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谜中谜

报录比丨上海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录取情况公布

20考研结束后,各大院校开始公布数据。为了让小伙伴们获得最新报录比信息,海文考研将及时更新已公布报录比信息的院校。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上海大学2020考研报录比数据。上海大学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报考人数大于500的热门专业标了黄色。1、意外好考:汉语国际教育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114人,统考录取24人,报录比4.75:1,复试线354分。 国际教育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2020报考人数是72人,统考录取20人,报录比3.6:1,复试线343分。完全没想到,上海211的汉硕居然这么好考。虽然汉硕算不上很热门的专业,但是它不用考数学,还是有许多跨考生会优先选择。 今年的上大的文学院汉硕招20人,推免15人;国际教育学院汉硕统招15人,推免10人。我猜它推免招不满,肯定最后会把名额分给统考生。这个招人人数,这个报录比,真是令人心动。2、真的好考:工商管理MBA中心的工商管理,全日制的,报考299人,录取150人,报录比2:1。复试线175分,即国家线,过线上岸。 缺点就是学费贵,17.8万-20.8万一年。 今年统招135人,学制两年。距离2021考研最后三个月,突然想考研想挑战一下的同学,可以冲一下这个专业试试。3、真的好考:力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的力学学硕,2020报考136人,统考录取65人,报录比2:1。复试线254分,即国家线。没见过招这么多人还这么好考的学硕。 21考研计划统考招37人,推免25人。不出意外,它推免招不满,统考名额会很可观4、其实还好:文物与博物馆 上海就两个学校招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一个复旦一个上大。原以为上大的文博报考的人会比较多,没想到2020报考人数只有75人,统考录取18人,报录比4.2:1。复试线350分。 21考研计划统招13人,推免招10人。感觉难度还行,没有想象中夸张,不过毕竟复试线摆在这里,去年是350分,今年怎么说也要把目标定在360分比较稳妥吧。学校简介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法学、政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筑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学、力学、核科学与技术、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食品科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国际商务、法律、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图书情报、艺术、体育、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药学学科实力“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自定)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钢铁冶金、机械电子工程、流体力学、社会学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钢铁冶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预计在2021年2-3月份正式下达我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计划。我校2021年计划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700名左右(含推免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50名左右。上海大学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上海大学2021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具体信息请查看研究生官网公告!总结总的来说,除了部分热门专业,上大其他专业的报考人数其实也还好。当然,如果你想考的就是很挤的热门专业,那就继续加油!祝考研上岸!

天命

考研党注意!上大教授郭长刚:建议取消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

近日,2019年各大高校的考研复试线陆续公布,但是,关于初试阶段的种种事件的热议,却丝毫不减。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便是由学校错把答案当试卷发放,导致全部学生重考;还有的学校自命题部分严重偏离公布的考试大纲,使得考生几乎是交了白卷;还有学校被考生吐槽”恶意压低考研专业课分数“。对此,来自上海大学研究生院的全国政协委员郭长刚表示,上述的那些现象表明,全国统一考试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此外,他还建议取消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将招生考试自主权下放高校。郭长刚教授“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到了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时候。”郭长刚表示,“全国统考制度最大的弊端是不利于高校分类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确,在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下,很多以某一行业为特色的学校——比如矿业、水利、冶金、艺术等为特色的高校,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都无权优先选择具有相同行业背景的人才。考研党同时,郭长刚教授还指出,全国统考的制度还容易导致高等教育的应试化趋势,“许多高校学生成了‘考研专业户’,大学教育成了应试教育的延伸,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初衷。”从2019年研究生考试初试阶段出现的事故、问题来看,全国统考的制度还容易把一些小差错无限放大。对此,郭长刚建议,应该参考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方式,取消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考制度,将招生考试的自主权下放给各大高校。考研学生此外,他还建议,除思想政治理论作为必考科目外,各高校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时间的安排也应具有自主权。最重要的是,对于英语,应该按照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自主选择是否考试。“有些专业领域中国文化特色比较强,设计的面也比较窄,并不需要考核外语。”但是,也有网友提出疑问,比如在取消全国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后,如何保障各大高校录取的公平性?总之,如何进行研究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在未来几年应该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最后,小编希望大家都能成功的考上自己心仪的高校,走上人生的另一个高度。

虞白

华科、人大、北师大、上交大、郑大……2020研究生招生计划汇总!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各校陆续发布2020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下面将部分高校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摘录如下,以供广大考研同学们参考!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计划招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6300名(含“推荐免试”直硕生、专项计划等),各学院(系)根据生源情况和学科发展,确定分学科(类别)、分专业(领域)的具体招生人数。其中,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校招生总规模约为400名,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规模240名,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生规模40名。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700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400名。其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根据生源情况确定。全校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确定。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华中科技大学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招收硕士研究生7500名左右,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37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40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300名左右。最终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共有161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及20种专业学位类别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拟招生约4400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000人)。实际招生规模由学校根据国家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并结合各专业生源状况最终确定。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4100人左右,招生专业目录上各学部院系、各专业所列招生人数包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录取阶段可能会根据生源情况及考试成绩等进行适当调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藏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属于专项计划。天津大学天津大学 2020 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 4634 名(学术型研究生约为 2300 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 2334 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为1298 名(学术型研究生约为 55 名,专业学位研究生约为 1243 名,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我校按学院下拨招生计划,各专业的招生人数由各学院在复试前根据生源情况、导师人数等综合确定。注: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各学院计划招生人数是我校按照 2019 年招生计划制定的,2020 年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当年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东南大学2020年,东南大学继续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拟招收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和非全日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5100名左右(最终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拟招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2000名左右(最终以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湖南大学湖南大学2020年预计招收3700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300余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当年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为准)。贵州大学贵州大学2020年拟招收硕士研究生3642名,包含公开招考计划、推免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届时,各学院(中心、实验室)、专业(领域)的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和实际生源情况作相应调整。郑州大学2020年郑州大学意向招收硕士研究生6900名(含推荐免试生、“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6320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80名。分学科专业招生人数详见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录中所列计划为意向招生计划,待教育部正式计划下达后,将根据实际计划进行调整。河南大学(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我校2020年共有38个招生单位在99个学术学位专业、25种专业学位(60个领域)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00人左右。(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我校2020年共有17个招生单位在15种专业学位(32个领域)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预计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400人左右。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安徽大学2020年安徽大学有100个学术学位和28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289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0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89名,具体招生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额详见安徽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最终录取名额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湘潭大学湘潭大学2020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0人(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实际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来源:各校官网

盗跖大怒

上海交通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计划表(校本部),建议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分专业招生计划表(校本部)1.非全日制招生计划: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MEM)全校招生总规模为400名,择优录取。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规模240名,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招生规模40名。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700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含EMBA)招生规模400名。其余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招生录取阶段将根据生源及考试情况调整。非全日制硕士招生计划均不含在本表中。2.专项招生计划:(1)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剩余7名(国家下达招生计划20名,已录取推免生13名)。(2)强军计划20名。(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见教育部公布招生计划。3.本表仅供考生参考,实际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当年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救火员

教育部权威数据公布!上海稳列前三,研究生招生大省还有……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其中,研究生招生大省也伴随出炉,快来看看哪些省招研究生人数最多吧~哪些省份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表中可看出,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陕西五省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最多,从近5万到12余万,数字相当可观,就拿首都北京来说,一个地区就占了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4%。招生人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这些省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数量较多,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考生的报考地区选择——哪里招生多,就往哪里考。当然,招生大省一方面是好消息,但另一方面,21年考研er也不能忽视推免招生人数。因为这些招生数字,有一部分是推免生的招生名额,而且,越是层次高的学校,推免招生占比可能越大。盘点考研大省 很多21考研er不止好奇哪个省招生多,更好奇最庞大的竞争对手都从哪里来。从图片可以看出,最近几年,全国各省研究生报名人数大多都在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山东、河南、江苏等,都堪称是考研大省。42万、31万、24万......这些考生人数足以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坊间流传,在19考研290万考生里,每11.6个人中,你就能遇见一个山东同学。前有招生人数推免占不少,后有考研人数成灾,但在这些数字带来的焦虑之下,我们还得看到扩招人数、弃考人数,以及考研的其他出路,如第二学位这些信息。同时,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从研考报名人数、报考结构、学硕专硕比例、推免比例等方面,分析了2020年的研究生报考数据。01 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报名人数增幅达21.85%。继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再次打破纪录,达到341万人,较2019年增长17.59%。数据来源:教育部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渐完善,考研报名人数中往届生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02 硕士研究生考试弃考率居高不下 考研人数持续增长的同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弃考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广东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应考人数约1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12.4万人,弃考率达到约11%数据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辽宁省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109539人,实际参加考试为97365人,缺考人数为12174人,弃考率约11%。数据来源:辽宁省教育考试院深圳大学2019年网报确认16019人,实考14083人,弃考人数近2千人,弃考率达到12%。数据来源:深圳大学研究生院在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不少地区及高校考研弃考率超过10%以上,这一现象说明,一些报考者只是把考研作为选项之一,当找到合适的工作或没有准备好,便会选择放弃考研。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03 各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幅存在明显差异 近十年来,各学科的招生人数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从各学科招生人数来看,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数据来源:教育部而历史学虽较10年前有所增长,但增长率仅为11.6%。教育学增长幅度最大,为294%;其次是农学,增长率达225%。医学、管理学的招生人数较10年前翻了一倍以上。数据来源:教育部2008年至2018年的数据显示,工学在各学科门类中招生人数占比最高,其次则是管理学,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占比下降的有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理学、军事学。教育学占比从2008年的3.83%增至2018年的7.65%,增加了近一倍。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04 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考研主要动机近年来考研热不断升温,多种因素促使考生报考。调查显示,选择考研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提高就业和从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个主要动机则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相较以往调查比例有所提升,可见很多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更加强烈。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考研为第三动机。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将近六成的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将对就业有很大帮助。两成考生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生学历对就业有一些帮助,但作用不大。另外有两成考生认为视专业而定。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考研热连年升温,报考人数屡破纪录,但在弃考率居高不下的同时, 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也受到争议。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论及研究生学历贬值的原因,考生认为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其次是研究生“注水文凭”层出不穷,第三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质量要求不严格。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考研热趋势下提高研究生质量已经成为招生单位新的课题。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调查05 高校专业报考热度差异明显 在就业压力的刺激下,考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使得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远多于工科类专业。在高校的报考热门专业中,社科类专业常常占据前列众多席位,而工科类专业寥寥无几。高校专业的报考上明显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社科类专业的报考人数增长,报名录取比例也随之拉高,体现了考生报考专业的较强趋同性,喜欢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数据来源:教育部从2015年至2019年,社科类专业分数线全部上涨了5分至25分不等,其中历史学上涨了25分。工学分数线从2015年起逐年下降,2019年虽然相较有所增长,但整体看近五年间下降了10分。06 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社科类专业就业率均低于工科类专业 虽然社科类专业的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但整体看实际就业率低于工科类专业。根据重庆大学公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100%,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率均在95%以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及硕士毕业率高于93%。而新闻学院本科就业率约91%、硕士就业率95.5%,艺术学院本科及硕士就业率低于90%。法学院本科和硕士就业率相差较大,本科就业率为74.4%,硕士就业率达100%。较高的是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及硕士就业率在95%以上,公共管理学院本科就业率91.9%、硕士就业率97%。数据来源:重庆大学四川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化学工程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等本科及硕士就业率大多都将近99%,报考热度较高的经济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等本科及硕士就业率虽然都达到95%以上,但整体看仍与工科类学院有所差距,其中法学院就业率明显不如其他工科类学院,本科及硕士就业率都在90%以下。数据来源: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各学院中,汽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的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而社科类学院中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5%的有管理学院,商学院、行政学院虽然本科就业率超过95%,但从研究生就业率看,商学院91.6%、行政学院87.8%;法学院本科与研究生就业率相差巨大,本科90.5%,研究生为73.3%。经济学院本科及研究生就业率在90%以下,差距较小。数据来源:吉林大学从毕业薪资看,工科类毕业生整体高于社科类毕业生。浙江大学2018届毕业生暂定年薪中,信息学部多数在19万至30万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部,工学部在17万以上薪资的毕业生也几乎占据一半比例,而社科学部、人文学部、理学部、农生学部薪资水平大多在7万至15万之间,医学部薪资大多在9万至11 万水平。数据来源:浙江大学近年来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稳增不降,与本科阶段社科类专业就业情况不及预期相关,但无论是本科阶段或者是研究生阶段,在就业率还是毕业薪资方面,工科类毕业生都高于社科类。目前考生读研很大程度上还是与就业动机相关,在选择专业方面还需要理性,避免盲目追求好混的专业。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2020硕士研究生报告

何邪

2021年上海大学研究生网上报名需要注意什么?上大考生看过来!

2021年上海大学报考点(代码:3112)网报公告一、网上报名1.上海大学报考点(考点代码:3112)仅接收报考上海大学的上海考生报考,含下列4种情况:a) 报考我校且就读上海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b) 户口在上海的往届考生;需提供本人本市户口簿或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有效户籍证明;c) 非沪户籍往届上海考生:须提供2020年连续6个月在上海的社保缴费情况,2020届毕业生需提供本人最近3个月的本市社保缴纳证明。d) 报考我校美术学(130400)专业(02—07研究方向)、设计学(130500)专业(01研究方向、03—08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130200)专业、美术(135107)、艺术设计(135108)的考生以及按同等学力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不受社保记录限制)特别提醒:除上述情况的考生外,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因不符合本考点选择报考条件而不能进行确认和参加考试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网上报名分为填写考生信息和报考信息两大步骤。填写考生信息已于9月16日开通,填写报考信息时间: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为有效信息。3.网上报名时必须在相应的栏目内正确填写报考院系、专业和研究方向、选考科目及其对应的代码。凡未按要求报名、误填、错填网报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或重新填报网报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4.考生须牢记报名号和登录密码,并于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报名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打印《准考证》须使用A4纸,《准考证》正反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参加初试和复试)。5.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6.网报时,报名网站不会对考生是否符合招生单位和报考点的报考要求作出校验。因此,考生务必认真阅读招生单位招生章程,如不符合报考条件,将无法进行后续确认和考试。7.按照上海市规定,研究生报名实行网上缴费,选择本考点的考生均须在网上报名期间完成缴费,网报期间未缴费将无法进行后续确认和考试。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预计:2020年11月5日至11月9日。具体安排以网报期间上海大学研招网公布的考点确认公告为准。逾期不再补办。2.所有选择本考点(考点代码3112)的考生必须准备以下材料:(1)有效居民身份证;(2)《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提供,样张见附件1);(3)《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提供,样张见附件2);(4)在读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在读生需提供现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需写明:知晓并同意该生报考我校研究生);(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需有国防部征兵办用章,样张见附件3)及《退出现役证》(样张见附件4);(6)户口在上海的往届考生需提供本人本市户口簿或由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有效户籍证明;(7)非沪户籍往届上海考生须提供2020年连续6个月在上海的社保缴费情况[需至社保网点打印《参保个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情况》(缴费状态:已缴费,视同缴费,补缴亦可),样张见附件5];(8)本人近三个月内正面、免冠、无妆、彩色电子证件照(白色背景,用于准考证照片)。三、重要事项1.《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需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进行申请和下载打印。2.凡于境外获得的文凭、学位证书须出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见附件6)。3.网报期间请随时关注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网(//yjszs。shu。e。cn/)最新公告。

实在

2020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上年增加18.9万人

在昨日(28日)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表示,2020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874万人,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但是,教育部也透露,今年将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上年增加18.9万人。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的规模,去年同期增加32.2万人。升学机会的增加,针对缓解当今的就业问题能起到多少作用?长远来看,又将对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每一年春季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时段,但2020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各高等院校中止了各种现场招聘主题活动,这对2020的大学毕业生而言影响极大。并且2020的大学毕业生达到874万,去年同期上年增加了40万,应聘求职销售市场本就市场竞争激烈。应对当今的状况,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昨日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已经尽最大的努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昨日开始,教育部正式推出了“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不见面也可以招聘,也可签约认定。

老阿姨

研究生调剂关注招生大户,2019年全国十大硕士研究生招生高校!

2019年硕士研究生十大高校985双一流高校名额有限2019年中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虽然说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总体在增加,但是有985双一流高校的名额却依旧是稀缺资源,2019年甚至有些高校缩减了硕士招生名额,浙江大学由于学科整合,2019年缩减了500个招生名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缩减了300个名额,大部分985双一流高校招生数量基本稳定,说明这些高校开始重视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开始逐步控制招生规模,中国十大硕士研究生招生机构如下:1、中国科学院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3、吉林大学、4、四川大学、5、中南大学、6、武汉大学、7、上海交大、8、山东大学、9、浙江大学、10、中山大学。中科院调剂机会多招生大户每年都有调剂名额由于中科院大学赵申名额众多,而且全国上百所研究机构一起招生,由于部分中科院地方科研院所地处偏远城市,知名度较低,因此每年很少人报考,造成中科院大学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调剂名额,虽然中科院名气非常大,但是地方院所间的科研实力差距悬殊,如果遇不到合适的项目和导师,未来毕业和就业都会受到影响,毕竟中科院和高校体质不一样,中科院属于差额补助,高校属于全额补助,中科院研究生赶上大项目,那么毕业和就业都不会成问题,如果没有项目,再遇上一些老化严重的科研所,那么谁读研究生谁会知道有多痛苦!一本实力强的中科院所深受考生欢迎不会有调剂名额,因此遇到调剂名额时,首先考虑985双一流高校,然后在考虑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并不比中科院大学少,因此这两所高校的研究生调剂概率也很高。关注官网的生师比综合排名比高校排名重要一般985双一流高校都有自我划线的权利,根据每年的报考人数的不同,以及专业试题的难易程度,硕士研究生调剂有很大的偶然性,毕竟985双一流高校的名额属于狼多肉少,因此在竞争激烈的高校里总会有高分淘汰考生,这部分考生应该按照意向专业进行排名,按照专业排名进行挑选学校,在硕士招生规模十大高校中,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生师比表现非常优异,说明这些高校的教授数量多,在有限的招生名额下,这些高校会优先考虑科研优秀的导师招收研究生,因此在同样调剂的条件下,在生师比数据较好的高校中,遇到无良平庸的导师概率会降低!毕竟在中国高等教育大跃进时期,很多被破格提拔的导师靠着资历也混迹其中!

伯利恒

重磅!国务院决定,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国经济进入了“速冻模式”,也让许多行业陷入了困境,大批企业要采取裁员、缩减成本的办法来维持生存。那么直接的后果就是,留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变少了,硕士升学的需求增强。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鼓励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多项措施。其中一项措施引发关注,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的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41万人,对比2019年的290万报名人数新增了50余万,人数创下历史新高。341万报考学生也占到了2020年全部高校应届毕业生874万的39%。硕士研究生扩招的举措,将影响到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生招生规模扩招的消息一经发布,引起了广大考研党的激烈讨论。许多网友的观点则颇为担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担忧一:扩招会降低研究生的竞争力有人认为,大多数同学之所以选择考研,就是因为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更具竞争优势。研究生更好找工作的原因除了教育程度高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数相对本科人数较少,能够和本科保持足够的差异性。而如果大面积扩招,势必会让研究生数量激增,这就会使得研究生的学历竞争力大打折扣。担忧二:扩招会降低研究生的含金量许多人也担心,扩招可能会造成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考研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其原则就是择优录取,教育资源本身是有限的,突然间打破以往的规则扩招,导师有限,而指导的学生变多了,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事实上,从2010年以来,随着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逐年增长,录取人数每年也在增长,但录取比例基本稳定。此番研究生扩招,如果只是按照此前的规律小幅增长录取人数,意味着考研难度较以往并未降低。同时,虽然考研人数、招生人数在增长,但是想进入名校却不容易,入读到优势的专业更是竞争激烈。在这里小编想说,社会竞争越发激烈,每个人都应该更诚实的面对自己,修炼好内功,踏踏实实培养自己的能力。学历只是敲门砖,而能力才是试金石。修炼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才是在未来走得更好、更远的不二砝码。在国内教育资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有不少同学选择西班牙作为硕士留学目的地。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西班牙留学费用低、教育质量高、学历全球认可等诸多优势,加之目前西语人才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留学西班牙既可以收获一门专业知识,又能够再学一门外语,为就业增加了双重竞争力。国内考研VS西班牙硕士留学1、时间成本国内研究生学制一般2-3年,而西班牙硕士多为1年制。2、入读难度国内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增多,入读985、211院校的竞争尤为激烈。入学需要经过笔试和复试,通过后才能拿到录取资格。西班牙大学硕士采用申请制,需要提供相关的申请材料。可以一次申请多所院校、多个专业,学生可以对比收到的offer,自主选择最终就读的院校和专业。3、发展前景无论在国内读研,还是海外留学,通过研究生阶段学习来获得名校背景的支持,都可以在未来就业竞争中有所加持,与本科毕业生相比,一般起薪和发展空间更大。与国内读研相比,留学一方面可以享受到海外院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更国际化的学习氛围,获取全球认可的欧盟学位,掌握实用的西班牙语,同时也能够开拓视野,收获不一样的人生经历。留学西班牙,做“专业+语言”复合型人才中国教育部承认所有西班牙教育部颁发的官方硕士学位。西班牙所有的硕士都是免考直升,拥有专科或本科学历的同学即可申请西班牙大学的硕士专业。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800余年校史,与博洛尼亚大学、牛津大学同期建校西班牙高等教育历史悠久,拥有欧洲最古老的大学,其大学传统可追溯到中世纪,甚至影响了日后美国及巴西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西班牙高等教育优质,30%的公立大学位列世界500强,且拥有多所世界顶级商学院。西班牙的建筑学、语言学、艺术学、工程学、医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专业均世界领先。另外,西班牙大学也开设部分英语授课硕士专业。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的母校:马德里自治大学赴西班牙留学以其教育投入低、职业回报高著称。硕士学费约合人民币0.7-6万元/年,根据所申请大学和专业不同而有所区别。西班牙众多高校接受最后一年大学在读生的材料申请。只要学生确保能按时本科或专科毕业,并在硕士研究生开学时把学历材料带至西班牙高校进行最终审核确认即可。2020-2021学年西班牙硕士申请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联系我们咨询评估。

怪物

这10所大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大,教学质量高,值得考研学子重点考虑

在2020年的研究生招考中,我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了300万人,最终录取人数则达到111.4万人。在校研究生规模既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也代表了考生与社会对其科研、教学水平的认可。2021年考研报名目前正在进行中(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根据多家媒体的公开报道,今年的考研人数大概率将突破400万人。随着国内本科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参加考研,取得研究生学历,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排在第一的毕业选择。毕竟更高的学历,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在求职市场上更强的竞争力、更大的高薪可能。研究生报名人数逐年上升。那么,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最大的10所院校都有哪些呢?根据多所高校公开披露的数据并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10所大学总结如下:第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我国研究生最多的大学,既不是高校排行榜上难分伯仲的清华北大,也不是合并了多所院校后被戏称为“巨无霸高校”的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而是声誉卓著但却又非常低调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仅为1625名;研究生总数却达到5.17万名,而且博士生占到了52%;其中外国博士生1055人。研究生总数、外国博士生数量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很明显,中国科学院大学是我国独一无二的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事实上,中科院大学已形成了由北京的4个校区16个院系与分布在全国的118个研究所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其培养单位按区域来分,既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包括南京、成都、重庆、武汉、西安这样的热门城市,以及沈阳、长春、昆明、兰州等竞争相对平和的省会城市。中科院研究生院拥有118个研究院所。第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作为中国高校排行榜上常年位居榜首的清华大学,现有在校研究生3435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8606人,博士研究生15751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13783名清华园入学新生中,本科生仅占3781人,研究生则占到1000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242人,博士研究生3760人。与某些高校本科生一年动辄七八千的招生数量相比,显然清华大学在招生规模上是保持着相当大的克制。毕竟,教学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适度的招生规模更有利于确保优质的教学质量。第三、浙江大学研究生院1998年,本是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校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浙江大学。目前的浙江大学,在浙江省内是独孤求败一样的存在,是浙江省唯一的985大学,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内地高校排行榜上,绝大多数时间也是处于第3的位次,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存在。根据浙大官方统计数据,截止目前,浙大共有研究生3358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1513人,博士研究生12074人。其中,女生占到14421人,占比约为43%,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观念中认为工科院校男女比严重失衡的印象。第四、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与清华同为国内最高学府的北大,受其文理科见长的专业所限,研究生规模略低于清华,总数为2867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7403人,博士研究生11268人。值得一提的是,北大的医科是合并了原北京医科大学,清华的医科是合并了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均为国内最顶尖医科院校。而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的经济管理学院,每年均为各省状元的热门选择。在国内的院校比较中,北大与清华,一直是相爱相杀的存在,除了对方,双方谁也不会主动去与其他院校比较。第五、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目前的吉林大学是在2000年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也并入吉大。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60年即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即成为我国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截止2020年6月底,吉林大学研究生总数为2774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8420人,硕士研究生19320人。其本科生、研究生规模、校园面积、办学实力在东北3省均首屈一指。第六、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作为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广东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如今的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处校园以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7173人,其中全日制博士生为7184人。中山大学的岭南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在南方都颇负盛名,尤其是其所合并的中山医科大学,是国内与协和、同济齐名的顶尖医科院校。第七、武汉大学研究生院东湖水、珞珈山,坐拥“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每到樱花绽放的季节,武大校园都吸引了北至东北、内蒙古,南至广东、海南的游客千里迢迢过来赏樱。而武大的学术、科研实力,与其美丽的校园环境,也是相生相称。截止2020年7月,武大研究生总数为2692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191人,博士研究生7738人。第8至10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2610人,上海交大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2321人,南京大学现有研究生总数为21933人,均在两万人以上。复旦、交大为沪上双雄,复旦的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深受文科尖子学生青睐,交大除了工科专业顶尖之外,其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也极受推崇,每年都有至少十几名清华北大本科生选择保研至此深造,其平均就业起薪、档次都相当惹人羡慕。以上10所院校,总有一款,适合有意考研的你,尤其是研究生总数排名第一的中科院大学研究生院,招生数量多、地域分布广,但又相对低调,值得重点考虑,也许就能捡到漏了。当然,清北复交浙这些传统顶尖名校,如果有实力,当然值得全力冲击。如有疏漏之处,欢迎留言指正、补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