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初心如一 科技报国——记山东科技大学崔洪芝教授非大愚也

初心如一 科技报国——记山东科技大学崔洪芝教授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山东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崔洪芝教授团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崔洪芝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脚踏实地做科研,诠释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平凡中的伟大。自1989年硕士毕业到山东科技大学以来,一晃三十余载,她的初心始终如一,那就是立德树人、科研报国。崔洪芝教授作为科技界代表受邀参加2020年春节团拜会立德树人,为国育才崔洪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学高为师,身正示范,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是她读硕士研究生时,她的导师李承欧教授对她说的。为了践行这一寄语,她从30年前站上讲台开始,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进课堂听课观摩,密密麻麻地记下自己的听课心得和学生的课堂反应;为了上好每门课,她首先研究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发展前景、课程体系和所上课程的地位作用,从致用觉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备好每节课,她大量查阅相关参考书,优化教学内容,即使现在也是如此;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她课前熟悉学生、课上与学生互动、课后与学生交流,并根据自己的讲课感受和学生意见,认真完善教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未改。崔洪芝能叫上每一个教过的同学的名字,有一次一个学生因生病未能赶上崔洪芝教授的《金属热处理》课程,专门请同学带着录音机将崔老师的课程录下来,学生说:听崔老师的课每一堂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堂都不舍得落下。崔洪芝指导学生做实验每级新生入校,学生最期待的是听她进行专业引导。面对一双双纯洁而又困惑的眼睛,她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挑战,用“‘材,可通穹宇,料,可定天下’。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石,是现代科技进步的核心。大国重器,科技振兴,离不开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离不开代代材料人矢志不渝的卓越奉献。学习材料,其乐无穷;研究材料,奥妙无穷;开发材料,创意无穷;发展材料,潜力无穷”……这些不是辞藻金句堆砌,而是发至肺腑感言,坚定了学生学习材料专业的信心,激发起了学生学好所学专业的热情。崔洪芝不但重视学生专业引导,而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作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多年身赴科研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她上课从不照本宣科,总是结合材料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将自己和国内外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由浅入深,娓娓讲述,启发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崔老师讲课能抓人心、吸人眼球,她讲课总是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科研经历把所有的内容串起来,用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引入,不但让你明白学什么,而且让你明白为什么要学和怎样才能学好,所以我们最喜欢听她上课”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1999级学生,现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青岛疗养院院长刘邦武,每次回校都会这样描述当年上课的情景。惟真求新,是科大的校训,也是崔洪芝立德树人的教学风格。多年来,她始终站在教学实验第一线,坚持以本为本,将自己课题组研究实验室的全部研究条件面向本科生自主综合教学实验开放,供本科生参观、实习使用,还亲自给学生介绍学科前沿态、科研工作方法,演示材料分析、合成、制备的过程,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尽管为此需要负担大量的材料消耗及实验支出费用,但为了学生熟悉和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锻炼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义无反顾地常年坚持,营造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育人氛围。严师出高徒。在她的亲自指导下,多名本科生在学期间一作发表了SCI论文,获得推免资格,有的通过免试推荐和统考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华攻读硕士研究生。她累计培养博士生、硕士生60余人,大多数已在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成为兼具理论底蕴与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有的成为重点大学知名教授,有的成为企业老总,有的在北大、清华等学校继续深造,有的成为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坚定初心,科研报国谈到了自己从事科研的初心,崔洪芝说,“从大学到读研究生到工作,在30多年的时间里,我对科研的最早的兴趣来自什么?来自于读大学时老师经常说:咱国家材料、装备不过关,我们想进行海洋勘探,勘探不了;我们想深井作业,实现不了……原因是什么?材料不过关!这使当时十六七岁的少年深切感觉到材料多么重要,下定决心将来要做科研,要读研究生,要为祖国开发新材料。1989年硕士毕业后来到山东科技大学,一直就是科研的这种浓厚的兴趣,攻克材料难题这种强烈的追求,一直伴随着我,这就是我的科研初心。”“中国‘卡脖子’的领域,一大半是材料问题”“新材料的确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我国目前许多关键工业领域的材料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影响了弯道超车”……说起执着材料事业、材料的重要性,崔洪芝总是按纳不住心情。崔洪芝在山东泰山学术论坛上作报告1982年,崔洪芝考入大学,开始学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当时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认为这个专业枯燥乏味,有一些抵触情绪。当她听到老师说:我们国家钢铁冶金、石油开采、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之所以落后,关键是没有性能过关的金属材料,而要提高性能必须进行热处理。老师的话激发了她学习材料专业的使命感,下定决心踏踏实实地学。1991年,她26岁时申请到了第一个科研项目——煤炭科学基金项目经费2万元,研究煤炭行业大量消耗的高性能耐磨材料及制备技术,开始了她走进科研一线的征程。在此之后的20多年,她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坚持在实验室与团队和研究生一起打拼,带领科研团队攻克一道又一道技术难关,开发等离子表面强化处理设备和工艺,填补了我国实用性高能束表面强化技术空白;不断赴企业考察、试验,主持完成“等离子控制原位冶金反应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在机械、冶金、矿山、内燃机等行业广泛应用。近年来,针对材料的磨损、腐蚀性能不足,材料性能要求多样化、成本居高不下等一个个“硬骨头”严重制约着发动机缸体、曲轴、矿井大型液压立柱等技术的发展,崔洪芝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鼓励大家,“我们承担的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为国家、行业、企业负责”。经过近五年的研发,开发了耐磨蚀组合材料以及高通连制备技术,“通俗来讲,就是通过计算设计、高通量制备及表征技术,针对不同工况要求的靶向性能,快速优化出最佳性能的材料和工艺,给关键的零部件穿上‘量身定做’的耐磨耐蚀‘防护衣’,可延长使用寿命3倍以上。”涉海高品质金属材料、能源材料、高性能材料、极端环境下的耐磨蚀材料……一项项新技术在崔洪芝的攻关下,应运而生。正是这样,三十余年如一日,无论是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崔洪芝依然坚守在实验室,穿梭于应用现场,一次又一次接受挑战。一个个课题研究、一项项科研发明创造、一次次技术改进升级……近年来,崔洪芝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1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30篇,获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谋势而为,错位发展2007年,崔洪芝初任院长时,学院成立仅3年,教工30多名,规模小、底子薄,面临挑战、困难可想而知。但她与大家一道研判新材料的发展机遇,分析学校和材料学科在长期服务矿山行业中形成的基础和优势,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科研为重点,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支持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提升高度、拓展宽度、延伸长度”的立体式发展发展思路,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以本为本,巩固提升本科教学评估成果,对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师生评教评学制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教学团队建设。学院形成了由其领衔的领军人才团队,涌现出了一批教学名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专业建设成效逐渐凸显出来,其中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建设成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名校工程建设重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请。在学科建设方面,她积极倡导“顶天立地”,主动贯彻国家科研发展战略,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布局学科方向,厚植学科特色。同时,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材料学科ESI于2019年9月进入全球前1%。学院建成了山东省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示范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海洋耐磨蚀材料与表面改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耐磨蚀材料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学科平台;2个山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和1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在教学和科研队伍建设方面,她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挖大树与育好苗结合,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过长期努力,学院已培育出了几支80后年轻人为骨干的创新团队。崔洪芝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照她的话说:“将年轻人发到跑道上,自然就能跑起来”。她希望带动和激励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希望他们放眼未来,出更多的创新成果,希望他们的发展像“射线”而不是“线段”,在她的培养下,一批年轻人快速成长起来。在科研方面,她发挥自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优势,引导青年教师结合国家需要、学科基础、自身优势确立方向,带领青年人进现场、寻合作、写本子,拓宽视野,迈开步子。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6项,其中,耐磨蚀材料团队完成的技术成果,先后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五年来教师发表被SCI收录论文5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0余项。她主张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要主动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行业和区域主战场,提出“依矿向海”加快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调整研究方向。目前形成了海洋耐磨蚀材料、高能束表面冶金、海洋腐蚀与防护、塑性成形与数值模拟、新能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特色方向,开发出了一批有前瞻性的技术成果,并广泛应用于海洋、交通、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造纸等行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提升了办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她积极争取不同渠道的经费支持,整合现有教学科研资源和社会力量,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如今学院已拥有了高分辨透射电镜、电子探针、高分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等高端仪器设备,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培养的毕业生基础扎实、工程能力突出、适应性强,进入潍柴集团、中车四方、万华集团等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面向未来,崔洪芝提出,坚持依矿向海、强化特色、错位发展,提出了学院三步走的发展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是发展决定阶段,我们的目标提升材料学科ESI前1%排名;完成专业调整,建设一个新工科专业,获批新旧动能转换专业群;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进入B,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二阶段到2025年,是学科影响力和实力提升阶段,学院的目标是培养高质量人才,聚焦行业和地方需要,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获批国家级平台;形成高端人才带动教学科研方向、支撑学科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建成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平台;第三阶段到2035年,是实力凸显的领跑阶段,我们的目标是在海洋工程材料、轻量化材料等方向,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期待崔洪芝和她的团队成员、同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如期实现宏伟蓝图。 (郑均衡 韩洪烁)来源:光明网

饥饿症

空缺11个月,这所山东高校终于迎来新校长!

近日,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三所高校迎来新校长。其中,山东财经大学的上一任校长卓志离任后,山东财经大学的校长一职空缺了近11个月。12月12日上午,山东财经大学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宣布山东省委决定:赵忠秀任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与山东财经大学同日迎来新校长的,还有同为山东省属高校的山东科技大学。12月12日,山东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传达省委决定:姚庆国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据教育部官网消息,12月13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吉林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命决定,张希任吉林大学校长。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三位校长。山东财经大学校长赵忠秀赵钟秀,1966年3月生,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2000年,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为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姚庆国姚庆国,男,汉族,1962年生,山东邹平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正处级)、青岛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教科部主任,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委员等职,2015年5月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张希,男,中共党员,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18年2月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现为吉林大学校长。据了解,张希1982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先后在吉林大学取得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又任吉林大学校长。网友称他为:一位彻彻底底的“吉大人”。2016年至2018年,是全国高校“密集换帅”的三年。其中,2017年12月共有7所大学的校长上任,今年10月更是有12所高校迎来新校长。和张希校长的经历相似,三年间,有十多所高校的新任校长曾是该校校友,其中多位都在学校度过了多个学历阶段。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小编来举几个例子:林忠钦,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7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及海洋工程系,1983年至1989年,又在本校完成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业;吕健,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现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瑶琪,2003年07月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廖祥忠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今年3月,教育部党组任命廖祥忠为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郝平也在北大就读了本科和博士,现为北京大学校长。这些校长,或者时隔多年重回母校任职,或者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本校发光发热。他们是从前是学校的学生,后来是优秀校友,现在是学校的领导人。他们是这些优秀高校的一个符号,他们代表学校,也持续不断地带领着学校踏着稳健的步伐向前冲刺。在高校中,校长是高校决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发展进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山东财经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均为山东省实力不俗的省属高校,吉林大学更是985、211、双一流高校。这次新校长的上任就是给三所高校的领导班子注入新的血液,随着三所高校的领导班子更加完善,这三所高校一定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在未来取得更亮眼的成绩!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在言高校”,小编将为您带来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鱼藻

山东科技大学3位杰出校友:他掌舵中国最大的企业,他是千亿富豪

文|丛树来源|鲁商儒风山东有一所大学,在山东算不上顶级学府,可是出了几位企业界的超级牛人。一位是中国最大的企业中国石化的掌门人;一位是山东最大的企业山东能源集团的掌门人;还有一位是财富超过1000亿元的超级富豪。这所大学就是山东科技大学,他们上学的时候,还叫山东矿业学院。1、中国最大企业掌门人张玉卓在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上,中国石化以2.8万亿的营业收入高居第一位,在《财富》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居第二位,仅次沃尔玛。中国石化已经连续多年雄居中国企业首位。中国石化的掌门人张玉卓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矿业学院历经变迁,最早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71年正式命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到泰山脚下的泰安,是一所煤矿专业院校,1999年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如今主要在青岛办学。张玉卓是山东潍坊寿光人,出生于1962年,据说他从小聪明,且学习相当刻苦。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后第二年,还上高一的张玉卓就参加了高考,一举考上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矿矿山测量专业,毕业后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攻读硕士。其实,在很长时间里,张玉卓都是学院派的科研人员。研究生毕业后,他留院工作,从助理工程师一路升至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1998年,还是副院长的他,兼任中煤科技集团副总经理;任院长后,任董事长。2002年,张玉卓全职进入企业工作,先后在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中国神华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中间短暂在天津任职后,于2020年1月担任中国石化董事长,正式执掌这家中国最大的企业。2011年,张玉卓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其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科学家型企业家。2、山东最大的企业掌门人李希勇另一位山东科技大学校友,则执掌着山东省最大的企业。他是李希勇。去年7月,山东宣布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合并,重组成新的山东能源集团,并任命李希勇为董事长。他成为这家山东最大的企业的掌门人。李希勇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矿建专业,此前任兖矿集团董事长。他属于典型的一辈子与煤炭打交道的人。1963年出生的李希勇是山东泰安人,1981年参加工作,当过煤矿的快进队队长、掘进区区长、煤井井长及副矿长、矿长等职,后任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2011年,新汶矿业集团、枣庄矿业、淄博矿业等6家煤矿合并组成山东能源集团,李希勇担任刚组建的山东能源副董事长兼新汶矿业集团董事长,2013年调任兖矿集团总经理,当年转任董事长。合并之前的2019年,兖矿集团的营业收入为2855亿元, 山东能源集团为3585亿元,分别是山东第三大企业和第一大企业。两家企业合并后,新的山东能源集团年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稳居山东企业第一位。这位山东科技大学校友,就此成为山东最大的企业的掌门人。3、财富超过千亿元的袁征与两位学长都是国有企业掌门人不一样,有一位山东科技大学校友,走出了另外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子。他就是袁征。袁征1970年生人,出生在泰安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7年考入当时的山东矿业学院应用 数学专业,之后到中国矿业大学读研。毕业后,他在国内工作了几年,由于听到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日本的一次演讲,受到激发的他决定在国外闯荡一番。然而,他签证申请8次被拒,1997年才正式出国,到硅谷一家做视频软件的企业当了一名程序员。不久后,这家公司被世界著名的IT企业思科收购,他随公司进入思科,多年后升任工程副总。2011年,他与几位同事一起辞职,创办了一家专门做视频会议的公司,就是很人用过的ZOOM,很快获得包括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李超人等人的投资,2019年4月,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全球超过1/3的世界500强企业,是他们的客户。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视频会议需求大幅增加,ZOOM的用户数、业绩也大幅提升,股价从2020年初的每股60多美元,涨到最高时的近600美元,如今为320多美元。袁征在3月初发布的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财富为1230亿元人民币,较一年前增长了322%,创造了一个不小的财富神话。他可能是山东科技大学校友中的首富。山东有百年名校山东大学,还有中国海洋大学等211高校,无论从规模,还是知名度,山东科技大学在山东算不上顶尖,但以这3人为代表的校友,在山东企业界算是顶尖的企业家。山东科技大学还有哪些杰出的校友?#山东科技大学#

石菊

山东科技大学2020研究生复试方案发布,复试过程实行“三随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0〕4号)、《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山东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招考〔2020〕25号)等文件精神,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01、组织管理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疫情防控和复试工作,负责领导和监督全校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解决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2.校内各招生单位(以下简称各学院)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制定本学院复试方案,组织开展本学院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对本单位的复试和录取结果负责,并负责处理考生的质疑、申诉和投诉。工作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3.各学科或专业(领域)成立研究生复试小组。研究生复试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复试成绩评分标准,对考生进行复试、做好复试全程记录、给出复试成绩、提出拟录取名单报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复试小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复试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评分记录要交学校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复试全程要录音录像,复试音像材料要由复试小组长、学院负责人、研究生院负责人、纪检监察人员签字密封后妥善保存于学校保密室备查。4.成立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处置实施方案,严密做好复试录取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各学院复试过程中要严格落实上级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场地安排、卫生消毒、防疫物资、模拟预演等工作,确保人员和场所安全。5.成立研究生复试录取保障工作小组,负责复试录取期间的复试场所保障、网络带宽保障、复试设备用电保障、防疫物资保障、工作人员校园进出等。02、招生计划1.学校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2.各学院各学科或专业(领域)原则上按公布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过程中若有调整,需根据生源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并报研究生院同意。3.学术型招生计划可调整到专业学位使用,但专业学位招生计划不得调整到学术型专业使用。全日制计划和非全日制计划不得相互调整。4.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纳入当年的招生计划。03、复试工作要求(一)工作原则1.坚持安全性原则。将疫情防控贯穿复试录取工作全过程,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坚持科学选拔。积极遵循并探索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采用多样化的考查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复试内容,确保选拔质量,宁缺毋滥。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审查考生资格,严格复试过程规范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切实维护考生的权益。4.坚持客观评价。各种考核结果原则上均应量化,有明确的等次标准与结果。5.坚持保密原则。务必将各环节及人员安排的保密工作当成重点任务,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保密工作万无一失。(二)复试分数线1.我校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线)、招生计划、生源情况等,划定学校复试分数线。2.我校同一招生学院,同一专业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复试线一致。3.对于一志愿上线人数充足的招生专业,我校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原则上按照不低于1:1.2的比例确定复试名单,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各招生专业复试分数线。(三)复试资格审查。1.各学院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对比有关数据库(如考生报考照片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严防替考。2.各学院在复试前,按照《招生简章》相关要求,对考生报名材料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不予复试。考生须于复试前,按照各学院具体要求,将毕业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供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另加学生证)、准考证、诚信复试承诺书、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见附件1)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到指定网站,经审查以上证件及材料合格后方可参加复试。审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未经资格审查擅自参加复试者,其复试成绩无效。因疫情原因所提供材料无法加盖公章的,须在录取后再次提交加盖公章的相关材料。3.各学院如对考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存有异议,须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供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其复试成绩无效。4.符合初试总分加分政策的考生,须按照学校通知要求提交加分申请及相关证明,学校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的加分范围和标准执行加分政策。5.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需提交:《男(女)性应征公民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等材料原件的扫描件。(四)复试形式1.我校所有专业均采取远程复试方式进行。全校选用统一的远程复试系统,统筹安排,错时错峰,分批进行。各学院要提前组织模拟演练,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有序、稳定。2.复试过程中,做到“三随机”,即: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考生所在评委分组、随机抽取复试试题。(五)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和同等学力加试,另外还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心理素质考核、体检等环节。1.专业课笔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考试科目以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为准,考试时间不低于45分钟。笔试科目通过网络远程进行,随机抽取复试试题。各学院要安排专门监考人员,实行实时远程视频监考,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面试时间每生一般不低于20分钟。主要考查考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基础知识、科研活动、培养潜质、综合能力,包含思想政治理论、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专业外语和外语口语能力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通过专门问题问答和面试过程综合表现进行考察。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包括听力理解、会话能力等,分值占15分。各学院在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容考核,要通过考生大学学习成绩单、毕业论文、科研成果、专家推荐信等补充材料,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情况的全面考查。3.考生复试总成绩为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两者之和,满分为200分。4.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为40%。5.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该考生初试及专业课笔试科目相同,加试笔试通过网络远程进行,考试时间为每门科目不低于45分钟,要求考生在空白纸张上用黑色中性笔答题,并在指定时间内提交答题结果。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合格标准为35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不计入总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6.体检安排在新生报到时进行,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六)复试具体安排各专业一志愿考生,错时错峰,分批组织进行网络远程复试,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04、调剂工作要求1.调剂是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院要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做好生源调剂工作。2.考生调剂基本条件:(1)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和调入专业A类考生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剂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学科门类(类别)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6)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在满足调入专业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7)第一志愿报考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8)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调剂。3.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不简单以考生提交调剂志愿的时间先后顺序等非学业水平标准作为遴选依据。4.数学一、二、三之间和英语一、二之间可顺向调剂,不可逆向调剂,如数学一可以调剂到数学二、英语一可以调剂到英语二,反之不可调剂。5.原则上非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就业协议书见附件2)。6.接收所有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通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考生一律无效。如考生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操作,则视为自动放弃。05、录取工作要求1.录取工作要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努力提高研究生录取质量。2.各学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根据本学院招生计划和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等情况,研究确定各专业的拟录取名单。各学院按以下公式计算考生总成绩。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初试总成绩/N)60%+(复试总成绩/2)40%=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N=考生报考专业初试各科目满分之和/1003.复试不合格、同等学力加试不合格、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心理素质考核不合格、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4.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复试成绩、初试成绩等。5.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分别排队录取。6.先录取一志愿上线考生,调剂考生按照剩余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录取。7.研究生院根据招生计划和各学院上报的拟录取考生信息,确定学校的研究生拟录取名单。8.在复试、录取阶段,各学院要在本单位网站上开辟专栏,准确及时公布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和实施细则、复试和拟录取名单、咨询和申诉渠道等复试录取信息,公布专项计划、单独考试、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等特殊类型招生信息。9.拟录取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10.复试期间,学校成立专门监督检查组,到各学院复试现场进行监督检查。11.学校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加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和力度的相关要求,大力推进招生录取信息公开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考生监督,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规范透明。06、其他1.在复试的基础上,各学院应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安排落实拟录取考生的指导教师。安排落实指导教师要实行双向选择的办法,充分尊重考生和指导教师的意见,不得平均分配和强行摊派。2.各学院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加强人员培训,规范复试流程,强化复试过程管理。3.各学院要做好兜底支持保障,加强对贫困地区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帮扶。对于不具备远程复试条件的考生,要进行技术兜底保障,根据考生申请,提供必要合理的支持和帮助。4.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针对特殊异常情况,如考生因身体不适不能继续考试、网络卡顿影响正常考试、网络长时间中断、通信设备软硬件故障、因故停电等,各学院要做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在复试期间,视情况对其进行补考或其他处理。5.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并签字确认后按要求提交,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性和复试过程诚信。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6.研究生新生入校后3个月内,学校将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7.针对疫情不利影响,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及各相关学院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咨询电话、咨询邮箱等方式及时宣传解读政策,推送有关信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8.复试录取过程中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复试录取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等现象,一经查实,坚决处理,保证复试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和公开。预祝广大学子复试顺利! 我们在山科等你!来源: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新媒体中心 内容来源 / 研究生院网 排版 / 王雪婷 审核 / 许浩

丢手绢

山东这所大学,理工专业强势,非双一流胜过双一流

山东这所大学,理工专业强势,非双一流胜过双一流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所山东省内的大学,它是位于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山科大,建校于1951年,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截至2018年学校总占地面积243万平方米(3640余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亿元。学校设有二级教学科研单位32个,独立学院1个,开办8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5800余人。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教授268人,博士生导师153人。山东科技大学在校友榜中排名在146,虽然不高,但在山东省境内排名第8,也是一所非常不错的高校,录取分数线在一本以上,基本取分线都在530分左右。山东科技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在全国排名第六,是名副其实的王牌专业。该专业以矿业工程为主,集地面、地下建筑、爆破工程、矿业技术经济于一体,属于多学科、宽口径工程专业。此专业直接为矿物加工工程提供矿石,然后成为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原料。就业薪资也算中上,就业方向主要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测绘工程专业、电器类专业都是山东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山东科技大学校园环境很优美,花团锦簇,校园风光别具特色,到了冬天,整个校园银装素裹,没有见过雪的小伙伴来了肯定会爱上它。不过山东科技大学的宿舍条件只能算中规中矩,是随机的四人间或六人间,但整体环境都很干净清爽。柜子很大,足够放下很多东西。有公用的洗衣机,只需2-5元便可以解决洗衣难题。热水常年供应,只需办卡就能喝。想去山东的小伙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不算特别高,理工专业强势,可以考虑一下哟!

弟也

专业解码|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及专业简介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https://zs.sst.e.cn/zyjs/aqyhjgcxy.htm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现有安全工程、环境工程2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目前设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源与环境(安全工程、环境工程方向)专业硕士授权点。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平台、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平台,同时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经多年的发展,该学科形成了以行业领军人才和博士生导师为带头人,以一批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环境污染控制工程领域专家教授为主体的高水平创新学术团队,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优势。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6人,4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国家安全生产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3人。目前,学院在校学生1622人,其中本科生1187人,硕士394人,博士41人。“十三五”以来,学院教师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41项、省部级项目32项,纵向项目经费达3800余万元;承担企业委托项目110余项,总经费34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高水平正刊论文253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6篇、热点论文10篇);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57项;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44项。学院坚持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讲学和研究生联合培养。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学院秉承“厚德笃学,求实拓新”的院训,立足安全与环境工程学科前沿,面向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为我国安全环保高效生产贡献力量。安全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山东省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点,连续3次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可为学生提供“本硕博”一站直通式培养。专业依托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平台。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创新创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在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安全设计与评价机构以及地下工程安全、化工安全、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等方向及所涉行业领域从事安全工程技术开发与设计,安全检测与评价、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培训、应急救援等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毕业后可继续攻读硕、博士研究生。安全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46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5人。拥有安全领域的知名教授和年轻博士组成的高水平创新学术团队。其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名、国家安全生产专家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名、山东省应急管理专家3名。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流体力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律法规、安全人机工程学、通风工程、岩土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化工原理、燃烧与爆炸、火灾动力学、建筑防火工程、运筹学等。近三年专业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就业渠道包括升学、政府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等。升学高校涵盖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国)、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国有企业涉及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以工业安全及污染治理、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和海洋环境保护为特色。学科拥有环境保护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一流师资力量,专业依托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形成了层次结构合理、专业特色鲜明、培养质量一流的学生培养体系。本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有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等。通过专业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以及污染防治理论与技术,具有环境工程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及运营管理能力,并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高水平的规划管理能力和国际化视野。作为我国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键专业和支撑学科,环境工程专业迎来了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时期。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毕业后,能够在环保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市政部门、科研咨询机构、学校、大中型企业从事工程设计、教育研究、规划制定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考研率始终在全校名列前茅,升学学校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在新时代环境保护已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我们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实现我国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为目标,为保障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黄山伐

专业解码|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https://zs.sst.e.cn/zyjs/dqkxygcxy.htm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山东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前身是1961年成立的“地质与测量教研室”。学院下设四个系:基础地质系、矿产地质系、水文与环境系、地球物理系及一个地质科学实验中心。学院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资源环境领域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拥有ICP-MS同位素质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高端实验设备。开设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专业,其中地质工程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3人(含客座7人),教授20人,副教授(包括高级实验师)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2人,博士后34人,国外留学人员24人。学院师资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著名矿床地质学家陈毓川院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学院具有较强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能力,地球科学ESI进入世界1%,特别在煤田地质、石油天然气地质、新能源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资源与水环境、遥感应用技术、古生物与地层学、地球物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连续多年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数和经费数居学校前列。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60余项,获各种科技奖励7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科研经费近9000万元,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有500余篇论文被SCI、EI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机构收录。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联合办学,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矿所和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地矿局、山东能源集团、兖州矿业集团、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煤田地质局、胜利石油管理局等科研和生产单位进行教学和科研合作,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家的相关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学院注重加强基础教育、技术技能和素质教育,建立了二十余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开设了“创新实验班”,实现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全面服务学生成才,学生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得社会好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院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才达到6500余人。涌现出一批知名校友如:金之钧(中科院院士,77级)、代世峰(90级)、兰恒星(91级)、王兆华(93级)、王建华(研94级)、张春霞(97级)及政府、企事业高级专家,如王文升(原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73级)、王真奉(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董事长、77级)、傅秉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77级)、孙玉壮(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77级)、卜昌森(世界500强企业CEO、81级)、张永双(中国环境监测总院副院长,87级)、祝德成、宋到福(全国金锤奖获得者,2000级,2002级)、李大鹏(2004级)等,更有许多校友成为所在单位、企业的管理者与工程技术骨干。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考研录取率在50%左右,名校录取率在30%左右,学生免试保送和考入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法国里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继续深造。近年来,本学院的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地科学院广阔的舞台诚邀广大学子共谱人生绚丽乐章!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重点应用型建设专业、卓越工程建设专业、已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八、山东省内排名第一(校友会,2019)。专业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省重点实验室、实验中心,省级科研创新团队,拥有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等知名学者教授,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方向明确,优势突出,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三十余项。出版专著、著作、教材十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六百余篇。地质工程专业下设城市地质和海洋岩土工程两个培养模块,旨在培养掌握基础地质、岩土工程、灾害地质和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解决城市地质、海洋岩土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有工程地质学基础、土质学与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与防治、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城市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等。本专业毕业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近年来,学生就业率基本为100%,广泛就业于城市建设、资源开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农业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利用以及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等行业及国家机关单位工作,成为支撑单位和社会发展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考研录取率50%左右,毕业生保送和成功考取美国加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等名校(或科研院所)继续深造,实现了名校梦想。培养了以金之钧、代世峰、兰恒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地质工作者。地质工程专业助您梦想成真!欢迎您报考!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在给人类以恩惠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种种灾难(火山、地震、海啸)。不管是从地球“母亲”获得资源,还是通过科学的预测预防以减轻各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都需要对地球进行深入了解。勘查技术与工程就是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利用电子学和信息论等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建立起来的一门较新学科。它通过专门的装置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的各种性质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与构造,寻找资源和监测环境,为灾害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勘查技术可以给地球做“CT”,可以给地球“把脉”。本专业工科特点突出、学科交叉典型,主要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地质学等学科的内容,下设资源勘查、地学人工智能、深部探测、海洋探测和工程勘察领域的课程。因此,通过学习,空间思维能力、数据解释能力及计算机编程能力等将得到很大提供。同时,学习中会有多次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青岛、走出山东领略大自然优美风光的机会,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本知识。本专业应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广,一是以科学研究为主要方向:可以到地质调查局、海洋局等相关单位就职或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做相关的研究、教学工作;二是从事资源勘查及工程、环境探测:可以到石油系统、地矿系统及市政部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性工作;三是从事相应的地球物理软件程序研发,地球物理仪器开发等工作。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曾获得全国竞赛特等奖,毕业生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外语娴熟、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而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连续多年有多名同学保送、考取至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北京大学(2013级于珍珍免试保送)、浙江大学(2005级李刚任教、2014级张芳雪免试保送)、中国科技大学(2011级姜芦倩免试保送)、中国科学院不再遥不可及;每年的考研率均高于百分之五十,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震局等一流学府都是你的选择。这里是您航行的起点,是您梦想实现的地方!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水资源在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基础作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对水文水资源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扩大。本专业紧密结合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需求,立足山东,面向全国,经过长期办学与发展,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专业特色,在地下工程水害防治、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目前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自筹建设专业、山东科技大学特色专业,在山东省内专业排名稳居前列。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山东省教学名师、青岛市拔尖人才等知名学者教授,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方向明确,优势突出,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奖励二十余项。出版专著、著作以及全国统编教材12部,发表论文五百余篇。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素养,掌握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课程包括普通地质学、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气象气候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工程水文学等。毕业生可以在水利、国土、环保、地质、能源、城建、农业等行业及国家机关单位从事科研与工程技术工作,也可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等专业国内外继续深造。近年来,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学生考研率在50%左右。毕业生免试保送和考入了法国里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中科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已成为支撑单位和社会发展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这里是您通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一流大学的快速通道!期待您报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办学历史悠久,专业底蕴深厚。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省级一流课程为依托,拥有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人才、全国行业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强大师资,教学与科研特色鲜明,专业优势突出,形成了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2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成果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国家规划教材等2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30余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下设能源矿产资源、固体矿产资源、海洋矿产资源3个培养方向;秉承“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班主任制、导师制、精细化、小班化、个性化”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掌握多种矿产资源勘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近3年就业率100%,毕业生主要面向能源矿产、固体矿产和海洋矿产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勘查、评价和管理等工作。近3年考研录取率50%左右,大批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和成功考取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世界一流高校,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顶尖学府继续深造。多年来,本专业培养了多名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500强CEO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单位和行业的骨干人才。欢迎有志青年报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我们将与您一起,用学识与激情,创造属于你的青春精彩。招生咨询网站:https://zs.sst.e.cn学校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咨询电话:0532-86057077 E-mail:zsb@sst.e.cn

抱德炀和

门德尔松国际钢琴大赛亚太总决赛完赛 选手表现惊艳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报道10月7日,第八届德国门德尔松国际钢琴大赛亚太总决赛完成全部赛程,不同年龄段、不同赛组的钢琴选手在这里尽情展示着自己的音乐才华,青年、少年组对曲目的高质量演绎让评委频频点头,低龄组的小朋友的演奏也一次次给人们带来惊艳感受,大量优秀的选手这个舞台上绽放着异彩。据主办方介绍,该赛事采用了选手线上线下同场比赛形式,最终决出了总决赛的特等奖及金奖、银奖、铜奖的选手。在此次大赛担任评委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吴迎表示,在今年的环境下举行这样的活动是一个特别艰难的事儿,但是这几天赛程下来还是比较顺利的完成了。这一期选手辐射地区较广,所以已经有一些比较专业的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来参加。“我们也希望在今后比赛能够在普及大众的这种音乐素质,普及音乐教育,提高大众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提升大家对音乐的审美的那种水平作出努力。我也相信主办方将来会把这个比赛能够打造得越来越好。”鹿梓霖来自济南,是山东科技大学大二在读学生,在这次门德尔松国际钢琴大赛担任志愿者,他感觉自己拥有这次工作和观摩的机会非常幸运,他表示首先作为一名山东本地的音乐声生,他感到不管是青岛被选为本次大赛的主办场也好,还是从这些青岛参赛选手中发现的他们的作品水平完整度,相较于省内其他地区的孩子来说,综合实力还是偏强的。“在在本次比赛中,我发现有很多小朋友,作品的大小水平都非常高,他们小小的手完成的曲目量完整度也好,还有他们的感情投入即兴方面都超乎我的想象,感觉他们的表现都远超他们的年龄段,这方面让我感到很诧异。”当日晚上,大赛将在青岛凤凰大剧院举行第八届德国门德尔松国际钢琴大赛亚太总决赛颁奖音乐会。评委吴迎比赛间歇在比赛琴上进行即兴演奏。比赛采用线上线下选手同场竞技的方式进行。选手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候赛的选手正在阅读比赛手册。【来源:半岛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美刺

山科大学霸班出炉!全班35人有23人考上研究生

本报5月24日讯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录工作本月底全部结束,23日,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亮出了优异成绩单,本届考研学子中出现了两个宿舍学生全部考研成功,其中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5级2班全班35人有23人考取了研究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学霸班”。记者了解到,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本届研究生报考上线率为77.9%,其中125人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8人被英国、德国等国外高校录取。“学霸班”有17人被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录取。此外,该学院还有30名学生成功推免,3人被保送至本校硕博连读。对于考研心路,同学们各抒己见。“学霸班”的班长李睿告诉记者:“通过定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创立科技创新小组,我们班营造出学风优良、科技创新的氛围。”A3-417宿舍的舍长耿洋是个体育爱好者,热爱运动给了她前行的力量。她说:“由于考研复习战线拉得很长,难免有身心疲惫想放弃的时候,每当这时,作为舍长,我就会鼓励大家去操场运动,释放压力。正是对体育的那份初心与执着,自信与拼搏,激励我们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山科大机电学院团委书记靳凯告诉记者:“学院积极开展‘考研五部曲’,通过考研动员会、政策宣讲会、师生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调剂指导会,分主题、分阶段实施精准助研,强化考研指导;通过悬挂考研条幅、制作考研书签、开放公寓考研自习室等多种形式,强化考研服务保障。考研工作不仅为就业工作增色,同时也引领建设了师生优良的学风教风。”(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樊玉华 任波)

慎思

山东科技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2020年12月30日,从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在校研究生规模将突破10000人。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高考制度恢复后,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时名山东矿业学院)1979年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生。在新中国学位制度颁布后,1981年11月,山东科技大学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95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工程硕士授权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6年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2020年学校进入山东省“冲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3个学科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十三五”期间,山东科技大学招生规模取得跨越式发展,硕士招生规模由1800人增加到2879人,增幅60%;博士招生规模从91人增加到112人,增幅23%。在校双证研究生总规模从5471人增长为8333人,增幅52%。出台《本硕博连读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通过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推进(本)硕博连读“贯通式”培养模式等方法,优化招生选拔机制,保证了生源质量。而同期的学位授权点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为学校研究生教育奠定坚固的基石。“十三五”期间,新增列系统科学等3个博士一级学科和应用经济学等5个硕士一级学科,实现了理学门类博士学科和经济学门类硕士学科零突破;新增列艺术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自主撤销了9个学位授权点。学校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可在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开展研究生培养。43个学位授权点全部通过国家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7个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在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后,在重要的历史节点上,山东科技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十三五”研究生教育工作,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求,谋划了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新蓝图。校长姚庆国在大会报告中,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从八个方面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与举措: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坚持固本拓新,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教育水平;三是坚持量质齐升,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四是坚持内涵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五是坚持融合育人,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六是坚持守正创新,提升研究生导师综合能力;七是坚持国际视野,加强研究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八是坚持服务引领,提升研究生管理效能。在谈到坚持量质齐升,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时,姚庆国提到,学校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十四五”期间,在校双证研究生总规模突破10000人。完善以科研任务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指导办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评估、论文抽检、师德师风、招生考试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或事故的学院予以招生指标核减。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录取选拔机制,加大复试成绩所占权重,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学业表现。校党委书记罗公利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要清醒认识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树立“市场化理念”“法制化理念”“整体化理念”“高精尖理念”等办学理念,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行业发展战略,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优化评价机制,强化表彰奖励机制,严格督导检查机制,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四有”好导师队伍,树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以更大的激情和气魄持续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然有我”的胸怀,真抓实干,只争朝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图/文 马立瑜 信永华 张瑜)责编: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