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财经类前十重点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分数线,2020招生计划!惮赫千里

财经类前十重点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分数线,2020招生计划!

导读:财经类前十重点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录取分数线,2020招生计划!学校简介: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位于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建立于1960年,是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1982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开始培养硕士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0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唯一的WTO教席院校,2013年更名大学。2019年,获得WTO亚太培训中心资格,成为WTO全球7个培训伙伴中在中国内地设立的唯一区域培训合作伙伴。在软科2020年财经类大学排行中,学校位居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名。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国家级、省部级等高层次人才近7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100余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20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在校生近13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留学生500余人。学科建设: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6大学科门类。拥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7个。学校建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包括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个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个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2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20年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线:注:以往分数线仅供参考!

祈父

最新考研调剂信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扩招,需大量调剂名额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以下专业拟接收调剂生:保险学,技术经济及管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投资,跨国供应链管理,统计学(经济学、理学),商务信息管理,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诉讼法,世界贸易组织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审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企业管理,旅游管理,金融专硕,法律硕士(法学),国际商务,应用统计,会计专硕(非全日制)和MBA(全日制、非全日制)以上专业(校内、校外调剂)。圆圆学长整理了202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推免生和扩招人数)国际商务(专业学位)165人,金融(专业学位)110人,应用统计(专业学位)120人,会计全日制105人,还有几个专业都在40人以上。再看202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推免生人数。推免人数只有17人,也就是说占招生人数的比例就很小了。总的来说调剂的专业多,有的专业调剂名额应该是很多的。因为他是有扩招的,那么肯定比之前的招生人多。扩招是在今年考研之后,教育部才公布研究生扩招,说明一志愿上线不足,那调剂生名额就多了。调剂程序:5月20日左右研招网开通调剂系统(请密切关注研招网发布的开通时间),请考生在第一时间登陆该系统查看我校以上各专业的缺额情况并填报调剂志愿。我校各相关学院会对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及时予以网上回复同时发送复试通知。注意事项:1、2020年取消校内调剂,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调剂到我校其它专业(包括同一专业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例如全日制MPAcc调剂到非全日制MPAcc)同样须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否则无效。2、初试成绩(包括总分和单科成绩)符合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剂考生须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请仔细查阅研究生院网站发布的我校2020年各专业招生简章)4、原则上调剂专业与一志愿报考专业一级学科相同。统考科目相同,英语一可以调剂到英语二,数学一、二可以调剂到数学三;接受经济类专硕395、396科目的考生调剂;非外语类专业统考语种和外语类专业二外语种须和我校招生简章公布的语种相同。5、 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能调剂非全日制会计专硕,非全日制会计专硕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6、所有调剂非全日制专业的考生被我校录取后不转档案,不转户口,不解决住宿,不享受国家助学金等相关待遇。7、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调剂。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调剂信息,若能对你有用,记得转发+收藏哦!关注最新调剂信息,关注我哦!

爱阡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年招生资料及山东省专业投档数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招生资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外商科类重点大学,现有松江、古北、七宝三个校区,松江校区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古北校区地址为上海市长宁区古北路620号,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漕宝路3349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前身为建立于1960年的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是原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校。1960年11月,上海外国语学院外贸外语系6个语种、上海外贸干部学校等合并组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62年12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裁撤并入上海外国语学院。1964年6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复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外贸外语系改建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72年3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撤销停办,并入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1978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原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部分)复校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1982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4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2013年,更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入选世界首批、中国唯一的WTO教席院校。学校设有国际经贸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会展与旅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学院(部)。学校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6大学科门类,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外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统计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33个本科专业,建有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包括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2020年,所有专业录取新生就读校区为松江校区。学校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获批2个上海市级卓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2个全英语专业、3个全球通用商科人才全英语实验班和2个创新实验班。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400余名,研究生、本科学生12100余名。202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山东省计划招生11个专业(类),计划招生数量24人,实际投档数量24人。投档分数线投档最低分数最高的专业(类)为金融学(全英语)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26分,对应最低位次为12325名;投档最低分数线最低的专业是日语(商务日语方向)专业,最低投档分数为612分,对应最低位次为19423名。选考科目要求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计划招生的11个专业(类)中,多数为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其中有2个全英语专业:不限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全英语)、金融学(全英语)、金融学、会计学(国际会计方向)、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日语(商务日语方向)、新闻学(经济新闻报道方向)、审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共9个专业;限选物理的专业(类)是金融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专业。专业(类)包括的专业及招生要求2020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山东省计划招生的11个专业(类)中,全部均为按照专业招生,无大类招生的专业(类)。关于全英语专业:全英语专业学生毕业时,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须达到520分且六级考试口试成绩达到B等,方可申请学士学位。每学年对全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一次学业评价,学业评价结果根据学生的课程成绩、学术创新活动表现、导师评价等方面给予评定,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全英语专业实行退出机制,无法达到全英语专业培养要求的学生应转出全英语专业,进入对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金融学专业继续学习。在第二学期,全英语专业可以根据培养计划安排,从所对应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或金融学专业学生中选拔增补符合要求的学生进入全英语专业学习。全英语专业学生在图书资料借阅等方面按研究生的标准执行。招生特殊要求见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英语、日语、法语等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入学外语考试语种为英语;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入学后教学外语语种为英语。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浙江、山东,按照实际投档到各专业的计划数予以录取。上海、北京、天津,按照“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进行专业组内的专业录取;同一专业组内,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数,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其他省份,根据专业招生计划数,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时,不设专业志愿间的录取级差分。同分者志愿优先;同分同志愿者文科考生按外语、数学、语文成绩排序,理科考生按数学、外语、语文成绩排序;上海市等不分文理科地区考生按外语、数学、语文成绩排序。公布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省份通过相应途径向我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作为专业录取的参考。政策性加分在专业录取时计入总分。普通本科平行志愿批次(不含征集志愿)中,对完全服从专业调剂(含中外合作专业)且体检不受限的进档考生,学校承诺不退档。学费及住宿费: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般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特殊(热门)专业每生每学年6500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15000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包括:国际商务(中澳合作)、物流管理(中澳合作)、英语(中英合作)、金融学(中加合作)、财务管理(中加合作)、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德合作)。住宿费:1200元/年。关于转专业确有兴趣和专长且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本科生,第一学年课程考核平均学分绩点在3.15(含3.15)以上的(不含专升本),可申请转专业。学生应在第二学期十四周前提出申请(逾期不予受理)。具体情况需要新生查询当年学校规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截止日期为2019年8月3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届毕业生共3191名。其中,本科毕业生2248名,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0.45%;研究生943名,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9.55%;男生901人,女生2290人;上海市生源所占比例为29.99%,市外生源主要来自安徽省(9.37%)、河南省(7.27%)、江苏省(6.86%)等省份。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14%;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97%;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95.55%。其中派遣1503人(47.10%)、灵活就业405人(12.69%)、合同就业510人(15.98%)、出国(境)375人(11.75%)、国内升学238人(7.46%)、国家项目5人(0.16%)、未就业155人(4.86%)。本科毕业生:学校2019届本科毕业生分布在8个学院,其中统计与信息学院的就业率最高,达到98.41%;法学院最低,就业率为 84。83%.就业区域分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以上海市内为主,占比为78.54%;市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占比分别为3.55%、2.81%和2.60%。2019届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向“中小企业”(31.16%)、“三资企业”(23.53%)和“国有企业”(17.19%);硕士毕业生主要流向“国有企业”(32.65%)、“中小企业”(32.53%)、和“三资企业”(19.41%)。升学率: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228人选择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0.14%;硕士毕业生中,共有10人选择继续在国内深造,升学率为1.06%。升学率超过20的专业有:保险学、法学(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金融工程、国际政治、应用统计学、汉语国际教育。2019届毕业生中,共有375人选择出国(境);其中本科毕业生共360人(占出国出境总人数的96%),硕士毕业生共15人(占出国出境总人数的4%)。

爱琳娜

上海市属知名高校,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都位于上海市,也属于上海市属高校中,比较知名的两所大学,但是相对上海市内诸多的985工程、双一流高校来讲,这两所学校的实力,还是相对较弱一些。不过在上海市“双非”高校中,这两所学校还是有一定位置的高校。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外贸训练班,后来改名为上海对外贸易干部学校。既然是专门针对外贸而设立的高校,必然需要外语配合,因此就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合并了,基于这所学校设立了外贸外语系。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外贸人才,因此1960年就以外贸外语系为基础,组建了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办学比较坎坷,先后两次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合并,又先后两次复校成功,所以这所学校“基因”中,有诸多上外的身影,因此他的外国语言文学方面实力比较强。而外贸学校首重规则和策略选择,因此他的应用经济学也不错。相对来讲法学差一些,毕竟规则是要符合法律约束的。但是整体来看,在外贸类高校中,这所学校实力还是非常靠前的,尤其是“双非”外贸类高校中,确实如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2000年由三家专科院校合并组建而成的高校,2016年才升级为“大学”,这所学校实力较强的化工,毕竟三家专科院校几乎都涉及化工方向,合并起来自然化工实力最强了,其次是机械,不过都属于入门级。综合来看,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综合实力完胜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毕竟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三进三次上海外国语大学,也算是名校出身,还是有一定根底的高校!

肇禋

「教育」上经贸大、上戏等3所高校20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海关学院最新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包括总分要求及各单项科目要求等。此前,上海交大、同济、华理、上外、上财、复旦、华师大、东华、华政、上海海事、上海电力、上体、上海工程大、上科大、上师大、上海海洋、上海电机、上大、上理工、上海二工大已经公布复试分数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1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点击查看大图)上海戏剧学院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MA)复试分数线:130100艺术学理论:其中艺术理论与美学总分不低于352分,艺术管理研究总分不低于368分。130200音乐与舞蹈学:总分不低于361分。130300戏剧与影视学:其中电影史论研究总分不低于355分,其余方向总分不低于347分。130500设计学:总分不低于381分。单科成绩不低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艺术学A类考生2021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专业学位MFA)复试分数线(全日制专业学位MFA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MFA执行同一复试分数线):135102戏剧:总分不低于346分。135103戏曲:总分不低于347分。135104电影:总分不低于346分。135105广播电视:总分不低于346分。135106舞蹈:总分不低于354分。135108艺术设计:总分不低于346分。单科成绩不低于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艺术A类考生。上海海关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一志愿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如下:资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海关学院编辑:李伟韬

恶老板

「快讯」上大、上海海洋、上经贸大2020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P.S:此前小布已经发布了复旦、同济、上海交大、上体、华师大、上财、上海海事、上外、华政、华理、东华、上海中医大、上海工程大考研复试分数线。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点击可查看大图)1、复试调研为了更好地了解考生现状,学校对进入复试的考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请于4月27日前完成相关调研。链接:http://202.121.199.142/Other/FSWJ2、复试时间复试时间预计安排在5月中下旬,因各院系复试时间不同,待院系确定复试时间后,学校将进行动态发布,具体注意事项请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jszs.shu.e.cn/)及各学院网站。3、复试方式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考生操作规程另行通知。4、政策加分材料提交根据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规定,请符合条件的考生务必于2020年4月28日上午11:00前,将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照片(正反面)、相关证明材料原件的扫描件、2020年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加分申请承诺书发送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箱:yzb@oa.shu.e.cn,邮件主题格式为:加分项目名称+考生编号+姓名,逾期不再受理。上海海洋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研究决定,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如下:一、复试基本分数线1.学术学位2.专业学位3.专项计划二、相关说明:1.各位一志愿达到学校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即日起,可登录学校研招网(http://yz.shou.e.cn/xscx/),点击硕士考生查询系统(用身份证号码登录)进行复试确认。2.受疫情影响,学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不排除线上开展的可能,请各位参加复试考生耐心等待后续通知。3.具体复试安排请关注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官网(http://yjs.shou.e.cn)通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点击可查看大图)相关说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严格执行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规定,请符合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将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于4月30日12:00前,发送至校研究生院邮箱(yjsb@suibe.e.cn),邮件主题请注明“政策加分(**类型)+考生编号+姓名”,逾期不再受理。根据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和上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学校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考生和涉考教师健康,将有序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学校复试时间原则上为五月中下旬,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在线(网络远程视频)方式,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学校研究生招生复试后续相关信息将陆续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www.suibe.e.cn/yjsy/)发布,请考生务必及时关注。在此期间,考生可提前准备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历届生)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以及本科学习成绩单、初试准考证、其他能反映研究能力和创新潜质等的材料。资料:上海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编辑:吴逸伦

过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0考研成绩时间:2月20日09:00

根据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部署,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020年2月20日公布,现将初试成绩查询及相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初试成绩查询2020年2月20日09:00考生可登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主页右下方的“考研信息系统”查询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进入页面后,请先阅读查询注意事项,然后通过右上方的一志愿登录按钮进入查询页面)。如考生需调剂其它学校,可在教育部下达分数线后电话联系研究生院,届时研究生院将邮寄书面成绩单给考生,请考生不要来校取成绩单。二 、初试成绩复核成绩复核只核查考生答卷是否有漏评、加分错、登分错,不重新评阅答卷。考生本人不得查阅答卷。全国统考科目的成绩复核,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三、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等,考生可于2020年3月2日9:00至3月3日16:00登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申请成绩复核。自命题科目的成绩复核,根据上海市和学校的总体部署,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广大考生身心健康,我校复核工作采取网上登记方式。具体操作指南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2月11日发布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关于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申请复核的通知》。请广大考生及时查看研究生院网站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院2020年2月13日

祸莫大焉

对外经贸大学公布2021研究生招生简章

9月10日,对外经贸在官网上公布了2021年招生简章“我校2021年硕士生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文件为准(教育部尚未下达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拟招收人数(含拟接收推免生人数)仅供考生参考。各专业最终录取人数将视教育部正式招生计划下达数、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专业目录中所列拟招人数不包含各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我校硕士研究生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硕士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考生可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有关信息公告。考生须自行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从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初试成绩通知、复试通知等相关信息。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各专业不再单列招生简章,请查询我校各招生单位(学院/研究院)招生专业目录。专业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招生简章单列,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请查询相关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欢迎全国优秀考生报考我校。”因为篇幅有限,具体招生简章点击查看外经贸研究生官网下面主要看看今年各经济学专业计划招生情况。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院保险学院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院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地处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商务部共建。对外经贸的就业形势是非常好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国有大中型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国企/外交部/商务部等。

不择善否

今非昔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已大幅度提升

今非昔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已大幅度提升。学校在职研究生是我国承认的读研教育,学员通过进修同样可拿上与全日制相同含金量的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证。为保证前来读研学员的教学质量,学校选派了很多业界优秀老师前去授课;大家能够学到前沿知识,更好提升专业硬实力。下边老师就针对本校在职研含金量做一下具体介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证书含金量学员经本校在职读研有很大机会可拿上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证。这类证书其实和我国全日制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一样受教育部承认,并且能在国内学位网或学信网查询证书信息。学员具备这些在职研证书,除了可以帮自己提升学位和学历外,还能以硕士研究生身份获取好的就业单位和机会;当然也能以自身学位和学历继续读博深造,获取更高学位及学历,提升工作待遇。教学含金量1、雄厚的师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自办学以来,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并且聘请了许多相关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或学者教授。这些导师在各自专业领域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力强。2、丰富的专业学科:学校当下设有多种学院,即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管理学院、法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贸易谈判学院等等,这些学院相继开设了很多在职研学科。前来就读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爱好,选择合适学院及专业进修在职研究生,更好提升专业硬实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在职研究生含金量已大幅度提升,欢迎有志学员前来报名学习。如果今后各位还想知道更多报考信息,可继续咨询本站老师

刀斧手

权威发布!202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月28日,大众日报受权发布《202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如下:2020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2020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创新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九大改革攻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省经济社会经受住了空前考验,抗疫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运行逆势上扬,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人民福祉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一、综合经济发展好于预期。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312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363.8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8612.2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39153.1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3:39.9:52.8调整为7.3:39.1:53.6。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新增就业122.7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48.0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0%,比上年降低0.19个百分点。物价总体涨势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8%。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4.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食品价格上涨12.1%,非食品价格上涨0.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8.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购进价格下降2.5%。“六稳”“六保”落实落地。部署开展“四进”攻坚行动,制定“六保三促”工作方案,密集出台助企纾困、“扩强稳”等一揽子措施,复工复产走在全国前列,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就业稳步好转,城镇新增就业完成年度高目标的111.5%,农民工总量恢复至上年的98.2%。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1850亿元。企业经营压力缓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6.5元,比上年下降0.4元。粮食和能源供给充足,粮食喜获丰收,比上年增长1.7%,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煤炭产量稳定在1.1亿吨左右;供应天然气212.6亿立方米,增长13.1%;接纳省外电量1158.7亿千瓦时,增长24.0%。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30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3.2%,比上年扩大24.4个百分点。基层运转保障有力,省财政下达市县各类转移支付2914亿元;中央新增财政资金661.5亿元,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二、重点战略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压减焦化产能729万吨,退出地炼产能1176万吨。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世界高端铝业基地、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大制造业项目落地实施;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增长17.6%。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30.2%,投资占比达到51.3%。新登记“四新”经济企业增长83.4%。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157家,总量达到1.46万家,增长27.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5.1%,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十强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增加值分别增长14.5%、19.6%和9.0%,依次高于规模以上工业9.5、14.6和4.0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8个百分点。光电子器件、服务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碳纤维、工业机器人等高端智能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4.8%、35.3%、15.5%、129.5%和24.9%。软件业务收入5848.5亿元,增长12.4%;软件业务出口15.8亿美元,下降1.0%。乡村振兴稳步推进。融合集聚发展优势凸显,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7个,绿色发展先行区2个,农业产业强镇59个。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累计培育家庭农场8.7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6万个。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52万人。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休闲农业持续升温,累计创建各类省级休闲农业示范669个,其中,新增农业示范点(村)42个、农业精品园区(农庄)45个。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改造危房3.3万户,新增清洁取暖216.4万户,完成农厕改造23.5万户。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成率达99.6%,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海洋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培养,推动成立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一类抗肿瘤海洋新药BG136即将进入临床。建成海水淡化工程31个,日产能达35.9万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0处,累计达到54处,占全国的39.7%;新增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创建项目14个。港口资源深化整合,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191万标箱,比上年增长6.0%,总量居全国第2位。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7家,省级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132家,“透明海洋”“蓝色药库”“超高速高压水动力平台”等纳入国家重大项目。三大攻坚取得显著成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成效显著,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986.2亿元,比年初减少511.8亿元;不良贷款率2.03%,比年初下降0.86个百分点。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退出。稳步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23个外迁社区整体搬迁入住,60万滩区群众安居梦想即将实现。197.9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和3.45万即时帮扶人员全部落实医保扶贫政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46g/m3,比上年下降11.5%;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7,下降11.3%;重污染天数平均8.8天,减少4.4天;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9.1%,上升10.4个百分点。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3.5%,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1.5%。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加力。高速铁路建设扎实推进,在建6条高铁,潍莱高铁建成通车,高铁通车里程达到2110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强力推进,公路通车里程28.68万公里,比上年增加64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473.4公里,新增1026公里。水运建设成绩显著,沿海港口生产型泊位607个,其中新增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4个,累计达到340个。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为3980公里、2200公里和6730公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4541.2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6%,比上年提高6.0个百分点;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居全国首位。对外开放打造新优势。《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发布,自贸试验区试点任务实施104项,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初见成效。高能级平台作用凸显,新增2个综合保税区,累计达13个。线上线下融合拓市场,举办“儒商青企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山东与世界500强产业链高质量合作发展对话”“全省重点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活动,签约外资项目237个,合同外资104.9亿美元。加快培育新动能,5市纳入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3市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两院院士5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10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36人,齐鲁首席技师1805人,高技能人才330.2万人,获得“山东惠才卡”人选5952人。区域发展构建新格局。省会、胶东、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三大经济圈分别实现生产总值27466.0亿元、31113.4亿元和145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3.8%、3.5%和3.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41.2%和20.1%。济青烟“三核”引领作用突出,合计实现生产总值30357.9亿元,增长4.0%;占全省GDP比重为41.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三、改革与创新重点改革领域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深入实施省属企业混改三年工作计划,省属企业混改户数比例达到68.9%。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达44家。山东能源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与齐鲁交通实施联合重组,新组建南郊集团、人才发展集团和国欣颐养、国欣文旅、产权交易集团。275户省属“僵尸企业”全部完成处置。开发区改革全面推开,管委会内设机构平均压减58.7%,管辖面积压减48%,代管乡镇压减50.7%。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明显,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土地流转率达到42.3%;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超过99%的村(组)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组建388个医共体,42个国家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完成3个以上区域资源共享中心建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简政放权大力推进,下放省级行政权力事项720项(次)。政务服务全面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0%以上,窗口平均服务时间缩减到10分钟左右。市场环境更加公平便利,不动产登记50类登记业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随时随地网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数量由112项精简为73项;税收业务75%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个体工商户办税时间压缩80%。企业活力稳步增强,年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185.8万户,比上年增长14.2%。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增长14.4%。新登记市场主体221.4万户,增长2.1%。其中,新登记企业79.5万户,增长11.7%。质量强省建设加快推进。年末有效注册商标161.0万件,比上年末增长24.1%。其中,驰名商标796件,地理标志商标792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9118件,增长11.9%。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0个,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产品17个。年末累计批准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51个。44个品牌入围2020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评选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88家、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67家。20家企业的20个产品获得“泰山品质”认证。开展重点领域标准建设,累计发布地方标准3627项,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563个和1338个。创新驱动战略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发明专利申请87330件,比上年增长25.6%;发明专利授权26745件,增长29.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3013件,增长29.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24512件,增长23.4%,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2.4件,比上年增加2.3件。推动技术标准创新应用,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5个。平台建设提质增速,首批5家山东省实验室启动布局,建成省级“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30家。院士工作站392家。创新创业活力激发,3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8家,新增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8203家,增长91.3%。科技企业孵化器225家,其中国家级98家,省级127家。众创空间419家,其中国家级242家,省级177家。四、农业农业发展稳固增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9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成为全国首个突破万亿元省份。粮食总产量1089.4亿斤,增加18.0亿斤,连续7年过千亿斤。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产品10275个,增长1.6%。林牧渔业发展平稳。林地面积35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8.25%。活立木总蓄积量13040.5万立方米。猪牛羊禽肉产量721.8万吨,比上年增长3.3%;禽蛋产量(不含小品种)480.9万吨,增长6.8%;牛奶产量241.4万吨,增长5.9%。水产品总产量(不含远洋渔业产量)790.2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679.5万吨,淡水产品产量110.7万吨。年末专业远洋渔船546艘。农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增强。开工建设45项抗旱水源工程,其中已完成11项。积极供水抗旱,累计受益农田面积超过3000万亩。启动引黄灌区农业节水工程72项,完成投资161亿元。新增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个。新增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4家和81家,省级以上示范场总数达528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1%。五、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发展稳中向好。全部工业增加值23111.0亿元,比上年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0%,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2.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2.4%,利润总额增长19.6%;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1%,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2%,提高1.3个百分点。建筑业发展壮大。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有工作量建筑业企业8081家,比上年增加78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82家,增加28家。建筑业总产值14947.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六、服务业服务业支撑作用持续显现。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915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占全省生产总值(GDP)比重为53.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5.1%。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营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7%。新兴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5%,其中电子商务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分别增长27.7%、22.7%和19.4%。旅游复苏提振有效。接待国内外游客5.7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019.7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水平的61.5%和54.3%。A级旅游景区1227家,其中,5A级旅游景区13家,新获国家评定1家。星级饭店539家,旅行社2685家。旅游度假区46家,其中,国家级5家,新获评1家;省级41家。旅游新业态积极打造,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67家,省级康养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5家,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111家,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3家。威海荣成市、临沂沂南县、烟台蓬莱区、德州齐河县、济南章丘区获评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邮政电信加快发展。邮电业务总量81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6.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7200.1亿元,增长24.4%;邮政业务总量993.7亿元,增长38.4%。快递业务量41.5亿件,增长43.7%。光缆线路总长度263.1万公里,增长9.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25.2万户,比上年末下降5.1%;移动电话用户10907.1万户,增长1.1%。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19.5部,比上年增加0.4部。(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445.6万户,新增259.5万户。交通运输平稳回升。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旅客运量3.0亿人次,比上年下降55.9%;货运量30.9亿吨,增长1.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6.9亿吨,增长4.9%。年末机动车保有量308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8%。其中,汽车2552.4万辆,增长8.6%;新能源机动车41.9万辆,增长22.3%。七、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体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6%。三次产业投资构成为2.3∶31.3∶66.4。重点领域中,民间投资增长6.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3.9%,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7.6%,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为51.9%。新兴产业投资加速,“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8.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1.3%,比上年提高6.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8.1%和8.4%。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房地产开发投资9450.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住宅投资7296.4亿元,增长9.4%。商品房施工面积79791.9万平方米,增长5.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8913.6万平方米,增长5.3%。商品房销售面积13271.7万平方米,增长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1904.7万平方米,增长4.2%。商品房销售额11065.6亿元,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额10109.6亿元,增长8.9%。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533.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4.1%。八、消费市场消费市场加快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48.0亿元,基本恢复至上年水平。其中,餐饮收入3129.1亿元,比上年下降6.2%;商品零售26118.9亿元,增长0.8%。城镇零售额23671.8亿元,下降0.3%;乡村零售额5576.2亿元,增长1.4%。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兴消费高速增长,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比上年分别增长1.6倍和49.1%,能效等级1、2级家电商品增长80.8%。品质消费渐成趋势,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3%和13.4%。线上市场快速拓展。实现网上零售额46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043.4亿元,增长17.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九、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逆势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22009.4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13054.8亿元,增长17.3%;进口8954.6亿元,下降4.1%。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5590.7亿元,增长19.2%;纺织服装出口1867.4亿元,增长19.9%;农产品出口1257.4亿元,增长1.9%。利用外资增长迅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60家,比上年增长21.6%;实际使用外资176.5亿美元,增长20.1%。其中,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37.8亿美元,增长11.0%;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24.4亿美元,增长26.1%。对外投资合作更加深入。实际对外投资576.3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50.4亿元,下降17.9%。新签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47个,合同额640.8亿元,占全省的91.9%。“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6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出口3883.5亿元,增长18.2%;进口2424.7亿元,下降1.6%。实际对外投资157.1亿元,增长16.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83.9亿元,占全省的59.0%。十、财政金融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9.9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4757.6亿元,下降1.9%,占比为7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31.2亿元,增长4.6%。其中,民生支出占比为79.4%。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108亿元,是上年的1.5倍,增量创历史新高。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183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比年初增加13610.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7880.6亿元,增长13.4%,增加11555.0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29580.4亿元,增长9.6%,增加2768.3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096.7亿元,增长12.2%,增加1888.3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176.8亿元,增长40.1%,增加2345.3亿元。资本市场韧性增强。年末上市公司334家,新增29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29家,股票总市值3.5万亿元。“新三板”、齐鲁股权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分别为508家、4859家和1928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707家,比上年增加120家;管理基金规模2581.7亿元,增长19.9%。保险业平稳发展。保险保费收入3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29.2亿元,增长7.3%;人身险保费收入2553.3亿元,增长7.6%。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248.2万亿元,增长31.7%。支付各类赔款与给付1036.5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44.1亿元,增长22.4%,为1582.2万户(次)农户提供1119.7亿元的风险保障。十一、民生保障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86元,比上年增长4.1%;人均消费支出20940元,增长2.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26元,增长3.3%;人均消费支出27291元,增长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3元,增长5.5%;人均消费支出12660元,增长2.9%。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其中城镇、农村居民分别为37.3平方米和43.4平方米。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城市建设完成投资1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9.3%。新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74.6公里,设区市新增海绵城市面积200平方公里。新建改造修复城市污水管网3320.8公里,设区市建成区16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通过“长制久清”评估验收。累计建成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328座,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0万吨/日;建成运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128座,新增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5万吨/日。新增城市(县城)清洁取暖面积7816.5万平方米。设区市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3.6万个。社会保障逐步健全。年末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含生育保险)、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046.3万人、2323.3万人、1466.1万人和1822.1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590.4万人和7374.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2981.8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42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贴标准由人均不低于520元提高至550元。医保电子凭证激活人数及开通应用定点医药机构分别为3878.1万人和4.7万家。跨省和省内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医院3970家。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长10.0%,1至4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平均增长3.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3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32元,比上年提高157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5.3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560元,比上年提高127元。养老机构2373处,养老机构床位39.2万张,比上年增加3.7万张;护理型床位17万张,建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69处、农村幸福院10026处。住房条件日趋改善。棚户区改造开工14.8万套、基本建成20.4万套,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5.1万户,筹集公租房4312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745个,惠及居民50.8万户,住房公积金缴存1436.9亿元。安全事故形势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38.0%和38.4%,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74,十万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4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13,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142。十二、社会事业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完成配套幼儿园整治2120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63所,新增学位30.1万个。普通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实现动态清零,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5%。新补充中小学教师4.2万人、公办幼儿园教师0.6万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专任教师分别为45.4万人、30.5万人和14.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4.9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12.5万人。新设立6所高职(专科)院校,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高校新增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13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04门。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金牌39枚、奖牌53枚,金牌数和奖牌数全国“双第一”。文化事业产业全面繁荣。成功举办旅游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四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年末广播人口、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9.45%和99.59%。城市、县城和乡镇影院580家,票房10.0亿元。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04个,艺术表演场馆93个,博物馆603个,公共图书馆154个,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157个,美术馆55个,文化站1815个。出版各类图书16182种,报纸83种,期刊杂志265种。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分别为17个和171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173项和751项。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226处和1711处。在全国第四批博物馆定级评估中,99家博物馆成功晋级。卫生健康质量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8.5万所。其中,医院2640所,比上年末增加25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1万所,增加0.1万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分别为91.7%和94.2%。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69元提高至74元。累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1万个,签约居民3877.4万人。112个国家集采药品平均降价60%以上,39个省级集采药品平均降价67.3%;国家集采冠脉支架平均价格从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5类省级集采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66.0%。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举办第十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事活动3364项次,参与总人数达311.6万人次;举办线上线下各级各类马拉松活动44场,参与56.3万人。省、市、县、乡各级体育社会组织9566个,新增1108个;村级体育总会38678个,新增1161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95%。年度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获金牌54枚。灾害防御水平增强。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701次,人工作业增加降水4.97亿立方米,减少雹灾损失4.51亿元。妥善应对显著性有感地震26次。注: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3.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相关数据将通过《山东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公布。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等行业。二是指辖区内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以及城镇个体户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7.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8.软件业务收入统计范围:一是在我国境内注册(港澳台地区除外),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二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营业务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且该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三是在我国境内注册,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的企业或其集成电路设计和测试的收入占本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0以上,且主营业务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独立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