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高研院等实现纳米材料界面的原位精准原子级调控刑名

上海高研院等实现纳米材料界面的原位精准原子级调控

表界面结构是决定纳米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以负载型催化材料为例,金属颗粒与氧化物载体之间形成的界面在一些重要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但如何调控这一活性界面,具有挑战性。金属颗粒在负载过程中与基底形成的界面具有随机性,目前,负载完成以后亦缺乏有效手段对界面进行“精修”,这使得精确调控颗粒与氧化物间的活性催化界面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丹麦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经过长期合作,利用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位表征和第一性原理计算,对原子尺度下一氧化碳催化氧化过程中观察到的催化剂界面活性位点的可逆变化进行解析,理解了活性界面与反应环境之间的动态原位相关关系,提出并首次实现了界面活性位点的原子级别精准原位调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该研究对如何从机制出发,自下而上的实现材料、器件结构和功能的精准调控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负载在二氧化钛表面的金颗粒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重要催化剂,也是工业催化研究中的常见组合。浙江大学依托原位环境电镜开展催化反应实验,通过原子层面的原位表征,首次发现两种现象:看到催化反应时金颗粒发生面内(外延)转动(约9.5°),首次通过可视化实验直观证明了活性位点位于界面;发现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催化时,金颗粒转回到原来的位置。为了完全确认转动现象,实验团队从侧视与俯视两个角度,进行了精细审慎的表征。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为此次看到的催化剂旋转现象,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现象:因为金颗粒和二氧化钛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新的化学键,“焊接”牢固(有外延关系),即便是被高能量的电子束轰击,也岿然不动。是什么让“不可能”成了“可能”?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背后的机制是什么?这是否可以被利用来实现催化剂界面精确调控的梦想?上海高研院理论团队根据实验结果,猜测诱导颗粒转动的“元凶”是界面吸附的氧,并就此推测,进行了系列的第一性原理及纳米尺度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界面缺氧状态下的颗粒在与二氧化钛载体紧密结合的同时丧失了一定的吸氧能力,转动了一个小的角度之后的颗粒界面则能够提供多且好的吸附氧活性位点。为了能够更好地与吸附氧结合,适应高氧环境,颗粒转动由此发生。然而,在界面氧被活化与一氧化碳反应之后,颗粒又回到了原有位置,以便与载体紧密结合。基于上述理论认识,研究人员进一步提出通过改变反应环境(更换气体环境与控制温度)以精确调控界面的设计思路,并最终在原位电镜实验中实现。上海高研院博士朱倍恩指出:“固体晶体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稳固的材料,对固体晶体材料的调控必须从其生长过程着手,一旦材料成型再进行调控,这是不容易的。就像乐高玩具,如果我们想要重塑其结构,必须进行拆解才能够再构。但近年来的原位研究显示,纳米固体晶体材料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硬”,而是更像橡皮泥一样具有较强的原位可塑性。”这些原位实验现象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原位“智造”纳米材料的可能性,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研究人员能够合理预测其变化。近年来,上海高研院研究员高嶷团队致力于原位理论新模型“从0到1”的建设,通过发展一系列理论模型,论证了纳米材料从平衡结构到非平衡结构演化过程的可预测性(Phys. Rev. Lett. 2014, 112, 206101;Nano Lett. 2016, 16, 2628;Nature Commun. 2016, 7, 13574;Phys. Rev. Lett. 2019, 122, 096101;Phys. Rev. Lett. 2020, 124, 066101);在实验合作中,展现了理论模拟对原位实验现象从理解到设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6464;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6827;Proc. Natl. Acad. Soc. 2018, 115, E3888;Nano Lett. 2019, 19, 4205;Nature Catal. 2020, 3, 411;Nature Commun. 2020, 11, 3349),并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在《化学研究报告》和《德国应用化学》发表综述,总结了该团队的理论模型及在实验中的广泛应用(Acc. Chem. Res. 2018, 51, 2739;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2171)。在2020年初的《科学》上,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原位环境电镜和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热力学研究,证明了二氧化钛表面水分子结构在不同反应环境中的可逆变化,为理解氧化物表面在真实条件下的催化机制提供了原子尺度的基本认识(Science 2020, 367, 428)。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再次证明了利用反应环境原位精准调控材料功能表面与界面的可行性和广阔未来。浙江大学博士袁文涛、上海高研院博士朱倍恩和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方珂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电镜中心教授王勇、上海高研院研究员高嶷、丹麦科技大学教授Wagner和博士Hansen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张泽,浙江大学教授杨杭生和博士研究生欧阳,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小艳参与了该研究。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上海超算中心、中国博士后基金、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共同资助和支持。图1.Au-TiO2界面的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图片来源于Science)图2.温度和压力进行的Au-TiO2界面操控(图片来源于Science)【来源:上海高等研究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并溃漏发

琼中携手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打造国家级博士智库

近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后者将充分利用和发挥研究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科研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指导,在琼中全面参与科技研发、环保治理、中药农业及旅游康养等领域投资建设,带动和促进琼中现代农业、中药农业、大健康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的快速发展。签约现场。王丽娟 摄据悉,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将在琼中设立“琼中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建立国家级博士智库;对海南中部(琼中)绿色产业园——生态科技园区入驻企业(植物种植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无偿指导;开展琼中中药农业、功能性蔬菜筛选培植、新品种植物、琼中绿橙品种优化选育等探索研究;与村集体经济和县属国资平台公司合作,依托黎母山优质山泉水资源,打造“黎母山泉”,并逐步拓展开发小分子饮用水,开发绿橙、三叶青等“黎母”系列功能性饮品,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扶贫产业发展;参与琼中市政特色景观大道建设和“一河两岸”景观工程建设等内容。琼中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将优化政策,搭建平台,强化服务,为推动上海中海龙高新技术研究院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琼中通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渠道畅通的联系服务企业“直通车”,建立2小时问题上报解决工作机制,建立“一对N”结对联系方式等强有力的举措,正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与人才集聚。来源:海南记者:李梦瑶 通讯员:王丽娟编辑:泽子

大私枭

软科:上海这些高校位居前10,其中这三所大学排名倒数,但实力强

导语: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作为全国的一线城市,在教育上是比较看中的,所有上海的高校不仅仅多并且实力也是强。根据软科的排名榜,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东华大学这些高校位居上海高校的前十,其中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东华大学排名倒数,但这三所高校的实力是比较强的。排名第八——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是美国纽约大学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研究型大学。此外上海纽约大学是面向全球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作为上海排名第八的高校,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科建设都是十分强的,并且学校的地理位置也好,不过这所大学的费用是比较高的。教育先生认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学校环境和教学方式都是不同的,此外也得到本部大学的扶持,又因为地理位置好,在全国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中是知名度最高的。排名第九——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以理工科为主,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开展科教融合。作为上海排名第九的高校,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院士是由多国院士组成的。虽然说是一所中外合作的大学,但是在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上是不容小觑的。在每年的志愿填报中深受高考生的青睐。排名第十——东华大学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此外,学校也是首批28所全国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院校之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的纺织染传习所,至今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作为上海排名第十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有研究生导师1152人,博士生导师353人,专职院士2人,兼职院士14人,还有4个省级省以上的教学团队。在学科建设上有有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其中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纺织科学与工程获评A+,继续名列全国专业第一。总结:在上海排名前十的高校中,上海纽约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东华大学排名倒数,但从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建设都是比较强的,特别是东华大学;此外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实力强悍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上海科技大学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最后,对于今天的软科:上海这些高校位居前十,其中这三所大学排名倒数,但实力强,你们有什么看法评论区留言评论!

大河恋

上海被低估的大学,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有3个研究所

从如今我国地域城市中发展而言,很多城市的大学发展还是很突出的,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也有潜力的大学,它们一般对一个区域的教育表现中都起到了很强的地域价值,而这也是一个区域教育产业很发达的因素,上海是我国教育产业很发达的城市,其境内所拥有的大学数量也很多,但也有是被低估的了。这所大学就是上海科技大学。在上海诸多的大学中,很多大学的发展都各有特点,从其大学的教育表现中看,每一所大学的区域意义其实也变得更大,毕竟是对很多学子的培养起到了很强的意义,而从这所大学看来,它所拥有的发展意义还是很大的,也是一个区域中很关键的因素,很多人也对它比较重视。这所大学在上海的浦东新区华夏中路,它其实有2大校区,首先从其大学所获得的教育地位上看,它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试点高校,也是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大学之一,同时在这些大学的区域表现中看来,它所具有的学科打造实力也很强。因为它获批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所以它也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外在其它的学科建设上,也更具有实际的作用和魅力,这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从而也更显得很有地域实力的一所大学了,毕竟其大学的潜力依然很大。此外,这所大学也有3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院,在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重要院系中,也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可谓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在对这所大学而言,即便是它的名气不高,也远不如复旦大学知名,但其大学依然是当地很重要的一所高等学府。从如今它的实力和名气比较来看,它却是上海被低估的大学,因为很多人对其大学的熟悉程度不是很高,而且也显得比较无奈,毕竟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所大学还是具备了很强的地域教育作用,所以也是上海在教育产业中很受重视的大学,可见,未来对其大学发展而言,它所具有的潜力和意义依然很大。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罗曼斯

中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待遇年薪百万难不难?

2019年9.26日,小西刚给课题组的3个博士新生、1个博士后添置新的台式机,便于他们处理数据和撰写论文。近5年,我们课题组的博士招生人数变化不大,大约是3-4个博士生/年。部分朋友听闻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每年带几个博士生"真的很少见。但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整个学院的博士生招生人数却是有显著增长的,因为每年都在引进新的青年教师(博士),同期也有不少教授遴选为博士生导师。这也是不少学者常提到的"研究生扩招",换句话说,也是不少人有所感觉的"学历贬值"。之前,我的导师曾说过:要是我们提升学历的速度赶不上学历贬值的速度,硕士生、博士生就白读啦!比如,你读研3年、同学工作3年,要是不努力,单单"混"个硕士学位,那么读研带来的变化将达不到你的期望。1.我国有多少博士?博士:博士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与研究,完成课程学业与学位论文的撰写,经论文查重、外审等流程后,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被校学术委员会授予博士学位的人。也许,上面关于博士的定义有点拗口,通常的说"已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叫博士"。同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叫博士生。不过,便于称呼、简化,通常也将在读博士生喊为"××博士"(更加顺口)。我国有多少博士的数据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因此往往统计的不太准确,比如每年6、12月有2批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博士学位。以教育部2019年7月发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其中:2018年招收博士生9.55万人,在学博士生38.95万人,毕业博士生6.07万人。自我国1978年培养第一批18名博士生(上图)开始,博士生招生人数持续在增长(增长率有不小的浮动)。2013年11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论坛介绍中提到,博士生招生快速发展,实施研究生教育35年来,已培养逾50万名博士人才。2014年之后,我国每年博士授予人数大约在5.5-6.0万人左右,以最大数据估算即:50+2.5(2013年下半年)+6+6+6+6+6+3=85.5万人折算上之前"逾50万人",截至2019年9月,我国已培养的博士约为90万人左右。之前,小西也提到2018年博士招生9.55万人,毕业仅有6.07万人。这个比例(63.56%)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约有2/3的博士生4年学制内无法正常毕业(延期)。因此,我建议不要盲从读博。2.博士现在的待遇水平如何?博士的待遇放到个体上,差异性非常大。博士常见的几个求职选择:① 留高校、研究院所做一名科研工作者。比如,进入高校做教师(青年教师=青椒),普通大学讲师引入的话,待遇在10-12万元/年;"双一流"大学特聘副教授、教授引入的话,待遇在24-30万/年。当然,诸如"青千"、"优青"等高层次引入的话,待遇可达到50万元/年以上。除了工资的基本收入,还有可观的安家费(或给套房),如根据人才层次15-100万不等。同时,为便于科研工作,会配套不低的科研启动费,如不少高校是30-60万/人。优秀的博士,甚至可以和单位"谈条件",如解决配偶工作(如进财务、图书馆等,有编制)、解决孩子读书难题(如入学单位配套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等)。在地方引入博士时,会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如长沙是1.5万元/年;直接落户或给予较高的落户积分等福利。② 进入企业,从事研发等工作。之前,华为发布的一则通知激发不小的争议,其中关键的是给予博士200万的年薪。我记得一个HR曾和我说过一句话:你想要百万年薪,没问题、真的不多,只要你值这个价,那公司就捡到宝了。而且,能拿这样的年薪,需要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不过,小西熟悉的几个博士进入企业的,待遇都是不错的,待遇基本上达到20-25万/年。其中,大部分博士工作几年后就"跳出来",自己创业。另外,部分博士会选择考公,待遇的话和单位、定职有关,待遇的话并没有额外的增长。不过,在很多单位,博士工作努力、成绩出色的话,有更大的提拔机会(成不成还得综合参评选拔)。如今,博士的总体情况是"博士仍然稀缺,重在提高质量"。也许,不少博士单工资收入不高,部分科研成果好的博士年终绩效(科研奖励)是非常高的,去年我们一个优秀同事年底拿了30多万。年后,就看到她换了一辆新车。但是,双非大学等普通院校的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课题和经费,也发不出好文章的话,单工资收入真的不高,扣完各种费用后到手四五千/月的博士不少。看了博士的人数和待遇,你还有想法读博吗?

其名高明

博士毕业后进机关、事业单位,会比进搞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所要强吗

在党政机关、管理类事业单位工作,大专、本科文凭已经足够,硕士研究生文凭就已经是高学历了。当然,专业技术事业单位除外,比如公立医院、研究院。党政机关和管理类事业单位,对文凭要求并不高,工作的难度也不大,学历高对自身的竞争力提升非常有限。学历高,工资也就高个一两级,每月几百块钱的事,再就是在同等竞争的条件下,有两难取舍的时候,学历才会发挥一点点作用。以前干部“四化”,知识化要求班子学历水平达到某个程度,博士生可以破格提拔,提高学历水平,现在在职教育,领导本科非常普遍,研究生都很多,“知识化”程度已经很高了,根本不需要人为拉高了。博士生如果考“选调生”,非常有优势,实习期满享受正科级待遇,在基层工作服务期满,可以调任市省直部门工作,晋升副处级只是时间问题,比较顺利的,十年来时间晋升到副厅级实职的都有。即使不能晋升厅级干部,担任副处级、处级实职,也是正儿八经走进了领导阶层,和自己的博士身份也是对称的。除此而外,博士生在党政机关工作,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优势,尤其是在职获得的博士学位,含金量和性价比都不会高。博士生毕业在党政机关任职,如果在县区基层,部门一把手才是正科,发展前途并不大。如果在市级部门工作,除了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以进党政机关外,博士生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安置在事业单位的可能性更大,只有极少部分可以在环保等部门安置,因为党政机关里面的专业技术岗位极其有限。即使是安置在党政机关,实习期满享受正科级待遇,市直部门的科级干部队伍庞大,论资排辈竞争,并不占优势。正牌的博士生如此,更不用说在职读博士了。有读博士这五年时间,兢兢业业工作,得到的不仅仅是提升的机会,还有人际关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上学时间长了,反而会有书呆子气,和社会多少有些隔绝,有些不适应,反而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提拔晋升,因为很难通过民主测评打分这一关。读博的基础是研究生,实习期满享受副科级待遇,即使没有提拔,通过职级并行,有四年也到正科级待遇了,读博完全没有优势可言。反而是博士生在高校和研究院,以及适合自己专业发展的专业技术类岗位,才能找到用武之地。至不济,当个教授什么的,工资收入、职称待遇等方面,怎么也比在基层一级一级提拔来得实惠。

央登

海交会最豪华阵容:7家省实验室组团揽才,快来围观博士的年薪

大洋网讯 从2017年开始,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广东省在重点领域启动建设了三批共10个省实验室。目前省实验室布局基本完成。今年海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展区的广东展位可谓阵容强大,广东省第一、二批启动建设的7家省实验室10家单位全部参展,此外广州市大湾区虚拟现实研究院、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研究院也加入参展阵容。广东展位的总共16家招聘单位,计划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近400名科研类人才。作为广州市政府举办的省级科研事业单位,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立足湾区,深耕南海,跨越深蓝”为使命定位,以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为目标,对标南方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今年围绕海洋能源与资源、海洋地质演变与地质灾害防治、海洋环境与全球变化、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技术与海工装备、智慧海洋与综合利用等六个领域,该实验室来到海交会招聘高端人才和博士后若干。他们的招聘实行市场化薪酬,不设编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明确实行聘任制管理,聘期结束后进行机动灵活的差异化绩效考核和综合性的发展潜力评估,商定续聘与薪酬待遇。“我们实验室是第二批建设启动的省实验室,今年刚刚起步,所以在六个领域正在招学科带头人及博士后,目前也在探索新的科研单位人事制度,每个科研人员的薪酬采取一人一议原则,诚挚欢迎海内外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的加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的现场招聘人员告诉记者。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则是广东打造的首批省实验室之一。本次海交会上,他们招聘数量不限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科研助理。在招聘条件中,该实验室不仅提出丰厚薪资待遇,也表示会为高端人才组建科研支撑团队,根据工作能力和贡献发放补贴和绩效奖励,还将多途径的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生活问题。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是这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党委副书记侯红明告诉记者,“实验室两年批准建设,现在发展进度很快,我们不仅需要领军人才,也需要很多辅助人才。”侯红明表示,这次广东展团集中了诸多的科研机构集中招聘,人才便可以一次来到很多单位,了解每个单位的薪资待遇,更容易找到自己的机会。国家实验室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国家级科研机构。本次参加海交会的7家省实验室都将目标对准国家实验室,那么招聘的目标必定是顶尖科研人员。科学家的薪酬会有多高,部分省实验室给出的条件也透露了一些情况。比如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招聘岗位博士后、全职科研岗等职位,硕士年薪12万起,博士年薪为25万起,博士后年薪为30万到40万,当然还有成果转化的奖励,最高比例可达80%。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招聘责任研究员(PI)和助理研究员若干,责任研究员(PI)年薪在50~80万元,助理研究院年薪在20~40万元。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龙锟

优旃

此民办高校来头太大,开办4届仅招博士生,本科招生终于有进展了

西湖大学从2016年筹建以来,就倍受网友们的关注,因为它的背景大有来头,七位筹建倡议人包括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大副校长潘建伟、首都医大校长饶毅等,而捐资人则有马化腾、王健林等商业巨头,这些人物都是各个领域的顶尖,自带流量,所以西湖大学不受关注才怪。西湖大学前身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定位为我国第一所民办高等研究院,后转型为民办一流研究型大学,借鉴加州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全力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从2017年9月首届招生以来,西湖大学共招收了608名博士研究生(一期仅19名,二期就达到了120名),吸纳了149位博士生导师(十多位教授都是学科领域的引领者),研究生与导师的比例约4比1,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2019年起可以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在近两年,西湖大学还与重庆大学、兰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知名高校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这些参数都表明了,西湖大学的起点是与众不同的,它的目标可不是局限于国内高校范畴。西湖大学既然这么厉害,但为何只招收博士研究生呢?大家别急,西湖大学招收本科生也有了新进度,在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西湖大学有5个本科专业已经审批通过,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学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是理工类专业。在本科专业审批通过之后,西湖大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进行了表态“本科招生工作已经在积极全面筹备当中,待教育部获批后,会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和时间”,相信本科招生快要到来了;而此前公开的新闻信息来看,西湖大学的本科招生的计划则安排在2023年9月,预计5年后本科生规模达到2000人,研究生规模达到3000人。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培养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像一个批量化的生产线,众多学生在同一个模块中获取知识,造化由自己获得;而研究生培养更像一个私人定制,注重的是个性,一个好的导师和好的实验平台,往往比学校名气更为重要,而西湖大学拥有顶级的师资和实验室,正是研究生所需要的,所以招收的608名博士生当中,他们都有去清华北大读博的实力,而为何选择西湖大学,这就是原因所在。如果西湖大学招生本科生了,大家可以大胆想象下,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招生状态?是自主招生还是全国统招?分数线又是多少呢?但从博士生素质来看,西湖大学的本科生绝对拥有入学顶级985的实力和魄力,也是真正热爱科研的学霸,否则清华北大等985高校应该更适合他们,大家觉得呢?虽然成立才短短几年,但西湖大学的名声已经传到国外,确切说,国内还没有一所民办大学有这种魄力,包括“湖畔大学”也不行,大家会看好西湖大学的前景吗?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教育观点!

奔梦路

华为百万年薪招聘博士 人工智能企业人才争夺同样激烈

在近日,华为百万年薪招聘8位顶尖博士生引发了全网热议。其中,年薪最高的两位博士均来自如今最热的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领域,均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事实上,除了华为,旷视等人工智能企业亦在加大对于顶尖人工智能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力度,这让人工智能研发人员越发“抢手”。然而在人工智能人才受热捧的同时,当下中国正面临着人工智能人才稀缺问题。数据统计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了500万人。旷视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也表示,“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在全球范围来说都是稀缺的、供不应求的,一方面是由于行业需求旺盛,一方面是人才供给稀缺。”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国家层面亦或者是企业,都纷纷加大了对人工智能顶尖人才培养力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已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更是屡创新高,2014年首次突破2%,2018年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在企业层面,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收入外,旷视等企业还打造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以及成长体系。如在前不久的旷视博士秋招提前批招募中,加入旷视的应届博士生们不仅将享有更具行业竞争力的薪酬与完善的福利体系,同时,作为尖端高新技术研发企业,加入旷视还有机会优先解决户口问题,这无疑对应届博士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帮助博士们成长,旷视还基于自身充足的计算机资源,让博士生们的研发有着充足的资源保障。此外,旷视还为博士生们配备了高水准的专属导师团队,定制了专属的成长体系。其中,就有以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计算机视觉领域资深专家、旷视上海研究院院长危夷晨博士,旷视研究院基础模型组负责人张祥雨博士,旷视研究院检测组负责人俞刚博士等为首的全明星导师阵容,以及全球高等学府、科技大厂组成的一流团队和自成一格的 BootCamp内训系统。事实上,找到并留住人才一直都是企业的必修课,也是很多企业走向顶尖之路的开始。但培养行业人才并非一件易事,从发现人才、聘用人才乃至持续培养人才,都是一门极为深刻的学问。其中,像华为这样的大企业在学历之外,还有着一套自己的选人用人考核和筛选机制,而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旷视自然也建立了从选聘到培养的一系列完备机制。对于旷视来说,人才是保障技术领先性和研发实力的基础。据旷视负责人介绍,旷视主要通过三个通用渠道、一个平台和一个桥梁来进行招聘。三个通用渠道是:利用中国C9高校全覆盖校招、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程序员奇才收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吸纳等三个渠道招收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人才1000余人。一个平台是:借助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部国家一级博士后工作站资质,为尖端人才提供平台,35名博士进入企业工作。一个桥梁是:启动海外人才领航计划,联合市政府、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引进姚期智、孙剑、危夷晨等18名海外院士、中青年科学家等计算机视觉“专才”配备团队。图:旷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级站点为尖端人才提供平台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旷视则侧重于研究科学家和全栈人工智能工程师两个方向。研究科学家主要聚焦在算法上,寻求对问题的本质解法,旷视希望培养出能独挡一面的领域专家;而打造“全栈人工智能工程师”的目的则是要培养既会算法设计和训练,又会算法的工程化、研究问题和方式系统化的全能型人才,他们既能做Research,又懂System,既能建系统,又能造轮子。总之,全能型人工智能是非常值得珍惜的,这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旷视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则让即便没有AI背景的工程师也能通过在旷视的工作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企业对人工智能顶尖人才的需求,推动了国内院校对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自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以来,全国已经有几十所大学设立人工智能学院。众多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校的资源优势,也成了行业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之一。如旷视就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了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持续打造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集聚地。不久前,旷视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单位成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采用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和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基于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旷视已经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目前,旷视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西雅图设有五大独立研究院,员工超2000人,其中科研团队占比超60%,拥有国内外在申及授权专利1100余件。在国际人工智能顶级竞赛中,旷视多次击败谷歌、微软、脸书等知名企业,揽获32项世界技术评测第一。来源:中国网

尽见

首批博士生开学!众多大咖加持!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启用

11月21日,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在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召开,并举行了首次开学典礼,首批10名博士研究生获颁入学通知书,这也标志着青岛自贸片区首个国际化高水平产学研孵化平台的正式启用。青欧生命科学高等研究院坐落于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是依托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的优势平台成立的非盈利性事业单位。该院以“为青岛乃至全国,培养输送生命科学尖端技术与人才”为目标,融合华大基因国际合作与生命科学“一带一路”优势资源,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创新团队,助推未来生命科学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孵化。该研究院的学术科研力量可以称得上大咖云集:青岛大学教授王斌为名誉院长,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Lars再生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罗永伦为研究院院长,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姗姗为执行院长。七国院士杨焕明被聘为该学院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欧洲科学院院士张友明等14位业界学术泰斗为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此外,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Lars Bolund(中国科学院荣誉教授,中国国家友谊奖得主)和丹麦自然科学院院士Karsten Kristiansen则担任首席科学家。依托西海岸新区和青岛华大的平台优势,青欧研究院将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和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欧洲顶尖科研院所合作。未来,研究院将作为青岛自贸片区首个国际化、开放型、高水平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全面促进全球生命科学科研要素的流动,助力青岛自贸片区在人才培养、产业集聚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实现制度创新,推动自贸区的快速、健康发展。开学典礼后,研究院分别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科研合作项目的集中签约,将在海洋药物的筛选及功能挖掘、非洲猪瘟演化特征、肠道菌群对痛风发生及尿酸调控的影响等科研领域进行系列研究和探索。(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忠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