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安排发布!好医生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安排发布!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部门关于招生复试的要求,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提前做好准备。01、复试时间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符合我校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原则上于5月20日前完成复试,调剂考生复试将于调剂服务系统开通(5月20日左右)后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生须及时查看相关学院网上通知。02、复试平台1、我校选用平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和华为云We-Link(备用平台),复试前考生须提前安装好以上2个软件,学习熟悉操作流程。2、推荐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外接高清摄像头)进行考试,请使用无线宽带或顺畅的4G网络,使用手机需保证手机电量充足。3、学信网考生操作手册(待发布)4、华为云We-Link考生操作手册(03、复试资料1、《诚信复试承诺书》(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2、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3、往届考生须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考生提供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原件;4、英语四、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原件;5、加盖有公章的大学成绩单(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保管单位的公章均可);6、同等学力考生按照我校招生简章要求提供相应材料的原件;7、其它能证明自己特长和能力的材料;8、未通过网上学籍学历验证的考生须提供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的《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籍学历验证报告原件,国外学历考生必须出具教留服的认证证明原件;凡不按要求提交验证证明、隐瞒学籍学历校验信息或提交虚假验证证明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9、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供《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的原件。注:①具体要求和提交方式请关注各学院网站通知。学院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或取消复试成绩。②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的复试资料原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录取资格无效;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③我校2020年研究生复试体检工作将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请拟录取考生关注网站后续通知。04、注意事项1、考生自觉服从考试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接受复试老师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若复试过程中遇到网络中断等突发状况,自觉服从重考等安排。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应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复试过程中考生应自觉履行保密义务,严禁录音录像,禁止以任何形式泄露或对外发布复试相关内容和信息。对复试过程私自违规录音录像的内容在监督复议时不予采纳。3、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本人在考试场所并全程出镜,不得中途离开,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4、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05、复试安排请考生关注各学院网站通知查看复试安排,如有个别学院复试安排尚未公布,请考生耐心等待并及时关注。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素材来源:上海理工大学研招办 今日编辑丨王臻平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纥草饮水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3272名新生,男女比1.469:1

不知不觉,2020年的秋天如约而至,五湖四海的研究生萌新们即将踏上来校的旅程,不如一起来看看在这“理”,他们将会与谁相遇?你好,上理!人数统计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将迎来3272位新同学,其中95.11%为硕士研究生,4.89%为博士研究生。即使在我国研究生总人数累计近千万的今天,博士学霸们也依然珍贵。男女比例虽然是理工类院校,但是上理的女同学并不少,今年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469:1。其中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466:1,博士生男女比例为1.54:1。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女生比例TOP3的院系依次是外语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能帮广大单身男青年的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各凭本事了哦~来源分布新生同学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覆盖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的同学最多。民族分布2020年研究生新生中,包含我国16个民族的同胞。其中少数民族人数TOP3依次为:满族、回族、苗族。和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一定会特别有趣吧!年龄分布硕士新生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但是有一位来自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男同学,今年仅18岁!不禁让人感慨:年轻真好!博士新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博士是一位来自管理学院的女同学,仅21岁!年龄最大的博士48岁。一起向学霸们学习吧!星座图鉴“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今年的研究生新生中,星座数量TOP3依次为:天蝎座、射手座、狮子座。在上理,你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一颗吗?很高兴遇见你。数千名莘莘学子即将扬帆起航,祝你们未来万事顺意,愿你们一路乘风破浪,在这“理”成就最好的自己!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制图丨王世怡 数据整理丨倪敏腾 排版丨张森浩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偷偷摸摸

他从上海理工大保研到清华,斩获清华夏令营第1名,还是十佳歌手

“也许前方有太多未知,也许前路不易前行,但我希望我们上理学子在未来能随风激起后浪,用青春的力量书写属于我们的诗篇……”6月19日在学校大礼堂的荧幕前,上海理工大学一位身着学士服的青年正在神采奕奕地讲述着自己大学四年的成长和收获。懵懂与迷惘、坚持与笃定,都揉进了医食学院毕业生唐希四年的如火青春中,镌刻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纸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唐希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我的人生,我来做主”大一究竟要不要转专业?什么专业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如何才能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稳基础?当身处大一基础学院的唐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等待他的是做一个对自己和未来都负责的决定。“一方面,高中时我一直对金融感兴趣,另一方面,爸妈又推荐我学习计算机科学。”这对于当时进入生物医学工程大类的唐希来说,无疑是很纠结的,可他用了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确定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想转专业,成绩的硬性指标是他必须要闯过的“关卡”。毅然辞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负责人职务,每天泡在图书馆复习功课,查阅不同专业相关资料……专注勤奋的唐希很快以优异的成绩具备了转专业的资格,但是一堂“医疗器械认知教育”课彻底坚定了他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决心。“当时郑政老师和孔祥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校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分析相当深入,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从事相关工作是对社会做贡献,上理工也是国内培养医疗器械人才的沃土。”唐希回忆道。当其他同学在考试、生活、选择面前焦头烂额、茫然无措时,唐希的脸上却总是扬起从容自信、乐观灿烂的笑容。善于独立思考——这使得唐希比同龄人更早一步规划自己的人生,且保证自己步入大学后“不跑偏”。“理解了读研的意义,奋斗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我爸妈让我去考研,所以我要考研”“还不想工作,读研过渡一下”“同学们都在考研,那我也不能落下”……如果你询问考研一族关于“为什么要读研”这个问题,十有八九会听到这样的答案。可在唐希心里,“具备更宽泛的就业选择、拥有更大的交际圈、走到更高的平台、成为更优秀的人”就是他读研的动力源泉。大一就树立了读研的目标,这无疑让自己在表面看似“风平浪静”的大学生活中,最先跳出了“舒适圈”。咨询学长学姐的备战经验、查阅保研渠道的硬性条件、与老师交流读研想法……在唐希的人生信条里,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学院提供的科研项目列表里,唐希选择了“基于AR的对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可视化研究”,进入王殊轶老师的科研团队。唐希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做VR治疗心理恐惧症的实验(右一)大一进入实验室跟随师兄师姐学习实验技能,大二担任项目组长全权负责项目课题,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后来又参与国家级、上海市级科研项目,这一系列过程看似水到渠成,但这其中的付出只有唐希自己最清楚:“很感谢王殊轶老师和班主任谷雪莲老师带我走上科研‘正轨’。做项目时哪怕一处细节都必须精益求精,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有一次4天只睡了不到15个小时,这期间其实就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肯定’的过程,在挫折和磨难面前,怎么会没有哭过,只是,最后的笑也是真的。”“以平常心审视不足,以加倍努力打破枷锁”“如今将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用来筛选对抗特定细菌感染的最佳药物变得越来越普遍,该种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筛选方式……”在清华大学夏令营的面试环节,唐希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在进行文献翻译,可就在大三,唐希还被“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枷锁紧紧捆绑着。谈及大三时陪同加州大学生的志愿者经历,唐希印象最深的是最初带他们参观校园,“前半程我非常紧张,不敢说话,偶尔蹦出一句话也是结结巴巴的,后来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讲得不好也要‘强行讲’。”与加州学生全程英文交流的三周里,他的口语大幅度提升,还获得了学校“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项目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唐希还主动担任英语课代表,课上积极发言,凡是有能够提高口语的机会,他都不会错过。由于“过硬”英语口语的“锦上添花”,唐希在四十几位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学生中,斩获清华夏令营的第一名。唐希在2018年上理工大学生国际职业能力大赛现场)(左一)在唐希的简历中,“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金光闪闪,但在2018年的评比中,他却与国奖失之交臂。有一天他与辅导员郭红保老师聊到此事,虽然情绪上没什么波澜,但郭老师还是在言语中感受到了他的失意。郭老师跟他仔细分析了现有的优势和劣势,鼓励他补全竞赛获奖上的短板,这次谈话也激发了唐希参加竞赛的斗志,并在之后经过一番努力获得了“2019度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上海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二等奖”。“唐希能很快从失意里走出来,尽全力补足自己的短板,他的韧劲儿和拼劲儿是很难得的,你在他的眼里是能看到光的。”郭红保老师说道。唐希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左二)校园“十佳歌手”、篮球场上的“拼命三郎”、演讲台上气场强大的“超级演说家”、答辩会上才思敏捷的“铁齿铜牙” ……唐希这个“宝藏”男孩用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为四年青春画上了完美句点。是中点不是终点,是句点更是起点,这位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上理“后浪”,正在时代这条奔涌的河流中,不畏风雨,劈波斩浪,勇往向前!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文:李思维 图:王博 等排版:李思维 责任编辑:王博 王臻平

黑月亮

快讯: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出炉!

近日,上海理工大学发布了该校2020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相关信息,据悉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出,当前正在快马加鞭地奔向你们哦!下面一起来看看通知书的模样吧:满满的上理红,你心动了吗在这份包裹里,你将收获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注意事项、2020级新生入学财务须知(研究生)、上海市高校新生报到安全指南、关于选拔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新生演讲代表的公告。“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沉甸甸的八个字,注入了你所有努力的汗水。你,值得拥有。通知书在手,上理我有。希望所有理宝用这把“钥匙”,开启自己辉煌的人生。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文丨王雅楠 王博 王臻平 图丨王博 王臻平 排版丨王雅楠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米兰达

上海理工大学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3200余名新生!

9月16日上午,伴随着青春洋溢的歌声,上海理工大学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大礼堂主会场举行,在学校内各分会场同步直播,从五湖四海汇集于此的3200余名研究生新生共同庆贺即将在沪江园开启的人生新篇章。开学典礼主会场及部分分会场盛春主持开学典礼校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庄松林,校党委副书记刘道平,校党委副书记孙跃东,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副校长蔡永莲、副校长刘平、副校长吴忠,总会计师赵明,副校长张华及各职能部处、各学院领导、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全体工作人员出席典礼。开学典礼由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主持。全体新生学唱校歌典礼开始前,2020级研究生新生共同学唱校歌,朗朗歌声萦绕在各典礼会场。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上理研究生自制的音乐短片《追梦,少年!》,随后盛春宣布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开学典礼缓缓拉开了帷幕。张森浩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张森浩作为新生代表演讲发言。他畅谈了自己对上理的憧憬与向往,以及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肩负的使命与重任。张庆立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庆立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经验与感受。希望上理研究生能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脚踏实地,树立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远大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管骁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骁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上理研究生学习生涯的规划提出了建议并对全体研究生新生给予深切厚望,鼓励研究生要培养学科交叉和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科边界,争做新学科新知识的构建者。吴坚勇讲话最后,校党委书记吴坚勇在讲话中指出,当下,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发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把准时代脉搏、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这些都是我们青年一代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新课题。青年一代在抗击疫情中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他对全体新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饱含爱国之情,心怀报国之志,勇担时代大任。二是躬身学术实践,夯实求知基础,培养创新思维。三是珍惜青春韶华,永保奋进之态,激扬青春力量。吴坚勇寄语全体新生,作为一名新“上理人”,希望大家牢记“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的校训,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在人生新征程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行谱写崭新的人生篇章。丁晓东为新生们上开学第一课开学典礼结束后,校长丁晓东以《选择上理工,迈向新征程》为题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他向新生们介绍了上海理工大学浓厚底蕴与文脉传承,从百年学府、今日上理两个角度一一向同学们展示红色烈士、杰出校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子奋勇争先。随后,他以学科发展为脉络,展示我校优秀的学科成绩,并提出了对校园建设欣欣向荣的展望,激发学子们身为上理人的骄傲。在介绍现有学科、特色智能发展与对外交流合作后,丁晓东对目前规划的新校园风貌进行了展望。最后,他从“大时代”“大使命”“大担当”三个角度鼓励学子以青春为战场,让奋斗成为人生的主旋律,以上理为起点,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争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追梦人、圆梦人。同学们认真聆听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上理研究生 素材来源丨研究生工作部 摄影丨王博 今日编辑丨张璐杰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天当

上海理工大学2020考研复试分数线公布!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上海理工大学报考情况,经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现将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分数线要求和有关说明公布如下:第一志愿考生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符合我校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可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分数线如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满足我校划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分数线。分数线如下:受疫情影响,上海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复试办法、复试安排及考生操作规程将另行通知。请考生注意查看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及各学院网站,耐心等待通知。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素材来源丨上海理工大学研招办 今日编辑丨王臻平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详细公告请参见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官网

葛玄

上海理工大学公布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部分专业适合捡漏!

4月25日,上海理工大学公布了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进入复试的基本分数线。根据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消息,部分专业接收调剂考生。初试成绩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一区分数线的考生,可于调剂服务系统开通后(5月20日左右),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此外还特别强调,受疫情影响,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各位一志愿和准备调剂的考试要抓紧时间准备,把握住最后的机会!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分享,每天不定时更新考研那些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常卒乎乱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相关工作安排发布!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上级部门关于招生复试的要求,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启动时间原则上不早于5月10日,复试方式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复试。请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的考生提前做好准备。01、复试时间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符合我校第一志愿复试线的考生原则上于5月20日前完成复试,调剂考生复试将于调剂服务系统开通(5月20日左右)后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考生须及时查看相关学院网上通知。02、复试平台1、我校选用平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和华为云We-Link(备用平台),复试前考生须提前安装好以上2个软件,学习熟悉操作流程。2、推荐使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外接高清摄像头)进行考试,请使用无线宽带或顺畅的4G网络,使用手机需保证手机电量充足。3、学信网考生操作手册(待发布)4、华为云We-Link考生操作手册(03、复试资料1、《诚信复试承诺书》(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2、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3、往届考生须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应届考生提供高校教务部门颁发的学生证原件;4、英语四、六级证书或成绩单原件;5、加盖有公章的大学成绩单(学校教务部门或档案保管单位的公章均可);6、同等学力考生按照我校招生简章要求提供相应材料的原件;7、其它能证明自己特长和能力的材料;8、未通过网上学籍学历验证的考生须提供通过学信网在线验证的《电子注册备案表》或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籍学历验证报告原件,国外学历考生必须出具教留服的认证证明原件;凡不按要求提交验证证明、隐瞒学籍学历校验信息或提交虚假验证证明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9、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除提供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供《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的原件。注:①具体要求和提交方式请关注各学院网站通知。学院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或取消复试成绩。②入学后我校将按照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的复试资料原件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录取资格无效;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③我校2020年研究生复试体检工作将在拟录取后组织进行,请拟录取考生关注网站后续通知。04、注意事项1、考生自觉服从考试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接受复试老师的管理、监督和检查。若复试过程中遇到网络中断等突发状况,自觉服从重考等安排。2、复试是国家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应确保提交材料真实和复试过程诚信。复试过程中考生应自觉履行保密义务,严禁录音录像,禁止以任何形式泄露或对外发布复试相关内容和信息。对复试过程私自违规录音录像的内容在监督复议时不予采纳。3、复试全程只允许考生本人在考试场所并全程出镜,不得中途离开,禁止他人进出。若有违反,视同作弊。4、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05、复试安排请考生关注各学院网站通知查看复试安排,如有个别学院复试安排尚未公布,请考生耐心等待并及时关注。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素材来源:上海理工大学研招办 今日编辑丨王臻平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大音

上海理工大学2020研究生新生大数据:3272名新生,男女比1.469:1

不知不觉,2020年的秋天如约而至,五湖四海的研究生萌新们即将踏上来校的旅程,不如一起来看看在这“理”,他们将会与谁相遇?你好,上理!人数统计2020年,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将迎来3272位新同学,其中95.11%为硕士研究生,4.89%为博士研究生。即使在我国研究生总人数累计近千万的今天,博士学霸们也依然珍贵。男女比例虽然是理工类院校,但是上理的女同学并不少,今年研究生新生男女比例为1.469:1。其中硕士生男女比例为1.466:1,博士生男女比例为1.54:1。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女生比例TOP3的院系依次是外语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能帮广大单身男青年的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就各凭本事了哦~来源分布新生同学们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黄河两岸,覆盖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的同学最多。民族分布2020年研究生新生中,包含我国16个民族的同胞。其中少数民族人数TOP3依次为:满族、回族、苗族。和来自不同民族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一定会特别有趣吧!年龄分布硕士新生的年龄集中在20-29岁,但是有一位来自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的男同学,今年仅18岁!不禁让人感慨:年轻真好!博士新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年龄最小的博士是一位来自管理学院的女同学,仅21岁!年龄最大的博士48岁。一起向学霸们学习吧!星座图鉴“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今年的研究生新生中,星座数量TOP3依次为:天蝎座、射手座、狮子座。在上理,你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一颗吗?很高兴遇见你。数千名莘莘学子即将扬帆起航,祝你们未来万事顺意,愿你们一路乘风破浪,在这“理”成就最好的自己!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制图丨王世怡 数据整理丨倪敏腾 排版丨张森浩 责任编辑丨王博 王臻平

二世祖

他从上海理工大保研到清华,斩获清华夏令营第1名,还是十佳歌手

“也许前方有太多未知,也许前路不易前行,但我希望我们上理学子在未来能随风激起后浪,用青春的力量书写属于我们的诗篇……”6月19日在学校大礼堂的荧幕前,上海理工大学一位身着学士服的青年正在神采奕奕地讲述着自己大学四年的成长和收获。懵懂与迷惘、坚持与笃定,都揉进了医食学院毕业生唐希四年的如火青春中,镌刻在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一纸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上。唐希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我的人生,我来做主”大一究竟要不要转专业?什么专业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如何才能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稳基础?当身处大一基础学院的唐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等待他的是做一个对自己和未来都负责的决定。“一方面,高中时我一直对金融感兴趣,另一方面,爸妈又推荐我学习计算机科学。”这对于当时进入生物医学工程大类的唐希来说,无疑是很纠结的,可他用了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确定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想转专业,成绩的硬性指标是他必须要闯过的“关卡”。毅然辞去学院学生会学习部负责人职务,每天泡在图书馆复习功课,查阅不同专业相关资料……专注勤奋的唐希很快以优异的成绩具备了转专业的资格,但是一堂“医疗器械认知教育”课彻底坚定了他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决心。“当时郑政老师和孔祥勇老师在课堂上对学校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的分析相当深入,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方向,从事相关工作是对社会做贡献,上理工也是国内培养医疗器械人才的沃土。”唐希回忆道。当其他同学在考试、生活、选择面前焦头烂额、茫然无措时,唐希的脸上却总是扬起从容自信、乐观灿烂的笑容。善于独立思考——这使得唐希比同龄人更早一步规划自己的人生,且保证自己步入大学后“不跑偏”。“理解了读研的意义,奋斗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我爸妈让我去考研,所以我要考研”“还不想工作,读研过渡一下”“同学们都在考研,那我也不能落下”……如果你询问考研一族关于“为什么要读研”这个问题,十有八九会听到这样的答案。可在唐希心里,“具备更宽泛的就业选择、拥有更大的交际圈、走到更高的平台、成为更优秀的人”就是他读研的动力源泉。大一就树立了读研的目标,这无疑让自己在表面看似“风平浪静”的大学生活中,最先跳出了“舒适圈”。咨询学长学姐的备战经验、查阅保研渠道的硬性条件、与老师交流读研想法……在唐希的人生信条里,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学院提供的科研项目列表里,唐希选择了“基于AR的对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可视化研究”,进入王殊轶老师的科研团队。唐希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做VR治疗心理恐惧症的实验(右一)大一进入实验室跟随师兄师姐学习实验技能,大二担任项目组长全权负责项目课题,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后来又参与国家级、上海市级科研项目,这一系列过程看似水到渠成,但这其中的付出只有唐希自己最清楚:“很感谢王殊轶老师和班主任谷雪莲老师带我走上科研‘正轨’。做项目时哪怕一处细节都必须精益求精,熬夜、通宵是常有的事,有一次4天只睡了不到15个小时,这期间其实就是‘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修正、自我肯定’的过程,在挫折和磨难面前,怎么会没有哭过,只是,最后的笑也是真的。”“以平常心审视不足,以加倍努力打破枷锁”“如今将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用来筛选对抗特定细菌感染的最佳药物变得越来越普遍,该种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筛选方式……”在清华大学夏令营的面试环节,唐希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在进行文献翻译,可就在大三,唐希还被“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枷锁紧紧捆绑着。谈及大三时陪同加州大学生的志愿者经历,唐希印象最深的是最初带他们参观校园,“前半程我非常紧张,不敢说话,偶尔蹦出一句话也是结结巴巴的,后来我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讲得不好也要‘强行讲’。”与加州学生全程英文交流的三周里,他的口语大幅度提升,还获得了学校“中美大学生文化交流项目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唐希还主动担任英语课代表,课上积极发言,凡是有能够提高口语的机会,他都不会错过。由于“过硬”英语口语的“锦上添花”,唐希在四十几位来自全国顶尖高校的学生中,斩获清华夏令营的第一名。唐希在2018年上理工大学生国际职业能力大赛现场)(左一)在唐希的简历中,“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金光闪闪,但在2018年的评比中,他却与国奖失之交臂。有一天他与辅导员郭红保老师聊到此事,虽然情绪上没什么波澜,但郭老师还是在言语中感受到了他的失意。郭老师跟他仔细分析了现有的优势和劣势,鼓励他补全竞赛获奖上的短板,这次谈话也激发了唐希参加竞赛的斗志,并在之后经过一番努力获得了“2019度第五届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三等奖”“上海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二等奖”。“唐希能很快从失意里走出来,尽全力补足自己的短板,他的韧劲儿和拼劲儿是很难得的,你在他的眼里是能看到光的。”郭红保老师说道。唐希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左二)校园“十佳歌手”、篮球场上的“拼命三郎”、演讲台上气场强大的“超级演说家”、答辩会上才思敏捷的“铁齿铜牙” ……唐希这个“宝藏”男孩用一张满分的成绩单为四年青春画上了完美句点。是中点不是终点,是句点更是起点,这位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的上理“后浪”,正在时代这条奔涌的河流中,不畏风雨,劈波斩浪,勇往向前!来源:上海理工大学 文:李思维 图:王博 等排版:李思维 责任编辑:王博 王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