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山东大学留学生经费大幅度减少,给山东大学点赞亚矢

山东大学留学生经费大幅度减少,给山东大学点赞

山东大学的这一做法值得点赞。近日山东大学公布了2020年预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留学生经费支出同比减少23%。山东大学学伴声明2020年山东大学来华留学教育经费是4585.80万元,2019年为5958万元,同比减少了23%。作为双一流、985、211大学,山东大学这项经费支出不高不低,属于中等。支出预算表毕竟2018年浙江大学留学生经费支出就已经7913万,上海交通大学6920万,华中科技大学7913万。今年各高校响应中央过“紧日子”的号召,都在缩减预算。不久前山东大学为留学生设立“三对一共同陪伴学习计划”,被网友热议,把上东大学推到风口浪尖。希望这次缩减留学生经费能改变大家的看法

达名

山东大学留学生经费进一步降低,专家和民众的意见却不一致

为了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都会有很多中国学生到世界各地的名校读书,同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到我国的大学读书。但留学生这个身份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特殊的,很多国内的网友对于留学生的看法并不友好。我国的留学生到国外留学之后,一部分仍选择留在国外生活。中国留学生到国外留学很容易受到歧视,但是国外来我国留学的学生却享受着礼遇。我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对于国外来的学生向来礼数周全。所以国外的留学生到我国留学之后,国家还会给这些留学生补助。教育部目前规定的最低补助将近六万元,要知道我国大学生无论是助学金还是奖学金,一学年费用最高为8000元。除此之外,留学生在我国大学读书,他们所居住的宿舍环境也要比国内的学生好很多。这种差别化待遇的确让很多国内的留学生觉得非常的不公平,甚至质疑崇洋媚外的嫌疑。山东大学作为我国的985高校之一,历年来吸引了很多考生报考。但是2018年的一个事件也让山东大学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件事就是“学伴事件”。这个项目的推出,原本是为中外学生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让外国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文化,而我国的学生也能通过与他们的交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但是,这个项目一开始仅仅是一个一对一的项目。可是后来却逐渐发展成了一个留学生身边有三个学伴。而且很多留学生是男性,学伴却是女性。在事情不断发酵之后,山东大学也及时做出了回应,并发布了道歉声明。近日,山东大学发布了今年的留学生教育经费的具体数额,一共是4500多万元。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非常庞大,可是与去年相比,留学生教育经费已经下降了23%。对于这种结果,很多网友表示了赞同。当前留学生在我国的待遇的确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内的学生,留学生已经成了我国大学内的一个特殊存在。我们对待留学生,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不歧视,但也不过分追捧。如果一味地给予留学生更好的待遇,势必会让国内的学生觉得不公平,长期下去也会滋生国内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矛盾。这不禁让小编想起了之前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发表了自己对于留学生补助金的看法。这位教授曾说到对于那些来自于非洲的留学生们来说,目前一年十万元的奖学金有些太低了。这位教授认为中非之间应该建立友好的关系,而对于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就更应该加大对于他们的奖励力度。那些从国外来到我国读书的留学生们的家境甚至要比国内的一多半学生更好,国内的学生哪怕是大学四年下来,也很难拿到十万元的奖学金。这种对于国外留学生过分的优待的确让很多中国学生觉得气愤。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每年也会招收大量的留学生,但是比较奇怪的是,白天在校园中几乎看不到留学生的身影。也许是偏见,也许这就是事实。我还记得有一段时间在自习室经常会看到一位黑人留学生在安静的学习,这个留学生几乎成了全自习室的学生的焦点。大多数人对于留学生是充满着好奇心理的,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无论留学生来自于哪个国家,和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都应该抱着平等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同时也不要因为对方的肤色问题而崇拜或者是歧视。也希望每所大学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尽量让国内的学生和留学生能够享受到平等的待遇。山东大学这次进一步降低留学生教育经费的举措,的确值得我们点赞,一些专家所提倡的提高留学生的奖学金数额更像是无稽之谈。将节省下来的留学生教育经费投入到本国学生的教育上,难道不好吗?如果只是一味的为了形象,过分看重留学生,而忽视了对国内学生教育经费的投入,毕竟一个国家未来想要更好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国内的高材生。所以提高对本国学生教育经费的投入才是正解,你认为呢?你是否支持山东大学下调留学生教育经费的这一举措呢?

985、211重点大学山东大学2018毕业生就业分布及升学留学分析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校本部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在威海市、青岛市分别设威海校区和青岛校区。一、毕业生人数和学历结构山东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10999人。其中,本科生6157人,硕士生4216人,博士生626人。在10999名毕业生中,本科生占55.98%,硕士生占38.33%,博士生占5.69%。二、毕业生性别结构2018届毕业生男女比例,总体上约为49:51。从学历来看,本科生男女比例约为53:47,硕士生约为43:57,博士生约为49:51。从学科来看,人文、医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信息、工程、基础科学学部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三、毕业生深造就业率山东大学2018届毕业生共10999人。截至2018年12月10日,落实深造就业去向10055人,总体深造就业率为91.42%。其中:本科毕业生落实深造就业去向5381人,深造就业率为87.40%;硕士毕业生落实深造就业去向4068人,深造就业率为96.49%;博士毕业生落实深造就业去向606人,深造就业率为96.81%。四、各学部本科生推免和考研情况六大学部本科毕业生有2463人境内升学,其中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简称“推免”)的有1274人,比例是51.73%;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攻读研究生(简称“考研”)的有1189人,比例是48.27%。五、毕业生出国(境)人数和比例截至2018年12月10日,2018届毕业生出国(境)人数为706人,出国(境)率为6.42%。其中:本科生561人,占本科毕业生的9.11%;硕士生119人,占硕士毕业生的2.82%;博士生26人,占博士毕业生的4.15%。六、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布从签约单位性质来看,2018届毕业生到公共管理领域和部队就业的比例为9.84%,到高等教育、科研设计、医疗卫生等各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为22.98%,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为67.02%(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3.45%,三资企业4.44%,民营企业等其他企业39.14%)。从学历上看,本科生85%以上到企业工作,博士生近90%到高校、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工作。七、毕业生签约单位行业分布山东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毕业生就业行业呈现总体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是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四个行业,人数分别是1061人、898人、780人、654人,比例分别是16.29%、13.79%、11.98%、10.04%。其他签约人数较多的行业依次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如果您喜欢,欢迎点赞转发,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数据来源:中山大学2018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请辞而退

中国高校留学生数量排名,山东大学排名18,人数超三千!

自从改革开放,我国的高校就开始接收留学生,起初的时候只限于文学类的学生,也就是来我国的高校学习汉语的,回国后就做翻译,成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校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来我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截至2018年,我国的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十万,分布于我国600多所高校当中。另一方面,在世界机构进行的高校排名当中,留学生数量是作为大学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使得我国的高校都热衷于吸纳各国的留学生,并且不惜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今天,笔者就为大家推荐一下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数量统计情况,让大家看看各大高校的“国际化水平”。在统计的数据里面,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因为这所学校设立的初衷就是输出中华文化,因此,该校的主要专业都是中国汉语言文学以及对外汉语等。各国的学生想要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以及学习汉语,那么,北京语言大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所以这所大学也成为各国热爱中华文化学生们的首选之地,因此,留学生的数量自然还是非常的多。排名第二的则是北京大学。在世界各大机构的高校排名当中,北京大学基本上也是稳定在前100名,像北大的数学、考古学、社会学等都是处于世界的前列。因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前往留中国留学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北京大学,所以,北大的留学生人数有8434名,那么也就不出奇了。而最近在网上非常火的山东大学,则有3597名留学生,排在第18位。山大的留学生人数在所有的高校里面并不算多。但是山东大学的留学生主要是来自非洲、亚洲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还给予比较丰厚的奖学金以及“学伴”,这就使得这所大学最近在网上引起比较大的争议。至于真正事实的是什么,笔者也不知道,不过,广大的网友也需要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情。现在的留学生为什么会引起网友们的广泛讨论?笔者觉得主要有两点:一、国内的学生和留学生享受不到一样的待遇,很多高校给予留学生非常好的住宿条件,而且奖学金也是以万起步,而国内的大学生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造成落差,没有实现公平的原则,而且这还是在自己的国家,所以学生容易气愤。二、我国的学生在国外留学,并没有受到超高的待遇,可能还会被歧视,这就让很多网友觉得反差太大。我们的高校没有像外国的大学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所以网友们觉得我国的高校在对待留学生的方式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和与学术交流也会变的更多,这也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来中国留学。鼻子希望中国的高校能够能够以更加自信、公平的态度对待国外国内的学生,既不让国内的学生伤心,也不让国外的学生感到中国人的冷漠。

熙熙攘攘

山东大学公布2020年经费预算,大比例减少留学生支出,你怎么看?

自从“学伴”事情发生后,一直到今天山东大学都饱受争议,虽然山东大学为此正式道过歉,但是似乎效果并不理想,每次关于山东大学的文章下面评论中总有一些人旧事重提。在今年7月份,山东大学公布了2020年的经费预算,一共是115.29亿元。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对这个数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我们可以拿其他学校做一个横向对比,2020年经费预算最多的是清华大学310.72亿,其次是浙江大学216.2亿,接下来是北京大学191.08亿,排在前面的学校还有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115.72亿排名第7,仅次于复旦大学。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科研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要想在科学技术上有所突破,肯定是要投入资金的,把钱花在教育上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毕竟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今天便利的生活很多都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上面这张图我相信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了,山东大学2019年的经费预算是97.27亿,今年在这个基础上又提高了18.02亿。那么这些钱都花在在哪里了呢?从上面的明细表我们也能看出费用支出主要在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以及住房保障支出四个方面。其中教育支出主要用于普通教育留学教育和其他教育之处,在教育支出的费用中普通高等教育支出最多,其次是留学教育,主要用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支出,这部分的支出预算是4585.8万元。看到这里我相信可能有一些人又准备开骂了,那这样就冤枉了山东大学,关于来华留学教育支出不止山东大学有,其他大学同样也有,学校这么安排肯定有其自身的道理。事实上和2019年的数据相比,山东大学这部分的支出已经削减了很大一部分了。2019年的来华留学教育支出是5950.72万元,相比于2020年的4585.8已经减少了近1365万元。事实上,山东大学在留学教育上的支出是没有问题的,不仅山东大学有这部分的预算,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有这部分的预算。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的留学教育支出预算就有6208.71万元,一定程度上比山东大学还要多,另外2020年山东大学还减少了1300多万的支出,如果在这个点上死死盯住山东大学,这是很不公平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长青树

“山东大学女生都很漂亮,留学生真幸福”校招主持人言论引争议

留学生,是指在母国以外进行留学的学生。“留学生”一词起源于中国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意为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现在泛指留居外国学习或者研究的学生。事件源于不久前,万达公司在山东大学校招,讲述了一条与“留学生”有关的言论,并且视乎还包含了其他的敏感信息。他们的主持人说:“山东大学的女生都很漂亮,我不由得感叹,山大的留学生真幸福!”这句话可能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也让人不由得联想到前阵子发生的“山东大学学伴事件”。仿佛说:“留学生有这么多漂亮的女生伴学真的幸福。”言论一出,顿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事发后,万达也对涉嫌不当言论的主持人进行了辞退处理,并且发布声明称:“山东大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深得社会各界高度认可,我司希望未来与山东大学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同发展,实现共赢。”“山东大学伴学事件”看似已经被时间掩去,但一旦触及那根敏感的神经则又会引起激烈反应。真正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山东大学至今也没有进行一个正面的澄清。虽然山大的学生都知道给留学生当学伴,每次活动都是群体活动,而且也是自愿报名。同时,外国留学生也会有很多女生,并不是网络曲解的那样。但官方从未给过解释,很多时候有以讹传讹让外界误解让学生承受舆论压力。我们粗略谈谈为什么近些年会出现“留学生学伴”制度,这要从国内各大高校教育经费说。国内大学想要从上级主管部门拿到更多的运作资金,指标很重要,然而留学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指标。除此之外各类高校还有一条“留学生占比”也是关键因素。并且山东大学伴学制度也不是2019年才出现,早在2017年就展开了留学生学伴制度,为的是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当时,是一个留学生配一个中国学生。到了现在,一个山大的留学生可以配三个中国学生,并且还都是异性学伴为主,所以才把山大的“留学生学伴”制度推到了舆论风口浪尖。大学为了拉高国际化指标,采用一些留学生管理措施无可厚非,但是,在方式方法上应当考虑的更加周全,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拉高数据

公曰

数据分析:山东大学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情况及升学留学签约等相关

一、毕业生学科结构山东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11340人。其中,本科生6697人,硕士生4045人,博士生598人。从学科结构看,人文科学学部1497人、社会科学学部2281人、基础科学学部1131人、信息科学学部2054人、工程科学学部2006人、医学科学学部1696人,另有通过山东大学(济南校本部)招生代码录取的威海校区毕业生675人。二、毕业生性别结构2017届毕业生男女比例,总体上约为49:51。从学历来看,本科生男女比例约为52:48,硕士生约为43:57,博士生约为55:45。从学科来看,人文、医学、社会学部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信息、工程、基础学部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三、毕业生就业率山东大学2017届毕业生共11340人(相关说明见本报告前言部分)。截至2017年12月10日,落实就业去向10543人,总体就业率为92.97%。其中:本科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6090人,就业率为90.94%;硕士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3874人,就业率为95.77%;博士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579人,就业率为96.82%。四、毕业生毕业去向2017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国内外深造和签约就业,研究生主要是签约就业。本科生国内外深造比例为48.59%,境内签约就业比例是42.29%。硕士生、博士生境内签约就业比例分别是84.03%、92.31%。五、升学去向情况毕业生升学的主要去向是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升学毕业生中:升入山东大学的有1056人,占36.11%;升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含山东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有2548人,占87.14%;升入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其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有376人,占12.86%。六、毕业生出国(境)率截至2017年12月10日,2017届毕业生出国(境)人数为836人,出国(境)率为7.37%。其中:本科生685人,占本科毕业生的10.23%;硕士生124人,占硕士毕业生的3.07%;博士生27人,占博士毕业生的4.52%。七、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分布2017届毕业生到机关、部队等单位就业的比例为10.36%,到高等教育、科研设计、医疗卫生等各类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为23.88%,到各类企业就业的比例为65.2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3.25%,三资企业5.94%,民营企业等其他企业36.05%)。从学历上看,本科生80%以上到企业工作,博士生近90%到事业单位工作。

郭公

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项目惹争议 学校师生:为友好交流

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异性学伴?山东大学中外学生“学伴”( Buddy)项目引发争议。有质疑声称,2018年的山东大学“学伴”项目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校内学生,且校内参与学生以女生为主。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7月11日就此事回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正在研究此事。山东大学研究生部一名教师11日下午告诉澎湃新闻,“学伴”计划最初从2016年开始施行,施行后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对于网络舆论的质疑,该教师表示系恶意曲解。2017年山东大学“学伴”活动现场合影留念。受访者供图引争议的“学伴”项目山东大学“学伴”项目,7月6日被微博网友曝出后,引发争议。该博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三人学伴小组,落选学伴则列入学伴库。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的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有网友在微博中评论称,“真搞不懂,把那些未谙人事甚至可能连恋爱都没谈过的小女生,介绍给外国男性留学生当学伴,究竟意欲何为?”澎湃新闻注意到,一份网传的《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文件称,山东大学举办中外“学伴”活动,合法且正当。中外学生“学伴”活动是为促进中外学生学习而举行的活动,中外学生互为学伴,全部为自由报名,并非为单独为国际学生寻找学伴。7月11日上午,澎湃新闻就此份文件向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求证,一位国际事务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已经注意到相关舆情,具体情况需向宣传部联系。“学伴”项目2016年开始施行澎湃新闻查询发现,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计划于2016年首批开始施行。2016年10月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就曾发表《山东大学“学伴项目”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中表明,“学伴项目”是为增加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理解与交流,促进山东大学学生国际化的一项活动。根据《规定》要求,参加“学伴项目”的群体面向全校正式注册的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可以参加。学生参加“学伴项目”,最长有效期一年,有效期满后可提交书面申请继续参加。另外,《规定》中表明,如与学伴外出活动,须报相关负责人同意。超过一天的外出活动,须书面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2016年10月29日,山东大学研究生会官网上公开发布关于招募留学生“学伴”的通知,通知显示,学伴的学生须具备“有较高的英语或日语、韩语、俄语等外语水平”。澎湃新闻在其官网上下载的一份山东大学交换留学生“学伴”报名表上看到,报名参加的学生除填写姓名、性别、民族等基本信息之外,还需填写饮食禁忌、兴趣爱好及特长,学伴的学生可以自由填写“希望学伴的性别”。自招募留学生“学伴”通知发表后,澎湃新闻在山东大学官网查询发现,该校的齐鲁医院学院于2016年12月1日,在官网上公布了首批“学院”匹配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会的通知。官网公布,活动接受来自山东大学28个学院内共计36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122名留学生和238名中国学生中,成功选拔出122对友好“学伴”。齐鲁医学院官网发布的《公布2018“学伴”成组结果及第一次“学伴”活动见面Party的通知》显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活动接收共计27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现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 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2018年山大“学伴”参与现场 图片来自山大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山大师生谈“学伴”:总体评价较好,增强友好交流针对质疑声,曾担任2016年山东大学“学伴”招募计划的负责人7月11日告诉澎湃新闻,“一对一”、“一对三”系网友恶意曲解。他介绍,山东大学“学伴”计划成立之初,目的在于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系自愿报名参加,“不存在一个留学生跟三名女生”配比。他说,“学伴”计划施行后,受到学生的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针对网友提出的“拉皮条”等侮辱性词汇,他表示,近几天也陆续收到校友的反馈。7月11日下午,他已经联系国际事务部咨询此事的进展,他从国际事务部得知,目前学校正在商量此事,会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日,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回复澎湃新闻称,正在研究此事。曾参与过2017年“学伴”计划的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小媛(化名)说,“学伴”项目主要面向中心校区和附近几个校区的同学。参与的同学在各个学院都有分布,男女比例也较为正常,网传的情况并不属实。她说,“学伴”项目中包括一项联欢会。她参加了2017年的学伴联欢会。据她描述,当晚参与晚会的学生也很多,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现场气氛很好,当晚她就认识了法国、巴基斯坦、韩国等国家的小伙伴。在联欢会上认识之后,学伴之间可以继续保持联系。通常,中国学生们会带着自己的学伴一起组队行动,活动大多都是一起逛逛济南的著名景点,或者是在学校周边约饭、喝咖啡、玩狼人杀等。小媛说,更多的学伴之间还是保持着线上的交流,帮助留学生们解答一下校园生活中的疑问,“毕竟大家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立马成为跨国好朋友的概率还是挺低的。”山东大学一名2016级男生表示,学伴是很正常的学习交流项目,已经办了好几年了。对于网络质疑从“一对一”变为“一对三”,该名男生解释,山大男女比例本来就女生多一点,而留学生中一般是男生多一点,再加上女生参加校园活动普遍比男生积极,所以出现了爆料中说的“三伴一”的情况。该男生说,“学伴计划”会要求学伴一起做任务,比如一起看书、看电影。

将有别乎

山东大学减少留学生经费,有专家却认为给留学生的待遇还不够好?

现如今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来我国进行学习交流的各国留学生也是越来越多,在各个大学里的外国面孔也是屡见不鲜。同样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论语,因此,对于各国的留学生我们也是十分欢迎。据统计,我国对于各国留学生的补助政策非常丰厚,外国留学生凡是本科学历的在我国每年都能享受到平均6万元人民币的补助待遇,而硕士或者博士更是能够高达10万元。这也导致中国成为了很多外国留学生首要选择的地方。除了清北这种非常著名的高校以外,山东大学也是外国留学生数量非常多的大学之一。山大是我国211、985工程的重点大学之一,其综合实力最好时在我国大学排名里达到了第四位,可谓是实力强劲,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环境在我国都是名列前茅。当然一说起山大的留学生,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前年山大提出过的给外国留学生找“学伴”的提议。当时山大的这个提议原本宗旨是在于帮助中外学生促进友好交流,互相学习。在2016年的时候这个项目还是对自愿报名的中外学生进行选拔,并且是一对一交流。结果到了2018年,这个项目就变成了一个外国留学生配备3名中国学生,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留学生大多为男生,而配备的学伴则都是女生。当时这则新闻的爆发也是引起的众多网友的强烈不满,社会媒体的声音也是一致地认为山大此举过于“崇洋媚外”,大部分人都觉得既然是来到我国进行学习交流,那么这些外国留学生就不应该有什么特殊待遇。事情曝光后山大也是第一时间出来道歉,承认在此事上审核不严,引发了不良影响。这不,在今年,各地大学对于留学生每年补助费用居高不下的同时,山大提出了降低留学生百分之23补助的建议,并且表示现在留学生的教育经费已经高达4500多万元,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了。山大的这项提议一经提出也是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认为山大终于开始以平常心看待外国留学生,不再“崇洋媚外”,也是为其他大学今后减少留学生经费开了一个好头。然而,山大此举却遭到了北师大研究院院长胡必亮的反对。胡必亮认为,留学生在我国每年的教育经费现在平均是6万元,而且非洲的留学生奖学金标准还更低。不仅如此,胡必亮还表示在华的留学生一年10万都不算多。胡院长的言论顿时激起了网友的强烈批判,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一年的收入都不足10万元,这些经费都给留学生,那我们自己的学生怎么办?同样的胡院长认为留学生在我国受到的待遇低这一点小编也是不认同,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在网上听到因为留学生来了,只能委屈我们自己的学生住差的宿舍楼,把好的公寓都让给这些留学生。而且这些留学生在我国享受这么好的待遇的同时又做了什么呢?他们在我国目无王法,不专心学习的同时还四处捣乱,被直接遣送回国的留学生更是数不胜数。留学生来我国毕竟只是文化交流,他们迟早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国家。我国将来发展的主力始终是我们自己的学生,小编觉得如果有更多的经费,那么还是应该更大的去补助我们自己的学生,胡院长此番言论实在是难以令小编信服。对于山大和胡院长的不同做法,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什么意见呢?

千仞之高

山东大学德国留学生应该怎么选择学校?

山东大学德国留学生应该怎么选择学校?留学能够让学生享受高水平的教育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感受不同的文化环境,接受全新的学习理念,增加就业的竞争优势。因此,多数学生选择留学国外。留学比较稳妥的的方式推荐山东大学的留学项目,想去德国留学的学生选择这个方式比较有保障,官方办学,留学国外名校。山东大学德国留学生应该怎么选择学校?山东大学留学预备教育项目是山东大学官方主办的,入学后即与学校签订协议。学业期满,考试合格证者可获得加盖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印章的结业证书。山东大学德国留学的社会认可度也是非常高的。德国大学主要包括专业大学、艺术院校、综合大学等类型。看你是想要选择什么样的学校了,下面具体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去德国留学可以选择的学校。一、艺术院校选择:如果你想学习艺术或者创意专业,那么艺术、电影和音乐院校是你最正确选择,这些院校可以提供诸如美术绘画、工业和时装设计、平面艺术、器乐声乐、歌唱歌剧等科目学习,同时还对那些现代传媒导演、摄影师、编剧等电影和电视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教育。 二、专业大学选择:如果你对科研没有兴趣,专业大学也是一个完美解决方案。注重实践,理论考试不是重点,而重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企业关系极为密切。因为专业大学除必要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而且德国专业大学不同于中国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大专),因为他们之间在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和内容以及毕业时达到学历均有重大差别。三、综合大学选择:德国综合性大学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综合大学,并被行内人称为学术大学,提供广泛学科研究,并在专攻于某一领域。例如包括技术学院、医学院或者教育学院等,如果你准备到德国攻读硕士或者博士,并钟情于科研,那么综合性大学是你最好选择。想去德国留学的考生可首选山东大学德国留学项目,且山东大学德国留学项目每年的招生名额是十分有限的,想要报名的考生要抓紧时间联系相应的老师。想要了解更多留学信息的考生可以直接浏览山东育路网,也可直接关注山东育路网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