好,甚至从大二就已经可以开始准备了。尤其是单词部分,需要我们每天坚持背。单词部分讲究的是细水长流,每天坚持背,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能从大二就开始背考研单词,那么等到真正开始复习考研英语的时候,就会变得很轻松。三 (617)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这门就是专业课了,如果自己是跨专业考,那么更需要提前了解好。跨考有风险,建议大家谨慎。四 (852)古代文学专业基础这门专业课也是相当重要,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有啥专业问题也多和学长学姐们询问,得到学长学姐的帮助才会事半功倍。

备考哈师大古代文学: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来的

考研400分学霸的经验分享:从考研择校到复试录取,你要准备这些!关于考研,很多人现在都非常的迷茫。关于考研目的,关于如何择校,关于如何复习等等。这样的问题困扰着不少今年打算备考的同学。那么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和先例能给考研的同学有个好的借鉴呢?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小水有幸认识了今年备考哈尔滨师范大学的一个妹妹,她报考的专业是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并取得了400分的高分。小水征求了她的同意,将这份难能可贵的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虽然她因为英语单科线没过,又放弃了一志愿补录的机会而最终调剂到了云南民族大学,但是她的专业课那么高的分数不是高水平的人是做不到的。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文章有点长,因为不便于发布,所以更改成图片的样式,希望备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同学耐心的看完,特别是要准备考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朋友!从考研择校到最后的调剂复试被录取,从调节复习专业课和上课、实习时间的冲突问题,她都做了很详细的解说。如果此刻的你对考研还有一些犹豫,你此刻对考研还有一些迷茫,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也许对将要备考的你有所帮助!备考哈师大古代文学高分经验贴正文如下(部分有删改):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如今这位妹妹已经在工作了,作为一个教师在一所小学里教书,她也想趁着开学钱赚点学费。她的梦想是将来能做一名优秀的编辑,因为她又非常喜欢云南这个地方,所以她这样选择无怨无悔。之所以想让小水把这篇文章发出来是因为妹妹衷心的希望这篇经验贴能够帮助2019年备考的亲。让他们在考研路上不至于那么迷茫,也可以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附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初试和复试参考书目:专业课一637文学理论专业课二837中外文学史(含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部分,选答其中两部分。)初试参考书:1、袁行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2、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钱理群《现当代文学三十年》4、朱栋霖《现当代文学史》5、郑克鲁《外国文学史》6、童庆炳和南帆的《文学理论》各一本。复试参考书:中国古代文学名作分析从考研择校到拟录取,400分是这样考出关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的参考书的版本没有确定的要求,版本大同小异,只要认准了编者,大致没有错的。如果你还在考研路上迷茫,还在纠结考哪所学校,不妨和小水联系,也许我能帮你指一条明路。

冰风暴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初试科目有4门,你都知道吗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的考试大科目为4门,分别是考研英语、考研政治和2门专业课。其中考研英语、考研政治属于全国统考科目,专业课是考生目标院校自主命题。专业研究方向众所周知,我国文化传承上下五千年,在这五千年中有无数的文学大家,但是中国古代文学读研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6个,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分体文学史、古代文论六个研究方向。前四个就不需要本人解释了,主要按照历史发展顺序来研究其文学。分体文学史是研究文学载体与文学发展的。古代文论则是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无穷

古代文学考研——魏晋风骨

魏晋风骨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诗歌:操古直悲凉,丕便娟婉约,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创作,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正始时政治险恶,作家苦闷,阮籍《咏怀》组诗,用比兴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第一节曹操与曹丕一、曹操。现存20诗馀首都是乐府诗,内容和写作方法都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精神一脉相承。(一)内容:1、反映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的,如《蒿里行》写关东义军讨董卓。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被称为“汉末实录”(锺惺《古诗归》)。2、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壮志。前者如《度关山》、《对酒》;后者如《短歌行》。3、《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二)艺术:1、学汉乐府:用乐府古题写时事,如《薤露》《蒿里》本是挽歌,操用来写现实;《陌上桑》本写罗敷故事,操改写求仙;《秋胡行》本写秋胡戏妻,操用来抒发感慨。2、继承汉乐府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感慨,语言古朴率真,胡应麟说《短歌行》等是“汉人乐府本色尚存”(《诗薮》)。3、于悲凉中多跌宕慷慨之气,锺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陈祚明“跌宕悲凉,独致超绝”(《采菽堂古诗选》);冯班“慷慨悲凉”(《钝吟杂录》);宋敖器之《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三)聚集“建安七子”、蔡琰、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李坚,学者邯郸淳、仲长统,诗人繁钦等,开创“建安文学”局面。二、曹丕。(一)现存诗40首,分三类:1、宴游诗,如写夜游铜雀园《芙蓉池作诗》,纪游玄武池《于玄武陂作诗》等,多写游赏之乐,模山范水细致,文词富丽,常用对偶,在山水诗发展史上有一定地位。2、抒情言志之作,如《黎阳作诗》3首,《煌煌京洛行》。3、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体现丕诗水平。如《于清河县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代刘勋妻王氏杂诗》、《杂诗》2首等,最著名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二)清沈德潜:“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情。”(《古诗源》)曹丕新变:1、个人情感的抒发。曹操所抒之情多与历史命运感和平定天下抱负有关,曹却更努力于表达个人情感。他敏感多情“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为乐常苦迟”(《大墙上蒿行》)对人生凄凉情感的体验,是超出同代其他诗人的。2、文人化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绮练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善于选用清词丽句,配以谐和的音韵,表达纤丽的情思;艺术形式上勇于创新,诸体具备。长篇杂言歌行《大墙上蒿行》75句,360馀字,三字至九字句都有。王夫之:“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船山古诗评选》)。(三)丕与邺下文人诗酒唱和,开创文人雅集先河,已具备文人集团性质。第二节曹植一、曹植创作以建安25年为界,分为前后期。(一)前期主要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白马篇》:(二)后期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内容分为4类:1、是对自己和朋友遭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分7章,以感情活动为线索,集中抒发诗人屡受迫害而积压在心头的愤慨。2、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七哀诗》、《杂诗》(“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等。这类诗歌或叹盛年无偶,或自述无辜被弃,其主旨在于抒发自己的失意。3、述志诗。用世黄初后诉诸诗赋,《杂诗》(“仆夫早严驾”)是代表作。4、游仙诗。如《仙人篇》、《五游咏》、《游仙诗》、《远游篇》、《升天行》等。诗中描绘的神仙境界明净、高洁,是诗人理想世界的象征;《赠白马王彪》:“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游仙诗实际是其忧生之心、忧患之词。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兼父兄之长,风骨与文采完美结合。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90馀首,其中60多首是五言诗。既体现《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奇谲;既继承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完成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三、对后世影响:胡应鳞:子建“《虾旦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诗薮》)四、植诗受后人推崇的原因:(一)文采富艳;(二)对五言诗发展的重大影响;(三)作为失意文人的典型,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文心雕龙·才略》)。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一、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其中王粲、刘桢成就最突出。二、“七子之冠冕”王粲,今存诗23首。(一)内容。1、建安13年归曹操以前,作品或纪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代表诗作《七哀诗》3首,第一首最著名。沈德潜许为:“杜少陵《无家别》、《垂老别》诸篇之祖”(《古诗源》)。2、归曹后较重要的作品是《从军诗》5首,主要写随操出征的感受,再现汉末战乱后农村田园荒芜、满目疮痍的景象,歌颂操英明神武,表达追随操为国效力的意愿。3、邺下与丕、植兄弟及其他文人唱和的作品,如《公宴诗》等,虽是“怜风月、狎池苑”之作,但在诗题开拓、技巧探索等方面有积极意义。(二)艺术:1、粲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自伤”是主要感情特征。谢灵运:“家本秦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拟魏太子邺中集·王粲诗序》)。2、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和伸展抱负的愿望,但都是从个人身世的感伤中展开的。因此“发愀怆之词”(《诗品》)为其主要特点,难免“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诗概》)。(三)地位:刘勰:“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龙·才略》);方东树:“苍凉悲慨,才力豪健,陈思而下,一人而已”(《昭昧詹言》)。三、刘桢,存诗20馀首。曹丕称“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刘勰:“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文心雕龙·体性》)钟嵘说他:“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一)内容:1、赠答诗,一类是游乐。最著名的是《赠人弟》3首,分别用蘋藻、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性格,既对从弟赞美,也是自我写照。第二首最佳:“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豪迈凌厉,有“挺立自持”(陆时雍《诗镜总论》)、“高风跨俗”的气概。2、游乐诗包括《公宴诗》、《斗鸡诗》、《射鸢诗》等。(二)艺术:1、风格“壮而不密”(曹丕《典论·论文》)。更多表现个人的愤慨,充满慷慨磊落之气,风格俊逸而奇丽的。2、《赠徐干》哀叹命运多舛,抒发愤懑不平;3、《赠五官中郎将》4首,表现与曹丕的深厚友谊。4、以气势取胜,显出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元好问《论诗绝句》:“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四、蔡琰。今存诗3首,其中五言体的《悲愤诗》较可信。此诗540字,分三段,一段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及俘虏所受的虐待;二段写胡地生活及被赎归时与儿子分别时的苦况;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这两段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各种场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悲愤诗》受汉乐府叙事诗影响,可和《孔雀东南飞》比美,杜甫《北征》等诗受其影响。五、陈琳和阮瑀。(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托秦筑长城事,写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具现实意义。以对话方式写成,语言质朴,感情深挚,格调苍劲悲凉,接近乐府民歌风格。(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写孤儿遭后母虐待的情状,侧面反映汉末世风日下的现实,风格与乐府《孤儿行》接近。六、徐干今存诗4首,都是五言诗。(一)《室思诗》为拟思妇词,共分6章,描写思妇忧愁苦闷的心绪,文辞凄厉深婉,感情哀怨缠绵。而“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二句,尤为后人推重。(二)《情诗》在情调与风格上也都与此诗相似。(三)《答刘桢诗》表现与刘桢的友情,高简浑朴,反映建安人通脱真率的风貌。第四节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一、政治理想的高扬。汉末动乱激起建安文人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一)曹操的政治理想最具代表性,曹丕有“救民涂炭”之志,植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壮志。王粲《从军诗》:“服身事干戈,岂得念所私。”“被羽在先登,甘心除国疾。”陈琳《诗》:“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刘桢《赠从弟》其三:“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建安文人政治热情的普遍高扬,形成“雅好慷慨”、“志深笔长”、“梗概多气”(《文心雕龙·时序》)的是个特点。(二)“慷慨”一词的习用,如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丕《于谯作诗》:“慷慨时激扬。”陈琳《诗》:“慷慨咏坟经。”吴质《思慕诗》:“慷慨自俛仰,庶几烈丈夫。”曹植《薤露行》:“慷慨独不群”;《野田黄雀行》:“秦筝何慷慨”;《赠徐干诗》:“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情诗》:“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弃妇诗》:“慷慨有馀音,要妙悲且清”等。(三)“悲风”意象经常出现,如曹操《苦寒行》:“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阮瑀《诗》:“临川多悲风。”曹丕《燕歌行》其二:“悲风凄厉秋气寒。”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杂诗》:“高台多悲风”,“江介多悲风”,“弦急悲风发”;《赠丁仪王粲》:“悲风鸣我侧”等。建安诗歌悲凉慷慨的精神,具鲜明的时代特色。二、人生苦短的哀叹。(一)生命的短促。(二)建安诗人对人生的态度:1、单纯哀叹,如:“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刘桢《诗》);“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阮瑀《七哀诗》);“常恐时岁尽,魂魄忽高飞”(阮瑀《诗》)。2、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曹操《短歌行》;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3、努力突破天命限制,追求更高人生价值。如曹操《龟虽寿》等诗。后两种思想体现了建安诗人积极的人生观。三、创作个性的高扬。建安诗人多高自标置,以文才武略自负,在诗歌创作时,不肯效法同辈或前贤,而是努力展现独特风貌。(一)风格上,曹操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钟嵘《诗品》);王粲刘桢:“仲宣躁竞,故颖出而才果;公干气褊,故言壮而情骇”(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二)诗体运用上,曹操四言诗独擅一时;曹丕《燕歌行》2首为七言之祖;曹植、王粲、刘桢、蔡琰则以五言诗名世。(三)诗歌语言上,操、瑀、琳朴质,丕、粲等秀美;植文采风骨兼备。四、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慆荡,辞不离于哀思”(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具浓郁的悲剧色彩:操诗“悲凉”(钟嵘《诗品》),植诗“颇有忧生之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平原侯植诗序》),粲诗“发愀怆之词”(钟嵘《诗品》),桢诗“感慨深至”(方东树《昭昧詹言》)。第五节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一、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正始诗人政治理想落潮,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抒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故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二)受正始玄风影响,诗歌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沧浪诗话·诗体》:“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二、阮籍代表作《咏怀诗》82首。(一)非一时一地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开创政治抒情组诗先河。(二)内容:1、充满苦闷、孤独情绪。(1)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朝为咸池晖,濛汜受其荣。”(其十八)“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其三十二)(2)写树木花草由繁华转为憔悴,比喻世事的反复,如:“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记。”(其三)“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其十二)“清露为凝霜,华草成蒿莱。”(其五十)“不见日夕华,翩翩飞路旁。”(其五十三)(3)写鸟兽虫鱼对自身命运无奈,如孤鸟、寒鸟、孤鸿、离兽等意象经常出现,特别是蟋蟀、蟪蛄,成为反复歌咏的对象。(4)慨叹人生各种创痛,如少年忽成丑老,功名富贵难保,以女色事人不可靠。2、其一“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可视为全部《咏怀诗》。清人方东树说:“此是八十一首发端,不过总言所以咏怀不能已于言之故。”(《昭昧詹言》)诗中迁逝之悲、祸福无常之感触目皆是,体现了忧愤深广的情怀。3、悲哀、凄怆、咨嗟、辛酸、蹉跎、忧伤、愤懑、怨尤、悲悼等词语常见。4、阮籍无法找到出路,诗中设计游仙和隐居作为精神出路。诗中常赞美巢、由、夷齐、邵平等隐士,讽刺苏秦等人因贪利禄而致杀身之祸。5、有济世志的作品,对时局的关注和自己的怀抱。(1)如其三十一批评曹魏政权荒淫腐朽,指出其必定灭亡的命运。(2)有的揭露礼法之士的虚伪,如其六十七。(3)有的诗则抒发自己的壮志,如其三十九。(二)艺术:1、风格隐约曲折,“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常借比兴、象征手法来表达感情、寄托怀抱。或借古讽今,或借游仙讽刺世俗,或借写美人香草寓写怀抱。李善《文选注》:“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2、诗歌精神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黄初以后,惟阮籍《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内骨。”三、嵇康诗,现存50馀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一)内容:1、以表现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如《幽愤诗》自述平生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其四言《赠秀才入军》诗共18章,与《白马篇》相比,既有游侠儿的英武豪侠气概,又有洒脱神情。2、如《游仙诗》、《答二郭》3首、《述志诗》2首等,多写鄙弃世俗、回归自然、高蹈隐逸之志。(二)风格:《文心雕龙》:“嵇志清峻。”(《明诗》),“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体性》)突出嵇康诗风与其人格性情之间的关系。《诗品》评其诗为“峻切”。四、应璩《百一诗》为代表,主旨是对曹爽的规劝。态度平和,温柔敦厚,语言质朴,以言事与说理见长,形象有所不足。

阿贝尔

面朝大海,终将春暖花开——三跨工科生的古代文学考研历程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在网上看各种经验贴,想在各路大神的经验分享里,找到一点经验,找到一点安慰,也找到一点自信。而一转眼,如今我已准备收到录取通知书,坐在这里,想要说点什么,好像又不知从何说起。说实话一年前的今天,我总觉得自己经过一年的考研路,定有千言万语,一吐为快,可现在真要码字分享,却又像是在整理很琐碎的东西,需要慢慢回忆……先说下我自己的情况,本科双非一本,一门神奇的工科跟艺术科结合的专业,啥都要学,学完啥都不懂的那种,最后混了个工学学士学位,也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干点啥。大三的时候就萌生了考研转专业的念头,在此之前我已有无数其他的念头,最后都不了了之,我本以为考研也一样,不过昙花一现,没想到却是我唯一能坚持下来的想法,大概这是注定的归宿使然。那个时候觉得文学挺有意思,而且比起其他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也比较好考,加上我自认为有一丢丢的语文学习天赋,相对来讲胜算大一些,因此选来选去选择了华师大的古代文学专业。但真正实施这个考研复习(应该说是学习)大概是从毕业以后的七月份左右才开始,在此之前,我只看了两册中国文学史,且一脑袋浆糊,其余的参考书都没有开始翻开。整个2018年身边发生了很多事,由于毕业设计和家里事情的原因,整个学习过程留给我的只有大概五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要学完古代汉语两册、现代汉语两册、中国文学史四册,现代文学三十年一册以及其他相关参考书,总共大概十几本书,以及很多年都没有怎么涉及过的政治N本书,本来我以为凭借我感人的记忆力,中国文学史四大册我能记住一册都谢天谢地了,事实证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我居然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有书都背完了,而且还过了将近四遍。所以现在开始准备考研的朋友也不要慌,相信自己,你就是奇迹。接下来说一说各科的复习过程。古代汉语部分,除了高中学到过的一些古文还能比较熟悉以外,其他的篇章我基本上翻开每页,都有一堆字是不认识,需要查的,这个过程刚开始很崩溃,但只要第一遍仔细阅读完,再看第二第三遍,速度就很快了,而且你能通过先秦诸子散文,语录等去了解到很多很有意思的东西,所以过程也并不怎么枯燥。对于我一个外行大水货,最困难的还是语言学基础的考试,古代汉语里的通论部分,现代汉语里连拼音都有各种讲究考法,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一脸懵,想想从小学一年级学到现在的汉语拼音,有一天居然能够在教科书上系统呈现到你觉得自己仿佛不会汉语,我当时的崩溃确实有些难以言表。但是我个人遇事恢复的速度比较快,尤其是学习上的门槛,只要下定决心为了胸中大海,为了以后能和更专业的人讨论春暖花开,这挫折仿佛缩小成了一个质点,在偌大的理想参考系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上网找了各种网课,终于逐渐搞懂了汉语的发音,列成了一个个表格帮助记忆,后面关于字、词、语法有了前车之鉴,就比较容易了。关于文学史部分,除了要学从先秦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古近代文学史,还要学新文化运动以后到将近解放之前的大概三十年总有的现代文学。对于一个曾经的理科生,要我分清楚近代还是现代都很费劲,别说哪个时期有哪个作者他们的作品背景作品思想特色是个啥。但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堆繁杂的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中,我终于筛选出比较符合我思路的书,按照每一册书的内容,整理出来了一个框架,罗列朝代,作者,作品大致内容和特色赏析,中间补充了一些背景以帮助理解。我个人的学习习惯是偏向于动笔,尤其是第一遍过教程。可能也源于我自己属于笨鸟先飞的勤快型人物,无论任何科目,甚至以前学的高数大物电工机械,我都习惯于用一个相应的活页本,将其知识点罗列成框架,然后将其和可能考的重点题目整理在一起,虽然第一遍会很痛苦,但是整理了完之后印象就比较深刻,第二第三遍复习起来时间就大大缩短了。整个考研过程的复习我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在过完第一遍教科书,即将十月份。从十月到十二月中旬两个半月的时间,我将大概几千页的书,能快速过上三遍,也是得益于我的这份框架,最后配合真题来看,就事半功倍了。不过我今年的考题跟往年大不相同,我凭着一些努力和更大的运气,专业课的分数较为平庸的过了分数线。至于政治,这个我真的没有什么有效的经验,仍旧整理框架,配合着网课发放的一些教材,但是毛中特部分背起来还是很吃力。我政治准备得比较晚,是从十月份才开始刷肖大大1000题,后来发现时间实在来不及,配合着网卡把它们听完。后来考试的时候证明了我这个选择题复习得确实不行,反而是临时抱佛脚,在12月份才开始狂背,考研前天晚上还没有背完以至于睡不着的大题,给我赢得了较多的分。政治最后六十多分,虽然和同期进入复试的大神大概相差了十分左右,但已经是我竭尽所能取得的成绩了。到了英语英语,因为我自己大学四年没有松懈过对英语的学习,所以在考研时间比较紧张的这个过程,我几乎没怎么放时间在英语里,就是每天保持背几十个单词,刷两篇真题阅读,然后再看一篇题源外刊阅读,每天复习的总时长大概是一小时左右,最后却是英语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英语一的80分让我总分在初试里,保持了一个相对靠前的排名。事实证明,长时间的积累学习,终将会为你带来惊喜。最后再说一下我大概的时间安排,我是在家复习考研,没有参加工作,五个月来能保持比较稳定的复习时间(除却将近半个月的外出旅行时间)每天差不多十点起床(这个真的很罪恶,但我真的起不来=-=)十二点左右睡觉,除却吃饭追剧洗澡四个小时左右(追的剧是对近代史有帮助的讲关于毛主席和邓爷爷的一些自传式电视剧,还有一些…当下比较火的其余电视剧,劳逸结合)其他时间基本就是学习,困了就起来活动一下,大概能保证八个小时左右的复习,英语一小时,政治一个半小时,其余都泡在专业课里,一度我以为我这种学习时间比较紧迫,过程比较堕落,但好在效率比较高,还能保证学习质量。就这样一路到十二月中旬,考政治的前一天去学校踩点之后,就开始一直狂背政治,因为始终没有背完而睡不着,到将近第二天五点,才迷迷糊糊睡过去一小时,六点起来去考试,一天下来,居然精神也比较抖擞。经历了第一天的考试,第二天就相对淡定,晚上也睡得比较安稳,结果却是考得比第一天还要不怎么样=Q=,所幸今年考题出得难,大家分数都比较低,我靠着英语偏门,一脚挤进了各位大神之中,获得了复试名单里的一席之地。复试复习过程也比较曲折,名单出得比较晚,在此之前我其实对自己的成绩并没有太大信心,但也买了参考书来看,两本加起来大概一千页左右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整个二月份都是草草翻了一遍,还好通过以前的同学认识了很好的上一届学姐,分享了很多经验,让我没有迷失在一页页有很多字不认识的文学批评史里。仍旧是那个抓重点列大纲的方法,把每一章的重点人物重点批评史的观点罗列出来,自己再去写一些相关的分析,再把相似的(比如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韩愈的不平则鸣)等这些放在一起,整理出自己的观点,这个确实也对我的复试帮助很大。至于英语,仍然没有花太多时间,就是准备了一篇自我介绍和保持每天外刊的阅读,而本次英语面试也比较简单,因此我在复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然后考研到此结束,考研成功对于我而言并非是在无涯的苦海里终于上岸,而是我终于能在理想的大海里畅游。在此,我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学姐,以及支持我的家人,也祝福2020年的你们,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桃花桃花65,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学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