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简称上财,是全国财经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在财经界的名气非常大,常年在财经类院校中排名第一,是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一流国际大都市上海,是很多考生向往的地方。而上财在财经类院校中名类前茅,考研竞争激烈。经济学院经济学院主要是走研究路线。所以这个学院的专业基本上都是学硕。主要是020100理论经济学和020200的应用经济学这两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18考研有3个专业招生,但是招生人数都比较少。基本上每个专业的统招人数都是1-2个人。除了西方经济学的B方向招了15人。虽然这些专业的报录比不是很高,但是总体的收分还是很高的。经济学专业一般受到考研大小年的影响比较小,因为这个专业太热门了,很多牛人考这个专业。这些专业每年的收分均分都是处在一个增长的趋势。17一般就360多,18就到了380多,19考研甚至超过了390分。对于考数学一和英语一的专业来说,均分390分,难度非常大。而且上海地区的阅卷也比较严格。总之,难度很大,推荐本科985,211的报考。应用经济学有四个专业招生,劳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A的招生人数比较少。最近几年的报名人数增加的很多,18比17增加了接近一倍,而且分数也特别高,19考研的分数都得到400分左右。而且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太少稳定性太差。并不是很推荐报考。具体的18考研的数据大家参考表格,20考研推荐参考这个数据。还有两个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分别是数量经济学和金融专硕,数量经济学18考研报录比15:1左右,最低分380分,均分391。19考研的话估计基本都得400+了,毕竟今年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经济学院的金融专硕还是可以考虑下的,招生人数还是蛮多的,18统招了34人,这个专业虽然考的是数学1,但是英语是英语2,而且这几年的报录比也不是很高,报录比大家可以根据表格里的数据算出来。而且上海财经的金融方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金融学院金融学院是上财第二大院,金融学硕和专硕都是蛮好的专业,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而且现在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少,就业前景很好,像花旗,汇丰每年点名要金融学院的人。其实我和同学们做推荐都说,如果你属于安分的,就选会计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不愁找工作。如果不安分就选金融学院,需要拼。金融学院学硕的招生专业有4个,其他的基本上都是金融专硕,其中有一个保险学,18考研全部推免的。我就没有放上来。四个专业统考录取加起来才6个人,统招报录比都在20:1左右。和前几年对比报名人数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18考研的复试线只有350分,比17考研的复试线低了30分。从收分看的就是一般的211难度,没有体现出211财经院校的难度。详细的考研内容还是推荐大家问问这个专业的学姐学长,比如专业课的难度啊,有没有压分啊等等。金融专硕是当前考研最热门的专业,上财的这个专业方向还是蛮多的。其中有个D方向是伯克利全球财富管理,但这个方向是是非全日制的,所以没有放上来。还有一个F方向是国际组织培养近几年都是全部保录,也没有放上来。A组的两个方向是这些方向里最热门的。每年的报录比都是非常高的,18考研的统招报录比超过20:1,19年预计得超过30:1。当然19越高对于20考研的宝宝们越是个好消息,因为这个专业今年竞争越激烈,分数越高,20考研的报名人数就会越少。当然这个少也是相对的,就是少也是非常难得,上财这种热门的专业基数都得在20:1左右。未来20的同学想考这两个专业的话推荐都要以400分目标。其他的几个金融专硕方向的考研竞争没有A大,但是也是很难考的,统招的报录比基本都是在10:1以上。收分也蛮高的,尤其是19考研,成绩刚刚出来,400分以上的一大堆。所以难度还是很大的,20考研的同学也不要被19的分数吓到,可以参考18考研的分数,这样准确点。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上财的一个大院,有很多硕士专业,主要就是经类和管理类的专业。我们先来看看经济类专业:经济类的专业主要是应用经济学,其中财政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其中统考录取6人,统招报录比10:1以上,平均收分383,难度还是很大的。17和19考研的收分都是400分以上的。还有两个报录比较高的专业是国民经济学和税收学,这两个专业的考研竞争情况还是比较激烈的,平均录取分数都是380+。其他的学硕也难度也不小,主要是这些专业的招生人数太少了,推荐有实力的同学报考。18考研的房地产经济和投资经济不是很激烈20考研的同学可以关注下。经管院的第二张表格的数据大部分都是管理类的专业,除了最开始的两个经济类专硕。这两个专硕还是比较推荐那些实力强的同学考的,因为招生人数比较多,不容易出现意外,而且报录比也比较稳定。只要努力把分数考高了就行。管理类上财的这些专业这些专业招生人数都是比较少的。一般统招都是3-4个人。管理类专业一般也是要考数学3的,具体的专业考试内容大家去看看招生专业目录。反正20目标最少也得370分吧。商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经管学院有点类似,都是既招经济类的专业又招管理类的专业。其中,产业经济学是上海市重点学科,考研难还是比较大的。每年的统招人数还比较稳定,但也不多,一般统招就是8个人左右。报录比肯定是要超过10:1的,18考研平均收分383分。国际贸易学这个经济学的专业的考研难度比较小,但是这个专业还是要看推免人数因为招生人数实在太少了。国商招生人数倒是蛮多的,但是这种招生人数多的专业竞争往往比较激烈,因为比较稳嘛。就和炒股票一样,稳定增长的肯定大部分人选,激烈。风险大的选择的人就少。运气好几个人报名,大赚,运气不好几十个人报名。不过一般招的人数少的专业,报名人数也不会太多。管理类的专业有四个,但是招生人数都是个位数,尤其是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这两个专业招的人特别少,分数一般都要360多分,这个就是看运气的专业,风险比较大。从分数上看的话也没有特别高,属于一个正常的211学校的分数。管理类专业都很热门,但是18考研的报录比还是太高了,等19考研出来再看看吧,继续高20考研就报。总结:上海财经大学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地区金融产业发展成熟,每年都可以创造较多的就业岗位。上财是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上海市等三方共同管理,资源优势明显。在国内财经类院校的综合排名中,上财更是常年雄踞榜首。但是分析历年上财的报录比,不难发现部分专业的竞争压力是不可小觑。每年全国有一万两千人报名,但是最后,只有二千多人可以录取。而且还要去掉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这些在职录取的1000人,实际只有1000人多一点,尤其是报考财经类的专业,最好结合辅导班有针对性的备考,如果计划报考上财,一定要及早准备。
亲爱的同学萌,前两天考研初试成绩公布。考研的小伙伴纷纷去查了成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得到好的消息~考研竞争激烈,这时候想必大家一定很关心报录比的问题,今天蹦豆君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两财一贸的报录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除了上图的上财报录比之外上海财经大学还在1月15日公布了《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推荐免试录取情况和实际参加考试人数》通过上图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上海财经大学这一届的最新保研比例。两财一贸一直是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考研的热门高校,通过2018年考研报录比我们可以大致推算今年的录取情况。但是有些打算考研的小伙伴还不清楚如何分析报录比。据教育部最新数据统计来看,2019年考研人数突破290万,相比2018年的238万人上涨了25.5%,增加了52万人,可见考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考研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一个专业十几个名额有数百人在竞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报录比是衡量一个学校报考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报录比越低,考试难度越大。对于普通同学来讲,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考研的目的:究竟只是想要考上研究生刷学历;还是真的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抱着不同的报考目的,我们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我们在挑选专业的时候,就要仔细研究各个院校的老师,包括他们擅长的领域自己是否感兴趣等等;而对于只是想要刷学历的普通学生或者成绩没有那么优秀想通过考研摆脱本科非重本、二类院校的出身的同学来说,了解目标院校的报录比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有些时候并非你的实力不够,而是有些院校报考人数太多,分数水涨船高,而这些学校可能并不具备想象中的高性价比。因此,对于非学霸玩家来说,考研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可能让你事半功倍。打算报考20年考研的朋友们要切记哦~来源:中财蹦豆
今天一起来看看魔都上海的一所考研大热门高校——上海财经大学。去年上财因为部分专业复试线高达400分上过热搜,经济金融财会类专业,考上财高分也得要调剂,可见上财热门程度。2020年,全国共有13596名考生报考上海财经大学,实际参加考试人数11929人,也就是说有1667人弃考,弃考率12%。最终录取人数2577人,其中推免生532人,统考生2045人。下表统计了上财自2017年~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报录情况,分享君将弃考数特地标注出来。虽然考研报名总数很吓人,但其中有不少弃考的,之前深圳大学也有公布过弃考率,大约10%左右,看上财的也在这个范围内。假如说21考研400万人报考,弃考率10%的话,大约40万人最终未能走进考场。再加上打酱油的,实际竞争人数并不多,大家不要为此焦虑。你们只管专注备考,努力才有上岸的希望。下面是上财近2020年的报录情况统计及复试分数线。如果小伙伴还有其他院校报录比需求,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去收集信息。
前言继同济大学在2020年考研中,列出了近千名考生不符合报考要求,取消报考资格后,上海财经大学根据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公告和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代码:3109)报名公告。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截至2019年9月27日,对于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的预报名网报数据进行了初步筛选,现将不符合有关报考规定和要求的信息提示如下,请有关考生根据相关要求及时修改报考信息或重新报名。仍然有200多名考生不符合报考资格。后续受网报信息的限制,可能仍有不符合我校报考要求的考生未在名单中列出,请考生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和网报公告,根据相关要求及时修改报考信息或重新报名。预报失败原因同等学力不能报考、“推优”(保研)不接受统招生报名、非上海户籍同学准备材料不够充分等是主要原因一、其中以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研究生,未于2019年9月25日前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原则上不允许报考。 公式如下:二、以下考生具有研究生在读学籍,在报名前须征得就读学校同意。对于非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将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快递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于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在网上确认期间按照要求上传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扫描件。三、考生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上海财大"2020年仅接受具备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不再接受统考考生报名。该专项计划考生,请选择其他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高校进行报名。四、以下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选择的报考点为上海财经大学,本科就读高校为非上海市高校,请选择本科就读高校所属地指定报考点进行报名和考试,原则上不允许在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报考。对于非应届、非上海户籍且选择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的考生,如在上海市工作,请提前准备本人2019年连续六个月的上海社保记录(2019届毕业生需准备本人2019年连续三个月的上海社保记录),并在网上确认期间按照要求上传扫描件。如不在上海市工作,请选择户口或工作所在地进行报名和考试。(非应届、非上海户籍且选择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考生要求比较高)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会计硕士11方向、工商管理硕士02-04方向的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其就业方式仅能选择12定向就业,不接受选择11非定向就业考生报考,请选择11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及时更正报考信息或改报其他专业。重灾区:学历认证未通过网上报名时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请务必仔细核查并更正填报的姓名、证件号码、毕业学校、毕业年月、学历层次、学历证书编号、学习形式等信息。境内学历建议先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进行查询,并严格按照查询的结果填写。如更正后仍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境内学历应及时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学历(学籍)认证;境外学历应及时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认证。对于非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的考生,按报考点要求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并将认证报告复印件快递至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于上海财经大学报考点的考生,请在网上确认期间按照要求上传认证报告扫描件等材料。报名阶段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复试资格审查时须提供报告原件及复印件供我校查验。
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917年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1921年秋,商科东迁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为东南大学分设;1928年改名为中央大学商学院;1932年,从中央大学划出独立,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改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陈云同志题写了校名。上海财经大学法科教育肇始于其前身东南大学商科大学及国立上海商学院。彼时按民国大学建制,商科(经济)与法科皆授法学学位。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裴复恒教授曾任国立上海商学院院长。国立上海商学院期间,设置民法、公司法、票据法、银行法、海商法等课程,遂成法商(经)融合之教育传统。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法科教育。1980年设置国际贸易与经济法教研室;1981年改设经济法教研室;1987年设立经济法专业,并于同年招收经济法本科生;1991年设立经济法学系;1998年法学院成立。一、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专业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招生院系:法学院2、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全日制)及招生人数:(030101)法学理论(01)法律和经济学(02)法律和公共政策(03)法与社会科学招生人数:2人(030102)法律史(01)经济法律史(02)民商事法律史招生人数:2人(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1)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学(02)经济行政法(03)经济宪法招生人数:4人(030104)刑法学(01)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02)白领犯罪(03)刑法适用招生人数:2人(030105)民商法学(01)民法学(02)商法学(0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04)知识产权法招生人数:9人(030106)诉讼法学(01)民事诉讼法(02)公证制度(03)商事仲裁招生人数:3人(030107)经济法学(01)经济法理论(02)竞争法(03)金融法(04)财税法(05)企业法(06)法律和金融学(07)法与税收科学招生人数:8人(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1)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法(02)土地与自然资源法(03)能源法招生人数:4人(030109)国际法学(01)国际经济法(02)国际私法招生人数:7人2019年招生计划:41人。2020年拟招生计划还未发布。3、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616)法学综合一④(812)法学综合二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专业复试分数线(近三年)2019年:政治/英语:44,专业课:66,总分:320分2018年:政治/英语:42,专业课:63,总分:315分2017年:政治/英语:44,专业课:66,总分:310分 三、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国际法》王铁崖主编 法律出版社《中国国际私法通论》李双元、欧福永等主编 法律出版社《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法学》杨紫烜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民法》王利明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法理学》沈宗灵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宪法》许崇德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谈起中国的财经类大学,有一所学校必须要提一下——上海财经大学。在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最新排行榜中,上海财经大学位列第一,排在全国第61位。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在中国薪酬网排出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到,上海财经大学排在了上海地区第五名的位置,下面的详细的数据。2017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为8705,仅次于上交、复旦、同济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那这样一所财经类顶尖院校,考研难吗?学习考研帮今天和大家分享2018年各专业的考研报录比数据,供大家参考。最后的合计数据比较有意思,总报考人数是11726人,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只有10528人。说明有1000多人没有坚持到初试就放弃了。最后录取人数为2253人,推免录取人数有425人,统考录取人数1828人。简单计算一下,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和录取人数比例为5.76:1,将近6个人中才会录取1个,统考录取人数和推免人数的比例为4.3:1。除此之外,你还想知道哪所学校的报录比,欢迎留言。
考研报考录取比是衡量考研报考难度非常重要的指标,上海财经大学近日公布了2020考研各专业报录比情况汇总,下面一起来看下详细内容。上海财经大学各专业2020考研报录比汇总上海财经大学是考研热门财经院校,2020考研报考人数13596实考人数11929人,统考录取人数2045人,实际报录比不到6:1。注:录取情况栏中的数据包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录取考生。以上就是文都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财经大学各专业2020考研报录比汇总”相关内容,希望对有意报考上海财经大学的考研人有所帮助。#2021考研#
相信不管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考研这条路的人都抱着对未来的期待。研究生,对莘莘学子来说既向往又神圣。我和所有人一样,在做出考研这个决定之后,憧憬过很多关于未来美好的事情。这朦胧的未来让人又好奇又迷茫。有不少同学是选择财经类院校的,那么我们接下来看看上海财经大学的报录比。了解一下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关于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的报录比结语备考的这段时光,冗长缓慢。时间一点点流逝,一点点消磨着向往撑起的坚持。我们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的事情,每天承受着来自不同的挫败打击。考研是一场修行,它不断磨练着你的内心,提升着你的承受能力。或许之前的你习惯了和朋友形影不离的日子,习惯了所有的烦恼都要去倾诉的生活。当你开始了备考,就要学着接受孤独,和自己独处。这份与考研相伴而来的孤独,会让你更加勇敢。接受这份孤独,倾心享受它。习惯孤独,与孤独同在。只有守得了寂寞,耐得住孤独,守得云开见月明,待到山花浪漫,你便可以高歌吟唱孤独带给你成功的喜悦,必能承受荣誉加冕的骄傲。
小编专注于考研的研究,为大家持续分享考研的知识和经验欢迎关注:考研大家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两财一贸”之一,是财经类专业院校公认的龙头,在财经行业具有强大影响力。借助于良好的地域优势和本身良好的底蕴,上财发展很快,已经成为著名的内地大学,其毕业生的平均薪酬甚至超过了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正因如此,上财历来受到大批考研学子的追捧,其考研生源十分充足,考研上财任何一个专业的难度都比较大。由于金融行业的高薪,使得金融专业成为近年来最受追捧的热门专业之一,大批考研学子报考金融专业,不但大量本科是经济类的考生报考,很多其他专业的学子也跨专业考研金融硕士。上财由于地处金融业发达的上海,毕业生的就业区域也主要以上海及长三角为主,所以更是受到考研学子的追捧,因此,考研难度很大,报录比往往达到甚至超过惊人的20:1。上财金融专业硕士主要有三个方向,每个方向的考研初试科目是不一样的,分别如下:金融分析师方向:政治、英语二、数学三、431金融学综合;金融财富管理方向:政治、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工程方向:政治、英语二、数学一、431金融学综合。虽然上财的金融专业硕士考研初试的科目不同,但其专业课431金融学综合的试卷是一样的,431专业课在初试中没有差别,有差别的是在考研复试中,不同方向专业课复试内容有差异。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在这里,考研上财,你有信心吗?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现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建。截止至2019年5月,学校共有一级学科17个,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拥有 国家重点学科 (二级学科,含培育1个)4个( 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国家一流学科统计学;财政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4个,上海高校高峰学科2个;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 点。我是育明考研咨询师,欢迎阅读和点赞!一、上海财经大学税务(专硕)考研招生目录及人数1、所属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招生专业:(025300)(专业学位)税务3、研究方向(全日制招生):01(全日制)税收政策与管理4、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96 经济类联考综 合能力④433 税务专业基础5、招生人数:2020年招生计划:27人(不含推免,其中推免27人)。6、学费及学制2年制,学费总计98000元。二、上海财经大学税务(专硕)复试分数线及报录比(近三年)2019年:英语/政治55,专业课/数学83,复试分数线370分报名人数324人,统招录取45人2018年:英语/政治55,专业课/数学83,复试分数线380分2017年:英语/政治55,专业课/数学83,复试分数线379分点评:上海财经税务专业呢,分数线变化不是很大。但是2020年招生人数减少了近20人,预估2020年分数线要在380分以上吧。三、上海财经大学税务(专硕)考研参考书目上海财经呢,今年未有指定书目,建议大家可以看一下以前指定的书目:《中国税制》,朱为群,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年);《税法》,编委会,全国注 册会计师统一考试辅导书(2017 年)其他可以参考的书目:《公共经济学(财政学)》蒋洪,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6 年);《税收学》胡怡 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年) 。四、2020年税务专业基础考试大纲(一)税收学原理1、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国家、财政与税收的产生 我国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税收的起源与发展2、税收的涵义和正当性 税收的概念 税收存在的正当性 税收的形式特征和本质特征 税收的分类3、税收原则 亚当斯密和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现代税收原则(量益原则与量能原则)4、税收负担及其转嫁与归宿 税负的概念与分类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念与方式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宏观税负问题及其解决5、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的概念和分类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税收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6、税制结构 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的分类及特点分析 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 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税制结构格局分析 重复征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7、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关系 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的一般原则 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的划分 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划分 税收管理机构的设置 地方税的相关理论和实践8、税收法治 税收法治的概念和意义 税收法治的内容 税收法治的历史进展 中国税收法治的方向(二)中国税制实务1、税制要素及税收分类 纳税义务人 代缴义务人 征税对象 税率的概念及其类型 纳税时间 纳税地点 税收优惠(税式支出)的特征和基本类型 中国税制框架和税种分类2、货物与劳务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增值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消费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关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车辆购置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资源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印花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3、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企业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个人所得税基本理论及制度规定 我国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4、财产税制度基本理论及其制度规定 财产税的性质及其特点 房产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耕地占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车船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船舶吨税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规定 我国财产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三)中国税收征管制度1、税收征管概论 税收征管的概念、目的与原则 税收征管制度的特点 我国税收征管模式改革2、税收征管制度 税务登记管理制度及其改革 纳税申报制度及其改革 税款征收制度及其改革 税务稽查制度及其改革 税收风险控制及其改革 税务行政处罚及其改革 税收刑事制度及其改革 税务争议处理制度及其改革3、纳税服务 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纳税服务的机构设置 纳税服务的主要内容4、征管法及相关法规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规的改革与完善 (四)国际税收理论与实务 确定税收管辖权的原则 国际税收协定 居民身份确认规则 非居民各项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 避免双重征税的办法及外国税收抵免制度 国际逃避税及其防范措施 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行动计划(BEPS)的内容及其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