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文旅厦门@:研学+康养旅行,你准备好了吗?眠兔

文旅厦门@:研学+康养旅行,你准备好了吗?

文字整理:梅书传媒近日,厦门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厦门市文旅局梳理出全市100个文旅在谈项目,细化项目进度安排,实行全周期挂图作战和跟踪管理,重点跟进29个项目,总投资达385亿元。加快推进全市35个在建文旅项目,总投资达350亿元。厦门市文旅局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续丰富优秀文化作品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全力推动文旅共生场景价值的最大化。当前,厦门市文旅局正组织全市文旅企业围绕“春暖花开·康来厦门”主题,突出包装康养休闲线路产品,精准有序开展线上宣传促销活动。同时,抓紧谋划线上娱乐、线上旅游等数字文旅新业态发展,培育扶持康养旅游、研学旅行、影视旅游、婚庆旅拍、小剧场演出等文旅消费新产品新项目,迎接疫后文旅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扶持康养旅游、研学旅行,在旅行中健康养生、在旅行中研究学习,这是城市内涵的再发掘,城市文明的再提升,城市风采的再展现。研学即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的学习过程。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研学旅行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要根据学龄段设计开发专业线路和课程。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的推进提出明确要求,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要求各地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品质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不可回避的城市人口“老年化”问题,给健康产业带来了契机。康养旅游,旅游的同时学习健康养生知识、发现生活情趣,寓游于乐,是我们都向往的生活。文旅厦门@你:研学+康养旅行,你准备好了吗?

适适然惊

厦门打造研学之都旅游金名片 集美研学总部大楼启用

打造研学之都的旅游金名片集美研学总部大楼日前启用,为您揭秘超2万平方米的“大本营”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总部大楼外部和“蚁窝式”套间中的大通铺(左上)。海西晨报讯(记者 崔易)“真想晚出生20年啊!”12月3日,一位参加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总部大楼启用仪式的嘉宾,不禁感叹。不承想,出现在80后、90后童年记忆中的研学旅行,如今已成为青少年假期生活中最受欢迎的“打开方式”。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出游方式也日趋多元化。凭借集美学村、鳌园而闻名全国的老牌旅游目的地集美区,勇立改革潮头,致力破除传统景区间的界限“壁垒”,整合优化新老景区资源,打造国际范、闽南风、嘉庚味的全域旅游格局。位于集美区杏锦路386号的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总部大楼(以下简称集美研学总部大楼),正是集美旅游产业腾飞的“见证者”。去年以来,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先后获评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全国港澳青少年研学旅行基地、厦门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还是大陆首个对台研学旅行基地。当下,集美正以“打造中国南方国际研学旅行之都”为目标,不断完善研学旅行从基础旅游到行业引领的全产业链,力争将嘉庚故里、百年学村打造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集美IP,擦亮集美亲子胜地、研学之都的旅游金名片。日前,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这栋被放在业界聚光灯下的集美研学总部大楼。集美研学旅游的“大本营”这栋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大楼,内部满是研学元素———研学产业园、研学旅行宿舍等,集教学、研发、接待等功能为一体。据了解,作为集美区对台研学旅游的“大本营”,集美研学总部大楼将于明年寒假正式接客———迎来首个两岸青少年研学团。据介绍,该大楼一层是接待展示大厅、游客集散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二层是拥有14间研学活动教室的教学区;三、四层是住宿区;五层3000多平方米的研学产业园。通过组合多方资源,这里串联起嘉庚公园、园博苑等16个作为研学单位的文化旅游景区及13所高校研学课程基地,打造“1+X”对台研学基地。“蚁窝式”套间可容纳500人集美研学总部大楼三、四层的住宿区,嘉庚红、复古黄、厦门蓝三种亮眼色彩构成内部装饰的主题风格。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方便研学活动的开展,大楼的住宿区均为“蚁窝式”套间,生活起居和交流研讨的需求在套间里都能得到实现。这样精致而又相对独立的“蚁窝”在集美研学总部大楼里共有27套,每套可容纳11人至31人,集美研学总部大楼便能同时为近500名青少年提供研学住宿及课程。此外,大楼二层的教学区共有14间研学活动教室,可同时满足670人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提供来自两岸的有趣手工课程,还有专门的茶艺教室和木工教室等,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培养青少年的匠人精神。共同做大研学旅游“蛋糕”文化创意与旅游作为集美重点打造的六大产业链群之一,不仅是对接市级“双千亿”产业链的重要产业方向,也是集美这几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记者了解到,今年集美区政府主导引进了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市集美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强强联合,合资成立厦门万千极美营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建发国旅集团每年给集美区带来10万人次的研学人数,超过5000人次台湾青少年到集美研学。源源不断的研学客流背后也有当地政策的支持。今年,集美区贯彻落实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惠台31条”及省市出台的惠台政策,率先全省发布区级对台研学优惠政策。刘柏萱是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的执行长,2016年起,他每年带领数百名台湾小朋友来此开展研学旅行。“如今集美的对台研学政策这么给力,我要把这些信息带回台湾,让更多台青和教育同行一起投身集美研学事业。”刘柏萱笑着说。

二柄

首批厦门研学基地营地:研学不是春游,价值在于创造新的教育方式

和三万厦门家长交流孩子在厦门的成长与教育。关注这里的都是为孩子着想、积极向上的家长。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01研学是什么东西?寒假班有两种培训:一是上培训班,二是研学班。很多家长已经提前两个月为孩子准备好了,不是未雨绸缪,而是不提前的话,好一点的培训机构根本没有位置。惠民大叔也尝试着报班,12月份报的没想到1月份已经没戏,只好排在2月份。有些家长微信问大叔,会安排去旅游吗?不会的。大家都放假,到处人挤人,何苦呢。再说,以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确实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但有一种旅游式的学习叫研学旅行,这种方式我是看好。什么是研学?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的研学旅行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要在这场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思考探究社会。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方式。通过言传身教、活动设计浸润孩子,让他们变得更有爱心,更能够和别人分享,更有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要提醒家长,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在行程中,不要排斥多给孩子一些独立自主的机会,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历程。研学实践一定要在校外进行,“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还要有课程。这就有点意思了:)02春秋游是研学吗?不是!“春秋游不是研学实践活动,研学实践必须是有课程,占用课时的。”市教育局接受《厦门日报》采访时表示。研学旅行是什么?研学旅行必须有明确的主题路线,有专业的老师跟随,有合理地出游花费。不以玩乐为目的,不以逛了什么,吃了什么而自豪,重要的是学到真实的东西,通过研学实现了自己哪方面的价值。研学旅游就是让老师带着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外面学到在书本和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希望旅行社和学校能共同合作,为学生规划一条合理地研学方案,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出行,探索到研学旅行的真正价值。厦门中小学研学的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4-5天)初中一到二年级(5-6天)高中一到二年级(5-7天)厦门春游秋游的费用是100多一次,但研学是好多天,那费用可能也要好几百,费用怎么算,怎么收,是不是自愿等等,都蛮重要的一个话题。03厦门有哪些研学基地营地?根据《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营地申报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单位自愿申报并经相关主管部门同意,我局组织专家进行资料初审、实地测评和综合评审,并按要求进行公示,确定“厦门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营地”3家、“厦门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7家和“厦门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培育对象”16家。厦门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营地(3家)厦门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厦门市思明区青少年宫万千极美研学营地厦门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7家)厦门市科技馆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厦门海堤纪念公园及纪念馆厦门胡里山炮台保护中心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厦门工学院文邦研学基地厦门演艺职业学院生命安全体验教育研学基地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三创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集美工业学校闽南传统工艺传承基地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李林园厦门集美区诚毅科探中心中国唱片博物院厦门海底世界正新(厦门)汽车国际文化中心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厦门悠度城市营地厦门古龙酱文化园厦门同安区云林山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帽山境厦门惠和石文化园厦门凌云玉石博物馆厦门鑫野山谷科德航空研学基地(厦门)野好营地厦门市集美智能制造产业与教育研究院有限公司香境里农学园厦门鑫龙谷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金农湾体验式休闲农场厦门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厦门鹰坑谷厦门古樾农庄厦门市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培育对象(16家)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研学中心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厦门通士达光影体验馆厦门三圈模型科技体验基地知海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猪小惠生态农场厦门老院子景区厦门市海沧区院前济生缘果蔬专业合作社字善纸美研学基地厦门芳都观光果园厦门市海沧区芦塘文埔研学营地厦门市同安区丽田园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厦门市翔安区荣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巨鹏飞梦幻海岸中民会580研学基地厦门市海沧区雷公山校外实践基地研学旅行热也是现在居民的生活水平变化了,这要是放在以前压根就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学生一天到晚老在教室里面呆着,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层出不穷,都是在室内进行学习。正处于向往外面的世界的学生而言,研学旅行就变得非常受欢迎了,因为可以出去玩啊,学习到什么也就是日常生活吧,看到的东西和平时接触到的完全不一样,心境也会变化很大,对学生而言算是提升了阅历,见识到了花花世界的不同,其实很多事物兴起也就是一时的,说不定人们玩腻了就会又变一个新的方式。以上,完毕!

才难

厦门鼓励台湾青少年来研学旅行

(聚焦海峡论坛)厦门鼓励台湾青少年来研学旅行中新社厦门6月8日电 (记者 龙敏)“中华六艺·知行合一两岸青少年研学营”、“首届海峡两岸航天主题研学营”8日在厦门市集美区开营。同时,厦门(集美)对台研学旅行基地揭牌成立;厦门市集美区发布了《关于鼓励对台青少年来集美研学旅行奖励办法》,对开展对台研学旅行的两岸旅行社及有关研学旅行机构和组织,以及承接研学交流活动的院校或基地(景区、景点)进行奖励。当天开营的两个研学营享受了此项奖励政策。据主办方介绍,“中华六艺·知行合一两岸青少年研学营”共招募200名台湾青少年,将以文化为纽带,以“中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搭建两岸青少年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首届海峡两岸航天主题研学营”招募到100名台湾青少年,将航天主题课程巧妙融合到旅程中,邀请航天员授课,激发广大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推动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台南长荣中学的李晟安首次来大陆。他告诉中新社记者,此次前来研学,希望感受中华六艺、知行合一,学习到更多的中华文化知识;也希望利用这次机会,认识更多大陆朋友,更多了解大陆的发展与惠及台湾青年的相关政策。作为百年学村、著名侨乡、闽台交流前沿,集美区依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全区研学资源,积极开展对台研学,已形成16个研学旅行基地景区的研学课程。集美区委书记李钦辉表示,该区率先发布系列对台研学旅行优惠政策,鼓励更多台湾青少年来集美研学旅行和就业创业,进一步拓展对台研学旅行新空间。集美区副区长黄颖也说,该奖励办法将促使集美区的景区、学校等研学基地景区更加注重研学课程的研发,不断创新提升课程,以吸引更多人前来研学体验。(完)

厦门超强研学基地!台湾学生和年轻人都抢着来

#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两岸记者行##杏林台投区成立30周年#厦门这个研学基地很强大,这里不仅有可以一睹野生动物的风采的马戏城,还有研学基地、创业园,非常适合台湾学生、年轻人前来研学、创业哦!两岸记者在参与70周年国庆群众游行的台湾彩车前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两岸记者行进入第三天,20多位两岸记者今天上午来到位于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的厦门(集美)闽台研学基地总部。研学,已成为是灵玲国际马戏城的重要特色。在这里拥有研学总部、研学广场等场地。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是孩子们的研学课堂。近年来,集美区打造大陆首个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共接待两岸研学生265批次超3万人次,其中台湾研学生2200余人次,“研学看集美”在台湾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据工作人员介绍,研学课程丰富多彩,有龙舟课、淘海课、景观园林、闽南文化、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涵盖人文、自然、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据了解,台湾青少年前来研学,可以享受学费减免。基地提供良好的上课、食宿环境,让台湾家长免除后顾之忧。接下来,两岸记者来到灵动青春·台湾青年创业园。园区于2018年1月开始正式运营,是一个专门为台湾来厦就业及创业的青年提供服务和商业场所的综合性创业基地。创业园运营总监黄伟伦为两岸媒体讲解创业园运营总监黄伟伦透露,目前共入驻台湾企业18家,台籍员工30多人,他们配合马戏城、研学基地,多从事文创产业的创业。创业园台商与台湾记者合影据介绍,针对前来创业的台湾青年,创业园提供首年免租金等优惠,第二年以后按照相关政策给予租金补贴。厦门灵玲国际马戏城位于集美新城杏锦路,占地350亩,是以马戏为主题,融合国际马戏演出、动物展示及互动、动物马戏亲子主题酒店为一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一站式的大型旅游度假区。主要由灵玲国际马戏大剧院、灵玲动物王国、灵动青春·台湾创业园及研学旅行营地中心等部分组成。导报记者 薛洋 杨思萍 李立宇/文吴晓平/图

鹅妈妈

三五锄营地在厦门市地球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

为提高幼儿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防范意识,增强幼儿对地震知识的认识和了解。1月25日上午,三五锄营地来到厦门市地球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在基地辅导员的带领下,小朋友通过搭建“安全房屋”,体验“旧金山7.2级地震”,观看动画片《蟾童》,形象生动地接触了地震科学知识,了解了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和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开展自救与互救。孩子们形象生动地接触到了地震科学知识,起到了很好的科学启蒙作用。(厦门市地震局 张群)【来源:厦门市应急管理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美人关

两岸学子在厦门研学闽南文化

新华社厦门10月2日电(记者付敏)“同沐闽南风·共系两岸情”2020年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学体验营2日在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总部开营。来自福建及台湾的学子50人将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研学闽南文化。根据安排,营员们将通过主题式探究+体验式学习的方式,探寻可看、可听、可品、可学、可体验多面立体的闽南文化。营员的活动行程包括:参访陈嘉庚先生故里——集美学村、观看闽南“非遗”文化木偶戏、品味闽南特色小吃、学习福船制造技艺、体验惠和影雕等。“我们将学习了解木偶戏、影雕技艺,体验闽南传统习俗博饼等。”福州延安中学的台籍学生陈楷为对此次研学营充满期待,“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我能对闽南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也能认识、结交更多的朋友。”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林徐源表示,希望通过研学体验营搭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新平台,通过“玩中学、学中玩”,增加营员对闽南文化的认识,寻找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根源,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本次活动由福建省闽台文化交流中心、厦门建发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厦门(集美)闽台研学旅行基地、厦门万千极美营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完)

黑蜡烛

厦门出台中小学研学意见 将遴选一批市级研学实践基地

海西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文将研学纳入日常教学活动中,“研学团”越来越热门。不过,研学到底怎么做?等同于春秋游吗?近日,厦门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研学进行了规范和加强,同时明确了研学机构的评定标准。根据《意见》表述,研学实践活动有五个原则: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创新性。通俗来说,就是一定要在校外进行,“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还要有课程。《意见》表示,研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每年3月至6月、9月至12月进行,是占用课时的;每学年累计时间,小学是4天-5天,初中是5天-6天,高中是5天-7天;开展的年级是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以及高中一到二年级。厦门市教育局还明确指出,研学实践活动要结合本区本校实际,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区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级研学基地(营地),红色革命遗迹,历史名胜古迹,华侨和闽台文化基地,闽南传统工艺所,高新企业,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科普馆、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研学资源,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统一组织。在费用的收取上,要提前告知家长,且在家长自愿的前提下收取。其中,对贫困家庭学生要落实减免费用等优惠政策,保障每一个学生享有平等参与的权利。厦门市教育局表示,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情况将纳入各类优秀学生的评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个人评价体系中,也纳入德育工作测评、评优评先等学校综合管理考评的重要内容。《意见》还透露,厦门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将遴选、挂牌一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供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这是厦门市首次遴选市级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营地)。据悉,营地的建设与服务标准按照营地规模、设施设备、周边资源、师资力量等分了79个指标,总分700分来评定。达到600分的为甲级,推荐作为省级研学营地培育对象;达到550分的为乙级,予以准入和挂牌;达到500分的为丙级,列入市级研学营地培育对象。基地也有相应的72个指标,总分600分。它和营地不同的是,营地必须要有住宿,基地不需要。不过,同样需要能至少同时容纳200个学生开展活动的场地,要有全天候、全方位实时录像监控等设备设施,要基地15公里以内有医院等周边资源等等。按照评价标准总分分值达到500分的,为甲级,推荐作为省级研学基地培育对象;乙级(达到450分)予以准入和挂牌;丙级(达到400分)列为市级研学基地培育对象。

军曹

厦门集美将打造“中国南方国际研学旅行之都”

3月21日讯 厦门集美将再造集美学村,整合衣、食、住、行、学、玩的辖区资源,打造“中国南方国际研学旅行之都”。3月20日,记者从集美举行的“童行中国”夏令营推广计划2018年活动推介会上获得了这一信息。 今年是“童行中国”夏令营推广计划的第五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赵继新在会议上做主题发言,他表示研学旅行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我国中小学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行中国”夏令营计划正是因此发起,2013年至今累积了大量优秀的研学旅游产品,普惠了数十万少年儿童。 此次会议落地集美,与集美近年来研学旅行的快速发展分不开。在由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和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联合主办的本次推介会上,集美多元化的研学旅游路线及完善的研学课程体系吸引了广泛关注。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百年学村资源及闽台交流的地缘优势,集美打造了17个研学课程基地,集美中外学生国际文化交流季、福建省对台研学交流基地等研学品牌和众多精品研学旅行产品。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局长吴吉堂表示,未来集美还将构建集研学产业园、研学旅行主题营地、研学旅行泛营地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研学旅行产业,推动集美朝着“中国南方最好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的产业目标前进。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推动集美亲子及研学旅游产业发展,接下来,集美区还将出台促进亲子教育和研学旅行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在集美辖区范围内开展引客入集、机构入驻、营地交流、师资培训、课程研发等活动的亲子研学机构、旅行社给予扶持,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林冰冰)

领跑人

厦门集美研学体验营让两岸学子“心连心”

新华社厦门6月14日电(记者付敏、申安妮)“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在两岸小朋友悠扬的合唱声中,以“两岸一家亲,从小心连心”为主题的研学体验营,14日在厦门市集美区闽台研学总部开幕。本届研学营共招募255名台湾青少年及亲子家庭,分为青少年、高中职学生以及家长团等多个层次,由两岸拥有丰富研学经验的导师共同策划执行,首次安排两岸研学生在研学总部同吃、同住、同玩、同交流、同分享。据介绍,研学营针对不同年龄段设置了不同的行程和内容,创造出属于各个年龄层的“研学记忆”,特别设计了中华文化、阅读文化、航天文化等课程,两岸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街舞等环节。台北的高三学生苏子喨告诉记者,他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研学营。“大陆很大,我想过来走走看看,开阔我的视野。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结交认识了很多大陆同龄的朋友。”他说。来自高雄的家长陈珮怡表示,这是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第三次来厦门集美参加研学营。“前两次的参与,我的小朋友收获很大,在学习知识、了解文化的同时,锻炼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陈珮怡说,“他已经爱上了这个研学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