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1的请注意,2020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来了帛和

2021的请注意,2020部分高校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来了

2019研究生报名人数290万,2020研究生报名人数340万,随着考研热的兴起,考研大军开始越发庞大起来,那么怎么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成功率又比较高的院校呢?小编从网络上整理了部分2020考研的报名人数,看看有没有你想要报的院校1.南昌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22131人,比往年增长39.3%。2.广东工业大学据数据统计报名人数12345人,同比增长29.6%。本校应届本科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284人,同比增长25.9%。 3.华南师范大学据数据统计报名人数25603人,同比增长15.71%。4.中国人民大学据介绍有23800余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5.中国海洋大学据统计有18025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较去年增长18.8%,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6.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近3万人。  7.北京农学院今年报考人数据统计共1178人,比去年增加30.74%。  8.北京工商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有5869人报考我校,增幅34%。9.北京理工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4720人,比去年增长13%。在报考的考生中,应届生6224人,占比42.3%;往届生8496人,占比57.7%;本校考生1863人,占比12.7%;外校考生12857人,占比87.3%;男女比例为1.33:1;  10.清华大学 据清华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18000余名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  11.南京师范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27452人。  12.南京大学今年全国有近2.7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  1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1432人,比去年增长12%。14.南京邮电大学全国共有11263名考生报考我校。  15.复旦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近2.7万人。  16.华东理工大学全国各地报考我校研究生的考生达12600余人,比去年增加2000多名,增幅21.4%。  1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招生计划人数为3000人左右,推免生已经拟录取近450人,全国共有近26000名考生报考我校。  18.中央财经大学据统计有10709名考生报考中央财经大学。 19.天津大学今年,全国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超过2万人。 20.西安交通大学全国报考我校人数18797人,比去年增加13.5%。  21.新疆大学共有11095人报考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不含推免生),较2019年增加59.8%。  22.云南大学云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1867人。23.安徽师范大学统计报考人数达10247人,比去年增加了43.6%。  24.上海师范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为14981人,拟招约为2778人,报录比约为5:1。  25.湖北大学报考湖北大学人数为906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了980人,同比增加12.12%。其中全日制报考人数7887人,非全日制报考人数为1175人。  26.山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有5025人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幅为30.11%。其中:1101人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3924人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中,2163人报考全日制,1761人报考非全日制。  27.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突破两千人,达到2307人,增幅28%。  28.深圳大学据统计统考报名人数超21000人。  29.湘潭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共计7887人(不含推免生),相比2019年增长51.79%。30.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比2019年的9965人增长18.04%。  31.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计划招生规模为2120人,全国共5738名考生报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32.南京工业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9009人,拟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300名左右,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88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400名左右(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60名左右),整体报录比近4:1。  33.河北医科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7197人,拟定2020年硕士生招生总规模1157名。  34.成都理工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达到8382人,较去年增长93%。  35.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有9785名考生报考中国农业大学,报考总人数较上一年度增加742人,涨幅约8%。  36.陕西中医药大学据统计报考人数达到3832人,比去年增加了37%。  37.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据统计报名人数535人,比去年增加了215%38.中国药科大学据统计考生人数达到近6200人,比2019年增加了900余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39.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0年共有7966人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其中全日制专业报考人数6334人,非全日制1632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非全日制683人)、化学工程与技术(413人)、会计专硕(全日制335人、非全日制206人)。    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据统计报名人数3200余人。  41.电子科技大学据统计报考我校的考生有20674人,人数较2019年增长24.35%。  42.西北大学2020年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为18455人,较2019年增长38.2%。  43.青岛大学据统计共16749人选择报考我校,报名总人数较2019年增长了34.23%。  44.山西财经大学据统计共有10773名考生报考了山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比2019年增长22%。  45.长沙理工大学今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8228人,比去年增长了34.4%。  46.兰州交通大学报考我校人数4798人,比2019年增加31%,达到历史新高。  47.东北农业大学据统计考生人数超过4700人,从去年的3203人增加了43%。  48.重庆理工大学今年有近4700名考生报考重庆理工大学,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50%。  49.北京电影学院本年我校硕士研究生的报考考生人数达四千余人。 50.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一志愿考生共计4222人,比2019年增长13.76%。其中新疆财经大学考点一志愿考生达到3429人,同比增长13.84%;国内其他考点报考新疆财经大学一志愿考生达到793人,同比增长13.68%。51.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报考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学位的考生有1329名,占报考总人数的39%,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有2122名,占报考总人数的61%;报考全日制的考生有2680名,占报考总人数的78%,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有771名,占报考总人数的22%;有1699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占报考总人数的49%。52.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全国有6131名考生报考四川农业大学,较2019年增加1599人,增长率达35.28%。53.宁波大学据统计人数达到13716人,较上年增加34.4%,网报人数又创新高。54.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480人,比上年增长21%。5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据统计网上报名人数7773人,最终参加确认人数7497人,确认率96.4%。与去年相比,报名人数增长了近50%(2019年报名人数5212人),最终确认人数增长了51.5%(2019年确认人数4947人),确认率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2019年确认率94.9%)。56.南开大学今年全国共有18695人确认报考该校。数据显示,报考南开大学学术型硕士专业考生共计8434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共计10261人。其中,全日制专业学位6365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896人。报考人数最多的学术型硕士专业为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药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型硕士专业为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会计、金融学57.北京科技大学据统计统考报名12758人,其中少干计划49人,退役大学生计划62人。统考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有:工商管理(10-19非全日制方向)(统考报考812人,统考拟招150人,顺序下同),材料科学与工程(633人,86人),材料与化工(01材料工程方向)(557人,147人),机械(01机械工程方向)(520人,109人);电子信息(02计算机技术方向)(419人,39人);电子信息(02控制工程方向)(415人,50人)。54.湖北医药大学据统计报考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达1094人,比上年度增加16%。55.西安医学院据统计报考人数2943人,19报考人数2639人,增幅为11%。 56.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网报人数是3229人,比上年增长44.09%;现场确认报考人数为2945人,比上年增长47.69%。数据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2021的同学大家要理性看待报名人数,也不要因为考试难度大就放弃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是也要认清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考研是一个持久战,坚持到最后就胜利了。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考研时候激励自己的话,将辛比心,方得此幸。只要自己的辛苦对得起心之所想,最后幸运女神一定会眷顾你的。

三年不出

2020考研报名人数低于1万院校名单公布!明年就报这些院校!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20年,累计共有341万名考生报名考研,较去年的290万报名人数,同比增长了17.59%。所以今年的考生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希望带啊能放平心态。从下面发布的对比数据中,我们发现,其中较去年报名人数涨幅较大的院校有:成都理工大学,涨幅93%;天津工业大学,涨幅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涨幅50%;聊城大学,涨幅46.6%;新疆大学,涨幅59.8%。不难理解成都理工大学今年报名人数的暴涨,原以是冷门院校,没想到报名人数却暴涨。对于2021年考研生来说,可能选择院校这件事上需要更加谨慎一些。那么,让我们来看看,今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少的院校都有哪些吧。(文末附了报名人数1万以上院校名单,希望2021考生可以避开这些院校。)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低于1万院校名单2020年报名人数较少的院校有:山东理工大学5025人,聊城大学5030人,中国矿业大学5738人,北京工商大学5869人,四川农业大学6131人,中国药科大学6200人。2021届考研生,可以多考虑下这些院校,毕竟竞争对手人数上还是不多的,不管通过率如何。注:表中公布的名单有限,其实还有很多大学的录取人数偏少,知道资料的同学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小编会第一时间加上的哦。低于1万院校名单/图片来自鲸学管家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较去年涨幅较大院校名单涨幅较大的院校有:成都理工大学,今年报名8382人,较去年涨幅93%;天津工业大学,报名人数较去年涨幅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名人数较去年涨幅50%;聊城大学,报名人数较去年涨幅46.6%;新疆大学,报名人数较去年涨幅59.8%;较去年涨幅较大院校名单附: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高于1万的院校名单下面的这些院校今年的报名人数都远远大于往年,属于热门院校,希望明年考研的同学,除非实力特别允许,和专业特别对口,还是能避开就避开吧。当然,哪些实力允许的同学还是希望能坚守自己的本心,考自己心仪的专业和院校。高于1万院校名单/图片来自鲸学管家高于1万院校名单/图片来自鲸学管家注:尊重版权,文中图片来自鲸学管家,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大四喜

山东21万余人考研!再创新高 提升就业竞争力是主因

大众网讯 2017年12月23日上午8点半,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此次考研全国报名人数为238万人,比去年多出37万人,创下近20年来报考人数新高。其中,山东省213803人参加考试,比去年增加27139人,增幅为14.53%。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开数据显示,山东省今年34个报考点准考考生为213803人,比上一年度增加27139人,增幅为14.54%。山东共有35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山东招生单位人数为112793人,比去年增加17555人,增幅为18.43%。   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然而,在这个重度“知识焦虑”的时代,考研作为就业的缓冲剂,并不能真正缓解“95后”们内心的压力。  现状  18所高校考研人数过万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共有18个招生单位考研报名人数过万,其中12个招考单位出自北京,另外6所报名人数过万的招考单位,有两所为我省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报考人数为23018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7.17%。其中在山东大学报考点共确认考生7044人,比上一年度增加725人,增幅为11.5%。报考山东师范大学考生共10258人。  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经符合条件高校自主申报、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推荐并公示,共有54所高校获得教育部备案,入选2017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此番共有4所高校上榜,分别是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聊城大学。这是时隔六年后教育部再次批准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至此,全国具有推免资格高校扩大至366所。  此前,我省共有16所高校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艺术学院。  统招上好大学难度加大   教育部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观察近年来高校接收推免生数量,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接近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50%。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最近4年推免生数量一直不断增长,2015年为1242人,占比34.5%,2016年为1419人,占比38.4%,2017年为1566人,占比47.6%,2018年已经达到1650人,占比50%。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接收推免生数量为1702人,2016年1875人,2017年增至1923人,占比48.08%,2018年接收推免生数量达2100人,占比52.50%。  山东大学2018年将在188个学术型招生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800人,69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2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500人。目前该校山大各相关专业已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1552人(含医学长学制学生257人),其中学术型930人,专业学位622人,推荐免试研究生约占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将在39个学术型招生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940人,25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7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650人。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325人,占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9%。  不难预测,今后通过统招上好大学难度将会加大。  人数激增  山东报考人数连续3年上升   23日上午8点半,考研政治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同时开始。记者在省实验中学考点看到,11:15左右,一些提前交卷的考生陆续走出考场,考点周围还有零星考生家长在等待。  2018年的本科毕业生中,1995、1996年生人的或占大多数,也就是说,第一批“95后”已经大批走进考研现场。  每年考研,都可以用“竞争更加激烈”来形容,尽管显得老套却是实情。教育部于22日发布数据,此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23日,省招考院也发布了山东的考研报名数据,我省今年34个报考点准考考生为213803人,比去年增加27139人,增幅为14.54%。我省共有35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12793人,比去年增加17555人,增幅为18.43%。  纵观近几年山东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在2014、2015年连续两年下降后,随后的3年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报考人数为161517人、2017年为186664人、2018年为213803人。2017年非全日制考生首次纳入统考,是人数激增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同样包含非全日制考生的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仍比2017年增长了2.7万人,也就是说,从整体环境来看,考研热还在升温。  除山东外,还有多个研究生生源大省出现了报考人数大幅上涨的情况。已公布报考人数的省份数据显示,四川、江苏、辽宁增幅分别达到46%、18%、16%。  特写   2018年考研往届生占比近半   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为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增幅为15.9%;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增幅为21.5%,比应届生增幅高出6个百分点。同时,往届考生人数占报考总人数的45%。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往届生将考研当成了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记者昨天在山大中心校区采访时也注意到,确有不少社会人士出现在考研队伍中,其中一位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也挺着孕肚前来参加考试。她笑着说,全当给孩子做胎教了。  动因分析  通过考研换专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就业仍是主要动因  此前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人,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有分析称,就业仍是大学生考研的最主要动因。  据统计,自2014年以前的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热度一直升温,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10万-15万人的速度增长。虽然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出现过短暂回落的现象,但因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等缘由,考研人数随后又出现了明显反弹。  此前有专家认为近两年考研人数骤增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有关,但山东师范大学研招办主任裴金宝认为,2018年考研人数的增加,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主要还是就业压力。”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当下大学生的“缓就业”心态有关。专家分析说,随着“95后”考生加入考研大军,大量考生不再出于纯粹功利目的选择考研,更多新生代考生愿意为“精神理想”“人生追求”而买单,对考研愈发呈现出轻松、尝试化心态。  “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并不急于让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出来赚钱养家,愿意让孩子继续深造。这也是近几年考研人数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月23日,中国教育在线与微博教育联合完成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发布了对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占比为72.41%;排名第二的原因是“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比38.66%;“比较茫然,还没做好就业准备”的有29.76%;“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想走科研这条路的”有24.86%;21.05%的受访者选择“作为就业备胎”;另有10.53%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原因。  记者在省实验中学考点随机采访了多名考生,表示考研是为了将来就业更有把握或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仍是“主流想法”。一名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生表示,所学专业本科毕业找工作也没问题,但还是想尝试继续深造,将来或许能找到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在其他一些机构进行的类似调查中,虽然占比具体数值不同,但选择最多的一项基本都与就业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原因中排名第二的是通过考研来换专业,这也不是考生的一厢情愿。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显示,2018年报名较多的专业为金融硕士、会计、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  另一平台自主招生在线分析,金融学、会计学、医学、材料科学和土木工程这5个专业,本科就业情况“一般般”但考研后会“身价”暴涨,实现“逆袭”。例如,很多学生高考时奔着金融学的“钱途”而来,但金融机构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很高,本科生很难有好职位,但研究生就成了“香饽饽”。  深层焦虑  考研只是一种路径更该打败的是“知识焦虑”   研究生报考人数暴涨,竞争压力是不是也与之成正比?对不少统考生来说,高校推免生是竞争压力的一个主要来源。山东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显示,该校明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5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600人,其中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接收比例约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0%。也就是说,推免生计划约为2000人。  尽管考研有很多竞争严峻的客观表现,但有分析指出,一些“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可能会借此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招生计划。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在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的同时,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也有增长,增幅基本维持在6%。  此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一个有力补充,且2017年招生中出现了很多缺额。山大2017年计划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1640人,实际录取997人,约40%的招生计划没有完成,且有36个专业为“零录取”,超七成为工程类硕士专业。  考研的时间点临近年底,此刻也正是很多职场新人爆发“年终焦虑症”的时期。不论是被“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和“佛系生活”的话题戳中疯狂转发,还是在多个知识付费类APP上购买学习课程,折射的无不是对自身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的恐慌。事实上,考研只是青年人提升自我价值的其中一种路径,仅是为择业、换岗铺路的形式之一。无论考研与否,职场上最终比拼的,还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持久的竞争能力。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追捧各类证书、各级认定,这种行为和心态容易被人认为缺乏安全感或“唯目的是图”,但不得不承认,无论你是不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增强在职场中难以被人取代的资本,都应该是不断努力的方向。(大众网据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系列稿件综合整理)

徐寿

又有高校公布报考人数!这几所双非院校也太热门了,上万人报考!

今天给大家整理了最新的2020考研报考数据,关注小编,一定会让你们看到及时的考研信息!说着说着十二月就来了,进入考试月,距离考研初试还有19天,悄悄告诉你们:19天还能提很多分呢,还能做好多题,还能背很多知识点,所以,谁都不许放弃哦!坚持,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啦!下面我们来看今天的主题内容,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更新。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截止目前,搜集到的有37所院校的报考数据,分别是:深圳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陕西中医药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青岛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宁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医药学院以及今天新更新的院校: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下图黄色字体表示今日更新的院校)。之前小编有详细分析过一些“扎堆”的双非院校的报录比信息,大家可以看看我整理的往期文章,比如:深圳大学报考人数超过两万;青岛大学报考人数超过16000人,报录比近6:1;宁波大学报考人数增长34.4%,达到13716人,整体报录比6:1左右;山西财经大学报考人数首次过万,共有10773人,整体报录比近7:1。今天更新的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报考人数上万,昨天还有同学说:今年报考了安徽师范大学,没想到安徽师范大学今年也这么热门了,考个双非都这么难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报考人数达14981人,相比2019年(报考人数13039人)增加1942人,增长14.8%。下图为上海师范大学各专业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统计: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增长幅度达到43.6%,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达10247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拟招收1930名硕士研究生(含接收推免生计划、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计划230名和“大学生士兵”计划10名),根据10月份公布的推免生录取名单,已经录取41名推免生,那么统考生的整体报录比在5.4:1,相比往年竞争压力要大很多。湖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9062人,相比于2019年增加了980人,同比增长12.12%。近6年来,报考湖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15年2307人到如今9062人,增长近4倍,创历史新高。图源湖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今年共有5025人报考,比2019年增加1163人,增幅为30.11%。其中:1101人报考学术学位研究生,3924人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中,2163人报考全日制,1761人报考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学科)分别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排名前五位的专业(领域)分别是工商管理(MBA)、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方向)、农业管理、农村发展、机械(车辆工程方向)。今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整体增长15%,达到340万左右。大多数招生单位的报考人数都有所增长,部分双非院校的增长率超过平均水平,报考热度不亚于985、211名校。在考研竞争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有不少同学在择校上更“求稳”,北上广热门院校难考,就选择省会城市高校,在区域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院校,于是在整体考研热度增长的情况下,导致一些“区域内影响力较高”的普通高校“扎堆”,报考人数增长幅度较高。有同学说:我现在似乎就能感受到2020考研的调剂竞争激烈程度,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难。在这里给正在备考的同学们打一针预防针,现在还有时间为你的初试成绩“挣分”,现在努力多挣一分,将来复试、调剂就会少“十分”的难度。处在这样考研热的大环境下,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看谁跑得快,看谁实力强,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20考研er,加油!后台私信给我:择校,或者发送数字“02”,或答题卡,免费领取择校资料。(点我的头像就可以看到哦~)51考研,考研领域专栏作者,教育达人,择校选专业,全程备考复习经验分享,考研报名指导,考研,关注51考研就够了!

鬼虐杀

2020各大高校考研报考人数汇总,这些双非高校报考热度很高

2020年考研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各大高校的复试名单也是陆续已经公布了,除了极少数院校还在进行复试以外,其他高校的学生都处于一个等录取通知书的状态。而2020年到底哪些高校考研竞争压力比较大呢?今天小编汇总了部分高校2020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到底哪些高校被广大考研学生所热捧。首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高校报考人数突破两万吧,北京大学首当其冲,报考人数达到了29990余人,差不多三万了,只能说北大的确太吸引人了,纵使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能阻挡这些考研学子的脚步。而深圳大学2050年考研报名人数也达到了惊人的29465人,只比北大少几百人。作为一所双非高校,深圳大学的受欢迎程度确实不输于一些985高校。而深圳大学虽是非985、211、双一流高校,但是实力还是很强的,而且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是让它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另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东南沿海传统名校对于大家的吸引力仍然非常高,报考人数均达到两万人以上。而南昌大学和云南大学表现也不俗,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两所省属211高校的认可度是更提高了一些。我们再来看看有哪些院校的报考人数达到一万人以上吧,南开大学和西安交大作为老牌的 985名校,在考生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报考人数也是达到了9一万八千人以上,西安交大甚至相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了135%,报考热度也是持续上升。而青岛大学作为一所双非高校,202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16000多少,相比去年报考人数增加了34.5%,这个增加比例还是比较震撼的,也说明了大家对于青岛大学的实力越来越认可,想进入青岛大学深造的考生也是越来越多。另外双非院校中,南京邮电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的报考人数也是比较多,这三所行业类高校也是各地省属高校的佼佼者,而且所属的行业都比较热门,因此受到热捧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还有一些院校的报考人数低于一万,相对来说考研竞争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实力很强的高校。中国农业大学2020报考人数达到9785人,没有超过一早人,这个可能跟塔所处的行业有一定关系,毕竟农业类学科现在比较冷门,找的工作质量普遍不高,也导致了农业类高校一直处于冷门报考院校行列。但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实力还是很强的,这对于一些想考985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另外江西师范、湖北大学、南京工业、成都理工等实力派非211高校报考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成都理工大学2020咋舌。而另外北京工商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舌。而另外北京工商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报考人数增长率也是比较高,也能看出这些省属高校在社会的认可度也是不断提高。以上是部分高校2020年考研人数统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哪些高校竞争非常激烈,而哪些高校录取难度要更小一点,可以为2021年考研人报考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希望各位在复习的考研人能够坚持下去,明年定能迎来春暖花开。

苟得于道

盘点2020年的考研报考重灾区,直播战况

今天给大家盘点2020年的考研报考重灾区,给大家报考有个参考有人说: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今年的“战况”确实比往年都要激烈,21考研的同学也都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但是还有一句话:做一个好的选择,也是努力的一部分。希望21考研的同学选择学校时一定要多方面搜集信息,慎重选择。在考研人数连年增长,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虽然20年扩招18.9万,但是仍有210万的考生留有遗憾的走下20年考研的擂台,至于其中有多少人重整旗鼓,明年再战,我们不得而知。考研战况越趋激烈,郑州大学20年的报考人数甚至突破30000大关,令人震惊!那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部分报考人数较多、增幅较大的考研重灾区,帮助小伙伴们更好地选择院校!01985院校2020报考人数北京大学:29990人,增幅3%,其中非应届生占比高达70%浙江大学:28823人复旦大学:近27000人南京大学:近27000人吉林大学:24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3800余人上海交通大学:21000人电子科技大学:20674人,增幅24.35%西安交通大学:20492人,增幅37.7%天津大学:超20000人南开大学:18695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中国海洋大学:18025人清华大学:18000余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人北京理工大学:14720人中国农业大学:9785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1人022020报考人数破万211学校郑州大学:33300人南京师范大学:27452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000人华南师范大学:25603人西南财经大学:24000余人南昌大学:22131人,增幅39.3%云南大学:21867人苏州大学:20492人,增幅37.7%中国传媒大学:18638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首都师范大学:13632人,增幅31.5%北京交通大学:13000余人北京科技大学:12758人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幅2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人新疆大学:11095人,增幅59.8%中央财经大学:10709人03双非院校2020考研重灾区1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院校深圳大学:29465人青岛大学:16749人,增幅34.2%上海师范大学:14981人(报考教育学院共4607人,占总人数的30%)宁波大学:13716人,增幅43.7%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增幅31.2%西北师范大学:12159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增幅22%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增幅43.6%此外,还有江苏大学未公布20考研报考人数,但2019年就已破万,达到10232人,相比2018年的增长率也达到了34.2%。从以上数据也能看得出来,这类学校之所以报考的人多,也有一些有迹可循的特征①地理位置好,像上海师范,深圳大学等院校,当地经济发达,就业市场广阔,毕业生后的薪资待遇也比较高。虽然是双非,但其中一些院校的优势学科还有不输于211院校的实力。比如深圳大学,知名校友是马化腾,腾讯、华为等大型企业都在其附近,为学生实习和工作提供了方便的机会,受到考研人的热捧也就不足为怪了。②师范类学校多,一般师范类学校包容性强,专业多,地方性强,难度却没有很大,因此报考的人数也相应就多了。另外,现在招聘单位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是常态;还有师范类专业,门槛相对较低,不少其他专业的同学容易跨考,这都是致使师范类学校考生多的原因。比如以下师范高校: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27452人;华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总人数25603人;上海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4981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2159人;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达10247人;江西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9639人;杭州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一志愿报考人数共计7936人。③综合类大学,多指囊括多学门、跨学科学术知识领域的大学,一般辖有多所学院。特点是学科类型比较丰富,涉及门类也众多,招生数量大,不过大都也有其特色专业和强势专业。因此,招的专业多,选择就广,招的考生多,上岸几率相对就大,加上有些高校难度一般,报考的当然就多了。④特色类大学人数报考的也多,像上述的山西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优势专业比较突出,行业内有一定的认可度,但跟一些211/985的院校还是有差距的,总之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最后,铁子祝大家都能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2增幅较大的双非院校成都理工大学:8382人,增幅93%天津工业大学:7334人,增幅7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497人,增幅51.5%安徽工业大学:2945人,增幅47.69%聊城大学:5030人,增幅46.6%长沙理工大学:8228人,增幅34.4%山东理工大学:5025人,增幅30.1%河北医科大学:7197人,增幅10.5%报考人数为什么会这么夸张,理由可能如下1. 名校大家都心向往之,像清北、上交这样的高校,谁都想进去学习,无论是就业还是提升自己,都是一个重要通道。即使地理位置偏一点,同样非常抢手;2. 名校实力强,规模一般都不小,招生名额相对较多。加上如今基本上每年都有一定的扩招,人数自然也就上去了;3. 省内高校少,但考生多。众所周知,河南名校少,郑州大学作为本身唯一的211,其整体实力在省内是最强的了,加上每年生源非常多,选择报考的也就多了。如果从郑州大学毕业在省内找工作,是个很好的敲门砖。南昌大学也是如此,它是江西唯一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更夸张的还有河北省,整个河北省仅有一所211院校,河北工业大学,但还是在天津的地界,因此加上距离近,也难怪当地部分考生更愿意往京津地区跑,导致那边的报考人数增多。从研究生报考分布来看,北京地区的研究生报考率是最高的,竞争也是相对激烈。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达425295人,比上一年度增加41938人,增幅达10.9%,仅仅北京地区就有近20所院校报考人数过万。当然这肯定不是河北这一个省份的贡献,全国的考生都想往北京扎,毕竟是首都嘛,名校也多!考研本就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过程,即使前路艰难险阻,21的考研人也不要退缩。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备考,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就是我们的最高准则。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第三部

“顶替读大学”现象后,2020年报考山东理工大学的人数会减少吗?

在山东聊城冠县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发生后,很多家长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刚刚看到有家长在咨询2020年高考报名山东理工大学的人数会不会减少?或者大家是否担忧自己报考山东理工会出现什么状况?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有点脑洞大开了,绝对不会出现大家所担忧的情况。山东理工大学虽然很一般,但在山东省内排名尚可,也是属于省部共建高校,尤其是最近几年山东省的重点投入建设,使得该校在区域内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尤其是理工科在山东省实力不俗。山东理工大学最近几年全国的综合实力排名都在200名开外,最新的排名是253名,在山东省内也只排在第14位。但我们知道山东省是一个高考大省,每年报考山东理工大学的人数还是很多的,不存在无人报名的情况。不过说实在的,要不是之前那个学生虐猫和此次的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我还真的不太了解山东理工大学,可见名气还是很一般。不过负面事件每所高校都有,那是管理层面的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选择权,这完全是两码事。而且在此次陈春秀被冒名顶替的事情上,山东理工大学也是努力调查和回应了,至少说从目前来看是这样的。6月22日深夜,山东理工大学已经表态将协助陈春秀重回校园,可以说这也是尽力在弥补了,当年的那些事该调查一定会调查,但当务之急还是要弥补损失,从这一点上来说山东理工大学还是值得肯定的。因此,我并不认为山东理工大学真的会出现无人报考的局面,这完全是开玩笑的说法,2020年报考报名人数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请大家放心吧!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杀阴

这些院校考研报考人数上万!盘点2020年考研重灾区

学校选的好,考研没烦恼!择校无论在哪一年都是各位考研小伙伴的一大难题。在考研人数连年增长,考研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虽然20年扩招18.9万,但是仍有210万的考生留有遗憾的走下20年考研的擂台,至于其中有多少人重整旗鼓,明年再战,我们不得而知。考研战况越趋激烈,郑州大学20年的报考人数甚至突破30000大关,令人震惊!那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小编搜集到的,部分报考人数较多、增幅较大的考研重灾区,帮助小伙伴们更好地选择院校!01985院校2020报考人数北京大学:29990人,增幅3%,其中非应届生占比高达70%浙江大学:28823人复旦大学:近27000人南京大学:近27000人吉林大学:24000人中国人民大学:23800余人上海交通大学:21000人电子科技大学:20674人,增幅24.35%西安交通大学:20492,增幅37.7%天津大学:超20000人南开大学:18695人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中国海洋大学:18025人清华大学:18000余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人北京理工大学:14720人中国农业大学:9785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1人022020报考人数破万211院校郑州大学:33300人南京师范大学:27452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000人华南师范大学:25603人西南财经大学:24000余人南昌大学:22131人,增幅39.3%云南大学:21867人苏州大学:20492人,增幅37.7%中国传媒大学:18638人首都师范大学:13632人,增幅31.5%北京交通大学:13000余人北京科技大学:12758人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幅21.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人新疆大学:11095人,增幅59.8%中央财经大学:10709人03双非院校2020考研重灾区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院校深圳大学:29465人青岛大学:16749人,增幅34.2%上海师范大学:14981人(报考教育学院共4607人,占总人数的30%)宁波大学:13716人,增幅43.7%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增幅31.2%西北师范大学:12159人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增幅22%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增幅43.6%增幅较大的双非院校:成都理工大学:8382人,增幅93%天津工业大学:7334人,增幅73%大学:7887人(不含推免生),增幅51.8%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497人,增幅51.5%安徽工业大学:2945人,增幅47.69%聊城大学:5030人,增幅46.6%长沙理工大学:8228人,增幅34.4%山东理工大学:5025人,增幅30.1%河北医科大学:7197人,增幅10.5%以上就是替大家整理的部分院校的考研报考人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此想对要冲击热门985院校的同学说一说心里话:一定要衡量报考人数和报录比!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报录比达68:1,复试分数线达400分!!!如此看来,同学们在报考院校时一定要慎重又慎重!复试分数线,以及是否存在压分等操作,近期几所院校还发布通知更改了初试考试科目,都是21考研er着重关注的信息,小编也会帮大家收集各种考研信息,小伙伴们记得及时了解哦。考研本就是充满变化和挑战的过程,即使前路艰难险阻,21的考研er也不要退缩,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备考,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就是我们的最高准则。加油!

天下戴之

2020考研报考重灾区,有你的目标院校吗?

985院校2020报考人数北京大学:29990人,增幅3%,其中非应届生占比高达70%  浙江大学:28823人  复旦大学:近27000人  南京大学:近27000人  吉林大学:24000人  中国人民大学:23800余人  上海交通大学:21000人  电子科技大学:20674人,增幅24.35%  西安交通大学:20492,增幅37.7%  天津大学:超20000人  南开大学:18695人  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  中国海洋大学:18025人  清华大学:18000余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501人  北京理工大学:14720人  中国农业大学:9785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21人2020报考人数破万211院校郑州大学:33300人  南京师范大学:27452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26000人  华南师范大学:25603人  西南财经大学:24000余人  南昌大学:22131人,增幅39.3%  云南大学:21867人  苏州大学:20492人,增幅37.7%  中国传媒大学:18638人  西北大学:18455人,增幅38.2%  首都师范大学:13632人,增幅31.5%  北京交通大学:13000余人  北京科技大学:12758人  华东理工大学:12600余人,增幅2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1432人  新疆大学:11095人,增幅59.8%  中央财经大学:10709人双非院校2020考研重灾区1.报考人数过万的双非院校  深圳大学:29465人  青岛大学:16749人,增幅34.2%  上海师范大学:14981人(报考教育学院共4607人,占总人数的30%)  宁波大学:13716人,增幅43.7%  广东工业大学:13256人,增幅31.2%  西北师范大学:12159人  南京邮电大学:11263人  山东师范大学:11923人  山西财经大学:10773人,增幅22%  安徽师范大学:10247人,增幅43.6%  2.增幅较大的双非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8382人,增幅93%  天津工业大学:7334人,增幅7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497人,增幅51.5%  安徽工业大学:2945人,增幅47.69%  聊城大学:5030人,增幅46.6%  长沙理工大学:8228人,增幅34.4%  山东理工大学:5025人,增幅30.1%  河北医科大学:7197人,增幅10.5%  

飞鱼秀

山东理工大学知多少!高考志愿填报以及考研择校必备

山东理工大学知多少!高考志愿填报以及考研择校必备山东理工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山东省与淄博市共建高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山东理工大学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于2002年合并组建,办学历史追溯到1956年山东省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创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采矿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总体来说山东理工大学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大学大家对于山东理工大学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拍砖评论,关注我,下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