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月薪5731元,76%留上海已矣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月薪5731元,76%留上海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主校区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同时也被列为全国12所“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工作示范性高校之一。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1985年,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分院合并组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基本情况2018届毕业生分布在14个学院,共5265人。上海市生源比例为36.31%。男女比例1.7:1。专科生862人,本科生3855人,研究生548人。2、毕业去向备注:学校2018届毕业生中,共有4.6%、241人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出国(境)留学毕业生主要流向英国(32.4%)、澳大利亚(13.7%)和日本(12%)。3、就业行业4、薪酬水平毕业生转正后的税前月薪5731元。研究生7836.53元/月,专科生和本科生集中在4001-6000元。5、就业地点就业地区以上海市为主,占比为75.9%;其余主要就业地点地区为浙江、江苏。上海生源毕业生中,95.9%选择留在上海市就业;非上海生源,79.7%选择上海就业,20.3%回生源地。

百步一饮

最牛的15所车辆工程专业高校你了解吗?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全面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和必要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并重视与汽车技术发展有关人文社会知识,能在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车辆工程是研究汽车、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不但涉及力学、机械、材料、化工,而且已经延伸到计算机、电子技术、测试计量技术、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现代汽车技术正在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利用如车轮防抱死系统、电子稳定系统等电子系统,使驾驶变得越来越安全、智能。可从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车身及造型设计、车辆电子技术应用、车辆的性能测试与试验研究、汽车制造工艺、工装以及生产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在交通运输及管理等部门从事车辆维修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车辆是所有车的总称,如汽车、火车、有轨电车、自行车都可以称之为车辆。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逐渐“热”了起来。庞大的汽车市场,急需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需求。同时,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使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联系在一起,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涉及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甚至还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成立于1955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车辆工程学科是国内汽车领域最早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工程学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本科生专业4个,其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为我国“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首批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车辆工程专业获得工程认证,是全国近百个车辆工程专业的唯一代表。汽车工程学院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约占毕业生人数的35%,免试生约占毕业生人数20%。为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除学校统一设立的奖贷学金外,学院还设有“潍柴动力”等十余项社会奖助学金。毕业生分布在各大汽车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高校,合资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而清华大学培养车辆及其动力工程人才可以一直追溯到1932年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成立之时。1952年前,清华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中有近百人参与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筹建和第一汽车厂、第一拖拉机厂和第一个坦克厂的建设,成为相关行业最早的一批领导和骨干。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调整时,在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内设立了汽车专业。1980年,为加强汽车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清华大学正式成立汽车工程系,将热能工程系所属汽车专业和内燃机专业划归汽车工程系,从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汽车工程系设置的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还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和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研究所,已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高素质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车辆及其动力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汽车工程系现设1个本科生专业——车辆工程,包含了3个专业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车型与车身设计。2008年车辆工程专业被列入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列入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是国内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部分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院以来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制造工程系、交通工程系、机电科学基础部、工程训练中心、学科基础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等单位。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学科等2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与微纳制造等4个国防特色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光机电微纳制造1个北京市交叉。拥有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原机械工程和自动化)等3个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装甲车辆工程(原地面武器机动工程)1个国防重点本科专业,工业工程1各国防紧缺本科专业。学院实验室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备总资产约4.5亿元,建有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汽车动力性与排放测试国家专业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制图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交通与车辆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清洁车辆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军用车辆动力系统技术实验室等。学院在车辆总体、车辆传动、车辆电子、车辆悬架、新概念车辆、车辆结构强度与振动噪声、大功率柴油机总体技术、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发动机增压、先进加工、微小型制造、数字化制造、工业工程、激光微纳制造、检测与控制、机电系统与装备、交通规划与控制等方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车辆传动及新概念车辆等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前身为1908年兴办的机械科,是湖南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个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点;机械工程、力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学科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有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特种装备先进设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激光制造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核装备可靠性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机械装备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科研基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学院目前设置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等5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四个学科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汽车设计与制造工程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汽车碰撞仿真及安全性设计技术”、“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CAD/CAE/CAM一体化技术”、“汽车车身现代设计技术”、“高速高效高精密磨削技术”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作为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有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2001年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4,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2001全国学科评估名列第2。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s硕士点),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该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设计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2014年,由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7家企业共同组建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得批准,并在复杂型面高速高效精密加工、精密超精密加工及3D打印等技术领域,取得了初步协同创新成效。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是山东大学工科类创建最早的学院之一。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化工过程机械”、“设计艺术学”6个硕士点;“制造系统信息工程”、“机电产品创新设计与虚拟制造”、“过程装备工程”3个增列学科(招收硕、博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及山东省重点学科,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学院已经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机械类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学院设有制造工程、车辆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设计艺术系四个系和机械设计及理论、数字化技术两个研究所。制造工程系下设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CAD/CAM、机电工程三个研究所;车辆工程系下设车辆工程研究所;装备与控制工程系下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研究所;设计艺术系下设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学院现拥有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CAD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效切削加工、特种设备安全、生物质能源、CAD、石材、冶金设备数字化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学院实验管理中心拥有教育部、山东省共建的机械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和五个教学实验室,拥有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先进精密加工设备、大型高精度电子测量实验仪器等满足学生培养所需的实验设备。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3月,由原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及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与原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09年成立)等单位合并组成。学院下设5个系(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与工程系、制冷与低温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和运输与物流工程系),11个研究所和1实验中心,是汽车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汽车技术与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低温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交通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智能交通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设的依托单位。学院拥有汽车工程实验室、内燃机实验室、制冷与低温工程实验室、交通规划实验室、交通控制与仿真实验室、道路与轨道工程实验室、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平台,为本学院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学院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节能环保车辆技术、新能源汽车设计、车辆零部件可靠性、车辆轻量化技术、车路协同的交通能源与污染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向已经形成特色,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影响。近年来先后学院承担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累计科研经费逾亿元,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同时也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为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溯于1913年上海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的电气机械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今天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4个二级学科授权博士点、13个授权硕士点和7个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振动冲击噪声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网络制造与企业信息化、核电工程技术9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大奖,大批由学院培养的学生已在制造、动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担任重要职务或技术骨干,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动力、能源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排名第一,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排名第三,核科学与技术排名第五,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机械、航空&制造工程名列第27,2016年我校工程学ESI学科排名第12,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发挥北航空天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特色和学科优势,2007年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汽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基础上成立,形成了具有空地协同、车路协同和空地信一体化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构建了融合航空、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机场道路、土木工程等空地信一体化交通运输学科人才培养与科研平台。现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相关的博士后流动站、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航空器适航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和土木工程及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车辆工程)。其中,“车辆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学科,“航空器适航技术”是国防特色学科,新能源汽车工程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交叉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依托学院建设的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七(总分第四)。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在国内首开这一需求强劲的紧缺专业。2014年学院按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两个大类本科专业招生。其中,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内燃机)专业和飞行器适航技术,每个专业招生人数约占该类招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土木工程、机场与道路两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招生人数约占该专业招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2002 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2004年9月,汽车学院全体迁入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学院具有优异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国外跨国公司等的资助下,学院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试验设备,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测试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整车半消声以及三坐标仪等。现已建成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汽车造型研究中心,此风洞是国内国际具有一流水平的汽车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目前汽车学院承担着包括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燃料电池轿车研究”等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学院藏有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学院。学院设有汽车工程、车用动力工程、汽车运用工程3个系和汽车实验中心,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汽车运用工程和汽车电子工程等博士点、硕士点以及车辆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国家外专局教育部新能源汽车科学与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绿色设计制造与试验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等科研基地,汽车相关学科与武汉市联合成立了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与随州市共同组建了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与东风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联合建设了国家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和湖北省工程实践教育示范中心。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诺丁汉大学,美国普渡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加拿大三河城魁北克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关系,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联合建立了PACE中心,与英国RICARDO公司联合建立了研究培训中心。学院根据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要求,在汽车零部件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汽车设计与结构分析、电动汽车、汽车关键系统集成与匹配、退役汽车循环再利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与现代测控技术、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特种车与专用车开发、汽车排放与污染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性能与电控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与产业规划等研究领域已形成特色与优势。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0年的重庆大学机械科自动车组。1989年成立重庆大学汽车工程系,下设汽车底盘设计试验和汽车车身设计两个本科专业方向,1990年设立汽车运用工程专科,1993年增设热力发动机本科专业。1994年,重庆大学成立汽车工程学院。1998年重庆大学进行了院系重大调整,机械类大学科合并,汽车工程学院并入新的机械工程学院,下设汽车工程系。2014年,为满足国家和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对各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重庆大学整合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相关汽车领域资源重新恢复组建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设置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3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型人才培养实验班,每年从大二学生中选拔出成绩较好、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约15人左右)组成高水平研究型实验班,研究生推免保送向实验班倾斜,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创新型研究人才。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院之一,其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始建于1919年。近百年来,孕育了以沈志云院士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特别是近10年来,学院在科研、教学和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作为主持单位,学院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或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建立了全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的第一个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和首批国家级机械基础教学团队;2007年机械工程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复的首批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学院现有本科生2300余人,涉及7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为四川省品牌特色专业。学院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学科的建设,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各类研究生1000余人,学院所属部分研究所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有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绿色人居工程与建筑节能等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摩擦学及表面工程、车辆及城市轨道装备技术、起重运输与物流装备、机械电子工程、先进制造、暖通及工业空气动力学、新能源汽车与创新设计、机器人及机构学、工业工程等。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具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是国内最早设立汽车拖拉机专业和内燃机专业的高校之一,现有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计划”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现为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车辆工程学科是全国高校第四个获得该领域博士学位授予点的学科,新能源汽车学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江苏省重点一级博士点学科。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工程教育协会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电动汽车分会委员单位、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未来交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现设有车辆工程系、动力机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中心实验室、汽车节能与环保研究所、轮胎研究所、发动机研究所、振动噪声研究所、专用车研究所、汽车轻量化研究所、综合交通与物流规划研究所、智能交通研究所、交通安全研究所等机构。2010年成立了江苏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汽车工程基础理论和核心新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专职科研机构。2002年成立了江苏大学车辆产品实验室,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汽车认证中心委托检测实验室。拥有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车辆工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南京汽车集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中国重汽、奇瑞汽车、一拖集团、一汽锡柴共建)、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道路载运工具新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电动车辆驱动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动力机械清洁能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生物柴油动力机械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内燃机学会、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成立于2004年2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的车辆工程、交通运输、石油工程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四个专业组建而成。学院以车辆工程和能源工程为特色,下设三个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石油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车辆与能源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车辆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车辆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井工程、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个:车辆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车辆与能源学院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56余项、企业合作项目75余项;获得专利44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一项。现有的研究方向包括: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车辆系统动力学、汽车零件液压胀形工艺理论与技术、车辆系统智能测试与控制技术、车辆人机系统工程。

爱无言

都叫车辆工程,研究方向有机车、轿车、坦克、火炮等,大学别选错

车辆工程专业是工科里面比较大的一个专业,和机械相关性很大;它是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方向也是分各种类型车辆的基础理论研究、生产、制造、维修等等;那么在我们大学开设的过程当中,根据院校的历史和特色,也是分为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这些院校是开设车辆工程最悠久的院校了;同时还有原铁道部的院校中的轨道车辆方向,以及农业、林业为主要的农用车辆,以工程为主的工程车辆等等;——前言——同样是车辆工程专业,不同的大学研究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如果说咱们孩子喜欢地铁、动车、高铁这样的车辆工程方向;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一所农业类或者一所研究方向是汽车的大学,未来就业或者升学,是不是要走很多冤枉路;所以分清楚同名专业在不同院校的发展方向很重要;根据院校的历史以及院校的特色等研究方向,@升学规划赵宏 把车辆工程专业分为以下的8大类别,分别是综合院校方向、轨道车辆方向、装甲车车辆、林用车辆、工程车辆、客车方向、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等等;同一个大方向也会有小的区别,比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的偏向于装甲车,像坦克等,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的偏向于火炮,他们除了军用车辆外,其实也会涉及民用车辆;西南交通大学偏向于轨道交通,地铁、高铁等等;

出车

车辆工程专业详解,车企的待遇真的这么高吗?

车辆制造业是集制造业之大成的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行业门槛非常之高。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汽车逐渐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渐渐带火了车辆工程这个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属工科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下属的二级学科,主要可以分为车身、底盘、车辆电气系统、汽车发动机等研究方向。下面歪哥就从学校选择、薪酬待遇、个人建议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炙手可热的专业~一、学校选择。开设有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有两百所左右,多数是工科院校,其中吉林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燕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属国家重点学科。这里解释一下,上述学校机械工程均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因此覆盖而下,它们的车辆工程也属于国重,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属于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这些学校车辆工程专业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比如湖南大学拥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南省汽车车身技术研究中心,在汽车车身设计方面实力很强。吉林大学拥有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风洞重点实验室,在车身、底盘、电气系统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除了在汽车底盘、降噪、电动汽车等领域实力较强之外还有深厚的军工背景~西南交通大学的优势在轨道机车,比如动车、铁道车辆、地铁等设计。除了以上院校之外,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等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在业界知名度、师资、科研等方面都很不错,专业综合实力较强,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二、薪酬待遇。业内知名大学本科生就业的话起薪一般有6-10万,每年约有5%-15%的涨幅,具体要看车企效益。“211”研究生就业起薪一般在12-15万甚至更高,正常工作的话五年以后拿到20万不是很困难。如果你能力突出,跳几次槽的话,年收入可能高得令人咂舌。也可以进入下游零部件企业,下游企业种类较多,待遇也相差较大。三、几点个人建议。第一,车企较看重“地域属性”,因为汽车制造业往往产学研结合较为紧密。比如虽然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很好,但南方的车企可能更加愿意去同济、南理工、合工大,同样,一汽肯定更加青睐吉林大学。这就要求你提前规划好毕业后想生活在南方还是北方,东部还是西部,因为你的工作有不小的概率要跟着学校走。第二,车辆专业本科学的较为粗浅,到车企多从事一些较为基础性的岗位,制造类、工艺类等等,会下车间。如果你的能力突出,若干年后可能会转到研发、设计岗位,那才是每个车辆学子施展才华的真正舞台。如果你是研究生毕业,特别是名校(大车企一般比较看重“211”“985”),可能直接进入研发、设计部门,但缺点就是研究生三年你自身及整个行业都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考不考研,大家得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抉择。第三,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出国读研,去日本、德国等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科研水平、师资等都要优于国内。

乃今也得

中国高校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师资力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致力于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58%,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兼职院士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省部级人才称号获批者100余人。学科建设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形成工学、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目前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特色专业:艺术设计、交通运输、工商管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代工业实训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民航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现代汽车运用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社会保障、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情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毕业生具有显著的就业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2019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8.03%。其中,专科生就业率为98.52%;本科生就业率为97.82%;研究生就业率为98.58%。学校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00%以上。其中,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原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的就业率达100.00%。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地区以上海市为主,占比78.97%;上海市外就业人数较多的地区为江苏省和浙江省,占比分别为3.49%和2.96%。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了“制造业”(29.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85%)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76%)。学校2019届毕业生转正后的月均收入为6479.37元,研究生的月均薪酬水平最高,为9286.08元每月;专科生和本科生月薪均集中在4000-6000元。大家对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创可贴

21岁任副校长,执教38年,这位上海高校教授因大肆敛财被双开

1月7日,上海发布通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校长夏建国被开除公职,成为新年第一个被处分的高校领导。58岁的夏建国,是一位十分出名的教授,亦是一位实力不俗的博士生导师,还是电机行业专家,长期在上海高校任职。其1963年1月出生,上海市松江区人,1982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夏建国19岁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21岁的他就担任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年轻时候的夏建国正是风光得意之时,19岁大学毕业,在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任团委副书记,不久升任团委书记,工作两年后就当上了副校长,这样的履历自然是前途光明。在他38年的执教生涯里,获誉无数,曾获评优秀校长奖、教育卓越贡献人物、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等。这样的经历,在外人看来都是响当当的荣誉,如果不是贪腐,恐怕没人会想到自己的老校长背地里竟会是这样一个人。不过老实来讲,夏建国所在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也是一所不错的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简称”工程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全国12所“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工作示范性高校之一,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牵头单位,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化工学院分院(1984年编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上述院校的基础上,组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有机械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评估为C+。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虽然是双非院校,但其整体实力从各方面来说都很不错,同时也是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最重要的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具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实习找工作都很方便。据了解,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8届本科就业率为98.78%,硕士就业率为99.45%。该校毕业生活跃在全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有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大型企业、高科技园区的专业骨干,学校的校友实力雄厚,声誉也远播海内外。

四时不节

570分才能上的上海二本大学,一所比一所实力强,考生一点不亏!

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自2019年高考人数突破千万大关以后,今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40多万人。2020年参加考高的人数达到1071万人,但是全国本科录取率维持在40%左右,专科及以上录取率81.13%。也就是说,今年将有6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185万考生连专科都上不了!因此,能上哪个一所不错的本科大学对于现在的中国学生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算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给孩子们最好的教育背井离乡,带着所有家当,来到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是我国本科录取率前三的地区,本科录取率都在70%以上。其次就是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和陕西等省本科录取率也都是在50%以上。通过,各个地区的本科录取率,大家也能发现国内家长喜欢转移的城市和省份。上海身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一直都是广大家长和考生最喜爱城市。这里高校林立,211院校的数量仅次于北京,但是这里的企业却是全国之最。因此上海地区的大学生从来都没有为工作而担心过。上海城市建筑风景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定位,导致该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线异常高。就算是普通的二本大学,在外省的录取分数线都在一本线50分以上,才能有机会就读。上海市比较有名的大学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校,一般学生都考不上。所以,大家也不要瞎想了!今天,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三所上海市二本大学理工大学,录取分数适中,社会认可度高,毕业生好就业,适合中等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一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算得上是名门出生,学校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华东化工学院分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四部分构成。学校建校时间不长,仅有42年,但是在上海市的声誉却是非常不错,本地企业比较喜欢招收该校学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优势学院有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服装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等。学校比较好的专业有工商管理、交通运输、艺术设计、车辆工程、飞行技术、交通运输、服装与服饰设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自动化等学科。上海电力大学图书馆内景二是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绝对属于上海“最低调”的二本大学,该校的毕业生超过40%的毕业生国企工作、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工作。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国企是上海电力大学学生主要就业单位,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中国核电、国家能源、申能集团、中国华电等国企。上海电力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上海电力工业学校。1960年,上海业余动力学院(直属华东电管局)并入上海电大;1985年,上海电大升级到本科,从此学校开启本科教育阶段。学校比较好的专业有环境与生态、电力工程、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三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没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的华丽出生,但是上应大的发展却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一所理、工实力不俗的准一本高校。上应大虽然整体实力不是非常强,但其轻化工程却是全国有名,特别是在香料领域。学校是2000年由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2006年,上海香料研究所、上海日用化学研究所并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这就是上应大的立校之本。上述三所上海市大学,虽然都是二本院校,但是学校在上海的影响力一点都不小,特别是上海电力大学。这三所大学都是实力不俗的工科大学,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压力小,薪资待遇也是非常好。三校的应届本科生平均月薪可达6000元,且他们都是中国薪资排行百强大学。你们认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否是一个值得就读的高校,欢迎留言。

第七码

车辆工程——这十所大学最值得报考

车辆工程专业在近年来也算是热门专业,很多学校新开设了这个专业。以下这些学校最值得选择。清华大学清华大学1980 年设立汽车工程系,2019年正式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撤销汽车工程系建制。他的车辆工程专业本身水平很高,而且要结合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技术变革,开始发展新型汽车技术。吉林大学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曾经排名全国第一,但是现在不敢说是全国第一了。吉林大学的车辆工程,是合并了吉林工业大学来的。原吉林工业大学是机械工业排名第一的院校,“机械四小龙”之一。在我国汽车行业内,吉林大学的地位极高,很多大学里的车辆专业教师,都有吉林大学毕业生。他的车辆工程的三个细分方向,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吉林大学的都很强。吉林大学985的背景,再加上超强的专业水平,这里还是很值得选择的。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承载体。学院形成了汽车工程、汽车电子、车身与空气动力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汽车安全智能驾驶、汽车产品管理营销等教学科研方向,构建了完备的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体系,以德语、英语的双外语教学为培养特色。同济大学的车辆工程这几年发展很快,新能源车辆技术强。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重点大学,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校友会排名29。车辆工程为该校国家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有三个研究所: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特种车辆研究所、智能车所。毕业生可在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汽车的设计制造部门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等工作。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也是“机械四小龙”之一。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长丰汽车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系、车辆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航空航天系等4个系,建有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技术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多个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机构。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六位。重庆大学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设有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设置汽车设计制造与试验、汽车电子、汽车发动机3个专业方向,"车辆工程"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车辆工程"博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车辆工程"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现有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专业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其它专业能共享总校的硕士点、博士点。学院下设车辆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交通工程系;并建有能源与环境研究所(秦裕琨院士担任所长)、汽车工程研究所、交通工程研究所、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工大威海司法鉴定所、荣成华泰—哈工大技术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的车辆工程专业目前还需要发展,但是他在广东省本土大学中,工科最强,车辆工程专业就业也不会差。以上8所院校全是985工程大学。这两年也有985大学新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但是他们的时间短,想要变强,需要时间,这里就不提了。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是合肥工业大学传统优势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较强的学科实力。该专业已经在车辆动力学与控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辆设计理论等学科方向形成了鲜明特色,构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与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安凯客车、二汽、吉利汽车、北汽福田、华菱星马等著名车企联系密切,合作较多,该专业毕业生进入这些大型车企也比较多。合肥工业大学也是机械四小龙之一,学校的机械类专业很牛,车辆工程专业也是机械类专业的一个分支。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的特色学院。学院设有汽车工程、车用动力工程、汽车运用工程3个系和汽车实验中心,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本科专业,车辆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梦工厂

车辆工程二本考生,2020考研选这些院校,就业有保障,考研党收藏

车辆工程是传统的工科专业,也是机械大类下的一个二级专业,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尤其是最近几年,私人拥有小轿车的数量与日激增,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服务业就业很好,当然毕业生进车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虽说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快,但由于学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也非常多,在前几年,本科毕业都能进很好的车企。但目前不要说二本的本科生,即使是一本211院校毕业生想进知名的车企难度都很大,二本考生加入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话,只能做汽车维修工了,参与汽车制造的话,只能是汽车生产线的流水作业的工人,如果想成为汽车设计师或者车企里面的高级技术人员的话,作为二本车辆工程的本科生,最好选择报考一所实力强的车辆工程院校进行深造,硕士毕业在找工作的话,就会更具优势了。2020二本车辆工程考研选择哪些车辆工程较强的高校呢?作为车辆工程的强势院校,开设车辆工程的多达175所,具有开设研究生资格高校有20多所,首推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工科院校,这类985高校的层次较高,考研难度相对较大,虽说这些高校很低调,但热门专业车辆工程的录分并不低,与此同层次的还有上海交大、哈工大、西交等知名机械工程强校。二类的车辆工程高校就业也很好,都是一些中端的985高校,考研难度相对于一类的高校来说,只能说显得更容易一些,比如比较知名的湖大、华科、吉大等,这类该高校的特点是,车辆工程是它们的传统强势学科,报考的热度并不低,比如同济大学,由于该校地处上海,与一汽大众都在同一所城市,毕业进一汽更具优势一些,再比如吉大的车辆工程同样具有这种特点,所以大家在报考的时候,首选地应该有大型车企的的城市。最后一类应该是车辆工程为该校的强势学科的211高校,比较好的有合工大、长安大学、福州大学等等,这些学校相对与前两类的高校来说要更好考,实力中等的都可以考,小编一朋友本科在内蒙古工业大学上学,典型的二本高校,考研考到了长安大学,长大的车辆工程实力也还可以,他也是典型的二本进入211的典范了。以上者三类车辆工程强校,都是二本考生理想的考研目标院校,至于你想考985还是211,这都要看你对考研付出的力度问题了,实际上车辆工程并不一定要考十分对口的,也可以报考机械工程、机械电子、自动化等等专业,毕业后一样可以进车企。最后小编要说的是,车辆工程属于传统工科专业,也是一个比较吃经验的专业,才入职薪酬并不是太高,只有工作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经验,薪资才有可能逐渐上涨,还要注意的是,虽说考985、211高校是首选,但实力如果实在还是不太行的话,也可以报考一些机械、车辆工程的双非高校,典型的有燕山大学、江苏大学等,只要是这些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同样也很好找工作,以上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车辆工程考研院校选择的问题,大家觉得二本考研车颗工程应该怎么怎么办比较好呢?

地下情

上海电力学院和工程技术大学哪个比较好?网友:选它更有前途!

上海电力学院和工程技术大学哪个比较好?网友:选它更有前途!上海电力大学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都是位于上海的二本工科学校。两所学校各有不同的特色,总体来看,还是上海电力大学在就业质量、专业水平等方面更好一些。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两所学校的特点。一、上海电力大学。原来是上海电力学院,已经在去年改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最早是创办于1951年的上海电业学校,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升格为本科学校。2006年开始培养硕士,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隶属于电力部门,与电力系统的渊源非常深,在华东地区国家电网及其他电力企业的人脉很广。上海电力大学是电力系统特高压奖学金颁发的4所二本大学之一,可见电力系统对上海电力大学的认可度非常高,毕业生进入电力系统就业的机会较多。上海电力大学现开设32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电气工程。另外还有5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技术。第四轮学科评估,上海电力大学共有3个学科上榜:电气工程评级为B-,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学科评级均为C+。学校相对强势的专业和学科都是有关发电和输电的专业。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1985年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为基础组建的全日制本科大学,是以工科专业为主的大学。当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都是校本部与上海市的一些政府部门联合创办的,其办学水平与校本部存在一定的差距。当时的分校,多少与现在的独立学院有些类似,但并不存在民间投资的情况,也都是公办大学。2003年,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并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开设本科专业63个,其中工商管理、交通运输、艺术设计3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学校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共有3个学科上榜:机械工程C+、材料科学与工程C-、工商管理C+。通过以上比较,上海电力大学在专业开设面上不宽,但专业精度更高一些,加上与电力系统的特殊渊源,就业和进入电力系统就业的机会更多。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虽然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分校,但目前与上海交大全无关系,学科专业水平也比上海电力稍弱一些。所以总体来看,还是上海电力大学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