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这所“科技大学”有多牛?有考生为它放弃清北!理查德

这所“科技大学”有多牛?有考生为它放弃清北!

前段时间跟几个老朋友聊天,其中一位朋友说自己有个同事家孩子,清华北大的水平,却选择到上海读了一所“不太知名”的什么科技大学。笔者提醒了一下:“是不是上海科技大学?”朋友点点头说,“就是那个”。然后带着疑惑的眼神看着我,问道,“上海科技大学比清华北大还好吗?”把上海科技大学和清华北大比较,是非常不合适的。但上海科技大学确实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它的生源质量也相当的好,其中有些学生的确具有考取清华北大的实力。作为一所办学仅数年的上科大,缘何能吸引到如此优质的生源,到底是什么让某些考生宁愿放弃清北而选择它呢?我们通过数据来好好了解下这所在部分考生心目中与清北媲美的高校吧。上科大正式建校时间是2013年九月,不过其早在2004年就开始筹建了,经过九年的酝酿,一所上海市和中科院联手打造的全新研究型高校终于诞生。它被定位为“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肩负着支撑浦东开发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那它究竟有多小呢?看它本科招生规模就可以感受到。2014年,上科大首批招收的本科生数量仅为207人;2015年,本科招生299人;2016年,本科招生353人;2017年,本科招生人数为355人;2018年招生人数增幅算比较大的,本科招生也才422人。公开资料显示,上科大在籍学生数仅三千余人,其中本科生只有一千四百余人。然学生数量少的上科大,师资力量却强得怕人。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485位教授,其中包括四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一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六位美国人文和科学院院士、三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三十七位两院院士和九十四位国家杰青。这还不算完,学校规划未来要建设一支一千人规模的教授队伍,主要来源于国际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优秀青年才俊,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优秀科学家、国内外著名教授。这么强大的师资,均摊到每个学生身上,估计能把清华北大比下去。“小规模高水平”,绝对名副其实。上科大的学生素质和专业水平之高,也另无数人叹服。首届本科毕业生中有接近四成去了国外或境外攻读研究生,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本科毕业生在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知名高校深造。另外,上科大2016届和2017届硕士研究生就业升学率达到了100%,且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上科大的学生培养模式比较独特,其采取的是学院+书院的协同培养体系,专业能力培养在学院,综合素质培养在书院。会有教授导师和本科生结成小组,定期会面交流指导。这些教授不仅教学生专业知识,还承担着育人的责任。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是上科大学所有本科生都要学习的内容,所以,在上海科技大学,无论是什么专业的本科生,均必修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生物等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中华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等必修课程,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一所理工类高校,能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此重视,真的是非常难得。国际化也是上科大吸引考生的重要方面,师资国际化:给本科生授课的教授基本上都具有海外知名学校学习或工作经历;教学国际化:七成以上的理工科基础课和专业课都按照国际标准设计,且采用原版经典教材,使用英语教育;学生升学就业国际化:近四成本科毕业生去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深造,出国出境就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经过大数据一分析,我们对上海科技大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可以说,某些方面,上海科技大学真的不见得比清华北大弱。当然,选择高校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一时兴起,一定要仔细客观地去了解,请记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国境线

上海科技大学是所什么样的大学?它跟国科大、南方科大有何异同?

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个有意思的大学,值得来讨论一下。2013年,上海科技大学获得教育部的批复建立,刚开始3年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一起招收硕博研究生,2014年招本科生,2017年自己独立招硕博士生。2018年,上科大获得了硕博学位授予权。这段话,有很多看点,让我想起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国科大2012年,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14年招收本科生。南方科技大学2010年,教育部同意筹建南方科技大学,2012年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大。这三所大学差不多都是同时创建的。它们之间是否有可对比之处呢?中科大上科大和国科大的背后都有同一个单位,科学院。上科大是上海市跟中科院一起合建的大学。明显能看出,上科大是中科院在上海下的另一枚棋子。所以,上科大跟国科大是同门兄弟,上科大一开始还和国科大一起招收硕博研究生。上科大跟国科大一样,也是小而精的模式,本科生数量控制在一定规模,不以大取胜。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国科大是中科院在北京建的第二所大学,第一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搬到了合肥,有点脱离中科院独立发展的样子。上科大也是中科院在上海建的第二所大学,第一所大学叫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和其他几所学校合并成了现在的上海大学。国科大、上科大都是中科院建大学的第二次尝试,估计这次经验充足,会走得更好。现在国科大的名声很大,上科大显得很低调。是上科大实力不行吗?绝对不是。上科大跟国科大办学路数不太一样,在这点上,跟南方科大有点像。国科大胜在院士多,院士们纷纷站台造势,所以全国轰动。上科大的教授也非常厉害,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好几个,而且很多极为年轻的大牛,整个教学体系很接近英美的教学体系,全英文教学,上课强度非常大。南方科大也是这种模式。而且师生比为1:10左右,每个学生都会有导师,跟院士沟通交流的机会。这个非常有吸引力,要知道,在武大、华科大、吉大、川大等985学校,每年招7000多以上,甚至上万人,老师跟学生沟通的时间和机会非常少。我对这种教学方式很看好。为什么民国时期,国家这么落后,但像清华、交大等毕业生都是被国外名校认可,也培养了很多一流人才出来呢?因为教授们都是国外名校博士,用的都是国外最好的教材,教出来的学生自然接近国外一流水平。而我们现在的高校,比如,清华,还是有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而且说实话,根本就是不知所云,对学生毫无启发。学过国外原版教材的同学应该有体会。江绵恒那为什么南方科大和国科大这么高调,上科大这么低调?因为,上科大有个不一样的校长,江绵恒,他自己是美国博士,当过中科院的副院长,现在是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兼任上科大的校长。江绵恒还有一个更大的标签,这里就不说了,大家自行上网搜。他这么高的位置,要做事非常容易和顺利,没有必要大张旗鼓,而且也不太可能大张旗鼓。学校还是需要宣传的,所以,也许上科大的名声会不如国科大,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逐步认可上科大。但从长远来说,上科大远好于南方科大。南方科大一般只能出国,因为是全英文教学,又是英美教学体系,所以出国方便,但就业和国内考研麻烦,双非学校,用人单位不认,考研没有保研名额。上科大出国跟南方科大一样,也没有问题,就业可能会遇到南方科大相同的问题,但考研没任何问题,它的后面是中科院,有着最多数量的研究所,它们对研究生是如此渴望,所以才开设了这两所大学,读研在上科大和国科大是一样的,毫无难度。上海科技大学校园这是一所有趣的大学,值得关注。大家也不妨关注一下。

不达

上海科技大学为什么不是双一流高校?实力不够吗?

01说说双一流我在以前的课程和帖子中都说过,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三非”院校,所谓“三非”是指什么呢?“三非”指的是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可能对于院校的认识还停留在985、211的阶段,一部分了解高校的家长可能也已经听说过双一流,这都是高校层次的官方头衔,尤其是985和211,自从评定后只增不减,这一头衔是终生制的,延续了十几年,直到2011年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任明确表示985、211高校不再增加,2016年再次发文不再被官方认可,继而在2017年推出了“双一流”。但是,这个实行了十几年的政策在普通大众心里的地位是根深蒂固的,很难随着政策的改变而改变,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985和211才是好学校,不过这样认为也没有太大问题,必经经过十几年的建设,这些高校已经明显好于太多普通院校,所以虽然这些名头没有了官方背书,但是依然有用、也非常有效,而且即使是按照“双一流”这个标准来选,绝大多数也都是原来的985和211院校,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有一点不同的就是除了43所“双一流”高校外,其他都是“双一流”专业,这个家长们还是要分辨清楚的。但是目前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现在国内新建了非常多的高校,比如新建的教育改革高校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一些目前已经非常有名气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比如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这些学校最早成立的的就是南方科技大学,正好在2011年,所以这些院校都不是985也不是211,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双非”院校,那么“双一流”是2017年的政策了,这些学校已经成立了,为什么也没有被列入这个阵营呢?是太年轻呢,还是实力不行吗?当然年轻肯定是占到一部分原因,那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呢?02上科大为什么不是双一流至于上科大为什么不是双一流,年轻肯定是有这个原因的,上面也提到了,这也是新成立的这些院校存在的共同的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双一流的标准,虽然教育部并没有明确点名,但是目前坊间广为流传的猜测标准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标准一,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标准二,QS评价+ESI评价标准三,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等顶级奖项标准四,个别地区政策性照顾平心而论,从上面几个标准看:标准一的时间上科大还未成立标准二目前是基于客观标准不计算上科大等一系列新校标准三往往是大型科研项目,不是一两年就搞出来的那种标准四显然就是某几所学校大家都懂所以双一流院校中没有上科大就不足为奇了。但虽然事实和依据都有,但依然有人有其他的说法,从各方面进行分析,说好说坏的,有分析水平的,也有上阴谋论的,或者基于私下乱七八糟传闻臆测的。其实没注意到一点,现在的评估标准本就没有上科大,也就是说在评估的时候就没有考虑上科大,上科大根本就不在对比的擂台上,谈何失败可言呢。另外还有人拿上科大第一届考生越来越少以及保研率说事。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只能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往往内心对这个学校有了一个既定,那么看什么都是在证明自己的观点了。第一届人数越来越少,这个逻辑里自然默认了人少了就是失败了。那不妨嘲弄一句,难不成还期望一届学生越学越多咯?不妨客观对比各大高校,上科大自然的淘汰机制,哪里有什么不正常?反而这种制度存在,正是证明这个学校的运转是正常的,并不因为屈服于外人的舆论,或者其他末节的因素而放弃教学和学术要求。(只要有人有竞争,必定有先后优劣之分,若是万家欢喜,人人满足,那要么是共产主义提前建成了,要么是有什么东西凌驾于竞争之上了)现在普通高校也有很高的退学率,你怎么又不说这个呢?其实有淘汰机制不是代表学校有问题,而是说明学校真的是为考生着想,你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大学里面随便过四年就拉倒吧,谁不想让孩子在高校学有所成?至于保研率,上科大保研率2019届17.5%,2020届在24.9%,有人看到就说败了。怕不是也在幻想着上科大能保个100%了吧?我们可以好好计算,24.9%在现在是一个什么层次,同时对比的其他高校保研率中政策性安排有多少,非纯粹的学生学业推免的比例有多少,这个数字给在这里,或许国科大那边怨声载道,可是在上科大的情况,上科大之前的承诺,还有上科大需要和寻求保研的人数比例看来,上科大没有违背之前的承诺,没有出现过低的数字,对于保研意向基本上保证了七成到八成左右希望保研的同学都能拿到,这算失败么?我觉得还是应该考虑考虑。另外,其实24.9%的保研率已经非常高了,我们国家361所院校有保研资格,但是绝大多数高校的保研率在5%一下,只有有研究生院的56所院校才能达到15%以上,不要告诉我什么211,都是白扯,只要不是这有研究生院的56所院校,全部都不高。有的人会说了,我们学校不是211,也有研究生院,我想说的是,你那是说的你们学校自己起的名字吧,打开网站一看,哇,研究生院,很牛逼的样子,其实都是唬人的。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建有研究生院的56所院校是哪些?你所谓的研究生院严格说只是研究生部罢了,并非教育部认可的,只是说教育部也不想戳穿你的假面具而已。所以从这一点看,上科大的保研率已经很高了。再有就是上科大保研率低的另一个因素和它较高的出国深造率有关,2020届出国深造率38.52%,高于国内升学率,他们有更好的机会,所以没有选择保研而已。当然,我非常理解,上科大本身就不是大众的学校,上科大是小众学校,适合上科大的人永远不会是大多数,这一类院校,包括南科大,不是分数高就能上得了的,这个跟谈恋爱一样,得是高校和考生同时看对眼了才行,当然这个不强求,毕竟他每年就招那么点人,来得多了他也吃不消。最后引用上科大江校长曾经给过三个教给大家共勉,我觉得这个还是应该值得每个上科大学生记住的。"来到上科大,我希望你们大家做得冷板凳""我们建设上科大,不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同学们,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上科大的创始人,这个学校的未来如何,全看你们的了。"那么关于上科大为什么不是双一流的问题我就说到这里。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句,这些头衔对于普通大众、对于高校是有用的,但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来说,除了能拿出来炫耀一下,其他的起不到多大的用处,人在社会上混,还是要看能力的。可能找工作的时候你有炫耀的资本,但是成败看的不是这一瞬间,而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你是否还有这样的资本……

过山车

上海科技大学一研究生在《Nature》发表论文,今年该校第12篇CNS!

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人体趋化因子系统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破解了趋化因子受体CXCR2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与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IL8 (Interleukin 8)及下游信号转导分子G蛋白三元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同时还解析了CXCR2与潜在癌症治疗药物分子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项研究首次揭示内源性蛋白配体激活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新机制,为精准的新型抗癌药物设计开启新篇章。该成果以“Structure basis of CXC chemokine receptor 2 activation and signaling”为题,于北京时间7月1日23点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据统计,这是上海科技大学今年在CNS国际三大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的第12篇论文了。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刘凯雯, iHuman研究所执行所长、生命学院教授刘志杰及iHuman研究所独立PI华甜研究员是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科大是第一完成单位。值得一提的是,刘志杰课题组长期聚焦GPCR的调控机制,系统性研究与重大疾病相关GPCR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这是其课题组在《细胞》(Cell)和《自然》(Nature)上发表的第七篇重磅研究成果。人体中有近50个趋化因子和20多种趋化因子受体,一种趋化因子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反之亦然。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调控网络,介导细胞迁移,与炎症和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趋化因子IL-8可作用于G蛋白偶联受体CXCR2,招募下游信号蛋白并激活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传递。CXCR2趋化中性粒细胞、T、B等淋巴细胞的游走、脱颗粒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在炎症、细胞发育和肿瘤细胞的趋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IL8/CXCR2作为肿瘤相关炎症环境的重要成分,能诱导靶细胞趋化性迁移,促进血管生成,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运动,对胰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微环境构建与调控至关重要。因此,CXCR2是治疗免疫类疾病、癌症等的重要靶标。对趋化因子IL8及其受体CXCR2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揭示GPCR与内源性细胞因子结合并被其调控的结构模型,还有助于相关抗癌症药物的研发。上科大iHuman刘志杰团队通过长期刻苦攻关,首次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成功解析了CXCR2与两种形式的内源性配体IL8及下游Gi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分辨率分别为 3.5 (二聚体IL8)和3.4 (单体IL8)。两种结构从原子水平揭示了内源趋化因子IL8独特的浅口袋结合模式和对受体的激活机制,以及结合IL8状态下的CXCR2与Gi蛋白的互作模式和下游信号转导机制。“目前,关于内源性趋化因子调控趋化因子受体以及受体与下游信号蛋白的互作机制非常缺乏,严重限制了人们对新型癌症治疗药物的精准设计,我们很高兴能实现这一突破。”文章第一作者刘凯雯说。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华甜研究员补充道:“在该篇论文中,我们报道了CXCR2分别在拮抗和激活两种状态下的三维精细结构,通过结构和功能比较分析揭示了CXCR2受体的调控机制,为探索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激活机制和相关多肽、抗体类拮抗药物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该研究成果是我们在GPCR信号转导复合物结构及机制的研究中的又一重要突破。我们后续也将开展基于CXCR2的抗癌药物设计与研发,实现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的有效结合。” 刘志杰教授说。参与该项研究的还有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心的袁曙光课题组、上科大iHuman研究所赵素文课题组以及上科大膜蛋白线站平台和iHuman研究所的功能研究平台的科研人员。该研究中冷冻电镜数据在上海科技大学生物电镜中心收集,iHuman研究所真核细胞表达平台、基因克隆平台、蛋白纯化平台、功能研究平台的工作人员为该项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该研究同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及上海市政府的经费支持。图1:IL8激活CXCR2趋化T细胞到癌细胞过程的艺术展示图(由Julie Liu设计绘制)图2:(a) 分别与单体和二体IL8结合的CXCR2与Gi复合物的电镜结构,以及CXCR2与拮抗剂结合的晶体结构; (b) CXCR2的激活机制卡通展示图; (c) 与二体IL8结合的CXCR2结构剖面图。iHuman刘志杰研究团队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iHuman所 Nature

法象

无985光环,但生源堪比985的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话说这天下的3000所大学,那是群雄逐鹿,各有千秋!像迷恋武侠小说里的武器排行榜一样,大鹅对于大学也是很有研究 ,人称”大学百晓生“!行外人看排名,大鹅觉得评价一所大学是否适合你要看2点,一是行业内的校友资源,二是学科的历史渊源。举个例子,行业内的校友资源就是计算机通信领域的两电一邮,华南理工大学的广横走,华中科技大学与华为,还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的电气与国家电网,北航与航天系统;学科的历史渊源就是1952年学科调整的时候一所学校所拥有的优势学科,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源于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所以该校的雷达通信和计算机等属于独一份的强,同济大学52年时纳入了9所学校的土木、建筑学科,所以目前是国内建筑领域的佼佼者,华中科技大学源于华中工学院,所以该校的机械学科一直是全国领先。转眼间孩子们要高考了,作为文化人的大鹅读了几年书,总想着写点东西来帮助更多的孩子们。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而它也建设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还有上期介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其实在上海,还有一所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建的一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很遗憾大鹅没有认识的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的同学,这所高校很年轻,招生人数也是小而精。上海科技大学英文名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是由上海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一所高校,上科大没有985的光环,但是在本科生源方面已经是985高校的水平。2013年建校的上科大虽然年轻,但是其在在各个方面表现不俗,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62,这么一所年轻的高校,招生又小而精,取得这样的成绩着实令人敬佩。上海科技大学于2013年建立,在2013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在2014年招收第一批本科学生。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政府鼎力加持,借助中科院的师资和上海市的资金优势,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学校与大科学装置、高科技企业相互依托,形成一个有机体。上海科技大学地理位置优渥,配套设施先进,师资的力量从数据上说是国内前几的,聘任了几个诺贝尔奖得主,具体的产出还是要看与中国本土的磨合,一些国外名校的终身正教授过来任教,有的是国内知名高校的正教授过来任副教授的,师生比很高,每个学生的人均资源是国内前列的。全英文教学,去海外名校交流机会多,毕业后海外留学也是很有优势的,如果意向出国深造的同学,可以深入了解一下这所大学。上科大每年招收500个以内的本科生,是一所小而精的高校。只能通过综合评价录取,根据校园日活动获得加分。上科大仅在7个专业招生,是偏前沿技术的专业。虽没有985和211的光环,但是地理位置好,与国际学者交流的机会很多。校园内wifi全覆盖,宿舍两人间,空调,独卫,免费水电。目前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的校友很少,未来一定有很多优秀的校友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上着同样的大学,每个人最终读下来的结果可能千差万别,只想对孩子们说,大学也要好好学习,你们是否还在备战高考呢?加油,你们必胜!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比如选志愿,选专业等,大鹅都会一一解答。#加油吧考生#往期的高校探秘的文章也是很精彩的哦~国科大,最有可能比肩清北的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方康奈尔,西南交通大学,竢实扬华,助力祖国高铁事业的腾飞强势的热门专业,从自动化到计算机,东北大学雄踞东北!

班纳路

这五所院校科研实力很强,其中第三所最为低调,偏爱招收研究生

我们国家的大学共计有2000多所,而其中专注于研究类的学校却少之又少。所以,一般而言能够有实力做科研,并且取得子不凡的成果的也只有985和211类的重点大学。而小编今天要讲的这五所也正在此列,并且第三所有些特殊。一、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1896年建于中国上海,简称“上海交大”。学校是我国创办历史最悠久和取得海内外声誉最高的院校之一,为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自建立来,它创造了我国最早的打字机,电机,和第一枚运载火箭以及第一颗人造卫星等多个领域的第一,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老牌科研院校。二、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它1952年建于武汉。学校不但是一所由中央直管的副部级高校,而且也是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的入选院校。它的科研实力被世界所认可,是我国唯一一所和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中国大学。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它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简称“中国科大”。学校不属于国家教育部管制,而是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也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之一。它自1958建立以来就一直只招收研究生,直到前几年它才开始开放政策,每年对全国招生500名左右的本科生,所以说对于许多考生而言,都不太了解它毕竟太过于低调了。四、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学校1901年创办于山东省,简称山大。直属于中央政府与国家教育部,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创的标志大学,学校发展至今,在青岛,威海和济南都设有分校。五、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它位于湖南长沙,简称“中南”。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现也是中俄交通大学联盟重要成员。学校不但是我国首批开办八年制的五所试点院校之一,而且还为军队培养后备军官。它在科研方面的特色在于,有着世界上最为完备的有色冶金学科体系,和享誉全球的湘雅医学医疗群。这五所院校不但在国内排名靠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注重于科研领域的发展,因此在国内也享有声誉。

爱在途

双非院校2020年软科排行第二名的上海科技大学,是所什么样的大学

说起上海的大学,很多人都能想到都是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交通大学等这些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突出的名校除了这么多名校之外,还有一所办学时间不长,不是双一流高校的一所大学,它就是上海科技大学,在2020年软科排行榜中,在国内的双非院校中排名第二接下来我们就来走进上海科技大学,认识下这所年轻的大学吧上海科技大学概述之所以说上海科技大学师所年轻的大学,是因为这所大学建校至今才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上海科技大学在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是一所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时它也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面不设系,学校设有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在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上海科技大学在全国排名62,上海市排名第7,综合类排名29特色学科、专业上海科技大学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生物学在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共有5个学科上榜,分别是:化学、电力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纳米科学与技术2020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上榜学科数6个,分别是生物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形势从办学至今,已经毕业硕士研究生中,有84%的同学进入了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如百度、华为、国家电网、AMD、强生等在毕业的本科生中大约39%的同学到境外攻读研究生学位,其中进入全球TOP10高校的占比为15%,进入全球TOP100高校生造的占比为82%;约40%的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写在文后的话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除了努力地考出理想的分数之外,准确地填报高考志愿也是重要和决定性的环节深入了解目标大学,特别是该学校在自己所在省的录取分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各个大学重要信息的查阅在《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大学及录取分数线速查速用(2020)年》,一书中重点收录了月450所大学的基本信息和高考录取分数线,足够全国考生选择和比较最后也祝所有同学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哥布林

上海科技大学,一所被人忽视,实力却不输985名校的大学

很多人一看到“上海科技大学”这个名字就会感到纳闷,上海科技大学,这是一个什么学校呢?既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恐怕是和普通一本院校是一个等级的普通大学吧。但是实际上,上海科技大学的实力非常雄厚,虽然正式建校仅有7年,但是实力不逊色于一般的985大学。上科大的建立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高校。上科大的年龄很年轻,它在2013年9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目前的校龄也不过7年。上科大的实力上科大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资金雄厚,并且人少,因此导致了人均获得的资源很多,对想搞科研的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学校为每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学习生活、创新实践、生涯规划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并且上科大的导师都是来自国内知名研究生和顶尖名校,能力是实打实的厉害,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上科大无论是深造还是就业,学生的去向都很不错,截止2020年8月,已毕业的本科生中,约39%到国外攻读研究生学位,进入全球TOP100高校深造占比82%;约40%的毕业生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约18%的毕业生到微软、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就业。上科大的录取分数线上海科技大学的科教实力很强悍,不输国内很多985院校,从它的师资力量就可以看出。根据统计,上科大的教授当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教学阵容很豪华。不过尽管上海科技大学知名度不是很高,它对外的招生分数线却一点都不低。2019年各地录取分数线可以看出,上科大的录取线几乎要比很多985大学要高,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上科大雄厚的实力。实力如此不错的上科大,也是你大学就读的不错选择哦!

逗阵儿

上海不该被低估的一所大学,创办还不足十年,但科教实力不输985

现如今提及上海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了,魔都上海给很多人的印象就是繁华大都市,在这里高楼大厦耸立云霄,道路上车来车往,一派繁华景象,因此上海也是很多人梦想中的拼搏之地,每年都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来到上海发展。此外上海如今还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上海也有很多知名的景点,比如说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外滩、迪士尼乐园等知名度都很高。上海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么出色一方面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另外一方面还与它强悍的科教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我国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叫做科教兴国,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力强悍与否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而上海恰好有着很多国内外都知名的大学,比如说像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都坐落于上海,每年可以为其提供很多人才资源。在上海众多的高校当中有这样的一所大学就经常的被人们给忽视了,这所大学就是上海科技大学,在很多人眼中这所大学可能就是一所很普通的本科大学,但是其实这所大学的实力不该这样低估了,虽然是目前为止上海科技大学的确是一所本科大学,但是要知道这所大学成立的时间是很短的,从成立至今还不足十年的时间,如果仔细深究的话是七年的时间都不到。上海科技大学成立于2013年,在2014年的时候才开始招收本科学生,不过在2017年的时候开始这所大学就可以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2018年的时候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从一所刚成立的本科院校成为一所可以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大学,这其中虽然少不了政策方面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是这所大学自身具备的实力是很强悍的。目前上海科技大学共设有5个学院,1个研究院,3个研究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所大学目前发展的状况还算是很不错,但是它每年招收的学生都是有限的,不会盲目的去扩招,从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可以看出这所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加一起还不足四千人。上海科技大学它的科教实力很强悍的,不输国内很多985院校,从它的师资力量就可以看出,这所大学的教授当中包括有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3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的存在。尽管上海科技大学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它对外的招生分数线却一点都不低,当然对于上海本市的学生分数线会低一些。大家对于上海科技大学还有着怎样的认知呢?

非常秀

最强的4所科技类大学,都是“985”名校,考上就是铁饭碗!

高考结束了,填报高考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填报志愿的重要性大家都懂的在此小编今天就不多说了,理科生不妨考虑一下科技类高校,这些大学是能学到真本事的,而且就业率薪酬都很高。我国最知名的科技类大学有四所,分别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你打算报哪所呢?1、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为教育部、工信部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位列“世界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电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适,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类技术的专业为主一般去知名互联网公司或者科技公司。起薪在10W左右起步。就业率很高,基本都能找到工作,学得好的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业一般进去此企业。华为,京东oppo,VIVo,美的,迈普,三星,,飞利浦等都会参加电子科技大学的校招。2、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国科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简称“医防科技大学”,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位列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双流、军队“2110工程”,为中共中央1959年确定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的院校、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院校。专业主要是去电子电路开发的厂商,如果读博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就业前景比较好,毕业生起薪月薪12k左右,主修也是最难的就是高等电磁场,老师授课水平很高,各类高校中比较靠前吧。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是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数学类、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地球物理学等专业可以说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好的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生有两大去向: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直接就业。自1982年以来,每年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内外研究生的比例约为70%,其中毕业当年出国留学比例约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5%以上。直接参加就业的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中外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4. 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位于江城武汉,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前身为1952年建立的华中工学院)、同济医科大学(前身为1907年建立的上海德文医学堂)、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前身为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艺学堂)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双流”、“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机械,电气,自动化,同济医学院都是很不错的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博选择就业的话找工作挺简单的,毕竟许多公司看重985学校这个牌子。毕业生去的公司看个人专业及兴趣爱好吧。本科生起薪一般6000朝上吧。以上的这4所大学,实力雄厚。综合实力强大,毕业后工作更是不用愁。你是怎样看待这几所大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