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高校首次出现“双学士学位”证书,对未来的大学生要求更高了羲和

上海高校首次出现“双学士学位”证书,对未来的大学生要求更高了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叫做《上海首批双学士学位项目来了,复合型人才如何培养?》,如下: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陆续公布了入选上海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名单。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首批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共24个。从高校已公布的项目看,上海交通大学首推“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7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东华大学“艺工融合的纺织品设计专业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环管融合双学士学位创新领导力复合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华东政法大学“行政管理+法学”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两个项目获批等等。通过高考招收学生,本科毕业并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所授两个学位应在证书中予以注明。从这个项目来看,就是把以前一本学位证书看成一种双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象征,也避免了用人单位对双学位含水分的种种质疑。大学生还是那些大学生,高考内容还是那些内容,并不会因为双学士学位证书的颁发有什么大的改变。也就是说,未来的大学生,竞争会更大,学习压力更大,当然对能够参加双学士学位证书的学生来说,要求更高了。以前俺学好一个专业都感觉很累了,更何况现在要求两个专业都要学好,对普通大学生来说,的确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第二个困难在于,双学士学位证书一般都是明确的两种专业组合,也就是说,不是你想学哪两个专业,就能学哪两个专业的。这对于想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任意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顺利取得这种学位的。所以,除非学生本身对高校开出的这两个专业有极大的兴趣,否则难以毕业。这有点像以前人们常说的:“高风险,高收益”证书吧,因为一旦拿到这样的证书,将来找工作会比普通的大学毕业证书更加自由和有利。如果这样的双学士学位证书能够顺利通过,那么将来还很有可能推出三学士学位证书,这对大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

洋洋洒洒

上海大学成为2020年最火的大学,双一流和211的实力不容小觑

今年报考院校热度最高的就是上海大学,为何不是985的上海大学,能够成为热度最大的院校呢?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虽不是985高校,但是是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高校,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设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图源百家号学校成立于1922年,后被强行关闭,在1983年在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又和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有校本部、延长校区和嘉定校区,共计占地200万平方米,建有4个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美术学、金属材料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是公共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课程,108门校级精品课程。上海大学图源百家号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上海大学的社会学和美术学位列A类,新闻传播、机械工程(自定世界一流学科)等7个学科被评为B+,另有16个学科进入B类。关于合作交流,学校已与51个国家和地区的210所大学或机构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4532人,其中学历生1872人。学校也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单位。上海大学排名学校建有4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并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学校与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研究院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宝山区人民政府等单位开展了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在内的全面合作。

点与线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上海大学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报考人数大于500的热门专业标了黄色。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 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 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 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学科实力“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预计在2021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上海大学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具体信息请查看研究生官网公告!总结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所作所为

教育部“最新”通知,大学生迎来好消息,第二学位等同硕士待遇

教育部“最新”通知,大学生迎来一个好消息,第二学位等同硕士待遇随着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已经有100多万大学生返校。而其余的大学生将会在五月中旬左右陆续返校。说到大学,其实大学本科是一个人的起点。而目前高学历学生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少数的存在,尤其是研究生、博士生,尽管有很多人说现在的本科生“烂大街”,但真正拿人口去比较的话,本科生还是只占了一小部分。5月6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通知,针对2020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的扶持。此通知发布之前,教育部已经安排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这一措施公布后,极大地添加了社会现在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国内最顶尖的学府扩招并不明显,有的不招反降。当然这次扩招是针对目前社会的稀缺人才。教育部发布第二学士学位的扩招的通知目前教育部正在同有关部门商讨关于第二学士学位的扩招方式。大家可能对第二学士学位这个招生方式有点陌生,但是这种招生方式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并且第二学士学位的招生方式并不是国家统一招生考试的方式。而是像研究生复试一般。如果你想要使用第二学士学位的话,需要给你所报考的高校递交申请材料,由报考高校自己决定考核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只需在学校中的论文答辩合格即可获得由高校颁发的毕业证,当你的英语通过考试时,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证。这个证书在网上是可以查到的。报考的要求也有限制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可以报名,报考对象必须是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或在职毕业生。另外国内有部分高校只招收本学校或者是双一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比如清北这类最顶尖的学府。当完成第二学士学位扩招的相关事宜后,会在今后的招生中具体体现,限制条件同样会有所降低,这种招生的方式升学对那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也是一种不错的入学深造机会。而在毕业之后,受国家单位和企业单位认可的毕业生待遇等同于研究生,部分高校在读期间还会获得相应的资金补贴。扩招后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高学历招生层次的扩招是机遇,也是前几年从来没有过的挑战。当硕士研究生层次扩招后,就会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含金量高出许多,而本科生们在就业方面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企业岗位急需要的是高端的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作为积淀,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才能够胜任。而普通本科生毕业后明显是不足以担任此职位。学长看法这对于目前的本科大学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如果你仅仅是一个二本大学或者是民办本科大学的学生,第二学士学位相对于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目前第二学士学位扩招正处于一个研发阶段,具体如何扩招还需要等待之后教育部下发通知。但我们要提前了解,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第二学士学位的这种招生方式。同时学长也要提醒大家提防第二学历的虚假高校招生,有些虚假高校是为了骗取大学生的钱财,大家一定要明辨。学长也是非常支持第二学位的扩招,这对于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高校扩招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把关,争取做到严进严出。这样对拥有第二学位的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实现学历就业双丰收。其实不论是考研考公甚至是第二学士学位,大家对于学习一定要抱有不断学习的态度,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价值。本期文章就到这里,我是白槿学长,关注我带你看最新的教育资讯。

贝多芬

上海大学博士未获得学位证,将母校告至法庭,称学院另设新指标!

最近网上曝出了这样一个新闻,上海大学2014级博士生柴丽杰毕业超过1年仍然没有拿到学位证,多方反映无果之后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此案将在7月24日下午在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事人表示,作为一名法学毕业生,他尊重法官和法庭的判决,在开庭之前保持静默,学校方面也表示不会发声。他认为学校严重侵害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请求法院判被告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组织学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对他的博士学位进行审核评定,颁发博士学位,同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上海大学方面一直没有对上述诉状提交答辩状,但是学校方面应该不会缺席庭审。柴丽杰在上海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之后,2014年考取了该校的应用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学制3年,2017年12月,上海大学向其颁发了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准予毕业,但是拒绝了他的博士学位的申请,原因是因为他在读博期间只在CSSCI(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另有一篇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会议论文,但是没有达到学校学位授予的科研量化考核指标所规定的3篇。上海大学也向柴丽杰出具了一份书面答复,强调了学位授予的标准,以及他为什么没能获得学位的原因。但是他认为程序不当,于是决定将母校告上了法庭。柴丽杰的起诉状中提到,他在读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符合《上海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及《上海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的相关规定,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的博士学位授予条件中,也没有对于论文数量上的限制,上海大学以“科研成果不足”为由,不接受博士学位的申请,是未依据《学位条例》履行法定职责。柴丽杰的代理律师表示,国务院的《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高校可以自行制定细则,但没有规定学校以下的部门还能单独设细则。如果按照学院的规定不授予他博士学位,相当于学院架空了学校的规定。而且柴丽杰所在学院没有给他陈述和申辩的机会,“严重缺乏正当程序,是行政不作为的体现”。目前官司还在审理中,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暗动画

「院校信息」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变化

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了,跳板考研的学长学姐们第一时间将2021年的简章内容与2020年的做了对比分析,发现了几处重要不同,将在2021年简章的改变处为大家标注出来。大家可以根据标注及时了解考研信息变化。完整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链接将放在文章尾部,想要了解的请自取。一、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135108艺术设计(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平面艺术设计 01.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02. 壁画、岩彩画设计 二、空间艺术设计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 空间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与2020年相比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三、材料艺术设计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 四、数字艺术设计 06. 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 07. 数字产品设计 五、创新艺术设计 08. 创新设计创新艺术设计方向2021年比2020年相比少了跨文化设计专业指导教师:艺术设计领域:田云庆教授、庄小蔚教授、刘森林教授、张苏卉教授、杜士英教授、汪大伟教授、陈青教授、金江波教授、章莉莉教授、董卫星教授、程雪松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4英语二3. 713设计造型基础4. 952设计专业基础(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1方向)953设计专业基础(壁画、岩彩画设计)(02方向)954设计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955设计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技术设计)(04方向)956设计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设计)(05方向)957设计专业基础(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6方向)958设计专业基础(数字产品设计)(07方向)959设计专业基础(创新设计)(08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其中艺术设计领域(135108)的01方向(视觉传达艺术设计)、03方向(环境艺术设计)、06方向(数码交互技术与表现设计)、07方向(数字产品设计)的研究生可申请参加上海美术学院与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1+1+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项目信息详见上海美术学院官网(http://www.safa.shu.e.cn/detail/1485)。此项为2021年新增项目。3、报考本专业的考生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到上海大学报名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400美术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美术学本体研究 01. 美术史论 02. 绘画技法材料研究 美术学本体研究2021年比2020年少了一个美术批评专业二、当代美术创作研究 03. 中国画 04. 油画 05. 雕塑 06. 版画、摄影 07. 书法篆刻 三、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 08. 公共艺术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研究方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2021年也不招生指导教师:陈平教授、郭亮教授、姜建忠教授、蒋铁骊教授、金江波教授、李超教授、李敏教授、刘建华教授、罗宏才教授、罗小平教授、潘力教授、浦捷教授、孙海垠教授、汪大伟教授、王建国教授、夏阳教授、肖素红教授、徐龙宝教授、杨剑平教授、章德明教授、张长虹教授、张海平教授、周国斌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及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27美术理论(01、08方向)629油画修复基础(02方向)628造型基础(一)(03-06方向)630书法篆刻理论(07方向)4. 860专业基础(中国画)(03方向)501专业基础(油画)(04方向)502专业基础(雕塑)(05方向)861专业基础(版画、摄影)(06方向)862书法临摹与创作(07方向)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863专业基础(绘画技法材料研究)(02方向)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1、08方向:专业写作 02-06方向:专业创作 07方向:文字学基础和篆刻创作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或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27美术理论”“859中外美术史”(01、08方向)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02-07方向)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130500设计学(上海美术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一、“上海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01. 公共视觉传达设计 02. 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文化创意设计专业二、“都市营造”理论与实践研究 03. 环境艺术设计 04. 会展艺术与技术 该方向2021年比2020年少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专业三、“都市造物”理论与实践研究 05. 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 06. 壁画艺术设计 四、“数字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07. 数码交互艺术 08. 数字信息设计指导教师:陈青教授、程雪松教授、董卫星教授、杜士英教授、金江波教授、刘森林教授、田云庆教授、汪大伟教授、章莉莉教授、张苏卉教授、庄小蔚教授等多名教授、特聘教授、副教授和博士讲师。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3. 631造型基础(二)(01、04、05、06方向)632理论基础(一)(02方向)633理论基础(二)(03方向)631造型基础(二)(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635逻辑演绎(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4. 864专业基础(公共视觉传达设计)(01方向)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02方向)866专业基础(环境艺术设计)(03方向)868专业基础(会展艺术与设计)(04方向)869专业基础(玻璃、陶瓷、首饰、织绣、漆艺、综合材料)(05方向)873专业基础(壁画艺术设计)(06方向)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艺术类考生)867创意文案(07、08方向 非艺术类考生)考试参考书籍的变化,将会在下篇文章中详细列出复试科目:a.专业考试科目 02方向:专业写作 除02方向以外的其他方向:专业设计 b.专业面试 c.外语面试(英语 或 日语)备注:1、本年度实际招生导师以复试现场公布的招生方向与导师名单为准。 2、 以上方向均在上海美术学院培养。 3、初试报考专业科目为“632理论基础(一)”“865写作基础(设计艺术理论与历史)”的考生可在国家规定的全国各考点报名考试,报考其他初试专业科目的考生必须选择上海大学考点(报考点代码:3112),必须到上海大学现场确认和考试。 4、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现场应展示个人具有代表性的发表论文、创作作品集、毕业论文或奖状复印件等材料。 0810J3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上海电影学院)学制:2.5 年研究方向:01.数字音视频智能处理应用技术 02.数字娱乐与虚拟增强现实技术 03.数字艺术处理与游戏开发技术 04.数字特效处理与艺术设计技术 05.数字创意展示与内容传播技术 06.数字媒体管理与版权保护技术指导教师:丁友东教授、许华虎教授、黄东晋副教授、谢志峰副教授、朱永华副教授、田丰副教授、周霁婷博士、张典华博士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301数学一4. 875多媒体技术2021年与2020年相比,今年只考875多媒体技术,不再是在829信号系统与电子线路 或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几个科目之间选考复试科目:数字媒体综合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本年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上海电影学院)学制:3 年研究方向:01. 130301戏剧戏曲学: (01)戏曲史论 (02)戏曲传播 (03)当代话剧史论 02. 130302电影学: (01)电影理论与批评 (02)电影史 (03)电影制片管理 (04)电影导演研究 (05)电影产业与新媒体研究 (06) 影视特效与动画研究 03. 130303广播电视艺术学: (01)电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02)电视编导研究 (03)新媒体与电视产业研究 (04)电视剧研究 (05)纪录片研究指导教师:戏剧戏曲学:赵晓红教授、刘彦君教授、廖亮副教授、邓黛博士等。 电影学:陈犀禾教、程波教授、高长力教授(特聘)、聂伟教授、潘璋敏教授、黄望莉教授、林少雄教授、曲春景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葛颖副教授、王艳云副教授、徐文明副教授、齐伟副教授、曲丽萍副教授、祝明杰副教授、刘兆君副教授、周倩雯副教授、蒋敏副教授、吴丽娜博士等。 广播电视艺术学:曲春景教授、林少雄教授、刘海波教授、张斌教授、冯果教授、王艳红教授、陈晓达副教授、廖亮副教授、陈瑜副教授、张莹副教授等。考试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 或 203日语2021年比2020年减少了外语考试的科目3. 642中西戏剧理论基础(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643电影史与电影理论(适用电影学方向)644影视艺术理论(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4. 877中国戏剧史(适用戏剧戏曲学方向)878电影产业与文化(适用电影学方向)879中外电视史(适用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复试科目:电影学方向:电影作品分析;广播电视方向:影视作品分析;戏剧戏曲学方向:戏剧戏曲基本理论和戏剧戏曲作品分析备注:1、本专业在上海电影学院培养。 2、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限制:色盲、色弱。 3、欢迎有一定实践经验的考生报考。二、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据上面的招生计划表,可以看到,上海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创意工程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减少1人;推免计划数为9人,比2020年多了2人。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减少1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60人,比2020年多了9人。上海美术学院的美术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7人,比2020年少了3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5人,比2020年多了5人。设计学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人数为6人,比2020年少4人;2021年的推免人数为10人,与2020年的人数相同。而艺术设计专业2021年的统招计划数为34人,比2020年少1人,推免人数为35人,比2020年多5人。从上面的数据对比可以了解到,上海大学电影学院与美术学院上面的几个专业,2021年的统招人数都在减少,而推免人数都在增加。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链接:https://yjszs.shu.e.cn/info/1004/5363.htm

方今之时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北大的双硕士学位在向你招手!

大家好,我是Wen姐, 专注新加坡公立学校留学申请。因为专一,所以专业,HIVING HERE IS WINNING THERE。今天Wen姐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应该很少有人之前了解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属下还有一个专门的中文系吧。主要是一年两季入学并且有丰富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可以申请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前身是新加坡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的中文系和南洋大学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系。新加坡大学中文系创办于 1953 年 ( 当时仍属于马来亚大学 ) ,南洋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则成立于 1955 年。新加坡大学与南洋大学在 1980 年 8 月 8 日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两校的中文系也合并为目前的中文系,成为当时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属下十一个学系之一。 本系除开设文学士普通学位与荣誉学位课程外,也招收硕士与博士学位研究生。文学士普通学位课程原则上为三年制,而文学士荣誉学位课程则为四年制。本系每年为文学士普通学位与荣誉学位学生开设的科目不下 50 门,分属五个学术领域:汉语语言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及翻译。硕士学位课程分两种,一种以学术研究为主,学生必须在修满规定学分后按照本系批准的专题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另一种以修读课程为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研究为主,同时亦需要修读指定的科目。 本科生课程方面,凡就读于本院的学生,只要具备选课资格,都可以从本系所开设的两种专业(即“汉学”与“汉语”)中任选一种主修,或两种兼修。学生只要单主修(Single Major)“汉学”或“汉语”,就有同等机会继续攻读本系的荣誉学位课程。就师生的人数来说,本系是文学院属下的一个大系。一、文学硕士学位(研究型)课程将提供汉学及汉语的全方位训练,为有志从事教育工作、学术研究、翻译、商务及大众传媒等行业的学生奠定充分的知识基础。你在毕业之后将可在不同行业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历届的毕业生遍布各个领域,其中更包括一些知名人士,如著名电台主持人冯慧诗、资深记者兼作家吴庆康、著名创作才子梁文福、本地知名广告人林少芬、新加坡报业控股上海公司总经理 卢进华以及艺术顾问公司《艺界》董事长林福源等。本专业适合以下学生申请:有意向未来攻读博士的中文系或中国历史、哲学相关学术背景的学生;有能力提出研究课题并进行独立研究的学生;应届或者往届毕业生都可以申请;未来打算在新加坡工作和有移民想法的学生;想要接触国内外资深学者与著名作家的学生。(经常邀请国外资深学者前来作短期讲学,并不时邀请过境新加坡的资深学者与著名作家,参加本系所主办的各种学术活动。);有志从事教育工作、学术研究、翻译、商务及大众传媒等行业的学生。二、硕士学位(中华文化与语言)授课课程本课程从(入学前一年的)11月1日到(次年的)1月15日之间接受报名。硕士学位(中华文化与语言)修课课程以中国文、史、哲、语,和海外华人课题为中心的高素质综合课程。欢迎所有相关领域的毕业生,或感兴趣报名。本课程也为华文教师、新闻从业员及其他相关的华文文教工作者提供深造与进修的机会。 本专业适合以下学生申请: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人类学系、社会学系、经济系等;或者其他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资格,外加一场入学考试;或者或由本院研究所委员会认可之其他学术资格及工作经验;应届或者往届毕业生都可以申请;未来打算在新加坡工作和有移民想法的学生;华文教师、新闻从业员及其他相关的华文文教工作者。三、国大北大联办“汉语语言学”文学硕士双学位(研究型)研究生必须前往北大全日制住校学习一个学期,修读至少四门汉语课程全职研究生均可获得会议旅费津贴,用于资助研究生赴国内外参加国际会议活动。本专业适合以下学生申请:中文系或中国历史、哲学相关学系的学生;有能力提出研究课题并进行独立研究的学生;应届或者往届毕业生都可以申请;未来打算在新加坡工作和有移民想法的学生;成绩的累计平均点(CAP)必须不低3.5;想要进北大读书的学生;想要拿硕士双学位的学生;有意向未来攻读博士的学生。四、哲学博士学位(研究型)本专业适合以下学生申请:拥有中文系或中国历史、哲学相关学系硕士学位;有能力对其所提出的研究课题进行独立研究;或者拥有中文系二等荣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或具备相关专业领域四年制课程的成绩优异者;应届或者往届毕业生都可以申请;未来打算在新加坡工作和有移民想法的学生。对以上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欢迎私信Wen姐了解详情,非相关专业的同学如果想申请也可以先找Wen姐进行学术背景评估,中文系是一个开放性心态招生,欢迎所有感兴趣的同学了解和申请。

20所双一流大学91个博士、硕士学位点被“撤销”, 南大、人大上榜

学位点的新增和撤销是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所向,高校的发展方向已经从规模化的综合性大学建设转变为专业化的高精尖大学建设,很多高校“不合格”的专业被“撤销”是必然的。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17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中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129所高校的340个学位被撤,规模空前。“双一流”建设大学是我国顶尖的一类大学,在这次学位授权点的动态调整中,共有20所“双一流”建设大学的91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被“撤销”,具体如下图所示,其中不乏有南大、人大、上交大等顶尖名校。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大学被撤销的是两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分别是审计和教育。而也有大学的一级博士授予点被撤销,其中北京理工大学的软件工程,南京大学的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和艺术学理论等一级博士授权点均被撤销。另外,被称为“高精尖”大学的中科大,也有三个二级硕士授权点被撤销,分别是国家关系、教育技术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都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由上图可以看出,电子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被撤销的学位点比较多,其中电子科技大学被撤销10个学位点,不过大部分都是二级硕士点,而兰州大学被撤销13个学位点,其中有三个是二级博士点,分别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地质工程和中西医结合临床。除此之外,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谓“元气大伤”,同样被撤销十多个学位点,其中云南大学被撤销的二级博士点达到6个。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被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必须停止招生,但对于已经招收的研究生,保留学位授予权,因此,这些被撤销的专业有3年的缓冲期,3年后就完全被撤销了,要是在读的同学,在未来3年内没有毕业的,那只能转到其他的专业继续学习了。如今考研马上进入面试阶段,这些被撤销的学位点,有你报考的专业吗?

拖绅

双一流大学再次选拔,这20所大学获新增博、硕士学位自主审核权!

2017年9月,双一流工程名单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延续和继承了原来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建设。但是短期之内,在我国要真正建设成四十多所世界一流大学是很难实现的。所以优中选优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985工程统治中国顶尖高校的年代,C9联盟,也就是国家首批985重点建设的9所一流大学组成的联盟,一直都是我国高校优中选优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时代的发展中,我国相比于上世纪90年代,又涌现了多所综合实力非常强的高校,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完全有实力支持20所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所以,在近期的学位授权审核中,为了提高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更好的建设双一流大学,我国有20所高校获得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的自主审核权,这也就是意味着这20所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发展情况和定位,每年可以在当前的基础上新增5%左右的博士点,创建更多有利于高校建设的特色学科。新增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一直都是国家严格把握的方面,只有综合实力受到认可,并且更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校才有资格获得自主审核权,在当前的公布结果中我们发现,原来C9联盟中的九所高校都拥有了博硕士的自主审核权,除此之外,北京市的中国人大,北航,北师,中国农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津市的南开和天津大学,上海市的同济大学,湖北的武汉大学,福建的厦门大学,吉林的吉林大学也通过了审核,这二十所高校基本上都是我国实力最强的大学。令我们惊讶的是,实力比较强的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并没有入选。其中东南大学没有入选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被江苏省推荐。而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虽然被推荐了,但是最终没有通过审核,由此可见此次新增博、硕士学科自主审核权是非常严格,也是优中选优的一次选拔。最后也希望获得自主审核权的20所高校能够合理利用其权利,更好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如果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江汉

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情况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重点建设的综合类211大学,学校的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还有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等,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两个A类学科,23个B类学科、11个C类学科,整体的学科实力很强劲,相较于院校整体排名的中规中矩,其学校的学科建设还是很具有211大学的超高水平的。上海大学主要是招生省内的学生为主,在其他省份的招生名额较少,这也就让很多人很难了解上海大学,再加上学校成立的时间较短,学校的知名度相对不是很出众,但上海大学作为上海的“亲儿子”,学校的院校实力还是很有实力的。上海大学2021年硕士生计划招生超过5000人,其中学硕2606人,全日专硕1824人,非全日招生578人,推免生2042人(推免生录取为全日制专硕和学硕)。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原文标题: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人数(全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