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一年时间,想通过考研从三本考入211院校,都需要做些什么?恭江

一年时间,想通过考研从三本考入211院校,都需要做些什么?

近日,很多高校2020年硕士研生的复试工作都已结束,朋友圈不乏出现一些从三本院校考到211,甚至是985院校的学生,正在准备或即将准备考研的你,是否也想通过考研去到一所更好的学校,或者是去学一个其他专业呢?我想,比起直接分享学习经验,倒不如先聊一聊这些成功案例的共性。真实的学习状态很多人都说这些成功考入名校的同学是“逆袭成功”,而我更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纵观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能够严格的对时间进行把控。他们为了能够去到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好的学校,每天按时起床、背知识点、上课、整理笔记等等,细致到每一个小时要做什么,都有明确的计划。共同特点之二,精力集中。不管他们每天学习多久,一定都是聚精会神的,不管是听课还是做笔记都很专注。而对于那些定力不强的同学来说,他们可能更多的是“捡起芝麻,丢了西瓜”。因为,每个学校的自习室中,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刚刚打开书准备学习,发现自己找不到笔或者找不到笔记本,东翻翻、西找找一上午就过去了。共同特点之三,及时总结归纳。这些同学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整理当天所学的内容,然后也会去整理这一天的错题,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更清晰地明确自己这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共同特点之四,一切以学习为重。备战考研的同学,大多数都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而经过这个学期之后又会迎来每年的秋招,很多同学在看到一些不错的单位之后,就会动摇,而那些能够成功逆袭的同学们,始终都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再好的企业或公司都一笑而过。甚至在备考的这一年他们都不会再花时间去打扮自己,只要干净、舒服就可以了。共同特点之五,及时复盘。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避免不了遗忘一些知识点,但这些能够顺利考上的同学们都会及时地对知识点进行复盘,这样才能对各个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也有利于自己去搭建知识框架。备考这件事,对自己有信心是很重要的。遇到问题也要去及时的解决,一定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说自己学不会的,那是你没有真正地去努力。一旦决定了要去加入到考研的大军中去,就一定要坚持走完这段旅程。白岩松说,“在三十岁之前,要玩命的做加法,要去尝试,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种可能,你也不知道命运会给你怎样的机缘,所以不试你怎么知道呢。”何尝不是呢?没有人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将来一定是某所大学的研究生,那既然你有那种想要去读研的欲望和期待,就要拼尽全力去试一试。其实,想要从三本到211只要你的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能够同步进行,注意查漏补缺一定是可以成功的。

其热焦火

考研时二三本学生是主力?985和211学生哪去了?真实原因让人泪奔

再过不到20天的时间就是考研时间了,很多大学生通过了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备考早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今年的考研和往年相比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甚至可以用激增来形容。而在全国各类高校并没有大规模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无疑考研的压力和往年相比要大了很多,近10年大学毕业生越来越热衷于报考研究生。甚至很多人在大一的时候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并为之奋斗,而在我国还因为考研诞生了不少红遍网络的“考研神校”,比如曲阜师范大学每年无论是从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还是从最终的上线率上一直都遥遥领先,成为了考研学子们喜欢谈的话题。但是让我们发现的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往往每年参加考研的学子中二三本学生是主力,那么985和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都哪里去了呢?第一、985和211高校要么设有自己的研究生院,要么拥有推免资格,这对于985和211学子们来说是一项十分大的优势,因为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往往推免生的比例会很高,一般在30%左右,甚至有个别院校超过了50%以上,这就意味着具备研究生院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有不少人不需要参加全国研究生统考就可以成为研究生了。就算是没有大学里面没有研究生院,211类以上高校都是有推免资格的,而且比例也不小,因此对于钟意于继续读研的毕业生来说只要在大学里面成绩达标,表现优异都是有机会免试成为研究生的。而对于二本院校,特别是三本院校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学校没有推免资格,所以想成为研究生只能凭着真本事硬碰硬的来考,这个原因真是让人泪奔和心酸啊!第二、虽然985和211高校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毕竟它们在全国高校的占比是很小的,而二三本则是本科类大学的主力,所以每年报考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才会让我们看到了985和211高校学子少,而二三本学生多的现象。第三、985和211高校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更高一些,虽然现在来说对文凭没有那么看重了,但名校毕业的学生依然是优势很大。有些省份的选调生的门槛设置的标准就是211以上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比如江苏省在不少年份就是这个要求。除此之外,一些名企在人才招聘的时候还是倾向于985和211高校的毕业生,而且还会给予他们十分丰厚的薪资待遇,因此大学毕业后,不少985和211学子选择了就业。就算是读研的那批人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比重相较于二三本的考生人数来说已经微不足道了。虽说如此,但作为二、三本的学生也不要气馁,大学并非是定格人生的场所,如果在考研路上努力一把,你依然可以胜过很多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就算是在工作场上,只要努力上进,最终得到的回报也是十分丰厚的!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大家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一两

我是如何一战从三本考上211的?

2019年3月30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官网公布的拟录取名单里,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紧绷已久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考研终于告一段落。至此,想把考研的这一年多来的心得和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上还在迷茫的你。本文从三个部分来说,第一个部分是考研的基本情况,第二个部分是各科具体的学习方法,第三个部分是考研的一些经验之谈。1基本情况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是工大本校三本的应届毕业生,在刚刚过去的19考研中,超国家线50分,超校线40分…勉强上岸,可谓是有惊无险。六级至今未过…但是不要怕,考研和这些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只和努力的程度以及所吸收的程度有关。在分享经验之前,还是要说一下,毕竟每个人都有适用于自己不同的复习方法。我应该算是那种边玩边学适当劳逸结合的人,即便在考研这样紧张的环境下,我也能抽出来些时间适度的娱乐一下,例如和朋友吃饭看电影健身等。在准备考研的时间上,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先从简单的刷单词书开始,每天利用没课的时间去自习室里刷刷单词,看看专业书等,正儿八经开始进入状态是在大四下学期,此时距离考研仅剩六个月,但毕竟开始的比较早,所以后期也没怎么下功夫,所以划重点来了,能早开始就早开始,不要相信学长学姐说什么没必要呢么早开始,拉的战线太长会疲倦什么什么的。过来人的经验是,开始的早,复习涉及的面比较广,有精力。后期即便疲惫,但是因为有前期准备的底子,所以相对来说就是查缺补漏,轻松一些。2各科复习方法1、英语【前期】我是大三下学期开始一遍一遍刷的朱伟的恋恋有词还有词组背多分,同时配套相应的视频课来学。大概到考研前一个月,我已经刷了四遍恋恋有词,第一遍是跟视频认真做笔记,后面就只是看书过的很快。【后期】我也迷茫过,不知道各类型题看哪个老师的,于是我也走了很多弯路,看了很多老师的,但都不适合我,后来偶然间跟了商志老师,说实话一开始我对他的声音很反感,但是后来由于他讲的好所以我也就习惯了。在此我想以过来人的身份说一句,真的全程跟一个老师就行,不要这个老师听听阅读,那个老师听听翻译什么的。作文这块我买了一本作文书直接开背自己总结模板,涉及的书不多,主要还是跟商老师。何凯文的书我买上基本没咋看过,然后何凯文微博每日单词推荐我是偶尔看一下。反正还是那句话,最好全程跟一个老师,尽量少走弯路!2、政治我是九月份开始看的政治,全程跟的石磊老师,可以说是石老师的铁粉了,讲课风格我喜欢,不仅授课,还能育人。比如我现在还记得他说过的3句话「人越挫越勇、为什么要考研?为了提高人的本质、越努力越幸运」真的是在考研期间很鼓舞我。政治不用太早看,我觉得我九月看都早,十月开始都完全来得及,我政治9月份开始刷了一遍石磊的冲刺班,之后十月份到十一月底主要是刷选择题,一进十二月就开始疯狂背大题,直到考研前1小时都在背大题…我背的是石磊老师密押五的讲义,没有背肖四肖八,但是选择题我看了看,反正主要还是以石磊的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政治66分已经很满意。3、专业课因为我是建筑专业,有一门是考6小时快题,这涉及到绘画以及方案能力,所以开始准备的比较早,大三开始的每个寒暑假都去西安学习,所以开学这一门就很轻松,也就是平时多积累一些案例,时常画画保持手感。另一门是理论综合,我复习的比较早,也是大三下学期开始大概过的,第一遍专业书大概浏览有个印象,第二遍开始跟教材跟视频认真做笔记,第三遍开始跟着笔记看书,查缺补漏的记忆,第四遍就主要是背重点。开始的早很重要,后期复习就相对来说没呢么吃力。如果前期没有复习到位,后期会很吃力的。3经验之谈1、一定要有计划我是一个有计划的人,我在考研期间充分利用了这个习惯所以每天按部就班的来还比较轻松,建议大家做一个计划安排表,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然后再按复习程度来再次修改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安排。有计划的复习,一定不会错。2、一定要坚持考研这一路上,我见过了很多遗憾的事情发生,比如很多平时很努力很认真复习的人,最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在考前几天就放弃了,直接不去考试,还有的是在考场上上午去了可能觉得考的不好下午干脆就不来的人…坚持就是胜利一定没错。考上的人,不一定是复习的最好的人,但一定都是坚持下来的人,长路漫漫,坚持下来本身就是成功。3、一定要有自信心不一定要有研友,但是自己一定要有十足的信心,不要因为一篇英语阅读做的不理想或是政治总是背不会而态度消极,这很正常,有这样低沉的情绪的时候,一定要自我及时调整过来,否则会影响之后的复习,你不会的别人也不一定会,要相信自己可以的。结语:从盛夏到初冬是一段难熬的日子,紧张、急躁、烦闷、痛苦、迷茫,你现在所经历的都是我所走过的,但是坚持下来就是胜利!汪国真说,“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与君共勉。最后,祝2020年的学弟学妹们都能成功上岸!

大堡礁

那些三本二本的考研学生是如何考上211和985名校的

每年的考研中,有人三战甚至四战却做了炮灰,每年也有人从非985和211直接逆袭清北,那些一战成名的学生究竟靠什么逆袭的呢,相信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考研人反思的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清华校门1.能够提前规划,尽早开始首先比较常见的是从大二或者大一就规划的同学,这些人目标明确,很清晰自己想要得到什么。举个例子,一部分人从大一上英语课时就开始向考研靠拢,去了解考研词汇,并尝试着去背诵并运用,等到大四准备考研时,别人还在背单词,他已经掌握了一部分。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比那些没规划的人多花费很多时间,也并没有大一就开始准备,只不过人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同样的一堂课,别人目标很明确,规划很清晰,日积月累,四年以后差距渐渐拉大。而觉得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为时过早的同学将来要提高效率去弥补。学生如果你多留心,大一大二抽出一丁点的时间去了解考研,不需要你费力去准备,你会发现上课时学的英语高数和专业课有很多地方与考研很大差距。每次只需积累一点点,三年下来你去裸考都不会差很多。时刻保持考研的意识在脑子里,不但能帮助你轻松应对期末考试,也能提前规划好未来之路。当然,对于要冲击名校,本科又是双非的同学,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2.能够了解自己,改变自己能够逆袭的人,自我认知不会差。既然是逆袭,说明本科不好,十几年积累的差距,这些人为什么4年就能弥补?说明这些逆袭的人得到了巨大改变,改变从正确认识自我开始。这其中包括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哪些不足,生活习惯有哪些需要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考试心态的调节等等。很多人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去应对大学的学习与考研,如果你发现很吃力,即使已经很努力学习了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说明该反思自己了。改变学习方法为什么我们都爱看经验贴,其实就是为了找出自己的不足,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而不是为了喝鸡汤,照搬别人的一套。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习惯,思维,状态都是不同的,及时调整自己,取别人的精华并勇于做出改变,是进步的开端,也是考研路上必须要做的事情。3.能够思考所处的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无论考不考研学生都将走出象牙塔。能够逆袭的人,不仅对自我有所审视,对这个世界也必然有所思考。当你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去看待知识,你会发现你所学的一切都与这个社会息息相关,一味死读书,只会使你变得麻木,不知人们为何要创造这个知识,创造的这个知识对所处的世界有何作用。以上,我们仅从宏观一点的层面总结出部分原因,其他的细节,需要每个考研人在备考中不断调整,优化。

鬼畜

三本学生考研985和211高校有多大的成功几率

首先,三本高校的学生完全可以报考985、211大学的研究生,每年也都有很多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走进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课堂,所以考研是一次重新选择高校的机会,也是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对于三本高校的学生来说,如果想通过考研进入到重点大学,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重点大学的考研竞争非常激烈,而且重点大学的保研比例逐年提升,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一定的学习名额,另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导致了普通高校的学生考研重点高校有更大的难度。按照历史经验来看,重点大学的考生在考研复试阶段往往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不少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往往都有过一定的科研经历;其二是重点大学本科生参加高级别比赛的经历更多,还有一部分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三是一部分重点大学的本科生还发表过专业的学术论文,这些因素的叠加往往使得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在考研复试时往往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生来说,如果想提高自己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几率,一定要在初试的时候有更为出色的发挥,一定要在初试阶段多“抢分”,这样即使在复试时没有太多的优势,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考研最终的成绩是初试和复试相结合。最后,考研要想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应该早做准备,越早准备越好。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隐隐约约

从普通三本到211考研的一点小经验

随着学校的扩招以及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就业仿佛变得格外艰难。也许是为了逃避工作,也可能是随波逐流身边的人都决定考研,又或许是第一学历太差想镀层金,再可能是工作需要或者是追求爱情,总之,选择考研的理由每个人都不一样。下面,笔者给大家分享一下考研的一些小技巧,仅个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一下。1、院校选择关于院校选择,如果第一学历非重本的话,尽可能的选择和自己学校有关的学校,因为所学的课本和授课老师有交叉性,考相关学校会有一定的便利性。当然了,如果你认为自己实力可以也是可以冲击一下更好的学校的。2、专业选择及专业课复习尽可能的选择与所学专业一样或相近的专业,在专业课复习起来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专业课是一项拉分的课程。针对专业课复习,除了一些特别的专业之外,专业可的复习在最后2个月足够了。专业课复习呢也有一定的小技巧,一般学校会给出一系列的参考书籍及考纲。笔者建议可以买一下参考书籍,针对考纲大致看一下,了解一下。参考学姐学长们的复习资料(考同个学校同个专业的),在所考学校的贴吧、研究生新生群等等里面去联系刚考上的新生(研一研二的学姐学长),然后去想尽一切办法去问历年考题,可能会有人比较细心会保存的,不过一般只有考完的那几天会记得,随后就忘记了。在这里可以提早去做准备。千万不要去淘宝买历年真题!!!笔者有个同学就是在淘宝上买的资料,复习的可认真了,结果专业课没过国家线,可想而知有多么坑!专业考试大多是院校单独出题,会有一个题库,里面的知识点都是重复的。如果实在弄不到题目,就自己总结吧!3、英语一复习(这里只针对英语极其烂的人一点点小建议)考研英语是不用考听力的,这对于英语不好的小伙伴来说可能就是福音了。笔者是个英语贼烂的人,高考英语作文零分,连完整的句子都写不出来,高考150分的英语试卷从没超过60分,至今为止写作文还要去数词汇够不够,可想而知这个水平了。因为英语贼烂又是跨校跨一点点专业。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英语了,但是这玩意儿不会真就是怎么就学不会,也可能是没找到技巧吧。笔者当时听的是何凯文的考研英语,他的长难句是真的不错,作文的话也是背的他的模板。总的复习思路(这里只讲述一下自己觉得有效的地方),背诵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背他个四五遍,反正就1575个单词,还有《长难句解密》,这本书要看个3遍左右。何凯文的辅导班到最后一个月会有一个讲义,关于作文模板的,分成好几类,每类都是一二三段的,每年更新也不是很多,按照自己的习惯将作文模板按照不同的类型总结出10篇作文,然后全部背诵下来,笔者总结的作文是最后一个月开始作文一天默写一遍,保证一个单词都不错的那种,这个仅仅是背诵绝对不够的,一定要默写,因为背诵很可能单词会错,错了单词就会被扣分,一篇作文要默写20次左右才能保证一看到作文题目马上对着模板去默写,不求特别出色,只求中规中矩20分,小作文的话可以默写个5遍就差不多了,词汇和句子比较简单。如果阅读错题率高(2篇大阅读2分/题,正确率不到50%),实在拯救不了的话,可以去背诵一下阅读原文找找感觉。市面上除了真题还会有很多模拟题,不要做模拟题,反复做真题,尤其是近5年的。因为是应试考试,所以题目材料来源是有一定规律的。模拟题题库参差不齐,很容易影响做题的感觉。总结:① 选择一本英语词汇书,然后认定这本书,反复背诵,不要换书;② 总结作文模板,然后背诵和反复默写;③ 只写真题,不要碰任何模拟题;④ 答题顺序:作文→7选5→大阅读→翻译→放弃题。4、其他在准备考研时就选择好学校和专业,开始提前联系老师,准备相关资料。选好了就不要换了,最忌讳就是不停的犹豫和摇摆。因为研究生是有名额限制的,很可能你考了某个学校,然后发现老师已经有意向学生了,自己幸苦了半年就泡汤了。而且研究生学习期间,老师是一个 特别重要的角色,有时候甚至比你的专业方向还重要,你跟的老师好,你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做实验、发文章,有更好的课题组去成长,同时也会有更多的补助,甭管考不考得上,先占个老师再说,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根据自身能力,能学硕不要专硕,能好学校不要差学校。只要过了国家线,好学校可以往差的调,差的就完全没有二次选择了。准备好半年朝七晚十一,没有节假日,没有娱乐社交饭局,将智能手机换成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人机,没谈恋爱的就别谈恋爱了,谈了恋爱的就别作了。如果可以,找一个一起坚持的研友,每天一起努力,一起打气。不要放弃!不要放弃!不要放弃!尤其是最后一个月,最容易放弃了,笔者最后一个月英语阅读有一个星期一直是10题对2~3题的节奏,因为从没想过要找工作,想着失败了就二战,也不敢想象失败,就这么也坚持过来了,最后学硕总分386(无数学),也算是水平线了。写在最后,考研是场持久战,只要坚持了,就会有结果的。相信努力的你,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哪出儿

经常听说二本三本的学生考研逆袭,升进985/211大学,为什么?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一所普通的公办本科院校,全校2 020届共有9个“学霸宿舍”集体考研成功,考研录取率比2019届增长3.4%,其中不乏考取了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这类955、211高校的学生。每年研究生考试,都会涌现一批出身二本、三本的学生成功逆袭考入985、211名校,而一些985、211名校很少宣传学生考研的事迹,985/211的学生考研落后了?1、高考和考研,地域影响不同高考是省内录取,各省的分数线不一样,地域影响明显,比如在偏远地区500多分可以进985,而在山东省600分上二本,一些高分考生难免被“挤”出985、211队列。所以,考研没有地区差异,大家凭成绩录取,二本学生“逆袭”就显得很正常,一些985、211学生反而没有能够考入本校的研究生。2、高考拼“综合能力”,而考研拼“毅力”“高考是素质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远远超过考研。”高考的难度系数比考研要大,参与人数也比考研人数多,稍有闪失,后果就会被放大。特别是要考上985、211,不能有一门偏科,要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是智力和天赋等综合能力考查。智商不高的学生,刷多少题恐怕也难以考上清华北大。考研呢?通常只有四门功课,数学、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只要认真背,政治的分数多数在60~80分之间。英语的分数,能考到70分就算不错的水平。数学能拉开分数差距,但是勤能补拙,多做多练,也能搏一个不错的分数。专业课可以选择,回避弱项,有的学校专业课的试题重复率很高,学生平时多背多记,考试不需要创新,直接“套”过去就行。2020届考研初试成绩公布后,一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初试分数要高于985、211的学生。考研拼“毅力”。如果二本、三本学生提前准备,从大一开始认真学习,全力准备考研,不信考不上研究生。考研除了笔试还有面试,如果面试发挥出色,完全可以弥补笔试的差距。这也是一些985的本科生有时会瞧不起二本、三本考进来的研究生。3、名校学生考研率高,追求更高高校的档次不一样,学生的追求也不一样。985、211的学生往往是优秀的学生申请出国留学,较好水平的保研推免,一般水平的考研。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80%,如果以2020届毕业人数2900为基数推测,实际保研率在53%左右。北京保研率在50%左右,复旦大学接近30.4%。和985、211高校相比,一些二本、三本大学对学生考研非常支持,会邀请校外辅导机构专家、学校辅导经验丰富的老师,组建考研复试模拟面试小组,从大三开始就为考研让步,帮助学生“逆袭”。学生为了自身的前途也会努力考研。不过,虽然有些学生凭借高分通过考研去了相对更高的平台,但能力素质差,基本功薄弱。所以,名校不宣传,不代表考研率不高;二本、三本学生考研逆袭985、211成功,更多的是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当然,还有更多的二本、三本学生考研失利,连初试都没通过,成为“陪考”。

人吓鬼

2019考研人数238万!适合二三本学生考研的5所211大学,成功率高

考研,不像高考,分数高就能够被录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研成功的主要因素是选择,而不是实力。有的学生选择正确,一次就能够考上,而有的学生因为选择错误,即使两年可能也考不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所学校非常好、而竞争压力不是很大的5所211工程大学,非常适合二三本的学生报考,成功率非常高。一、东北大学18年东北大学复试分数线要求东北大学,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有17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10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是相当不错的,优势专业有冶金、材料、矿业、机械,新兴优势学科为自动化、计算机、医学工程,总有一款适合你。二、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工程复试分数线要求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冰城”哈尔滨市,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船舶工业系统唯一的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防七校、东北五校之一,被国家授予“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是国家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承继军工传统,优势学科为“三海一核”,学风严谨,值得报考。三、中南大学18年中南大学复试分数线要求中南大学,简称“中南”,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考研热度相对于同城的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来说竞争压力小太多,而且中南大学也是一所相当不错的大学,综合排名在20之内,其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有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值得考生报考。四、武汉理工大学18年武汉理工大学部分院系复试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由国家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与同城的华中师范大学相比,武汉理工大学的报考热度相对较低,当然考研成功率也相对较高。五、河海大学16年河海大学部分院系复试分数线河海大学,简称“河海”,位于江苏省会南京市,是一所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海洋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为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与同城的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相比,河海是一所低调的大学,当然也是一所热度相对较小的学校。对于以上5所大学,您怎么看呢?你报考的是哪所大学呢?欢迎您的留言。

鸡尾酒

三本学生考研985/211失利,能调剂到二本院校,该调剂还是二战?

小编专注高考、大学及考研的研究欢迎关注:考研大家三本学生考研,认真进行了备考,但依然没有考上985/211的话,但可以有机会调剂到二本院校去读研,该调剂还是二战,或者是放弃读研之路,直接去工作呢?基于个人情况和当前的考研形势,小编认为,最好优先选择调剂到二本院校去读研。道理有几点,如下:1、如果作为一名三本学生,当年并不是因为高考严重失误,发挥得很不好,本来可以考入一个很不错的大学的,结果只能进入三本就读,也就是说,当年的个人成绩也就三本水平的话,那么,个人的学习能力,相比于985/211的学生,还是有一些差距的,这个真不能否认。2、经历四年大学生活,无论承认还是不承认,大概率来说,三本学生很难在综合能力方面与985/211学生匹敌,即便从应试能力的角度来看,那个差距也未必有缩小。3、从实际情况看,三本学生考研,虽然参与人数不少,但能过国家线的人并不多,能第一志愿考研成功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个从一些三本院校自己每年考研成功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即便在三本院校里面属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实际也不过属于普通水平,还真未必能和985/211学生相比,更难以与他们同台竞技,虽然有这个机会,但基本不具备这个实力,何必死磕985/211呢?4、这两年考研这么热,竞争这么大,而且可以预计的是,未来几年内,不大可能降温,尤其是,2019年的考研,明显有“淡化初试,强化复试”的趋势,考研复试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三本考生真能有机会在越来越重要的复试中脱颖而出?这个真的太难了。我们倒是不难看到这样的考生历经艰辛终于进入复试,但在复试中轻易出局的情况。如果考研二战,真的有把握比今年考得更好?真的有较大机会进入985/211?很难。5、既然很难,为何不去把握住自己可以把握的机会?调剂去二本院校,就是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实际上这个机会也未必那么有把握。调剂二本,从最近两年的情况看,特别是2019年的考研调剂来看,三本学生能被调剂成功的,还真不多,你考虑学校是否值得读,学校还在考虑你是否值得收,因为那些有调剂名额的普通院校也有足够的调剂生源。作为一名三本生,如果能调剂二本院校成功,那也是比较幸运的了,不应该轻易放弃这种其实还不错的机会。6、因为三本起点较低,进入二本院校读研,其实是一个不错的提升了,所以,如果是我,我就会抓住这种学习提升的机会,获得一次宝贵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而不是立马去参加工作。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情况,都有自己的起点,需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待和分析事情,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是盲目去盯着985/211,而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这里顺便说两个例子。小编有一个亲戚A,是一所很普通的二本院校的学生,今年参加了考研,并且考上了一所普通一本院校。根据亲戚的讲述,他所在的那个学院,今年有不少人考研,但报考985/211的考生,似乎全军覆没了,只有几个考生成功考上了普通一本院校,另外有几个学生调剂成功。这就是因为起点较差,很难有人脱颖而出,能考研成功的,往往寥寥无几。另外还有一个亲戚B,就读于一所很不错的211大学,情况就完全不一样,班上有四分之一的人保研成功,剩下的人,基本上都参加了考研,这些考研的学生,有一半以上考上了985/211,其中不乏北大、复旦这样的顶尖名校。这就是因为起点较高,考研成功就容易得多,很容易上985/211。说这样两个例子,只是说明,有时候,人与人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得承认,得实事求是,而不是好高骛远,更不能盲目比较。当然,作为青年学生,能朝气蓬勃,充满激情,本身是好事,在对自身做出过合理认知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在有一定胜率的情况下,能下定决心突破自我,去争取二战985/211,自然是可以的,而且,不管是什么背景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能拼搏奋斗的人,都值得尊重与支持。这样的情况,你觉得该如何选择呢?

黑氏

三本的学生就考不上好学校?985、211真的这么难?

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起点,又怕学校会歧视自己的出身。觉得人世走一遭要拼一把,又觉得不该白白辜负努力做了一场无用功。你也有这样的苦恼吗?三本的学生就考不上好学校?三本学生能考上北清人吗?特别特别难!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要考就考北大!我觉得这个人很可能在骗你,理由如下:(1)有些专业的录取率本来就低。比如mapcc,985院校的学生考北大人大,也特别难。甚至,北大本校的会计专业学生,也未必能考上本校MPAcc,为什么?这个专业竞争太激烈了。名校基本都是1:10到1:20的录取率。那么,你的优势是什么?(2)你要从全国最一般的大学,考到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学。你凭什么让复试老师觉得三本的学生比985的学生要好?你比别人更聪明还是更努力?你在歧视三本?我从不歧视我的任何学生,因为,每个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人。现在完全可 以鼓励你,但是,北大的教授认可你吗?你说可能会问我,老师,他们凭什么歧视三本?我也很努力呀。我用2015年的一位同学的话来回答你:也许,现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但都是你自找的!你高中时的不努力,或者你高考时的发挥不良,让你到了现在的结果。你不想要这结果?用实力打我的脸呀!你没实力,用嘴巴打我的脸?用嘴巴打面试教授的脸?你是来搞笑的吧。三本能逆袭吗?每年都有大量三本、自考、专科的学生逆袭。那位同学就是三本、跨专业、跨地区考上211院校的研究生,这难道不是逆袭吗?所以,你要想清楚什么是逆袭。小编认为,你从一个三本的本科生,变成了211或二本的研究生,就是逆袭。实在目标大,考个985或者好的财经类院校,就是更大的逆袭。人生的路非常漫长,我们是跑马拉松,而不是跑100米。你人生的前20年落后别人了,你希望通过一次战斗就跑到别人前面,我知道有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所以,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人,不是100米比别人跑的好,而是马拉松跑的比别人好。你可以现在比我优秀,我和你比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谁优秀。你本科比我好?我研究生更努力。你研究生比我好?我工作和考博时更努力,一步一步的赶上来。我一直认为,持续努力,就能成功。但我看过很多很多人, 30岁时就没有梦想了。你就算再优秀,30岁以后就不努力了,能优秀到哪里去?三本怎么逆袭?(1)初试分要高。你和别人分数一样,人家211、985,老师要谁?所以你要比别人考的高。怎么考的高?方向比方法重要,方法比勤奋重要。我看过很多人,顺序反了。天天努力,苦大仇深,天天努力的把自己都感动了,最后考不上,然后说,管理类联考考不考的好是运气。这种人我给你两个字:去死!有实力才有运气。所以,首先是方向:管理类联考的命题特点是什么?题不难、题量大,不要求你会做难题,要求你常规题又快又准,这个方向错了,你再努力也没用。然后是努力:再好的方法和方向,你不努力,有个毛用。但我还想强调一点,就是要有信仰,要有对考研的信仰,别二战的时候再和小编说,哎呀,我和你相见恨晚。我说你爱的不够勇敢。用我的最牛逼的体系,考出最好的分数,这就是我们的目标。(2)复试表现要好。复试怎么表现好?专业课笔试分数高。面试谈吐佳。我虽然是三本的,但我专业功底比你985学生还好。我虽然是三本的,但我谈吐气质比你211的要优。我虽然是三本的,但是努力程度比你名校的要高。OK了,我要你。如果你能做到这些,好吧,北大,人大,你想报啥报啥吧!北大肯定会要你!最后的话我最喜欢的篮球运动员,是科比,我也很喜欢吉诺比利。不是勒布朗 · 詹姆斯。为什么?所以,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抓到了一手什么样牌,在于你怎么把牌打的越来越好。最后,重申两句话:也许,现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但都是你自找的!如果,你想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从现在开始,持续努力!