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院系解读|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简介仁则仁矣

院系解读|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简介

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具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之一。学院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和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先后荣获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和一个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学生2036人,其中本科生1501人,硕士485人,博士50人,另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人。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山工程力学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矿业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资源与环境(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两个领域)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采矿工程、采矿工程(智能开采)、工业工程、工程力学4个本科专业(方向)。采矿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矿业工程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及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计划,工程力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院师资力量较雄厚,现有教职工117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26名,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名、全国劳动模范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称号专家11名。学院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7项,承担国家级课题46项、省部级课题63项,发表SCI论文353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59项。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有“111”引智基地、中蒙矿产资源绿色智能开发国际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日本长崎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派出教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高校访学或交流200余人次,先后选派100余名研究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校攻读学位或交流访学。学院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创建国家一流矿业工程学科为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邮政编码:266590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春秋后伦

专业解码|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及专业介绍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简介https://zs.sst.e.cn/zyjs/nyykygcxy.htm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具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之一。学院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和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单位,先后荣获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院下设4个教学系和一个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学生2036人,其中本科生1501人,硕士485人,博士50人,另有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8人。学院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采矿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矿山工程力学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有矿业工程、力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资源与环境(矿业工程领域)、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两个领域)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采矿工程、采矿工程(智能开采)、工业工程、工程力学4个本科专业(方向)。采矿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矿业工程是山东省一流学科和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及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计划,工程力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空区灾害与塌陷地治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院师资力量较雄厚,现有教职工117名,其中教授24名、副教授26名,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名、全国劳动模范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称号专家11名。学院近五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7项,承担国家级课题46项、省部级课题63项,发表SCI论文353篇,出版学术专著24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内发明专利259项。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有“111”引智基地、中蒙矿产资源绿色智能开发国际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日本长崎大学、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派出教师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等高校访学或交流200余人次,先后选派100余名研究生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高校攻读学位或交流访学。学院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己任,以创建国家一流矿业工程学科为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始建于1951年,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山东省品牌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至今本专业已连续4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采矿工程专业为核心的矿业工程学科是山东省一流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2019年获山东省筑峰工程建设资助,在全球矿业工程学科(软科)排名25位。采矿工程专业共有专任教师62人,企业兼职教师及产业教授31人,具有海外背景教师比例超过40%,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本专业拥有矿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为适应国家“新工科”办学方针和国家能源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采矿工程专业逐渐发展了智能开采、非煤矿山及新能源开发3大特色方向。本专业实施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试行小班化授课,为每生配备学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对其专业学习、创新实践、科研训练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现场科技项目研究。专业重视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优秀学生可推荐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或申请本硕、本硕博连读培养。毕业生可在矿山企业从事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也可在设计、研究单位从事矿井设计、科学研究工作;即可以在政府部门从事技术与安全管理;也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本专业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其中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占比超过30%,就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及大型跨国公司的本科生占比45%左右,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7%以上。工程力学专业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设置本科专业的高校,2000年获批工程力学硕士点、2003年获批固体力学硕士点、2011年获批力学一级硕士点。目前,拥有“工程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及“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四个二级学科,其中“工程力学”被山东省列为“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专业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强能力”的育人方针,以培养掌握力学专业知识,具备较强工程计算技术和试验能力,能在众多工程领域从事与力学有关工作的研究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专业先后从浙江大学、中科院岩土所、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引进青年教师,目前拥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讲师17人,实验师2人。专业办学结合区域特色,着力发展“强数值模拟、强试验创新”的两强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数值仿真平台、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实习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值仿真能力;同时与青岛瑞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勘察测绘院、青岛乾坤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展拓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协同培养在校生的试验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分别设置了与培养模式对应的工程计算培养模块和工程应用培养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毕业生2004~2019届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其中考取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85、211高校及中科院力学所等研究生比例稳定在50%以上。毕业生就职单位覆盖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设计单位,从事领域涉及到能源开发、航空航天、工业制造等,多数学生在毕业5年后可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通过继续深造的同学,一般在毕业10年后能够成为行业专家型人才。工业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设立工业工程的5所高校之一, 27年来,依托青岛市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的平台优势,专业着力打造面向科研、就业2种需求,搭建企业、高校、政府3方育人平台,培养具备理论、实践、创新3种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16人,特聘美国西新英格兰大学教授1人、产业教授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8名教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1名教师连任2届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指委委员,并任山东省管科类教指委秘书长。学生入学后将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并在 “虚拟企业平台型实验室”中完成精益生产、人因工程、物流系统仿真、智能决策等实验教学内容。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在海尔、威伯科等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校企合作基地中开展 “项目制”实习实训。专业现有资源经济与管理、系统理论2个学术型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业工程与管理、工程管理(MEM)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是山东省唯一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历培养体系、学术型+专业型双向学位培养体系和在校生数量最大的高校。作为社会紧缺型人才,专业连续多年实现就业、升学率双高。就业去向覆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海尔、格力等大型制造企业,主动就业率为100%,年均薪资超过当年平均水平的20%。本科考研率连续三年超过70%,录取率超过40%,60%以上同学考入985、211高校。目前,专业已有毕业生1700余名,其中有国内顶尖学者;有跨国公司高管、市值过亿的企业创始人等优秀企业家和省市重要部门的领导干部,职业前景好、社会资源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宠物店

省内唯一!山科大矿业工程学科排进世界一流学科前十

半岛记者 孙雅琴6月2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排名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山东高校中山东科技大学的矿业工程学科表现抢眼,排名世界第十名,成为省内唯一一个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学科。山东科技大学共有12个学科上榜,其中两个学科位列世界百强,分别是矿业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上榜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位列63名,省属高校第1名,在全国非“双一流”大学中位列第5名。据介绍,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科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曾培养出以日本外籍院士蒋宇静教授、原山东能源集团总经理卜昌森等为代表的众多行业领军人才。据悉,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软科)是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覆盖54个学科,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来源:半岛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三性

专业解码|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https://zs.sst.e.cn/zyjs/dqkxygcxy.htm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山东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地质与测量教研室”。学院下设四个系:基础地质系、矿产地质系、水文与环境系、地球物理系及一个地质科学实验中心。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资源环境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拥有ICP-MS同位素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端实验设备。开设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专业,其中地质工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3人(含客座7人),教授20人,副教授(包括高级实验师)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2人,博士后34人,国外留学人员24人。学院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著名矿床地质学家陈毓川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学院具有较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能力,地球科学ESI进入世界1%,特别在煤田地质、石油天然气地质、新能源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应用技术、古生物与地层学、地球物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连续多年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数和经费数居学校前列。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60余项,获各种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科研经费近9000万元,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有500余篇论文被SCI、EI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联合办学,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矿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地矿局、山东能源集团、兖州矿业集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煤田地质局、胜利石油管理局等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相关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学院注重加强基础教育、技术技能和素质教育,建立了二十余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实现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全面服务学生成才,学生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得社会好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院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才达到6500余人。涌现出一批知名校友如:金之钧(中科院院士,77级)、代世峰(90级)、兰恒星(91级)、王兆华(93级)、王建华(研94级)、张春霞(97级)及政府、企事业高级专家,如王文升(原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73级)、王真奉(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董事长、77级)、傅秉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77级)、孙玉壮(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77级)、卜昌森(世界500强企业CEO、81级)、张永双(中国环境监测总院副院长,87级)、祝德成、宋到福(全国金锤奖获得者,2000级,2002级)、李大鹏(2004级)等,更有许多校友成为所在单位、企业的管理者与工程技术骨干。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名校录取率在30%左右,学生免试保送和考入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继续深造。近年来,本学院的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地科学院广阔的舞台诚邀广大学子共谱人生绚丽乐章!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重点应用型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建设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八、山东省内排名第一(校友会,2019)。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省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拥有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等知名学者教授,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方向明确,优势突出,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三十余项。出版专著、著作、教材十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六百余篇。地质工程专业下设城市地质和海洋岩土工程两个培养模块,旨在培养掌握基础地质、岩土工程、灾害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解决城市地质、海洋岩土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有工程地质学基础、土质学与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与防治、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城市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等。本专业毕业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基本为100%,广泛就业于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农业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行业及国家机关单位工作,成为支撑单位和社会发展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考研录取率50%左右,毕业生保送和成功考取美国加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等名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实现了名校梦想。培养了以金之钧、代世峰、兰恒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地质工作者。地质工程专业助您梦想成真!欢迎您报考!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在给人类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种种灾难(火山、地震、海啸)。不管是从地球“母亲”获得资源,还是通过科学的预测预防以减轻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都需要对地球进行深入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就是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门较新学科。它通过专门的装置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的各种性质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资源和监测环境,为灾害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勘查技术可以给地球做“CT”,可以给地球“把脉”。本专业工科特点突出、学科交叉典型,主要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地质学等学科的内容,下设资源勘查、地学人工智能、深部探测、海洋探测和工程勘察领域的课程。因此,通过学习,空间思维能力、数据解释能力及计算机编程能力等将得到很大提供。同时,学习中会有多次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青岛、走出山东领略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机会,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本专业应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广,一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可以到地质调查局、海洋局等相关单位就职或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做相关的研究、教学工作;二是从事资源勘查及工程、环境探测:可以到石油系统、地矿系统及市政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性工作;三是从事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研发,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曾获得全国竞赛特等奖,毕业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连续多年有多名同学保送、考取至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北京大学(2013级于珍珍免试保送)、浙江大学(2005级李刚任教、2014级张芳雪免试保送)、中国科技大学(2011级姜芦倩免试保送)、中国科学院不再遥不可及;每年的考研率均高于百分之五十,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震局等一流学府都是你的选择。这里是您航行的起点,是您梦想实现的地方!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水资源在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对水文水资源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本专业紧密结合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需求,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经过长期办学与发展,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专业特色,在地下工程水害防治、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目前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自筹建设专业、山东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在山东省内专业排名稳居前列。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等知名学者教授,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方向明确,优势突出,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二十余项。出版专著、著作以及全国统编教材12部,发表论文五百余篇。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素养,掌握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普通地质学、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气象气候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工程水文学等。毕业生可以在水利、国土、环保、地质、能源、城建、农业等行业及国家机关单位从事科研与工程技术工作,也可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等专业国内外继续深造。近年来,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学生考研率在50%左右。毕业生免试保送和考入了法国里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中科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已成为支撑单位和社会发展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这里是您通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快速通道!期待您报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底蕴深厚。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省级一流课程为依托,拥有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人才、全国行业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强大师资,教学与科研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2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成果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国家规划教材等2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30余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下设能源矿产资源、固体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3个培养方向;秉承“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班主任制、导师制、精细化、小班化、个性化”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掌握多种矿产资源勘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3年就业率100%,毕业生主要面向能源矿产、固体矿产和海洋矿产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勘查、评价和管理等工作。近3年考研录取率50%左右,大批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和成功考取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世界一流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继续深造。多年来,本专业培养了多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500强CEO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单位和行业的骨干人才。欢迎有志青年报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我们将与您一起,用学识与激情,创造属于你的青春精彩。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大波浪

山东科技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方案发布,复试过程实行“三随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0〕25号)等文件精神,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01、组织管理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疫情防控和复试工作,负责领导和监督全校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解决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2.校内各招生单位(以下简称各学院)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制定本学院复试方案,组织开展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对本单位的复试和录取结果负责,并负责处理考生的质疑、申诉和投诉。工作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3.各学科或专业(领域)成立研究生复试小组。研究生复试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复试成绩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复试、做好复试全程记录、给出复试成绩、提出拟录取名单报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要交学校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音像材料要由复试小组长、学院负责人、研究生院负责人、纪检监察人员签字密封后妥善保存于学校保密室备查。4.成立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实施方案,严密做好复试录取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各学院复试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上级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场地安排、卫生消毒、防疫物资、模拟预演等工作,确保人员和场所安全。5.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保障工作小组,负责复试录取期间的复试场所保障、网络带宽保障、复试设备用电保障、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人员校园进出等。02、招生计划1.学校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2.各学院各学科或专业(领域)原则上按公布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过程中若有调整,需根据生源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并报研究生院同意。3.学术型招生计划可调整到专业学位使用,但专业学位招生计划不得调整到学术型专业使用。全日制计划和非全日制计划不得相互调整。4.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纳入当年的招生计划。03、复试工作要求(一)工作原则1.坚持安全性原则。将疫情防控贯穿复试录取工作全过程,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坚持科学选拔。积极遵循并探索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选拔质量,宁缺毋滥。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审查考生资格,严格复试过程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切实维护考生的权益。4.坚持客观评价。各种考核结果原则上均应量化,有明确的等次标准与结果。5.坚持保密原则。务必将各环节及人员安排的保密工作当成重点任务,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复试分数线1.我校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线)、招生计划、生源情况等,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2.我校同一招生学院,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线一致。3.对于一志愿上线人数充足的招生专业,我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原则上按照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各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三)复试资格审查。1.各学院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对比有关数据库(如考生报考照片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替考。2.各学院在复试前,按照《招生简章》相关要求,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不予复试。考生须于复试前,按照各学院具体要求,将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另加学生证)、准考证、诚信复试承诺书、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见附件1)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到指定网站,经审查以上证件及材料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未经资格审查擅自参加复试者,其复试成绩无效。因疫情原因所提供材料无法加盖公章的,须在录取后再次提交加盖公章的相关材料。3.各学院如对考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存有异议,须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其复试成绩无效。4.符合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按照学校通知要求提交加分申请及相关证明,学校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加分范围和标准执行加分政策。5.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需提交:《男(女)性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等材料原件的扫描件。(四)复试形式1.我校所有专业均采取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全校选用统一的远程复试系统,统筹安排,错时错峰,分批进行。各学院要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有序、稳定。2.复试过程中,做到“三随机”,即: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考生所在评委分组、随机抽取复试试题。(五)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同等学力加试,另外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心理素质考核、体检等环节。1.专业课笔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考试科目以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考试时间不低于45分钟。笔试科目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随机抽取复试试题。各学院要安排专门监考人员,实行实时远程视频监考,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面试时间每生一般不低于20分钟。主要考查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科研活动、培养潜质、综合能力,包含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专业外语和外语口语能力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通过专门问题问答和面试过程综合表现进行考察。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包括听力理解、会话能力等,分值占15分。各学院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考核,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3.考生复试总成绩为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两者之和,满分为200分。4.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为40%。5.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该考生初试及专业课笔试科目相同,加试笔试通过网络远程进行,考试时间为每门科目不低于45分钟,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6.体检安排在新生报到时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六)复试具体安排各专业一志愿考生,错时错峰,分批组织进行网络远程复试,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04、调剂工作要求1.调剂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要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做好生源调剂工作。2.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7)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8)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3.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4.数学一、二、三之间和英语一、二之间可顺向调剂,不可逆向调剂,如数学一可以调剂到数学二、英语一可以调剂到英语二,反之不可调剂。5.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见附件2)。6.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则视为自动放弃。05、录取工作要求1.录取工作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努力提高研究生录取质量。2.各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根据本学院招生计划和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情况,研究确定各专业的拟录取名单。各学院按以下公式计算考生总成绩。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初试总成绩/N)60%+(复试总成绩/2)40%=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N=考生报考专业初试各科目满分之和/1003.复试不合格、同等学力加试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心理素质考核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4.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复试成绩、初试成绩等。5.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队录取。6.先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7.研究生院根据招生计划和各学院上报的拟录取考生信息,确定学校的研究生拟录取名单。8.在复试、录取阶段,各学院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复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公布专项计划、单独考试、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等特殊类型招生信息。9.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10.复试期间,学校成立专门监督检查组,到各学院复试现场进行监督检查。11.学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加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和力度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考生监督,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06、其他1.在复试的基础上,各学院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安排落实拟录取考生的指导教师。安排落实指导教师要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充分尊重考生和指导教师的意见,不得平均分配和强行摊派。2.各学院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复试流程,强化复试过程管理。3.各学院要做好兜底支持保障,加强对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对于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要进行技术兜底保障,根据考生申请,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帮助。4.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针对特殊异常情况,如考生因身体不适不能继续考试、网络卡顿影响正常考试、网络长时间中断、通信设备软硬件故障、因故停电等,各学院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在复试期间,视情况对其进行补考或其他处理。5.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并签字确认后按要求提交,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性和复试过程诚信。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6.研究生新生入校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7.针对疫情不利影响,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及各相关学院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咨询电话、咨询邮箱等方式及时宣传解读政策,推送有关信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8.复试录取过程中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复试录取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等现象,一经查实,坚决处理,保证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预祝广大学子复试顺利! 我们在山科等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内容来源 / 研究生院网 排版 / 王雪婷 审核 / 许浩

一步一鬼

山科大矿业工程排进世界前十 驻青8所高校63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

山科大矿业工程排进世界前十驻青8所高校63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日前,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软科)发布了“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驻青8所高校均有学科上榜,其中山东大学31个(青岛校区4个),中国海洋大学15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2个,山东科技大学12个。此次榜单中,山科大的矿业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10位,是全部驻鲁高校中唯一一个排进世界前10位的学科。软科是全球领先的高等教育评价机构,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覆盖54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排名的对象为全球4000余所大学,共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所高校最终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榜单上。此次,山大共有31个学科上榜,其中生物工程和矿业工程两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分别位列38位和48位。山大青大校区共有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学科上榜。海大共有15个学科上榜,其中,海洋科学和船舶与海洋工程两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名,分别位列24位与16位。中石大共有12个学科上榜,化学工程最靠前,排名51—75位。山科大12个学科上榜,矿业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10位,是全部驻鲁高校中唯一一个排进世界前10位的学科。此外,青岛大学8个学科上榜,青岛科技大学7个学科上榜,青岛农业大学4个学科上榜,青岛理工大学1个学科上榜。(记者 郭菁荔)

陆贾

历史上大量的矿业大学/学院都哪里去了?

矿业类院校原来大多属于煤炭工业部管理。1998年该部撤销后,行业院校纷纷改名弃煤,大多更名为科技、工程、理工,是典型由冷门变热门。1、中国矿业大学 校名更改史:中国矿业学院(建校时间为1951年)——〉北京矿业学院(更名时间为1953年,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四川矿业学院(1970年 四川三汇坝)———〉中国矿业学院(1978年,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1988年更名,北京徐州两地办中国矿业大学,坐落于有“五省通衢”之称的江苏省徐州市,是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世界著名的矿业学府。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江苏省四所省部共建部属大学之一。中国矿业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平台”、“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同时也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校。中国矿业大学溯源于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因历史变迁,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中国矿业大学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2017年9月,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2、太原理工大学 校名更改史:太原工学院(1953年)→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并入)(1984年)→太原理工大学(1997年)山西矿业学院成立于1958年,是煤炭部直属高等院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历程。学院位于太原市迎泽西大街中段,与太原工业大学(今太原理工大学迎西校区)隔街遥望。校内花木成溪,幽雅适宜,是莘莘学子求学进取的地方。山西矿业学院面向煤炭行业等领域办学,下设采矿工程、电气工程、矿山机械、地质测量、煤炭综合利用、经济贸易、外语、计算机等系(后均改称学院),计数十个本专科专业,承担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山西省和原煤炭部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3月17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山西矿业学院与原省属院校太原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太原理工大学,学校以一级学科组建学院,优化重组,拆“庙”裁“官”,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实质性合并,成为全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范例之一。 2001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以很高评价全面高质量提前通过国家“211工程”一期工程整体建设项目验收,成为国家百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9月,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校名更改史:阜新煤矿学院(1958年)→阜新矿业学院(1978年)→辽宁工程科技大学(1996年)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原名阜新煤矿学院,在六十年代初期经院校调整,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煤炭高等院校,是原煤炭工业部隶属的两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全国煤炭企业前7名中的多位总经理或董事长毕业于此,学校素有煤炭行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是以工程技术见长,地矿为特色的全国一本招生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辽宁省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教育部与财政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4、西安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西安矿业学院(1958年)→西安科技学院(1999年)→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西安科技大学简称“西科大”,位于古都西安,建立于1958年9月。其前身是西安交通大学地质、采矿系调出”建立的西安矿业学院,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陕西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院校之一。2014年9月4日,陕西省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西安签署共建西安科技大学协议,西安科技大学正式成为省部共建大学。5、山东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58年)→山东煤矿学院(1960年)→山东矿业学院(1971年)→山东科技大学(1999年)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原名山东矿业学院,建校于1951年,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截至2015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243万平方米(3640余亩),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有19个学院,固定资产总值19.3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7亿元。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之一,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6、河南理工大学 校名更改史:焦作矿业学院(1958年)→焦作工学院(1995年)→河南理工大学(2004年)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是河南省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前身是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2002年后相继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入选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7、安徽理工大学 校名更改史: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1949年)→淮南煤炭学院(1971年)→淮南矿业学院(1981年)→淮南工业学院(1997年)→安徽理工大学(2002年)安徽理工大学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8、湖南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湘潭煤炭学院(1978年)→湘潭矿业学院(1981年)→湘潭工学院(1997年,湘潭师范学院并入)→湖南科技大学(2003年)湘潭矿业学院原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直属管理,学校是煤炭工业部在长江以南地区惟一的部属高校,1997年学校更名为湘潭工学院,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为湖南科技大学,学校座落在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湘江之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9、河北工程大学 校名更改史:河北煤矿学院(1978年)→河北矿业学院(1981年)→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1983年)→河北建筑科技学院(1995年)→河北工程大学(2006年)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水利部共同建设高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开滦煤矿工业学校,隶属于煤炭工业部,后更名为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建筑科技学院。2003年河北建筑科技学院、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邯郸)合并组建河北工程学院,2006年更名为河北工程大学。10、华北理工大学 唐山煤矿医学院(1963年)→华北煤炭医学院(1984年)+河北理工大学合并→河北联合大学(2010年)→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1926年创办的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医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天津医学院等抽调了一批骨干教师,成立唐山煤矿医学院,1984年更名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隶属原煤炭工业部。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经过几代人7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规模不断扩大,专业不断拓宽,学科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实力明显增加,为WHO注册院校。华北煤炭医学院于2010年与河北理工大学合并为河北联合大学。并且于2015年3月26日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11、黑龙江科技大学 校名更改史:鸡西矿业学院(1958年)→黑龙江矿业学院(1981年)→黑龙江科技学院(2000年)→黑龙江科技大学(2013年)黑龙江科技大学,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是黑龙江“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黑龙江、吉林乃至内蒙古地区唯一一所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因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故有“江畔朝阳”一说。学校的前身是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学校,几经易名,1981年更名为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01年在哈尔滨建设新校区,2003年学校主体由鸡西市迁入哈尔滨市。2013年4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12、华北科技学院 校名更改史: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89年)→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1993年)→华北科技学院(2002年)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84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1993年改制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面向全国招生;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27所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之一;200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华北科技学院;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撒把

这所默默无闻的山东高校,ESI进步速度全国第一!

导语:大家好,我是笨小猪!提及山东,人们往往会想起山东大汉、孔孟故里、儒家圣地、山东蓝翔等等山东标签。确实,山东省在全国的存在感比较强,省内的济南和青岛两座“双子星城市”在全国都名气颇大,而且还都是规格较高的副省级城市。山东省最辉煌的时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山东省的GDP总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不过在后来的发展大潮中,山东省开始逐渐落伍于广东和江苏,但仍然稳居全国第三位。2019年,山东省的经济总量高达71067.50亿元,高居中国北方第一位,全国第三位!作为经济强省,山东省的科教同样不弱,坐拥2所985名牌大学,分别是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以及一所211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今天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这几所211工程大学,而是一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大学,这所大学就是山东科技大学!一、ESI进步幅度全国最大笔者在这里先来给大家普及一下ESI,ESI的英文全称位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翻译成中文就是重要的科学数据指标。ESI包括SCI(科学英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索引),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SCI论文就是ESI国际数据排名的主要载体。虽然近期教育部下令全国“规范使用SCI论文指标”,但作为世界重要的学术和科研影响力评价指标,SCI在科教界还是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不少高校和相关企业单位都以SCI作为教师评职称、研究生毕业、项目申请、职位晋升等等的限制标准。所以,SCI在长期内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知道我们的高福院士可足足发表了540篇SCI呢!先来看一下国内哪些高校ESI进步速度最快,统计周期为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根据笔者制作的统计表格可以看出,表现最为突出的当属山东科技大学了,以876位的国际进步位次速度荣登全国榜首!全国排名位次由2019年3月的全国163位,上升至2020年3月的全国124位,足足上升了将近40位,可谓“进步神速”!除了山东科技大学之外,南方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重庆大学同样进步幅度十分大。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ESI数据排名越靠前,所能开拓的进步空间就会越小。这样一所SCI数据表现抢眼的大学,却十分低调,一直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相比于很多浮躁自夸的大学来说,实在难能可贵!今天笔者带大家来了解了解山东科技大学。二、学校概况山东科技大学校门山东科技大学简称“山科大”,学校法人注册登记地为山东省青岛市,在济南市和泰安市均有办学。学校属性为国家“111计划”入选高校,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高校、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省部共建高校,可以看出山东科技大学的办学头衔在山东省内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学校起源于1951年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953年迁往安徽淮南并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1963年淮南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矿学院合并,紧接着以江西煤矿学院为代表的全国多所煤矿特色院校相继并入,办学实力不断增强,1999年山东煤矿教育学院并入且定名为山东科技大学,沿用至今!校园秋色山东科技大学5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分别为工程学、地球科学、数学、材料科学、化学,所以山东科技大学在这些学科领域还是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师资力量方面,根据学校官网显示,山科大拥有4位全职院士,1位日本院士,在专职院士方面,山东科技大学可以说胜过了很多的211高校!此外,学校还拥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尖端人才。学位点方面,山科大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规模表现得比较中规中矩。三、学科专业山科大雪景从山科大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山东科技大学在煤炭相关领域的实力较为强劲!拥有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重点实验室,一个隶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矿山安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科技大学地处青岛,对新兴专业的追求当然没有放慢脚步,学校的5个省级协同创新有3个是煤矿相关领域,还有2个分别为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这也说明了山东科技大学一直在拓展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空间,不声不响地奋力发展!山科大夏荷从教育部近期公布的双万计划来看,山东科大共有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其中不乏热门的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相关专业。此外,山东科技大学的采矿工程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还有像机械电子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等山东省重点学科也是比较不错的!结束语:校园一角山东科技大学近一年的ESI排名数据进步幅度全国第一,十分令人刮目相看!作为一所低调务实,埋头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大学,山科大在2020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全国137位,山东省第7位,排在山东科技大学前面的山东省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以及山东农业大学。不过在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山东科技大学排名省内第5位,表现略好一些。希望我们的山科大继续砥砺前行,奋力发展!祝愿山科大的明天越来越好!山东科技大学鸟瞰注:本文所有观点为笔者独立看法,数据来源于ESI官方,部分图片来源于学校官网。表格为笔者独立制作,如有疏漏,请帮忙指正,谢谢!

适人之适

第1585回:失意者逆袭创价值,折腾人风口敢闯拼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Jumbo Heritage List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第1585回:失意者逆袭创价值,折腾人风口敢闯拼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部分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历史如山,离得越远才能看得越清楚。人生重要的并不是你所站的位置,而是你所行走的方向。以前总是听到美国硅谷的印度仔围堵排挤华裔的事情,甚至有人说硅谷的华人工程师已经沦陷为码农了,后来我的合伙人做生意被美国的印度佬坑骗几次之后,让我意识到,美国的印度裔也存在二流骗子,华人也并不都是没有星辰大海理想的平庸之辈,而且现在终于有一个中国人打破了印度裔的围追堵截,让美国的中国人终于又扬眉吐气了。他叫袁征,一位原本毕业于国内二流大学(马某云也是二流师范毕业,不能歧视二本大学或大专生啊,特别是在国内,歧视无处不在,导致很多小学毕业的人创业成功之后不是出钱买博士后学历就是报读什么MBA,实际上学历低有什么关系?贫农都可以当皇帝,以后中国要将年龄歧视和学历歧视等列入违法犯罪!),或平淡过完一生的人物,靠着“敢闯敢拼”的个性,再加上抓住了机遇,袁征终于成为硅谷的华人首富,他的成功,值得尊敬!非洲智人的“失意者们”20万年前经过苏伊士和亚丁湾走出非洲,直到遍布全球;为什么要向东迁徙呢?因为东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对于原始人来说,太阳几乎是全部的信仰和希望;欧洲大陆的“失意者”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对面的小海岛建立英国;以英国人为首的“失意者”远渡重洋来到北美大陆,建立美国,最后成就了日不落帝国;80年前,大陆的失意者奔赴香港,成就了东方明珠;40年前,内地的“失意者”来到这片倚山靠海的小渔村,在一片荒芜中,历尽坎坷,最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镜头拉近,2020年的早春的傍晚,你疲惫地从公交地铁下车,穿过万家灯火中,走进城中村的一家小餐馆,边吃饭边望着巷子里同样是披星戴月归家去的年轻人,他们与我们一样,是背井离乡的失意者。你,少了些许焦虑...没错,现代世界的价值,大部分是由失意者创造的,因为,也只唯有他们,才能经受如此艰难,成就此番事业,所经历的,任由旁人评说,当经历不被别人所理解的坎坷,体验到了别人所体验不到的之后,坦然一笑,可能,这就是我们选择离乡背井的意义吧!成功从来不是偶然,在任何时代,一个人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经历了种种挫折,从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不断成长为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建树的领军人物。这样的人,值得尊敬!而就是有这样一个名叫袁征的人,出生于平凡的矿工家庭,甚至大学都只是普通的学校。相比较如今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上人均“985、211”重点大学的学历,他的本科学历,明显有些不够“资格”。袁征同志是一位美国华人企业家,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创始人。袁征同志在1970年出生于山东泰安,父亲是普通的矿业工程师。1987年考入山东矿业学院,后来改建为山东科技大学,他就读于应用数学专业,之后于中国矿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据说他为了赚点儿零花钱,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袁征收集废品卖钱,也许这正是袁征未来创业的萌芽。在袁征成年之后,他考上了山东矿业学院(后来的山东科技大学),在当时,该校不过是山东的一所普通的不入流的大学,远远不如省内的山东大学、我国海洋大学。当时的袁征,恐怕就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自己会有机会成为美国的百亿富翁。而这时候的袁征,也没空想这些,因为他此时在忙着“异地恋”。据说袁征和女友相识于中学,大学异地,只有每年的寒暑假,袁征才能乘几个小时的火车去和女友见上一面。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在那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袁征和自己女友的联系,只能通过书信和电话,距离并没有打败他们,反而更加相爱,袁征22岁时,双方结为夫妻。袁征和妻子也正是这样的异地经历,袁征内心就萌生了要是有一个能够相隔千里,也能见到对方的远程通话设备,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也是ZOOM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袁征不满足于本科学历,因此在大学毕业以后又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山东的一家公司上班。据说在上班期间,袁征获得去日本学习四个月的机会,也正是此次学习,他有幸听到比尔盖茨的演讲。去美国看看的想法就此产生,并不可扼制!后来袁征开始了自己漫漫“签证路”,他的名字取得好,“袁征”就是能“长征”,在9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签证并不容易获得,尤其是袁征的英语水平并不是很高,更是因此被多次拒绝,当然也有当年米国局部封锁我国等政治方面的因素,不放弃的袁征认为,只要美国没有永久拒绝我,我就会一直回来申请签证。正是靠着这股“轴劲儿”,袁征在申请签证第9次的时候,才获得美国签证,并来到向往已久的硅谷。对于袁征而言,他在90年代获得研究生学位,还和自己相爱的女友结婚,在山东有稳定的工作。一般人也许就会选择安稳度过此生,然而袁征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再加上身上那股轴劲儿,他来到了美国硅谷,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从计划移民美国,到申请美国签证连续八次被拒,到第九次签证申请成功后才能来到美国,可见他的出国经历非常坎坷。1997年他加入WebEx,当时他每天通宵达旦地写程序,当码农,偶尔才有机会去踢球,初来乍到美国的袁征,由于依然不能流畅地像印度裔那样说英语,他在美国过得并不如意,甚至称得上穷困潦倒。袁征寄宿在美国的亲戚家,为了生活,他放弃了学业,据说他还去餐厅打工端过盘子,后来为了挣钱,被迫成为了一名码农。因为做程序员不需要很流利的英语,这个工作不太需要有人交流,也不需要多费口舌。。。袁征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了努力真的可以改变命运,但成功也不是偶然的,千里马有时候也需要伯乐的帮助。在袁征的低谷时期,出现了一个人物:今年72岁的朱敏是美国计算机软件行业著名企业家,美国网迅前任总裁(WebEx)、首席科技主管(CTO),有“硅谷红兵”之称。朱敏生于浙江省宁波。1964年至1967年,高中就读于宁波市第一中学(今宁波中学)。高中毕业后,在农村插队8年。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82年,考入浙江大学,在工业管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于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1984年,以浙江大学管理系第一名的成绩公派赴美国留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留学生之一,入读斯坦福大学。198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曾工作于IBM在加利福尼亚的技术中心,曾任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总技术官和美国Expert Edge公司副总裁。1991年,自主创业,创办Future Labs公司。1996年,朱敏与Subrah Iyar共同创办WebEx(网迅)。2000年,WebEx(网迅)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被美国加州大学聘为校长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2005年朱敏离开网迅。担任加利福尼亚州San Jose市府科技顾问。2007年3月,朱敏把WebEx(网迅)卖给思科,售价32亿美元。创办赛伯乐投资公司,担任公司董事长。2002年:《商业周刊》评为全球电子商务25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2004年:美国加州大学系统聘为“科学与技术发展委员会”委员。2004年:担任美国华源科技协会会长。美国华源科技协会是以旅美华人科技人才为主社团。2004年:美国加州硅谷圣何塞(San Jose)市政府聘为10名科技顾问之一。2007年5月,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捐款1000万美元予浙江大学,创建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2008年:福布斯“2008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2009年:捐款1000万元人民币给母校宁波中学。。。朱敏慧眼识人才,他将袁征纳入麾下,两个中国人在一起工作,好沟通,不用说英语,正是因为成为朱敏的初始十几位员工之一,再加上努力认真的工作,短短四年的时间,这家当时名为网讯(视频会议应用)的公司,就实现了上市。而用了十年的时间,公司被思科收购,创始人朱敏,以及时任公司副总裁的袁征,都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一跃成为亿万富翁。朱敏和袁征在互联网泡沫中,多少人失业、破产,而袁征跟着自己的提拔贵人朱敏,不仅躲过了这样的灾难,而且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成功,为后面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袁征凭组织协调关系和代码技术一路晋升至副总裁,2007年被思科系统收购成为工程部门副总裁。但是被收购后的网讯,对于袁征这位在外的华人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而他提出的种种提升方案,也被思科拒绝。他想做一个每天早上起来都很想去上班的公司。就这样,2011年,袁征离开了自己为之奋斗了14年的公司,踏上和老领导朱敏相同的道路。。。2011年创建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2019年6月Zoom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凭借其股份身价涨到37亿美元。2019年12月,袁征入选彭博信息公布的2019年“彭博50”名单。袁征与华某为公司的任某非一样,都是大器晚成,年纪很大了才开始创业,(他在41岁时才开始创业)。但是在今年50岁的袁征,用了仅仅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美国硅谷的华人首富,身价达到百亿!而通过袁征的经历,令我也想起来这段时间频频登上热搜的一些年轻人,所谓的“努力无用论”是多么可笑。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肯定会失败。袁征的公司在美国挂牌一年,市值直接超过国内的百度这家老企业。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是我校友兼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同学的经典名言,只要抓住机遇,一只猪都能飞起来。当年脸谱这只猪也是在风口上飞起来的,脸谱本质就是一个聊天平台,很多群众聚集在一起聊天分享,当年这样的网站可以说有上千万家,但偏偏脸谱这头猪能飞起来。。。机遇千百万,能够抓住的又能有多少人呢?袁征,就是抓住了机遇的1%的人,因为成功永远属于少数人。袁征,这位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老将”,41岁才开始创业,而他创办的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一款名叫ZOOM的视频会议应用。本来平平无奇的一款应用,却因为当下的流感疫情的缘故,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因为年初在家办公迅猛地成为趋势(就像现在网络卖蔬菜的公司和口罩企业都趁势飞了起来)。ZOOM也在疫情期间趁势狂飙突进,势不可挡!ZOOM上市在纳斯达克刚刚上市一年的ZOOM,成为雷同学口中的“那只风口上的猪”。它起飞了。从2020年初一两千万的活跃人次,达到了如今最高二个亿的活跃人次,我甚至发现很多印度人都在使用ZOOM软件。。。它的股价相比刚上市翻了三倍,市值突破390亿美元,超过在美上市15年的百度(340亿)。而ZOOM公司的创始人袁征,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实现了身价从30亿到63亿的巅峰跨越,并顺势成为硅谷华人首富!袁征取得的成就,无疑可以被称为“华人的骄傲”。在美国硅谷这样人才济济的地方,在互联网这个年轻人居多的领域,41岁开始创业,抓住了机遇,取得如今的成就,为中国人争了口气,的确非常不容易。袁征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袁征成百亿富翁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他爱折腾,也有人说他有“轴”劲儿,而袁征就是一个兼备这两个条件的人。41岁的他开始了人生创业之路,他要做的产品,依然是自己熟悉的视频会议应用,不过因为是自己创业,他可以将自己的想法真正付诸于行动。为了在众多视频会议软件中“杀出一条血路”,袁征分析了同类应用的问题点:框架陈旧、难以优化、功能繁杂、不够专注。而ZOOM的特点就是:专注做视频通话、使用顺畅、界面清晰、具有极好的社交性。再加上疫情的缘故,ZOOM脱颖而出,把握住了这次机会,实现了公司的迅速成长,市值直接碾压百毒不侵的度娘搜索引擎巨无霸。。。袁征能登上福布斯富豪排行榜,成为硅谷中少数入榜的华人,在今天这个以印度裔为主的硅谷,是相当不容易的。袁征用了自己五十年的人生,向国内群众宣告,努力可以改变命运。成功,也没那么简单。大家可以回顾他的成长之路,一定是大起大落的,袁征从小到大,都是一个“能折腾”的人。小时候不嫌丢人卖废品赚钱;长大后结婚还要舍弃稳定工作,去美国打拼;公司被收购又离开高薪岗位去创业。成功的袁征遇到贵人,朱敏无疑就是袁征的伯乐。对于在美国难以立足的袁征,朱敏伸出了橄榄枝,并且携手将公司发展壮大,袁征实现了自己人生从41到99的突破。而袁征自身也知道抓住机遇,用努力去真正抓住,不辜负命运。袁征不只是在事业上成功了,他在家庭上也是成功的,袁征22岁结婚,现在已经有三个孩子。对于喜欢搞婚外情的企业家,也要学习一下人家袁征的模范丈夫形象。。。Jumbo Huang Notes Citation: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Zoom) is an America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mpany headquartered in San Jose, California. It provides videotelephony and online chat services through a cloud-based peer-to-peer software platform and is used for teleconferencing, telecommuting, distance ecation, and social relations. Use of the platform is free for video conferences of up to 100 participants, with a 40-minute time limit. For longer or larger conferences with more features, paid subscriptions are available, costing $15–20 per month. Features geared towards business conferences, such as Zoom Rooms, are available for $50–100 per month. Eric Yuan, a former Cisco Webex engineer and executive, founded Zoom in 2011, and launched its software in 2013. Zoom's aggressive revenue growth and perceived ease-of-use and reliability of its software resulted in a $1 billion valuation in 2017, making it a "unicorn" company. In 2019, the company went public. As of April 2020, Zoom's software has seen increased use e to the quarantine measures adopted by many countries in response to the 2019–20 coronavirus pandemic. Eric S. Yuan pinyin: Yuán Zhēng; born 1970) is a Chinese-American businessman and the founder of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of which he owns 22%. With a net worth of US$7 billion, he is ranked 293rd by Forbes on the list of billionaires worldwide.Yuan is the son of mining engineers. H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Tai'an,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In 4th grade, Yuan collected construction scraps to recycle copper for cash. As a university freshman in 1987, he was inspired to develop videotelephony software while he took 10-hour train rides to visit his girlfriend and was looking for an easier way to "visit" her. He earned bachelor's degrees and master's degre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fro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age of 22, while studying for his master's degree, he got married. Yuan worked in Japan four years after graation. After listening to a speech by Bill Gates in Japan in 1994, he was inspired to move to Silicon Valley to be a part of the tech boom.Yuan moved to the U.S. in 1997 at the age of 27, speaking very little English, after obtaining a visa on the 9th try.In 1997, Yuan joined WebEx. There, he routinely spent all night writing computer code, only making time for his hobby of playing soccer. WebEx was acquired by Cisco Systems in 2007; he became vice president of engineering.In 2011, Yuan pitched a new smartphone-friendly video conferencing system to Cisco management. The idea was rejected and Yuan left Cisco to found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In the beginning, he struggled to find investors because many of them considered the market to be saturated. In 2019, Zoom became a public company via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at which time Yuan first became a billionaire…Above Chinese contents were partially digested from several public domain websites...Happy day to this beautiful Earth amidst all the human panic indoors, She is revelling in the peaceful quiet. I truly believe this virus has come about to make us humans just stop doing so damn much. She needs this time (and more) to rest and recharge. Do your part, even the bare minimum, to make better choices for our environment so that it can thrive again. And make sure to say Thank You to the sun, trees, dirt, and water today for giving us life .

不亦悲乎

山东科技大学迎新校长,前任曾在青岛任职6年后落马

12月12日,山东科技大学在青岛校区召开干部大会,传达省委决定:姚庆国同志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此前在12月3日,山东省委组织部发布省管干部任前公示,时任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姚庆国拟任省属高校正职。公示期结束后,姚庆国早早走马上任。而此时,距离上任校长任廷琦被查,已过去一年有余。公开履历显示,姚庆国,男,汉族,1962年7月生,山东邹平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此前担任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姚庆国姚庆国自1983年7月参加工作后,一直在高校任职,曾任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教务处科长、综合工程系副主任、经济系副主任、校办产业处处长。后进入山东科技大学,先后历任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正处级)、青岛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教科部主任,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委员等职。2015年5月,姚庆国出任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而今,山东科技大学官网领导一栏中,姚庆国职务已显示为:党委常委、校长。姚庆国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3部;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完成了原煤炭部基金、山东省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山东省软科学等项目7项,企业委托项目等纵横向项目10余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原煤炭部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11月,山东科技大学原校长任廷琦被查之后,山东科技大学校长一职一直空缺。任廷琦前任校长任廷琦是十九大后山东省首个落马的正厅级官员,曾先后担任烟台师范学院院长,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山东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务,主政三校。2011年12月起,任廷琦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在青岛任职长达6年。2018年8月15日,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山东科技大学原校长任廷琦受贿案,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万元,收缴赃款781万余元。而今,伴随着山东科技大学在新校长的带领下,也将继续坚持高点定位,对标一流,努力开创学科、学校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