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让人吃惊,山东理工的电气工程不如上海电力的,但考研分要高尤伦卡

让人吃惊,山东理工的电气工程不如上海电力的,但考研分要高

山东理工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比,哪个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更值得读研?这个问题问得好。考大学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是懵懵懂懂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大学,学校和专业跟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好多人看着学校的名字好听,或者觉得这个专业有前途。比如,这个是985大学,那么我一定要上985大学,在985大学里学一个冷门专业也比一个双非的热门专业要好。或者看媒体,大家都说21世纪是生物的时代,基因测序、各种疾病的DNA被破译,太激动人心了,也要去学生物。到了学校傻眼了,发现自己所想的跟现实不太一样。这种学生很多。到考研时候就不一样了,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大家对专业和大学也有了感性认识,也离社会更进了一步,对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也有个初步的计划。因此,这个时候读研,应该说,对自己要学什么专业,专业里的方向,什么样的学校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如果这个时候选学校还是糊里糊涂,那就不是特别好了。人生苦短,时间不是这么浪费的。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在山东淄博,是由山东工程学院和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山东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在建国初期,国家在各个大区都布局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校,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这些农业机械高校都纷纷改名,像江苏大学,也有改成理工或者科技大学的。在现在的高校名单里,是找不到机械两个字,更不用说农业机械了,原因是机械不再是热门专业了,农业机械更不是。虽然已经改名,但这种大学的机械还是强项,电气也都不错。在电气工程这块,山东理工大学实力还不错,有博士点也有博士后流动站,是国家特色专业,也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获得了C,表明在全国排前60%,大概算是勉强及格吧。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长期叫上海电力学院,到2018年才改为上海电力大学。在中国叫学院的都是不怎么样的大学,跟国外的不完全一样,国外麻省理工学院,这个学院是很厉害的。当时,中国也有大学想学的,比如华东师范大学,一度不想改名,叫华东师范学院,后来架不住国人不认,只能改为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改名不久,说明水平一般。确实,上海电力1985年才从专科升为本科,2006年才有硕士点,2018年有了第一个博士点。大概有了博士点,上海电力就改名成了大学了。不过,电气工程是上海电力的王牌专业,2018年申请了第一个博士点,就是电气工程。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获得了B-,好于山东理工大学。就业读研究生,肯定要考虑今后是就业还是接着读博。上海电力和山东理工都属于一般高校,读博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应该要为就业做准备。从就业角度来说,毫无犹豫选上海电力。上海电力长期隶属于电力部,现在是中国电力高校联盟成员。各行业的企业都有一个特点,特别爱招原先部属院校的学生。这个很好理解,校友肯定要照顾自己学校的,所以,要去国家电网,绝对要去上海电力大学。我们可以看看上海电力大学的就业情况。说明一下,在网上只找到了2017年上海电力大学的就业报告,没找到2018年的,估计整体变化不大。山东理工大学的就业报告没有找到,如果找到了,就能更好地对比了。从上海电力大学的就业报告里可以看出,毕业生超过60%的人在上海工作,所以,如果想要在上海工作,上海电力大学应该首选。超过34%的人,去了电力相关部门工作。去得最多的公司,也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华电等大公司。上海电力毕业生就业行业上海电力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考研毋庸置疑,就业是上海电力好,那考研容易吗?2019年上海电力大学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最热门,复试线是320分,电力电子则为280分,高电压工程更低,只要271分。2019年山东理工大学的电气工程的复试线是315。总结看来从录取线和就业来看,上海电力的性价比太高了。为啥大家都不考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中。大家能否来谈谈?

大眼睛

东北电力大学与上海电力大学,不一样的思路看他们

说起电力类高校,大家一般都会想到东北电力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当然还有华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等等),东北电力大学的有名在于历史悠久老牌电力高校,上海电力大学更多的是区位优势和就业优势!东北电力大学那么,究竟哪一所大学更适合你呢?下面我们详细的分析一下:一所大学的好与坏,录取分数是最直接的反映,但是,如果只看录取分数会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就拿这两所电力大学来说吧,我们先看看两所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东北电力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上海电力大学在河北录取分数可以看出来,东北电力大学在河北的录取分数是远高于上海电力大学!我们再来看两所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上海电力大学在黑龙江录取分数东北电力大学在黑龙江的录取分数可以看到在黑龙江,东北电力大学的录取分数远低于上海电力大学,而且是逐渐拉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上海电力大学我们还可以了解到,除了吉林本身和河北省之外,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上海电力大学的录取分数都要高于东北电力大学,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上海电力大学的实力比东北电力大学强呢?东北电力大学事实上完全反了,不管是成立时间还是本科教育,亦或是研究生教育,东北电力大学都要优于上海电力大学。我们来看一下:首先看东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4个学院,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0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东北电力大学再看上海电力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 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早在2005年就升为大学了,而上海电力大学在2018年才更名的,孰强孰弱,一目了然!但是为什么上海电力大学的录取分数连年上涨,而东北电力大学后劲不足呢?答案是:城市,城市还是城市!一座城市的生态系统,决定了融入其中的人员的就业生活各个方面的质量,生态系统月完善,越强的,在其中的人才就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北电力大学位于上海,鉴于现在的发展,两则相差悬殊,纵然东北电力大学有好的师资,好的班底,地理位置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东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纵然,两所大学都有极好的口碑,所能覆盖的区域也都很大,就业都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上海电力大学的毕业的就业单位相对于东北电力大学还是要好很多的。东北电力大学那么是否就是说一定非要选择上海电力大学呢?并非如此,我们还有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自己的情况,合理的进行规划,如果是将来想继续考研或者将来考公务员会自己老家就业的话,没准东北电力大学更适合你呢?

其来无迹

2021考研,选择学校与专业需谨慎,可能还没毕业专业就“没了”!

一般情况下考研选择学校建议报考专业为人文社科类的同学,建议选择综合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越靠前越好。理由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这些专业的毕业学校要比毕业专业更重要,无论是将来考公务员还是从事其他工作,毕业学校层次都非常重要。报考专业为理工科类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专业排名靠前的学校,比如,可以参考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尽可能选择你所报考学科评估结果在B-以上的学校。理工类选择专业排名靠前学校的好处首先,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大学,最起码可以保证将来有一个不错的就业环境,找工作不用发愁。比如:你2021年想要报考电气工程相关专业。那么,我们在第四轮学科评估高校评估结果可以选择工学——电气工程,然后可以看到整个学校的评估结果。还可以看到,B—的学校层次比较“杂”,有985大学的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也有211大学的福州大学、河海大学等,还有双非大学,比如上海电力学院等。这对于我们考生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情,因为,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基础、本科学校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比如,有些同学本科双非,那么,个人建议为了求稳,可以选择一所211大学,比如河海大学、福州大学都不错。当然,如果实力很强,也可以选择985大学的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而对于只想拿个研究生学历的同学,可以选择双非大学,比如长沙理工大学等,性价比也不错,也不用愁就业。其次,以学科专业排名选择学校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了所读专业被撤销的尴尬局面。因为,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只有其专业具有硕士授予资格(硕士点)才能够招生研究生。所以,为了能够在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招生中分一杯羹,有些学校恨不得拥有所有专业硕士点。事实也是这么做的,申请了不少硕士点。但是,一所大学,即使是综合类985大学,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专业都能专长,这就会导致有些弱势专业实际上不具备培养研究生能力。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部也有了相应应对举措。会对相应的学位点进行评估,并且将评估结果进行公布,然后对于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如果,没有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会被取消授权点,特别是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比如,在2020年4月30日,教育部官网就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下达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了2014年-2019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评估合格的可以继续招生,不合格的会限期两年进行整改,期间暂停招生,整改期满以后会进行复评,复评合格可以恢复招生,复评还不合格会撤销学位授权点。并且,5年内不能再次申请。所以说,一般在第四次学科评估结果中,在B-以上的专业基本上不会出现被撤销的可能(也有例外,但是很少)。被撤销的学位授权点一般都比较年轻或者与学校定位相驳,比如一所理工科学校申请了文学类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可能就会在评估中不合格。如果,在选择报考专业时,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就有可能考上以后,读着读着发现专业没有了,你也可能就会成为这个专业的最后一届毕业生,有可能会影响找工作。以上,就是在考研前期选择学校与专业上给大家的一些建议。考研前期准备工作可以与考研复习同步进行考研前期准备时,如果还没有确定好学校与专业的话,个人比较建议前期可以一边复习统考科目基础知识(英语、数学等),再一边决定报考学校与报考专业。对于报考学校与专业,在10月份报名之前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调整,个人建议在前期可以选择两个不同层次的大学作为目标,其中一个作为备考学校。但是,前提条件是这两个学校的专业课要一样或者相近,比如,通信工程专业并且都考信号与系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前期的复习不会白费。以上,就是关于考研前期准备时的学校与专业选择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2021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与启发。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吧!

俾鬼捉

“上电”升为大学,学校简称却意外出名,学生:不好意思说出口

在这个研究生满地跑的时代,学生们都知道大学和学院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但是很多的学院还是很给力的通过努力升级成为了大学。俗话说量变引起质变,其实就是学院的各方面的积累还不够深厚,所以并不能称之为大学。现在终于有这样一所学院顺利的升级成为了大学,但是这所学校的新简称却是让很多的在校学生啼笑皆非,不好意思说出口。其实想一想也是很有意思的,其实给学校弄简称并不是每个学校都会做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学校还是出现了简称的现象。感觉一所学校没有简称就好像是缺少了什么东西一样。比如说从民国就开始的一些学校的简称,现在都是小伙伴们想要进入的学府,比如说北大清华、复旦,都是大学的简称。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会有简称的。很多的大学多数提法都是全称,比如东吴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想必小伙伴们并没有在什么平台上见过提起这几个大学的简称吧,那些有着简称的很多都是有了比较高的知名度之后,被人提起的次数太多了,所以才会产生了简称的用法。并不是说使用全称的院校的知名度不高,而是很多时候在这座城市大家都知道这所大学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全国的范围内就不一定是这样了,就比如说西大能够对上的院校可是不少。当然上海电力学院升级成为大学之后的简称变成类似于普遍的某大的话,确实是全国通用的了,因为我们我想只要是个城市,这座城市就会有一种很有历史的称呼,那就是电大。而如果上海电力学院升级成为上海电力大学的话,那么简称被称之为电大也是难免的事情了。很多宝宝不理解为何被称为电大之后有些学生说不出口,但是其实以前上电大就像是我们的说我们是本科生一样的。问问自己的父母,他们那一代很多的人都是高中的学历,那时候的大学生都是稀有动物。哪里像现在的研究生,都已经满地跑了。最早的电大,是为了那些高考的落榜生,以及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完成学业的人提供的第二次上学的机会。最早的上电大的,很多都是三四十岁从新抽出时间去上学,考试获得文凭。并不是说电大不好,而是电大的门槛比较低。相对的知识上的储备就会相对于统招的学子们有所不足,自然的就会让统招的学子们有点失落。明明是个统招的学生,但是在别人问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上电大,难免有些小失落。现在的社会对于学历的门户之见还是比较重的,小编希望大家能够正常的看待这个问题。虽然这个门槛比较低,但是只要是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学院的学生。不管是不是统招的,他都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这种学习的心态是很多的人们都丢失的。并且电大和别的院校是一样的,是国家公认的专科本科毕业,也是能够考研的。除了社会中的那些想要学习的人之外,高考落榜而又不想复读的学子们很多也是选怎了走电大的这条道路,而且电大里面的课程很多都很热门。本文章系作者原创,禁止抄袭、搬运等一系列侵权行为,否则定会投诉到底,希望大家支持原创,维护网络文明!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曰

这七所电力行业院校,总有一所适合你!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电力系统的最为对口的专业而备受考生家长关注。当然,对于考生来讲,可能更追捧“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软件工程”等热门专业。但如果能够在电力系统名校就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无论未来是升学考研,还是进电力企业工作,对口性都会比较强。比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每年的校招名额大都集中在以下的行业院校,能否拿到Offer,跟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学科能力、考试成绩也有很大关系。因此,考生和家长不仅仅要关注自己的分数位次,还要科学匹配这些行业院校,才能提高志愿填报的性价比,发挥分数价值最大化。我们以辽宁为例,位次在20000位以内的考生,在2019年选择电气类的考生的总体情况。同时,我们发现电气类和自动化类的位次在同一所学校也比较接近。行业名校往往比一般院校在优势专业的就业方面更具有优势。我们高考填报志愿,不仅仅要关注高校的各专业的录取分数,同时更应关注这些行业院校的就业质量情况。下面,我们就对7所高校在2020年初发布的2019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报告做一个简答对比。01七所电力系统名校1、华北电力大学2、六所原电力部直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等02华北电力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华电在电力行业的实力是非常强的,而且在电力系统中校友分布很广,属于行业性学校,学校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几乎都是针对国内的电力系统进行授课的,进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推荐专业: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管理、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华北电力大学升学院校层次较高,境内为本校校内升学,或者985的电气学科名校;本科生境外升学的比例占到5.01%,研究生再出国的比例非常小,不到1%,当然留学的学校也多为世界名校。本科升学比例34.73%,签约51.11%,对于像华北电力这样的行业名校,能够以应届生身份进国企,其实很好的机会,读研3年后并不代表着你的机会更多,因为这是行业院校,跟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个人的学历能力在行业面前,在国企面前,还是就业最重要。上图看,获得研究生学历,可以提高留在京津冀的选择空间。毕业生签约最多的还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然后依次是大唐、国能、中核、移动、华能、华电、电信、能建。作为行业院校,国企就业占比很高!03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是一所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的院校。学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算是最好的专业了,进电网相对较为容易一些。也可以进入几大发电集团,其实现在很多企业同样需要相关的人才,并不比进入国家电网的待遇低。推荐专业: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作为一所东北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地域为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江苏等地,本科生到国企的占比达到46.5%,专科生占比51.25%。04上海电力大学创建于1951年,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19年1月, 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兼有理、文、管、经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中国独立建制的三所电力高校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学校的强势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情况很好,大部分都是进入国家电网公司供电局,以及几大发电集团、可电站等;其他的专业的话就业一般,报考就要注意了。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110256上海电力大学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C+210256上海电力大学0808电气工程B-310256上海电力大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C+推荐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我们可以看这类电力行业院校的男女比例为2:1,也还可以。其实,各个学院的就业率都可以,毕竟在上海,国际交流学院100%,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家比较认可,关键是学费还不贵,就15000,一般家庭都掏得起。纪老师就送上辽宁的录取分数线吧!哈哈!到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只有39.36%,为华北电力大学的一般左右,上海的机会也多,毕业生的选择也多。毕业生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就业的占比32.72%,跟国有企业的比例相吻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个比例占到11.74%,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毕竟IT业薪资水平高,上海也具有这个平台。毕业生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占比很高,当然也有当小学教师的1.99%,估计是女生吧。毕业生税前起薪在4001-6000区间的较多,也算国企的初始薪资,福利还是有的,没有算吧。考研比例较低,不到10%,远低于华电。05沈阳工程学院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并组建的省属本科高校,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地方本科高校。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辽沈地区及驻辽驻沈等大型国企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牵头成立“辽宁省能源电力产业校企联盟”,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签订二百余项产学研合作协议,与中航沈飞集团等多家单位实现了“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该校的专业设置多数,都是跟能源电力相关的,特别是专科专业,专科生,或者准备学专科的可以关注一下。该校女生就业率还可以,电气类专业,女生也可以学,当然该校的很多女生学的专业不是电气类的,比如法学等。无论什么学校,其实到毕业都不就业多数要么考研失败,准备“二战”,要么考备公务员。这个表,其实大家可以做个分析,会发现不同的公司的业务调整,或相应需求人数在发生变化,考生可以关注,对于所有行业有有借鉴意义。国家电网的指标基本没有变化,当然国家电网也是毕业生们比较好的一个选择。就业地域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虽然是一所沈阳的高校,但是就业需求最多的地域在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大家也比较关注新一线城市的需求,毕竟就业一方面要考虑单位薪资待遇,另外非常重要的就是城市是否是否宜居是否适合生活发展。校园招聘,也是毕业生需要关注的,校园招聘的岗位质量往往要好于社会招聘,毕竟是行业院校,这也是我们选择行业院校,最终毕业进入电力行业的重要因素。06三峡大学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三峡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国企(主要为央企)的人数占比35.77%,总体比较多。国家电网和中国电力建设集团等大型国企央企接纳毕业生人数较多,而五大发电集团接收人数很少。电网和电力建设是主要方向。高质量就业,是反映此类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内容,考生和家长可以重点关注。07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由原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合并组建。原长沙交通学院的前身是交通部1956年创办的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原长沙电力学院的前身是电力工业部1956年创办的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创办于1956年的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和创办于1958年的湖南省轻工业学校(后更名为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相继于2001年和2002年并入原长沙电力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是由交通和电力两所学校合并而成,因此交通和电力都是其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其中电力占比10.67%。本科和研究生的国有企业就业率都比较高,本科为42.71%,研究生达到了56.46%。主要企业除了电网、电力、能源、矿业公司,还有跟铁路、建筑相关的大型国有(央企)企业。到长江中游就业人数占比非常高,可能跟交通建筑和电力行业的新开通项目和产业布局有关吧!这个是一个因素。东北的比例非常小,甚至不到1%。因为校部就在长沙,所以毕业留在长沙的人数还是较多。总体看,高质量就业成就不错!考研升学和出国加一起为17.96,不到1/5之一。当然该校比较热门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分数也是比较高的,需要关注具体的专业录取分数线的波动情况。08南京工程学院学校由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9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该校的主要生源都是江苏省的,另外男女生比例为28:1,接近3:1,男生多女生少。电力工程学院毕业生人数最多。该校是有机械、电力和工业三所学校合并,所以制造业是就业的主要行业。电力、发电、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6.84。因为计算机工程学院的人生也不少,所有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生也占到了17.49%。学校名称都带有“工程”两字,典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校。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中非常重要一个行业领域,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也需要很多基层技术岗位。有志于成为电气工程师的同学们,可以考虑以上电力行业院校,根据自己的分数位次进行匹配,总有一所适合你!高考加油,2020届高三考生!纪老师祝福你们金榜题名!圆梦理想大学!

斩花堂

毕业工资非常高的3所“二本大学”!考上就是“金饭碗”!

读名校是每一个人从小就被教育应该要有的梦想,家长、老师们告诉你要考一所名牌大学,于是你会暗自盘算以后到底去读北大好还是去清华读书好一些,后来发现你想的太多了。据权威数据监测机构发布的报告,以1995年的数据为样本,调取该年出生的2100万人口,普遍在2013年参加了高考,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最终录取了不到6000名本科生,意味着同龄人中,考上清北的比例大概在一万分之三。每年211大学的平均录取率也不过900多万人中的6%,绝大多数人都与曾经的梦想“绝缘”。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快要到来了,既然读不到一所名牌大学,读到一所相对就业比较好,工资较高的大学也是不少考生的选择。今天史育阁同大家分享3所毕业工资在同行非常高的“二本大学”,用民间的话说就是考上就像端了“金饭碗”,一起来看看吧!1、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是国唯一以服装命名的大学,成立于1959年,部属大学,是原来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87年正式改名北京服装学院,1998年划归北京市管理。北服装向来是以超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著称的,也因此受到成绩不很理想但也不低的高考生追捧,近年来高考录取分在某些省份已经超过了本一线。北服装每年都会有大型对口类企业的校园直招,宣讲会也都是北服装专场,就业状况十分理想,毕业5年内的工资水平也很不错。2、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位于上海,省部共建大学,电力为该校的特色专业。上海电力很厉害之处在于广泛的实习基地和对口就业点。上海电力、南通供电公司、嘉兴电厂等等大型国企都是上电的实习基地。上海电力在电力系统、电力清洁等专业的实力非常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的薪资水平也非常的令人赞叹,高考录取分也相对较高,就业指向型的大学都相对颇受欢迎。3、广州美院广州美院是一所艺术院校,其毕业生就业较好、工资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域位置非常好,毕业生大多在广州和深圳两地发展,由于较高的经济文化水平,艺术类专业也颇受重视,发展空间也广阔。广美也是一所实力不错的专门类大学,毕业生在华南地区的影响力很大,毕业生5年内的薪资水平是要高于其他同档次的不同地域大学的。关注史育阁,获取更多精彩大学、高考、考研、教育资讯和信息!史育阁原创,严禁抄袭搬运,违法必究!

丁龙镇

电力部门的“铁饭碗”专业,校友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想要以后毕业能有个“铁饭碗”,电力部门的“铁饭碗”备受青睐,想进入电力部门,最方便的一个专业就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小编为您整理了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校友对自身就读专业的真实看法,以供参考。校友点评@pampa福州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就业方向是国家电网公司或者任何需要用电的公司,以后从事电气工程师的比较多。就业前景很好起薪七八千,主修电路,电机,工程电磁场, 数电模电,电力电子等等。想要学好都不简单,老师各个都是高学历,资质老的教师,教学水平都很好。专业排名全国25名,我们专业男生多,男女比例大概4比1.@远道133河南科技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这个专业对我来说找工作是很好找的,什么公司基本都能够需要这个专业,很好的让我能够得到就业的机会,这个点对我们还是很好的,专业知识还是能够很好的应用的@旭南京工业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老师都挺好的,最近还搞了国际上的专业认证。同学大多都去考研了,本科薪水中上吧。专业课很难,和强势211同样的培养方案。几乎都是男生,每个班一两个女生。@Knightfall..湘南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电力、电气等方面的工作,专业的就业前景以目前来看很好,毕业后很容易找到工作。就业前景学校就业情况如何?毕业生一般去哪些公司?毕业生一般起薪多少?@欢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挺好的。大华股份,海康威视。6000加。一般情况都不同!好吧、在一起就是幸福了……一般情况都不会出现一批学生组织活动的通知……一般都不适合吃完一部手机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初值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三桶油,我们专业去国网的多,起薪也不太清楚,年薪25w的有,16、7万的也有,看去哪个企业了,青岛这边的企业普遍给的高一些适合。。。。。。。。。。。毕业去向从学校毕业,你会选择考研?出国?考公务员?还是进入职场?请说说理由。@游鹏劳吉林化工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每一位大学生到了大四的时候都会纠结一件事情,那就是考研还是工作?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选择,对你的人生也会产生许许多多的影响。 有人会说考研和工作可以兼得啊,先考研后工作或者先工作后考研,这都是可以的啊。@纯净水88防灾科技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进入了职场。职场就是战场,无论你读多久书,终究是要进战场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至于公务员什么的,还是觉得没必要吧。校园招聘每年会有那些知名企业来学校参加校园招聘?今年来了那些单位?@职朋圈友西南民族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国家电网之类的很多 几百个的 富士康也去 但这个技术岗位可以 已经有一些学长学姐在里面工作了 感觉还可以 不过最好当然是国家电网了@yyztyy四川轻化工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硕士每年都会来杭州的海康威视 学而思互联网 四川电建集团有限公司 华丰集团有点公司等大型企业 今年也来了这些企业实习机会学校实习机会多吗?有那些实践活动?@职朋圈友西南民族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卓工班很多 平行班也有几次。卓工班去的 差不多一学期一次吧,平行班大概就 一到两次吧 我们去的是水力发电站,我有几个同学去的是制造车间@yyztyy四川轻化工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硕士实习机会还是不少的 可以去成都的很多与学习有合作的企业实习 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还是很不错的报考选择当年报考时你是如何选择专业的,为什么会选择您目前就读的专业?@小胡西南民族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什么都不知道 凭直觉 但运气好 这个专业就业范围挺广的 但最好就是在校期间 一定要取得四级和二级@yyztyy四川轻化工大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硕士这是一个大众专业 很好找工作 就业压力较小 并且也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就业面十分广泛 所以选择了它考研保研学校考研气氛如何?一般会考那些学校?有保研机会吗?@wxy1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还可以的,图书馆学习氛围挺好的,上海电力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没有@123木头人321不许动常熟理工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考研气氛一般,很少有保研机会,学校不会拖考研学生的后腿。会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等奖学金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有哪些?容易申请吗?一般需要什么条件?@游鹏劳吉林化工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一等奖学金:学生平均成绩在专业排名前2%且83分以上,奖励金额1200/年;二等奖学金:专业排名前8%且80分以上,奖励金额800/年;三等奖学金:平均成绩75以上,按不多于参评人数的15%评选,奖励金额400元/年。但是体育成绩必须在75分以上才有资格评选!!! 助学金:申请助学金需要两张表格,一张是困难生申请表,一张是困难生认定表格(可以在学校的复印室打印,他们有样本)。申请表需要两个章:一个是小区街道的或是农村的村里的章,一个是市民政局的或县民政局的,这两个章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表格里的问题都要回答!!!为了证明家庭困难,你可以让小区或村里出具“贫困证明”,这个需要三个章,要不同级别的!!!如果家里有地保证明的话就更容易申请到助学金了!!!呵呵。。。。。。。。。。。。@纯净水88防灾科技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都有,防灾不会让每一个贫困人家的孩子读不起书,不会每一个优秀的孩子少了奖学金,只要你努力,一切都会有的院校推荐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在电力学科一校独大,被称为“电力黄埔”。上海电力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1985年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0年划归上海市管理。 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2006年正式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30日,上海电力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电力部直属,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长沙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由原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合并组建。原长沙交通学院的前身是交通部1956年创办的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原长沙电力学院的前身是电力工业部1956年创办的长沙水力发电学校。创办于1956年的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和创办于1958年的湖南省轻工业学校(后更名为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相继于2001年和2002年并入原长沙电力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学校于2000年6月由原两所国家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3月,原核工业部的南 京工业学校并入其中。学校有着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前身可追溯至1915年创建的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及1946年创建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 校沈阳工程学院学校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原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东北电力管理局技工学校,此后历经沈阳电力学校、沈阳电力学院、东北电业管理局沈阳培训中心、沈阳电力专科学校等历史时期,1992学院更名为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原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7年的哈尔滨青年干部学校,此后历经东北青年干部学校、东北团校、辽宁省团校、辽宁青年干部学院、辽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办学阶段,1999年更名为辽宁商务职业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学校溯源于1951年建国初期,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先后成立,三校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上世纪60年代,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升格更名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三校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本文部分内容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假有

为什么很多学生放弃211末流学校,选择行业性强校?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分数达到211末流学校,如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宣城校区,太原理工等等,但他们都选择了行业性的强校,比如上海电力学院,华东交通,安徽医科大学,专业非常好。为什么会有此现象?是他们的眼光低的原因,只顾就业?三峡大学的电气。华东交通土机电。安徽医科的临床5+3。本来就业就非常好。特别安徽医科的临床5+3,在安徽就业非常好,觉得应该要比清华北大普通专业分数还要高一些才是合理。你的身边有类似情况吗?说说其中原因其实任何人在上大学之前都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未来想从事什么行业,这样再去选择学校和专业。而不是盲目地追求985/211,专业实际上比学校还重要,填专业服从的人对自己人生极不负责。现在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为了提升自己形象,招聘非985.211不要。有一同事的女儿,考试特别厉害,上的是非常牛的高校。但性格特别内向,今年毕业,进了网易,年薪24万。我们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在我们眼中,那女孩除了读书好,其他什么都不好。网易也许看中的是她的文凭技术岗位不需要多好的交际能力。很多互联网公司进技术岗位的人,只有技术成绩有那样,能吃苦,就要,面试很多都是个过场,而且工资都挺高的。而且互联网行业流动性。选211/985只是为了降低筛选成本,省事而已,反正他们不缺应聘的。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读书是为了就业,一份满意的工作。身边不乏985高校的,调剂了冷门专业,只有拼命读研读博,最好的就在大学,与他们交流,普遍有怨气,好像付出与收获不正比。很正常呀。今年我的母校,一个江苏在本一批次招生的学院,最高分理科的380多分,人家就瞄准最强专业。专业对于工科生来说远远比学校重要,四非的最好专业,就算考研,就业都有优势。尤其是在对应区域内。读书应当为了就业,但读书不能只为了就业,不热衷于获取新知识去丰富自己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人很多人都说非211简历直接扔掉,然而末流211非强势专业绝对是会被区别对待,拿我学软件来说,软件在我就读的学校是个差专业,如果说bat只要211,那也至少是西电之流的211,像我校进bat的比率恐怕不足杭电零头吧。安徽大学和上海电力没有可比性,我就是上海的,上海电力在上海分数线倒数前三前五,安徽大学在上海都要一本线左右211现在用处也没原来大,而且现在双一流投资未来肯定优势学科。未来趋势是211非一流专业肯定减少招生,可能退出历史舞台。而且现在学生少,211,985会相应减少学生,不然其他学校怎么发展?因为据说上海电力可以去上海市国网,这些连华北电力和西交大的电气毕业生都未必能进。而华东交大目前在国内轨道交通行业认可度很高,闭着眼睛都能进铁路局工程局之流

盖被子

全国考生最满意大学TOP20名单出炉,跟你想象的差别很大

全国考生最满意大学TOP20名单出炉,结果可能颠覆你的认知关于大学排名,历来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排行榜单有不同的指标评价体系,因为侧重点不同,评价结果肯定也会不同。不过,总体而言,各省大学的排名变化不大,985名校位居榜首,其次是211重点大学,然后普通本科院校,最后才是专科院校,排名基本就是这样一个顺序。不过,近期,一份新的大学排名榜却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这份名为“各省20所考生最满意高校名单”的排行榜,是各高校学生根据本校的生活条件、环境及综合情况,进行实名投票而得出的。该投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因为参与本次投票的都是高校学籍系统实名注册的大学生。截止目前累计投票人数已达3169370人,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含本专科生、研究生)总人数的13%。当然,本次投票结果仅仅代表大学生对本校的个人意见,与官方评价无关。而且这份榜单只统计了各省满意度最高的20所高校的名单。静静老师看了这份榜单后,觉得非常有意思,分享几个省份给大家看看,也许在填报志愿时,会对大家有用呢!广东省说到广东省的大学,相信大部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山大学或者华南理工大学,因为这两所大学是985全国重点大学,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呀!可是,让大家吃惊的是,在这份榜单上,高居榜首的却是南方科技大学,其次是星海音乐学院,位居第三的是深圳大学,而中山大学却屈居第四,华南理工大学竟然位居汕头大学之后,没能冲进前五。不过,这也无可非厚。看看评价指标体系就会明白,从综合满意度、环境舒适度、生活舒适度三个纬度去考量,南方科技大学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一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新型大学,2010年12月20日,教育部同意筹建,也就是到今年12月20号,南科大将迎来10年校庆。作为一所刚成立不到十年的大学,南科大的各方面条件都是非常不错的。南科大校园“九山一水”,风景如画,已被公认为全国最美的校园之一。从住宿条件来看,南科大学生宿舍为4人间,宿舍内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设备一应俱全,这样的硬件设施可以说秒杀国内很多重点大学。而且南科大对学生采用书院制管理,书院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全职教授作导师,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咨询服务。要知道,南科大拥有国内顶尖水平的师资力量,90%以上的专任教师拥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的教师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大学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另外,南科大还有院士39人,教育部特聘教授25人。从大家最关心的就业上来看,南科大近五年的就业率都高达98%以上。40%的毕业生会选择到境外深造,30%的毕业生会在境内考研保研,而且进名校的比较多。毕业生就业也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就业单位也多集中在腾讯、华为、中国平安等名企。看来,南方科技大学能排首位,也不是徒有虚名吧!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一些省份“满意度最高的20所大学排名”:上海市上海市位居榜首的是同济大学,其次才是最厉害的复旦和上交。细心的网友肯定会发现,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也榜上有名。其实,作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并不低,再加上就业形势较好,受到学生的好评也在情理之中。河南省:提到河南,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郑大,因为郑大是河南唯一的一所211全国重点大学。但是,在本次排名中,郑大却屈居第六位,吃不吃惊?而河南理工大学却跃至首位,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位居第二,百年老校河南大学位居第三。好了,不一一细说了。这份榜单对于考不上名校的学生来说,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呢?湖南省广西山东省江西省安徽省黑龙江辽宁省山西省湖北省浙江省江苏省吉林省北京市

及时雨

「教育」沪上高校如何培养一流研究生?来看这份计划名单!

市教委说,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发展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相匹配的一流研究生教育,经培养单位申报、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首批入选项目31项。包括复旦大学“上海科创中心拔尖人才创新培养计划”、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同济大学“面向科技创新的高层次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榜上有名!来看看你所在的大学有什么计划入选吧,详↓首批入选项目名单序号单位项目名称1复旦大学上海科创中心拔尖人才创新培养计划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3同济大学面向科技创新的高层次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4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一流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5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6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7东华大学聚焦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一流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8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卓越研究型医师培养计划10上海大学新时代下跨学科新医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11上海理工大学卓越医工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2上海中医药大学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打造中医药高水平人才13上海海洋大学以水产一流学科为引领的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工程14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实施工程15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拔尖人才孵育计划16上海海事大学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17上海师范大学创新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改革18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科A+研究生培育与提升19上海戏剧学院打造与国际文化大都市相匹配的一流艺术硕士教育品牌20上海科技大学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21上海电力学院上海能源电力一流应用型研究生培养基地及创新研究生教育机制改革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和提升“一流人才”培养能力2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探索实践24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着力协同创新:培养一流应用创新型人才25上海政法学院对接国家安全法治战略,创新新时代一流法学研究生培养机制26上海电机学院需求引领 协同育人 全面发展:智能制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27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企深度融合高层次符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8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一流审计硕士培养为引领,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29上海海关学院对接世界海关组织标准 打造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高地30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人工智能时代会计硕士教育创新项目31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加强科学分析的实践探索资料:市教委编辑:张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