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统计出炉!这个热门专业报录比仅为3.6:1君乃言此

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统计出炉!这个热门专业报录比仅为3.6:1

20考研结束至今,各大院校已经开始公布各自录取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分享君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分享君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作为211的上海大学,这几个专业相对来说还是非常好考的。01、汉语言国际教育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今年报考72人,统考录取20人,复试线342分,报录比约为3.6:1。作为上海地区211院校比较热门的专业,上海大学的汉语言国际教育性价比真的很高了。02、工商管理上海大学MBA中心的全日制工商管理专业,今年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还不到2:1。复试线为国家线175分,进复试非常容易。不过该专业学费相对比较贵,另外报考该专业需要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03、力学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专业,今年报考人数有136人,录取人数65人,报录比约为2:1。复试线为国家线254分,进复试比较容易。如果小伙伴还有其他院校报录比需求,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去收集信息。

如几

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情况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综合类211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还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等,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两个A类学科,23个B类学科、11个C类学科,整体的学科实力很强劲,相较于院校整体排名的中规中矩,其学校的学科建设还是很具有211大学的超高水平的。上海大学主要是招生省内的学生为主,在其他省份的招生名额较少,这也就让很多人很难了解上海大学,再加上学校成立的时间较短,学校的知名度相对不是很出众,但上海大学作为上海的“亲儿子”,学校的院校实力还是很有实力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生计划招生超过5000人,其中学硕2606人,全日专硕1824人,非全日招生578人,推免生2042人(推免生录取为全日制专硕和学硕)。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原文标题: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全日制)

绑错票

上海大学:中国大陆“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

"上海大学?上海哪个大学?""就是上海大学!""共祝前程似锦",2020年7月3日,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的上海中心大厦为上海大学的毕业生亮灯——从19:22到20:20,寓意着上海大学从1922年到2020年的发展历史,上海中心亮灯是上海大学毕业季的一项传统。上海大学、上海中心,同样都以"上海"这座城市来命名。有人说,上海中心代表了上海的高度,上海大学则代表了上海的气度。这不仅是对上大毕业生的一种鼓舞和激励,更是一座城市关注和重视教育的一种表态。放眼全球,许多以城市命名的大学都在世界高校前沿,比如东京大学、伦敦大学、纽约大学等。中国也有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进入世界著名高校之列,而居于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上海大学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历史上,她曾跟黄埔军校并称,留下了"武有黄埔 文有上大"之美名。现如今,她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了解上海大学,最好的方式是从校史开始。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上海大学诞生于风雨如晦的年代,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学府"。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犹如茫茫黑夜里照进希望的曙光。1922年,为应对军阀混战时局,承担起救国使命,国共合作建立上海大学,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常说的"老上海大学"。这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校,校长为于右任,教务长为瞿秋白。老上海大学发轫于闸北里弄,迁播于租界陋巷,后选址于江湾一隅。那时校舍简陋湫隘,办学经费拮据,但在中国共产党以及进步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声誉日隆,红色学府名声不胫而走,吸引四方热血青年奔赴求学。五年时间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杰出人才,留下了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李硕勋、杨尚昆、陈望道等一长串彪炳史册的名字,在当时就赢得"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之美誉。经历了短暂而辉煌的五年,1927年,"四一二"事变爆发,老上海大学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位于原西摩路(今陕西北路)的上海大学筚路蓝缕,薪火相传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上海大学(简称原上海大学)。1994年5月27日,新上海大学于上海解放纪念日组建成立,新的上海大学由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原上海大学(成立于1983年)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1994年5月27日,新上海大学成立仪式在两次合并组建得到了老上海大学校友及其后代的热烈支持和响应,他们纷纷题词、致信,祝贺母校"复建""重光";党中央、国务院及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殷切希望新上海大学继承和发扬老上海大学的光荣革命传统。新上海大学首任校长、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提出:"当今世界,以城市命名的大学有很多,其中不乏一些佼佼者。我们上海大学的任务,就是达到这些大学的水平,并与他们并驾齐驱!"新组建的上海大学传承创新精神,在国内最早实行"三制教育",即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在国内高校领风气之先。此外,还在教育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辅导员队伍聘任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垂范,为上海乃至全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贡献了上大智慧。2016年以来,上大先后成为上海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单位、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上海高校中仅有的两所"全国首批文明校园"之一。可以说,建设与上海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大学的梦想正在一步步有条不紊地实现着。勇立潮头,全国前列近年来,在国家战略引领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上海大学的"名校战略"轨迹明显——无论是办学水平还是社会影响,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教育质量,都跻身全国高校前列。在上大有着一支实力一流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3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上海市领军人才23人。而在教学平台方面,上大更是实力出众,现有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4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批准备案建设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上海高校智库,为培育英才营造了肥沃的土壤。依托着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平台,上大打造了一批质量上乘的课程。上海大学首创"项链模式"教学法,荣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在全国率先开设"大国方略",被誉为"中国系列"课程的开山之作。"创新中国"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上大推出的"育才大工科"——人工智能系列通识课,"人工智能""智能文明""人文智能""智能法理""生命智能"等名师优课,打开学生脑洞,强化人文内涵,提升中国文化自信。迄今,教学团队已上线超星尔雅同名慕课9门,出版12部配套教材。上海大学思政"红"课,被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广泛报道,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教学标杆。上海大学奋力行进在发展的快车道上,发展势头迅猛: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9个强势学科进军全国前20%,社会学、美术学2个学科获评A类,较上一轮进步显著;有35个学科入选软科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上榜学科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上海大学35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根据ESI 最新数据显示,上大有工程、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ESI学科排名百分位不断向前,目前工程学科已接近前1‰,一众学科正在积蓄力量,朝着世界顶尖学科行列迈进。在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中,上大共有19个学科上榜,其中冶金工程居全球第26位。上海大学上榜19个世界一流学科,括号内凭借着雄厚实力,上大人向来擅长为国家的重大工程贡献智慧。孙晋良院士研发的碳/碳复合材料已批量用于我国多个型号的航天运载器;无人艇团队"精海"系列无人艇已广泛用于南海巡航、东海勘测、南极科考等领域……这些上天入海的"大国重器",都闪耀着上大人的智慧之光。自新组建以来,上海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上海大学研制的"精海2号"无人艇随"雪龙一流师资、一流学科、一流平台造就一流人才。在上大,从来不缺高水平学霸。2020届毕业生中,环化学院博士生罗磊,围绕"0-1"原始创新,成功研制人工纳米抗体,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等重要期刊;材料学院博士生王琦琨,聚焦卡脖子技术,从事氮化铝单晶生长研究,获得20多项专利,打破欧美长期垄断;管理学院硕士生谢天豪,组织团队研究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勇夺特等奖;钱伟长学院本科生史雨晨,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inalist(前0.32%),还带领团队获上海市阳光体育大联赛高校组男子国际跳棋团体和个人双料第一……而上海大学的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201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201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9.21%。近五年就业率均居于上海市同类高校前列。2019年全球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中国内地高校排行榜中,上海大学位居16位。进步神速,赶超985学校的未来和学生的未来是相互成就的。如今的上大已是教育部"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中国大陆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在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位居全球高校第387位、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6位,排名赶超部分985高校。校友是学校培养质量的投影,目前遍布世界各地的"上大人"已有30余万,其中很多人成就卓越。1987届物理系校友黄勇,是国际著名的光器件专家,其领衔研发的高双折射保椭圆光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997届机自学院校友王迅,因在激光投影手机产业的杰出贡献,被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近年来,上大的发展可谓越来越充满活力。除了在上海招收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外,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也选择报考上大,连续两年,报考上大研究生的人数位列全国第二。此外,作为日益国际化的大学,近年来上大国际学历生以每年接近30%的速度递增。这些国际学生的生源遍布世界各地,超过60%来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近30%来自欧美地区。上大目前与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所院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着力推进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计划,打造以"境外高水平海外交流、境内国际化校园营造"为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在上大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已超过4000人,可以说其对国外学子相当具有吸引力。上海大学对外开放与留学生的增加,在全国处于一个较高水平,已成为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身处伟大时代,立足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大学拥有大好的发展机遇。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作为中国经济之都、世界著名国际性大都市,上海的城市发展始终走在中国城市前列,目前上海正在着力打响"四大品牌",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全力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发力推进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上海需要靓丽的文化和教育名片,需要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的地方大学。为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上大成立了长三角研究院,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示范区建设;成立临港研究院,服务上海承接国家创新战略。谋划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举措,建立微电子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筹建生物医药研究院,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瓶颈,在上海打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地中贡献上大方案。吴晓春团队: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工模具钢及应用"项目;工模具钢完成单项3000万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吴明红团队:通过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氧化膜的间距层,应用于受污染水体治理;宝山区6条治理河道水质指标均已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任忠鸣团队:获"关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两机专项)第一批立项,经费3730万元。"上大艺术流派"正在产生巨大影响,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赓续红色基因,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海这片沃土上,上海大学这所"红色学府"会发展成为地方高校建设中的标杆,成为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符的世界一流大学!图文信息源自网络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新鲜资讯和原创解读!

大雄兔

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社会学)招生情况

  国内开设在职研究生招生专业课程的院校很多,这些院校遍及全国各地。在世界上都有一定名气的上海市同样如此,该地区有着多所国内闻名的院校坐落于此,多年来吸引了众多人员的报考。下面和大家介绍,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社会学)招生情况。  上海大学是1922年由国共合作创建的院校,后被强行关闭,直到数十年后,由上海政法重开。之后,该校经过了一系列的整合兼并,最终在1994年正式建立为上海大学。该校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三个校区、占地近三千亩、在校生两万余人的一所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上海大学在职研究生  据了解,社会学是该校较受欢迎的一门专业课程,该校的社会学下目前共开设了四门课程,四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管理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城市社区建设。  这四门课程的报考方式主要采用的都是同等学力申硕,报名的学员只要将个人学历证书复印件等材料进行提交,由上大研究生院审核后,会为被录取的学员发放录取通知,届时学员需要按时到校参加课程学习。  目前来看,四门课程采用的报考方式均为周末班,因此,报考该校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员,需要利用周末时间上课学习,并且四门课程的开班地点均在上海当地,届时学员需要到此上课学习。  后期学员学完全部课程后,具有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统考合格并完成论文答辩后,学员可以获得上大授予的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书。  想了解更多上海大学社会学在职研究生相关信息,请联系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大体

上海大学18年考研报录比公布,这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一考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上海大学的考研报录比数据。分享数据之前先了解一下上海大学的情况。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22年10月,国共合作创建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于右任。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5月,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虽然建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22年,但是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可见速度之快,也能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是有关联的。下面是2018年上海大学各专业考研的报录比数据,供大家参考学习。从总的数据计算来看,报考人数和最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和推免人数的比例为3.9:1,未来推免人数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另外还有联培的132人。以上就是关于上海大学考研报录比数据的介绍。关于考研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学习考研帮愿意帮助大家解答。

北草地

上海大学2019年考研报录比!

考研报录比是考生择校择专业时的参考重点之一,因此考研报录比成为考生衡量报考难度的重要因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上海大学各专业的考研报录比,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哦!原文链接:http://yjszs.shu.e.cn/info/1080/4712.htm

蹇裳攫步

武汉理工研究生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上线,寻道助力学校管理信息化

导 读学生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大学生失联事件频发,在学生资助方面也存在着资助不及时、虚假申报等问题。在研究生管理方面,由于研究生群体的特点,高校研究生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加强研究生管理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寻道科技为武汉理工大学量身定制的研究生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上线。该系统能及时掌握研究生失联情况并进行失联告警、根据学生日常消费数据,帮助实现精准资助。下面就跟寻道君来到武汉理工大学详细了解一下吧~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大数据综合管理系统分为两大部分:研究生日常管理精准资助研究生日常管理研究生日常管理包括请销假管理、假期管理、失联告警、过宅告警、事务处理分析等功能模块,是以近实时的数据整合通道为基础,着重解决近年频发的高校学生失联问题,是基于校园大数据衍生出的,为高校研工部门提供研究生行为动态跟踪和失联告警的大数据应用。请销假管理请销假管理为导师提供学生请销假处理、查看学生请假详情等功能,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端则可以选择PC端或移动端登录系统,随时查看请假审核进度,及时知晓请假结果。请假审核中途如果不想请假,还能选择“撤销”,放弃请假。再也不用拿着假条四处找导师签字了,是不是很方便呢?失联告警系统接入包括一卡通、图书馆、校园wifi等多源数据,实时掌握研究生在校行为轨迹,再结合请销假管理中学生的请假记录、假期管理中学校假期设置情况,对在非假期时间内长时间未产生数据记录的研究生进行失联告警。辅导员则通过系统提示及时掌握研究生失联情况,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通过动态化的事态跟踪,能够有效监测失联事件的处置进程,并利用自动生成的统计数据满足校方的管理需求。失联告警过宅告警通过寝室门禁、校园wifi等多源数据,准确挖掘研究生滞留宿舍行为,精准定义过宅行为,实时生成个体/群体宅指数,及时预警推送管理者及时引导。过宅告警事务处理分析根据学院学生及学生管理者操作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校了解研究生整体情况。事务处理分析精准资助“精准资助”以强大的基础数据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应用为目标,实时接入在校研究生的消费数据,每隔一段时间计算一次全校研究生的消费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研究生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水平进行量化,计算研究生困难指数,并提供经济困难告警服务。系统可以有效提升校方在扶贫助困以及奖学金评定方面的工作效果与效率,对研究生经济情况以及在校表现进行精准化、个性化的综合分析与评定。精准资助-资助分析系统还能结合年度学业成绩与学术成果,综合考量多维评定指标,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三助”与奖学金进行评估与认定。寻道君研究生的构成队伍相对本科生而言更为复杂,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学校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管理,保障研究生正常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原原本本

「院校信息」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变化

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跳板考研的学长学姐们第一时间将2021年的简章内容与2020年的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几处重要不同,将在2021年简章的改变处为大家标注出来。大家可以根据标注及时了解考研信息变化。完整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链接将放在文章尾部,想要了解的请自取。一、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35108艺术设计(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平面艺术设计 01.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02. 壁画、岩彩画设计 二、空间艺术设计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与2020年相比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三、材料艺术设计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 四、数字艺术设计 06. 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 07. 数字产品设计 五、创新艺术设计 08. 创新设计创新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比2020年相比少了跨文化设计专业指导教师:艺术设计领域:田云庆教授、庄小蔚教授、刘森林教授、张苏卉教授、杜士英教授、汪大伟教授、陈青教授、金江波教授、章莉莉教授、董卫星教授、程雪松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4英语二3. 713设计造型基础4. 952设计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1方向)953设计专业基础(壁画、岩彩画设计)(02方向)954设计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955设计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04方向)956设计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05方向)957设计专业基础(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6方向)958设计专业基础(数字产品设计)(07方向)959设计专业基础(创新设计)(08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其中艺术设计领域(135108)的01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3方向(环境艺术设计)、06方向(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7方向(数字产品设计)的研究生可申请参加上海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1+1+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项目信息详见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www.safa.shu.e.cn/detail/1485)。此项为2021年新增项目。3、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到上海大学报名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400美术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美术学本体研究 01. 美术史论 02. 绘画技法材料研究 美术学本体研究2021年比2020年少了一个美术批评专业二、当代美术创作研究 03. 中国画 04. 油画 05. 雕塑 06. 版画、摄影 07. 书法篆刻 三、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08. 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2021年也不招生指导教师:陈平教授、郭亮教授、姜建忠教授、蒋铁骊教授、金江波教授、李超教授、李敏教授、刘建华教授、罗宏才教授、罗小平教授、潘力教授、浦捷教授、孙海垠教授、汪大伟教授、王建国教授、夏阳教授、肖素红教授、徐龙宝教授、杨剑平教授、章德明教授、张长虹教授、张海平教授、周国斌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及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27美术理论(01、08方向)629油画修复基础(02方向)628造型基础(一)(03-06方向)630书法篆刻理论(07方向)4. 860专业基础(中国画)(03方向)501专业基础(油画)(04方向)502专业基础(雕塑)(05方向)861专业基础(版画、摄影)(06方向)862书法临摹与创作(07方向)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863专业基础(绘画技法材料研究)(02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1、08方向:专业写作 02-06方向:专业创作 07方向:文字学基础和篆刻创作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或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27美术理论”“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02-07方向)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500设计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上海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01.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 02. 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二、“都市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专业三、“都市造物”理论与实践研究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 06. 壁画艺术设计 四、“数字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07. 数码交互艺术 08. 数字信息设计指导教师:陈青教授、程雪松教授、董卫星教授、杜士英教授、金江波教授、刘森林教授、田云庆教授、汪大伟教授、章莉莉教授、张苏卉教授、庄小蔚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31造型基础(二)(01、04、05、06方向)632理论基础(一)(02方向)633理论基础(二)(03方向)631造型基础(二)(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635逻辑演绎(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4. 864专业基础(公共视觉传达设计)(01方向)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02方向)866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868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设计)(04方向)869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05方向)873专业基础(壁画艺术设计)(06方向)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2方向:专业写作 除02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 或 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 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32理论基础(一)”“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0810J3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上海电影学院)学制:2.5 年研究方向:01.数字音视频智能处理应用技术 02.数字娱乐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 03.数字艺术处理与游戏开发技术 04.数字特效处理与艺术设计技术 05.数字创意展示与内容传播技术 06.数字媒体管理与版权保护技术指导教师:丁友东教授、许华虎教授、黄东晋副教授、谢志峰副教授、朱永华副教授、田丰副教授、周霁婷博士、张典华博士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301数学一4. 875多媒体技术2021年与2020年相比,今年只考875多媒体技术,不再是在829信号系统与电子线路 或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几个科目之间选考复试科目:数字媒体综合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本年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上海电影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01. 130301戏剧戏曲学: (01)戏曲史论 (02)戏曲传播 (03)当代话剧史论 02. 130302电影学: (01)电影理论与批评 (02)电影史 (03)电影制片管理 (04)电影导演研究 (05)电影产业与新媒体研究 (06) 影视特效与动画研究 03. 130303广播电视艺术学: (01)电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02)电视编导研究 (03)新媒体与电视产业研究 (04)电视剧研究 (05)纪录片研究指导教师:戏剧戏曲学:赵晓红教授、刘彦君教授、廖亮副教授、邓黛博士等。 电影学:陈犀禾教、程波教授、高长力教授(特聘)、聂伟教授、潘璋敏教授、黄望莉教授、林少雄教授、曲春景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葛颖副教授、王艳云副教授、徐文明副教授、齐伟副教授、曲丽萍副教授、祝明杰副教授、刘兆君副教授、周倩雯副教授、蒋敏副教授、吴丽娜博士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王艳红教授、陈晓达副教授、廖亮副教授、陈瑜副教授、张莹副教授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外语考试的科目3. 642中西戏剧理论基础(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适用电影学方向)644影视艺术理论(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4. 877中国戏剧史(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878电影产业与文化(适用电影学方向)879中外电视史(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复试科目:电影学方向:电影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方向:影视作品分析;戏剧戏曲学方向:戏剧戏曲基本理论和戏剧戏曲作品分析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3、欢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二、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上面的招生计划表,可以看到,上海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减少1人;推免计划数为9人,比2020年多了2人。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减少1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60人,比2020年多了9人。上海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少了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5人,比2020年多了5人。设计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少4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0人,与2020年的人数相同。而艺术设计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34人,比2020年少1人,推免人数为35人,比2020年多5人。从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了解到,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与美术学院上面的几个专业,2021年的统招人数都在减少,而推免人数都在增加。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链接:https://yjszs.shu.e.cn/info/1004/5363.htm

三生

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上海大学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情况汇总,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上海大学2020考研统考报名20174人,总录取人数4710人,其中推免和联合培养人数1262人。文章数据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梅花

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报录比(全日制)

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大学是上海市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是拥有国家试点学院的17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高校之一,是中宣部、教育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所有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你了不起,而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里看得起自己,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初级会计题库你纵有千百个理由放弃,也要找一个理由坚持,能激励你,温暖你,感动你的,不是励志语录心灵鸡汤,而是身边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所以你需要更努力,才能一战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