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三峡大学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天下有道

三峡大学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

11月27日,三峡大学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该校党委书记李建林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谭新玉为“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揭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揭牌仪式。李建林对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指出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成立,表明学校在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开辟了新的领域,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方面的能力提升。他强调,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希望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在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好服务工作,帮助老师了解更多的信息,让更多老师学者积极参与到国防科学研究中来,为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通讯员:三峡大学周欢 陈大伟)

翅膀花

三峡大学新增1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办公室公布了2020年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三峡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吴海华教授牵头申报的“石墨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获批为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将主要围绕石墨烯粉体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技术、高性能石墨烯防腐板复合成型技术、石墨3D打印材料开发技术、高端石墨功能结构件快速制造技术、三维互穿网络结构石墨/陶瓷基或金属基可控构筑技术、石墨增材制造成型系统研制等6个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未来3-5年内,该中心将逐步整合国内石墨行业和重点企业资源,寻求国际化合作机会,努力打造高层次石墨创新协作研发暨产业化平台,丰富发展石墨粉末精深加工理论和技术,攻克石墨粉末器件化和复合化关键性技术难题,实现2-3个科研成果工程化应用,推动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为石墨行业企业提供全新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通讯员:三峡大学王子琦)

孙绰

湖北宜昌——三峡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再获资助研究项目

近日,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公布了“全球中文教育主题学术活动资助计划”名单,三峡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主任席敬主持的“尼泊尔中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获全球中文教育主题学术活动资助(学术研究类),为三峡大学首次获得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研究项目,也是本中心在近期获批科技部高端引智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南亚国家水利资源开发的人文交流研究之后的另一个重要科研项目。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于1987年8月14日,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秘书处设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11年10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学会会员遍布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由世界各地从事汉语教学、研究和推广的人士及相关机构组成,宗旨是促进国际汉语教学、研究和推广;加强世界各地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联系;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据悉,三峡大学尼泊尔研究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秉承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服务政府和行业需求为宗旨,发挥学校水利电力特色,强调学科融合交叉,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中心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咨政报告被多个单位采纳,培养尼泊尔籍来华留学生60余人。

红影子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带队赴三峡集团调研 对接科技需求共谋合作

4月7日,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带队到三峡集团调研,共谋科技合作。科学技术处、水利与环境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理学院等相关单位参加调研。调研期间,三峡集团总部科技与信息部主任李文伟、副主任李晶华、科技处与信息部副处长向欣,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孙长平、副院长戴会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了调研。李文伟表示,三峡大学是行业内特色学校,行业知名度高,长期以来学校与集团在各个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集团发展需要高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希望双方继续加强战略合作,特别是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成果运用等方面开展合作。孙长平介绍了科学院成立以来组织构架、科研人才的配备,取得的成就及未来的科研方向,希望与三峡大学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李建林表示,三峡大学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利电力学科是学校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也是目前和今后重点发展的学科,一直深耕于行业服务,长期以来与三峡集团合作密切,得到三峡集团的大力支持。当前,三峡集团稳步推进传统水电能源,大力发展新型能源,集团业务总量和业务范围都在快速增加,特别是成立科技研究院以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异军突起。三峡大学学科门类和学科特色与集团业务范围融合度高,校企合作基础好,希望集团在今后继续支持三峡大学,让三峡大学为集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调研期间,李建林一行还看望了学校正在三峡集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挂职的青年博士。(通讯员:三峡大学雷勇)

阿提卡

三峡大学究竟实力如何?这6个国内外知名榜单告诉你答案!

因工程得名,依改革而兴,三峡大学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目前已成为一所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三峡大学始终不忘初心,秉承"求索"的校训精神,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本期推送,就让我们通过一组权威榜单,了解三峡大学的"硬核"实力!2019中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全国第103位、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2019年6月18日,由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主办的"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达园召开,发布会上正式推出国内首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行榜(2019)。湖北省共有12所高校进入200强,三峡大学紧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部属高校之后,排名全国高校第103位、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2019中国高校专利实力100强:全国第65位、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2019年11月12日,在2019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上,中国高校专利实力100强正式发布。三峡大学位列全国第65位,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全国第155位、湖北省属高校第1位2020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网络发布新一轮"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报告显示,三峡大学以36项获奖总数、61.84分的成绩排名第155位,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2020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第157位2020年,4月30日,自然指数网站更新了2020自然指数年度榜单*(Nature Index 2020 annual tables),展示了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领域高质量科研产出的情况。自然指数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目前已成为评价科研机构高水平学术成果产出的重要指标,三峡大学在本次自然指数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57位。2020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全国第173位、湖北省属高校第3位2020年5月7日,武书连发布了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进入本次榜单的在鄂高校共有15所,三峡大学位列省属高校第三位,在鄂综合类高校第三位,仅次于武汉大学与湖北大学。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第157位2020年5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源自软科自主研发的大学可视化评价分析专利技术,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设置了十大评价模块,细分30个评价维度,内嵌上百项评价指标,涉及数百个评价变量,是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的立体化监测评价。本榜单中,三峡大学位居全国第157位。如今,三峡大学已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工程学"、"化学"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科学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学校大力实施"育人为本、学术立校、创新兴校、特色强校"四大战略,为实现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高校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素材来源:三峡大学

徒子徒孙

全国首个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落户三峡大学

12月22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三峡大学、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三峡大学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浩,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出席仪式,并共同为“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仪式由三峡大学副校长黄应平主持。何伟军表示,“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的成立,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履行新时期高校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的一个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对外合作交流提质增效的需要。学校将在中心和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秉持人文交流理念,紧密结合水利电力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校优势和特色,整合各类相关资源,为我国水利电力行业、企业和标准“走出去”提供政策咨询、智力支持与资源服务,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做出三峡大学应有的贡献。杜柯伟建议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传播人文交流理念,在推动把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水利电力行业的对外交往中下功夫,做人文交流理念的践行者、研究者、传播者,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民间友好;要坚持成果导向,做好顶层设计,紧密结合水利电力行业对外交往发展需要,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成果导向,统筹校内外、国内外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做好研究院的规划建设;坚持创新思维,完善工作机制,秉持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治理理念,构建“行业+国别”的研究模式,汇聚学校、企业的各方资源,创新性的开展工作。黄浩表示,葛洲坝集团一直高度重视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自觉发挥中外人文交流使者和桥梁作用,积极推进跨文化管理,增进中外员工的共识和了解,实现国际业务拓展和国际人文交流的相互促进。他希望在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的指导与支持下,通过与三峡大学共建“水电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搭建起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平台,为进一步促进提升我国水利电力行业国际发展和中外人文交流水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仪式结束后,三方举行了研究院第一次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理事会章程和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并就研究院建设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计划。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机制工作一处、葛洲坝集团人力资源部,三峡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社会科学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水利与环境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相关活动。仪式开始前,杜柯伟还为学校各教学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作了题为《将人文交流理念融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专题报告。(通讯员:三峡大学邓君玲 杨锋 席敬 吴言军)

绫濑

宜昌市人大常委会一行到三峡大学地方立法研究院调研

3月24日,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国斌等一行8人到市人大暨三峡大学地方立法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副校长陈和春出席座谈会。座谈中,地方立法研究院副院长、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骆东平汇报了地方立法研究院2020年主要工作情况、2021年工作要点以及需要请市人大常委会、三峡大学研究解决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黄逊志通报了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及需要地方立法研究院解决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康年对地方立法研究院5年来服务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实践、探索地方立法经验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地方立法研究院进一步紧跟新时代、把握新要求,协助市人常委会高质量完成2021年度的立法任务,开创宜昌市地方立法工作新局面。王国斌在最后的讲话中指出,地方立法研究院要更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更好地发挥地方法治智库作用,搭建好地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的重要平台,着力提升我市立法质量和立法水平、推动法治宜昌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并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一如既往对地方立法研究院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李建林要求,地方立法研究院要抓住“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中区域协同立法需求的好时机,充分利用三峡大学多学科优势,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开阔的思路、更严格的工作要求做好地方立法服务工作,力推研究院各项工作更上新台阶。(通讯员:三峡大学曾鹏)

汉广

三峡大学这位年轻校友实力出道,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论文!

近日,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发表了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李严波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氮化钽(Ta3N5)能带工程与缺陷调控在高效光电化学水氧化中的应用》(“Band 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defect control of Ta3N5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oxidation”),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肖业权博士是我校材料与化工学院2017届硕士毕业生。该研究通过对氮化钽(Ta3N5)薄膜进行能带工程和缺陷调控,实现了高性能的光电催化水分解光阳极器件。Ta3N5作为水分解光阳极材料,具有宽可见光吸收、能带位置合适的优点,在人工光合成光电催化制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其理论太阳能-氢能转化效率可达15.9%。但是,受Ta3N5材料体相和表面缺陷的限制,目前得到的最高效率只有2.72%,远低于其理论值。研究人员发现,Mg离子掺杂对低价态钽(Ta3+)缺陷的形成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由于Ta3N5薄膜中Ta3+缺陷存在梯度分布,通过调控Mg离子的梯度使之与Ta3+缺陷的分布相匹配,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深能级缺陷态密度,抑制深能级缺陷导致的载流子复合,同时还会使Ta3N5薄膜形成梯度能带结构。与均匀掺杂的薄膜相比,梯度掺杂的能带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图1)。图1.梯度Mg离子掺杂对Ta3N5薄膜能带结构及光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图片来源及版权:Nature Catalysis及论文作者)将这种有效的载流子管理策略与高效的NiCoFe-Bi产氧助催化剂相结合,梯度Mg离子掺杂的Ta3N5光阳极实现了最高3.31%的光电转换效率(图2),这是目前Ta3N5光阳极的最高报道值,同时也高于目前报道的Fe2O3,BiVO4,n-Si等光阳极的光电转换效率(图2)。其优异的光电催化性能表明通过梯度掺杂进行能带工程和缺陷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载流子管理策略,可用于指导新型半导体吸光材料的设计,以实现高效的太阳能转换。图2.单光子光阳极的最高效率值(图片来源及版权:Nature Catalysis及论文作者)肖业权,现为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2017级博士,目前主要研究内容为钽基氮氧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的研究。现已在Nature Catalysi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ACS Catalysis、Chemistry of Materials、Solar RRL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发表论文1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2017年毕业于三峡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获硕士学位。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在谭新玉教授课题组的资助下,赴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联合培养1年,从事石墨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方向的研究。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2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2项,其中一篇论文被Solar PRL选为封面论文。谭新玉教授课题组目前主要致力于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智洁超疏水材料及辐射制冷等方面研究。团队现有科研人员30余人,其中楚天学者2人、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4人、在读博士3人;先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团队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密歇根大学、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研究生。来源:三峡大学 索源网 编辑 | 吴言军

同合而论

三峡大学召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设专家咨询会

12月15日,三峡大学召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设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相关领域7位知名专家组成咨询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任组长。三峡大学党委书记李建林、校长何伟军、党委副书记田斌、副校长黄应平出席会议。会上,何伟军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创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所做的准备工作,并为专家们颁发了聘书。他表示,目前,学校正举全校之力,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建设力度,希望能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有所突破。田斌从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的前期基础、现有条件保障、研究方向与设想、建设咨询等5方面对学校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建设方案作了详细汇报。听取汇报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建设该实验室十分必要和紧迫,对促进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助推国家发展战略实施意义重大。总体上,实验室筹建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学校在研究成果、基础设施、创新能力、人才队伍等方面已具备了筹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条件。各位专家就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名称、研究方向凝练、人才队伍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对申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注意事项、前期准备工作做了指导。专家组希望,学校能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特色问题,努力争取相关部门和政府的支持,抓住契机,积极推进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的建设和申报工作。李建林对专家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为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学校已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也得到了省政府、省科技厅和宜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接下来,学校将一如既往举全校之力,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在人、财、物等方面全力予以支持,把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并落到实处,为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继续做出贡献。该校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部分学术骨干40余人参加了活动。(通讯员:三峡大学覃若兰 雷勇 吴言军)

罢兵休卒

三峡大学领导带队实地调研黄河生态治理情况

3月30日至4月2日,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斌带队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及黄河部分堤防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看望部分校友。田斌一行首先到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调研,设计院副总经理牛富敏对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现状以及示范新区的“三滩分治”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田斌介绍了三峡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现状、人才培养情况。双方就黄河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调研组还实地考察了河南省新乡市防洪抗汛办公室、原阳县三官庙控导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开封市黑岗口险工、兰考县等,对黄河汛期的洪水特点、泥沙淤积规律、三滩分治理念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学校参与黄河高质量发展做好前期准备。(通讯员:三峡大学刘刚 蔡征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