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山东科技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方案发布,复试过程实行“三随机”!架构

山东科技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方案发布,复试过程实行“三随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0〕25号)等文件精神,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01、组织管理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疫情防控和复试工作,负责领导和监督全校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解决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2.校内各招生单位(以下简称各学院)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制定本学院复试方案,组织开展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对本单位的复试和录取结果负责,并负责处理考生的质疑、申诉和投诉。工作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3.各学科或专业(领域)成立研究生复试小组。研究生复试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复试成绩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复试、做好复试全程记录、给出复试成绩、提出拟录取名单报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要交学校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音像材料要由复试小组长、学院负责人、研究生院负责人、纪检监察人员签字密封后妥善保存于学校保密室备查。4.成立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实施方案,严密做好复试录取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各学院复试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上级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场地安排、卫生消毒、防疫物资、模拟预演等工作,确保人员和场所安全。5.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保障工作小组,负责复试录取期间的复试场所保障、网络带宽保障、复试设备用电保障、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人员校园进出等。02、招生计划1.学校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2.各学院各学科或专业(领域)原则上按公布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过程中若有调整,需根据生源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并报研究生院同意。3.学术型招生计划可调整到专业学位使用,但专业学位招生计划不得调整到学术型专业使用。全日制计划和非全日制计划不得相互调整。4.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纳入当年的招生计划。03、复试工作要求(一)工作原则1.坚持安全性原则。将疫情防控贯穿复试录取工作全过程,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坚持科学选拔。积极遵循并探索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选拔质量,宁缺毋滥。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审查考生资格,严格复试过程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切实维护考生的权益。4.坚持客观评价。各种考核结果原则上均应量化,有明确的等次标准与结果。5.坚持保密原则。务必将各环节及人员安排的保密工作当成重点任务,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复试分数线1.我校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线)、招生计划、生源情况等,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2.我校同一招生学院,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线一致。3.对于一志愿上线人数充足的招生专业,我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原则上按照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各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三)复试资格审查。1.各学院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对比有关数据库(如考生报考照片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替考。2.各学院在复试前,按照《招生简章》相关要求,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不予复试。考生须于复试前,按照各学院具体要求,将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另加学生证)、准考证、诚信复试承诺书、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见附件1)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到指定网站,经审查以上证件及材料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未经资格审查擅自参加复试者,其复试成绩无效。因疫情原因所提供材料无法加盖公章的,须在录取后再次提交加盖公章的相关材料。3.各学院如对考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存有异议,须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其复试成绩无效。4.符合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按照学校通知要求提交加分申请及相关证明,学校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加分范围和标准执行加分政策。5.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需提交:《男(女)性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等材料原件的扫描件。(四)复试形式1.我校所有专业均采取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全校选用统一的远程复试系统,统筹安排,错时错峰,分批进行。各学院要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有序、稳定。2.复试过程中,做到“三随机”,即: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考生所在评委分组、随机抽取复试试题。(五)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同等学力加试,另外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心理素质考核、体检等环节。1.专业课笔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考试科目以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考试时间不低于45分钟。笔试科目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随机抽取复试试题。各学院要安排专门监考人员,实行实时远程视频监考,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面试时间每生一般不低于20分钟。主要考查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科研活动、培养潜质、综合能力,包含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专业外语和外语口语能力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通过专门问题问答和面试过程综合表现进行考察。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包括听力理解、会话能力等,分值占15分。各学院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考核,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3.考生复试总成绩为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两者之和,满分为200分。4.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为40%。5.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该考生初试及专业课笔试科目相同,加试笔试通过网络远程进行,考试时间为每门科目不低于45分钟,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6.体检安排在新生报到时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六)复试具体安排各专业一志愿考生,错时错峰,分批组织进行网络远程复试,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04、调剂工作要求1.调剂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要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做好生源调剂工作。2.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7)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8)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3.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4.数学一、二、三之间和英语一、二之间可顺向调剂,不可逆向调剂,如数学一可以调剂到数学二、英语一可以调剂到英语二,反之不可调剂。5.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见附件2)。6.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则视为自动放弃。05、录取工作要求1.录取工作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努力提高研究生录取质量。2.各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根据本学院招生计划和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情况,研究确定各专业的拟录取名单。各学院按以下公式计算考生总成绩。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初试总成绩/N)60%+(复试总成绩/2)40%=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N=考生报考专业初试各科目满分之和/1003.复试不合格、同等学力加试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心理素质考核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4.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复试成绩、初试成绩等。5.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队录取。6.先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7.研究生院根据招生计划和各学院上报的拟录取考生信息,确定学校的研究生拟录取名单。8.在复试、录取阶段,各学院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复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公布专项计划、单独考试、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等特殊类型招生信息。9.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10.复试期间,学校成立专门监督检查组,到各学院复试现场进行监督检查。11.学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加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和力度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考生监督,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06、其他1.在复试的基础上,各学院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安排落实拟录取考生的指导教师。安排落实指导教师要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充分尊重考生和指导教师的意见,不得平均分配和强行摊派。2.各学院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复试流程,强化复试过程管理。3.各学院要做好兜底支持保障,加强对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对于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要进行技术兜底保障,根据考生申请,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帮助。4.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针对特殊异常情况,如考生因身体不适不能继续考试、网络卡顿影响正常考试、网络长时间中断、通信设备软硬件故障、因故停电等,各学院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在复试期间,视情况对其进行补考或其他处理。5.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并签字确认后按要求提交,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性和复试过程诚信。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6.研究生新生入校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7.针对疫情不利影响,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及各相关学院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咨询电话、咨询邮箱等方式及时宣传解读政策,推送有关信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8.复试录取过程中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复试录取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等现象,一经查实,坚决处理,保证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预祝广大学子复试顺利! 我们在山科等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内容来源 / 研究生院网 排版 / 王雪婷 审核 / 许浩

出门

山东大学2020年接收推免研究生来源:校外985高校生源仅111人!

10月底,山东大学公布了2020年接收的推免硕士研究生和直博生录取名单。山东大学2020年一共录取推免生硕士生和直博生2086人。本校生源占比三分之一从录取的推免生本科学校来看,山东大学本校生源有705人,占比33.8%。、705人录取在山东大学济南校区和威海校区55个二级单位之中,其中临川医学院本校生源最多,有163人;其次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有43人;管理学院有42人。山大本校生源录取院系如下:山东高校生源排名前列从整体学生生源学校来看,校外生源最多的学校是青岛大学,有58人;第二位是山东师范大学,有52人;第三位是山东科技大学,有47人;第四位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有43人;第五位是山东的邻居省份的河南大学,有39人;第六位还是位于山东的济南大学,有38人。从人数上来看,山东高校人数去往山大的人较多,人数前几位的高校都是山东的高校。双一流高校生源较少在42所双一流高校中,人数最多的还是本校生源;其次是中国海洋大学,有36人;郑州大学有33人,兰州大学18人,吉林大学13人,湖南大学10人,其余的双一流高校人数都在10人一下,生源质量略见一斑。在排名更加靠前的大学中,只有北京大学生源1人,中山大学2人,其余的华东五校更是毫无一人选择推免至山东大学,武大、华科、厦大等学校也没有学生。这也说明了山东大学接收推免生的尴尬之处。下图是接收推免生的校外985生源数量,仅仅只有111人。END!欢迎交流讨论

天寒既至

2021届山东高校最新保研率排名,山东大学保研率和人数均最高

山东省内高校众多,具备研招推免资格的有17所,现已全部公布了2021届的保研情况,保研率和保研人数最高的均为山东大学。保研率超过10%的有三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大学保研率均超过10%,其中山东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都是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59所高校之一。山东大学:本部(含青岛校区)2021届推免生名额总计1601人,保研率25.37%。中国海洋大学:2021届推免生名额共计786人,保研率20.4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届推免生名额共计849人,保研率约为18%。保研率低于2%的有四所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四所高校保研率均低于2%,同时这四所大学也是2017年新增具备保研资格的高校。聊城大学:2021届推免生名额共计125人,另有支教团3人,保研率1.61%。山东财经大学:2021届推免生名额共计123人,保研率1.68%。山东理工大学:2021届推免生名额共计115人,保研率约为1.5%。山东建筑大学:2021届推免生名额共计89人,保研率1.38%。其他高校的保研情况山东农业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422人,保研率5.15%。山东师范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382人,保研率5.09%。青岛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379人,保研率4.45%。曲阜师范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320人,保研率3.75%。青岛科技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227人,保研率3.53%。山东中医药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161人,保研率3.52%。山东艺术学院: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 65 人,保研率3.1%。济南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201人,保研率2.21%。青岛理工大学:2021届推免名额共计122人,保研率2%。另外,山东科技大学推免公示不全,根据4个学院估算,保研率约为4.73%。(图片信息均来源于网络)

率则不劳

2020山东高校保研率排行榜:不足2%的高校居然有四所

保研,即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通俗来讲就是免统考上研究生,山东有保研资格的高校共有17所,如图数据来源:博雅数据库统招普通本科按类别大致分为三档:第一档:山大、海大、石油(双一流)第二档: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4%)第三档: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3%)第四档: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2%)第五档:山东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1%)而各高校的录取分数是这样的:山东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较高但是保研率并不是那么匹配,原因之一是该高校升为大学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获得保研资格也较晚。相反,山东农业大学虽然是二本的分数线,保研率却很高,所以对于那些对农林感兴趣且有意要深造的同学(一般来讲,强势专业保研率更高),山东农业大学的性价比会非常高。

邢昺

山东新增4所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 总数达17所附名单

齐鲁网8月17日讯(记者 费燕妮)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2017 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山东省4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备案,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4所高校分别为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截至目前,我省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已达17所。此前已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

其豆肩肩

山东大学保研率24.6%,为清北、华五提供了大量优质生源

一、2019届推免生人数(学院)分布 山东大学2019届推免生数量:1985人。本部1527人。临床医学院、管理学院、控制学院人数最多,分别是249、88、83人。临床医学院249人中,包含长学制临床7年本硕连读198人,其余均为临五。威海校区458人。其中,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人数最多,超百人。二、保研率  山东大学2015年录取本科生1万余人,济南校区6200人,威海3800人。休学、参军、5年制、7年制,往届对冲本届,2019届毕业生人数大约1万人。本部保研率:24.6%威海保研率:12.1%。整体保研率 ≈ 20%。三、2019届推免生去向 继续留在山东大学读研758人。本部646人,威海112人。保研到其他高校1227人。本部881人,威海346人。山东大学为其他名校提供了大量优质生源:保研北京大学88人,北大医学部18人。去清华大学24人:环境学院1人,机械系3人,法学院1人,电子系1人,教研院1人,医院管理研究所2人,OpenFIESTA1人,网络研究院2人,生命科学院10人,经管学院1人,计算机系1人。去南京大学50人。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人。去厦门大学14人,中山大学19人。姓名、专业比对:保研复旦40人、浙江大学45人。四、山大研究生院2019年拟录取推免生来源高校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2019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1807人。录取山东大学推免生758人。录取其他高校推免生1049人。共来自192所高校。●来自北京大学2人,均来自医学部。●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各1人,分别来自统计、经济、环境专业。●哈工大6人,主要来自经管、数学统计、日语专业。1、优质生源高校(前30名校)推免生人数(按山东理科投档线排序)2、山东大学2019年拟录取推荐免试研究生生源高校(按人数排序)●Top1山东师范大学。主要来自:数学、信息、控制工程、思想政治、金融专业。●Top2青岛大学。主要来自:软件、动力工程、控制工程、机械、经管、内科学专业。●Top3山东科技大学。主要来自:材料、机械、动力、电气、建筑、岩土、计算机等专业。录取人数较多的学校,多位于本省。地域划分极大影响了推免生对保研院校的选择,成为其择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廉士重名

多校公示2020年推免生名单,“双非”院校表现出彩,网友却有担忧

和正在自习室里辛苦复习的考研生相比,推免生(俗称“保研”)很显然要幸福得多。当然,此刻的幸福也是来之不易,主要源自大学前三年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优秀,以及高考的更出色发挥,毕竟不同层级的本科院校,其保研率有很大差别。那么问题来了,高考发挥不好或没太努力,无缘985、211名校,还有机会推免上好大学吗?答案很显然是肯定的!而且,不少985、211名校接收“双非”院校推免生的比例还不低,一起来看看近日三所名校公示的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名单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五校”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国内仅次于清华、北大的第一方阵高校,也是最适合做学问的高校之一。此次中科大共接收了来自179所高校的2191名推免生,其中就有不少来自“双非”院校,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安徽师范大学,一所学校就为中科大输送了44名推免生,数量高居外校的第三位,也是前20中唯一的非211大学。山东大学在整个“985工程”高校中,山东大学属于中档水平,因为招生规模大常被调侃为“巨无霸”。此次山大拟录取来自217所高校的2086名推免生,很有意思的是,除了本校外,推免生数量最多的七所(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济南大学和山西大学)全部非985、211,而且每一所学校的推免生数量均在36个以上,可以说山大是接受“双非”推免生最慷慨的高校之一。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位于湖南长沙,是一所工科优势明显的985高校。此次中南共计招收了来自229所高校的1859名推免生。除了本校的544推免生外,最多的就是“双非”湘潭大学,共有81人,南华大学和江西理工大学也分别有40人和37人。除此之外,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等名校公示的2020年拟录取推免生名单中,也可以看到不少“双非”院校(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推免生的身影。从“双非”院校的角度来看,有更多的本科生推免到985、211名校是可喜之事,但却有网友对这些名校的研究生生源质量表示担忧,认为会拉低整体生源水平。不过,这种担忧大可不必。虽然“双非”院校有越来越多的推免生上名校,但这些学生数量相对于整个学校的毕业生人数,还是极小一部分,而且几乎是最优秀的尖子生。很显然,这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等,并不会逊色于985、211名校的普通学生,能够获得推免生资格且最终成功被名校接收,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对于那些高考不能上985、211名校,又想将来有更大几率推免的考生们,以下三个方面的小建议可供参考:第一,优先选择名校资源更为丰富的省份(城市)求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推免生本科院校来源,就很直观地体现出“近水楼台先得月”不无道理。一个区域内名校越多,能够分配给“双非”院校的推免生份额自然也会更大。第二,提早规划,做针对性准备。如果确定本科读完后想继续深造,那么在大学的低年级阶段就要进行规划,尤其是针对推免的关键指标和影响因素,来做针对性准备。第三,持续不断的努力,让自己展现出科研的潜力。读研,导师很在意的是学生是否有科研潜力,如果在本科期间就有这方面的潜力展现,那么在推免时很显然会被高看一眼。对于越来越的“双非”学生推免到985、211名校,你怎么看呢?

其无辨乎

21考研:多所院校发布考研推免预报名!这些院校推免率低!

每年考研都有推免的同学,考研的同学们在查询招生名额时不难发现,有些院校专业推免生就占了一大半,顿时失去报考的勇气!近年来有很多推免生比例已经过半,而更有院校改革只接受推免生!这样的考验竞争可谓是相当激烈!感叹的同时也要分析一下关于考验推免的问题!我们拿20考研的数据分析一下吧!1、今年985推免数据分析国有推免资格的一共有311所,基本上是985、211大学或者各省排名前列的省属重点大学。20考研985的计划招生人数中,有20所大学拟招人数在5000人以上(此为20招简公布的计划招生人数,实际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扩招或缩招)。其中四川大学最多,拟招收7580名硕士研究生。这些大学虽然招的人多,但并不代表好考。比如湖南大学招生5000人,推免生接收2316人,占比46%;中科大招生5070人,推免生接收2191人,占比43%等;还有西交大、浙大、武大和华中科大推免生占比也较多,在40%左右,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推免生比例最高,占总招生人数的50.9%。由此可见,平均下来这些985今年拟招收推免生约有千余人,数量庞大。至于大家都很关注的清北华五,有的则没有那么多,但也不少,清华和南大推免比例占38%左右,上海交大和北大推免在35%左右,复旦30%。其中细究下来,这些院校的推免数据也有些规律,本校和双一流的学生占比比较多,有学校也接收大量双非的,还有大部分高校的主要生源来自于本省。2、推免的几大特征(1)本校的占比多南京大学:接收本校推免生有874人,占总名额的40%左右。兰州大学:共接收到推免生858人,其中本校500人,占总名额的58%。中央民族大学:本校推免生占50%以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接收到推免生725人,其中本校有600人,占总人数的73%左右。(2)双一流占比多清华:绝大多数的本科生都来自双一流高校,占总名额的93%。中央民族大学:来自双一流的同学占总名额的75%。华南理工:其中本校共有814人,占总人数的43%左右;有1599名双一流同学拟录取,占总人数的85%左右。兰州大学:兰大接收双非高校的生源多一些,有西北师范大学48人,居于第二;河南大学17人,位居第三;西北民族大学有12人,青海师范大学11人。(3)地域优势山东大学:拟录取了来自217所高校的2086名推免生。其中本校推免生705人,占总人数的34%左右;接收人数在40以上的高校有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这些均为山东的双非高校。中山大学:共接收到2038名推免生,本校有981人,占总名额近一半。除了本校,来自邻省南昌大学的同学最多,有56人。除了华南理工本校,推免生最多的也是南昌大学,有60人之多。3、推免率相较低的985(1)、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虽然实力在985中属于下游,但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有不少好专业可选择,每年调剂的名额也非常多,值得重点留意。优势专业:水产养殖学、生物科学、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海洋科学、药学、法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等。20考研计划招生3700人,接收推免人数1077人,占比29%。(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是我国布局在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农林类985大学,国家农业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西部高校之一。虽然在985学校中热度没那么高,但也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优势专业:农业工程、植物保护、林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畜牧学、作物学、草学、农业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等。20考研计划招生2938人,接收推免人数725人,占比24%。(3)、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直属院校,由国防部、教育部双重领导,副大军区级编制。承担着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多年来为中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优势专业: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原子与分析物理、机械电子工程等。20考研计划招生1441人,接收推免人数365人,占比25%。(4)、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B区的唯一一个985高校。该校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相对于A区的985而言相对好考一些。优势专业:核技术、草业科学、历史学、生物技术、大气科学、化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等。20考研计划招生4300人,接收推免人数858人,占比19%。(5)、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国家民委、北京市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优势专业: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宗教学、舞蹈学、历史学、艺术设计、音乐学、生态学、行政管理等。20考研计划招生1340人,接收推免人数293人,占比21%。(6)、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其位列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优势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化学、法医学、护理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网络工程、临床医学等。20考研计划招生7000人,接收推免人数2038人,占比29%。推免率只是一部分,大家在报考时一定要谨慎!多关注院校专业信息,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加油!

给数以敏

山东新增4所研究生推免高校 驻鲁高校已达17所

  根据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2017 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山东省4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备案,获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4所高校分别为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聊城大学。  截至目前,山东省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已达17所。此前已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为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

荣辱

全国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的高校

推免生,全称“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是指可以不用参加研究生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哪些大学具有推免资格呢?下面是详细名单。一、北京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二、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三、河北省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四、山西省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五、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六、辽宁省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鲁迅美术学院七、吉林省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八、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佳木斯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九、上海市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十、江苏省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十一、浙江省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十二、安徽省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十三、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十四、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十五、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青岛大学十六、河南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十七、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十八、湖南省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十九、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五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二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二十一、海南省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二十二、重庆市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二十三、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二十四、贵州省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二十五、云南省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二十六、西藏自治区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二十七、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美术学院二十八、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二十九、青海省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三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三十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