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上海高校保研率排名,三所大学超过30%,复旦大学最高论以刑德

上海高校保研率排名,三所大学超过30%,复旦大学最高

上海高校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共计19所,目前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公示不全,无法整理,其余16所高校的保研率如下。复旦大学复旦大学2021届推免保研名单共计1148人,保研率33.76%。上海科技大学根据上海科技大学教务处公示:2021届推免名单共118人,保研率33.24%。上海交通大学根据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2021年全校推免生推荐名额共1333人(含支教团、住院医师等专项),保研率32.6%。上海高校中保研率超过15%的共有7所,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等都是属于最早的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数据来源于博雅数据库(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葛屦

2021年上海高校保研率汇总,上海交大进入屈居第三,上大第十!

因为今年的疫情的原因,考研成为了今年的主流,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将创历年新高,突破四百万人。目前高校已经陆续公布了保研名单,对于准备读研的学生来说,一所高校的保研率也是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保研率越高,相对于给考研留下名额越少,这样一来,在逐年激增考研报名人数下,竞争会更加激烈。近日,博雅数据库更新了上海高校的保研率情况,虽然上海高校数量排名全国前列,但是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不多,仅有19所。具体是哪些高校,相信大家心里有数,但是也有很多高校的保研率出乎意料。复旦、上科大、上海交大占据榜单前三,保研率达到30%以上复旦大学是上海有资格保研的高校中,保研率最高的学校,达到了33.76%。学校作为老牌985工程高校,是最早的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59所高校成员,保研率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比较合理。不过学校与历届保研率相比,逐渐下降趋势明显,直到今年,才有回升。其次是上海科技大学,这所大学的保研率非常令人惊讶,达到了33.24%。这所大学既不是985、211工程,也不是双一流,但是保研率反超上海交大,无限接近复旦。实际上,这所学校的背景也很“硬核”,学校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主要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虽然成立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学校规格比较高,不仅招收本科生,还招收研究生、博士后,不过规模比较小,是一所典型的“小而精”高校。虽然学校2019年的保研率没有表明,但是从2018年、2020年、2021年的保研数据来看,保研率大幅度增长。排名第三的是上海交大,保研率达到32.60%。学校和复旦大学一样,是比较早一批拥有保研资格的985老牌强校,学校近四年的保研率基本在30%以上,基本上在这个范围内上下浮动。同济、华东师大进入前五,保研率达到20%~30%区间虽然这两所学校的保研率没有前面三所大学的保研率高,但是与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相比,排名相对较高,而且增长幅度不大,每年基本上在小范围内浮动。这两所学校具有强烈的专业特质,王牌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一般比较高,更多的是像留住本校的人才,因此保研率也很高,在考研中,这些学校竞争非常大。华理、上财、上外、东华、上大进入前十,保研率在10%~20%区间这四所高校都是211高校,保研率分别在18.39%、16.95%、13.69%、12.59%、11.56%。其中上财、上外具有经教育部备案的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班,因此保研率较高。上大这两年来成为了这个区间的守门员,虽然与18年相比,只增长了2%,但是这是一个比较历史性的跨越。上海体院、上海音乐、上海海洋、上海师范、上海海事、上海对外经贸等6所高校,保研率在10%以内这6所高校中,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海洋大学这3所大学是双一流高校,因此学校的保研率基本上达到了5%以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这些高校中,成为了保研率垫底的高校,仅有3.06%的保研率,虽然与往年相比,但是仍然少得可怜,大概在一百个人中,仅有三个名额。在这个名单中,因为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公示不全,因此没有整理相关的数据。总结有不少211高校保研率超过了985高校,比如华东理工。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学校保研率整体上看,稳中有升,内卷比较严重,留给考研的同学的名额不多。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分化到国外留学,竞争力度相对会有所松动。总的来说,这些高校的实力很强,因此也深受学生欢迎,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名研究生,很容易,想要成为这些高校的保研生,更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所重

上海高校中,哪些保研率比较高?

“保研”,是推免生的俗称,全称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接下来的文章,我们还是以大家熟悉的“保研”来介绍。保研一般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高校会在大四学生中进行筛选,保送规则由各校掌握。保研率保研率(理论值) = (推免人数/学生总数)*100%最终会有部分同学放弃“保研”,或因不能“保研”不是心仪高校、专业,又或者找到了满意的就业单位,因此实际保研率≤理论值。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但只有366所高校获得面试推荐研究生资格。一所大学保研率越高,也就是说统招的竞争就会越激烈。如果众多好大学的保研率都很高,那么也就意味着“本科读一所还过得去的大学,再努力努力考个好大学的研究生”这一想法看似美好励志,实则大多会遭遇骨感现实。此外,不少企业的HR,往往喜欢以“第一学历”为初筛的重要手段。对于某些岗位,双一流、985、211高校的本科生,可能会比普通高校本科+双一流/985/211高校的硕士,更受企业认可。不妨一起来看看,保研率高的大学究竟是不是都是以好大学为主呢?上海高校保研情况注:数据整理自博雅数据库。注:部分高校公布了2020届保研率数据,没有公布的高校可参考2019届数据。上海高校保研情况和保研去向①复旦、交大、同济:2届数据来看保研率均在30%左右,根据19届的保研去向,复旦和同济有超过80%的学生选择保研本校,剩余不足20%的学生去往了其它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而交大保研本校的比例在67%左右,其它去向不明。②华师、华理:2届数据来看保研率均在20%左右,根据19届的保研去向,华师有约50%的学生选择保研本校,而华理则有70%的学生选择保研本校。华师剩余的学生主要去向也是华东五校(比例超60%),华理剩余的学生去向以复交同为主。③东华、上大:2届数据来看保研率均在10%左右,根据19届的保研去向,上大和东华各有约50%和40%的学生选择保研本校,东华的主要去向是复交同为主,上大的去向不明。④综上可见,各校保研本校的学生比例不一,复旦、同济、华理高达70%以上,而其他学校基本在40%-50%左右。而从非保研本校的去向来看,复、交、同、华师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去了清北,但是大部分的去向是华东五校。

仲雍

干货分享!上海各高校2019届保研率排行榜,上海交大保研率32.9%

上海市各高校2019届保研率排行榜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排在第一位的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本科毕业生总共:约3700人。2019年推免生名额:1217人。保研率32.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还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位列“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还是九校联盟和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成员之一。

可约

必看!上海市高校近三年保研率排行榜出炉!

必看!上海市高校近三年保研率排行榜出炉!具体排名如下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

或使莫为

由2021保研率看上海市大学排行!上科大第2,华理第6,7所超15%!

随着各高校2021届毕业生推免名单尘埃落定,各高校保研率也相继出炉。在2021年度上海市大学保研率排行榜中,复旦大学以33.76%的比例排名第一,上海科技大学以33.24%的比例跃居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学以32.60%的比例屈居第三,之后是同济大学(27.81%)、华东师范大学(21.90%)、华东理工大学(19.39%)、上海财经大学(16.93%),以上为推免率高于15%的大学,其他高校详情请看下图。上海市拥有推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共19所(海军军医大学由于类型特殊,本文暂不考虑),其中上理、华政、上中医由于学校官网数据公布不全,故保研率暂缺。复旦、上交、同济三校由于招收长学制医学生原因,实际保研率可能会上升。由于目标院校接收、本人最终意愿的原因,最终实际保研率会有所下降。整体来看,上海高校保研率大致可以分成4个档次,第一档为保研率超30%的高校,第二档为保研率在15%以上的高校,第三档为保研率在10%左右及以上高校,其余为第四档。各档次高校层次鲜明,符合学校整体实力和学校目前所处地位,前3档次高校值得推荐。第一档中,复旦、上交作为我国首批研究生院建设高校,我国顶尖学府之二,保研率高不足为奇。两校保研名额均在1000人以上,其中绝大部分为本校,其余学生多数去往其他顶尖学府,总之几乎没有差的。而上科大作为2017年才具有保研资格的高校,推免率连年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学校背景深厚、每年本科招生人数很少。第二档中,同济、华东师大是第二批研究生院建设高校,作为老牌985学府,这个保研率中规中矩。同济保研人数在1100人以上,华东师大在700人左右,保研本校比例同济略高,保研清北等名校难度并不小。此外,华理也有自己研究生院,上财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基地班,这可以大大提高本校整体保研率。第三档中,上外也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基地班,所以保研率接近15%。东华、上大作为原211高校,由于没有自己的研究生院,整体保研率在10%附近很正常,保研本校人数在一半左右,其他著名学府也有机会,不过很难。而上体、上音类型特殊,而且学校在行业内部认可度很高,不做过多评价。第四档中,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2011年新增推免资格,其他3校虽然拥有推免资格的时间也不短了,但如果学校级别和地位不变,想超越5%很难。且学校学生保研院校的天花板大概在中上等985,清北几乎没有可能,难度巨大。沪上高校整体保研率相对稳定,部分学校增长率较高。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圆梦自己理想的大学。如想了解更多大学、学科或报考信息可留言评论。

大刀记

网友:上海交大和同济2020年保研率高到让人羡慕

随着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考研的难度也是越来越难,2019年的考研形势已被称为史上最难考研年份,考研很难,但是保研却在近些年有所增幅,尤其是名校的保研,更是增幅明显。根据9月份下旬教育部开放推免系统之前,对推免名单进行公示,不少高校陆续公布了2020届推免生名额及名单。北京大学的保研率遥遥领先,超过了50%,这意味着北大本科生中有一半都能获得保研资格。除了北京大学保研的数量吸引人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的保研率也是格外的吸引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发布《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中表示,推选条件1、政治素质高2、必须修完课程并且在仅允许一门课程有不及格记录,3、另外要求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成绩不得低于425分。这个推免条件跟以往是没有什么出入的,但是最吸引大家眼球的是推免办法中的推免人数,上海交通大学在2020年一共有1252个推荐名额,相对于2016级在籍人数为3991人。上海交通大学的2020年保研率为35.64%。35.64%的保研率也就意味着,如果高考考进了上海交通大学,那么每三名学生中就有1人能够保研成功。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今年的2020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工作办法发布也很早,2020年同济大学有1151推免名额,2016级在籍人数(不含留学生)4025人,也就是说,2020届同济大学的保研率为29.16%。不管是上海交通大学,还是同济大学,它们都是我国的顶级名校。这两所名校的保研率依然很高,随之,考研的人只会是越来越多。考进211、985高府院校就等于多了一个保研的机会,而且在名校的光环下对于之后就业也比别人多一个选择。对于为什么要考名校?这两所名校的保研率就是答案。讲到底,通过高考进入好的学校,并不代表就可以完事了,如果不在努力争取的话,跟“咸鱼”没有什么区别的 ,现在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艰难情况下,为了能够在以后的就业当中先人一步,现在的大学生要么在大学里考证,要么硬着头皮去考研。难道身处于高保研率的学校的你不争取?以上所说,您怎么看?【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步步高

干货分享!上海市高校2020届保研率排行榜

上海市具有保研资格高校一共有19所。这里一共整理了16所,其他三所,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因为外网公示不全无法整理。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仅供参考,详情查看官网。上海交大2020届保研、拟录取情况总结数据来自博雅数据库,侵删见字如面,打开即是缘分,辛苦亲爱的读者关注一下编者,每天一手精彩教育资讯奉上,欢迎转发,点赞,文明评论,收藏,谢谢大家

罗盘经

上海高校保研率排行

沪上具有保研资格高校共计19所。共整理16所,另有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外网公示不全无法整理。2019、2020届保研率以2015、2016级在籍人数(新生报到人数)为分母;2018届保研率以毕业生总数为分母。

若此三年

上海财经大学2020届保研率14.2%,附研究生院拟录取情况

1、保研率上海财经大学2020届优秀本科生推荐免试研究生公示共计270人,其中包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21人,支教团10人,特长生6人,退伍大学生18人。根据上财2020年拟录取公示,另有17名同学不在本科生推免公示名单,但被上财研究生院拟录取了。因此,上财2020届保研共计287人。保研率14.2%。2、保研去向287名推免生中,留本校深造187人。保研外校100人。爬虫抓取去向数据如下:保研北京大学11人。共整理保研清华大学10人。保研中山大学1人。另通过姓名、专业比对:保研复旦大学30人;主要保研复旦管理学院17人,大数据6人,经院3人,泛海2人,数学、计算机各1人。保研上海交通大学7人;主要保研凯原、安泰学院。保研浙江大学3人;保研人民大学11人。主要保研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研究院。3、研究生院拟录取上财研究生院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共555人。生源高校110所。名单如下:其中录取本校2020届推免生187人。top1,录取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各24人。top3,录取四川大学15人。top4,录取山东大学13人。top5,录取华中科技大学12人。top6,录取吉林大学10人。top7,录取辽宁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各9人。超过5人的高校名单如下:录取财贸类高校如下:录取上海高校如下:录取江苏高校如下:录取东北高校如下:录取湖南湖北高校如下:录取京津冀高校如下:录取山东、四川、重庆高校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