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公布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部分专业适合捡漏!梅耶林

上海理工大学公布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部分专业适合捡漏!

4月25日,上海理工大学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根据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消息,部分专业接收调剂考生。初试成绩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区分数线的考生,可于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5月20日左右),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此外还特别强调,受疫情影响,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各位一志愿和准备调剂的考试要抓紧时间准备,把握住最后的机会!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分享,每天不定时更新考研那些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苏轼

快讯: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相关信息,据悉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出,当前正在快马加鞭地奔向你们哦!下面一起来看看通知书的模样吧:满满的上理红,你心动了吗在这份包裹里,你将收获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注意事项、2020级新生入学财务须知(研究生)、上海市高校新生报到安全指南、关于选拔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新生演讲代表的公告。“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沉甸甸的八个字,注入了你所有努力的汗水。你,值得拥有。通知书在手,上理我有。希望所有理宝用这把“钥匙”,开启自己辉煌的人生。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文丨王雅楠 王博 王臻平 图丨王博 王臻平 排版丨王雅楠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超级爱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安排发布!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部门关于招生复试的要求,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提前做好准备。01、复试时间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符合我校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原则上于5月20日前完成复试,调剂考生复试将于调剂服务系统开通(5月20日左右)后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生须及时查看相关学院网上通知。02、复试平台1、我校选用平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和华为云We-Link(备用平台),复试前考生须提前安装好以上2个软件,学习熟悉操作流程。2、推荐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外接高清摄像头)进行考试,请使用无线宽带或顺畅的4G网络,使用手机需保证手机电量充足。3、学信网考生操作手册(待发布)4、华为云We-Link考生操作手册(03、复试资料1、《诚信复试承诺书》(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2、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3、往届考生须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考生提供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原件;4、英语四、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原件;5、加盖有公章的大学成绩单(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保管单位的公章均可);6、同等学力考生按照我校招生简章要求提供相应材料的原件;7、其它能证明自己特长和能力的材料;8、未通过网上学籍学历验证的考生须提供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的《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籍学历验证报告原件,国外学历考生必须出具教留服的认证证明原件;凡不按要求提交验证证明、隐瞒学籍学历校验信息或提交虚假验证证明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9、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供《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的原件。注:①具体要求和提交方式请关注各学院网站通知。学院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或取消复试成绩。②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的复试资料原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录取资格无效;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③我校2020年研究生复试体检工作将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请拟录取考生关注网站后续通知。04、注意事项1、考生自觉服从考试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接受复试老师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若复试过程中遇到网络中断等突发状况,自觉服从重考等安排。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应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复试过程中考生应自觉履行保密义务,严禁录音录像,禁止以任何形式泄露或对外发布复试相关内容和信息。对复试过程私自违规录音录像的内容在监督复议时不予采纳。3、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本人在考试场所并全程出镜,不得中途离开,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4、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05、复试安排请考生关注各学院网站通知查看复试安排,如有个别学院复试安排尚未公布,请考生耐心等待并及时关注。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素材来源:上海理工大学研招办 今日编辑丨王臻平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恢诡谲怪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3272名新生,男女比1.469:1

不知不觉,2020年的秋天如约而至,五湖四海的研究生萌新们即将踏上来校的旅程,不如一起来看看在这“理”,他们将会与谁相遇?你好,上理!人数统计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将迎来3272位新同学,其中95.11%为硕士研究生,4.89%为博士研究生。即使在我国研究生总人数累计近千万的今天,博士学霸们也依然珍贵。男女比例虽然是理工类院校,但是上理的女同学并不少,今年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469:1。其中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466:1,博士生男女比例为1.54:1。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女生比例TOP3的院系依次是外语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能帮广大单身男青年的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各凭本事了哦~来源分布新生同学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覆盖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的同学最多。民族分布2020年研究生新生中,包含我国16个民族的同胞。其中少数民族人数TOP3依次为:满族、回族、苗族。和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一定会特别有趣吧!年龄分布硕士新生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但是有一位来自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男同学,今年仅18岁!不禁让人感慨:年轻真好!博士新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博士是一位来自管理学院的女同学,仅21岁!年龄最大的博士48岁。一起向学霸们学习吧!星座图鉴“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今年的研究生新生中,星座数量TOP3依次为:天蝎座、射手座、狮子座。在上理,你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一颗吗?很高兴遇见你。数千名莘莘学子即将扬帆起航,祝你们未来万事顺意,愿你们一路乘风破浪,在这“理”成就最好的自己!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制图丨王世怡 数据整理丨倪敏腾 排版丨张森浩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医和

上海理工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3200余名新生!

9月16日上午,伴随着青春洋溢的歌声,上海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主会场举行,在学校内各分会场同步直播,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的3200余名研究生新生共同庆贺即将在沪江园开启的人生新篇章。开学典礼主会场及部分分会场盛春主持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庄松林,校党委副书记刘道平,校党委副书记孙跃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副校长蔡永莲、副校长刘平、副校长吴忠,总会计师赵明,副校长张华及各职能部处、各学院领导、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出席典礼。开学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主持。全体新生学唱校歌典礼开始前,2020级研究生新生共同学唱校歌,朗朗歌声萦绕在各典礼会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上理研究生自制的音乐短片《追梦,少年!》,随后盛春宣布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开学典礼缓缓拉开了帷幕。张森浩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森浩作为新生代表演讲发言。他畅谈了自己对上理的憧憬与向往,以及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肩负的使命与重任。张庆立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庆立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希望上理研究生能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脚踏实地,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管骁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上理研究生学习生涯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并对全体研究生新生给予深切厚望,鼓励研究生要培养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科边界,争做新学科新知识的构建者。吴坚勇讲话最后,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在讲话中指出,当下,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准时代脉搏、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这些都是我们青年一代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新课题。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中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他对全体新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饱含爱国之情,心怀报国之志,勇担时代大任。二是躬身学术实践,夯实求知基础,培养创新思维。三是珍惜青春韶华,永保奋进之态,激扬青春力量。吴坚勇寄语全体新生,作为一名新“上理人”,希望大家牢记“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的校训,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在人生新征程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行谱写崭新的人生篇章。丁晓东为新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结束后,校长丁晓东以《选择上理工,迈向新征程》为题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他向新生们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浓厚底蕴与文脉传承,从百年学府、今日上理两个角度一一向同学们展示红色烈士、杰出校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子奋勇争先。随后,他以学科发展为脉络,展示我校优秀的学科成绩,并提出了对校园建设欣欣向荣的展望,激发学子们身为上理人的骄傲。在介绍现有学科、特色智能发展与对外交流合作后,丁晓东对目前规划的新校园风貌进行了展望。最后,他从“大时代”“大使命”“大担当”三个角度鼓励学子以青春为战场,让奋斗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以上理为起点,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争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追梦人、圆梦人。同学们认真聆听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上理研究生 素材来源丨研究生工作部 摄影丨王博 今日编辑丨张璐杰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催眠者

上海理工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上海理工大学报考情况,经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现将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要求和有关说明公布如下:第一志愿考生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符合我校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可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分数线如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满足我校划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分数线。分数线如下:受疫情影响,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复试办法、复试安排及考生操作规程将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及各学院网站,耐心等待通知。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素材来源丨上海理工大学研招办 今日编辑丨王臻平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详细公告请参见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初瓣

师·范 上海理工大学张卫国: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

曾任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15年半,教授高等数学等课程38年,张卫国始终把“教书育人”视为教师之本。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记市先进工作者、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张卫国现任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方向带头人、复杂系统数学理论与方法博士点负责人。曾任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课程建设负责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带头人,数学学科带头人,理学院院长。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届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奖等奖项。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组委会授予“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杰出贡献奖”。走进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张卫国教授的办公室,第一眼便会被案头一列列整齐堆积起的文稿所吸引。张卫国拿起一摞文稿笑着说:“这些都是一个学生假期里写的毕业论文,最早一稿是7月初交上来的,经过两个多月我帮他修改打磨,最近一稿是9月7日传过来的。”笔者注意到,每一稿论文,都有张卫国用红字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在第一页右上角写有修改日期,足见对论文质量把关之严谨。首个理学院院长建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年前,上海理工大学还没有理学院,只有基础教学部,张卫国拟聘为基础教学部主任。“那时候,我给学校党委写了份论证报告,报告中写道,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除了要有工科学院外,还需要有理学院,并详细充分地列举了理由。”过了不久,学校领导的批文就下来了,校领导同意了张卫国的提议,并任命张卫国为理学院院长。刚成立的理学院是从基础教学部发展起来的,张卫国回忆:“那时候学院只有52名教职工,在岗博士只有我一人。”当院长不久后,张卫国就提出了办院指导思想:教学为立院之本,科研为发展之路,人才是强院之基。张卫国认为:“想要保证教学质量的长久性,不仅我本人的课要上好,学院其他老师的课都要上好。”为此,他一方面先后引进了7名教授做学科建设负责人或课程建设负责人,另一方面从各大名校中招来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引进人才后,张卫国亲自示范讲课,“我会讲一堂完整的课给他们听,告诉青年教师如何备好课、如何讲好课,尊重教学规律。”2017年时理学院已有教职工110多人,在岗博士占了85%。学院有数学、物理、化学三个本科专业,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我这个院长卸任时,完成了初期立下的目标。”张卫国欣慰道。既“严谨”又“和蔼”讲解最难课程深入浅出如果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教授,可以是“严谨”也可以是“和蔼”,但一定不是“严厉”。张卫国教授的高等数学,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最难的一门课”。如何将最难的课讲得生动,张卫国自有一套“公式”:根据数学课逻辑性比较强的特点,把课程内容重新整理出一份教案。上课时首先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随后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知识,探究“抛出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数学定理,并引导学生一起来证明它。“通过一层层分析,吸引学生一环扣一环地听下去。”张卫国说道。从教38年来,张卫国同样会遇到学习跟不上的学生。他认为他们只是“暂时困难多的学生”。“作为一个老师,教书育人是天职。对学生我是一视同仁的,好的学生我会课下鼓励他,而成绩不好的同学更要增强他的自信心。”张卫国的用心得到了学生的回报,采访当天正逢教师节,张卫国开心表示,一上午就收到20多份来自学生的祝福,很多学生都已毕业多年。对学生的论文如数家珍细心批改每一篇作业近年来,张卫国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比较多。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张卫国把他标注好的论文传给学生,学生再把修改好的论文发给老师看。笔者注意到,一位同学从7月初到现在,一共修改了13稿。这13份修改稿中,有很多是张卫国手写出的数学公式,细致到错别字也会标出来。说起学生的论文,张卫国如数家珍。他打开电脑,“这个李同学在山西,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打电话、发邮件联系,我一稿一稿帮他改,然后拍照打包发给他。”让笔者更为惊讶和感动的是,张卫国使用的并非智能手机。手机只能接受短信,没有微信,也没有拍照功能。那么他是如何把论文拍下来传给学生的呢?张卫国举起桌上的相机,“我就是拿着相机一页一页拍下来传到电脑上,再通过电子邮件传给学生的。”笔者不禁感叹,张教授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这样的精神令人敬佩。采访最后,张卫国笑着说道:“最近,一位本学期才去复旦读博士后的同学,由于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好已被评为超级博士后,还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而这些成绩,离不开张卫国平时的教导,也许是课堂上孜孜不倦的讲解,也许是日复一日作业上的细心批注。【来源:教师博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复归于朴

捷报频传!上理工科学家接连入选科研领域重磅名单!

近日,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入选项目正式发布,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艾连中教授入选获得者名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该基金设立于1994年,每年受理一次,评审过程十分严格,平均资助率不超过10%。20余年来,“杰青”基金已成为我国具有极高标志性和影响力的高端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是优秀中青年学者成长发展的重要平台。艾连中教授最近,科睿唯安也公布了2020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魏国亮教授继2019年首次入选后,今年再次入选跨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魏国亮教授“高被引科学家”是由科睿唯安文献计量学专家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等21个学科领域的引文数据分析得出。入榜这份备受期待名单的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其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彰显了他们在同行之中的学术影响力。本图为名单的部分截图(图片来自“青塔”公众号)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将人才强校战略列于发展战略首位,在引才、育才、用才上做足了功课,通过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为学校科研攻关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助推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学校实施“思学计划”“志远计划”“乘风计划”为青年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发布《上海理工大学跨学科交叉预研专项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文件,开辟人才发展“特区”,激发人才科研活力和工作热情,一大批优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脱颖而出。人物简介艾连中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科办主任,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食品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入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主要从事优良食品微生物的选育与利用、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多糖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承担“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多项;主持或参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6项;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SCI收录100多篇;参编英文著作2部。魏国亮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美国数学评论员,国际SCI检索期刊Neurocomputing副编辑,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理事。近年来,在工业复杂系统控制与滤波、网络化控制与信号处理、传感器网络滤波、移动目标定位、机器人控制、视觉优化、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际刊物Automatica,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 and Syst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等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19篇论文为高被引论文。来源丨上海理工大学图片丨王博排版丨穆昊宇责任编辑丨王博

下泉

避开扎堆院校,这些学校报的少录的多

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都会选择热门学校报名,但是每年招生名额就这么多,很多同学最后都是被刷下来了,耽误了一年的时间,浪费了很多精力。但是总有一些不错的学校,每年报名人数比较少,但是录取人数多,所以这些学校是你报名的最佳选择,还有调剂时候的参考,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学校。理工类扎堆的学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福州大学福建省内有两所211高校,一所是厦门大学,一所是福州大学。福州大学的调剂名额较多,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和工业催化专业第一志愿未招满,同学们可以注意下。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坐落于天津,河北廊坊设有分校,是211高校。毗邻与北京,就业机会多,河北工业大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均未招满。文科类院校其实很有名的文科类院校的理工专业大部分都未报满,这些理工专业属于冷门专业,而且分数线较低,大家可以参考下。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的化学和物理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理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中师范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信息技术专业。财经类容易扎堆的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虽然不是211高校,但是师资力量强,就业率高。实践基地为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不歧视跨专业和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学,想在北京发展,这所学校是不错的选择。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地区唯一一所涉外的商科院校,想在上海发展,这所学校是不错的选择。名校的非本校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硕士、公共管理专业。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汇丰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金融专业硕士、会计专业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全国顶尖大学,报考人数少,分数低,毕业后可以就近发展,也可以去北京。文科类容易扎堆的院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汕头大学广东的211高校,文科和新闻专业极具优势,这所大学李嘉诚可是捐了十个亿,所以不差钱,海外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多。广西大学虽然在B区,但是每年第一志愿都未报满,这所大学号称调剂区的清华北大,非常不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位于北京西三环,这所大学每年第一志愿都不会招满,容易被忽略,不过不压分,好考。理工院校的文科专业和出名的文科院校一样,理工类的院校文科专业也会招不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文学与法政学院和外国语言文华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学院和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的外语专业、传播学和广告学专业等。欢迎大家下方交流,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请关注一下。

其来无止

「最新」华理、上外等校发布研究生新生大数据!有你的母校吗?

今年沪上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如何?年龄最小的博士生几岁?哪些专业最受欢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6所沪上高校发布了2020年研究生新生大数据。一起来看看吧↓ 交大、同济、上财、上大、交大医学院的研究生数据请点这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01-研究生新生整体构成2020年在125100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专业下招收了200名以非全日制方式学习的研究生,其他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学习。02-性别比例2020级研究生新生整体男女比例约为1:3.06,其中博士新生的男女比例约为1:2.26,硕士新生男女比例约为1:3.15。各院系性别比例03-生源学校分布硕士新生本科生源学校情况校2020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本科生源学校数量排名前10的高校依次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博士新生硕士生源学校情况校2020级博士研究生新生硕士生源学校数量排名前10的高校依次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河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大学04-研究生新生来源省份分布校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自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生源人数最多的五个省依次为: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山东省、河南省。05-研究生新生年龄段分布硕士研究生新生年龄分布硕士新生的整体年龄主要集中在19-25岁之间,来自英语口译专业的桂同学是今年年龄最小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新生年龄分布博士新生的整体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之间,来自翻译学专业的许同学是今年年龄最小的博士研究生~06-研究生新生姓氏分布今年新生当中有4位”李婷“同学,3位”张琪“同学~相遇就是缘分啊~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新生大数据USST NICE TO MEET U不知不觉2020年的秋天如约而至五湖四海的研究生萌新们即将踏上来校的旅程不如一起来看看在这“理”他们将会与谁相遇?你好上理01 人数统计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将迎来3272位新同学,其中95.11%为硕士研究生,4.89%为博士研究生。02 男女比例虽然是理工类院校,但是上理的女同学并不少,今年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469:1。其中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466:1,博士生男女比例为1.54:1。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女生比例TOP3的院系依次是外语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能帮广大单身男青年的只有这么多了~03 来源分布新生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覆盖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的同学最多。04 年龄分布硕士新生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但是有一位来自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男同学,今年仅18岁!不禁让人感慨:年轻真好!博士新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博士是一位来自管理学院的女同学,仅21岁!年龄最大的博士48岁。一起向学霸们学习吧!05 星座图鉴今年的研究生新生中,星座数量TOP3依次为:天蝎座、射手座、狮子座。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012020年,共有1000名研究生新生同学在上应大开启全新的学术之旅。022020级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980名,非全日制学生20名。03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学术型硕士有620人,占2020级研究生总人数的62%;专业型硕士有380人,占2020级研究生总人数的38%。042020级研究生新生录取人数前十的学院依次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理学院。052020级研究生新生整体男女比例约为1.2:1。从各院系男女生比例来看,机械工程学院男生占比最大,高达95%,男女比例为19.75:1。其次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女生占比最多,女生男生比例为2.94:1。062020级研究生新生中,有两位“00后”!研究生新生同学中,94.8%的新同学年龄分布在20-25岁,5%的新同学年龄在25岁以上。072020级研究生新生来自祖国各地。其中,来自安徽的新同学最多,有183人;其次是河南和江苏。082020级研究生新生的姓氏排名中,数量前三位为王、张、李。“王”姓新生高达84位,意味着每12位研究生新生中,你可能会找到一位王同学!上海师范大学资料: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编辑:宋博文、顾依依【来源:上海发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