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多少?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动与过也

2019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多少?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

近些年来,在职研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与推崇,报名在职研究生进修成为很多人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在各地诸多招生单位中,山东大学是比较受大家青睐的,有学员想咨询,报考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需要花多少钱?以及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一、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费是多少?山东大学是学科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的综合学府,该校的在职研究生课程,主要以同等学力申硕、专业硕士报名,学员选择的报考途径不同,学费也是不一样的。1、同等学力申硕学费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同等学力申硕课程知识,可以选择的招生专业比较多,有金融学、国际贸易学、政治经济学等,此类课程的学费基本都在1.2-2.89万元之间。学员缴纳的这些学费,和其他院校同等学力学员的学费相比,是比较低的,学员可以花较少的钱,学到超值的专业知识。2、专业硕士学费该校专业硕士课程班,主要讲授预科班知识,报名学员可以免试入学,入学前需要缴纳课程的学费,读该课程需要学员花费2.3万元。这些学费包含1.5年时间的修学分课程,学员修毕所有课程,通过该校考核,可以获得课程结业证书。此类课程的学费不高,学员缴纳这些学费是对自己非常有效的投资,可以为日后双证班入学考试打下坚实基础。山东大学是很多学员都想就读的名校,该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倍受学员关注,报名人数每年都有增无减,那么,报读山东大学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需要几年的学习时间?二、需要学几年?以山东大学的同等学力课程学习时间为例,该方式涉及的招生专业较多,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时间多是2-3年之间。学习年限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同等学力课程,报名的招生专业不同,课程的学制也是不一样的,一般都在2-3年之间。后期通过考试,在考试成绩合格后的一年内完成论文撰写,在之后的半年内通过答辩,便可获得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证书。学员获取证书的流程是比较简单的,申硕难度较低,一般学员都能顺利拿证。选择该校可以通过周末班上课,在周六、日双休时间学习,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不会凑在一起,学员可以在职学习,轻松完成学业,是非常划算的。

赤胆情

山东一高校三教师获博士学位后辞职遭拒,一人胜诉校方未执行

“高校教师辞职难”现象屡现,近日,山东潍坊科技学院三名教师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反映,她们陷入了辞职受阻的困境。其中,两名教师与校方的人事争议已于9月28日在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开庭审理,目前裁决结果尚未出炉。在此之前,另一名张姓教师于2018年7月提出辞职申请,并于当年8月离岗,但至今仍未能办妥离职手续。张老师因离职与校方产生的纠纷,先后经历仲裁和法院一审、二审,2020年6月,法院终审判决,潍坊科技学院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为张老师办理人事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不过该判决迟迟未得到行。对此,潍坊科技学院校长李昌武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一是依规进行,根据学校的规定办;二是依法进行,她们上法院诉讼了,我们按照法院判的办。”潍坊科技学院代理律师则称:“目前是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并非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暂不执行潍坊中院判决合情合理。”教师离职遇巨额索赔潍坊科技学院位于山东寿光市(潍坊所辖县级市),官网介绍,该校由寿光市政府兴办,系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是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院校、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有教职工近2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1万余人。张老师、王老师、崔老师分别在2007年、2008年、2009年入职潍坊科技学院。在职期间,上述三名老师先后取得博士学位。但她们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与爱人分居两地。考虑到家庭原因及个人发展前景,三人相继向校方提出辞职,但均遭拒。其中,张老师于2018年6月26日提出辞职,当年7月19日向潍坊科技学院人事处递交了书面辞职申请,此后离岗再未在该校工作。王老师、崔老师与校方签订的读博协议中,没有关于服务期限的约定。张老师称,她们是事业编制,也与学校签订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合同,“我的合同是2018年8月到期,提前三十天提交了辞职申请。我从提出离职之日就主动要求按照协议返还两年的工资,但是学校不予理睬,不谈赔偿,还一直给我发工资到2019年7月。而直到目前,学校仍不给我办理离职手续。”今年6月17日,潍坊科技学院英语教师王老师也向潍坊科技学院递交了辞职申请,并主动提出退还请假读博时期的工资或以代课形式补偿读博时间作为对学校的补偿。此后的7月6日,崔姓老师也向校方提交了辞职申请。不过,王、崔两位老师的离职申请未能获批,紧接着校方发布《潍坊科技学院教职工离职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出台于今年7月13日,于7月27日印发给各院系、处室。上述离职管理办法规定,学校定向(委培)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自取得学位证之日起,在校服务年限顺延5年;在职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人员,获得学位返校后,未满服务年限申请离职的,须交回脱产学习期间学校为其承担的全部费用,并按实际服务年限折算赔偿金进行赔偿,根据未满的服务年限,按照每年5万元的标准交纳剩余服务年限的违约赔偿金。王老师和崔老师均是2020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她们称,在和校方多次交涉离职一事后,校方提出要她们按照新出台的离职管理办法,每人赔偿学校25万元,另外退还各自脱产期间学校发放的工资。不过,王老师和崔老师均认为,她们提出辞职申请在先,校方出台离职管理办法在后,这一办法对她们二人不适用,而当初她们读博时和校方签订的《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协议》中,并未规定取得学位后的服务期限。她们向澎湃新闻出示的协议中,没有与校方进行服务期限约定。在屡次交涉无果后,王老师和崔老师分别向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委确认她们与校方的聘用合同解除,并为她们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9月28日,两人的仲裁案分别开庭审理,仲裁结果目前尚未出炉。而早她们两年提出辞职的张老师,在仲裁、一审、二审中均获支持的情况下,潍坊科技学院至今仍未给其办理离职手续。法院判决生效后校方仍未执行自2018年6月26日向校方提出辞职,交涉一年未果后,2019年6月,张老师向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2019年7月24日,该仲裁委作出裁决:潍坊科技学院自裁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为张老师办理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调手续。寿光法院一审判决结果,潍坊科技学院上诉后被驳回。潍坊科技学院对上述仲裁结果不服,诉至寿光法院,请求判令不给予张老师办理人事档案及保险关系转调手续。2020年1月19日,寿光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潍坊科技学院诉讼请求不成立,不予支持,其应及时为张老师办理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该一审判决书显示,寿光法院审理查明,张老师于2007年8月到潍坊科技学院工作,系该学院在编人员。2013年8月29日,潍坊科技学院与张老师签订“委托培养攻读博士协议”,约定潍坊科技学院同意张老师到韩国建国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学位。脱产两年,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取得博士学位后的在校服务期限,根据其离岗学习或离岗写作论文期间学校所发的工资以及取得博士学位后报销的经费总额,按照每500元在校服务一个月计算(最多按120个月计算)。如服务期限内调离学校,所发放的工资和报销的经费按实际服务月数冲销后,余额如数返还学校。法院查明,张老师脱产学习两年,并于2018年8月取得博士学位。2018年7月19日,张老师通过邮寄方式向潍坊科技学院人事处寄发辞职通知书。2018年8月后张老师未再到潍坊科技学院工作,该学院为张老师发放工资、缴纳保险至2019年7月。寿光法院认为,本案当事人的争议有二:其一,张老师与潍坊科技学院之间的劳动合同及博士委托培养服务协议是否已解除;其二,张老师要求为其办理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是否有法律依据。关于第一点,寿光法院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据上述查明事实,张老师所涉情形符合上述法律、法规规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以及解除,其与潍坊科技学院签订的博士委托培养服务协议亦随之解除。潍坊科技学院若认为张老师违反博士委托培养协议中关于服务期的约定,可以根据协议约定及法律规定另行主张违约金。关于第二个争议焦点,法院认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等规定,潍坊科技学院应及时为张老师办理档案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其中,《劳动合同法》对此事项时限的规定是十五个工作日内。最终,寿光法院一审判决,原告潍坊科技学院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为张老师办理人事及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潍坊科技学院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潍坊中院。2020年6月1日,潍坊中院驳回了潍坊科技学院的上诉,维持了原判。不过,该判决生效后,潍坊科技学院至今仍未主动执行。张老师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寿光法院已于8月19日立案,目前仍未执结。据张老师介绍,两年前辞职时,她已经联系到济南一所大学去工作,但由于潍坊科技学院一直扣押她的档案,不给她办理离职手续,导致她至今无法入职。就上述三位老师辞职一事,10月11日,澎湃新闻致电潍坊科技学院人事处负责人,但其表示不便接受采访。随后,该校校长李昌武就此事向澎湃新闻表示:“我们一是依规进行,根据学校的规定办;二是依法进行,她们上法院诉讼了,我们按照法院判的办。”澎湃新闻询问,张老师的案子二审终审了,判决已生效,为何不执行判决。李昌武说,“我们委托了律师,他向你解释一下吧。”潍坊科技学院代理律师表示:“按照协议约定,她(张老师)在约定的博士毕业后最低服务期一天也没有履行的情况下单方面违约,除了应该如数退还读博期间学院为其发放的工资及其他费用外,还应支付违约金,可是张老师连一分钱都不想返还。”就张老师的违约金问题,潍坊科技学院于7月22日向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请,请求裁决张老师返还工资及利息、支付违约赔偿金共计37万余元。寿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裁决张老师向潍坊科技学院返还工资17.7万余元,张老师对此不服,目前已诉至寿光法院。2020年9月1日,寿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作出裁决,张老师返还潍坊科技学院工资177076.64元,于裁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一次性付清;驳回潍坊科技学院其他仲裁请求。上述工资包括: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张老师脱产学习两年期间的工资11万余元;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张老师离岗后学院所发工资6.4万余元。对于退还工资的仲裁结果,张老师不服,目前已起诉至寿光法院。她表示,“一定会执行法院的判决,只是不明白学院为什么不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给我转档案。我提出辞职两年,学校拖着不办,给我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前述潍坊科技学院代理律师称:“目前是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并非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暂不执行潍坊中院判决是依法有据,合情合理。”(来源:澎湃新闻)

名焉

山大因博士论文问题被教育部约谈,网友为该不该废除论文吵成一团

近日,山东大学接到教育部对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的反馈,发现山大2016年9月1日-2017年6月30日被授予博士学位的人员论文82篇中,有4篇被认定为“问题论文”。这是山东大学连续两年在教育部的抽检中被查出问题,而且篇数有所增加。于是山东大学紧急发出通知,称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学校“双一流”评价结果和办学声誉,教育部已对我校约谈,而接下来的整改也势在必行。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在自查纠中发现,在职攻读学们研究生,指导学生较多的导师易成为“问题论文”的高发人员,且部分学科也成为“问题论文”的多发领域。论文问题主要集中在创新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简单,例证不足,选题不合理,书写不规范等各个方面。对此,山大迅速做出整改,一方面加强自查自纠自审,增加答辩汇报内容,另一方面对出现“问题论文”的导师进行暂停相关导师招生资格及扣减其招生计划和津贴等。随后,此事也在网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有人称,大学论文除了抄袭拼凑,走走形式流程,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基本无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不如废除论文制度。并发起“你是否支持废除大学论文”活动,此活动一发出,竟然有67%的人支持废除论文,而只有33%的人反对废除大学论文。小徐老师翻阅了一下大家的意见,发现主张废除的人,确实觉得自己的论文是抄袭拼凑来的,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毫无意义,更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对于某些大学生而言,有的连大学课程都不好好上,考试也全靠突击应付,不学无术,只求不挂科就行,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写论文注定了要抄袭拼凑。而也有学生表示有的论文写作不是自己的专业课,要想写好就得老老实查文献看教材,但要想融汇贯通就得将重要文献和教材全看透,实在是看不完,只能将抄袭来的论文,不停地改语序避免重复。而这样的论文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学术价值也毫无意义。小徐老师认为,正是因为大学生论文存在问题,所以才要严格对待,才要整改,自去年起,教育部就严抓大学生毕业质量,要让那些睡大觉,喝大酒,只知道吃喝玩乐、谈恋爱的不学无术的大学生们毕不了业,这正是我们真正需要面对的大学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毕业水平。如今大学生论文确实存在抄袭拼凑现象,但废除论文只会加重大学生的无作为,让高等教育向低水平方向妥协,诚然这并不是我们所要的教育。只要严格论文查重,不仅要用技术查重,还要导师人工查重,这样才能杜绝大学生抄袭、拼凑、造假,才能促使大学生埋头钻研学业,不枉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而这也是教育部不断加强高校教育,严把高校毕业生质量关的根本原因所在。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更要严把质量关,毕竟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业目的就是要在某一学术领域提出创新性,有深度的学术进展,不断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如果上了研究生、博士,却不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所建树,不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那才是真正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书五车

山东各市一把手都毕业于哪些大学?山大一枝独秀,本土高校占优!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考公氛围相对浓厚的省份。俗话说“郡县治、天下安”,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与其他省份不太相同,山东省内各市经济发展并非省会一家独大,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也很高,比如青岛、烟台等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颇高。作为各市的党政一把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山东省各市一把手都毕业于哪些院校呢?毕业于985、211等重点高校的多吗?毕业于本土高校的一把手占比几何?一、济南济南作为山东省会,同时也是副部级城市,济南市委书记为孙立成,毕业于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学历;济南市长为孙述涛,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博士均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二、青岛青岛也为副省级城市,其市委书记同样也是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为汪清宪,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新闻业务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国民经济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青岛代理市长为赵豪志,本科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第一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大学学历。三、淄博淄博市委书记为江敦涛,在职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公开信息未查询到相关就读院校;淄博市长为马晓磊,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电子计算机工程系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山东矿业学院(现山东科技大学)电气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四、枣庄枣庄市委书记为李峰,曾就读于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后于山东省委党校在职干部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研究生学历;枣庄市长为张宏伟, 同样在莱阳农学院学习,不过毕业于农经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五、东营东营市委书记为李宽端,曾在青岛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工艺专业学习,后于山东省委党校涉外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在南开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东营市长为陈必昌,本科在山东大学历史学专业学习,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研究所民俗学专业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六、烟台烟台市委书记为张术平,本科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在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烟台市长为陈飞,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未查询到其本科与硕士毕业院校。七、潍坊潍坊市委书记为惠新安,本科毕业于山东纺织工学院(现青岛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后曾在青岛海洋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员、南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班学习;潍坊市长为田庆盈,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农副产品加工专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八、威海威海市委书记为张海波,本科毕业于青岛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后于山东大学研究生课程班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并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威海市长为闫剑波,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习,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九、济宁济宁市委书记为傅明先,曾就读于洛阳建筑材料工业专科学校,研究生学历,并未查询到其毕业院校;林红玉为济宁市长,毕业于蓬莱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后于烟台师范学校英语专业、莱阳农学院业余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山东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法律专业学习,中国地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在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十、泰安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曾就读于淄博师专中文系中文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企管专业在职学习,中央党校在职干部研究生班(导师制)社会学专业学习;泰安市长为张涛,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专业,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班结业。十一、日照日照市委书记为张惠,本科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海洋生物专业,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李在武,日照市长,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马列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十二、临沂临沂市委书记为王安德,本科阶段就读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环保专业;市长为孟庆斌,本科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水利及土建工程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未查询到相关毕业院校。十三、德州德州市委书记李猛,曾在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政教系政教专业就读,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学习;德州市长为杨洪涛,本科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财政系财政学专业。十四、聊城聊城市委书记为孙爱军,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外贸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市长为李长萍,本科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技术经济专业。十五、滨州滨州市委书记为佘春明,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合作办学国际经贸关系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未查询到其他就读阶段毕业院校;滨州市长为宋永祥,本科毕业于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未查询到其他阶段就读院校信息。十六、菏泽菏泽市委书记为张新文,先后就读于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山东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并获理学硕士学位;菏泽市长陈平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专业,在南开大学商学院EMBA专业学习,获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整体来看,山东省各市一把手毕业院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本土高校占据绝对优势,特别是以青岛、济南高校的毕业生较多;二是,山东大学一枝独秀,数位书记、市长均毕业于此;三是,各市一把手毕业于农林类专业的不少。

道不可致

2020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报考要求严格吗?

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针对不同的报考方式、学历要求是不同的。为方便大家顺利报考,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该校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可通过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方式报考,具体报考条件如下:山东大学同等学力申硕报考条件:满足本科有学士学位毕业3年以上的学员,可以报名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证书。满足专科及以上学历都可以报名入学,满足条件的学员可以免试入学。想要报考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不知道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可点击下方“小程序”查看简章。山东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方式报考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一般专业专科生毕业时间在2年以上,本科生有没有学士学位都可以报考,没有毕业时间的限制。部分管理类专硕,要求专科生要毕业5年,本科生要毕业3年。

一乐也

注意: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分析!

近些年,许多职场工作人员之所以抽空去在职读研,都是为了提高自身实力,从而改善自己的就业前景。因此,有些报读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员非常想知道,本校在职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如何?据了解,本校在职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不仅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还能收获多条优质的就业渠道,所以非常值得大家报考,具体情况如下: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一般情况下,攻读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员只要能顺利毕业,就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个人综合实力,这样就会被公司老板重点关注,并且委任这些人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任职,所以大家能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另外,获得硕士证书的人还能评选上职场高级称谓,这对今后的职业晋升是非常有利的。能收获多条优质的就业渠道除此以外,本校举办的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在以面授的形式教学,所以说众位学员在上课期间能够结交到大量的职场朋友。这些朋友平时会互帮互助,给彼此推荐优质的工作岗位,因此本校在职研究生毕业生都会有更多优质的就业选择,从而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总的来说,本校在职研究生毕业后不仅能获得更好的就业岗位和升职加薪的机会,还能收获很多优质的就业渠道,所以其就业情况非常好,很值得大家报考。2020年考研复试详情指导

草薙

山东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尤其这几个省超出想象!

山东大学简介:山东大学,隶属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一所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入选2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是一所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山东大学,他的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第一所是京师大学堂。山东大学的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它开创了新中国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有关教育的先河。从学校的诞生起,学校先后经历了几个历史发展时期: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大、山东大学、“原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三校区整合并创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山东大学的总体占地面积约为8000亩(其中青岛的校区占地面积为3000亩)。山东大学有8个校园,位于三个地方(济南,威海,青岛)。学校有55个院系,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4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共有55个,专业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在职教职工大约为8000人,全日制本科40000余人,研究生20000余人,留学生4000人左右。山东大学2019录取分数线(部分省份)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山东大学2019部分省份专业录取分数线,从这些分数线我们可以看书,山东大学作为一所全国重点性大学,他对各省考生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以上这些省份的录取分数线,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期。后续小编会继续更新更多 大学,在更多省份的专业招生录取信息,感兴趣,加关注,小编会持续更新更多高考招生录取信息

卜尔

2020年考研: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

为了使企业步入正轨,并且越来越正规,不少企事业单位不断的扩大规模,同时还对员工有着非常高的标准。所以说,大家要想在职场拥有立足之处,就读在职研究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近期,很多人员在咨询,2020年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同等学力以及专业硕士进行招生的,至于本校好不好考,与大家选择的报考类型密切相关,具体情况如下:一、山大同等学力比较好考同等学力是本校在职研究生的热门招生类型,选择此类型深造的人员,只要满足相应的报考条件,并通过院校的资料审核,便可免试入学,所以说,进入本校深造是比较容易的。后期达到申硕资格者,还可登录网站报名申硕,全国统考就是必经之路。此次考核难度系数较小,即使没能一次性考过,来年照样可以继续补考,只要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全部考试即可。可见,学员以此类型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难度比较小。二、山大专业硕士报考难度较大如果学员以专业硕士报考本校在职研究生,首先,要参加与全日制研究生同时进行的入学考试,而且考试难度非常大,所以说,学员要想尽快入学并获取相应的证书,就要做好考前准备,才有进校学习的机会。总之,此类型报考难度较大,所以学员要酌情选择。山东大学在职研究生好不好考,与大家选择的报考方式相关。如果学员专业基础并不强,可以选择同等学力这种报考难度较小的方式深造,若是专业基础还不错,想要获取双证,完全可以选择专业硕士报考。在职研究生初试后,接下来应该做哪些事?

冯志远

最新出炉:2019山东省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持第一!

据中国校友会网(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 )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山东省共有44所大学进入排名!本次2019年的校友会大学排行榜评价对象涵盖了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1300多所本科高校,评价数据来自艾瑞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高等学校发展指数数据库(CHDID)”,均是来自国家权威部门、第三方权威机构、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等对外公开的权威数据和客观数据。其中山东省高校前三名分别是: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山东省大学排名榜单:附前三名学校简介:No.1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简称山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点击截至2018年8月,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的办学格局;设有55个教学院系,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全日制本科生40789人,研究生18816人,留学生3791人。No.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和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被誉为“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始建于1953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8年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的格局,1997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行列;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青岛、东营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774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84万册;下设13个教学学院(部),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3个本科专业;有教师1700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No.3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简称中国海大、海大,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等联盟成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私立青岛大学。1930年,在省立山东大学和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后历经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时期,1958年山东大学主体迁往济南,以留青的海洋系、水产系、地质系、生物系等为基础,于1959年3月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截至2017年12月,学校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在建中国海洋大学黄岛校区,设有19个学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有教职工3405人,其中专任教师1683人,博士生导师455人,两院院士13人;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300余人、博士研究生1800余人。学校已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居985工程高校第16位 [3] ;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301-400位 。

贝莱

Nature调查了6000博士生,告诉你读博有多难:360度无死角劝退文

压栗山大 郭一璞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读博,向来是压力山大的活动,博士生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补贴少,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了,博士生还在为论文焦头烂额。不过现在,读博过程中你的苦你的累,Nature都知道。是的,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开展了面向博士生群体的大调查,6000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博士生,借机大吐苦水,把科研的焦虑、求职的压力、对圈子的不满全都倾诉了出来。统计一下,这次调查的数据让人大跌眼镜:36%的博士生都因为焦虑症或抑郁症而寻求过帮助;21%的博士生都遭遇过骚扰、歧视和霸凌行为;将近八成的博士认为,当前的学术圈风气不正,充斥着各种关系、特权和官僚主义,过于压榨博士生,文化落后亟待改进。而对于最现实的毕业求职问题,七成博士不知道将来该做什么工作,甚至,还有超过30%的博士生觉得自己正在读的项目根本就对找工作没有用。一个全世界学术圈人士都期望能发论文的顶级期刊,公布了这样惊人的数据,简直是“官方劝退科研”啊!怪不得,连房东老太太都说“不要读博,不要写代码”(不要赌博,不要吸大麻)了。近四成博士生都是出国党,在职博士也不少其实这已是Nature的第五次博士生调查,共有超过6320份有效数据。除了英文版,问卷还被翻译成了中葡西法四种文字,因此获得了全球博士生们的广泛参与。其中36%的问卷来自欧洲,28%来自亚洲(主要是中国人和印度人),27%来自北美和中美洲,非洲、南美和大洋洲的博士生各自只有3%。这6000位博士生,性别基本上男女各一半,大部分人的年龄都在25岁到34岁之间,另外还有12%的博士生不到25岁,11%的博士生超过了35岁,甚至还有五六十岁的老博士生。其中22%的人都处在或上有老、或下有小的状态,需要照顾家庭。已经当妈妈了的博士生Fonseca-Hernández,就对边读博边带娃这件事感到十分焦虑,因为学校里没有幼儿园,她把5岁的女儿送到了收费很贵的校外日托中心,她感叹,想要同时成为一个优秀的博士生和优秀的父母,实在是太难了。37%的博士生是出国读的,大部分去了欧洲和美国,出国的原因集中在体验异国文化、本国的资金和博士项目不足以及方便找工作方面。不过,有不少出国党的压力非常大,一位学气象的古巴女生去了墨西哥读海洋物理博士,发现换一个国家已经很难了,读一个新领域则是难上加难,甚至患上了焦虑症。19%的博士生是边读博边工作的,他们主要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有少数人是为了提升技能或者刷简历刷人脉。考虑到年龄和家庭环境的因素,35岁以上的大龄博士生、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博士们基本上都有工作。欧美博士生担心“德不配位”,亚非拉博士生最愁求职赚钱读博过程中,人们普遍最头疼的事情是对前途的迷茫,79%的博士生都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不确定,70%的博士生时刻都在关心着除了当博士后之外哪里还有坑可以去谋个教职。另外他们的学术压力也很大,78%的博士生都觉得难以维持工作生活的平衡,74%的博士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钱,也是一个难题。第一个方面是研究经费的问题,68%的博士生都在担心经费;第二个方面,一半的博士生都在担心自己的助学贷款怎么还;第三个方面则是日后生涯的收入问题,67%的博士生都在担忧毕业之后过日子、买房子、养孩子和退休养老的钱要从哪儿来。看到博士生也哭穷,渣本心理平衡了。不过,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也是有地域性的:非洲博士生最愁没钱;大洋洲博士生最愁没教职;南美的博士生除了担心找工作的问题,还要操着卖白粉的心,时刻担心政局;欧洲博士生担心自己和老板的关系、工作生活平衡和心理健康问题;北美和中美洲的博士生担心自己“德不配位”,专业名词叫“冒名顶替症候群”——总觉得自己如今的地位是靠运气获得的,生怕有一天被人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被当成骗子,然后身败名裂。当然,同样富(chi)有(bao)而(le)优(cheng)越(de)的欧洲人有时候也担心这个问题;苦哈哈的亚洲博士生,发愁的地方可多了去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挣不到钱怎么办、博士学位通货膨胀怎么办、家里的老父亲老母亲怎么办……注意,这里不是贩卖焦虑,是nature的报告白底黑字写的。唉,在座的亚洲读者们,你们都生活在hard模式里啊。不后悔,但满足感越来越低在美国读博学兽医的Radhakrishnan说,现在的博士项目很适合自己,并不觉得孤单。他对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有很深的兴趣,想找到一种能在自己的母国印度抑制狂犬病传播的方法。所以,就算一边读博一边带孩子,一点闲暇都没有,他还是没有后悔读博。其实,这项调查中,有有74%的博士生和他一样,对当初读博的决定感到满意 (下图两个绿色柱) :有75%的博士生,对自己做研究的独立程度表示满意。有67%对自己和导师的关系表示满意。然而,就算说着满意,也依然有挫折和抱怨的情绪。有45%的博士生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项目的进行,满意程度下降了。相比之下,42%的人认为满意度提升了。满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项目的状况达不到自己的预期。40%的博士生说,他们读的项目没有达到最初的期望,只有10%表示超出了最初的期待。10%这个数字,比起2017年有了严重的下滑,那时还有23%的人认为超出期待。麦吉尔大学的教育心理学家Anna Sverdlik说,这样的调查报告可以帮学生们建立起更现实的认知:如果知道,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冒名顶替症候群;如果知道,自己的满意程度会随着时间而减退,至少还可以提前做些心理准备。当然,有关学术的挑战只是一部分。Zhou Yang是从中国去到美国加州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读化学博士的,他说:我原以为只有科研的事情需要担心,但发现还要想着怎样和实验室里的其他人相处,还要想着怎样把自己的项目解释给别人听。除了做实验,还有很多很多要考虑的事。Yang也和许多人一样,发现随着时间推移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发够论文才能毕业的压力,还要担心签证问题。回一次家就要重新签证,签证至少也要一个月,又不能请一个月假。所以,Yang一次都没回过家,不然只会再增加一份压力。这也是大部分在美国读博的外国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骚扰和歧视随处可见,又不敢说调查发现,带有伤害性的行为,时有发生。△左是骚扰/歧视,右是霸凌有21%的博士生说,他们受到过骚扰或者歧视;表示受到霸凌 (Bullying) 的也有21%。超过五分之一。分性别看,有25%的女博士生说,自己遭受过骚扰或歧视。男生则有16%表示自己受到过骚扰或歧视。分国家看,最严重的是北美 (24%) ,最轻微的是澳大利亚+新西兰 (18%) 。有些博士生,还在问卷的评论区详细说明了自己的遭遇或感受。比如,一位在印度的女生提到,就像性骚扰会有“Me too”运动爆发的瞬间一样,研究生在工作场所遇到的骚扰也需要得到关注。比如,一位在比利时的女生说,看到过并且自身也有过被导师霸凌和恐吓的经历。学术界顶尖教授,做了错事也不受罚的现象让人震惊,对年轻的学者构成很大的威胁 (包括心理健康受损) 。在表示受到过霸凌的博士生当中,又有57%害怕报复,没有办法自在地讨论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工作时长也是博士生们受到的不公对待之一。6000位博士生里,大约一半都认同:我读博的大学里就是有长时间工作的文化,包括通宵。那么,博士生平均每周工时多少?76%的博士生表示,平均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其中,41-50小时的比例26%,也就是说6000位博士生中有接近50%,平均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而在每周工作41小时以上的人当中,有85%都表示对这个时长不满意。三成博士生认为当前项目对求职无益更加令人忧心的是,长时间的工作,也不是都能得到回报。只有26%的博士生认为,他们的博士项目,正在为将来找到一个满意的职位,做着很有力 (Very Well) 的准备。相比之下,有超过30%的博士生,都认为自己在读的项目没带来什么职业准备 (Very Badly) 。而在大部分人看来,博士项目给个人带来的最大提升,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比如分析数据、收集数据、做学术演讲、设计实验等等。可即便如此,依然有67%的博士生相信,有了博士学位就能大大改善工作前景。问题是,全球范围内高校提供的岗位都很稀少,但仍然有高达56%的博士生把学术界作为首选工作领域。相比之下,只有28%的博士生把工业界作为首选。而当被问到博士毕业后立刻就能找到怎样的工作,几乎一半人都回答了学界的博士后 (46%) ,排名第二的是工业界的科学家 (10%) ,排名第三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9%) :工作形势严峻是博士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Matt Murray是耶鲁大学在读的分子医学博士生,他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努力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我还是怀疑自己读博的决定是不是对的。有些日子里,感觉一切都很讨厌,只想回家。调查中有36%的博士生表示,因为焦虑和抑郁而寻求过帮助。八成博士生不满学术圈现状最后,关于整个学术圈的现状,博士们也有话要说。Nature统计了博士们对于当前学术体系的评价,结果发现,绝大部分的博士都认为,学术圈真乱。只有23%的博士觉得当前的学术体系还不错,在他们之外,更多人觉得这个体系是有问题的,很多时候靠关系,很多事儿不公平,给博士们发的钱太少而压力太大,环境官僚化,整个文化是落后过时的,需要得到改进。甚至有8%的人觉得早知如此,就不读博了;还有24%的人觉得要是重新开始的话一定要换个老板。因此,在Nature的调查中,一些人表达了博士生涯中的痛苦纠结:I cannot emphasize enough th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when obtaining a PhD. I wish I were alone in making that statement; however, students in my programme struggled with suicidality, depression and anxiety.读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是再重要不过的了,我希望我是唯一讨论这个话题的,但我项目里的同学们一直在沮丧焦虑甚至想自杀的情绪中挣扎。不过,终究也有很多人认为博士生涯依然是充满荣光与希望的:99% of the time it fails. But that one time it works makes up for all of it.99%的时候都失败了,但是成功的那次能弥补过往的全部。希望大家都有那1%的幸运吧。传送门原始报告及数据:figshare点com斜杠s斜杠74a5ea79d76ad66a8af8—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