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大学18年考研报录比公布,这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一考九朵云

上海大学18年考研报录比公布,这所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值得一考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上海大学的考研报录比数据。分享数据之前先了解一下上海大学的情况。上海大学,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国家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22年10月,国共合作创建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于右任。1927年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关闭。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上海大学。1994年5月,上海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为新的上海大学。上海大学虽然建校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22年,但是总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可见速度之快,也能说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是有关联的。下面是2018年上海大学各专业考研的报录比数据,供大家参考学习。从总的数据计算来看,报考人数和最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通过考试录取的人数和推免人数的比例为3.9:1,未来推免人数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另外还有联培的132人。以上就是关于上海大学考研报录比数据的介绍。关于考研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留言,学习考研帮愿意帮助大家解答。

千乘之君

考研A区调剂双非大学之农学篇

考研调剂是件痛苦的事。因为做出选择是痛苦。调剂还是再战,调剂学校怎么选,调剂的学校专业好不好,怎么调剂,什么时候调剂,等等问题都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往往只能调剂到双非(非211、非985)高校。小编准备了一系列的文章来介绍如何在A区挑选合适的大学。我们筛选的标准有两个。第一,学科实力要突出。第二,学校综合实力要在200(大概)名之前。 今天介绍的是双非大学里面的农学类高校。01农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农学大类下,扬州大学的兽医学获得了最高的A-评级,山东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获得了两个B+级,其他几所学校获得了1个B+级。农学类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相当广泛,基本覆盖了全国的各种各种的农业、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覆盖了4个一级学科,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覆盖了3个一级学科,扬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覆盖了2个一级学科,其他仅覆盖1个。02大学推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位于山东省泰安市。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山东农业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果树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作物学、园艺学获得了B+的评级。推荐理由:拥有院士、国重学科、国重实验室、2个学科前20%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现有全职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建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福建省农业领域首个公益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全国首个由两岸高校合作共建的国家重大创新平台,也是全国农林院校唯一一个植物保护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荐里有个:拥有院士、国重学科、国重实验室(省部共建)、2个学科前20%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位于广东省广州市。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学校由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现有全职两院院士3个: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建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华南农业大学与广西大学联合共建,依托作物遗传育种学、果树学和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3个国家重点学科。推荐理由:拥有院士、国重学科、国重实验实验、一线城市扬州大学扬州大学位于江苏省扬州市。1992年,学校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高校合并组建而成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建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含培育)。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兽医学获得了A-的评级,属于全国5%-10%的学科。推荐理由:拥有院士、国重学科、1个学科前10%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曾是1978年确立的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学校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省主管。现有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建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含培育)。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园艺学 获得了B+的评级。推荐理由:拥有院士、国重学科、78年全国重点大学今天推荐的五所双非农业大学,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请您帮忙分享加关注;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缦者

上海大学2019年考研报录比!

考研报录比是考生择校择专业时的参考重点之一,因此考研报录比成为考生衡量报考难度的重要因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上海大学各专业的考研报录比,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哦!原文链接:http://yjszs.shu.e.cn/info/1080/4712.htm

九条命

今年考研数学英语难度很大,农学类国家线会怎样变化?

一、今年农学类考研难度加大农,天下之本也,这是两千多年前汉景帝说的一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农业对于国家基础而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曾经是传统农业大国,现在刚刚转变为工业大国,为了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国家政策也一直给予大力支持,因而这两年考研农学类也难度有提升;此外,今年考研人数大幅度增加,农学类的报考人数也有一定程度增加,这进一步增加了农学类考研的难度;另外,今年总体而言考研题目的难度较大,而农学类是需要考英语的,并且英语历来是农学类考研的一大难点,今年英语的难度较大,特别是英语一的难度较大;农学也会选考数学,今年数学的难度也较大;这种种因素,都会对今年的农学类考研国家总分和单科线构成影响。二、近年来农学类国家线回顾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农学类的国家线总分一直没有变化,为255分(A区,以下涉及数据均为A区),这个分数确实较低;单科线保持在34分左右(满分100分科目)和51分左右(满分150分科目),基本没有变化,这个分数也较低。三,今年农学类国家线分析预测农业女硕士总分线:基于如上所述,今年农学类考研难度加大,今年总分线大概率会有小幅度的提升,预计不高于260分,最大可能是260分的国家线。单科线:由于今年英语数学考题难度较大,英语会对小科(满分100分科目)有一定影响,但数学只是可选择的科目之一,实际选择考数学的考生,从最近几年的经验来看,数量并不太大,所以数学较难对大科(满分150分科目)影响不大。故今年单科线会略有变化变化,预计小科不高于34分(满分100分科目),最大可能为34分;预计大科为不高于52分(满分150分科目),最大可能为52分。你怎么看呢?

白衣情

考研故事分享:我以407分考研上海大学成功,坚持到最后一刻!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我叫朱溪,来自数学科学学院2015级金融数学班,并于今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上海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政治67,英语64,数学分析134,高等代数 142,考研总分:407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在想跟大家分享些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东西,想来想去,我想与你们分享3句话来共勉考研的漫漫之路。你的过去怎样,永远都不能代表你的将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一种疑问,大一大二的时候都没怎么好好学习,现在努力还能考上吗?当你有这种疑问时,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拿自己的过去来定义你的未来呢?难道说一个人过去20年都很努力,他就可以未来几十年都不用努力,最终依然会很优秀吗?又或者说,一个人过去20年浑浑噩噩,但他在之后的某个时刻突然意识到了努力的重要性,并且之后一直都在拼劲全力地往上爬,那他最终的结局仍然会很惨淡吗?我想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一个人的过去无论是辉煌还是混沌,都只是过去的事情,不需要太过炫耀或者悔恨。只要当下以及以后选择不懈地努力,那么结局一定是美好的。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耐得住时间的考验,考研也是如此。所以不要在乎以前有没有努力,从现在开始行动,才是硬道理!前进的路上,不要因为,看不到及时反馈,就有放弃的念头!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一种经历,小时候学钢琴没有坚持到最后,长大后看到有人在舞台上弹钢琴就无比羡慕,于是开始后悔自己小时候没有坚持下去。其实人这一生中,很多事情在努力后未必能及时得到反馈,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这样就选择放弃,而有的人不会考虑那么多,他们只管埋头努力,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这件事情有意义,那就值得做下去。于考研而言,我想每个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困难,比如书本上的大部分题目做过好几遍还是不会,这个时候可能会很沮丧,会担心自己在考试时也不会做,甚至会有想要放弃的念头。其实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很多次,还记得那个时候,我难过完了就告诉自己,我要做的不是想每天都能得到反馈,而是在日复一日积累的努力中迎接最后的那一场考试。努力未必会有你想要的收获,但起码会让你每天活得心安、有底气。从谷底爬到山峰,最后一步没走好,你同样到达不了。每年考研的人很多,但坚持到最后的人却没有多少,所以上岸的人一定是坚持到最后的。身边有个朋友和我一起备考,一直都挺努力,可是到最后15天的时候却突然松懈了,最终他的分数没有达到国家线,我觉得特别可惜。毋庸置疑,坚持这件事没有任何人能帮忙,重要的是找到支撑自己的信念。哪怕是考前5分钟都有可能出现考试有复习过的知识点的可能,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到最后一秒。记得我当时就是临考前上楼时看到一个知识点,在考试中碰到,我觉得这不是运气,而是因为我坚持到了最后。希望选择考研的你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信念,坚持到最后一刻。最后想送给大家一段话:“向上的路就像爬山一样陡峭难行,你选择挑战越高的山峰,你就越能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快意,向下的路就像滑梯一般顺畅,但故事的最后,都会以惨淡收场。所以想要达到山顶,根本就没什么捷径,你只有玩命努力,忍受孤独,坚持到底。”团团说:面对大河 我无限惭愧,空有一身疲倦。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一滴不剩年轻的诗人,不可惭愧,不可疲倦,不可虚度。一生奔跑,一生坚持,一生骄傲。踏云来,携风去,山外殿堂,悠悠我心。来源:淮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学生记者团 朱溪 责任编辑:叶美奇 执行编辑:江亚文 审核:李文砚

平易恬淡

上海大学2020报录比公布,没想到211意外好考!

上海大学2020报录比数据出来了!下面是各专业具体报考、录取、推免数据直接收藏一波↓0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ps:海锅去年考汉硕,今年换专业了,不然今年就报上大了。哭)0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我在之前拟录取名单分析中也提到了,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0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此刻恨自己怎么学不会数学!0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其他专业可以对照自己的目标来分析,这里就不一一列举。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格蕾丝

「行之记者」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数据公布,2021年是考研洼地吗

先普及一个常识,今年(2020)考研的同学属于2021年考研,因为你们将于2020年底或2021年初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每年时间不一样,通常为年底或年初)。如果幸运的话,成功录取后将于2021年9月入学,属于2021级研究生。行之记者根据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公布的信息,整理出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历年报录数据》,便于21考研的同学们了解和评估上大新传考研难度。2020年报录信息官网暂未公布,下图表格中的数据为行之记者预估。官网数据预计于4月份公布,公布后行之记者微信公众号会及时更新。历年复试线纵观近9年复试线,我们发现学硕的复试线集中在350-379之间,分数最高的一年是2019年,达到了379分;专硕的复试线集中在349-390分之间,分数最高的一年是2018年,达到了390分。复试线主要受到试卷难度和改卷松紧的影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较为基础,而且给分较松,因此分数普遍较高。上海大学不压分,改卷松,给分高,有利于考生拿到高出国家线的分数。考生即便没有通过上大的复试线,也可以申请调剂。通常情况下,初试分数较高者调剂有优势。总体来看,学硕的试卷难度大于专硕,改卷程度比专硕要紧。但是也并非每年都这样,如2012年和2016年的专硕题目就很难且改卷较为严格,所以分数线大幅度下跌,只有349分和350分。历年报考人数(上图表格中2020年报考人数是行之记者根据当年四件套销量预估,官方数据将于2020年4月份公布。行之记者2020版四件套共售出659套,同比下滑58%,预估今年报名人数创下历史新低!)纵观近10年报考人数,大家有没有发现整体趋势犹如一座山峰,出现了波峰和波谷。学硕自2011年开始一直平稳至2016年,2018年达到了峰值568人,随后开始下降。专硕自2011年开始小幅度增长至2015年,2016年开始飞速递增,2018年达到了峰值1029人,随后开始下降。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趋势?原因有三:第一,上大新传本就很强,位居全国前十,再加上上海的区域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考生奔赴上大,因此学硕报考人数一直很多。第二,上大新传专硕2011年开设后,原本想考学硕但不想扎堆当炮灰的同学纷纷挤进了专硕,导致专硕报考人数连年增长。第三,学硕自2014年开始缩招,专硕自2014年开始扩招,如此反差的对比让无数考生纷纷转向专硕,导致专硕报考人数腾飞式增长。历年统招人数纵观近8年统招人数,我们发现学硕呈现下滑趋势,最后稳定在了15人左右,这主要受到了推免人数的影响。在招生计划固定的情况下,推免人数一多,自然会挤压统招名额。2020年学硕统招人数发生了变化,扩招到了25人,主要是因为推免生比去年少了19人,多出来的名额给了统招生。专硕统招人数呈现出波峰和波谷,两个波谷分别在2013年和2019年,一个波峰在2016年。目前专硕的统招人数稳定在了20人左右。历年推免人数纵观近9年推免数据,我们发现学硕和专硕自2015年起大幅度增加推免比例,学硕达到了50+,专硕达到了30+。可能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学院要那么多推免生,其实这很正常。一个好大学肯定会越来越注重生源的质量,而推免生的本科出身和在校实践均不差。而且根据上大新传导师反馈情况来看,推免生比考研生质量高、学习强、实践强。但是即便如此,上海大学也不会斩断通过考研渠道统招上来的人,也就是说上海大学不会像某些院校一样,一刀切只要推免不要统招,这点大家可以放心。历年报录比(上图表格中2020年报录比是行之记者根据当年四件套销量预估的报名人数和官方公布的招生计划演算而来,官方数据将于2020年4月份公布。)纵观近9 年报录比,我们发现学硕和专硕均呈现上涨的趋势,但涨到一定的程度也会封顶,2019年就是一个巅峰。虽然现在上海大学官方还未公布数据,但是通过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2020年报录比100%下滑。一是因为去年购买行之记者四件套和课程的人远低于前年;二是因为专硕和学硕的报名人数2019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2020年应该会继续下滑,难道有人看到了1比61的报录比还会往里面挤吗?2021年会是考研洼地吗?行之记者认为,2021年会和2020年一样,可以在洼地里捡个漏,至少不会像2018年和2019年那么恐怖。毕竟经历了2年的网红爆款,是时候给上海大学浇盆冷水了。那么,有哪些迹象可以窥探出2021年考研竞争不会太激烈呢?第一,官方公布的2019年报考人数相较于2018年明显下降,这也是上海大学自2011年设立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学位以来报考人数首次下降。行之记者2019版资料共售出1043套,2020版资料只卖了659套,同比下滑了58%,因此2020年报考人数绝对低于2019年。去年2020版资料一开启预售,一周订单可达100,今年2021版资料开启预售一周了,才30单。第二,现在全网的新传考研机构公布的上大新传报录比都是1比61,试问你们看到这个报录比还会考吗?肯定不会!2020年的报录数据今年4-5月份才公布,那个时候基本上大多数考生都已经定好了学校,如此之高的报录比肯定会吓走一拨人。第三,2019年之前上海地区的新闻与传播专硕只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2019年上海新增多所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增加了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行哥哥曾在2019年就说过,这些新增院校会分流上大报考人数,如今预言成真了,2019年上大专硕报考人数下滑。经历了2年的发展,这些院校的报考人数肯定会继续增加,继续分流上大报考人数。

吉日

上海大学,考研界第二个“苏州大学”

2月15日,2019年考研初试成绩开始陆续公布,众多考研学子怀着忐忑的心情查看了自己的成绩,这是他们奋斗一年的结果,同时,很多考研学子也在社交网站上宣泄着自己的心情。如果说一所高校因为考研查分登上热搜,你会认为是哪所大学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还是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一些著名的985高校?然而,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上海大学这所名气并不是很大的211大学,竟然因为考研查分登上了某社交平台的热搜。登上热搜,是因为平台上关于上海大学考研成绩的信息、评论太多,这说明报考上海大学2019届研究生的考生实在是太多了,或者以后打算报考上海大学的学生也可能非常多。不是985高校,却大受考研学子欢迎,上海大学这一情况像极了另外一所211大学,这所大学就是苏州大学。在考研界,苏州大学有着清华、北大不能与之相比的“地位”。考研名师张雪峰曾经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我国考研报考人数最多的高校,其实并不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这些顶尖985高校,而是苏州大学,也就是说众多考研学子当中,把苏州大学当成目标院校的考生最多,这就奠定了苏州大学在考研界当中的“地位”。而如今,上海大学俨然已经成了第二个“苏州大学”,其实,上海大学和苏州大学有着极为相似的特点,这也是众多考研学子喜欢报考这两所大学的原因。首先,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排名不是特别高,但也不低,两所大学虽然不是985高校,但却是实力很强的211大学。根据国内发布的一些大学排名,苏州大学在全国高校当中一般排名第50名左右,上海大学一般在全国高校当中排名第60名左右。在选择考研目标院校时,大部分考研学子都会避免把目标院校定得太高,因为这样很可能考不上,但要把目标定得太低,又很不甘心,所以,苏州大学、上海大学这样的高校就成了很多考研学子的选择。再者,苏州大学、上海大学都位于东部发达大城市,这也是众多考研学子选择报考两所大学的一个原因。近些年来,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在考研,还是在高考当中,东部发达大城市的高校往往很受欢迎,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大城市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找工作更容易,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另外,苏州大学、上海大学这两年发展也非常快,实力均有了很大提升。其实,苏州大学、上海大学都不是教育部直属211大学,两所大学都是地方所属高校,这使得它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在ESI中国内地高校综合排名中,苏州大学这两年已经上升到第20名左右,超过了多所985高校。上海大学虽然在国内发布的大学排名中名次不是特别高,但在国外发布的大学排名中名次却高得让人不敢相信。比如,在2019年QS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中,上海大学位列第16位,甚至超过了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985高校,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高校的实力对比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无疑是“后起之秀”,这也是很多考研学子选择苏州大学、上海大学的一个原因。当然,考研学子选择苏州大学、上海大学有时候也不是明智之举,因为报考人数太多了,考上这两所大学的难度或许并不比考上985高校低多少。

访落

看六年考研国家线分数变化,工学降分最多,农学“原地踏步”

说起国家线,有些人可能云里雾里。今天学习考研帮来和大家一起梳理过去六年的国家线分数变化。考研国家线是教育部依据硕士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报考统考、MBA及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考生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标准,其中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实行统一的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考研国际线是分A区和B区的,一般情况下,A区分数线要超出B区分数线10分左右。下面看六年的详细数据。(以学术学位为例)哲学很稳定,经济学呈下降趋势;法学变化不大,教育学呈增长趋势;文学呈下降趋势,历史学逐年增加;理学呈下降趋势,工学大幅度降分。农学最稳定,医学稳中有升;军事学和管理学呈下降趋势艺术学呈上涨趋势,体育学较稳定工学照顾专业下降较多,中医类照顾专业涨分,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分数稳定。总体来说,大部分学科都在呈现降分趋势,有个别专业略有涨幅,其中降分最明显的要数工科专业。像农学六年竟然一分未变,连单科线都没有变化。这样的情况也是属于少数。除去自主划线学校之外,考研国家线是许多考研学子的重要参考分数,只有单科和总分过了国家线,才有可能被学校录取,即使不录取也可以寻求调剂。以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考研人加油!!!

此五末者

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上海大学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情况汇总,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上海大学2020考研统考报名20174人,总录取人数4710人,其中推免和联合培养人数1262人。文章数据来源: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大学2020年考研各专业(全日制)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上海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