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双非理工科大学的佼佼者其死若休

上海理工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双非理工科大学的佼佼者

第一轮双一流评选,上海理工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双双落选,几年过后,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临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校的发展现状。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现有杨浦校区和复兴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下设17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5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7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39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8人,省部级人才155人,高级职称教师826人,博士生导师256人。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长春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学校设有14个教学学院,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01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0人、硕士研究生3980人、本科生16158人、留学生202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08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973”首席专家3人。小编总结1、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上海理工大学参评的21个一级学科全部榜上有名,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博士授权学科跻身全国B+学科行列,系统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3个一级博士学科列为B类学科。2、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预算16.3亿元,已经达到211高校预算水平,相信在充足预算支持下,未来会有新的发展。3、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进入全国A类,“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4个学科进入全国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8个学科进入全国C类学科,这一成绩已经超过不少照顾性211高校,在地方性高校中比较突出。4、长春理工大学学科基础很好,学科特色也很显著,可惜没有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否则应该可以发展得更好,2019年该校年度预算10.33亿元,虽在吉林省算不错了,但是跟沿海发达地区高校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功利

上海理工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3200余名新生!

9月16日上午,伴随着青春洋溢的歌声,上海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主会场举行,在学校内各分会场同步直播,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的3200余名研究生新生共同庆贺即将在沪江园开启的人生新篇章。开学典礼主会场及部分分会场盛春主持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庄松林,校党委副书记刘道平,校党委副书记孙跃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副校长蔡永莲、副校长刘平、副校长吴忠,总会计师赵明,副校长张华及各职能部处、各学院领导、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出席典礼。开学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主持。全体新生学唱校歌典礼开始前,2020级研究生新生共同学唱校歌,朗朗歌声萦绕在各典礼会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上理研究生自制的音乐短片《追梦,少年!》,随后盛春宣布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开学典礼缓缓拉开了帷幕。张森浩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森浩作为新生代表演讲发言。他畅谈了自己对上理的憧憬与向往,以及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肩负的使命与重任。张庆立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庆立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希望上理研究生能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脚踏实地,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管骁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上理研究生学习生涯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并对全体研究生新生给予深切厚望,鼓励研究生要培养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科边界,争做新学科新知识的构建者。吴坚勇讲话最后,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在讲话中指出,当下,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准时代脉搏、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这些都是我们青年一代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新课题。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中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他对全体新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饱含爱国之情,心怀报国之志,勇担时代大任。二是躬身学术实践,夯实求知基础,培养创新思维。三是珍惜青春韶华,永保奋进之态,激扬青春力量。吴坚勇寄语全体新生,作为一名新“上理人”,希望大家牢记“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的校训,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在人生新征程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行谱写崭新的人生篇章。丁晓东为新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结束后,校长丁晓东以《选择上理工,迈向新征程》为题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他向新生们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浓厚底蕴与文脉传承,从百年学府、今日上理两个角度一一向同学们展示红色烈士、杰出校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子奋勇争先。随后,他以学科发展为脉络,展示我校优秀的学科成绩,并提出了对校园建设欣欣向荣的展望,激发学子们身为上理人的骄傲。在介绍现有学科、特色智能发展与对外交流合作后,丁晓东对目前规划的新校园风貌进行了展望。最后,他从“大时代”“大使命”“大担当”三个角度鼓励学子以青春为战场,让奋斗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以上理为起点,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争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追梦人、圆梦人。同学们认真聆听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上理研究生 素材来源丨研究生工作部 摄影丨王博 今日编辑丨张璐杰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火弗能热

上海这两所高校都很厉害,有望冲进“双一流”,华东政法大学在内

上海的这两所高校很厉害,那就是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小编从综合实力、师资力量、学科实力、科研成果等方面证明了这两所高校的实力,有望冲进“双一流”,你更看好谁呢?· 华东政法大学综合实力: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入选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科实力: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华东政法大学有1个A学科、1个B学科、1个C+学科、1个C学科。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400人,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全国“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入选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此外,学校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科研平台:根据2016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科学研究院等160余个科研机构,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中国(上海)自贸区法治创新研究基地,拥有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1个。科研成果:2012年,学校获1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总数位列上海高校第三。 2013年,学校立项27项,在上海与复旦大学并列第2,其中法学类课题立项15项,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这也是学校第4次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学校立项19项,在政法类高校中位列第一。根据2016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来,学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学类项目、司法部项目立项数多次获得全国第一,国家级重大课题立项数在全国政法高校中居领先地位。· 上海理工大学综合实力: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该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沪港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知识产权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学科实力: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华东政法大学有3个B+学科、3个B学科、3个C+学科、8个C学科、4个C-学科。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69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42人,博士生导师18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2.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3.7%;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50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类省部级人才12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科研机构: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科研成果:学校承担和参与多项“973”、“863”和国家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2012年学校获各级科技成果8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特种光栅的精确制备及应用技术获高校科技成果发明二等奖。2010年-2012年学校获授权专利1000多项。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学校各学院(部)科研到款纵向到款2988万元,横向到款2744万元,合计到款5732万元。

气本

长三角的浙江理工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谁才双非理工类第一!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国务院定名为浙江丝绸工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下设18个学院(教研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3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7个,“十三五”省优势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5个。拥有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并可授予专业学位类别15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拥有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1个,省一流学科A类6个、一流学科B类6个,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材料科学、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7个,省重点文化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四青”人才1人;省特级专家3人,省“万人计划”杰出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含重点资助)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6人;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金沙学者。上海理工大学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是一所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应用研究型大学。2016年7月,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防特色高校。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学校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有56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在学科建设方面,工程学科、材料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行列;拥有1个上海市Ш类高峰学科,4个上海市I类高原学科,1个学科参与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建设。在人才培养平台方面,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以及省部级平台51个。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依托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深厚的行业基础,积极建设生物医学工程和数字传播等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急需的学科。学校有高级职称教师742人,博士生导师186人,教学科研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2.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3.7%。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8人(含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50人;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各类省部级人才127人。两所院校都位于长三角地区,具有很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精而又精

“上海理工大学”可以进入,下一轮的双一流高校吗?

就我个人的了解与看法,上海理工大学进入双一流院校的机会肯定是非常的小的,但是进入一流学科的机会还是比较的大。一方面就是从学校的综合实力来看,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就是关于学校的综合排名在国内是很不错,2018年全国排名百强院校之一,还是很不错的。位于上海市的上海理工大学的地理位置肯定是非常的好的,学校是由国防工业局、上海市政府共同建立的一所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历史底蕴还是比较深厚的。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并且学校拥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学校开设二级院系17个,拥有在校生人数达25000人左右。其中学校工程学以及材料科学进入世界ESI排名前1%,比较突出的两个学科。截止到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拥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分别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拥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专业6个,分别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印刷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要说上海理工大学的实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能否入选一流学科近是有机会。像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院校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同样都没有入选双一流学科院校,所以说能否入选一流院校还要看国家的建设,上海理工大学仅是有机会而已。您的关注、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天行

不输211的上海理工大学

学校是985还是211大学是每个考生关心的问题,凡是入选 “211”、“985”工程的高校都是非常优秀的学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重点院校。这些院校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大都列入提前批次和本科一批重点。上海除了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上海市共有10所211大学,4所985大学,质量和数量都位居前列。在上海的高校中,进入211工程的高校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政金融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大学。除了这些高校,上海地区还有几所实力比较强劲的学校,上海理工大学就是其中的一所,该校一直以来都是一所充满争议且饱受诟病的高校。作为上海市属的四非高校,在各地的高考投档线都比较高,加上上海对众多学子的吸引,这就导致了每年都有很多同学拿着高分放弃了211甚至985来到了上海理工大学,进入了学校之后,部分同学渐渐地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机械学院,分数线跟华中工学院差不多,是上海地区著名的理工院校,那个年代的上海,也是人人都想去的。那为啥211给了华东理工大学而不是上海理工大学?首先,上海理工大学在与长春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相比中,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等都很薄弱。所以就有人认为如果考虑地域差异,单纯的考虑实力,上海理工大学与这些学校实在是差得太远。如果不是合并了上海光学研究所,这个学校现在有没有博士点都是个问题。现在也就一个并进来的光学工程学科拿得出手。上海理工大学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先后经历了上海机械学院、华东工业大学几个阶段,1996年由华东工业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99年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并入学校。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前身所谓沪江大学的上海理工大学,尽管已经拥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却没有达到百年名校应有的高水准,整个历史上学校也并没有经历过拆分,学科实力的流失等。如果上海市政府像前几年一样一如既往地支持上理发展,那么上海理工大学仍然会像前几年一样,继续前行。而上海理工大学现在的实力是可以干掉末流211,即106~138(上海大学,苏州大学,中科院及军工系除外),89~105的院校多为学科院校又和上海理工大学领域不同,至于如何与46~88这样的学校相比,就看上海市政府对上海理工大学的定位了。#教育#

上海理工大学怎么样啊?

上海理工大学那可有的说了,我就是上海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一名大二学生,可以说上海理工大学还可以吧。在上海虽然不及交大复旦同济什么的,但是我觉得上海理工大学还是可以的。怎么着也比我山东理工大学强吧,我在16年的时候考了589分,本来是打算报山东理工的,但是老师建议我报上海理工,我就报取了上海理工,没想到真的录取了,当时当时还真有点儿后怕,就怕真的万一不录取。我是在上海理工大学复兴校区,南边就是我儿时的梦想,上海交大,我真的很想上上海交大,也许这辈子可能没有机会了,无奈高考的成绩不行,如果当时复一年的话,说不定能上上海交大,但是没有选择复读。不过上海还有另外一所理工大学,那就是华东理工大学。据我实际努力能够考上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也说不定,但是我现在还没有考取研究生的打算。上海理工大学校园显得比较拥挤,尤其是下课的时候,校园里学生特别多,路上再来那么一两辆车就显得更为拥挤了。这一点真的有点太不人性化了。而且饭菜的质量也感觉不怎么样我不大喜欢在学校吃,经常和同学上外面吃去。都说上海理工大学校园的美景还是不错的,真的这一点不敢恭维,如果我当时上了山东理工大学在看看真的是不一样,山东理工大学我去过一次,这个校园很大。而且设施什么的都很齐全。没办法,既然来了上海理工,那就好好学习吧,争取能够考上华东理工大学吧。

土门

上海理工大学录取线高过部分211,因为实力不允许低调啊!

我国的大学分类有多种标准,其中按照学科性质可以分为理工类、师范类、医学类、农林类等,理工类院校应该是最庞大的群体,我国光名字中带“理工大学”字眼的大学就有近30所,而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院校,却表现很好,它的招生分数往往高过部分211大学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所高校。上海理工大学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是一所有着深厚底蕴的百年名校,目前以及发展成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也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它有杨浦校区和复兴路校区两个校区,占地近千亩。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系统科学)、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它有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即光学工程,还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与动力工程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分别为光学、能源、控制,它的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还进入了ESI全球前1%。由此看来,作为一个双非高校竟然有这么多国家级的专业,说明它的实力的确是非常强的。上海理工大学师资力量也很强,两院院士有11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8人,省部级人才155人,高级职称教师826人,博士生导师256人。光电学院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另外上海理工大学位于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自然也会为它加分很多。很多考生在选择大学时会注重大学的所在的位置,上海理工大学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不知道被多少考生所向往呢。我查看了一下近三年上海理工大学在河北的录取情况,从它本一批次的投档线来看,一般要超过本一线100分左右,这样的高分已经超过部分偏远地区的211大学了,可见上海理工大学的生源质量非常高,当然这也证明了它的实力。悠久的历史、强劲的学科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地理位置,这一切共同造就了上海理工大学的地位和影响。通过以上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清楚为什么一所双非高校能有这么高的录取分数了吧。

雇佣兵

上海理工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公布,推免很少,整体好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理工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上海理工大学竞争较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24人报考,录取29人,复试线278,报录比14.6:1 ;管理科学与工程:504人报考,录取45人,复试线350,报录比11.2:1 ;公共管理:254人报考,录取24人,复试线345,报录比10.6:1 ;特别提醒上理工今年会计招全日制了! 20考研只招非全,才47人报考,录取了50人。今年有全日制了,总计划招生人数77人,全日制拟招生46人。应该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它今年招全日制了,看到赚到。感觉上岸机会很大,推荐关注。 学校简介上海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属重点建设大学。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一级学科硕士点: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软件工程、力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物理学、化学、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位硕士点:国际商务、金融、翻译、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新闻与传播、出版、艺术、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学科实力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光学工程ESI全球前1%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学科(培育):数字出版与传播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光学、能源、控制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系统分析与集成、热能工程、系统工程、光学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上海市重点学科:系统分析与集成、系统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医疗器械工程、光学工程、印刷出版、制冷与低温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2017年)结果厦门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私信发送“上海理工大学”,领取招生专业目录、考试大纲……总结有人说上海理工大学完全比得上一般的211大学!你认为呢?(考研咨询:私信发送“咨询”)

画中人

上海被看低的3所大学,一个是上海理工大学,第一是211大学

如今在上海的每一个地方发展上说,它的大学分布数量和质量都是很高的,尤其是在我国综合的大学评比上说,很多人还是优先选择去上海读大学的,但在上海的很多大学发展中,即使是有一些大学的发展不是特别的强大,但也能凭借地处上海的优势,从而是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在上海的很多大学中,它们相互之间的评比也是很有意思的,有的大学却是在实力上说被低估了,而有的大学则是被高估了,所以就来看看3所上海被看低的大学,其实在上海的大学发展上说,它的很多大学本身也是能得到很好发展的,只是由于发展上的潜力不足所导致的一些大学发展是被低估的。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这所大学是上海很重要的大学,它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涉外商科大学,可见它在上海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在大学的综合实力中,它也是具有行业特色型重点大学,但是在上海很多的大学相互评比中,它却是被低估的了,很多人也对于它的这所大学不是特别的了解。2.上海理工大学。它也是上海的一所被看低的大学,虽然它不是211大学,但在其综合的实力上,以及是在科学研究的水平上说,它的大学发展还是不逊色于很多的211大学,它更是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也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可见,它的知名度低也是多么的可惜了。1.东华大学。其实这所大学是上海最可惜的一所大学,它是211,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更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但在由于这所大学的校名上看是很容易被误会成“野鸡”大学的,所以在这所大学的综合发展角度上说,它的大学也还是很让人所感到憋屈的,更是一所被严重看低的大学。在如今的上海很多大学发展中,不同的大学其实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内都是有成就的,我们也绝对不能依靠于某一个大学排名名单就否定了一些大学,而认为它们的大学发展差,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认识,要是评判一所大学的综合发展水平,也还是需要从更多的角度研究,这样才不会是产生一些被看低的大学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