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报录比(全日制)人心

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报录比(全日制)

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而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里看得起自己,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初级会计题库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能激励你,温暖你,感动你的,不是励志语录心灵鸡汤,而是身边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所以你需要更努力,才能一战圆梦。

赵衰

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上海大学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情况汇总,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上海大学2020考研统考报名20174人,总录取人数4710人,其中推免和联合培养人数1262人。文章数据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皆有所明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上海大学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报考人数大于500的热门专业标了黄色。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 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 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 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学科实力“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预计在2021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上海大学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具体信息请查看研究生官网公告!总结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是谓照旷

发展迅猛的上海大学,近三年考研报录比统计,这些专业最热门!

上海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近几年上海大学可谓迅猛发展,以前“看不上”,如今是“考不上”。同样上海大学地理位置优势,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多就业单位很不错,所以也是很多考研学子的理想院校。下面我们来看看上海大学近几年的报考录取情况(由于2019年最新报考人数未公布,以下仅统计2016-2018年的数据)。上海大学2018年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上海大学2018年统考报考人数22204人,总报考人数超过两万,19考研报考人数预计会更多甚至达到2.5万。2018年最终录取4389人,其中统考生3264人,推免生1125人。下面是报考热门专业:管理学院会计125300,报考人数:1695人,除去推免录取131人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与传播55200,报考人数1029人,除去推免录取30人;经济学院金融25100,报考人,994人,除去推免录取86人;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报考人数989人,除去推免录取18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报考人数833人,除去推免录取271人;法学院(法律非法学)报考人数796人,除去推免录取69人。上海大学2017年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上海大学2016年报考录取人数统计你还想看哪所学校的报录比数据统计,可以留言告诉小编哦~

溟涬

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统计出炉!这个热门专业报录比仅为3.6:1

20考研结束至今,各大院校已经开始公布各自录取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分享君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分享君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作为211的上海大学,这几个专业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好考的。01、汉语言国际教育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今年报考72人,统考录取20人,复试线342分,报录比约为3.6:1。作为上海地区211院校比较热门的专业,上海大学的汉语言国际教育性价比真的很高了。02、工商管理上海大学MBA中心的全日制工商管理专业,今年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还不到2:1。复试线为国家线175分,进复试非常容易。不过该专业学费相对比较贵,另外报考该专业需要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03、力学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专业,今年报考人数有136人,录取人数65人,报录比约为2:1。复试线为国家线254分,进复试比较容易。如果小伙伴还有其他院校报录比需求,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去收集信息。

奇语

上海大学环境艺术设计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各位考研的小伙伴大家好,很开心能够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年备考的考研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对报考上海大学环艺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首先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上海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硕士,初试成绩343,专业一122,专业二114。初试小专业排名第7,初试加复试总成绩第2。很庆幸经过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考研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很多人坚持到了最后,也有一些人选择了中途放弃,我很庆幸我选择了前者。在突围学习时我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坚持下来你就赢了!剩者为王。我很荣幸今年能够以不错的成绩考进上海大学。在整个一年的复习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就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调整心态来解决这些问题,心态很重要,好的心态就会事半功倍。首先关于文化课的学习方法,由于个人情况不同,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肯定不一样,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姐本人考研的时候时间安排是很固定的,3月份到7月份都是在看英语和画专业课。暑假集中在突围设计考研培训了专业课,但是同时也不能落下英语,单词还是要记。暑假结束后我的时间规划是每天早上6点到12点图书馆看政治,下午2点英语,每天有给自己的任务,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晚上是画专业课(由于上大初试只考两门手绘不考理论)。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抓住自身的缺陷,专项突破。当然每天或者每一阶段都要给自己作一些计划,有计划才能有条不紊。当然计划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其宗旨是让自己保持在井然有序、轻松的学习状态。到了10月份开始每天早上的时间都背政治或者做政治试题,英语专业课的时间都是不变的。首先我的英语非常不好,所以整个考研过程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英语,听一些英语二的视频,感觉自己的英语能力确实也有所提高,现在回忆起来感觉几乎是从开始考研的那一刻开始到考试前都在学习英语,专业课在暑假集训之后回到学校每天晚上的时间都用来练习专业课。但是初试成绩出来之后英语政治考的反而不高,专业课反而帮自己提高了一些分数。最后用自己的经验告诉你们,不管你身边的人学习的速度效率快你多少,你一定要静下心来,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方法。个人认为高效率复习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学习安排非常合理,每天能够完成自己的计划,能够克服自己的惰性,没有学校和生活的琐事干扰的话那就最好不过。学姐本人在考研和学校的事情之间还是选择了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所以学校的事情都没有太去关心,但是作业还是一定要交的。英语和政治的复习上面我也提到了,我的英语非常差,初高中都不好好学习英语的,我的英语是报了小美院考研的英语基础班,真题解析还是很细的。虽然英语上海大学英语的要求就是过国家线就好了,但是作为艺术生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政治的话我觉得最关键的就是把书本的知识通透的梳理出来,我的政治最终考的不是很好,所以也不能提供太多的经验。政治考高分难,但是考及格容易。政治的内容较多,多是理解记忆类的,早复习早忘,浪费时间,9月份开始看就可以了。由于我是理科生,政治开始学的时候特别吃力,也不能给大家提供太多的经验。专业的学习,上海大学历年的考试情况,环艺专硕两门都是手绘考试,没有理论方面的考试,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了。有些同学选择暑假去一些培训机构学习专业手绘,快题固然重要,但是英语单词也不能放下,否则暑假结束在捡起来英语就会很难。初试的时候只要你只制图符合规范,画面合理,设计充分,能够体现自己的设计功力,能够体现主题。上海大学的老师还是很看重设计的。只要老师喜欢你的设计,那上海大学你考上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在突围学习的那段时间,由于之前就有基础积累,去那主要克服方案问题。专业课一是考室内快题设计,专业手绘绝对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大家不要指望靠短时间会有很大的突破,前期没有大量的手绘练习,去培训机构会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大家很多都是艺术生出身,手绘跟我们之前的绘画相比性质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前者讲究精炼、速度、生动。简洁的手绘表现。所以想要暑假在小美院考研能有所突破的同学,在暑假之前就应该做些手绘练习,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坚持下去。对于专业课一门考试的话,肯定要对各种类型室内空间的设计都有所了解了,比如餐饮、办公、展示、和今年考的医疗空间等等。然后景观方面的知识也要有,因为室内和景观有可能会结合考,室内景观建筑都是分不开的。我自己在这一门考试准备的时候,首先应该知道室内快题设计的模式,平面图的快题是怎么样画,还有哪些平面图的规范,快题平面图需要把地面材质和家具摆设放到一张平面图上。立面图应该怎么用手绘去表现每种材料,还一些必要的制图规范。效果图,对于效果图,就像前面说的那样,需要一个过程去学习,慢慢积累。自己平时在进行快题设计的时候,多画一些效果图草稿,只画线稿,勾勒出空间透视,并且把设计加入到空间里面,可以不用很精细,随意一点,重在表现空间和设计,也可以多写生一些照片,对自己的手绘也是提高很大的。最基本的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这三种图纸的画法掌握了之后,重点就在各种类型的室内空间的布局和设计上面了,我考试准备的方法就是每种类型的空间都掌握一个方案,包括家居空间都准备了一套方案,因为上大美院环艺专硕的考题都非常灵活,基本上是猜不到每年会考哪种室内空间、会怎么考,2016年就考到了“医疗空间”这种比较偏的考题,所以各种空间都要有所准备。在考试的时候,平面图布局是最重要的,立面图要表现一些细节设计并体现主题,效果图不要单纯套模板,要根据考题加入自己的设计。然后这一门考试的时候是三个小时,在上午考,时间还是非常紧张的,由于题目比较灵活,所以我是临时想的方案,平面图花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最后我只来得及把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画完,甚至分析都没有写完,平面图都没有时间上色,只上了局部的颜色,但是效果图还是画的比较完整,既有表现又有设计主题,可能老师能看出来,我在方案上花了比较多心思,而不是单纯地为了画面的美观、把平面图画好看、把效果图模板套上去这样去应付考试,毕竟老师们也是阅试卷无数的设计师,所以每年也有很多人有参加过专门手绘培训,手绘画的很漂亮很炫技,而且感觉自己画的很完整,画的很充分,但是最终分数出来却很低,就是这个原因。专业课一的学习:首先,学习还是要稳扎稳打,把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都学好,分析图有一定的文化和小图分析还有一些理念的东西。三个小时考试时间,平面布局最重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调配时间,这样还是最稳定最有保障的画法。所以学习一定要稳扎稳打,平时注意多积累一些素材,多看一些相关的网站,提高自己的方案能力。专业课二是设计基础,同学们都叫它创意设计,因为前两年的考题都是偏小物件创意的,14年考了茶壶文具盒这样的产品设计,15年考的也是水壶灯具这样的小物件,16年考了垃圾桶、电话亭、公园座椅、路灯。对于这一门考试的学习,都是跟着突围的老师出的题目来作设计,因为自己是完全没有目标和方向的,所以我就是按照学长的方法,找到了方向。大家也可以加突围他们的考研交流纯,六八五五七三三一,创意设计这门考试在掌握了创意设计的一些基础的画法之后,还要了解产品的三视图的画法和作图规范。这门考试最关键的还是方案和素材的积累,这些产品方案的积累相对室内设计来说更加简单,因为都是单个的物体,在浏览相关网站的时候,分析物体造型颜色是什么样的了,针对性地看一些方案,一边看一边画草稿。画创意设计和快题设计还是不一样的,画创意设计的时候,线条不能用慢线,应该肯定一些,硬朗一些!创意设计的学习因为考试的范围特别广,所以应该对各种类型的物件都要广泛地去了解,看方案,并且画草图。一些产品看图片上可能会感觉非常的简单,但是画起来还是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所以一定要亲自动手才行。对于这一门专业课的学习,我的情况也就是这样,前面说过我的时间安排晚上是用来画专业课的,晚上的时间安排刚刚好跟考试的时间一样,所以按照考试的模式来测试自己,前期需要广泛的方案积累,每种东西的画法都掌握,三视图规范了解过。冲刺阶段就把自己画过的图在拿出来画一遍,不画也要看一遍。时间久了会忘记的。到了考试就是注意画面的构图,和三视图的尺寸问题。那么这门专业课就不会出问题啦。最后还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时间问题,这两门考试的时间都比较紧张,设计构思的时间可以考虑的稍微多一点点,但是到了表现一定要快,能表现出自己的设计所在,能被人理解,要让老师一眼可以看到你的设计亮点。其次就是考试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了,实际设计的东西还是要切合题意符合常规的尺寸,很多同学因为考试紧张,审题不清,多画或者少画了一些东西,所以最后的结果大家都明白。上大美院环艺专硕一般拉分都在初试,上大老师给的分数相对很多学校来讲还是偏低的,但是只要进入复试,复试拉分就很少了。最后,我还是那句话:坚持下来你就赢了!由衷的祝福2017年考研的小伙伴们最终都能金榜题名!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在学习中的一切投入在成功后都是浮云,考学是一条艰难的路,所有的过程都无人看到,唯有结果是确定的,如果希望这个结果是100%通过,那么小美院将是唯一选择。(二战三战不可怕,却不可取,一年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时间,时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衷心希望可以一战登岸!)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清华毕业生团队专注美术、设计、电影、戏剧等考研 研究培训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

20艺术考研择校——上海大学

01院校简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111计划”、“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02近三年历年分数线03近三年招生人数f04参考用书627:1. 周积寅编著:《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2005年。2. 李宏编著:《西方美术理论简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新编艺术概论》林少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金丹元,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5.《艺术历史空间的哲学思考》蓝凡,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6.《艺术哲学》 丹纳著,傅雷译,三联出版社,2016年版7.《艺术》贝尔著,马钟元、周金环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852:1、《中国艺术史》迈克尔·苏立文,徐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2、《艺术发展史》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3、《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4、《中国艺术:牛津艺术史》 柯律格,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856:1. 欧阳英、潘耀昌主编:《外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2.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652:《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 钱亦平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4年《中国音乐简史》陈应时 陈聆群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年《西方音乐史习题集》王丹丹编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6年893:《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册)杨儒怀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作曲基本原理》勋伯格著 吴佩华译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中国传统音乐导学》黄允箴等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年《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 谷文娴 陶辛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艺术管理概论》郑新文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4年《管理学》罗宾斯等著 李原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642:《西方剧论选》周靖波主编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西欧戏剧史》廖可兑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643:《影视批评:实践与理论》陈犀禾 吴小丽 上海大学出版社《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丁亚平 文化艺术出版社《电影艺术词典》许南明 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发展史》程季华 李少白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世界电影史》[美]克莉丝汀·汤普森 大卫·波德维尔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 中国电影出版社《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 中国电影出版社(参考)《外国电影史教程》黄文达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644:《电影美学导论》金丹元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年《影视艺术概论》曲春景 程波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年11月《影视美学导论》金丹元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年《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电视与审美》金丹元著 学林出版社 2005年《电视艺术通论》蓝凡 学林出版社 2005年877:《中国戏曲通史》张庚 郭汉城主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俞为民 孙蓉蓉著 中华书局出版社 2016年878:《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陈犀禾 聂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饶曙光 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李道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电影产业史》沈芸 中国电影出版社《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理查德·麦特白 华夏出版社《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亨利·詹金斯 商务印书馆《香港电影产业流变》赵卫防 中国电影出版社《韩国电影史:从开化期到开花期》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 上海译文出版社《电影经济学》洛朗·克勒通 中国电影出版社(参考)879:《电视研究读本》张斌 蒋宁平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外广播电视史》(第2版)郭镇之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电视文艺发展史》仲呈祥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视剧历史教程》仲呈祥 陈友军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电视批评史》欧阳宏生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中美电视艺术比较》苗棣等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中美电视艺术比较》曲春景主编 上海三联出版社05复试录取情况分析06知名导师王晴川: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影视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全媒体应用与发展基地主任,上海市演讲学会理事。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奖、安徽电视奖、安徽新闻奖、第四届中国电视“南方杯”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上海市闸北区“优秀青年人才”等荣誉。邢虹文:教授,硕士生导师。求学期间,先后获社会学学士学位,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学位,传播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访问学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传媒社会学,影视文化与传播。影视节目制作方向为电视纪录片及电视栏目制作。1999年始,先后担任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经典重访》、外语频道《华夏新纪录》等栏目的策划、编导,制作完成三十余部电视作品。单林: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中国民族音乐、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西方音乐。狄其安: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作曲、江苏盐城佛教梵呗研究会顾问。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中西方音乐理论,汉传佛教梵呗。阳军: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分析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作曲理论、音乐分析、音乐教育学、爵士乐与流行音乐。

今休

考研院校分析 —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大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9大学科。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高校中的“潜力股”。机械/电子类专业上海大学虽然是综合类的大学,但是理科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专业强些。机械学院是上大的王牌学院,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竞争还蛮激烈的。17年统招人数33人,报考人数218人,报考人数包括推免的同学。报录比6:1左右,去年复试线344分,最低收分351,但是这些同学的平均分高达382分,对于考数一的工科类专业来说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机械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和车辆工程这三个专业的平均分都在350分以上,最低收分320分左右。至于报录比的计算方法:[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统招人数)] / 统招人数。这里面有一些专业除了复试线,其他数据都是统计在一起的。比如说电工理论、电机和电器这些,是属于电气工程这个一级学科,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至于考研的竞争情况大家参考复试线,复试线越高的竞争越激烈,平均分就会高点,复试线低的平均分就会低点。机械/电子类专业控制科学和工程也是一级学科,上海大学这个专业有六个二级学科,不同专业的复试线也不一样,考研的竞争情况大家按照我之前分析电气工程的方法分析,虽然会有些误差,但是这些数据也都只是一个参考,因为明年你的考研情况和今年肯定不一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最后三个专业都是专硕,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专硕考研的报录比都接近10:1或者超过10:1的,也侧面反映出专硕近几年考研的热门程度,而且这个趋势还将持续增强。当然由于专硕的考试难度比较低,所以基本上每个学校的电气、机械这类热门工科专业平均分都比学硕要高。通信与信息专业通信类专业也是工科类考研的热门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但是考研的竞争难度也没有比其他专业大。五个学硕专业平均收分都在355-360分左右,最低收分330分左右,还是比较稳定的。推荐大家考研的目标分数就是平均分,因为考到平均分就比较稳了。实在考不到,就以最低收分到平均分之间的分数为目标。这些专业的报录比也都不是很高,大部分都是在5:1左右,具体专业的报录比大家用我之前给大家的公式去算去,其实就算我不说大家也可以算出来,现在的同学聪明着呢,哈哈。电子与通信工程分数要高点,平均分要373,毕竟是专硕,考试题目的难度小很多。计算机和土木专业计算机专业也是每年竞争很激烈的专业,报考的大热门。这里我们分析计算机学院的专业,材料基因研究所也有,但是招生人数很少。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统招达到70人,推免28人。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去年最低收分326分,平均分352分,报录比7:1。软件工程学硕招生人数比较少,统招仅3人。报录比很高超过10+,平均收分345。软件工程专硕报录比也是7:1,分数比较高,平均收分要370分。这里也解释一下上海大学的录取人数是推免生和统招生加在一起的。大家想知道推免了几个同学的话就用录取人数减去统招人数就行。土木工程的专业主要就是081400的土木工程学硕的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的专硕。学硕由四个二级学科组成,总体的报录比也是在7:1左右,这些专业可以放在一起看,因为复试线都一样290分,均分334分。专硕和学硕的竞争情况差不多,但是分数稍微高点,均分358分。经济学专业理论经济学没有划分二级学科,按统一标准来招生的。复试线335,最低收分342,均分352,招生人数12人,报录比9:1左右,难度适中。应用经济学倒是分了很多二级学科,复试分数线也不一样,主要是金融学和产业经济学难度比较大,复试线都很高。应用经济学5个专业总共招生36人,报录比24:1,平均分364分。统计学录取人数10人,统招5人,报录比也接近20:1,最低收分359,平均分370分。金融专硕招生人数也是蛮多的,统招69人,复试线346,均分367分。考试科目里,金融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科班出身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上大的学生就业一般是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一行三会,国有大企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前景一片光明。国际商务就业前景也很好,上大的考研难度也不是很大,报录比4:1不到,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管理类专业管科这个数据很奇葩,报名人数比录取人数还多,推免了100人。相信很多同学要有疑问,还是把问题在这里就解决吧,不然又要有很多同学问了。这种情况就是调剂扩招的情况,有很多有能力的同学没考上理想的学校,调剂到上海大学,而这部分学生能力很强,就扩招了。而相对的报录比就没法看了,不要以为这个专业容易考,毕竟分数线摆在这个地方。悉尼工商学院管科也招生。会计学的专业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之前有很多同学咨询我的时候说想考会计学,但江苏地区的大部分学校会计学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这里就给大家推荐一个难度合适的上海大学。报录比15:1,复试线349,平均分369分。企业管理和管科类似,也会推免了接近100人,统招人数才7人,均分378。旅游管理的招生人数就更少了,一个同学考了357分,一个378分。专硕有三个专业,其中物流工程是工程类专硕,统招24人,最低分298,均分336,难度不大。会计专硕和工商管理都是管理类专硕,会计专硕还有一个学院招生,是悉尼工商学院,招生人数也是挺多的,全日制36人,非全75人,难度要比管院的小很多,想了解的同学可以私我。管院会计专硕的这些数据都是全日制的,非全的数据我没有列举出来,也招71人。上海大学的会计专硕均分才230分,虽然上海地区改试卷的时候压分,但是对比南京地区的学校难度还是要小,毕竟均分普遍要240多。MPACC另聘请了来自于实务界的兼职导师25名,严格实行“双导师制”。电影学院新闻传播的学硕和专硕,老生常谈的专业了,江浙沪地区211没有考380分的能力就不要考虑了这个专业了,甚至就算考了380分,也有很有可能淘汰。这个专业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报辅导班学习。数字媒体创意工程倒是蛮简单的。下面的专业就都是艺术类的专业了,不是常规的音乐、美术专业,而是影视戏剧专业。这些专业研研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下。上海大学这些专业还是很好的,比如说电影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研研表示也想学啊。总体上看招生人数都不是很多,报录比10+,看来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进娱乐圈的啊,哈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实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考的,主要是不考数学,可惜招生人数都不多。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是两位数,其他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除了行管的报录比是10+以外,其他专业的报录比还行,不是很高。但是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收分都是要的挺高的。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上大现设有27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其中像设计学、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专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其他的院系研研就不一一分析了,有兴趣的同学在留言区关注下。总结:上海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及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相比毫不逊色,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海大学与苏州大学并列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仅为4个学科,北京工业大学只有3个学科。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科研实力雄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地区高校中的潜力股。其中设计学、机械类、经管类专业竞争压力较大,考生及早准备。同档次院校推荐苏州大学。

杵窝子

2019考研择校 —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大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9大学科。机械工程专业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同时还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上海市各类重点学科超过15个。上海大学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高校中的“潜力股”。文学院文学专业是考研热门专业之一,上海大学虽然文学专业不是很强,但是依托211学校平台和上海的地区优势还是吸引了众多外地考生报名。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8考研统招43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稳定的。总体的报录比也比较稳定,都是在8:1左右。作为一个211学校这个报录比还是可以接受的,收分也不是很高,最低收分和复试线一样,均分也才366分,比17考研的均分低了接近20分。19考研的收分可能会增加很多,因为考研人数增加太多,不知道对这个专业会不会有比较大影响。等数据出来,研研会及时更新,如果19考研收分增加很多,对20考研的同学而言反而是个好消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两个学院招生,一个是文学院一个是国际交流学院。但是这两个学院的专业却很迷,文学院的报录比远远低于国际交流学院,但是收分却高出来很多,不符合正常的规律。按道理应该竞争激烈的收分才高。建议大家去文学院和国际交流学院看看这两个学院的这个专业具体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报考要求。两个历史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总体的报录比都是7:1多点。中国史的收分比17考研低了很多。19考研预计会上涨,世界史由于招生人数增多导致18考研的报考人数增加很多,收分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机电双控专业上海大学虽然是综合类的大学,但是理科类的专业要比文科类专业强些。机械学院是上大的王牌学院,机械工程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重点学科,竞争还蛮激烈的。18考研的推免比例比较高,统招只招收了17人,对比17考研少了接近一半。当然报考人数也少了接近四分之一。总体来看这个专业的考研竞争是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18考研的报录比超过8:1,在工科类的专业里算是一个很高的报录比了。甚至能赶上很多985。18考研均分335分,当然比17考研的话要低了50分,19考研这个分数估计得加个30分左右。机械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和车辆工程这三个专业考研报录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毕竟都是属于双一流学科群的专业,还是比较推荐报考的。考研难度不是很大,具体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表格。推荐报考。电气工程的专业都是按照一级学科来统计的,比如说电工理论、电机和电器这些,所以就放在一起分析了。电气工程专业算是工科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了,考研的竞争会比较激烈。18考研的报录比8:1左右,均分达到了337分。双控专业同样也是一级学科,虽然考研均分比较高,但是报录比才4:1,还是比较推荐报考的。机械,电气和控制工程专硕的招生人数比较多,具体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专硕考研的话要比学硕简单很多,一般专硕的分数都会比学硕高,主要是考试科目,数一和英一的难度要远远大于数二和英二。但是上海大学的这些专硕的收分也没有特别高,而且报录比也不是很高。所以专硕大家还是可以考虑下的。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类专业也是工科类考研的热门专业,毕竟以后就业的话都是和电信移动这样的巨头通信公司联系比较紧密的,发展前景比较好。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这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很多,18考研复试线320,比17年低了5分,均分352分,报录比5:1左右。收分的话没有受到18考研大环境太大的影响,还是比较稳定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也是属于电子通信工程的一级学科,比通信与信息系统竞争略微简单点。电子科学技术的两个二级学科电路与系统还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考研就要好好分析下了。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都不是很多,但是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差别蛮大的,从报录比上看电路与系统的考研竞争要激烈很多。但是如果从收分上看的话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均分365分,远远高于电路与系统。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家去对比这两个专业的专业课情况了。如果专业课不同,那应该就是专业课难度差距比较大。如果专业课考试内容相同,那就是属于特殊情况,优先参考报录情况。电子与通信工程毕竟是专硕,考试题目的难度小很多。数学和英语不是很好的同学可以考虑专硕。上海电影学院上海电影学院还是有很多热门专业在里面的,主要是媒体行业和艺术行业。当前娱乐圈辣么火,所有很多同学对这些行业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们先来看看新闻专业。新闻传播的学硕和专硕,老生常谈的专业了,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江浙沪地区211想考这个专业的话一般都要具备考380分的能力,甚至就算考了380分,也有很有可能淘汰。18考研的新闻传播专硕复试线就要390分,虽然学硕的收分不是很高,但是报录比高达34:1。这个专业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还是建议大家报辅导班学习。数字媒体创意工程倒是蛮简单的。电影学院艺术类的专业了,不是常规的音乐、美术专业,而是影视戏剧专业。这些专业研研还是蛮感兴趣的,所以就拿出来给大家看下。上海大学这些专业还是很好的,比如说电影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艺术学理论就不推荐考了,18考研统招只招了一个人。戏剧与影视学倒是可以考虑下,虽然报录比也高的不像话,但是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外语学院外语学院的招生专业只有5个,三个学硕和两个专硕。学硕的话招生人数都是比较少的统招人数最多就7人,最少的才三人。除了日语专业其他两个学硕的报录比都是14:1。收分的话这种招几个人的专业也必要太在意,太不稳定。可能今年这个专业高了,可能明年这个专业低了。但是211学硕的话360分这个最基本的是要达到的。英语的翻译招生人数很多,但是主要是笔译。报录比9:1左右也就是热门地区正常的211水平。收分的话去年研研说基本能上350就差不多了。但是由于这几年的考研人数增加实在太快了,350是估计保不住了,要360了。日语专业就不分析了,不喜欢一切带日的专业,不要问我为什么,任性。哈哈哈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实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多同学想考的,主要是不考数学,可惜招生人数都不多。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这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其他专业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比如统计学3人计划全部保录的,但是还有其他同学报名,辛苦一年全白费了,所以说择校很重要呢。如果早人数了我,就会让你在报名前去看看他的招生计划和推免名单再报名。还有一个人口学,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同学报考了,都是调剂来的。20考研的同学可以试试这个专业。这个学院还有一个BUG专业,那就是行政管理。这个是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了。第一管理类的专业是很热门的,热门也就算了,其他管理类的比如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和工程还要考数学,这个专业不要考数学。简直就是那些不喜欢数学的同学的福音。所以18考研的报录比是35:1,而且招生人数极少,统招只有两个人。其他专业的报录比还行,不是很高。但是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收分都是要的挺高的。具体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上大现设有27个学院和2个校管系,其中像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专业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其他的院系研研就不一一分析了,有兴趣的同学在留言区关注下。总结:上海大学与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及苏州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兄弟院校相比毫不逊色,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上海大学与苏州大学并列拥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郑州大学仅为4个学科,北京工业大学只有3个学科。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科研实力雄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近几年综合排名不断加速上升,是江浙沪地区高校中的潜力股。其中设计学、机械类、经管类专业竞争压力较大,考生及早准备。同档次院校推荐苏州大学。

一草一木

上海大学18年考研报录比公布,这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一考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上海大学的考研报录比数据。分享数据之前先了解一下上海大学的情况。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22年10月,国共合作创建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于右任。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5月,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虽然建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22年,但是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可见速度之快,也能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是有关联的。下面是2018年上海大学各专业考研的报录比数据,供大家参考学习。从总的数据计算来看,报考人数和最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和推免人数的比例为3.9:1,未来推免人数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另外还有联培的132人。以上就是关于上海大学考研报录比数据的介绍。关于考研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学习考研帮愿意帮助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