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综合考核名单统计分析明何由出

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综合考核名单统计分析

2019年12月6日以来,上海财经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金融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数学学院等6个学院陆续对外公示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名单。为了便于广大考生了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情况,学术之路第一时间对上述6个学院公示的名单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1.法学院最终确定53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商学院最终确定78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金融学院最终确定35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最终确定61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经济学院最终确定50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数学学院最终确定8名同学通过初审,进入综合考核。即上述6个学院共计有285名考生进入综合考核。2.经统计,这285名考生中有一位考生未取得学士学位,年龄最大的考生为1996年6月就毕业的法学院考生。3.经统计,这285名考生中有170人属于2020年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即绝大多数考生属于应届毕业生。他们毕业的时间分布如下表所示。4.经统计,这285名考生研究生毕业于153所研究生培养院校,其中上海财经大学11人,南京财经大学7人,安徽财经大学6人。具体的分布如下表所示。5.经统计,这285名考生除了一位未取得学士学位的,其余284名考生本科毕业于195所院校,其中华东政法大学最多,为9人。具体的分布如下表所示。6.经统计,这285名考生本科、硕士毕业的院校共计来自全球264所院校。7.经统计,这285名考生共计报考26个专业,各个专业的报考人数如下表所示。以上就是上海财经大学6个学院2020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名单的统计分析。#考博#

皆生于土

复旦、社科院、上财、厦大……他们纷纷考博成功上岸,有哪些经验?

复旦、社科院、上财、厦大、南理工....又一波南审人考博上岸!考博的路上,有开心、有失落、有困惑、有艰辛,“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不难”,回头看在南审的所有努力早已为最后的惊喜埋下了伏笔。对于本硕阶段的学习和考博阶段的准备,他们也有满满的干货想要分享给学弟学妹们,一起往下看吧!宋婕本科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税收专业,硕士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考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宋婕本科课程主要涉及管理与经济两类,因为在经济类课堂上被经济量学化分析与人文关怀并存的特点所吸引,她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考研时便选择了经济学。每一篇论文从构思到写作再到完成后发表,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期间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三年里,宋婕有过七篇论文的写作经历,这样大数量高质量的学术产出,离不开她的导师戴翔教授的指导与帮助,宋婕曾在毕业论文致谢中写道,“师从戴老师,是我在南审最幸运的事。”在论文写作上,戴翔教授的指导方式是循序渐进的。他让同学们先从简单的小论文入手,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然后再学数据测算,怎么处理数据、怎么核算数据,有了这些做基础后,再开始涉及实证研究,这时再进入到完整的学术论文书写阶段。“戴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平时就连午觉都在办公室,他的论文产出也很快,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带动大家。老师的指导也很精确有效,每个点都直中要害,只要认真领会就能有所启发。”读博是宋婕大一就有的想法,她一直都很想做学术。今年由于疫情考博免去了笔试,主要看重学生的申请材料。也是因为她研究生三年都在踏踏实实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科研能力,不断有高质量的学术产出,经过大量积淀,才凭着申请材料获得了复旦的青睐。常哲仁,本科就读于重庆工商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数理经济学专业,博士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民经济学专业。为了坚定自己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读博的决心,常哲仁接连放弃了几所985名校的offer,而由于疫情,社科院的考试从3月延迟到了6月,且考试分成了三阶段,一直到8月份才算落下帷幕。左一为常哲仁那段时间,常哲仁经常会因为压力大而失眠、暴躁,在朋友的鼓励和开导下,他选择通过游泳和练琴的方式来缓解压力。“一头扎进水池里,就可以放空大脑,静静感受水的波纹与身体的接触。”此外,他每天下午都会雷打不动地练习古典吉他,每到这个时候,他的眼中便只有五线谱,心中只有旋律和节奏,而不是一直琢磨考试。“我觉得整个考试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否定和煎熬的过程,特别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看到别人拿到了很多offer,自己拿到的offer却必须得放弃,并且时间进入下半年,自己升学和工作还没有着落,就非常的焦虑,而这种痛苦的感觉直到发榜才得以缓解。所以我觉得,整个考试过程最难的就是调整心态和战胜自我。”左一为常哲仁经济学专业的常哲仁,却以客观题210分、主观题123分的成绩通过了法考。这一切源于他偶然间了解到“呼格案”后,为沉冤昭雪而热泪盈眶,于是便萌生了学法的念头,并想通过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在参加法考的三年里,常哲仁经历了很多挫折,特别是客观题高分通过,但主观题却意外“滑铁卢”让他压力倍增,但他不曾放弃过这份信念,最终还是成功完成了考试。从本科、读研到读博,常哲仁用网上一个段子来概括自己对这三个阶段的看法和感受:本科阶段是老师把烧好的兔子端给你;硕士是老师带着你去森林打猎兔子;而博士阶段是导师对一片森林指着,说这里有可能有兔子,也可能没有兔子,至于到底有没有兔子,如何打猎兔子要你自己去摸索。对于本科生的建议:多学英语,早做考研打算。对于研究生的建议:想明白自己未来想要什么,如果想就业,就多多寻找实习机会;如果想要做学术,就学好基础课程与计量软件,早选题目。希望学弟学妹们理性看待读博深造,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陈梦泽,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硕士就读于南京审计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考入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陈梦泽在南审读研专业的学习方向和她本科不太一样,她也曾为此烦恼过,但并没有因此气馁,而是在一些专业课和老师的引导下,对供应链研究产生了很大兴趣,开始学习建模写论文。建模求解分析失败是99%会发生的。每次失败,陈梦泽都会先进行自我检查微调,然后再和同学讨论,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她就主动去多请教导师,“导师的学术能力和经验,会给我们提出一些根本上的解决方法,所以大家不要怕找导师,他们是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你的人。”在南审读研期间,陈梦泽取得了很优异的学术成绩:在导师的指导下,主持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基于渠道竞争和政府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优化研究”,并成功结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同主导模式下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稳定性研究”,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电器电子产品基金补贴失衡下的回收渠道优化及补贴激励机制研究”;还发表过一篇SSCI二区核心期刊、一篇EI期刊和两篇北大核心期刊。谈及发表论文,陈梦泽深有感触,“被拒和修改是常事,要调整好心态,理解审稿人的想法,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修改意见,和导师不断讨论,查阅一些已经发表的高水平的论文,学习别人的一些写作方法。”关于考博,也是陈梦泽经过一番选择后作出的决定,她想要更加深入地探究学术的魅力。南理工也是她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推荐后作出的选择。南审对陈梦泽来说是永远的家,在南审她参加过许多活动,比如校园十佳歌手的比赛等,也在此度过了很美好的研究生时光。曾艺,本科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统计学专业,博士考入上海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初来南审,曾艺就感受到了校园的宁静,蓝蓝的屋顶白白的墙,还有很多花花草草,她下意识地就觉得这是个非常适合沉下心来学习的地方。曾艺研究生学的是统计学专业,与本科时的金融学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有很大区别。一开始她很不适应,但是在导师的帮助下,她补习了很多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每节课上课前都认真预习,在课上认真听讲,慢慢地也就能适应统计学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了。在决定考博时,曾艺是先选择目标导师再选择院校的,“因为一个好的博导比一个好的院校对我而言可能更为重要。”下定决心要考博,也是源于巧合。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有幸听了现在博导的一堂讲座,当时就被老师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亲切幽默的讲课风格所吸引,在拜读了老师的几篇文章后,更是被老师严谨的逻辑思维折服,因而选定了上海财大作为自己考博的目标院校。博士是和本科以及研究生完全不同的一个全新的阶段。“进入博士阶段后,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身边的同学变得更加优秀,觉得自己还有非常多的功课需要补上,道阻且长。”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曾艺最希望的还是能够进入高校任教。考博建议:对于“申请考核制”的博士而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在研一研二时就要发表一到两篇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为研三的博士申请做准备,所以在研究生入学后就应该明确是否有读博计划,并付诸实践;其次,是要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联系博士生导师;再次,根据所联系博导给予回复的积极程度,选择2~3个学校报考,并且准备好相应的申请考核纸质材料;最后,在进入复试环节后,依据学校的报考指南准备笔试和面试。”袁璐,本科毕业于江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士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考入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建筑风格很优美”,这是袁璐对南审的第一印象,高考时她就很心仪南审,但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被录取,所以来这里读研也是弥补了她曾经的遗憾。而她选择考博,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够致力于学术研究,为今后扎根于政府会计工作拓宽道路。“南审和考博带给我最多的就是让我拓宽了眼界,也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在校期间她参加了很多项目,并致力于学术研究,掌握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还发表过一篇CSSCI检索的论文,是个十足的学霸。但成为学霸的路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说:“最艰难的就是写研究计划,因为我做的是政府会计,能做实证的话题很少,写得有点困难。”袁璐在学习上一直都很自律,因此对她来说,考博就和平时差不多,只是会多看一些厦门大学考试相关的书籍论文,同时准备面试。考博路上,对袁璐帮助最大的就是自己的坚持,坚持政府会计,并在一个研究方向上做深。在简历上,她写道:“我愿扎根政府会计领域,致力于相关学术研究,今后从事政府会计教学科研工作。”她想对即将考博的学弟学妹们说:“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积累,多参与一些科研活动;申博的时候要坚定目标;考场上要自信地展示自我。”来源:南京审计大学 文 | 李冰岩、马筱菲、马金阳 图 | 本人提供 责任编辑 | 王大可

存思

我国最神秘的财经大学,只招硕士博士,实力远超上财!

说到财经类的大学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上海财经大学。这所大学的这一类专业在我国是顶尖的。这个专业的分数线甚至比各大高校的招生分数线还要高上许多。很多想上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都是冲着财经专业来的,也有许多的孩子他们的分数明明能够上的了清华北大,却放弃这个机会去选择上海的财经专业。这所大学是在211大学里面最热门、最抢手的一所,财经学方面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很多学生都很想上这个大学。但是他也让很多人都不敢报考,毕竟它的分数线是很高很高,甚至超过了大多数的名牌大学。更有的很多各省的状元,他们为了学习财经专业都会选择上这所大学。足以见得它在我们国家孩子眼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不过也是有原因的,在这所大学里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工作都是非常好找的,而且薪资待遇都很高。我国这一类的大学有很多像上财,国财等等很多,但是排在第一的还是要属上海财经大学。可是有一所学校,它的录取分数线录取要求要比上海财经大学的还有苛刻。下面我来给大家解说一下这说神之大学吧。他的名字叫五道口金融学院。大家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能觉得听起来没有那么厉害,但是这所大学的实力却要高于上海财经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身是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它的录取的资格其中有一条就是必须是硕士或者博士,他不招收本科大学生,所以对于高考的学生来说就不要考虑这所大学了,它是不会招收你们的。而且所大学对于学生的招收必须是大学本科学历以上,而且在校成绩十分优异,可以说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要求。在百科上搜索,我们可以发现这所学校是一个公立性的大学。它依托于中国的清华大学和中国银行。想必看到这大家就知道为什么它的金融这么的厉害了吧。其实在五道口金融学院成立之前,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是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我国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老师都是为我国金融事业可以做出可观贡献的人,这所学院的目标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昌盛。但唯一让人觉得困难的就是它只招收研究生和本科博士,不招收本科生,直接就是关上了对于高考生的大门,所以它的录取难度也要更加的大。对于教学方面,这所大学开设的专业非常的少,精益求精,不在乎专业的多只在乎专业的质量。所以这也一方面保证老子所大学在教育方面的在他创办的31年期间养育出了两千多名优秀的人才,并为我国的经济做出了可观的贡献。那些本科毕业的学生,他们准备考研的话,今天说的这个学院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五道口学院它讲究严进严出,管理的方法特别的严格,毕竟是要为中国的金融事业做出贡献的。定的目标就在那里,如果你准备好的话,是完全可以报考这所学校,你只需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努力的学习。在这如果你是一个高考生或者大学在读的学生,我建议你选择考金融专业,因为现在世界的趋势就是经济。这所学校毕业了之后找工作简直是易如反掌,而且工资都特别的高。

丛林人

为什么说,虽然不是985,但上海财大依然是国内不可多得的好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位于上海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曾经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目前的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虽然未曾名列985工程建设高校,但是发展势头依然强劲,谈不上什么“吃亏”的问题。笔者这样讲的具体理由有三:首先、上海财经大学历史悠久,一直以来的发展和建设都倍受国家和上海当地所重视,进不进985,都是国家重点名校。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高等学府;1921年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此后历经台湾中央大学商学院等阶段,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在1950年被国家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60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目前学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三方共建,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国家财经类重点大学。其次、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科和学术研究底蕴深厚,作为国内最早的商科为主大学,综合实力强劲,一直没人敢于轻视它。根据国内国际高校机构最新排名,作为财经类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软科”排名财经第1,国内第30;“校友会”排名财经第2,国内第63;“QS”排名财经第1,国内第48;“武连书”排名财经第2,国内第96。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19年5月ESI发布的世界大学经济与商科排名学术论文统计数据表明,上海财经大学的论文总数指标荣获世界前1‰,论文被引次数指标荣膺世界前1‰,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指标荣获世界前1‰,在顶尖论文数量指标成绩喜人,取得世界前1‰,在高被引论文数量指标成绩同样喜人,取得世界前1‰,热点论文数量指标夺得世界前1‰!再者、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中人才辈出,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领域贡献卓著,为世人所有目共睹,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好大学。学校设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826亩,据2020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36个本科专业;有专职教师1043人,各类在校生20419人,其中全日制15159人;从学生分类看,本科生8041人,硕士生6053人,博士研究生1166,学历学位留学生826人。截止至2019年5月,学校共有一级学科17个,涉及8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含培育1个)4个,财政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上海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6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4个,上海高校高峰学科2个;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请问上海财经大学不是985以后吃亏吗”的问题,实质上作为国内财经类大学的“龙头老大”,不管上海财经大学是不是985工程建设高校,学校发展都不会吃什么亏,学生上了这所大学也都不会后悔,因为在国内财经类大学中无人争锋、独占鳌头的优势地位,注定它会倍受关注和关心!

尚同

一个26岁中央财大博士生,这么优秀的学霸,她的归属令人深思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文章作者小编,今天就和小伙伴们聊一聊她,一个叫石晨曦的女孩,她今年26岁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博士,我国准精算师。曾获2016年博士国家奖学金,并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布了很多篇的论文。但是这么优秀的学霸,后面选择的归属,真的令人深思,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她是一名超级学霸,曾2次得到国家奖学金,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工作能力十分强。她不仅是在学术研究层面的引领者,而且她受到大家的关注不只是她在学术研究层面的造诣外,还由于,她自己挑选了到柏林禅寺去修习(历时7天的暑期夏令营)。针对本次到柏林禅寺修习,石晨曦的话是:“从早上起來一直到入睡,除开中午用餐的時间,始终在电脑前面,看参考文献或是看统计数据,针对我而言,我觉得它太过单一化,觉得很乏味,会觉得茫然。”另外,即便在成为博士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后,在接受访谈时,石晨曦在提到自个在学术研究层面的低潮期的那时候,这般说到:“有时候感觉仿佛觉得科学研究看不见发展方向。再或是,稿子投出去但是一拖再拖没有回应,这时候就会猜疑自个。或是有的时候也会心生顾虑,感觉科学研究了这么多年,要是出不来結果该怎么办呢。综上所述就是说有某些心理状态上的阻碍。搞科学研究会有很多长期单一化的反复工作中,会较为枯燥乏味。这类枯燥乏味感针对女孩而言,或是针对之前不常常搞科学研究的人而言,有时候会有一些无法忍受。”还有,她不但令人感叹,学术研究之途的艰苦,这就是所谓的“板凳坐得10年冷”。人们眼里的“天之骄子”,文凭金字塔顶端的这种人,她们心里所承受的诸多工作压力是许多人确实没法感受到的。在人们羡慕别人的荣耀时,许多时候忘了,这些人都处在比平常人多出许多倍的努力!与此同时,也令人禁不住想到,不久前的一则消息:30名研究生,来源于祖国的大江南北,都是一般的上班族,有的在大学当过老师,有的是银行员工,还有的是外资企业管理层,这里面非常高的薪资都超过百万,可是他们体会不到幸福快乐,找不着心里的平静。因此他们一同决定在四川省的云海寺剃度出家,重振云海寺以往的面貌。那时候这则新闻报道造成了强烈反响,强烈反响的聚焦点是:做为文凭金字塔式的这种人,到底为什么要挑选那样其实违反常理的生活方式?生活和生命的实质性意义到底是什么?小编觉得,其实大家认真的静下心来看,不管任何岗位,任何荣耀,我觉得全是外在的一种标签,而自己好像能在复杂多变的人世间安顿好自个的心里世界,算是更为本质的。由于,人们终归還是要回归到自个的心里,只有自己的心里世界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在应对外界世界时,才算是有纪律且有力量的。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讲述到了这里了, 如果小伙伴们想讨论我们今天的话题,可以在看留言区留言哦!

夫体道者

上海3所“顶尖”财经类大学,仅有1所是“双一流”!

上海处于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中国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简称”沪“或”申“,在2019年12月15日,荣登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在这样发达的城市,以下3所财经大学,有没有你想去读的呢,下面我就来一一介绍#上海#上海财经大学 学校简介:上海财经类大学简称“上财”,创建于1917年,是一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荣誉: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论文发表,位居大中华区第1名,亚洲第6名,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并列世界第69名。学校规模及师资力量:截止至2018年5月,上海财经大学占地面积826亩,设有三个校区,学校有专职教师1043人,有各类在校生20419人。并设有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等12个专业学院。学校知名校友:马寅初、孙冶方、黄炎培、严济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校简介:上海财经类大学简称“SUIBE”,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具有鲜明特色的涉外商科类重点大学。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荣誉: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1项、外省哲社优秀成果奖2项;外国政府奖2项,分别是傅雷翻译出版奖和澳中理事会译著特别奖学校规模及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松江和古北两个教学校区占地1070亩,学校专任教师共有692人,其中,博士生指导教师42人,硕士生指导教师近400人。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5个学科门类 。学校知名校友:周汉民、叶坚、黄繁华、徐小薇等。上海商学院学校简介:上海财经类大学简称“上商”,创建于2004年,是一所以商科专业为特色的上海市属公办本科普通高校。前身为1950年建校的中央税务学校华东分校。学校荣誉:2005年学校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探索与创新》和《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与探索》两项教学成果分别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规模及师资力量:上海商学院设有财会金融学院、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共有28个本科专业。截止到2018年5月底,目前有400余名专任教师,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8%。在校生10000余名。上面的3所学校就介绍到这了,有什么不同意见的小伙伴欢迎大家的留言,有喜欢的小伙伴也可以点个关注。以上排名不分上下,素材来源于网络。

大侦探

财经翘楚的上财,毕业生出路肯定都不错,不信你可以自己看看

上财经大学在财经类高校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很多省份,上财的录取分数都是位于TOP 10的,可以比肩很多985工程高校,这所高校在学子心目中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那毕业以后出路是否也是非常完美呢?我们以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例来分析,看看这所高校的毕业生出路有多好。上海财经大学共有毕业生3792人,总体就业率为95.25%。其中本科生1970人,就业率为91.22%;硕士生1649人,就业率为99.76%;博士生173人,就业率为98.27%。这么看上海财经大学的就业数据并不是很光鲜,也就达到985工程的平均水平吧!上海财经大学带有很深的上海烙印,本科生中四分之一是来自上海的,硕士和博士的话,比例就没那么高啦!上海财经大学的本科生以升学和就业并重吧!但还是有将近10%的毕业生选择不就业;硕士生和博士生则主要是就业为主啦!2017年未落实就业的有180人,其中本科生居多,有173人。其中有154人正在准备考硕,考博或出国留学。占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的85.55%。还有15人在准备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国内升学的毕业生当中,本科生升学比例高达40%,这几乎追平了最弱的985工程,领先于普通211工程的高校,其中国内升学16%,国外升学24%。国内升学的16%的毕业生中,67%的选择在上海财经大学内继续攻读,还有一些毕业生或考取或保送到国内其他高校学习,其中68.3%的毕业生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大学。29%的毕业生升入国内一流大学进行深造。国外留学,记入世界前100高校的毕业生有78%。有54人进入世界顶尖前20的高校学习。出国的首选目的地是美国(41%),其次是英国(26.4%),还有澳大利亚和香港了。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行业是金融业,占比超过50%(50.13%),然后是会计师事务所(14.53%),教育科研(5.45%)位居第三。2017届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为审计,分析师,管培生,销售,财会等。岗位领域较为集中。在就业的行业中,本科生和硕士生就业以企业为主,而博士生就业则以科研单位和高校为主体。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以上海为主,有8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上海工作,还有10%的毕业生选择在东部地区工作。选择去北京就业的有2.4%。应该说,财经类专业在经济更发达的东部地区更能发挥专业优势啊!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毕业生更愿意留在上海,留在东部地区的原因吧!在就业的企业当中,在世界500强工作的有将近20%的毕业生,在中国500前就业的毕业生更多,达到25.49%。这样看来,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工作真不赖,都工作于大企业。该学校的毕业生,尤其是从事的金融行业,普遍薪酬待遇较好,2017届毕业生薪水最高的达到35000元/月。平均薪酬也至少在8000元左右,当然博士硕士本科的薪酬依次降低,这也符合社会规律。总体来看,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薪水高,大企业,这是很多刚走出校门毕业生的梦想,那是否所有的专业都有如此高的就业率或升学率呢?我们来看看。本科生:金融工程(80.49%),劳动经济学(81.25%),物流管理(81.82%),经济法(83.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3.72%),电子商务(84.09%),数学与应用数学(84.21%)。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50%),应用数学(87.5%),外国语(88.89%)。其他专业为100%博士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80%),西方经济学(90.91%),金融学(95.65%)。其他专业就业率为100%。这样看来,只有本科生比较年轻,选择面比较广,反而不知道该咋选择了,导致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我更认为上海财经大学的就业率是真实的就业率,这样学生才能比较明确自己的未来。这样看来,上海财经大学的毕业生真的很幸福,高薪水,去大企业工作,非常棒的学校,你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讨论。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客出

这4所财经大学,考上就是“金饭碗”!

今天,小编又来介绍大学了。今天介绍的大学是4所财经大学,这几所学校,考上就是金饭碗!快来看看吧!第一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片来自网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商务部共建高校、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虽说是一所211大学,但考上绝对不输985院校。小编之前的邻居就是这所学校的,人家还没毕业,北京的公司就来要人了。现在的发展更是好的不得了,更别提人家的薪酬有多高了。第二所:中央财经大学图片来自网络中央财经大学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位于中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不论是就业,还是升学都是很不错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硕是央财所有专业中最具有竞争力的,连续被评为中财就业率最高的单位。金融专硕毕业后的年薪最保守也能达到10w以上(不算年终奖和各类奖金)。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具体包括大型金融机构、券商、商业银行、投资咨询公司。大多数人从事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券商交易员、IPO投资相关、财富管理、基金经理等工作。中金在国内招聘时,第一梯队的学校是清北复交,第二梯队就是人大和中财。第三所:上海财经大学图片来自网络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上海财经大学高度重视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其中3个重点学科,2个重点(培育)学科,同时拥有4个学科被财政部列为重点学科,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上海财大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在博士学位培养中有49个授权点,硕士学位培养中拥有82个授权点。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统计学被选入其中。根据爱拼网的2017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上财稳中有升,全国第二。上财2017届494人进入投行(证券、基金、资管、信托业),294人进入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第四所:西南财经大学图片来自网络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西南财经大学的就业率也是相当高,非常的不错。西南财经大学 2018 届毕业生(不含留学生与港澳台学生)总人数为 5911 人,其中,本科生 3634 人,占毕业生总数 61.48%;硕士研究生 2197 人,占毕业生总数 37.17%;博士研究生 80 人,占毕业生总数 1.35%。毕业生总体就业率 97.74%,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7.03%;硕士毕业生就业率 98.72%;博士毕业生就业率 100.00%。今天的大学就介绍完了,你们觉得这4所财经大学怎么样呢?欢迎来评论区留言。

匪徒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论文被指抄袭,“错别字也雷同”……

徐国祥的博士论文(左)与史德怀的《话说股票》(右)存在多处雷同。一场历经6年的抄袭举报,至今还在掀起新的风波。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国祥面临一项新的质疑:他于1999年在厦门大学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这并非徐国祥第一次被指涉嫌学术不端。此前,他的两部著作,被指涉嫌抄袭。这些学术成果与他人的论著部分章节结构类似,大面积文字完全雷同,一些用数值计算解释公式定理之处,所用数据也完全相同。就连他人论著中的错别字,都出现在他著作同样的段落中。例如,徐国祥1994年出版的《股民投资门径——股市行情分析和对策》(下简称《门径》)一书,与1991年王健、禹国刚编著的《股票交易技巧》多处雷同,部分章节结构相似,而且,两本书都将“贻误战机”误写为“怡误战机”。2013年,有人匿名举报徐国祥的著作涉嫌抄袭。2017年至今,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的多名学生也多次向上海财经大学实名举报这一问题,但这些举报内容最终并没有被认定为抄袭。2013年至今,徐国祥继续作为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担任上财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主任,并负责了2项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还成了上海市模范教师。2019年3月,上海财经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第一次正面回应,称《门径》一书不构成抄袭。不久后,59岁的徐国祥学术生涯的一块基石也开始动摇了。学术规范的标准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这是学者的基本功。复制粘贴是抄袭,是偷窃在上财学生、举报人刘运眼里,徐国祥教授于1999年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指数理论及指数体系研究》(下简称《指数》)不仅存在严重抄袭,学术水平也不达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核查后发现,该博士学位论文共6章156页,超过60页与1999年及之前发表的作品存在雷同。与之雷同的文章,不仅包括徐国祥1985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因素分析法研究》,还包括多本他人的论著,甚至是徐国祥指导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徐国祥的博士论文(左)与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周侃的硕士论文(右)多处雷同,举例使用的数值也完全相同。其中,《指数》与徐国祥的硕士学位论文和由硕士学位论文增删而成的书《因素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雷同最为严重,共有43页几乎完全相同,包括第一章的后半部分,和第二、三章的全部。错别字的问题也再次出现:1985年,徐国祥在硕士论文里把“不禁要问”写成“不仅要问”,1999年,他继续写成“不仅要问”。《指数》还有10多页与此前已经出版的书籍雷同,如韩嘉骏主编的《价格指数理论与实践》、邢天才主编的《证券理论与实务》、史德怀主编的《话说股票》等。此外,《指数》第70~71页,第73~74页与其指导的研究生周侃的硕士学位论文《上海股票市场股价指数编制的理论和方法研究》(1996年)第10~17页的相关内容雷同,举例使用的数值也相同。在与他人作品的雷同之处,徐国祥几乎没有标明引用,有些甚至没有出现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博士学位论文全文中也未提及“引用”了自己的硕士论文和曾经指导的学生的论文。在内容提要中,徐国祥指出自己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开拓性地提出了用增量分析法作为对其改进的方法”“开拓性地研究了积分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这篇论文中的“创新内容”均来自其14年前的硕士论文。在一名曾在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任职的教授看来,这是非常不符合学术规范的。他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解释,论著可以有综述的部分,但引用要规范和适度,“学术规范的标准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引用的时候)或是用双引号直接引用,或是用自己的话转述——这是学者的基本功。复制粘贴是抄袭,是偷窃。”授予徐国祥博士学位的厦门大学2014年颁布了《厦门大学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其中第八条规定:“对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是:(1)基本论点、结论和建议应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2)论文内容应能反映作者已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3)应能反映作者已独立掌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4)有创造性的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刘运于2019年3月8日向厦门大学及上级主管部门举报徐国祥博士学位论文涉嫌严重抄袭一事。23日,他收到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邮件,称已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强调,厦门大学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对确定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将依纪依规处理。该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委员会于3月15日收到举报后,立即对举报人提供的材料进行了初步审查,经请示校学风委员会主任,于3月23日正式受理该举报。根据《厦门大学学术失范与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调查组由同行专家和管理人员组成,调查通常在60日内完成,如情况复杂,可酌情延长,最终将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将认定结论告知当事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于6月13日向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了解调查进展,厦门大学工作人员回复称,针对徐国祥博士论文涉嫌学术不端一事,已在《办法》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并将在通过相关部门审议后及时对外公布,目前正在协调专家时间。根据《办法》,调查结果须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由调查组校学风委员会审议。不到300页的著作,有超过100处与10多本早于该书出版的著作雷同刘运从2017年9月就开始关注徐国祥学术著作中存在的问题。她最早追溯到徐国祥出版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统计指数理论及应用》和《门径》。经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核实,这本不到300页的著作,有超过100处与10多本早于该书出版的著作存在明显的内容雷同之处。这本书涉嫌抄袭的书籍主要有1990年诸葛霖等编译的《证券与证券交易》,1992年杨宇慧编著的《领你踏进股市》,1992年管金生主编的《万国证券实用手册》,1992年史德怀主编的《话说股票》等。以史德怀主编的《话说股票》为例,徐国祥的《门径》一书涉嫌抄袭该书超过20处。在《话说股票》中,史德怀将恒生指数最低记录日期误写为1967年8月3日(应为1967年8月31日——记者注),徐在《门径》中同样误写为1967年8月3日。在举例说明综合股票指数、移动平均线或讲解算术平均法时,徐在《门径》中使用的例子和数字也与史德怀完全相同。徐国祥发表于2004年的另一本专著《统计指数理论及应用》,则与孙慧钧1998年主编的《指数理论研究》一书存在类似的雷同问题。刘运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2017年9月18日,就徐国祥两部著作涉嫌抄袭一事,包括她在内的5名同学就曾实名向上海财经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纪委及信访办寄去举报信。但这封举报信没有得到任何部门或负责人的回复。根据上海财经大学2008年7月发布的《上海财经大学学术行为规范及管理规定(试行)》第七条,任何人都有权向校学术规范工作小组举报。学术规范工作小组在接到实名举报后,应当在30天内进行处理。2018年,《经济观察报》曾以《一书上百处内容雷同,上海财大徐国祥教授被指涉严重抄袭》为题报道徐国祥的两本著作涉嫌学术不端。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校“对于学术道德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就是对于学术道德的问题严格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核查,一旦查实将按照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处理。”此后,在2019年的前两个月中,刘运又4次向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举报这一问题,并附上了详细的逐页抄袭对比图。2019年3月11日,她首次得到上海财经大学的正面回应。回应称,“学校对你的反映高度重视……立即启动调查程序”,通过“向出版社进行调查、查阅同时期出版其他书籍等工作,并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会议研究审议,认定徐国祥同志《统计指数理论及应用》及《股民投资门径——股市行情分析和对策》两本书籍均不构成抄袭。”著作还是科普性读物上海财经大学的回应让刘运感到疑惑,“你能轻易发现这本书与多本著作大面积雷同,连‘洗文’的工作都没做。”《门径》一书出版于1994年1月,当时徐国祥在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系任副教授。1994年6月,徐国祥被评为正教授。同年7月,徐国祥教授拿到了学术生涯中的首个国家级项目。目前,上海财经大学官方网站徐国祥的个人简历页,仅提供其2000年以后学术成果。但在多个搜索平台,均能找到与官网相同模板的简历,根据简历,在评上正教授职称前,包括该涉嫌抄袭的专著在内,徐国祥仅有两本专著。而在中国知网,仅能检索到一篇徐国祥在评上正教授前发表的论文,共8页,发表于1994年4月。对外界的举报,徐国祥曾经作过辩解。前述教授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2013年春天,徐国祥曾在一次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发言,称自己没有抄袭,并表示咨询过律师,自己的著作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另一名彼时在场、长年在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任职的教师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确认了上述说法。事实上,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在《关于如何认定抄袭行为给青岛市版权局的答复》(权司[1999]第6号)中明确表述,抄袭“指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窃为己有”,“从抄袭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动或者基本原封不动地复制他人作品的行为,也有经改头换面后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成分窃为己有的行为,前者在著作权执法领域被称为低级抄袭,后者被称为高级抄袭。”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徐国祥表示,自己是当事人,不便于发表意见,“抄袭不抄袭不是我说了算的,以学校有关部门的认定结果为准。”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联系上海财经大学校方,校新闻中心回应称,校学术道德委员会认定,学校收到的举报中所列情况属于“适当引用”的范围,不构成抄袭。而对此结果感到疑惑的教授则认为,依靠院系或者学校自查自纠可能无法解决问题,建立异校调查制度,或者由教育部成立相关部门负责调查,能更好地杜绝包庇情况的出现。对不属于机密的研究内容,有关部门应该将调查报告公开,接受公众监督。来源:冰点周刊

毛公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类大学中的“大佬”!全国最牛的211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最牛逼的211,可以说在上海,最好的大学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这三所大学是上海最出名的大学,在这三所大学中就业最牛的是上海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全国招生文科生200名前,理科生500名前,说明了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都很高!C9联盟高校,在海外号称大陆常青藤。高三学霸高考志愿应首选C9,其次985,再选211。能进C9必须先挤上车,若选其他985和211,待四年后就业、升造、留学时,也许你会后悔莫及,遗憾终生!但假若你错选了上海财经大学,你终生也不觉得会后悔!上海财经大学可以说是财经类大学中的“大佬”,她虽不是985,但无论是录取分数线,还是就业率,都远高于很多985院校。她设有12个专业学院,46个本科专业。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七个学科门类中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上海财经大学的统计学专业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经济应用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是会计学院的两个专业:美会(中外)和ACCA(中外)就业率100%;排名第二的是应用统计学专业就业率99%;排名第三的是市场营销;排名第四的是经济统计学。最重要的是,上财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就业率都到达了100%。财经类大学在国内的排名情况,总得来看,上海财经大学的排名是第1名,第2名是中央财经大学。每年这2所大学的名次一直在换,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除了这2所大学外,还有1所是对外经贸大学,在国内也是很出名的。小编认为中国财经大学排名是这样的:上海财经大学、央财、对外经贸大学、西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其他的财经类大学都一般般了。假如你想在上海工作,你又是高三学霸,那么,你就可以报考上海财经大学,她实力强大,地理位置优越,毕业生就业前景好,毕业后薪酬又很高,她真的是很多优秀考生梦寐以求的理想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