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20年考研: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姐妹俩

2020年考研: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

为了使企业步入正轨,并且越来越正规,不少企事业单位不断的扩大规模,同时还对员工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所以说,大家要想在职场拥有立足之处,就读在职研究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近期,很多人员在咨询,2020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同等学力以及专业硕士进行招生的,至于本校好不好考,与大家选择的报考类型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如下:一、山大同等学力比较好考同等学力是本校在职研究生的热门招生类型,选择此类型深造的人员,只要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并通过院校的资料审核,便可免试入学,所以说,进入本校深造是比较容易的。后期达到申硕资格者,还可登录网站报名申硕,全国统考就是必经之路。此次考核难度系数较小,即使没能一次性考过,来年照样可以继续补考,只要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全部考试即可。可见,学员以此类型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难度比较小。二、山大专业硕士报考难度较大如果学员以专业硕士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首先,要参加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进行的入学考试,而且考试难度非常大,所以说,学员要想尽快入学并获取相应的证书,就要做好考前准备,才有进校学习的机会。总之,此类型报考难度较大,所以学员要酌情选择。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与大家选择的报考方式相关。如果学员专业基础并不强,可以选择同等学力这种报考难度较小的方式深造,若是专业基础还不错,想要获取双证,完全可以选择专业硕士报考。在职研究生初试后,接下来应该做哪些事?

卑身而伏

2019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多少?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

近些年来,在职研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与推崇,报名在职研究生进修成为很多人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在各地诸多招生单位中,山东大学是比较受大家青睐的,有学员想咨询,报考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需要花多少钱?以及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一、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多少?山东大学是学科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的综合学府,该校的在职研究生课程,主要以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报名,学员选择的报考途径不同,学费也是不一样的。1、同等学力申硕学费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知识,可以选择的招生专业比较多,有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等,此类课程的学费基本都在1.2-2.89万元之间。学员缴纳的这些学费,和其他院校同等学力学员的学费相比,是比较低的,学员可以花较少的钱,学到超值的专业知识。2、专业硕士学费该校专业硕士课程班,主要讲授预科班知识,报名学员可以免试入学,入学前需要缴纳课程的学费,读该课程需要学员花费2.3万元。这些学费包含1.5年时间的修学分课程,学员修毕所有课程,通过该校考核,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书。此类课程的学费不高,学员缴纳这些学费是对自己非常有效的投资,可以为日后双证班入学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山东大学是很多学员都想就读的名校,该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倍受学员关注,报名人数每年都有增无减,那么,报读山东大学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二、需要学几年?以山东大学的同等学力课程学习时间为例,该方式涉及的招生专业较多,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时间多是2-3年之间。学习年限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同等学力课程,报名的招生专业不同,课程的学制也是不一样的,一般都在2-3年之间。后期通过考试,在考试成绩合格后的一年内完成论文撰写,在之后的半年内通过答辩,便可获得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书。学员获取证书的流程是比较简单的,申硕难度较低,一般学员都能顺利拿证。选择该校可以通过周末班上课,在周六、日双休时间学习,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不会凑在一起,学员可以在职学习,轻松完成学业,是非常划算的。

调而应之

山东大学MBA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是什么呢?

MBA成为很多在职人士选择报考的热门专业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山东大学MBA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是什么呢?山东大学MBA招生方式有两种:同等学力申硕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方式不同,考试科目也不相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科目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时间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都是10月份报名,12月份参加考试。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参加两个环节的考试,分别是初试和复试,而且考试科目完成不同。初试由国家统一命题,复试则由学校自己来安排。山东大学MBA考试科目主要是外语+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复试的考试科目是笔试+面试,笔试也和专业知识相关,而面试是对英语口语及专业知识的检测,所以不管是初试还是复试,都要好好准备。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招生简章!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科目同等学力申硕也需要参加两个环节的考试,但总体来说难度要比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考试要低。考生需要先参加课程班考试,由学校统一命题,主要是上课所讲内容。是考生学完所有科目后学校安排的考试。统考是指统一申硕考试,一般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考试科目是外语和学科综合两门,不管选择哪所院校,考试科目都相同,也是由国家统一命题。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大学MBA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的相关内容,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可以获得双证的,同等学力申硕获得学位证书,所得证书不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报考方式。

北漂梦

21年山东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考试大纲

山东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进行预公布,说明如下:1. 因教育部相关文件还未下达,专业目录可能还会有所调整,请及时关注山大招生通知更新。预计招生专业目录将于9月中旬最终确定,考试招生以正式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2. 各专业考试招生计划目前均未确定,具体考试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推免生接收情况以及各专业报考情况进行确定。会根据工作进展及时在官网发布相关通知,请及时关注。3. 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第三位为“5”或“6”的专业为专业学位专业(领域),第五位为“Z”的专业为山东大学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专业,第五位为“J”的专业为交叉学科专业。4. 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后面注明“非全日制”的,为非全日制招生专业,未注明的均为全日制招生专业。非全日制专业只招收在职定向考生。考生报名时请认真辨识,准确填报。5. 山东大学研究生在济南、青岛和威海三地招生培养,培养地点以招生单位所在地或招生单位安排为准,请考生报名时注意选择。山东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如下此外,山东大学已公布2021年硕士研究生353卫生综合考试大纲,请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查看。关注我们,我们将实时更新各大院校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做你最强的后盾!

鄙哉

在职研究生近两年成被清退大军?教育部官宣:不合格的研究生淘汰

最近,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动作频出不断,一度承包了微博的热搜榜。前些天,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同时还提出要建立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校际馆际共享机制,把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等机制。该话题由人民日报主持,一经发出就在微博上引发广泛关注。而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也是一连承包好几条微博热搜……意见提出,要严把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倒逼学生潜心治学。种种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开始对研究生质量把控下狠手了,以后想“躺着毕业”基本不可能了……No.1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大学严出,势不可挡其实去年2月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中就提到了 “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通知》还要求,要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自此之后,大规模清退研究生的新闻便逐渐开始屡见不鲜。清华大学清退2名博士生。四川大学一次性清退200名研究生。复旦大学一次性清退136名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拟清退11名博士生和5名研究生。北京交通大学清退超过全日制博士最长年限的59名博士生。上海师范大学清退125名超过学校规定学习期限不能毕业的研究生......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期间,共有超过30所高校公布了研究生退学名单,涉及学生数量超过1300人,其中还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今年4月以来,江苏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都着手对部分研究生正式做出退学处理,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是清退的主要原因。更让大家震惊的是,在被“清退”的博士生中,某西部高校一名博士研究生最久的就读时间竟长达十五年!成了不折不扣的“过期博士”。近十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率都维持在55%以上,在2010年甚至达到60.86%。对42所研究生院博士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68.3%的博士生未能在三年学制内完成学业,其中,6年及以上超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生高达10.74%。数据表明我国博士生延期毕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并有日益严重的趋势。——论文《我国博士研究生延期完成学业问题研究》能读到研究生、博士的人,智商肯定没问题,怎么毕业就这么难?No.2学生吐槽:我们也很苦事实上,在校的硕士生,特别是博士生们并不轻松。武汉大学被清退的网红博士乔丽娅曾称,“读博很多年了,但写不出博士论文,最终被清退。”毕业论文让很多博士生表示压力山大,随着科研门槛水涨船高,对博士生的学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有不少博士生在网上诉苦“在校期间SCI和核心期刊论文是有指标要求的,一边上课修学分,一边到处找数据争取在期限内论文,说真的,熬到博士,头发稀疏”。此外,部分学生也吐槽,由于遇到了“甩手掌柜”的导师,导致论文和研究没有得到有力的指导。No.3被清退者大多为在职研究生在职求学需慎重深究这些研究生被退学的原因会发现,因为成绩/论文不达标被退学的,其实只占一小部分。拿深圳大学去年“大放血”被清退的317名研究生来说,在这317名被退学的研究生中,有218人未注册,89人学习年限超额,10人成绩不合格。未注册退学是指超过学校注册时间未来注册报到,学习年限超期退学则是深大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在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深大是5年)未完成学业。简单来说:未注册就是学生本人不想读了,超期限也是学生自己放弃了。而学业退学/成绩不合格退学,按照深圳大学的规定,是一学期内挂两门学位课/必修课的人。也就是说,深大两年来退学的317人中,2年全校只有10人是真正被动退学的,而且还是自己作死一学期就挂两门学位课或必修课(非公共课或选修课)。其他学校被清退的研究生也基本是这种情况。不少人奇怪了,除了少数达不到要求的人被退学,为什么相当一部分人都未注册,主动选择不读了呢?!其实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之前招收的在职研究生(现在改叫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大部分需要兼顾学业、工作和家庭,当初报考的时候头脑一热,完全没意识到之后在职读研的辛苦。很多同学都是因为实在坚持不下来所以放弃了。另外也有一部分同学,当初报考的时候是为了升职加薪或者评职称,但是在学习期间,自己的职场之路有了很大发展,已经不需要研究生文凭了,所以干脆放弃。现在国家对研究生毕业要求越来越高,以后毕业难度肯定会越来越大,想读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一定要考虑好时间平衡的问题,不要盲目报考,避免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觉得自己时间精力有限,其实也可以考虑同等学力申硕的方式,同等学力申硕可以免试入学,学习方式一般为面授+网络班,时间更灵活,更适合在职人员,而且最后国考是合格制,只要满60分就通过,相比非全日制研究生而言,难度低很多。总之,研究生“严进严出”必定是今后的大趋势,大家报考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要盲目随大流报考,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才是最重要的。

天之合也

2019年考研:在职研究生院校是全年都在招生吗?

工作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生时,都会优先考虑到一些名校,因为名校有着含金量十足的课程和雄厚的师资,那么,各大在职研究生院校是不是全年都在招生?其实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时间根据院校开设报考途径而不同,下面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山东大学三所为例,进行简单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人大目前开设了同等学申硕和中外合办两种途径,两种途径的招生时间不同,同等学力的招生时间不固定,一般情况下人大会在春秋两者开设课程班,部分专业也是全年在招生,人大中外合办是全年在招生的,不过是有人数限制到,到招满为止。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目前,社科院主要通过同等学力和高级研修班两种途径招生,其同等学力招生时间也是不固定,不过大家现在是可以报名的,高级研修班是全年在招生,也有人数限制,到人数招满为止。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山大以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两种途径招生,同等学力招生时间不固定,专业硕士不是全年招生,大家想要报名的话,只能等到每年的10月份,报名入口是研招网。总的来说,很多院校都是开设了同等学力这种报考方式的,这是免试入学的一种方式,多为全年可报名,至于想参加申硕考试的人员,需要在3月份报名,然后是五月的申硕考试。一般通过2到3年的学习,报考人员是能过获得在职研究生学位的,前提是通过申硕考试,以及后期的论文答辩,不过难度并不大。

骆驼圈

985、211大学招不满的研究生专业,考生:想考却有顾虑

2019年考研初试的大幕已经落下,考生们已经开始为3月份陆续开始的复试做准备。考研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开始的地区、院校、专业选择到选择考研辅导机构,再到前期的复习报考,参加初试复试,每一步的选择对于考研党最后的结果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考研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俗话说:人往高处高,水往低处流。大部分的考研考生在选择报考专业时都倾向于王牌院校或者王牌专业,985、211高校更是考生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而考研人数的激增,本世纪之初考研人数刚刚超过10万人,而2019年已经超过290万人,使得报考985、211院校的竞争加剧,而热门专业的报录比更是超过10:1,以南开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报名人数已超过600人。但在985、211大学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仍存在着一些招不满人的专业,这些专业很难完成招生计划,只能依靠调剂来招满学生,同时,对于考生来说,想考这些专业但是还存在着顾虑,那么这些专业都是什么呢?985、211大学招不满的研究生专业2017年考研报名人数激增至201万,其原因就在于将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之中,其实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与效力,且坚持着“严进严出”的标准,非全日制研究生需要付出努力才能顺利毕业,与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混文凭”的偏见是完全不同,但高校面临着非全日制生源不足的问题,对于能够在工作同时兼顾学习,能够拥有名校学历并且拥有工作经历的考生是两全其美的选择。1.中山大学 位于广州的综合类的985院校,但是在2018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之中,该校的测绘、环境、材料工程三个非全专业,分别计划录取人数为5人,15人,10人,但是最终均没有录取,而纵观该校这些专业的学科排名,其实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举例来说,环境工程学科排名全国21位,2018年环境工程专硕的复试线为290分(即国家线),可见学校的实力之雄厚,另外近年来考研报名热门专业金融相关的专业金融工程15人的招生计划也未满。2.山东大学处于高考以及考研大省的山东大学,历年来的考研竞争也非常激烈,而作为985院校的山大最热门的专业,即工商管理专业,2018年共有2013人报名,但是最终仅以接近于4:1的报录比,招了仅475名学生,但是山大的部分非全日制专业却存在招不满的情况,而这些专业却是研究生招生的热门专业,新闻与传播专业计划招生36人,最终招生8人,法律(法学)专业的招生与录取数的差额为18人,会计专业的差额为12人。击除了上述两所985院校以外,还有很多211院校的非全日制招生人数也是不满的,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类非全日制招生的人数与报考人数仅能持平,而软件工程专业和电子通信工程的上线人数仅为个位数,都不得不采取调剂,还有天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工科专业的非全日制生源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考生:想考却有顾虑 面对上诉的985以及211院校的研究生专业招生不满的情况,对于想要冲击名校的考生来说是极佳的机会,但是考生却有自己的顾虑,总结起来,无非是以下几点,首先是对非全日制的招生政策了解不够清楚,其次是想先报考全日制,如果成绩不够再调剂到非全日制,更为实际的原因还有,非全日制的学费一般比较高,一般都是过万,而考生刚毕业经济压力过大,此外还有担心非全的专业以后找工作不被认可等等。对于以上的情况,笔者认为,招不满的985、211大学的研究生专业对于想冲击名校的考生来说是绝佳的机会,因为名校提供的是更加优秀的师资,更高的平台以及更加广阔的人脉,在考研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是降低竞争压力的方式之一。但是同时,考生们在选择院校时,要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即能否兼顾学习与工作)、经济能力(即能否承担非全学费)、内心诉求(是看重名校文凭还是全日制学位)等综合考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小为教育,小有所为。

车邻

山东各市一把手都毕业于哪些大学?山大一枝独秀,本土高校占优!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考公氛围相对浓厚的省份。俗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与其他省份不太相同,山东省内各市经济发展并非省会一家独大,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也很高,比如青岛、烟台等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颇高。作为各市的党政一把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山东省各市一把手都毕业于哪些院校呢?毕业于985、211等重点高校的多吗?毕业于本土高校的一把手占比几何?一、济南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同时也是副部级城市,济南市委书记为孙立成,毕业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学历;济南市长为孙述涛,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二、青岛青岛也为副省级城市,其市委书记同样也是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为汪清宪,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济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青岛代理市长为赵豪志,本科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第一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学历。三、淄博淄博市委书记为江敦涛,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公开信息未查询到相关就读院校;淄博市长为马晓磊,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四、枣庄枣庄市委书记为李峰,曾就读于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后于山东省委党校在职干部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研究生学历;枣庄市长为张宏伟, 同样在莱阳农学院学习,不过毕业于农经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五、东营东营市委书记为李宽端,曾在青岛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学习,后于山东省委党校涉外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在南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东营市长为陈必昌,本科在山东大学历史学专业学习,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研究所民俗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六、烟台烟台市委书记为张术平,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在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烟台市长为陈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未查询到其本科与硕士毕业院校。七、潍坊潍坊市委书记为惠新安,本科毕业于山东纺织工学院(现青岛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后曾在青岛海洋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员、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班学习;潍坊市长为田庆盈,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农副产品加工专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八、威海威海市委书记为张海波,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后于山东大学研究生课程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并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威海市长为闫剑波,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九、济宁济宁市委书记为傅明先,曾就读于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研究生学历,并未查询到其毕业院校;林红玉为济宁市长,毕业于蓬莱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后于烟台师范学校英语专业、莱阳农学院业余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山东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法律专业学习,中国地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在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十、泰安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曾就读于淄博师专中文系中文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管专业在职学习,中央党校在职干部研究生班(导师制)社会学专业学习;泰安市长为张涛,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班结业。十一、日照日照市委书记为张惠,本科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海洋生物专业,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李在武,日照市长,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马列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十二、临沂临沂市委书记为王安德,本科阶段就读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环保专业;市长为孟庆斌,本科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水利及土建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未查询到相关毕业院校。十三、德州德州市委书记李猛,曾在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政教专业就读,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学习;德州市长为杨洪涛,本科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财政系财政学专业。十四、聊城聊城市委书记为孙爱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市长为李长萍,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经济专业。十五、滨州滨州市委书记为佘春明,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合作办学国际经贸关系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未查询到其他就读阶段毕业院校;滨州市长为宋永祥,本科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未查询到其他阶段就读院校信息。十六、菏泽菏泽市委书记为张新文,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山东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并获理学硕士学位;菏泽市长陈平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在南开大学商学院EMBA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整体来看,山东省各市一把手毕业院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本土高校占据绝对优势,特别是以青岛、济南高校的毕业生较多;二是,山东大学一枝独秀,数位书记、市长均毕业于此;三是,各市一把手毕业于农林类专业的不少。

郗超

山东21万余人考研!再创新高 提升就业竞争力是主因

大众网讯 2017年12月23日上午8点半,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正式开考。此次考研全国报名人数为238万人,比去年多出37万人,创下近20年来报考人数新高。其中,山东省213803人参加考试,比去年增加27139人,增幅为14.53%。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开数据显示,山东省今年34个报考点准考考生为213803人,比上一年度增加27139人,增幅为14.54%。山东共有35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山东招生单位人数为112793人,比去年增加17555人,增幅为18.43%。   调查显示,七成大学生考研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然而,在这个重度“知识焦虑”的时代,考研作为就业的缓冲剂,并不能真正缓解“95后”们内心的压力。  现状  18所高校考研人数过万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共有18个招生单位考研报名人数过万,其中12个招考单位出自北京,另外6所报名人数过万的招考单位,有两所为我省高校,分别是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报考人数为23018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7.17%。其中在山东大学报考点共确认考生7044人,比上一年度增加725人,增幅为11.5%。报考山东师范大学考生共10258人。  2017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2017年新增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予以备案的通知》,经符合条件高校自主申报、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推荐并公示,共有54所高校获得教育部备案,入选2017年新增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此番共有4所高校上榜,分别是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聊城大学。这是时隔六年后教育部再次批准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至此,全国具有推免资格高校扩大至366所。  此前,我省共有16所高校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艺术学院。  统招上好大学难度加大   教育部规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观察近年来高校接收推免生数量,部分名校推免生招收比例已接近或超过教育部规定的50%。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最近4年推免生数量一直不断增长,2015年为1242人,占比34.5%,2016年为1419人,占比38.4%,2017年为1566人,占比47.6%,2018年已经达到1650人,占比50%。  西安交通大学2015年接收推免生数量为1702人,2016年1875人,2017年增至1923人,占比48.08%,2018年接收推免生数量达2100人,占比52.50%。  山东大学2018年将在188个学术型招生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800人,69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2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500人。目前该校山大各相关专业已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1552人(含医学长学制学生257人),其中学术型930人,专业学位622人,推荐免试研究生约占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8年将在39个学术型招生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940人,25个专业学位招生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77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650人。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已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325人,占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9%。  不难预测,今后通过统招上好大学难度将会加大。  人数激增  山东报考人数连续3年上升   23日上午8点半,考研政治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同时开始。记者在省实验中学考点看到,11:15左右,一些提前交卷的考生陆续走出考场,考点周围还有零星考生家长在等待。  2018年的本科毕业生中,1995、1996年生人的或占大多数,也就是说,第一批“95后”已经大批走进考研现场。  每年考研,都可以用“竞争更加激烈”来形容,尽管显得老套却是实情。教育部于22日发布数据,此次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为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23日,省招考院也发布了山东的考研报名数据,我省今年34个报考点准考考生为213803人,比去年增加27139人,增幅为14.54%。我省共有35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12793人,比去年增加17555人,增幅为18.43%。  纵观近几年山东的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在2014、2015年连续两年下降后,随后的3年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其中2016年报考人数为161517人、2017年为186664人、2018年为213803人。2017年非全日制考生首次纳入统考,是人数激增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同样包含非全日制考生的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仍比2017年增长了2.7万人,也就是说,从整体环境来看,考研热还在升温。  除山东外,还有多个研究生生源大省出现了报考人数大幅上涨的情况。已公布报考人数的省份数据显示,四川、江苏、辽宁增幅分别达到46%、18%、16%。  特写   2018年考研往届生占比近半   教育部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报考人数为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增幅为15.9%;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增幅为21.5%,比应届生增幅高出6个百分点。同时,往届考生人数占报考总人数的45%。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往届生将考研当成了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  记者昨天在山大中心校区采访时也注意到,确有不少社会人士出现在考研队伍中,其中一位怀孕7个月的准妈妈也挺着孕肚前来参加考试。她笑着说,全当给孩子做胎教了。  动因分析  通过考研换专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就业仍是主要动因  此前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人,也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有分析称,就业仍是大学生考研的最主要动因。  据统计,自2014年以前的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热度一直升温,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10万-15万人的速度增长。虽然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出现过短暂回落的现象,但因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等缘由,考研人数随后又出现了明显反弹。  此前有专家认为近两年考研人数骤增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有关,但山东师范大学研招办主任裴金宝认为,2018年考研人数的增加,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主要还是就业压力。”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当下大学生的“缓就业”心态有关。专家分析说,随着“95后”考生加入考研大军,大量考生不再出于纯粹功利目的选择考研,更多新生代考生愿意为“精神理想”“人生追求”而买单,对考研愈发呈现出轻松、尝试化心态。  “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并不急于让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出来赚钱养家,愿意让孩子继续深造。这也是近几年考研人数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月23日,中国教育在线与微博教育联合完成的《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发布了对考研动机的调查。结果显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是考研的主要动机,占比为72.41%;排名第二的原因是“通过考研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占比38.66%;“比较茫然,还没做好就业准备”的有29.76%;“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想走科研这条路的”有24.86%;21.05%的受访者选择“作为就业备胎”;另有10.53%的受访者选择了其他原因。  记者在省实验中学考点随机采访了多名考生,表示考研是为了将来就业更有把握或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仍是“主流想法”。一名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考生表示,所学专业本科毕业找工作也没问题,但还是想尝试继续深造,将来或许能找到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在其他一些机构进行的类似调查中,虽然占比具体数值不同,但选择最多的一项基本都与就业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原因中排名第二的是通过考研来换专业,这也不是考生的一厢情愿。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招生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显示,2018年报名较多的专业为金融硕士、会计、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学)、企业管理、护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教育学、设计学。  另一平台自主招生在线分析,金融学、会计学、医学、材料科学和土木工程这5个专业,本科就业情况“一般般”但考研后会“身价”暴涨,实现“逆袭”。例如,很多学生高考时奔着金融学的“钱途”而来,但金融机构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很高,本科生很难有好职位,但研究生就成了“香饽饽”。  深层焦虑  考研只是一种路径更该打败的是“知识焦虑”   研究生报考人数暴涨,竞争压力是不是也与之成正比?对不少统考生来说,高校推免生是竞争压力的一个主要来源。山东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显示,该校明年预计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500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600人,其中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接收比例约占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40%。也就是说,推免生计划约为2000人。  尽管考研有很多竞争严峻的客观表现,但有分析指出,一些“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可能会借此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招生计划。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在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的同时,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也有增长,增幅基本维持在6%。  此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一个有力补充,且2017年招生中出现了很多缺额。山大2017年计划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1640人,实际录取997人,约40%的招生计划没有完成,且有36个专业为“零录取”,超七成为工程类硕士专业。  考研的时间点临近年底,此刻也正是很多职场新人爆发“年终焦虑症”的时期。不论是被“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和“佛系生活”的话题戳中疯狂转发,还是在多个知识付费类APP上购买学习课程,折射的无不是对自身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的恐慌。事实上,考研只是青年人提升自我价值的其中一种路径,仅是为择业、换岗铺路的形式之一。无论考研与否,职场上最终比拼的,还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持久的竞争能力。不少年轻人热衷于追捧各类证书、各级认定,这种行为和心态容易被人认为缺乏安全感或“唯目的是图”,但不得不承认,无论你是不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增强在职场中难以被人取代的资本,都应该是不断努力的方向。(大众网据山东商报、济南时报系列稿件综合整理)

亦可

中国两个“山大”,哪个更好一些

中国两个“山大”,哪个更好一些?大家看到题目后,可能觉得不解,怎么会两个呢?一般情况下,山西大学和山东大学在当地都叫山大,那么这两所大学,哪个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所学校。一、山西大学(一)历史沿革(二)办学成就1998年,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之一,迈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2014年,具有六十年办学历史的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山西大学,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2016年,成为国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山西省出台意见支持山西大学深入实施“1331工程”,对标“双一流”实现率先发展。2018年,在省部共建和“一省一校”建设基础上,该校正式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三)办学规模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24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各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各4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528人,其中本科生24096人,研究生7432人。(四)办学目标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二、山东大学(一)历史沿革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二)办学成就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SDU),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三)办学规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789人,研究生18816人,留学生3791人。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7人、青年项目入选者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1人、教学名师5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15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专家)90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8人。(四)办学目标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三、综合评价目前看,山东大学略胜一筹,大家怎么看呢?欢迎下方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